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课件_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课件_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课件_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课件_第4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真题文本(2022·安徽) 文本助读材料一:亚洲象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打比方)它体型庞大,雄性肩高可达3.2米,体重可达5.4吨。(列数字)亚洲象有着很高的智商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更有堪比人类的记忆力(作比较),它们能精准记住大面积区域内食物和水源的位置。亚洲象常年都在行走,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时,它们都能在丛林中开辟新的“象道”,偶尔也会借用人类开辟的道路。(对应第1题A项)→对应第2题

在西双版纳,1991—1995年,有30头亚洲象因偷猎致死。1996—2005年,亚洲象得到严格保护,中国境内的大象基本摆脱了被猎杀的厄运。人象冲突的焦点,已经从盗猎和杀戮,变成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摘编自刘东黎《观象》)材料一第2段指出人象冲突焦点的变化,可据此提出保护亚洲象的两点建议:①禁止盗猎和杀戮,严格保护亚洲象;②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以解决人象冲突问题。(对应第4题)材料二:2021年,一群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进入昆明。在当地政府的柔性引导和细心呵护下,终于,它们在外“游荡”数月后,向南跨过元江,重返家园。这群陆地“巨无霸”的大胆行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日本媒体专门做了一期节目,详细介绍这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奇幻旅行”(对应第1题B项),称“中国政府对迁移中大象的呵护令人印象深刻”。而网友则表示:“追吃逛吃,一路溜达,大象之旅诠释了什么叫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材料二第1、2段写象群的“奇幻旅行”和公众对这一事件的反映。(对应第6题)

显然,“野象北移”事件已经成为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摘编自《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美丽的中国,看生机如此盎然》,《光明日报》2022年4月25日)材料二第3段指出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可据此提出保护亚洲象的一点建议:以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等方式维护亚洲象栖息地。(对应第4、7题)材料三: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一方面,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材料三第一句指出了“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对应第5题)另一方面,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对应第1题C项)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摘编自《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材料三最后一句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可据此提出保护亚洲象的一点建议: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障生物的多样性。(对应第4题)材料四: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对应第1题D项)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体现的中国智慧,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材料四第1段:概述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并指出中国智慧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巨大贡献。中国传统思想重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客观上使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保护。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中国更以文明自觉的态度重视生物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面对庞大的人口规模和艰巨而迫切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中国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材料四第2段:从思想、理念方面介绍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智慧。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从法律、技术、人才等层面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材料四第3段:介绍中国智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具体实践。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占全球种类总数的10%以上;高等植物3.6万余种,数量居全球第三。(摘编自《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智慧》,《光明日报》2021年10月10日)材料四第4段:列举中国智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对应第3、7题)考点1信息理解辨析(6年5考)A真题呈现1.(2022·安徽第9题)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3分)A.亚洲象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的时候,往往借用人类在丛林中开辟的道路作为“象道”。B.2021年,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的“奇幻旅行”,长达数百公里,历时数月,引人注目。C.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D.生物多样性丧失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关,它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答案】

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明要求。答题范围为四则材料,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第二步:读选项,回归原文。关键信息在原文中用“

”标注。

第三步:仔细比对,判断选项正误。A项:由材料一第1段中画波浪线句可知,亚洲象只是“偶尔”借用人类开辟的道路。选项中“往往”表述不正确。B项:由材料二第1、2段中画波浪线句可知,该项表述正确。C项:由材料三中画波浪线句可知,该项表述正确。D项:由材料四第1段中画波浪线句可知,该项表述正确。(四个选项中的表述都能直接在原文中找到依据)第一步:审题干,明要求。明确题干针对的是单则材料还是多则材料,要求选择的是相符/正确的一项还是不相符/错误的一项。第二步:读选项,回归原文。在锁定的答题区域内找出与选项相对应的句子,注意不一定只有一句。第三步:仔细比对,判断选项正误。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答案,根据选项内容能一眼判断出正误的可采用排除法。1.针对文字材料,仔细比对选项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可从以下角度入手:①比对关键词语: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看是否偷换概念;比对范围词,如“都”“所有”“部分”“一些”等,看是否扩大或缩小范围;比对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未来”等,看是否混淆时态、说法绝对等;比对否定词,如“没有”“无非”“不得不”等,看是否混淆是非、无中生有等。②比对句间关系:逐项审查每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句间关系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等,以因果关系居多)。比对每一分句的意思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有依据,尤其看是否有强加、颠倒因果等错误。2.针对图表材料,先审读图表的标题,把握主题,再读图表中的数据和文字信息,得出与选项相关的关键信息,进行比对。考点2文体知识类(6年5考,主要涉及说明方法、论证方法)

真题呈现2.(2022·安徽第10题)材料一第一段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举其中两种并分析各自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

示例:①打比方,将亚洲象的四肢比作“四根柱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亚洲象四肢粗壮的特点。②列数字,“可达3.2米”“可达5.4吨”,准确说明了亚洲象体型庞大的特点。③作比较,把亚洲象的记忆力与人类作比较,突出了亚洲象记忆力超强的特点。(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明要求。答题范围为材料一第一段,题干要求是列举两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各自的表达效果。第二步:判断说明方法。由材料一第一段中画双横线句子可知,使用的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第三步:分析作用。结合材料一第一段具体内容和各说明方法的一般作用分析表达效果。第四步:组织语言简要作答。按照“点明说明方法+内容阐述+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形式概括作答。1.(2023·安徽第10题)材料一举盘锦红海滩湿地的例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2021·安徽第10题)材料二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3.(2020·安徽第10题)材料一第二段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的一种,说说它有什么作用。4.(2019·安徽第11题)材料三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注】说明类和议论类文体相关知识详见本书P169“第一讲说明性文本阅读”及P175“第二讲议论性文本阅读”。考点3梳理行文思路(6年2考)真题呈现

3.(2022·安徽第11题)请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梳理材料四的行文思路。(4分)【答案】

首先指出中国智慧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出巨大贡献,接着点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所遵循的理念,然后介绍中国智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具体实践,最后列举中国智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明要求。答题范围为材料四,题干要求是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来梳理行文思路。第二步:明确材料四每段说明的内容。第三步:用表逻辑关系的词语组织答案。(2024·安徽第11题)下图是对材料四第二段行文思路的梳理,请在图中①②处填入相应内容。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始向更高的精神层面拓展⇨

①⇨巨大的旅游需求

不能得到满足⇨②第一步:审题干,明要求。明确答题范围,注意题干中是否有相关提示或限制条件,如“围绕……”“从……角度”。第二步:细读材料,弄清材料内句段之间的关系,概括材料内容。1.梳理整个材料的行文思路:概括材料中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段落间的内在逻辑关系。2.梳理某一段的行文思路:概括该段中每一句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三步:提炼整合,一线串珠。对每段或每层的大意进行归纳概括后,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连接词将其串联起来。注意表述的逻辑性与连贯性。考点4拓展探究(6年4考)真题呈现

4.(2022·安徽第12题)亚洲象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濒危”等级物种,请根据前三则材料,就如何保护亚洲象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6分)【答案】

①禁止盗猎和杀戮,严格保护亚洲象;②协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以解决人象冲突问题;③以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等方式维护亚洲象栖息地;④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障生物的多样性。(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提建议。解答本题时,须围绕“如何保护亚洲象”这一中心,依托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如材料一第二段中提到的盗猎和杀戮、人象冲突问题)或提及的成功经验(如材料二第三段提到的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提出建议。1.(2024·安徽第12题)请结合以上材料,就如何发展县域旅游提出三点建议。2.(2020·安徽第12题)材料一中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3.(2019·安徽第12题)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机器的能力会超过人类吗?请说说理由。1.建议献策类:①审清题干,明确围绕什么问题提建议,向谁提建议。②读懂材料,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③根据情境从材料中提取与问题相关的有用信息,从其中值得借鉴的地方总结对策,也可结合生活实际想出对策。④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所提建议要有可行性。2.总结看法类:①明确几则材料之间的关联,并抓住各则材料中的关键句段,提炼材料的主题和观点。②结合实际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若有情境,则要根据情境提炼总结观点,如提炼演讲主题、采访角度等。③引用材料中的事实、道理或结合生活实际对观点进行分析论述。3.认识感悟类:①读懂材料内容,从中获取充满正能量的观点、方法、经验等。②从不同角度挖掘信息,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谈,所谈认识、感悟要能联系材料,并结合社会生活或自身体验。考点5诗句内容辨析(2023年考)D题目呈现

5.(原创)下列诗句,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一项是(

)(3分)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答案】

解题思路首先,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材料三第一句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然后,疏通选项中诗句的意思,判断其是否体现“生物多样性”。A项描绘了草原上牛羊成群的景象,B项描写的是鹊惊蝉鸣的夏夜山道之景,C项描写的是鹤在秋日晴空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的景象,这三项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D项写的是骑着战马战斗边关的梦境,诗句中的“铁马”指的是战马,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变式设问】中国人的生态意识植根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古诗中大量吟咏生物多样性的诗句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理念。如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还有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你还知道哪些写生物多样性的诗句?【答案】

示例: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③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2023·安徽第9题)下列诗句,没有写到湿地的一项是(选项略)此类题将诗句与材料理解融合在一起考查,答题时可从以下角度入手:1.从题干中找出与诗句相关的信息。如本题中的“生物多样性”,2023年安徽第9题中的“湿地”。2.回归材料,在材料中找到与这一关键信息相关的内容,明确其内涵。3.疏通选项中诗句的意思,判断其是否与这一信息相关或是否与其内涵相符。【注】此题要求考生对诗句有一定的积累和理解能力,复习时要引起重视。考点6词语理解(2024年考)题目呈现6.(原创)材料二第二段中加点的“奇幻旅行”指的是什么?这里的“奇幻”应怎样理解?(4分)【答案】

“奇幻旅行”指的是一群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一路向北,进入昆明,然后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呵护下重返家园(2分)。“奇幻”本义是“奇异而虚幻”,这里是指野生亚洲象长达数百公里、历时数月的“旅行”以及中国政府对迁移中大象的呵护让人觉得不可思议(2分)。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加点词语在材料二第二段。第二步:读材料,找信息。“奇幻旅行”的指代义要从前文找。“奇幻”是对“旅行”的修饰,需结合“旅行”的特点和公众对这一事件的反映来理解“奇幻”的意思。第三步:整合答案。(2024·安徽第10题)结合材料三,解释加点词语“双向奔赴”在文中的含义。第一步:审题干。看是否限定了范围,找到相关的内容区域。第二步:读材料,找信息。在答题区域内勾画出与需要理解的词语相关的文字,筛选出重要信息。第三步:整合答案。指代义只需从原文中摘录或归纳出所指代的内容即可。常规词语一般按照“本义+语境义”的形式概括作答。考点7信息提取概括(6年6考)题目呈现

7.(原创)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二、材料四的内容简要概括。(6分)【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