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部分学校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
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落英缤纷B.愚公移山C.星火燎原D.飞沙走石
2.世界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各不相同,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元素是()
A.MgB.AlC.FeD.O
3.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正确的是()
4.“木炭与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无需标注的图标是()
5.“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是将锅内空气加热后循环吹向食物,则循环气体中含量最
高的是()
A.氧气B.氮气C.氢气D.二氧化碳
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氧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B.X表示N?
C.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
D.图上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7.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
A.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一一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一一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蔗糖在热水中溶解得更快一一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D.空气中各种气体体积分数不变一一空气里的氧气、氮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9.模型构建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它的核电
荷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
A.6和8B.8和6C.8和2D.6和2
10.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氧气的质量值
W:氧化铭
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二氧化镒的情况下产生氧气
A.〃无二氧化钛
o时间
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容器内压强的变化
I:氧化镭的质量/g
c.______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镒固体粉末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o过氧化氢溶液的届旱/S
|固体的质m/g
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镒酸钾固体
0时间/s
二,科普阅读题
11.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绿色能源的新星
绿色低碳是我国“十四五”期间重要发展目标,而太阳能电池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
力军。在该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晶体硅电池备受关注之外,以化镉为原材料的薄
膜电池同样受到业界聚焦。硫化镉太阳电池的光谱响应与地面太阳光谱分布非常匹
配,实际发电能力强。光学吸收率超过95%,对光能吸收都比较好,在清晨、傍晚、
积灰、雾霾等弱光条件下发电效果明显。硝化镉(CdTe)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形
状呈黑色晶体颗粒,熔点达1092C,相对分子量240。行业内的碱化镉制备方法较
多,其中一种是由化氢和镉,高温下形成化。以硅化镉为原材料的薄膜电池夹在两块
普通玻璃之间,使玻璃从绝缘体变成导体,并且具有发电功能。景区中,硅化镉发电
玻璃成为绿色和科技的创新点。
(1)写出一条硅化镉的物理性质o
(2)硫化镉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o
(3)写出制备硅化镉的文字表达式。
如图1是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D/
(4)磕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5)磕原子和图2中(填字母,下同)的化学性质相似,图2中的属于稳定结构
的微粒有。
(6)A达到稳定结构时形成的微观粒子符号为,3Na+意义是。
(7)景区内树林中有着富含抗氧化防衰老的负氧离子。某种负氧离子(。;)的每个原子团
是由一个氧分子俘获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后形成的微粒,每个。;中含有个
电子。
三、计算题
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x1026kg。
⑴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x107kg,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多少
?(写出简单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
(2)若铝的质子数为13,则铝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o
四、实验题
13.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即反应快慢)的因素,化学学习小组以过氧化氢分解
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三个小组均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收集20mL氧气所需
的时间。
A组:探究催化剂种类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各取lOmL.10%过氧化氢溶液于注射器(此时注射器中无气体),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二氧化镒、红砖粉末、氧化铜(CuO)各05g,分别注入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图实验,
记录数据如下表:
・.工■存眼为50mL
的注射器
试剂二氧化锦红砖粉末氧化铜
时间/S106020
(1)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镒、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红胸粉末无催化作
用。某同学对该结论提出质疑,认为需要再补充一个对比实验,才能证明红砖粉末有
没有催化作用,其操作为O
B组: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甲同学: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二氧化镒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
乙同学:取10ml2.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氧化铜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
‘2°
(2)实验结果。M填“>”、"=”或“<”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结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丙同学:对实验设计提出疑问,其原因是:o
C组: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和0.5g氧化铜为催化剂进行实验,两次实验分别将试管置于
冰水和80℃热水中,记录时间。、右且。改
(3)结论:o
反思:
(4)小聪同学认为,在上面的实验中还不能说明二氧化镒、氧化铜和红砖粉末是过氧化
氢分解的催化剂,应补充实验证明这些物质在反应前后的和保持
不变才能证明是催化剂。
五、填空题
1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它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
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
的监测,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
(1)跨学科小组使用“空气质量监测站”对空气污染物进行采样和测量,下列属于空气
污染物的是。
A.臭氧
B.一氧化碳
c.PM25
D.PM10
E.二氧化碳
(2)除上述涉及的空气污染物外,小明提出课本上还学过的一个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空气污染物,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在实验室进行此实验时,集气瓶
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O
15.下图是一氧化碳在密闭容器中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AB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序号)。
(2)上述变化I、n和ni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微观粒子是(填微观粒子名称)。
(3)宏观上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相同的是,微观上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化学
性质不同的原因是o
1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图是工业制氧的主要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2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
题的是(填字母)。
a.露天焚烧垃圾b.积极植树造林
c.乱丢弃电池d.倡导绿色出行
(2)上图中,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步骤C中,氮气首先从波态空气中分离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波态氧。这说明液态氮
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填“高”或“低”)。步骤C中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氧气在加压后可装入钢瓶,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该现象o
(5)实验室有一瓶氧气和一瓶氮气,请设计实验将两种气体区分出来:
17.以典型物质为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与整合,是我们全面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
有效途径。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对氧气进行了知识梳理,请联系实
际,解决问题:
(1)拉瓦锡的测定实验中,他将得到的氧化汞加强热进行了产物的分析,该反应的符号
表达式为。课堂实验中,利用红磷的燃烧实验再次探究了氧气的含量,该反
应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⑵氧气在生活中可以用来。
⑶自然界中氧气主要来自o
⑷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18.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②,
(2)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该反
应的文字表达式o
(3)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连接B、F装置制取氧气,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若要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可在B和F之间增加G
装置,氧气应该从端(填"c”或"d”)进入。
(4)氨气是一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小的气体,若用F装置收集氨气。氨气应该
从端(填"a”或"b”)进入。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落英缤纷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愚公移山过
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星火燎原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
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D、飞沙走石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
变化,故错误。故选:Co
2.答案:B
解析: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
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1。故选:Bo
3.答案:A
解析:A、关闭止水夹,长颈漏斗的下端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高度不变,则气密
性良好,故A符合题意;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故B不符合题意;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借助漏
斗添加酒精,故C不符合题意;D、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
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o
4.答案:D
解析:木炭与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注意洗手和佩戴护目镜,注意用火安
全,不需要考虑排风。故选:Do
5.答案:B
解析: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2占78%、。2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
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则循环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是N?。故选:Bo
6.答案:A
解析:A、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则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核外电子排
布为2、6,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该选项说法正
确;B、7号元素为氮元素,符号为N,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
电子排布,则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核外电子排布为2、4,最外层电子数为4,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则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
数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o
7.答案:B
解析:A、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
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C、蔗糖在热水中溶解得更
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D、空气中各种气体体积分
数不变,是因为空气里的氧气、氮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故选项解释正确。故
选:Bo
8.答案:D
解析:
9.答案:B
解析:由原子结构模型可知,该原子的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
二层上有6个电子,电子总数为8,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则该原子
的核电荷数为8。故选:Bo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1)形状呈黑色晶体颗粒或熔点达1092C
(2)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硫化氢+镉」^确化镉
(4)得到
(5)D;BC
(6)Mg3+;三个钠离子
(7)17
解析:(1)硅化镉形状呈黑色晶体颗粒,熔点达1092C,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
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⑵硅化镉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硅化氢和镉高温下形成确化镉,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硅化氢+镉」化镉。
(4)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
子。
(5)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硅原子和图2中D的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图2中BC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6)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
位正电荷的镁离子,其离子符号为Mg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
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Na+意义是3个钠离子。
(7)某种负氧离子(0£)的每个原子团是由一个氧分子俘获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后形成的
微粒,每个中含有8X2+1=17个电子。
12.答案:(1)27
(2)14
4.482xio-28kg
解析:(1)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J_X1993X10-28kg"。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若铝的质子数为13,则铝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27-13=14o故答案为:14。
13.答案:(1)在试管中仅加入10mL10%过氧化氢溶液,记录收集氧气所需的时间
(2)<;过氧化氢氧化铜>水+氧气;该实验中,催化剂的种类不同,变量不唯一,
无法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4)质量;化学性质
解析:
14.答案:(1)ABCD
(2)S+O2^^SO2;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1)空气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
和细颗粒物等,故选ABCD。
(2)除上述涉及的空气污染物外,还有二氧化硫也是空气污染物,硫和氧气在点燃的
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S+O2^^SO2;二氧化硫易溶
于水,所以在实验室进行此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
硫,防止污染空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A图的物质是由两种分
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B、C图的物质都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变化
I,变化前后分子种类改变,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变化n和ni中分子种类
没有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变化I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
种,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
分子,所以化学变化中不变的微粒是原子,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微观粒子是碳原
子和氧原子;一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也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所以宏观上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相同的是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
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构成它们的分子不
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15.答案:(1)A
(2)I;化合反应;碳原子和氧原子
(3)二者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不同的分子化学性质
不同
解析:(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A中含有两种物质,即一氧化碳和氧气)。
故答案为:Ao
(2)上述变化I、n和ni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I(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
碳),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微观粒子是。故答
案为:I;化合反应;碳原子、氧原子。
(3)宏观上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相同的是组成元素(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微观
上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故答案为:组成元素;
分子构成不同。
16.答案:(1)ac
(2)混合物
(3)低;物理
(4)分子之间有间隔,增大压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5)分别将带火苗的小木条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能使小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另一瓶是氮气
解析:(Da、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做法不利于全面推进美
丽中国建设,故选项正确;
b、积极植树造林,能吸收有害气体和粉尘,做法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故选项
错误;
c、乱丢废弃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做法不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故选项正
确;
d、倡导绿色出行,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做法利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故选项
错误;
故选:ac;
(2)上图中,经过步骤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劳务费合同协议书
- 英国租赁协议书
- 草坪铺设协议书
- 站场保洁协议书
- 科研课题协议书
- 独角兽公司入股协议书
- 腰子捐赠协议书
- 绞架施工协议书
- 美发事故协议书
- 建筑合伙人合同协议书
- 《第8课 图表呈现》参考课件1
- 网上销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DL∕T 612-2017 电力行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规程
- 自然资源价格评估通则 TD/T 1061-2021
- 贵州2024年贵州医科大学招聘专职辅导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解读-面向核心素养的科学教育(课件)
- 驾驶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 JT-T 1488-2024 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服务规范
- 2024年四川二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考前强化练习题库300题(含解析)
- 《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课件:颠簸处置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