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 -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 -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 -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 -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 -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414页,共=sectionpages1414页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2023年考点与往年变化不大,考法上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在生活生产实例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及结论仍是高频考点,占分比较重;近视眼和远视眼、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等的原理也是常考点;另外还有结合其他知识点综合考查,与电磁的结合,与声现象等的结合。预测今年中考考点不会变化太大,考点还是会延续之前的考点。考查方式会进一步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即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情景设置上更加新颖、贴近生活、加入最近科技信息,考有所依,学有所用。(建议用时:20分钟)一、单选题1.(2023·江苏扬州·二模)张老师从实验室中拿给你一个凸透镜,用它不能解决的问题是()A.把天上的星星放大 B.把文字放大C.把文字缩小 D.让一张干纸片着火【答案】A【详解】A.天上的星星一定处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所以此时通过凸透镜只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不可能将天上的星星放大,故A符合题意;B.当将字放到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时,此时看到的就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当将字放到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时,此时看到的就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所以它可以让一张干纸片着火,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023·江苏镇江·一模)日环食是天空中壮观的景观,火红的太阳逐渐变成了一个金色的“指环”(如图),下列现象与此成因相同的是()

A.

手影 B.

倒影C.

放大镜 D.

光的色散【答案】A【详解】日环食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A.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故A符合题意;B.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放大镜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23·江苏徐州·一模)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C【详解】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焦距f=20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物距u=30cm,则2f>u>f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2023·江苏南京·二模)如图所示,利用水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透镜的焦距范围为B.透镜注水后,仅右移光屏,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可模拟远视眼的成因C.实验过程中,光屏上的像将缓慢向下移动D.向透镜外抽水后,在水透镜左侧放合适凸透镜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可模拟远视眼的矫正【答案】D【详解】A.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u=70.0cm-20.0cm=50.0cm像距v=90.0cm-70.0cm=20.0cm则f<20.0cm<2f解得10.0cm<f<20.0cm故A错误;B.透镜注水后,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光屏的左侧,这是近视眼的成因,故B错误;C.实验过程中,蜡烛变短,根据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像将向上移动,故C错误;D.向透镜外抽水后,凸透镜的焦距变大,会聚能力减弱,在水透镜左侧放合适凸透镜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可模拟远视眼的矫正,故D正确。故选D。5.(2023·江苏苏州·二模)实验室有两个没有标注焦距的凸透镜甲和乙。如图所示,小欣先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然后将凸透镜甲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刻线处保持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位于光具座上60cm刻线处。小欣用此方法测出了凸透镜甲的焦距,并进一步通过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关于小欣的实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凸透镜甲的焦距为10.0cmB.将蜡烛和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可能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此规律应用在照相机上C.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能得到烛焰放大的像D.保持蜡烛位于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不动,用凸透镜乙替换凸透镜甲,发现光屏左移可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说明凸透镜乙的焦距一定比甲小【答案】C【详解】A.由图可知,此时u=v=20cm根据u=v=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焦距为f甲=10c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左移动,此时物距增大,像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此时u=40cm-35cm=5cm根据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不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故C错误,符合题意;D.保持蜡烛位于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不动,用凸透镜乙替换凸透镜甲,发现光屏左移可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说明物距变大,像距变小,由于减小凸透镜焦距,相当于增大物距,所以凸透镜乙的焦距比甲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6.(2023·江苏淮安·一模)如图所示,眼睛角膜是晶状体会聚光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光治疗近视手术是运用激光,精确切削眼睛角膜基质层,制作出均匀完美的角膜瓣和角膜透镜,以矫正患者近视。手术的结果是()

A.眼球会聚光线的能力变强,成像到视网膜B.眼球发散光线的能力变强,成像到视网膜C.晶状体的会聚光能力没变,成像视网膜前D.晶状体的发散光能力没变,成像视网膜后【答案】B【详解】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激光治疗近视手术是运用激光,精确切削眼睛角膜基质层,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弱一些,将像成在视网膜上,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7.(2023·江苏泰州·模拟预测)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我市部分中小学对校园门禁系统进行了升级,配备了人脸识别和测温系统,如图所示。通过校门时,只需将人脸面向屏幕摄像头,该系统就能将测试者的面部信息与备案信息进行比对并获取体温,决定放行与否。关于门禁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系统的体温监测功能是通过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实现的B.该系统的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C.该系统的核心光学元件是凸透镜,成像原理主要是光的反射D.系统屏幕边框呈黑色是由于所选材质对光的反射能力较强【答案】A【详解】A.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测温系统是通过接受人体表面辐射出来的红外线来测温的,故A正确;B.该系统的摄像头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该系统的核心光学元件是凸透镜,成像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的折射,故C错误;D.系统屏幕边框呈黑色是由于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因而对光的反射能力较弱,白色对光的反射能力较强,故D错误。故选A。8.(2023·江苏镇江·一模)如图所示,蜡烛位置不动,将凸透镜从图示位置开始向左移动,光屏先后在凸透镜右侧的甲、乙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且乙处的像比甲处大,则()

A.凸透镜的焦距f<15cm B.乙处烛焰的像是放大的C.乙位置在甲位置的左侧 D.乙和甲的位置可能重合【答案】D【详解】A.甲、乙处都在凸透镜的同侧成实像,都是倒立的,由于不知道具体的物距、像距,无法判断焦距,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蜡烛位置不动,凸透镜靠近蜡烛,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也变大,由于不知道焦距,乙处的像比甲处的像大,但不一定是放大的,故B不符合题意;CD.乙和甲的位置可能重合,例如凸透镜在某一位置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另一位置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时两次成像的物距和像距相等,所以乙和甲的位置可能重合,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9.(2023·江苏淮安·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凸透镜焦距可能为20cmB.若实验时有一只蚊子停在图甲的凸透镜上,则在光屏上能看到蚊子的像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对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则可以在光屏上看到放大的像D.图乙中,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眼镜,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现使光屏远离透镜,在光屏上又看到了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能矫正近视眼【答案】D【详解】A.u<v,且成像,说明2f>u=15cm>fv=30cm>2f即15cm>f>7.5cm故A错误;B.若实验时有一只蚊子停在图甲的凸透镜上,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根据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光屏上不能看到蚊子的像,故B错误;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对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依然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互换前像距大于物距,互换后像距小于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图乙中,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眼镜,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现使光屏远离透镜,在光屏上又看到了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推迟光线会聚成像;近视眼睛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可以矫正近视眼,故D正确。故选D。10.(2023·江苏常州·模拟预测)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答案】D【详解】A.当u=v=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知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故A错误;B.当u=15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当u=2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C错误;D.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1.(2023·江苏淮安·二模)如图甲所示是直播上课的场景,老师的电脑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若该透镜的焦距(或虚焦距)为10cm,直播老师应坐在如图乙所示的(选填“AO”“BA”或“CB”)区间上,经摄像头就能成清晰的(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影像。

【答案】凸CB倒立【详解】[1]摄像头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相同,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2][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所以教师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大于二倍焦距的条件,图乙中CB区间在二倍焦距以外,所以直播老师应坐在如图乙所示的CB区间上,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12.(2023·江苏宿迁·一模)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装置调整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若此时将蜡烛向右移动,要想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小红没有调节光屏,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光屏中间也能得到清晰的像,小红戴的是眼镜(填“近视”或“远视”)。【答案】缩小向右远视【详解】[1]由图知道,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3]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知道,将蜡烛向右移动,要想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右移动。若不调节光屏,此时像呈在光屏的后面,此时相当于远视眼,要想得到清晰的像,用在蜡烛与透镜之间再放一个凸透镜,以使像呈在光屏上,故小红佩戴的是远视眼镜。13.(2023·江苏无锡·二模)如图甲,F和F'为凸透镜的焦点,P和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应将光屏向(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上(照相机/投影机/放大镜)。现代人们大量使用手机、平板和电脑等电子设备,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图中(乙/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近视眼应配戴透镜(凸/凹)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答案】左照相机丙凹【详解】[1][2]由图中可知,蜡烛在2倍焦距(P点)之外,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缩小的实像,需要像距满足f<v<2f则光屏应向左移动,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照相机。[3]由丙图知,眼睛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说明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是近视眼的成因,故图中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4]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像推迟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近视眼配戴凹透镜来矫正。14.(2023·江苏南通·一模)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1)夏天,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小区荷花池里的香味,这是由于引起的;雨后天睛,当荷叶上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力。(2)图中A为小区大门旁的禁鸣标志,鸣叫的笛声是由汽车喇叭的产生的,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此标志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3)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汽车以此速度行驶200m,至少需要s。(4)图中C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它成像,当汽车远离摄像头过程中,所成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吸引振动漫144变小【详解】(1)[1]荷花绽放的时候,距离荷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荷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雨后天晴,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2)[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鸣叫的笛声是由汽车喇叭的振动产生的。[4]反射分为漫反射和镜面反射,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此标志是因为光在标志牌上发生漫反射。(3)[5]由图可知,限速标志内的数字是5,则表示的是限制车速不高于5km/h;由可得,汽车以此速度行驶200m,需要时间为(4)[6]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因此当汽车远离摄像头过程中,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成的像变小。15.(2023·江苏苏州·二模)物理学家牛顿曾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研究太阳光的色散现象,该装置主要由三个三棱镜(标记为1、2、3)和一个凸透镜构成,三棱镜2与三棱镜3之间的光束应为(白/彩色)光;其中凸透镜对光束具有作用;如果紧贴凸透镜放置一光屏遮挡住凸透镜的一半,那么墙上的彩色光带将会(不变/变窄/变宽)。

【答案】白会聚不变【详解】[1]太阳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色光,三棱镜2与三棱镜3之间的光束是重新聚拢的太阳光,因此是白色的。[2]由图可知,凸透镜将分散的光线重新汇聚,因此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3]如果紧贴凸透镜放置一光屏遮挡住凸透镜的一半,透过光线偏折的角度不变,因此墙上的彩色光带不变,只是射到墙上的光线会减少,光带变暗。三、作图题16.(2023·江苏苏州·一模)如图所示,F为凹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和折射光线。【答案】【详解】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17.(2023·江苏盐城·模拟预测)补全图中射向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否则不给分。

【答案】

【详解】由S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S′就是S通过凸透镜成的像,图中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像点,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18.(2023·江苏苏州·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图(1)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图中固定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4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移动;(3)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选填“能”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承接到像;(4)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5)实验中如图(2),将蜡烛放在图示位置,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若切除凸透镜中间的阴影部分,再将剩余部分靠拢在一起,则蜡烛能成(选填0、1、2、3)个像。如不切除凸透镜中间的阴影部分并把阴影部分用黑纸遮挡起来,此时在光屏上成(选填编号:①一个部分像、②一个全像、③两个部分像、④两个全像)。【答案】等大左不能不能近视2②【详解】(1)[1]图(1)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此时二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2]图中固定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40cm刻度线处,此时像距根据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应将蜡烛向左移动。(3)[3][4]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根据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故移动光屏不能承接到像;此时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由于是虚像,移动光屏也不能承接到像。(4)[5]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片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将光线推迟会聚成像,故该眼镜片是近视眼镜的镜片。(5)[6]因为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切去中间部分后相当于两个透镜,光心位置改变了,上面的像下移,下面的像上移,错位将成2个像。[7]物体由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有无数条光线射向凸透镜,经凸透镜折射后,无数条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把阴影部分用黑纸遮挡起来,还有光线经另外的部分透过透镜成像,故成一个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变暗了,故①③④不符合题意,②符合题意。19.(2023·江苏常州·模拟预测)小明利用光具座、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光屏、蜡烛、火柴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将其中一个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蜡烛、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是焦距为的凸透镜;(2)接着,当小明将蜡烛稍微靠近凸透镜放置,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以不移动光屏,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填“凸透镜”或“凹透镜”);(3)小明还发现,如果保持图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需将透镜从刻度处移到刻度处,才能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4)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换用一个会聚能力更强但面积相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则光屏需向(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次所成的像更(填“大”或“小”),像将更(填“亮”或“暗”)。【答案】凸透镜靠近小亮【详解】(1)[1]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即,且成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有且解得,故他选择的是焦距为的凸透镜。(2)[2]小明将蜡烛稍微靠近凸透镜放置,此时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此时像成在光屏的右侧,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以不移动光屏,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会将光线提前会聚成像。(3)[3]如果保持图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需将透镜从刻度处移到刻度处,此时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屏上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4)[4][5][6]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换用一个会聚能力更强但面积相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凸透镜对光线会聚能力越强,焦距越短,相当于增大物距,缩小像距,像距越小像越小,故光屏需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次所成的像更小;由于两个凸透镜的面积相同,对光线会聚能力越强的凸透镜所成的像越亮。20.(2023·江苏苏州·三模)“一双好眼睛,能更好地探索未来”,小丽了解到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她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

(1)首先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A照射,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2)然后适当调整凸透镜A和光屏的位置,移动蜡烛,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接着她将凸透镜A换为焦距稍大的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蜡烛,使烛焰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可见小丽研究的问题是:当凸透镜成实像时,保持(物距/像距/焦距)不变,探究(物距/像距/焦距)与(物距/像距/焦距)的关系;(3)通过探究发现,当人眼由远处转为近处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变(大/小)。【答案】10.0缩小像距物距焦距小【详解】(1)[1]如图甲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光斑为凸透镜焦点,则凸透镜的焦距f=20.0cm﹣10.0cm=10.0cm(2)[2]适当调整凸透镜A和光屏的位置,移动蜡烛,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3][4][5]由乙、丙两图和题意可知,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改变时,需调整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所以,小丽研究的问题是:当凸透镜成实像时,保持光屏到凸透镜距离(即像距)不变,探究物距与凸透镜焦距的关系。(3)[6]人的眼睛在看清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球的前后距离是不变的,即像距不变,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实现的,与上述规律相同;由乙、丙两图和题意可知,在像距不变时,若凸透镜的焦距增大,则物距也应增大,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由此可知,当人眼观察近处物体时(物距减小),则晶状体的焦距应变小。21.(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上;(2)如图1所示,将该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当把发光物体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0cm位置时,恰好可以在右侧65cm位置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到cm刻度线处,则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3)在图1中,保持凸透镜在50cm位置处,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cm位置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凸透镜右侧的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只有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4)如图2所示,烛焰通过凸透镜成正立的像时,则人眼在图中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5)如图3所示,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改变玻璃杯到书本的距离,尝试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像不可能是(选填“A”、“B”、“C”或“D”)。

【答案】主光轴35cm40BD【详解】(1)[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2)[2]如图1所示,将该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当把发光物体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0cm位置时,物距u=50cm-20cm=30cm>2f恰好可以在右侧65cm位置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是v=65cm-50cm=15cm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根据光的可逆性,移动透镜使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20cm+15cm=35cm即透镜移至35cm刻度线处,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3)[3]在图1中,保持凸透镜在50cm位置处,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0cm位置时,物距等于焦距,即物体正好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所以会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凸透镜右侧的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只有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4)[4]烛焰通过凸透镜成正立的像时,像在透镜的左侧,则人眼在图中右侧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5)[5]因为左右方向的玻璃杯面是一个弧形样子,中间厚边缘薄,与凸透镜一样,所以是左右方向发生变化,而上下方向不变化;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左右变大,上下左右均不颠倒,如图A;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左右颠倒,如图C;当物体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左右颠倒,如图B。由于玻璃杯面上下相同(不是弧形样子),不会起到放大作用,所以像与图片应该是左右发生变化,而上下与图片相同,故不可能出现D选项中的图片。22.(2023·江苏泰州·三模)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小明应该选择(选填“甲透镜”或“乙透镜”)进行实验;(2)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甲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为;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3)如图乙所示,经过调节后,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若遮去凸透镜的上面一半,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将;(选填“完整”或“不完整”)(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5)小明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小亮的观点。【答案】甲透镜D照相机完整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就测像距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详解】(1)[1]如图所示,甲透镜的传播路径具有会聚作用,甲透镜为凸透镜,乙透镜的传播路径具有发散作用,乙透镜为凹透镜,应该选择甲透镜进行实验。(2)[2]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此点可能在焦点前,也可能在焦点后,故凸透镜的实际焦距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3]如图乙所示,物距大于像距,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遮去凸透镜的上面一半,不会影响透镜成像,由于物距不变,像距不变,像的位置不变,则光屏上的像和原来相比,像仍完整但会变暗。(4)[5]对于同一凸透镜,物距一定,像距一定,而小组实验数据的不同,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其原因可能是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就测像距。(5)[6]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23.(2023·江苏无锡·一模)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其中(选填“A”、“B”或“C”)处应放置透镜;(2)小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将点燃的蜡烛从90cm处移至60cm处的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一直比较清晰,由此小明估计透镜的焦距约为cm。小明运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焦距与实际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3)调整物距,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和倒立放大的像,多次实验,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如下表。请将下表中漏缺的数据补上;像的性质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倒立、缩小的像120.06.5215.07.5311.09.0倒立、放大的像19.011.027.536.033.3(4)小明猜想,烛焰成倒立、等大的像时的物距可能是10cm,他猜想的依据是;(5)当把蜡烛放在刻度37cm处时,移动光屏,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此时取下光屏,透过透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蜡烛正立的像,为了确定是否是虚像,接下来的操作是。【答案】B5偏大15.0由表格可知u≥11.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u≤9.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将光屏放在像的一侧并左右移动,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详解】(1)[1]安装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透镜应放在中间,即B处。(2)[2][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当物距很大时,像距非常靠近焦点,由乙图可知,该透镜的焦距约为5cm,但实际相距在1~2倍焦距之间,故运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焦距与实际相比偏大。(3)[4]由表可知,当u=15.0cm时,v=7.5cm,根据光的折射光路可逆,当u=7.5cm时,v=15.0cm,故表中漏缺的数据为15.0。(4)[5]由表格可知u≥11.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u≤9.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所以烛焰成倒立、等大的像时的物距可能是10cm。(5)[6]当把蜡烛放在37cm刻度处时,u<f,此时成正立、放大像。[7]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故可以将光屏放在像的一侧并左右移动,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判断是否是虚像。24.(2023·江苏盐城·模拟预测)小明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明将一把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最短,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保持尺不动,将光屏和透镜按照图甲方式摆放,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一个的光斑,该透镜的焦距为;(2)将此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和光屏,使它们位于透镜的,这样做的目的是。如图乙是某实验时的情景,此时光屏上呈现一个(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光具座上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蜡烛清晰的像。【答案】平行最小、最亮10.0cm主光轴上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倒立35.0【详解】(1)[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知,刻度尺的影子最短时,刻度尺与光线平行。[2][3]小明保持尺不动,将光屏和凸透镜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0=10.0cm(2)[4][5]调节烛焰和光屏,使它们位于透镜的主光轴上;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了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6]由乙图可知,蜡烛到凸透镜距离大于光屏到凸透镜距离,即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7]由图乙知,当蜡烛在刻度尺的20.0cm处,物距为u=50.0cm﹣20.0cm=30.0cm像距为15.0cm,根据折射中光路可逆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u′=v=15.0cm时,即凸透镜移动至35.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当v′=u=30.0cm时,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5.(2023·江苏盐城·三模)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当烛焰位于如图乙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像,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上;(3)当烛焰再次位于如图乙所示位置时,若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若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远离/靠近)凸透镜,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些;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近视眼镜/远视眼镜);(4)窗外阳光明媚,小明看到窗边饮水机的水桶旁有一条亮线,如图丙所示。由此,他认为装有水的水桶相当于凸透镜。他又找来一个圆柱形玻璃杯,在玻璃杯后面的白纸上画一水平方向的箭头,如图丁所示,慢慢向玻璃杯中注入水至水面高过箭头位置,透过玻璃杯看纸上的“箭头”,不可能是图戊中的。

【答案】11.0放大投影仪靠近小近视眼镜D【详解】(1)[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2)[2]当烛焰位于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4]当烛焰再次位于如图乙所示位置时,若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此时物距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此时像成在光屏的左侧,若移动光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5]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像的大小要比原来小。[6]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将光线推迟会聚成像。(4)[7]A.中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放大的,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之内时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不合题意;B.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缩小的,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C.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放大的,物体在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不符合题意;D.像是倒立、变粗的像,由于玻璃杯上下的形状是相同的,所以像在上下方向的大小是不变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26.(2023·江苏泰州·模拟预测)小华利用水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移动蜡烛,调节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这一成像特点与(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相同。后来小华推动活塞使水透镜变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将光屏适当(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像又变清晰;若不移动蜡烛和光屏,要让光屏上的像变清晰,可在蜡烛与水透镜之间放一个合适的(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如果将水透镜换成一个中心有小孔的纸板,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可以只把蜡烛向右移或只把光屏向右移B.必须把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适当的距离C.可以只把蜡烛向左移或只把光屏向左移D.必须把蜡烛和光屏都向左移适当的距离【答案】照相机靠近近视A【详解】[1]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2]小华推动活塞使水透镜变厚,此时水凸透镜的凸度变大,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焦距变小,像距变短,故应将光屏适当靠近透镜,像又变清晰。[3]若不移动蜡烛和光屏,要让光屏上的像变清晰,可在蜡烛与水透镜之间放一个合适的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将光线推迟会聚成像。[4]如果将水透镜换成一个中心有小孔的纸板,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可以将蜡烛向右移,即蜡烛靠近小孔,此时光线发散程度变大,在像距不变,所成的像将变大;或将光屏向右移,增大像距,像距越大像越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7.(2023·江苏扬州·一模)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过程中使用同一个凸透镜。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上;根据图甲可知,小明所使用透镜的焦距为cm;(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节处于图乙所示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所成像的特点与(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相同;(3)某次实验时,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照图丙位置放置后,保持蜡烛位置不变,让凸透镜和光屏分别以0.5cm/s、1cm/s的速度,从图示位置同时匀速向右运动,经过s,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答案】主光轴10.0照相机10【详解】(1)[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镜的光心应调至同一高度处,所以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由于凸透镜能将平行光聚焦在焦点上,焦点距离光心的距离为焦距,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光会聚的位置为40.0cm,光心的位置为30.0cm,所以透镜的焦距f=40.0cm-30.0cm=10.0cm(2)[3]由图乙可知,物距大于像距,且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此时光屏上所成像的特点与照相机相同。(3)[4]由图可知,物距为15.0cm,像距为15.0cm,让凸透镜和光屏分别以0.5cm/s、1cm/s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则物距u=15.0cm+0.5cm/s×t像距v=15.0cm+(1cm/s-0.5cm/s)×t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15.0cm+0.5cm/s×t=2f=20.0cm解得t=10s(建议用时:20分钟)一、单选题1.(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3月7日凌晨,在清华大学校园内,张嘉奇等同学用照相机拍到“太空中的中国空间站”的照片,如图所示。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f,拍照时像距()

A.略小于f B.略大于f C.略小于 D.略大于【答案】B【详解】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照相机的物距大于2f,像距大于f小于2f,拍“太空中的中国空间站”时,物距非常大,像会靠近焦点,即像距略大于f,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2023·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六号飞船腾空而起,它在地面摄像机中所成的像是()A.实像,像变大 B.实像,像变小 C.虚像,像变大 D.虚像,像变小【答案】B【详解】摄像机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都成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腾空而起的过程中,物距变大,根据“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像变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在装有水的杯子里,小红将一支铅笔分别紧贴杯壁内、外竖直放置,两次都观察到铅笔放大的像,俯视图如图2、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中铅笔向前移,像一直变小B.图2中铅笔向前移,像先变小后变大C.图3中铅笔向后移,像一直变大D.图3中铅笔向后移,像先变小后变大【答案】A【详解】装有水的杯子相当于凸透镜,两次都观察到铅笔放大的像,且由图示可知像与铅笔在凸透镜的同侧,则可知凸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且图2、3中的铅笔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图2中的铅笔向前移,物距变小,由凸透镜成虚像的规律可知,像距也变小,像一直变小;图3中的铅笔向后移动,物距变大,若铅笔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由凸透镜成虚像的规律可知,像距也变大,像变大;当铅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变大时,像距变小,像变小;当铅笔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变大时,像距变小,像变小;所以图3中铅笔向后移,像先变大后变小;综上所述,A正确。故选A。4.(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潜望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答案】B【详解】A.潜望镜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B符合题意;C.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而此时图中所示像距小于物距,故C不符合题意;D.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5.(2023·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0cm的凸透镜模拟视力矫正的情况。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要想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可以不改变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将光屏向移动;也可以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将蜡烛向移动,还可以不改变器材的位置,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合适的(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答案】主光轴左右近视【详解】[1]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3]不改变蜡烛和透镜的位置,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将光屏向左移动,或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将蜡烛向右移动均可以成实像。[4]不改变器材的位置,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像距处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则可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合适的凹透镜,即近视眼镜。6.(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徐州市博物馆展出了一枚“彭城御丞”印章。为了方便观看印文细节,印章前放有如图所示的装置,请你解释其中的物理道理:。

【答案】该装置是凸透镜,印章置于凸透镜下方一倍焦距以内,从上方看到放大正立的虚像【详解】为了方便观看印文细节,则该装置应使印章的印文细节放大,所以该装置是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印章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在今年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赛的起点,发令枪响起后,远处小明听到的枪声是通过传播的。空中直升飞机对赛况进行航拍,摄像头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此时物体离镜头的距离u与镜头焦距f之间的关系是。市民通过波将手机拍的照片发朋友圈。【答案】空气缩小u>2f电磁【详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明听到的枪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2][3]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4]手机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即市民通过电磁波将手机拍的照片发朋友圈。三、实验题8.(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小华利用“F”光源来研究凸透镜成像。(1)实验前,小华应调整“F”光源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上;(2)小华将“F”光源、凸透镜和光屏按照图1所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立的。凸透镜的焦距为cm;(3)小华继续进行研究,当出现图2所示场景时,光屏上的像是清晰的;①依此成像原理可制成(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②现保持光源和光屏位置不变,小华将凸透镜移至另一位置,发现光屏上也成清晰的像,此时凸透镜所在位置的刻度是cm。若要再模拟近视眼成因,小华仅需将光屏向移动少许。【答案】主光轴倒5.0投影仪17.5右【详解】(1)[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1所示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图可知,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此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焦距,此时物距u=20.0cm-10.0cm=10.0cm物距是10.0cm,则焦距为5.0cm。(3)[4]图2中物距小于像距,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根据此原理工作的。[5]保持光源和光屏位置不变,小华将凸透镜移至另一位置,发现光屏上也成清晰的像,根据光路可逆,此时物距与像距交换,原来物距是7.0cm,移动后的像距为7.0cm,则凸透镜的位置l=24.5cm-7cm=17.5cm[6]要模拟近视眼,即像成在光屏的前方,因而将光屏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即可。9.(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小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实验序号物距/cm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cm①50.0缩小倒立12.5②30.0缩小倒立15.0③20.0等大倒立20.0④15.0放大倒立30.0⑤12.5放大倒立50.0⑥9.0光屏上没有像⑦7.0光屏上没有像(1)组装并调整器材,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2)小华按照实验方案完成各操作步骤,将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表中信息可得:①当物距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的大小逐渐。(3)在第⑥、⑦两次实验中小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认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不能成像。”这个结论并不严谨,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她应该增加的一步操作是:取下光屏,;(4)将一个镜片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的镜片属于透镜,用来矫正的视力缺陷。【答案】主光轴大于两倍变大从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看能否观察到烛焰的像凹近视眼【详解】(1)[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该调整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①[2]分析实验数据中的物距和焦距的大小关系以及成像的性质,可得到的结论是: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3]分析实验数据中的物距和焦距的大小关系以及成像大小情况,可得出物距、像距、成像大小变化规律: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3)[4]物距等于焦距时,不能成像;而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所以应该增加的一步操作是:取下光屏,从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看能否观察到烛焰的像。(4)[5][6]将一个镜片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相当于像距变大了,说明该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一个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10.(2023·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在实验操作大赛上,小明与小华分别展示了下面两个实验:

(1)图甲是小明展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他在透明玻璃板中既能够看到蜡烛A的像,同时又能看见玻璃板后的蜡烛B,这是因为在玻璃与空气分界面处分别发生了、(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2)图乙是小华展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各元件位于图中的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的实像。将蜡烛移至5cm刻度线处,其他元件的位置不变,若使清晰的像呈现在光屏上需在蜡烛与透镜间放置一个眼镜。【答案】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缩小近视【详解】(1)[1]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看到蜡烛A的像,是因为发生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2]透过玻璃板,能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B,光经过不同的介质,发生光的折射。(2)[3]由图乙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此时的物距大于2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将蜡烛移至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所成的像靠近凸透镜,而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说明所加的镜片对光线具有发散的作用,所以放置的是近视眼镜。11.(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小红拿到一块玻璃透镜,仔细观察这块透镜,发现一面有螺纹,一面是光滑的,她对此透镜进行了探究。

(1)她把该透镜靠近书上的“实验”二字,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由此可以判定该透镜是(选填“凸”或“凹”)透镜;(2)小红查阅资料后了解到,用如图乙所示的三棱镜组合可以描述该透镜对光的作用,请在图乙中画出平行光入射两个三棱镜后出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为探究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小红将“F”光源、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好后,固定透镜位置,使“F”光源从距离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F”光源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则该透镜的焦距为。当“F”光源位于如图丙所示位置时,光屏应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实验序号物距像距像的性质13015倒立、缩小的像22020倒立、等大的像31530倒立、放大的像(4)在了解了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后,小红用长方形不透明纸盒、平面镜、该透镜设计制作了一个投影仪,其剖面图如图丁所示,平面镜与底面夹角为,平面镜的中心位于透镜的主光轴上,盒上方开一方形孔,将“F”光源按照图示方式朝下平放在方形孔上、中心与平面镜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若盒子高度h为,为保证在正对透镜前方的屏幕上能看到一个放大的投影,则盒子长度l的范围为,屏幕上所成的图像形状是。(选填“

”、“

”或“

”)【答案】凸

10左10cm<l<20

【详解】(1)[1]由图甲可知,“实验”二字被放大了,透镜起放大作用,是放大镜,说明该透镜是凸透镜。(2)[2]从折射点作法线,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3)[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中物距和像距相等,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u=v=2f=20cm凸透镜焦距f=10cm[4]由表中数据可知,物距是15cm,像距是30cm,图丙中,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30cm,如果“F”光源在25cm刻度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但是“F”光源在23cm刻度处,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才能成清晰的像,所以光屏应适当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