环保行业工业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方案_第1页
环保行业工业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方案_第2页
环保行业工业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方案_第3页
环保行业工业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方案_第4页
环保行业工业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行业工业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方案TOC\o"1-2"\h\u20859第一章工业废弃物概述 320441.1工业废弃物的定义与分类 394331.1.1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金属废料、塑料废料、橡胶废料、纸类废料、纺织品废料、玻璃废料、陶瓷废料等。 3274151.1.2液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水、废液、废油等。 3266421.1.3气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气、烟尘等。 3203381.2工业废弃物的环境影响 3220261.2.1土壤污染:工业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可通过降水、地表水渗透等方式进入土壤,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 3176701.2.2水体污染:工业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312721.2.3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排放到大气中,影响空气质量,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379071.2.4生态破坏:工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表现在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失衡等方面。 36581.3工业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必要性 4182101.3.1资源节约:回收再利用工业废弃物,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资源浪费。 4242611.3.2环境保护:减少工业废弃物排放,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29011.3.3经济效益:回收再利用工业废弃物,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42331.3.4社会责任:工业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4279881.3.5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工业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417359第二章工业废弃物回收政策与法规 491172.1国家相关政策概述 4305002.1.1政策背景 434982.1.2政策内容 463922.2地方实施办法 5173732.2.1政策落实 5287792.2.2政策创新 5266202.3行业标准与规范 5150512.3.1国家标准 5169722.3.2行业规范 5262852.3.3地方标准 622735第三章工业废弃物回收体系构建 6298963.1回收网络布局 6228373.2回收设施建设 652663.3回收流程优化 613177第四章工业废弃物预处理技术 77634.1物理预处理技术 7292514.2化学预处理技术 791384.3生物预处理技术 71926第五章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8209485.1有价金属回收 8140755.2非金属资源利用 828205.3能源资源回收 921851第六章工业废弃物循环经济模式 9287226.1生态工业链构建 926986.1.1概述 9126976.1.2构建原则 9302336.1.3构建方法 9265616.2循环经济园区建设 10206736.2.1概述 10106346.2.2建设原则 10150446.2.3建设内容 10285506.3企业内部循环经济实践 1098226.3.1概述 1059356.3.2实践原则 1017016.3.3实践方法 1111448第七章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 11283017.1废物处理设施规划 1162897.1.1规划原则与目标 11268607.1.2规划内容与方法 11301627.1.3规划实施与监管 11229587.2处理设施设计与施工 11166747.2.1设计原则与标准 11311307.2.2设计流程与内容 11194307.2.3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12187777.3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 12321727.3.1运行管理原则 12321587.3.2运行管理内容 12323087.3.3管理制度与措施 1213727第八章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技术 12298328.1废物回收技术 1256948.1.1物理回收技术 12112598.1.2化学回收技术 13306118.1.3生物回收技术 13138408.2废物再利用技术 13326978.2.1原料再利用 1362878.2.2能源再利用 1374348.2.3产品再利用 14208228.3新型回收与再利用技术 1490038.3.1纳米技术 1414528.3.2生物技术 14106548.3.3信息处理技术 148471第九章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市场分析 14326889.1市场规模与趋势 1420589.2市场竞争格局 15268739.3市场发展策略 1525834第十章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案例分析 151198010.1典型成功案例 15260910.1.1案例一:某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项目 161390410.1.2案例二:某钢铁企业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 163142110.2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6205910.2.1存在问题 162907110.2.2改进措施 162385310.3未来发展前景与展望 16第一章工业废弃物概述1.1工业废弃物的定义与分类工业废弃物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再具有使用价值或失去原有用途的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废物。根据废弃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工业废弃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1.1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金属废料、塑料废料、橡胶废料、纸类废料、纺织品废料、玻璃废料、陶瓷废料等。1.1.2液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水、废液、废油等。1.1.3气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气、烟尘等。1.2工业废弃物的环境影响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土壤污染:工业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可通过降水、地表水渗透等方式进入土壤,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1.2.2水体污染:工业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1.2.3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排放到大气中,影响空气质量,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危害。1.2.4生态破坏:工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表现在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失衡等方面。1.3工业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必要性工业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其主要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3.1资源节约:回收再利用工业废弃物,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资源浪费。1.3.2环境保护:减少工业废弃物排放,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1.3.3经济效益:回收再利用工业废弃物,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1.3.4社会责任:工业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1.3.5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工业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二章工业废弃物回收政策与法规2.1国家相关政策概述2.1.1政策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为加强工业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我国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推动工业废弃物回收行业的发展。2.1.2政策内容(1)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推进生产、消费、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的循环衔接。(2)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国家鼓励企业对工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给予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政策扶持。(3)环境保护政策:国家加强环境保护,对产生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实行严格的环保监管,要求企业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处置,减少环境污染。(4)产业发展政策:国家鼓励和支持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产业的发展,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的回收企业,推动产业升级。2.2地方实施办法2.2.1政策落实地方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实施办法,以保证政策的有效落实。(1)加强政策宣传:地方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国家相关政策,提高企业和公众对工业废弃物回收的认识和重视。(2)设立专项资金:地方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项目,推动产业发展。(3)建立回收体系:地方鼓励企业建立工业废弃物回收体系,提高回收效率。(4)开展执法检查:地方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工业废弃物回收政策的企业进行查处。2.2.2政策创新部分地方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国家政策进行了创新,以更好地推动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1)建立废弃物交易平台:地方搭建废弃物交易平台,促进工业废弃物的交易和流通。(2)实行废弃物分类回收:地方对工业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提高回收效率。2.3行业标准与规范为保证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的质量和效果,国家和行业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行业标准与规范。2.3.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工业废弃物回收利用通则》等国家标准,对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再利用等环节进行了规范。2.3.2行业规范行业管理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管理办法》等行业规范,明确了工业废弃物回收企业的资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要求。2.3.3地方标准地方根据国家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标准,对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进行细化规定。第三章工业废弃物回收体系构建3.1回收网络布局工业废弃物回收网络布局是构建高效回收体系的关键环节。为实现废弃物的全面回收与再利用,以下措施应当得到充分考虑:(1)区域划分:根据不同地区的工业废弃物产量、种类和特性,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回收区域,保证回收网络覆盖全面。(2)回收站点设置:在各个回收区域内,合理设置回收站点,以便企业及个人将废弃物送至指定地点。回收站点应具备以下特点:便捷性:位于交通便利的区域,便于废弃物运输;安全性:具备完善的废弃物存放设施,保证废弃物安全存放;专业性:配备专业回收人员,提供回收咨询与服务。(3)回收网络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废弃物回收信息平台,实现回收信息的实时共享与处理,提高回收效率。3.2回收设施建设回收设施建设是保障回收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以下措施应得到重点关注:(1)回收设施规划:根据废弃物产量、种类和特性,合理规划回收设施,包括回收站、处理厂、仓储设施等。(2)设施建设标准化:制定统一的回收设施建设标准,保证设施建设的质量与安全。(3)先进技术引进: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提高回收效率和处理质量。(4)设施维护与管理:定期对回收设施进行维护,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建立健全回收设施管理制度,提高设施使用效率。3.3回收流程优化优化回收流程是提高回收体系运行效率的关键。以下措施应得到充分考虑:(1)废弃物分类回收:根据废弃物的种类和特性,进行分类回收,提高回收资源的纯度和利用率。(2)回收流程简化:简化回收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回收效率。(3)回收时间安排:合理调整回收时间,避免高峰期回收导致的拥堵现象。(4)回收人员培训:加强对回收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5)回收政策宣传:加大回收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的认识和参与度。第四章工业废弃物预处理技术4.1物理预处理技术物理预处理技术是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物理手段对废弃物进行分离、破碎、干燥等处理,以便后续的回收和利用。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物理预处理技术:(1)破碎:将废弃物进行机械破碎,减小其体积,便于运输和后续处理。(2)分离:采用筛选、磁选、浮选等方法,将废弃物中的有价组分与杂质分离。(3)干燥:通过热风干燥、冷冻干燥等方法,降低废弃物中的水分,提高其热值。(4)压实:对废弃物进行压缩,减小其体积,便于储存和运输。4.2化学预处理技术化学预处理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对工业废弃物进行处理,以达到去除有害物质、提高有价组分含量等目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学预处理技术:(1)中和:将酸性或碱性废弃物与中和剂反应,使其达到中性。(2)氧化还原: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去除有害物质或提高有价组分含量。(3)沉淀:向废弃物中加入沉淀剂,使有害物质或有用组分形成沉淀,便于后续处理。(4)絮凝:向废弃物中加入絮凝剂,使其中的悬浮物聚集成絮状体,便于沉降和分离。4.3生物预处理技术生物预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工业废弃物进行处理,以达到降解有害物质、提高有价组分含量等目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生物预处理技术:(1)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对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转化为无害物质。(2)厌氧生物处理: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对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产生沼气等能源。(3)生物吸附:利用微生物对废弃物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行吸附,降低其浓度。(4)生物转化:利用微生物将废弃物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提高其资源化利用价值。第五章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5.1有价金属回收工业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如铜、铝、铅、锌等。这些金属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能降低环境污染。有价金属回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物理回收方法:通过筛选、破碎、磁选等物理手段,将有价金属从废弃物中分离出来。(2)化学回收方法:采用化学反应将废弃物中的有价金属转化为可回收的形态,如浸出、电解等。(3)生物回收方法:利用微生物对有价金属的富集、转化作用,实现金属的回收。5.2非金属资源利用工业废弃物中的非金属资源主要包括矿物、陶瓷、塑料、橡胶等。非金属资源利用途径如下:(1)矿物资源利用:将废弃物中的矿物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制备成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原料等。(2)陶瓷资源利用:通过对废弃物中的陶瓷碎片进行再生利用,生产陶瓷产品。(3)塑料资源利用:将废弃物中的塑料进行回收、再生,制备成塑料制品或原料。(4)橡胶资源利用:通过再生橡胶技术,将废弃物中的橡胶进行回收利用。5.3能源资源回收工业废弃物中蕴含着一定的能源资源,如热能、生物质能等。能源资源回收方法如下:(1)热能回收:利用废弃物中的热能进行发电、供暖等,减少能源消耗。(2)生物质能回收:将废弃物中的生物质进行厌氧消化、焚烧等处理,产生可再生能源。(3)废油回收:将废弃物中的废油进行回收处理,制备成生物柴油、润滑油等产品。通过对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减轻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六章工业废弃物循环经济模式6.1生态工业链构建6.1.1概述生态工业链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循环与转化,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废弃物减量排放的一种产业组织模式。构建生态工业链是推动工业废弃物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6.1.2构建原则(1)资源整合原则: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生态效益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3)创新驱动原则: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4)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生态工业链的长期稳定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6.1.3构建方法(1)产业关联分析:梳理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明确废弃物产生和利用的途径。(2)资源循环利用: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循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3)产业链延伸:拓展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4)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生态工业链建设。6.2循环经济园区建设6.2.1概述循环经济园区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通过产业集聚、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等方式,实现工业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是推动工业废弃物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6.2.2建设原则(1)整体规划原则:充分考虑区域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实现园区内各产业协调发展。(2)生态环保原则:注重园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3)技术创新原则: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园区产业升级。(4)共享共赢原则:搭建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共赢。6.2.3建设内容(1)基础设施: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保障。(2)产业布局: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3)技术创新:建立园区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升级。(4)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园区建设。6.3企业内部循环经济实践6.3.1概述企业内部循环经济实践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等手段,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废弃物减量排放的一种生产方式。企业内部循环经济实践是推动工业废弃物循环经济的基础。6.3.2实践原则(1)清洁生产原则:从源头减少废弃物产生,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2)资源利用最大化原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3)废弃物资源化原则: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4)持续改进原则:不断优化企业内部循环经济实践,提高循环经济水平。6.3.3实践方法(1)工艺优化: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2)设备更新:采用先进设备,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排放。(3)废弃物处理:加强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4)管理创新: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循环经济意识,推动企业内部循环经济发展。第七章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7.1废物处理设施规划7.1.1规划原则与目标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的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废弃物种类及处理需求等因素,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7.1.2规划内容与方法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布局、规模、技术路线、设备选型、环保措施等。规划方法包括:现场调研、数据分析、技术论证、经济评估等。7.1.3规划实施与监管规划实施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进行,保证项目合规、安全、高效。同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7.2处理设施设计与施工7.2.1设计原则与标准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设计标准应参照国家及行业相关规范,保证设施满足处理需求、运行稳定、安全可靠。7.2.2设计流程与内容设计流程包括:前期调研、方案设计、技术论证、施工图设计等。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平面布置、建筑结构、电气系统、环保措施等。7.2.3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施工管理应遵循合同约定,保证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严格审查施工队伍资质,加强施工过程监督,采用先进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7.3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7.3.1运行管理原则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通过科学管理,保证设施高效、稳定、安全运行。7.3.2运行管理内容运行管理主要包括:设施运行监控、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培训、应急预案等。具体内容包括:(1)设施运行监控:实时监测设施运行状态,保证处理效果达标。(2)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维护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人员培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4)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保证设施安全运行。7.3.3管理制度与措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包括:设施运行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等。具体措施包括:(1)制定完善的运行规程,保证设施稳定运行。(2)实施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4)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5)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第八章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技术8.1废物回收技术工业废弃物回收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回收、化学回收和生物回收等。以下对这三种回收技术进行详细阐述。8.1.1物理回收技术物理回收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对废弃物进行分离、破碎、筛选等处理,以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常见的物理回收技术包括:(1)重力分离技术:利用废弃物中不同组分的密度差异,在重力作用下实现分离。(2)破碎技术:将废弃物进行机械破碎,以便于后续处理。(3)筛选技术:通过筛选设备,将废弃物中的有用组分与无用组分分离。8.1.2化学回收技术化学回收技术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常见的化学回收技术包括:(1)焚烧技术:将废弃物进行焚烧,回收热能和部分有害物质。(2)湿法冶金技术:利用化学溶液对废弃物进行处理,提取有价金属。(3)溶剂萃取技术:利用溶剂对废弃物中的有用组分进行萃取。8.1.3生物回收技术生物回收技术是利用生物酶、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废弃物进行降解、转化和资源化。常见的生物回收技术包括:(1)酶解技术:利用生物酶对废弃物进行降解。(2)微生物发酵技术:利用微生物对废弃物进行发酵,转化为有用产品。(3)生物降解技术:利用微生物将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8.2废物再利用技术废物再利用技术是指将回收后的废弃物经过处理后,重新投入到生产或生活中使用。以下对废物再利用技术进行详细阐述。8.2.1原料再利用原料再利用是将回收后的废弃物作为原料,重新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原料再利用技术包括:(1)废金属回收:将废金属经过熔炼、精炼等处理,重新制成金属原料。(2)废塑料回收:将废塑料经过清洗、破碎、熔融等处理,重新制成塑料原料。(3)废纸回收:将废纸经过制浆、洗涤、打浆等处理,重新制成纸浆。8.2.2能源再利用能源再利用是将回收后的废弃物中的能源进行回收和利用。常见的能源再利用技术包括:(1)废热回收:将废弃物中的热量回收,用于供暖、发电等。(2)废油回收:将废油经过处理后,重新作为燃料或润滑油使用。(3)废电池回收:将废电池中的有价金属回收,用于制造新能源电池。8.2.3产品再利用产品再利用是将回收后的废弃物经过处理后,重新作为产品销售或使用。常见的产品再利用技术包括:(1)二手设备回收:将废弃的二手设备经过检测、维修、翻新等处理,重新投入市场。(2)废衣物回收:将废衣物进行清洗、消毒、分类等处理,重新作为衣物使用。(3)废轮胎回收:将废轮胎经过处理后,重新制成轮胎或其他产品。8.3新型回收与再利用技术科技的发展,新型回收与再利用技术在工业废弃物处理领域逐渐得到应用。以下介绍几种新型回收与再利用技术。8.3.1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利用纳米材料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实现高效回收和再利用。例如,利用纳米催化剂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8.3.2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具有特殊降解能力的微生物,用于处理难降解有机废弃物。8.3.3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废弃物相关信息,为回收与再利用提供数据支持。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废弃物产生量,优化回收与再利用方案。第九章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市场分析9.1市场规模与趋势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废弃物产量逐年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高度重视环保问题,大力推动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行业的发展。据统计,我国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019年市场规模已达到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行业发展趋势也日益明显。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为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技术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新型回收与再利用技术不断涌现。行业竞争加剧,企业纷纷寻求差异化发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9.2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我国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以下特点:(1)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上存在众多中小企业,竞争激烈,但尚未形成明显的市场份额领导者。(2)区域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市场较为成熟,而中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巨大,但发展相对滞后。(3)产业链整合趋势明显。企业纷纷向上游资源回收和下游产品深加工延伸,以实现产业链的完整闭环。(4)资本运作活跃。多家企业通过上市、并购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行业地位。9.3市场发展策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采取以下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1)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