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从教材对《落花生》原作的删改中学写作_第1页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从教材对《落花生》原作的删改中学写作_第2页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从教材对《落花生》原作的删改中学写作_第3页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从教材对《落花生》原作的删改中学写作_第4页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从教材对《落花生》原作的删改中学写作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从教材对《落花生》原作的删改中学写作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从教材对《落花生》原作的删改中学写作

《落花生》以其平易朴实的语言、简洁清晰的结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受到各个时期教材的青睐。统编版教材在选入《落花生》时,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删改。与《落花生》原作相比,这些删改有什么积极意义?

一、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范

“20世纪50年代之前,由于国内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活质量较低,虽然不少语文工作者也注意到现代汉语规范问题,但有关实践基本上处于‘荒芜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落花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不那么规范的地方。教材在这方面的删改大体有以下几类:

1.对不常用词汇的替换

对原文中出现的,现在已不常用甚至已经不再使用的词汇进行了替换。

如“还吩咐这节期要在园里底茅亭举行”中的“节期”,意为节日,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不再使用。这一意义通常被人们用“节日”“节"等来表达,故这一句话中的“这节期”被删改为“这个节"。

再如“花生可以制油”一句中,“制油"一词在今天的日常表达中已不常见,人们在表达“压出物体里的汁液”这一意义时更喜欢用的是“榨”,故“花生可以制油”被改为“花生可以榨油"。

此外,“隙地”被改为“空地”,“夜阑”被改为“深夜"等,也属于这类情况。

2.对方言、口语的删改

对于《落花生》在叙述时出现的方言、口语,教材均替换成了相应的规范表达。

“我”作为这篇文章的叙述人,在叙述事情时,使用的一些亲人的称谓,如“爹爹"姊姊”“姊弟"等,属于家乡的方言,分别将其改为“父亲”“姐姐"姐弟”等。

3.为符合现代汉语音节组合习惯而做的删改

有一些词组,在语法上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音节组合习惯。

如原文在介绍收获节那天的天气时写道,“那晚上底天色不大好"。作为“天色”的修饰成分,“那晚上"这一说法不符合现代的音节组合习惯。“现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数是两个音节和四个音节结合在一起”,而“那"是单音节词,“晚上”是双音节词。对于“那晚上"这个意思,现代汉语里常用的组合是“那天晚上”或“那晚”,而如果用“那天晚上”,则又与紧随其后的“天色"略嫌重复,故“那晚上”被改为“那晚"。

4.对代词、助词等的规范

在写作《落花生》的年代,对于代指男与女,人与物的词,并没有进行专门的区分。而现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专门的规范。故文中指代落花生的“他”,相应地被改作“它"。

另外,对于“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使用过一阵子”,后来就销声匿迹的结构助词“底”,将它们都相应地该为“的”。如“这就是他底好处"被改为“这就是它的好处”。

5.对同一人物的不同称谓进行统一

《落花生》原文对于母亲的称呼并不统一。

在第一段开头,母亲说话时,用的称谓是“母亲";第二段开头,母亲说话时,用的称谓却是“妈妈”;紧接着在“妈妈"说完那句话之后,却又用了“母亲”这一称谓;在倒数第二段叙述时也是用的“母亲"这一称谓。

统编版教材对此进行了删改,将第二段的“妈妈”改为“母亲”,使之与文章别处的“父亲”这一称谓相搭配。

二、对于语言欧化倾向的一种纠正

作为一个信奉基督教的作家,难以避免地要阅读西方传教士的白话文。很自然地,行文在潜移默化中被西文所影响了。

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使用了不必要的系词。“在西文里,形容词不能单独用作谓词,必须有系词介绍"。这种语法的影响在《落花生》中的表现,就是用判断句去代替描写句。

如“花生底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中,“是很可贵的”,就是不必要的系词影响下的句子。故教材改为“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就是去掉了不必要的系词“是"。

再如,我们说一个东西有用,习惯上用“它有用”这样描写主题事物性质的描述句,而不用“他是有用的"这样的判断句。所以,原文中带有欧化痕迹的“他是有用的”一句,在统编版教材中被去掉系词“是”,修改为“很有用”,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三、适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

在他的散文里都放进了一个他感觉合理的人生观。

在《落花生》中,小时候的“我"由父亲的话得到启示,自己领悟出一个道理:“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这是文章的主旨句,是对于人生何为的追索与回答,是在《落花生》中所放进去的一个人生观。

然而这样的人生观,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点困难。

在小学生所受到的人文熏陶里,到处都是对伟大人物的致敬。现在,如果突然告诉他们说“不要做伟大的人”,很难相信他们不会惊讶、错愕,不会怀疑、困惑。

就像一个母亲在一篇文章中所记录的,“吵架源自女儿对课文的一个疑惑:‘妈妈,在《落花生》里面,为什么‘我要说,‘做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伟大和体面的人哪里不好呢?”

不是不要做伟大的人,也不是伟大、体面的人哪里不好,问题的根源在于此“伟大"非彼“伟大”也。

“伟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①品格崇高;才识卓越。②气势雄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的。”我们现在所说的“伟大”,基本上都是字典里的那个“伟大”。小学生意识里的那些伟大人物,基本上都是品格崇高、才识卓越的一些人。

而在《落花生》中所说的“伟大”,则完全不是这个意思。联系前文来看,这个“伟大”,是就悬挂在枝头的苹果、桃子、石榴来说的。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呢?写道:“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他们底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让人一望而发生羡慕底心。"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伟大事物的三个特点:好看;果实悬在枝上,有鲜艳的颜色;让人羡慕。

将这归结为“伟大、体面”,那么除去与“体面"一义相对应的“好看”“颜色鲜艳"让人羡慕”之外,“伟大"的内涵,就本文来说,基本对应的就是“悬在枝上”。那么,这个义素象征着什么呢?

根据文意,枝头象征着地位,悬挂在枝头,则象征着地位之高。

也就是说,所说的“伟大”,基本是指地位高,有财富,有权势。而伟大的人,也就是地位高、有权势的人,绝非我们现在所说的意思,这是“伟大”这个词的临时词义。

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他们的经验里,“伟大"就是品格崇高,“伟大”就是才识卓越,临时词义的加入极有可能造成他们的认知混乱。

于是,就将这句话进行了删改,使之变为:“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样保留了原文的基本意思,又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理解能力。

四、一些值得商榷的删改

教材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教材的选文必须再三斟酌,尤其是在改动名家名篇时。然而笔者发现统编版《落花生》的删改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1.打了折扣的感情表达

在买种、动土、灌水之后,经过几个月的时间,花生收获了,原文使用的句子是:“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这里的感叹号表示一种意外,一种惊喜,是一种意外的惊喜。作为一个孩子,他当时的一系列劳动,可能只是在母亲的带动下,所进行的一些好玩的“游戏”,这个“游戏”可能和捉迷藏、过家家、打弹珠、丢沙包并没有什么不同。除了快乐,他原本就没指望这个“游戏"能有什么别的收获。更有可能他买种、动土、灌水之后,早就把这个“游戏”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当初不经意的一次播种,居然结出了果实。于是用一种儿童特有的兴奋写道:“居然收获了!"这里的感叹号和“居然”一起,充分而又饱满地表达出了这种惊喜。

而却将感叹号改成了句号。改为句号之后,儿童兴奋与惊喜的情感表达被大打折扣。

2.不再形象生动的词语

“心版"是一个文言词汇,在清代小说中比较常见,如清代陈朗的《雪月梅》中“大老爷天高地厚之恩,训诲之言,当铭心版”。

在当代的文学作品中,这一词汇也并不鲜见,如有的文章标题就叫“记忆心版上的图画"心版上的山水”等,更有诗人将其写进了诗歌中“心版又印上几页甜蜜的吟唱"。

《落花生》原文中出现“心版”是在最后一句:“所有花生食品虽然没有了,然而父亲底话现在还印在我心版上。"心版”,即心之版,将“心"比作刻印所用的底板。话印在心版上,是说话掷地有声,将心的底板印出了痕迹,用来表明父亲的话对我的影响之深,分量之重。此其一。其二,“虽然……但是……”这一关联词,领起的是两个不同的主语,按照现代的语法应该将“虽然"提到“所有花生食品”的前面,改成“虽然花生食品没有了,然而父亲的话现在还印在我心版上"。

教材将其改作“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该句有两处值得商榷:一是将“印在心版上"改成“深深地印在心上”,虽然加了“深深”,但不如原文来得形象生动,不如原文给人的印象深刻。二是关联词去掉之后,消失(吃完)的花生和没有消失的话语,二者无法再构成强烈的对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