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师大顶级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A.纤维素是植物和蓝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B.高等植物细胞的结合水主要存在于液泡中C.Mg2+存在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中D.核糖体、染色体含有的大量元素种类基本一致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没有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因为它有有氧呼吸需要的酶B.变形虫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NA、RNA可通过核孔自由出入细胞核C.人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这体现了核质相互依存的关系D.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构成,rRNA一定由核仁合成3.不同细胞的几种生物膜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见表生物膜膜主要成分红细胞质膜神经鞘细胞质膜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线粒体内膜蛋白质(%)4918646278脂质(%)4379262822糖类(%)831010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和脂质是生物膜不可或缺的成分,动物细胞膜上含有胆固醇B.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二者膜上的糖类有关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质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具有膜融合现象D.表内所列的生物膜中,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最复杂,神经鞘细胞质膜的功能最简单4.研究发现帕金森患者大脑中的一种淀粉样蛋白与帕金森的发病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该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样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和氨基酸B.淀粉样蛋白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低于C元素C.淀粉样蛋白可被溶酶体中的碱性蛋白酶彻底水解成氨基酸D.高温可改变淀粉样蛋白的元素组成,从而改变其空间结构5.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某氨基酸口服液的有效成分可以利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一般不宜用H2O2作反应物C.黑藻是多细胞藻类,制作临时装片不需要切片D.脂肪鉴定和色素提取实验使用体积分数分别为95%的酒精和50%的酒精6.能有效促进人体和动物肠道对钙、磷吸收的物质是()A.胆固醇 B.性激素 C.维生素D D.ATP7.几丁质是昆虫外骨骼和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中国科学家首次解析了几丁质合成酶的结构,进一步阐明了几丁质合成的过程,该研究结果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是真菌合成几丁质的控制中心B.几丁质是由多个单体构成的多糖物质C.细胞通过跨膜运输将几丁质运到胞外D.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可用于防治病虫害8.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内含有基因,并可以在其中表达,因此线粒体、叶绿体同样含有核糖体,这类核糖体与原核生物核糖体较为相似。某种抗生素对细菌核糖体有损伤作用,大量摄入会危害人体,其最有可能危害人类细胞哪个细胞器?()A.线粒体 B.内质网 C.叶绿体 D.中心体9.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质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质膜上一定具有缬氨霉素受体B.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C.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D.缬氨霉素和磷脂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10.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可利用酵母菌、葡萄糖溶液等材料进行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用量和葡萄糖溶液浓度是本实验的自变量B.酵母菌可利用的氧气量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C.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要先耗尽培养液中葡萄糖D.不同方式的细胞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的能量相等11.下列中学生物学实验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和关叙述正确的有()A.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需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才能看到清晰的物象B.观察酵母菌时,细胞核、液泡、内质网和核糖体清晰可见C.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时,需要用甲基绿把线粒体染色D.观察细胞中脂肪时,脂肪颗粒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12.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是()A.叶绿体基质只能合成有机物,线粒体基质只能分解有机物B.所有成熟植物细胞中都可观察到大液泡与叶绿体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双层膜细胞器,它们之间存在物质交换D.植物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绝对不含蛋白质13.胰岛素是一种可以降血糖的激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有()A.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C.溶酶体、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D.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14.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叙述合理的是()A.用有机溶剂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类胡萝卜素被破坏B.相邻两条色素带之间距离最远的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最近的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C.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D.对研磨液进行过滤时可使用单层尼龙布、双层纱布、脱脂棉和滤纸15.盐碱胁迫下植物应激反应产生的H2O2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禾本科农作物AT1蛋白通过调节细胞膜上PIP2s蛋白磷酸化水平,影响H2O2的跨膜转运,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上PIP2s蛋白高磷酸化水平是其提高H2O2外排能力所必需的B.PIP2s蛋白磷酸化被抑制,促进H2O2外排,从而减轻其对细胞的毒害C.敲除AT1基因从而去除禾本科农作物的AT1蛋白可提高其耐盐碱能力D.从特殊物种中发掘逆境胁迫相关基因是改良农作物抗逆性的有效途径16.草莓是一种冬季常见水果。以下关于草莓的说法正确的是()A.草莓保存时需要放在无氧环境降低呼吸作用损耗B.草莓不适宜作为还原糖鉴定的材料,因为存在颜色干扰C.草莓富含K元素,大量食用会造成微量元素K超标D.草莓果肉富含糖,糖是由果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17.以下关于ATP说法正确的是()A.ATP是细胞内唯一的直接供能物质B.ATP分子能在细胞质膜上某些蛋白质的催化下水解C.一分子ATP中有三个磷酐键,磷酐键断裂磷酰基转移为生命活动供能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18.根据生物科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化学分析,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认为细胞质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C.罗伯特胡克发现并命名了细胞,施莱登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D.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19.血脑屏障的生物膜体系在控制物质运输方式上与细胞膜类似。下表中相关物质不可能存在的运输方式是()选项通过血脑屏障生物膜体系的物质运输方式A神经生长因子蛋白胞吞、胞吐B葡萄糖协助扩散C谷氨酸自由扩散D钙离子主动运输A.A B.B C.C D.D20.线粒体外膜分布着孔蛋白构成的通道蛋白,丙酮酸可以经此通道通过。而线粒体内膜由于蛋白质含量高导致通透性低,丙酮酸需通过与H+协同运输的方式由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的底物葡萄糖不可以进入线粒体B.丙酮酸穿过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方式均为协助扩散C.H+通过质子泵由线粒体基质进入膜间隙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改变线粒体内膜对H+的运输速率21.如图表示蝶螈受精卵横缢实验,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自变量是有无细胞核,因变量是细胞的体积增大B.a部分是空白对照,b部分是实验组C.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关D.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中心和新陈代谢中心22.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A.a、b和d B.a、c和e C.c、d和e D.b、c和e2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C3还原过程中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24.运动强度越低,骨骼肌的耗氧量越少。如图显示在不同强度体育运动时,骨骼肌消耗的糖类和脂类的相对量。对这一结果正确的理解是()A.低强度运动时,主要利用脂肪酸供能B.中等强度运动时,主要供能物质是血糖C.高强度运动时,糖类中的能量全部转变为ATPD.肌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才能氧化分解提供能量25.下列细胞结构中,对真核细胞合成多肽链,作用最小的是()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26.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骨架被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B.流动镶嵌模型能合理解释细胞生长,变形虫运动等现象C.线粒体内膜含有丰富的酶,是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D.中心体是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的27.如图是向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O2后,CO2的产生量和O2的消耗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I、Ⅱ分别表示CO2产生量和O2消耗量B.O2浓度为b时,有1/2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C.O2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D.O2浓度为c时,酵母菌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28.拟南芥液泡膜上存在Na+/H+反向转运载体蛋白,它可利用液泡内外H+的电化学梯度(电位和浓度差)将H+转出液泡,同时将Na+由细胞质基质转入液泡。部分物质跨液泡膜转运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在液泡中的积累有利于提高拟南芥的耐盐能力B.Na+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C.Cl-以协助扩散的方式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D.H2O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液泡29.禾谷类种子萌发过程中,糊粉层细胞合成蛋白酶以降解其自身贮藏蛋白质,为幼苗生长提供营养。为探究甲物质(某种植物激素)在禾谷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某团队设计并实施了A、B、C三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中只有A组是对照组B.甲物质导致糊粉层细胞中贮藏蛋白质的降解速率增加C.蛋白酶为蛋白质分解反应提供了活化能D.三组实验中,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B组、A组、C组30.糖脂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同的细胞中糖脂的种类不同,下面是人红细胞表面的ABO血型糖脂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糖脂是由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而成的B.红细胞ABO血型的不同在于组成糖脂中的糖的种类和排列顺序C.糖脂和糖蛋白都具有识别作用D.糖脂位于细胞膜内表面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共计35分。31.图1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图2为显微镜下正在质壁分离的黑藻叶肉细胞(外界溶液为0.3g/mL的蔗糖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2)图1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所用图2中字母表示。图2中b、d处颜色依次是。若下图黑藻叶肉细胞换成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则图2中d、e处颜色依次是。32.海南是我国火龙果的主要种植区之一,由于火龙果是长日照植物,冬季日照时间不足导致其不能正常开花,在生产实践中需要夜间补光,使火龙果提前开花,提早上市。某团队研究了同一光照强度下,不同补光光源和补光时间对火龙果成花的影响,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时,火龙果植株能同时吸收红光和蓝光的光合色素是;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获得的4条色素带中,以滤液细线为基准,按照自下而上的次序,该光合色素的色素带位于第条。细胞中,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2)本次实验自变量是,因变量是。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补光光源中最佳的是,该光源的最佳补光时间是小时/天,判断该光源是最佳补光光源的依据是不同的条件下,该光源组平均花朵数均最多。33.图1为叶肉细胞中两个细胞器,图2(光反应示意图)为图1中叶绿体的局部放大,PSI和PSⅡ分别是光系统I和光系统Ⅱ,是叶绿素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能吸收利用光能进行电子的传递,PQ、Cytbf、PC是相关蛋白质,其中PQ在传递电子的同时能运输H+。ATP合成酶由CF0和CF1两部分组成,贯穿在生物膜上,其中CF0是跨膜部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O2是水光解的产物,其中需要的光能是通过(填“PSI”或“PSⅡ”)吸收利用的。光反应过程中,最初提供电子的物质为,最终接受电子的物质为。NADPH是在(填“PSI”或“PSⅡ”)生成的。NADPH和ATP中都有化学能,NADPH中的化学能来自(填“PSI”或“PSⅡ”或“PSI和0PSⅡ”)吸收和转换的光能。(2)图2中ATP合成酶的功能有。酵母菌和硝化细菌中的ATP合成酶分布的场所依次是。(3)某种农药与PQ竞争限制了电子传递的速率,若用该农药处理破坏了内外膜的叶绿体,会导致ATP的含量(填“显著上升”“显著下降”或“不变”)。(4)图1中叶肉细胞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给相邻细胞细胞呼吸使用,需要穿过层膜,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O2的固定场所是。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可使溶液从蓝色变绿色再变黄色。34.盐碱化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植物可通过质膜H+泵把Na+排出细胞,也可通过液泡膜H+泵和液泡膜NHX载体把Na+转入液泡内,以维持细胞质基质Na+稳态。下图是NaCl处理模拟盐胁迫,钒酸钠和甘氨酸甜菜碱(GB)影响玉米Na+的转运和相关载体活性的结果。(1)分析图可知,NaCl胁迫时,加GB使Na+外排显著增加。已知钒酸钠作用于质膜H+泵,据图判断钒酸钠(填“促进”或“抑制”)质膜H+泵活性。质膜H+泵利用H+电化学势能运输Na+出细胞,H+和Na+通过质膜H+泵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依次是。(2)GB引起盐胁迫时液泡中Na+浓度的显著变化,与相关载体蛋白活性有关。据图分析,GB对液泡膜NHX载体和质膜H+泵,液泡膜H+泵的作用依次是,,(填“促进”或“抑制”或“无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A、蓝细菌为细菌,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A错误;
B、高等植物细胞液泡中存在的水主要是自由水,B错误;
C、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类胡萝卜素中不含Mg2+,C错误;
D、核糖体、染色体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其元素组成有C、H、O、N、P,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因此核糖体、染色体含有的大量元素种类基本一致,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细胞鲜重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氧,细胞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的碳。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2.【答案】C【解析】【解答】A、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含有线粒体,A错误;
B、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DNA不能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B错误;
C、人成熟的红细胞最大特点就是没有细胞核;精子在从精原细胞成熟为精子的过程中就要脱去绝大部分细胞质,人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这体现了核质相互依存的关系,C正确;
D、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也没有核仁,因此原核细胞的rRNA不是由核仁合成,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
(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
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4、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3.【答案】C【解析】【解答】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动物细胞膜上还含有胆固醇,A正确;
B、生物膜上的糖类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密切相关,故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二者膜上的糖类有关,B正确;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各种复杂的细胞器,没有高尔基体,C错误;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由此可知表内所列的生物膜中,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最复杂,神经鞘细胞质膜的功能最简单,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上的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还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密切关系。4.【答案】B【解析】【解答】A、淀粉样蛋白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A错误;
B、淀粉样蛋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其N元素的质量分数低于C元素,B正确;
C、溶酶体中存在很多种酸性水解酶,淀粉样蛋白可被溶酶体中的酸性蛋白酶彻底水解成氨基酸,C错误;
D、高温不会改变淀粉样蛋白的元素组成,但会破坏某些化学键如氢键,从而改变其空间结构,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5.【答案】B【解析】【解答】A、氨基酸不含肽键,不能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A错误;
B、温度会造成H2O2分解,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能用H2O2作反应物,B正确;
C、黑藻的叶片是由单层细胞组成,可以直接制作成临时装片,即不需要切片,C错误;
D、脂肪鉴定需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色素提取实验中使用无水乙醇,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淀粉的鉴定利用碘液,观察是否产生蓝色。
(3)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4)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6.【答案】C【解析】【解答】ABCD、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和动物肠道对钙、磷吸收,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细胞中常见的脂质有:
(1)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作用: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
(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①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②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③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7.【答案】C【解析】【解答】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是真菌合成几丁质的控制中心,A正确;
B、几丁质是一种多糖,是由多个单体构成的,B正确;
C、由图可知,几丁质是在细胞膜上合成的,几丁质运到胞外的过程没有经过跨膜运输,C错误;
D、几丁质是昆虫外骨骼和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该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几丁质的合成,因此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可用于防治病虫害,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糖类分类及特点:根据是否能水解及水解成单糖的数量分为:
(1)单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
(2)二糖: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常见种类有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组成、植物细胞特有)和乳糖(动物细胞特有)。
(3)多糖:植物:淀粉(初步水解产物为麦芽糖)、纤维素;动物:糖原。它们彻底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多糖还有几丁质。8.【答案】A【解析】【解答】ABCD、由题意“线粒体、叶绿体同样含有核糖体,这类核糖体与原核生物核糖体较为相似。某种抗生素对细菌核糖体有损伤作用”可知该抗生素会危害线粒体、叶绿体,由于人体没有叶绿体,因此该抗生素可能会对人体中的线粒体产生危害,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2、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9.【答案】C【解析】【解答】A、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膜,细胞质膜上没有缬氨霉素的受体,A错误;
BC、由题意“将K+运输到细胞外,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差”可知,缬氨霉素将K+运输到细胞外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其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C正确;
D、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缬氨霉素和磷脂分子都不是生物大分子,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题意:缬氨霉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可推测正常微生物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10.【答案】C【解析】【解答】AB、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氧气的有无是自变量,酵母菌用量和葡萄糖溶液是无关变量,各组之间应保持等量且适宜,AB错误;
C、由于葡萄糖也可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因此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要先耗尽培养液中葡萄糖,C正确;
D、不同方式的细胞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的能量不相等,消耗等量葡萄糖时,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远多于无氧呼吸,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氧呼吸: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无氧呼吸: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地氧化分解,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或乳酸,释放出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11.【答案】D【解析】【解答】A、换上高倍镜后不能用粗准焦螺旋,A错误;
B、内质网和核糖体为亚显微结构,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内质网和核糖体,B错误;
C、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时,需要用健那绿把线粒体染色,C错误;
D、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在观察细胞中脂肪时,脂肪颗粒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淀粉的鉴定利用碘液,观察是否产生蓝色。
(3)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4)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5)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12.【答案】C【解析】【解答】A、叶绿体基质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场所,可分解ATP,合成糖类、蛋白质、DNA、RNA等有机物;线粒体基质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可分解丙酮酸,可以合成蛋白质、DNA、RNA等有机物,因此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能合成有机物和分解有机物,A错误;
B、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无叶绿体,分生区无大液泡,B错误;
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双层膜细胞器,它们之间存在物质交换,如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O2可用于线粒体有氧呼吸,而线粒体产生的CO2可用于叶绿体光合作用,C正确;
D、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也含有少量的蛋白质,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在内膜内有类囊体薄膜,分布着色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线粒体。
3、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4、高尔基体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蛋白质的加工厂,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合成有关。
5、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有的依附在内质网上称为附着核糖体,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称为游离核糖体。
6、液泡是植物细胞之中的泡状结构,液泡内有细胞液,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保持一定渗透压。
7、中心体与低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
8、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能够分解很多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车间”。13.【答案】D【解析】【解答】ABCD、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该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14.【答案】B【解析】【解答】A、用有机溶剂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叶绿素被破坏,A错误;
B、相邻两条色素带之间距离最远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最近的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B正确;
C、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含量的大小,色素带的远近,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C错误;
D、双层纱布、脱脂棉和滤纸都能吸收含有色素的提取液,因此对研磨液进行过滤时不能使用双层纱布、脱脂棉和滤纸,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
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叶绿素被破坏。
④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2、色素的作用: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15.【答案】B【解析】【解答】AB、由图可知,细胞膜上PIP2s蛋白高磷酸化能促进H2O2外排,记细胞膜上PIP2s蛋白高磷酸化水平是其提高H2O2外排能力所必需的,若PIP2s蛋白磷酸化被抑制,抑制H2O2外排,A正确,B错误;C、AT1蛋白缺陷,可以提高PIP2s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促进细胞内的H2O2排到细胞外,从而提高植物抗氧化的胁迫能力,进而提高细胞的成活率,C正确;
D、若从特殊物种中发掘逆境胁迫相关基因,可通过基因工程改良农作物抗逆性,D正确。
故答案为:B。【分析】分析题图:AT1蛋白通过抑制PIP2s蛋白的磷酸化而抑制细胞内的H2O2排到细胞外,从而导致植物抗氧化胁迫能力减弱,进而引起细胞死亡。AT1蛋白缺陷,可以提高PIP2s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促进细胞内的H2O2排到细胞外,从而提高植物抗氧化的胁迫能力,进而提高细胞的成活率。16.【答案】B【解析】【解答】A、草莓保存要在低温(零上低温)、低氧(不能无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A错误;
B、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草莓富含还原糖,但其有颜色,存在干扰,因此不适宜作为还原糖鉴定的材料,B正确;
C、K是大量元素,C错误;
D、草莓果肉富含糖,但糖是由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粮食要在低温(零上低温)、低氧(不能无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2、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零上低温)、低氧(不能无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17.【答案】B【解析】【解答】A、ATP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ATP不是唯一的直接供能物质,如GTP也能给细胞的生活活动供能,A错误;
B、ATP分子能在细胞质膜上某些蛋白质的催化下水解,如钠钾泵,B正确;
C、ATP的结构式是:A-P~P~P,“~”表示特殊的化学键(磷酐键),记一分子ATP中有2个磷酐键,C错误;
D、细胞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物质可逆,能量和酶不可逆,因此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TP又叫腺苷三磷酸,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特殊化学键。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特殊磷酸键。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18.【答案】C【解析】【解答】A、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错误;
B、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B错误;
C、罗伯特胡克发现并命名了细胞,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C正确;
D、18O没有放射性,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
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19.【答案】C【解析】【解答】A、神经生长因子蛋白是生物大分子,大分子、颗粒性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因此神经生长因子蛋白通过胞吞胞吐通过生物膜,A正确;
B、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故血脑屏障生物膜体系可能为协助扩散,B正确;
C、谷氨酸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可能为自由扩散,当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出细胞时为胞吐,也不是自由扩散,C错误;
D、钙离子通过生物膜需要载体蛋白,方式可能为主动运输,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运输方式:
(1)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①自由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
②协助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参与;不需要消耗能量。
(2)主动运输:能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3)胞吞胞吐: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或出细胞内的过程。20.【答案】B【解析】【解答】A、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成丙酮酸和[H],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中被分解,因此有氧呼吸的底物葡萄糖不可以进入线粒体,A正确;
B、丙酮酸通过内膜时,丙酮酸利用H+协同运输的方式由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为逆浓度梯度的运输,因此丙酮酸穿过线粒体内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错误;
C、H+通过质子泵由线粒体基质进入膜间隙需要载体蛋白,且为逆浓度梯度的运输,因此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
D、H+通过质子泵由线粒体基质进入膜间隙需要载体蛋白,蛋白质变性剂会使蛋白质变性而失活,因此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线粒体内膜对H+的运输速率,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自由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耗能,例如气体、小分子脂质;
(2)协助扩散:物质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膜转运蛋白的协助,不耗能,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3)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耗能,如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21.【答案】C【解析】【解答】A、该图表示蝶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自变量是有无细胞核,因变量是细胞的分裂和分化,A错误;
B、a部分是实验组,b部分是对照组,B错误;
C、由题可知,有细胞核的部分会分裂和分化,没有细胞核的部分不能分裂和分化,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关,C正确;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的新陈代谢的中心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DNA携带遗传信息,并通过复制由亲代传给子代,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2)细胞核控制着物质合成、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使生物体能够进行正常的细胞代谢.DNA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生物的性状。22.【答案】B【解析】【解答】a、图中a侧黄白色,由于缺乏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淀粉生成,不会出现蓝色,a正确;bd、b和d绿色,有叶绿体,在光照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会出现蓝色,bd错误;ce、c和e部位遮光,并且e部位也无叶绿素,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淀粉生成,不会出现蓝色,ce正确.故选:B.【分析】从叶片的颜色可以判断,绿色的部位含有叶绿体,黄白色的部位不含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题干中实验做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之前首先进行暗处理,以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然后一部分照光,一部分遮光.淀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遇碘变蓝.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叶片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说明没有产生淀粉,而出现蓝色的部位则有淀粉生成.23.【答案】C【解析】【解答】A、CO2的固定实质是与C5结合生成C3的过程,C3的还原的实质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错误;
B、CO2经过固定为C3才能被NADP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B错误;
C、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C正确;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光反应速率减弱,NADPH和ATP生成减少,C3的还原减慢,C5的来源减少,短时间内其去路不变,短时间内C5含量会降低,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
1、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还原型辅酶Ⅱ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
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24.【答案】A【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当运动强度较低时,脂肪酸供能百分比最高,因此主要利用脂肪酸供能,A正确;
B、中等强度运动时,肌糖原供能的百分比最高,是主要供能物质,B错误;
C、高强度运动时,糖类通过细胞呼吸提供能量,其中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C错误;
D、肌糖原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均能用于细胞呼吸,氧化分解提供能量,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如图为在不同强度体育运动时,骨骼肌消耗的糖类和脂类的相对量。随运动强度不同,供能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不同。在低强度运动时,脂肪酸功能质量百分比最高,此时主要利用脂肪酸供能;中等强度运动时,主要供能物质是肌糖原,其次是脂肪酸;高强度运动时,主要利用肌糖原供能。25.【答案】B【解析】【解答】ABC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过程就在核糖体进行;内质网对多肽链进行加工,该过程中需要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而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发送蛋白质,所以作用最小的是高尔基体,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蛋白质分子结构层次:C、H、O、N等化学元素→氨基酸(基本单位)→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反应互相结合→多肽→肽链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26.【答案】A,B,D【解析】【解答】A、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及信息传递密切相关,若被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A正确;
B、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属于动态模型,细胞生长和变形虫运动等现象表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故该图为流动镶嵌模型,能合理解释细胞生长,变形虫运动等现象,B正确;
C、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在线粒体基质,而不是线粒体内膜,C错误;
D、中心体是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的,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具有锚定支撑细胞器及维持细胞形态的功能,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7.【答案】B,D【解析】【解答】A、曲线Ⅰ在开始时随氧气浓度增加而下降,说明曲线Ⅰ表示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则曲线Ⅱ表示氧气的消耗量,A正确;
B、当氧气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为6,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1,则无氧呼吸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为10-6=4,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2,因此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B错误;
C、氧气浓度为d时,二氧化碳的产生量等于氧气的消耗量,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
D、氧气浓度为c时,二氧化碳的产生量是1/2,氧气的消耗量是10,则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是5/3,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1,因此酵母菌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D错误。
故答案为:BD。
【分析】1、有氧呼吸: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氧气
2、无氧呼吸: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地氧化分解,产生乙醇和CO2或乳酸,释放出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28.【答案】A,B,C【解析】【解答】A、Na+在液泡中的积累能使液泡内Na+浓度增大,细胞液渗透压增大,细胞吸水能力增强,以提高拟南芥的耐盐碱能力,A正确;
B、Na+进入液泡的直接驱动力是液泡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该过程Na+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转运,B正确;
C、Cl-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需要借助通道蛋白,其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C正确;
D、H2O进出液泡需要借助水通道蛋白,其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D错误。
故答案为:ABC。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自由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耗能,例如气体、小分子脂质;
(2)协助扩散:物质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膜转运蛋白的协助,不耗能,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3)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耗能,如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29.【答案】A,C【解析】【解答】A、分析题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处理时间和处理方式,A组属于空白对照组,当研究处理时间时,处理时间为0的ABC组都是对照组,A错误;
B、添加甲物质的B组,蛋白质总含量低于未加入甲物质的A组,更低于用甲物质合成抑制剂处理的C组,说明甲物质导致糊粉层细胞中贮藏蛋白质的降解速率增加,B错误;
C、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错误;
D、随着处理时间的延迟,蛋白质总含量C组>A组>B组,即B组蛋白质最少,酶的活性最高,因此三组实验中,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B组、A组、C组,D正确。
故答案为:ABC。
【分析】分析题图,实验的自变量包括处理时间和处理方式,因变量为贮藏蛋白质的总含量,其他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30.【答案】A,B,C【解析】【解答】AC、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糖脂和糖蛋白都具有识别作用,AC正确;
B、决定ABO血型的物质为糖脂中糖的种类和排列顺序,故红细胞ABO血型的不同在于组成糖脂中的糖的种类和排列顺序,B正确;
D、糖脂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D错误。
故答案为:ABC。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31.【答案】(1)S1>S2(2)原生质层;a、c、b;绿色、无色;紫色、无色【解析】【解答】(1)图1达到渗透平衡时,由于图中漏斗液面高于烧杯,存在高度差,产生相应的压力等于烧杯中溶液的渗透压,使水分子进出半透膜达到平衡,因此平衡时S1中的溶液浓度仍大于S2中的溶液浓度,
故填:S1>S2。
(2)图1中的半透膜模拟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由a细胞膜、c液泡膜、b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图2中b细胞质中由于含有叶绿体而呈现绿色,d是细胞液,此处没有颜色。若图2黑藻叶肉细胞换成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则图2中d液泡为紫色、e处充满外界溶液,为无色。
故填:原生质层、a、c、b、绿色、无色、紫色、无色。
【分析】1、渗透作用概念:指水分子(或者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1)具有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2、图1是渗透装置,平衡时漏斗内液面高于漏斗外液面,说明水分子发生了由漏斗外向漏斗内的渗透,S1溶液浓度大于S1溶液浓度,漏斗内外的高度差由S1和S1的起始浓度差决定。
图2是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植物细胞,a为细胞膜,b是细胞质基质,c为液泡膜,d是细胞液,e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物质。32.【答案】(1)叶绿素(或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一和二;类囊体薄膜(2)光质和补光时间;平均花朵数;红光+蓝光;6;补光时间【解析】【解答】(1)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按照自下而上的次序,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位于第一条和第二条。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故填:叶绿素(或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一和二、类囊体薄膜。
(2)同一光照强度下,不同补光光源和补光时间对火龙果成花的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质和补光时间,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土地流转协议
- 颅缝早闭病因介绍
- 医患争议调解协议书
- 2025就业协议样本
- 河南省许昌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电机技术应用》课件 3.1.2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
- (可研报告)天津东疆保税区设立spv公司可行性报告
- (2024)纸塑复合袋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 (2024)观光餐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 2023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八所重点学校高考语文联考试卷
- 2024年山东省高中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
- 基于视觉的机器人废金属分拣系统研究
- 第四单元 美洲乐声-《红河谷》课件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 职业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侨大学
- 微观经济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石油化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二级医养结合机构)
- 质量事故(问题)统计台账表
- 单侧嵌顿性腹股沟直疝个案护理
- 2024年湖北武汉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