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冠豸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科素养训练化学试题_第1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冠豸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科素养训练化学试题_第2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冠豸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科素养训练化学试题_第3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冠豸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科素养训练化学试题_第4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冠豸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学科素养训练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冠豸中学2024-2025学年上期九年级第二次核心素养能力训练化学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展示我国古法酿酒的工序中,以发生化学变化为主的是()A.捣碎酒曲B.谷曲混合C.发酵成酒D.泉水勾兑2.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镁、铁、锰、锌等,这里的“镁、铁、锰、锌”是指()A.分子B.原子 C.离子 D.元素3.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4.CuFeS2在电化学储能领域拥有巨大潜力,可依据如下化学方程式制备:CuCl+X+2(NH4)2SCuFeS2+4NH4Cl。由此推测X的化学式为()A.FeB.FeSC.FeCl2D.FeCl35.硫酸锶()可用于制造光学玻璃。中锶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1 D.+26.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加装药品B.产生氧气C.收集氧气 D.铁丝燃烧7.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D.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8.过氧乙酸对细菌和病毒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广泛应用于环境的消毒。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氢分子、3个氧原子B.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过氧乙酸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D.过氧乙酸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10.某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像是他总结反映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 ABCDA.在装有一定量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木炭 B.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C.电解水 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非选择题:共8题,共70分。11.(4分)用化学符号填空:①氦气;②2个钙离子;③水中“缺氧”的氧指。④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6分)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图1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①B结构示意图n的数值为。在化学反应中容易(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②四种粒子中共有几种元素,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不同。图2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白球表示氢原子,黑球表示氯原子。①甲所示物质是由(选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②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13.(9分)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Ⅰ.河水净化(1)“生命吸管”适合长期野外工作人群使用,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选用颗粒活性炭净水,这是利用它的性。②MIR高聚碘杀菌树脂杀菌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③为判断处理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检验。④“生命吸管”虽广泛使用,但海上应急却不能使用,原因是。Ⅱ.海水淡化(2)小组同学采用膜分离技术的反渗透法海水淡化装置(如图2),对海水加压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反渗透膜,离子等其他粒子均不能通过反渗透膜。①加压一定量的海水,右侧装置内所含氯化钠的质量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②实验后右侧剩余液体蒸发水分可获得氯化钠晶体,氯化钠由(填微观粒子的符号)构成。③膜分离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物质分离的(操作方法)相似。14.(12分)氨气(NH3)易贮存、热值高,是一种可再生“零碳”燃料,在燃料电池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图1是氨的合成及应用的部分流程图。(1)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时,(填化学式)先被蒸发出来,主要原因是;采用分子筛法分离空气时,空气中的氮分子不能透过分子筛,而氧分子则能够透过分子筛,从而实现分离提纯的目的,说明氮分子直径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氧分子直径。(2)图1两条H2的获取途径中,不符合绿色“零碳”理念的是途径______(填“Ⅰ”或“Ⅱ”)。(3)根据图1所示,“合成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图2是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过程,其顺序应为c→→(用字母序号表示)。(4)氨燃料电池因“零碳”排放而备受关注,根据图1信息推断,氨燃料电池工作时生成的H2O和N2分子个数比为。15.(9分)“碳中和”,我们一直在行动。(1)“碳封存”2023年6月1日,我国首个将油井开采产生的油气混合物注入高碳分离器,再将分离出的二氧化碳通入压缩机加压和干燥,使其变成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超临界状态。超临界状态二氧化碳密度高,接近液态二氧化碳;粘度小,流动快,接近气态二氧化碳。①从微观角度分析二氧化碳气体压缩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下列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组成不同B.超临界二氧化碳容易燃烧C.同等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输送量比二氧化碳更大D.超临界二氧化碳存在于特定的条件下,条件改变,状态改变(2)“碳转化”利用二氧化碳资源开发化工原料,合成化工产品,有着广阔的前景。二氧化碳与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尿素,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碳中和,人人参与,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你的低碳行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16.(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开展O2和C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棉花团棉花团(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排水法收集O2,所得气体不纯的原因可能是。(3)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请简述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操作步骤。(4)C装置与B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写一点即可)。(5)氨气(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填序号)。17.(12分)某项目小组的同学准备向校报提交一份“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研究报告。为此,同学们从燃烧的发生与调控、家用燃料的变迁以及对未来燃料的展望等方面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之旅。任务一:探究燃烧的发生【进行实验】甲组同学做了如图两组实验:(1)实验1的现象说明燃烧的发生需要有。(2)实验2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了燃烧发生所需的条件。【反思应用】(3)若家中油锅着火,合理的做法是。任务二:探究燃烧的调控【提出问题】生活中调控燃烧的方式与原理有哪些?【调查研究】(4)乙组同学收集到以下几种调控燃烧的事例,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表:调控方式用鼓风机给煤炉火送风转动打火机出气调节阀汽车气缸工作时汽油以雾状喷出调控原理增加氧气的量调节燃料的量【迁移应用】(5)调查中还发现小明家的燃气灶火焰发黄、锅底发黑。根据探究所得,他们给出调节建议:使用时,将燃气灶的进风口(选填“调大”或“调小”),从而成功解决了问题。任务三:探究家用燃料的变迁【调查研究】同学们通过走访与调查了解到当地燃料的变迁主要经历了木材→煤→煤气→天然气等几个阶段。【资料汇总】燃料调控主要成分热值木材钻频繁添加木材碳、氢、氧等元素2500~3000大卡/kg煤需提前点燃,过程复杂碳、氢、硫、氮等元素5500大卡/kg煤气随用随开一氧化碳和氢气3800~5700大卡/cm3天然气随用随开甲烷8000~9000大卡/cm3【交流讨论】(6)根据上表可以推出家用煤气或天然气代替其他燃料的原因是(写一点)。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任务四: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