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1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2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3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4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发现、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2、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二、教学重、难点: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三、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1.以魔术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通过扑克牌魔术的演示引出研究课题,激发学生探索“中心对称图形”的兴趣。【魔术设计】:师取出若干张非中心对称的扑克牌和一张是中心对称的牌,按牌面的多数指向整理好(如上图),然后请一位同学上台任意抽出一张扑克,把这张牌旋转180O后再插入,再请这位同学洗几下,展开扑克牌,马上确定这位同学抽出的扑克。(课堂反应:学生非常安静,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做动作。每完成一个动作之后,学生就进入沉思状态,接着就是小声议论。)师重复以上活动2次后提问:(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老师手中的扑克牌图案有什么特点?(2)你能说明为什么老师要把抽出的这张牌旋转1800吗?(小组讨论)(反思:创设问题情境主要在于下面几点理由:(1)采取从学生最熟悉的实际问题情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感悟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对相关具体问题情境的探索作为开始,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新知识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通过扑克魔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获得的答案将是丰富的。在最后交流归纳时,他们感觉到,自己在活动中“研究”的成果,对最终形成规范、正确的结论是有贡献的,从而激发他们更加注意学习方式和“研究”方式。这也是对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发展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可行。)2.教师揭示谜底。利用“Z+Z”课件游戏演示牌面,请学生找一找哪张牌旋转180O后和原来牌面一样。3.学生通过动手分析上述扑克牌牌面、独立思考、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得到答案:(1)只有一张扑克牌图案颠倒后和原来牌面一样。(2)其余扑克牌颠倒后和原来牌面不一样,因此,老师事先按牌面的多数(少数)指向整理好,把任意抽出的一张扑克牌旋转180O后,就可以马上在一堆扑克牌中找出它。(反思:本环节是在扑克魔术揭密问题的具体背景下,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总结、归纳,进一步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特点,发展空间观念,突出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性。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概括能力,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发现思维的火花。)(二)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探究:1.师问: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与这张扑克牌一样,旋转180O后和原来一样?生举例:线段、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飞机的双叶螺旋桨等。2.你能将下列各图分别绕其上的一点旋转180O,使旋转前后的图形完全重合吗?(先让学生思考,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利用。Z+Z”演示其旋转过程。)3.有人用“中心对称图形”一词描述上面的这些现象,你认为这个词是什么含义?(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力求让学生采取发现式的学习方式,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动一动”等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克服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三)教师明晰,建立模型1给出“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O,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2.对比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列出表格,加深印象)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直线有一个对称中心——点沿对称轴对折绕对称中心旋转1880O对折后与原图形重合旋转后与原图形重合(四)解释、应用与拓广1.教师用“Z+Z智能教育平台”演示旋转过程,验证上述图形的中心对称性,引导学生讨论、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利用计算机《Z+Z智能教育平台》技术,通过图形旋转给出中心对称图形的一个几何解释,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2.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板书: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3.师问:怎样找出一个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两组对应点连结所成线段的交点)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若是,请找出其对称中心,你怎样验证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回答。讨论:根据以上的验证方法,你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回答。讨论:根据以上的验证方法,你能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5.逆向问题:如果一个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那么这个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学生讨论回答。6.你还能找出哪些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反思: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追求的一种学习方法,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否则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于我在上课时强调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由当天的小组长组织进行,并由当天的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的活动情况(每个小组有一张课堂合作学习参考表,见附录)。)(五)拓展与延伸1.中国文字丰富多彩、含义深刻,有许多是中心对称的,你能找出几个吗?2.正六边形的对称中心怎样确定?(六)魔术表演:1.师:把4张扑克牌放在桌上,然后把某一张扑克牌旋转180o后,得到右图,你知道哪一张扑克被旋转过吗?2.学生小组活动:以“引入”为例,在一副扑克牌中,拿出若干张扑克牌设计魔术,相互之间做游戏。(新教材的编写,着重突出了用数学活动呈现教学内容,而不是以例题和习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探究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收获,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同时能调节课堂的气氛,培养学生之间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意识才会充分地发挥出来。)四、案例小结《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两段话,正体现了新教材的重要变化——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同时强调了数学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现实性的生活内容,能够赋予数学足够的活力和灵性。对许多学生来说,“扑克”和“游戏”是很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也具有现实性,即回归生活(玩扑克牌)——让学生感知学习数学可以让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学习的数学应当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身边的数学”。这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就能在游戏中学得轻松愉快,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活泼。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2、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体现算法多样化。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表演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精彩的魔术表演吧。(出示主题图)二、新授,解决问题。1、初步感知画面。师:多神奇的魔术表演啊,你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这里会也藏着很多奇妙的数学知识,不信大家仔细的观察一下。2、提问题。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请你们接着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学生可能回答一共有多少朵花?一共有多少条鱼?一共有多少个灯笼?3、解决问题。师:小朋友们很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生:2+2+2=6(朵)第二题:4+4+4+4=16(条)第三题:3+3+3+3+3+3=15(个)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生:都是连加生1:加数相同。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2+2+2是几个2相加?生: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生动手写:3+3+3+3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生:很麻烦。师:怎么就不麻烦了?生:用乘法。师:你真爱学习。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三、巩固练习1、出示图:生说,师判断2、出示图:师说题意,生填写,集体订正。四、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五、布置作业。提前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引出多种不用的解决方法,然后着重认识几个几连加。引导学生充分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样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篇三」教学内容:教科书43-44页教学目标: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教学重点:如何解决生活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高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64=答案56=答案35=答案246=答案305=答案153=答案244=答案306=答案155=答案二、解决问题1、出示P43第4题图(一):你看到什么?茄子老师要我们怎样做?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然后指明交流:为什么用除法?84=2是什么意思?2、出示P43第4题图(二):你知道什么?求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它们用了哪句口诀?44第6题仔细看一看,同桌说一说你看到什么?要求什么?然后全班交流。请小朋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说一说每个算式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独立完成第7、8题三、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作业第44页第9题板书设计:用乘法口诀求商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篇四」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P54教学目标:1、熟练3、6、9的乘法口诀。2、通过自主探究得出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探究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探究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1.填表2.复习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板书:4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8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8的倍数一定是4的倍数3.猜测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出示课题)预设:6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9的倍数一定是6的倍数。二、探究新知(一)探究两两之间的关系1.3与6的乘法之间的关系(1)拼一拼,验证猜想6的1倍=3的2倍6的2倍=3的4倍6的3倍=3的6倍结论:6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2)数射线师:3的倍数一定是6的倍数吗?(出示数射线)2.3与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1)验证猜想板书:9的1倍=3的3倍9的2倍=3的6倍9的3倍=3的9倍结论:9的倍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2)数射线师:3的倍数一定是9的倍数吗?(出示数射线)3.6与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1)拼一拼,验证猜想板书:9的2倍=6的3倍9的4倍=6的6倍9的6倍=6的9倍结论:9的双数倍一定是6的倍数。(三)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1.数射线共同的积:18、36猜想下一个共同的积。2.表格(1)第一次出示再次验证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预设:6打勾的地方3一定打勾,3打勾的地方6不一定打勾。(2)第二次出示结论:9的双数倍是3、6、9的乘法共同的积(3)第三次出示验证36、54等都是3、6、9的乘法共同的积三、练习巩固1.书本第54页的练一练。30=()630=()3隐藏积,出示算式()6=()32.媒体出示()3=()9()6=()9四、总结二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篇五」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感知角,会判断角,并会画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放多媒体,生猜图形,揭示课题。师贴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二、联系实际感知角1、第38页主题图。生观看主题图从图中说出物体上的角,初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