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更小的微粒(知识解读)(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下册_第1页
探索更小的微粒(知识解读)(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下册_第2页
探索更小的微粒(知识解读)(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下册_第3页
探索更小的微粒(知识解读)(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下册_第4页
探索更小的微粒(知识解读)(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3\o"7.3探索更小的微粒"探索更小的微粒(知识解读)(原卷版)•知识点1原子的核\o"原子的核式模型"式模型•知识点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摩擦起电•知识点3科学家探索微观粒子的进展•作业巩固训练知识点1原子的核\o"原子的核式模型"式模型知识点1原子的核\o"原子的核式模型"式模型1、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2、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且正负电荷数量相等;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受原子核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若把原子核看成是一个小球,则原子核的半径约为10-15m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乒乓球,那么原子核只有针尖般大小。【典例1-1】关于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 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 C.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 D.原子核虽然很小,但却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和所有的正电荷【典例1-2】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和组成的,带正电,带负电。通常情况下所带的正电荷与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变式1-1】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以氢原子为例,图中能表示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A. B. C. D.【变式1-2】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组成的。纳米技术是高新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若一个分子的直径,则我国科学家制造的纳米碳纤维管的直径是33nm,相当于个分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知识点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摩擦起电知识点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摩擦起电 1、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2、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因此原子呈电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质也呈电中性。3、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4、两个不同物质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就会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就会因为有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由此可知,摩擦起电并不是产生了电荷,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典例2-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历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使得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相关科学史描述有错误的是()A.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实心球模型,认为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B.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且原子是电中性的 C.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丹麦科学家波尔改进了卢瑟福的模型,认为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在原子中【典例2-2】人们无法凭肉眼看到物质内部的微小结构,对此,科学家们想出的有效方法是根据的现象提出一种的猜想,再来证实自己的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变式2-1】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D.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探索永不停止【变式2-2】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首先由科学家发现了,进而认识到原子有更小的构成。随后,卢瑟福发现了一种更小的粒子,命名为,查德威克又发现了,表明原子核也有更小的组成,提出原子核由和组成,这被称为原子结构的模型。知识点3科学家探索微观粒子的进展知识点3科学家探索微观粒子的进展 1、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2、后来人们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3、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又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微粒构成的,一系列高能物理实验证实了这一说法的合理性。4、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质子。【典例3-1】下面关于固体、液体、气体有不同特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固体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是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力太小 B.气体可以流动,是因为气体的分子之间完全没有作用力 C.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且有流动性,是因为液体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大,以分子群的形态存在,且分子群可以相互滑过 D.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是因为固体的分子之间没有间隙【典例3-2】小明同学通过观察发现,液态蜡凝固后,中间会凹陷下去,则蜡烛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它的体积将,密度将。他还发现,一个皮球充足了气,过一段时间后,球内气体变少了,而皮球的大小几乎不变,那么皮球内气体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变式3-1】根据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在固态时,比在液态和气态时所含的分子数目多 B.玻璃容器不会渗水说明固体分子一个挨一个排列,毫无间隙 C.液态蜡在凝固时,凹陷下去,说明液态蜡分子的间距比固态小 D.固态物质的分子比较固定地在原位置轻微振动,液态物质分子运动较剧烈,没有固定位置,气体物质的分子可以随意移动【变式3-2】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图的物质处于液态。如图所示,用细线把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表明。1.(2023春•东莞市期末)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构成宇宙中物质的最小粒子是()A.原子 B.夸克 C.中子 D.原子核2.(2023春•天桥区期末)自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后,科学家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模型是()A.太阳系 B.苹果C.西瓜 D.枣糕3.(2023春•闽侯县期末)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以下微观粒子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绕着原子核运动的是()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夸克4.(2023•蒲城县二模)依据卢瑟福的“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核外绕核高速旋转的粒子是()A.质子 B.电子 C.中子 D.分子5.(2023•碑林区校级模拟)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的体积小于质子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证明原子可以再分 C.原子核带负电,电子带正电,原子核绕着电子转动 D.原子核是静止不动的6.(2023•定远县校级模拟)为了揭示微观世界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不是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 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的原子核高速运动 C.科学家发现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D.质子、中子、电子就是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7.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一束鲜花可以使满屋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手轻捏海绵会使其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C.水壶中的水沸腾后壶盖被冲开,是因为水分子数目增多 D.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纳米铜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是因为铜块和纳米铜的组成不同8.(2023秋•福田区校级期中)如图是三张不同状态物质的分子排布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物质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很大 B.乙图中的物质内部分子静止,甲、丙两图中分子在做热运动 C.丙图中表示的是液态物质的分子构成模型图 D.物体乙的分子紧密排列没有间隙9.(2023秋•东丽区期中)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排列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丙图中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乙图中分子静止 B.乙图中分子间作用力比丙图中分子间作用力小 C.甲图表示的是气体分子排列情况 D.若某物体的分子排列情况经过某一个过程由乙图变为丙图,则该物体的内能减小了10.(2021春•上杭县期末)在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中,没有确定形状,没有确定体积的是()A.固态和液态 B.液态和气态 C.固体和气体 D.气体11.(2023秋•章贡区期中)1909年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一种原子结构模型,该模型验证了原子是由和构成的。12.(2023•陕西)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认识到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而原子核又是由和构成的。13.(2023•白云区校级二模)近代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组成。14.科学家在探寻物质微粒结构的进程中,先后经历了汤姆生发现,而证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紧接着发现了;发现了;后来又提出了夸克理论,说明了电子、质子、中子仍不是最终的基本粒子。15.在固体中,分子间力的作用较,因此有一定的和,不能流动。在液体中,分子间力的作用较,分子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在气体中,分子间力的作用更,气体没有固定的,也没有固定的。16.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结合图中的示意图,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2)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