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
2023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
2023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
2023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4页
2023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学生版一、积累运用10分1.(5分)按要求填空。(1)故木受绳则直,。(《劝学》)(2),破灭之道也。(苏洵《》)(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由对大自然雄奇景象的赞叹,引出英雄豪杰的事迹。2.(2分)以下是青浦某中学高一学生阅读完《乡土中国》后归纳的阅读这类著作的策略,不适合的一项是()A.关照全篇来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述逻辑。 B.分析日常生活描写,领悟作品社会意义。 C.抓住核心概念,以找出概念之间的联系。 D.梳理出作者所形成结论的相关研究思路。3.(3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正确的一项是()元宇宙是一个以众多用户为中心的无限世界,,,,,它是一个源于科幻小说的概念,首创于1992年的小说《雪崩》。作品描写了现实与虚拟这两个既关联又分离的平行世界,现实中的人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以虚拟化身的形态投射在虚拟世界中。①也有被现实化的虚拟想象②而人们可以通过现实世界中的入口进入其中③一个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多维数字时空④里面既有基于实用目的被增强的现实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二、阅读70分(一)4.(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①罗兰•巴特在《文之悦》里说:“文即织物。”对中国人来说,这很容易理解。《说文》释“文”的本义即“错画”。所以在中文里,文章被视为一种经纬交错之物,也就与别的文章有千丝万缕的牵连。根据互文性理论,任何文本都是由诸多前/潜文本中引出而重编的新的织品。②巴特所见的“织文”,何尝不就是王安石所讥议的“编事”?但是李商隐的高妙之处在于,他总是做得到“用旧合机”“用人若己”。他以一个统一的意思,让不同的文本像橘瓣一样聚焦,以己意与原典相发明,“化堆垛为云烟”。这两相发明的效用,在于作者互文的拼贴物,将其原有的更为丰富的内容带进了新的场合。③刘若愚曾就李商隐《锦瑟》一诗的众说纷纭写道:这首诗存在这么多论争,可见大多数读者都受到此诗的强烈影响,并且感觉到了诗中具体表现出来的某一境界,尽管在描述这个境界与形容对此一境界的反应时,他们会有很大差别。一些批评家可能误解了此一诗的境界的本质,错认了他们反应的缘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反应不真实。④我们试着从互文性角度理解这一问题。一个繁复的文本总是能够唤起读者的多重阅读体验,像刘若愚说的,他们的反应并非不真实,然而有一些反应没有正确缘由,这就是误读。尽管从“诗无达诂”的意义上说,没有哪种阅读不是误读,一如哈罗德•布鲁姆所说,没有哪种解释不是曲解。但读者寻找唯一正确的解释的冲动绝不会停止。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十二曰:“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①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中国传统的笺注,大抵只注出处,认为出处明意义自明,如果典故都已精确制导,规限了读者的反应,则可以一举中的。如果发生理解上的分歧,一定是互文关系挖掘不力。高阳在《<锦瑟>详解》一文中的看法,就代表了这种自信:“我作考证,以穷极源流为尚;义山诗号称难解,但本此义一字不放过,解亦不难。”⑤也许有人会说,互文性理论从文学中抽离了现实生活,切断了文本与现实的联系。要做李商隐的解人,必须寻绎他真实的生命史。可是,离开浇覆在他文本之上的盘根错节的互文关系,所谓真实的生命何从侦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不是在说鲜活的情感只有瞬间的真实性吗?个人的记忆是靠不住的,我们最终只能依靠文本世界所保存的记忆。材料二:①从古人著作里收集诗歌的材料和词句,从古人的诗里孳生出自己的诗来,把书架子砌成一座象牙之塔,偶向人生现实凭栏眺望。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发达到极端,可以使作者丧失对具体事物的感受性,恰像玻璃缸里的金鱼,生活在一种透明的隔离状态里。②我们古代批评家也指出相同现象:“人于顺逆境遇所动情思,皆是诗材,子美之诗多得于此。人不能然,失却好诗,惟学古人句样而已。”这是讲明代“七子”,宋诗病情还不至于那么沉重,不过它的病象已经显明。南宋陈渊在旅行诗里说:“渊明已黄壤,诗语馀奇趣;我行田野间,举目辄相遇。”陶潜当然是位大诗人,但是陈渊觉得一眼望去都是六七百年前陶潜歌咏的情景,那未必证明陶潜的意境包罗得很广阔,而也许只表示自己的心眼被限制得很褊狭。③早在南宋末年,严羽对本朝诗歌已经作了公允结论:“近代诸公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明人对宋诗的批评也逃不出这几句话,例如:“宋人又好用故实组织成诗,用故实组织成诗,即奚不为文而为诗哉?”宋诗是遭到排斥了,可宋诗的习气依然存在。清代的“浙派”诗“无一字一句不自读书创获”,“同光体”诗把“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们明说承袭了宋诗传统。可是痛骂宋诗的朱彝尊一样“贪多”炫博,师法白居易的吴伟业也獭祭②典故,这不也是旁证么?④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有个流弊:把诗人变得像写学位论文的博士,“抄书当作诗”,要自己的作品能够收列在图书馆里,就得先把图书馆安放在自己的作品里。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还有个流弊:把诗人变成有营业执照的盗贼,不管是巧取还是豪夺,是西昆体那样认准一家去打劫还是像江西派那样挨门排户光顾。【注】①西昆:宗法李商隐的宋初诗派。此处代指李商隐。②獭祭:意指陈列。(1)以下不符合材料一对“互文性”阐释的一项是A.刘勰:夫经典沉深,载籍浩瀚,实群言之奥区,而才思之神皋也。扬、班以下,莫不取资。B.王若虚: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C.艾略特:不仅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的部分也是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现他们不朽的地方。D.克里斯蒂娃:任何的文本都是一些引文的马赛克式的构造,都是对别的文本的吸收和转换。(2)以下对材料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罗兰•巴特《文之悦》中对“文”的理解与《说文》基本一致,这为下文综合运用中西文论做了铺垫。B.刘若愚不否定一些批评家对《锦瑟》的反应是真实的,但并不意味着“误解”或“错认”也是正确的。C.元好问寄希望于一部理想的权威笺注,这与高阳《<锦瑟>详解》中所持的观点在逻辑上是一致的。D.李商隐的诗歌已经道明个人记忆是靠不住的,那么,我们对他的理解就只能依靠其繁复的文本世界。(3)以下论证中的推理方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文章被视为一种经纬交错之物,也就与别的文章有千丝万缕的牵连。B.出处明意义自明,如果典故都已精确制导,规限了读者的反应,则可以一举中的。C.人于顺逆境遇所动情思,皆是诗材,子美之诗多得于此。人不能然,失却好诗。D.痛骂宋诗的朱彝尊一样“贪多”炫博,师法白居易的吴伟业也獭祭典故,这不也是旁证么?(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论证思路。(5)针对“文学中的用典”现象,两则材料持不同观点进行论证,你认为哪则论证更具有说服力?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理由。(二)5.(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雪芹小道风景谈史宁①四大名著中“红楼”的妙处,在我看来委实需要文火慢炖、岁月淘洗之后才有所感悟。曹雪芹背负的人生苦难和传奇经历就像一本巨著,其点滴过往值得红楼爱好者窥察一番,好在京城留下不少雪芹足迹,尤以西郊香山一带为多。②香山脚下乃曹公晚年寓居地,其晚景只能从友人诗文中窥探一二,加上代代相传的行迹传说,仅勾勒出粗线条的生活图景,其中包括雪芹小道。③雪芹小道起点位于国家植物园北园内的曹雪芹纪念馆。进入黄叶村茅草门,先入眼的是一方巨石,卧于小径中央,启功先生题写的馆名镌刻其上。曹雪芹西山传说里提到他家屋前曾有“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溪水野芹麻”之景。如今门前确有三株古槐,其东一株虬枝斜卧,歪脖之状明显。树龄目测皆在百岁之上,据“先安宅后植槐”传统,这所老宅的年岁起码有两三百年了。而唯独下半句“小桥溪水野芹麻”之景已杳然无踪,故存疑。④出纪念馆小门,道旁两侧精心竖立若干红楼文化研究者的方碑,从戚蓼生、洪秋蕃,到王国维、胡适,再到俞平伯、周汝昌和张爱玲等等,好似给游客温柔的提醒:不要对《红楼梦》或曹雪芹妄加揣度,在你面前已有诸多名流皓首穷经投身其中。⑤离开起点百米外有一口古井,井口井架历经剥蚀而完好,据说是三口古井中仅存的一口,也是距离纪念馆院子最近的一口井。方圆百里空余这孤独一宅,古井看起来俨然是它的专属。走近井旁,俯身可见井水甚深,几名顽童投石井中,久久方闻石子落水之音。⑥向前过了澄明湖石桥,才算进入雪芹小道。因其不在游园主干道上,故人迹罕至,别有一番清幽滋味。上小土坡入松林,沿途能见清代碉楼和龙王庙,但路途较远,是一种走法;下小坡沿水北行,能领略河墙烟柳的清雅景致,路程稍近,又是一种走法。据说曹雪芹在西山常为乡民看病。小说中提到薛宝钗所服冷香丸的药方,虽不乏文学笔法但药理上看似无问题,可见曹雪芹行医问诊并非空穴来风。⑦不知不觉,小径汇入大路,视野渐次开阔,道旁不时出现几座墓园。香山一带山水澄明,多被名士显宦视为吉地,园内不乏梁启超、孙传芳、张绍增和王锡彤等人的墓园。荒寂幽闭的名墓,如今鲜有人踏足,虽各具特色,却依然门庭冷落。至于曹公墓地,则又是一桩聚讼不已的悬案。据敦诚敦敏诗作与曹雪芹西山传说,曹公安葬地应在香山脚下的地藏沟义地。除了纪念馆里一张历史旧照,地图上已找不到这一名址,意欲寻访也茫然不知所往,曹雪芹最终就这般悄然隐入历史尘烟。⑧很快地,人语车声多了起来,打破了此前的静穆,眼前是西山兰若之冠的卧佛寺。文献里有提到,寺山前古朴挺拔的智光重朗牌楼正是小说里太虚幻境牌楼的原型,寺内佛殿两庑的藏经柜则是盛放十二钗册子大橱的原型。待进入伽蓝胜地一探究竟,佛殿东西配殿早已改成茶厅和文创店,屋内悠哉怡然的光晕连一丁点昔日的影子都找不见了。周汝昌先生认为太虚幻境的原型来自朝阳门外东岳庙内的七十六司,同样言之凿凿。麟庆《鸿雪因缘图记》中记卧佛寺,题名“卧佛遇雨”,题图笔下古柏夹道不见落雨反而一派逸兴满怀。流落在此的曹雪芹大概总缺少几分麟庆的闲情,他有时候真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常困顿潦倒,而对文事矢志不移。陀氏小说疏于雕饰显粗糙,曹公下笔则字字沥血。⑨转过卧佛寺向西到了樱桃沟,沟长不足八百米而景色奇崛。清人孙承泽告老隐居于此,依山架屋,自号退翁,遂称此为退谷。退谷和曹雪芹最具关联的是水尽头的元宝石与石上柏。元宝石形如元宝,人们传言乃小说补天遗石原型。石上柏是元宝石斜上方一株从巨石缝中长出的侧柏,遂被定为木石前盟的来源。两景别有韵味,而一旦和《红楼梦》扯上干系总有附会穿凿之感。曹雪芹生平史料太过稀缺,生卒年月亦存诸争议,这个人明明白白在历史上出现过,查考其行踪轨迹反倒像一缕烟霞捉摸不定,又似年久古碑石刻漫漶不清。⑩水尽头迤北翻山岭就是雪芹小道北段,如今很受徒步爱好者青睐,对穿越险境的热情似乎高于对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关注,对曹红文化景观的注目想必也寥寥。似乎又不觉惋惜了。待回到黄叶村,正逢第十三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紧张筹备中,馆前空地两旁张灯结彩一派繁忙。曹雪芹就这样在香山脚下走入了你我的生活节令,刹那间似乎使人了然曹雪芹西山传说缘何也能进入国家非遗名录,它和雪芹小道一同构筑起一个可知可感的曹红文化有形空间,使行止成谜的曹雪芹,终由缥缈无形有了触手可及的人间温度。纪念馆那几间老屋看着还是不似雪芹住所,却多了几分明媚。(选自《文汇笔会》,有删改。)(1)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析作者在第⑤段和第⑦段写与曹雪芹没有直接关联的“古井”和“墓园”的意图。(3)这篇游记散文体现“形散神聚”的艺术特色,请从这一角度赏析。(4)小说家略萨说:“虚构作品的活动只是在有限的现实层面进行。”文中提到“太虚幻境的原型”“补天遗石的原型”“十二钗册子大橱的原型”,请任选其一,说说你对小说虚构与真实关系的理解。(三)6.(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唐)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1)以下适合收录两首作品的一项是A.《唐宋古风长调选》B.《唐宋律诗中调选》C.《唐宋律诗小令选》D.《唐宋古风乐府选》(2)以下对两首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都以回忆往昔欢愉的宴饮往事作为开篇。B.都以简练的笔法交代自己多年来的经历。C.都以今昔不同处境的对比直抒悲慨之情。D.都以令人回味之景来代替叙事抒情作结。(3)两首作品都表现了“由喜而悲”的复杂情感,请结合内容分析“悲”情内涵的异同。(四)7.(1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①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自秦悼王葬汝①后,子孙从葬,皆出宦官典护。岁时上冢者,往来呼索扰州县。育在襄城,请凡官所须,具成数,毋容使者妄索,羊豕悉出大官,由是民省供费殆半。宦官过者衔之,或中夜叩县门,索牛驾车,育拒不应。异时宗子所过,纵鹰犬暴民田,入襄城境,辄相戒约,毋敢纵者。②元昊僣号②,议出兵讨之。群臣曰:“元昊,小丑也,旋即诛灭矣。”育独建言:“元昊虽称蕃臣,其尺赋斗租,不入县官,且服叛不常,请置之,示不足责。宜援国初江南故事,稍易其名,可以顺拊而收之。”时方锐意讨之,既而诸将多覆军者,久之无功,卒封元昊为夏国主。③章献、章懿太后升祔③真宗庙,议者请覃恩,且优赐军士。育曰:“无事而启侥幸,谁为陛下建此议者,请治之。”已而外人多怨执政者,帝以语辅臣。育曰:“此必建议者欲动摇上听,臣以身许国,何惮此耶?”④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卒减死一等,流南方。⑤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因命知汝州。会疾不已,又请居散地,以集贤院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外台旧不领民事民讼久不决多诣育诉育为辨曲直。(选自《宋史•吴育传》,有删改。)【注释】①汝:地名。②僣号:指元昊越位称帝。③升祔: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①纵鹰犬暴民田②因构狱以危法中之(2)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①宦官过者衔之A.接受B.记恨C.拜访D.畏惧②议者请覃恩A.铭记B.讨论C.推广D.延伸(3)把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方锐意讨之,既而诸将多覆军者,久之无功,卒封元昊为夏国主。(4)第⑤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外台旧不领民事民讼久不决多诣育诉育为辨曲直(5)第②段中对于是否出兵征讨元昊,吴育与群臣有不同的观点,请完成以下填空还原吴育的思考过程。(6)第⑤段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你是否认同皇帝对吴育的这一评价?结合第①③④段内容分析。(五)8.(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甲相州昼锦堂记(宋)欧阳修①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②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士,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④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⑤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③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有删改)乙游西陂记(清)管同①既入陂,至赐书堂,晤其主人,出王翚石谷①所为六境图。折而西,有小屋一区,供尚书②遗像。其外则巨石布地如散棋,主人曰:“此艮岳石也,先尚书求以重价,而使王翚用画法叠为假山,其后为河水所冲败,乃至此云。”闻其言,感叹者久之。②抵暮皆归,饮于陈氏仲谋。度光③举酒属予曰:“子曷为记?”嗟夫!当尚书以诗文风雅倾动海内,一时文士景从响应,宾客园林之胜,可谓壮哉!今始百年,乃令来游者徒慨叹于荒烟蔓草之外,盖富贵固无常矣;而文辞亦何裨于是也?士亦舍是而图其大且远者,其可已。是为记。(有删改)【注释】①王翚,字石谷,著名画家。②尚书:指宋荦,官至吏部尚书。文中的赐书堂主人是其后人。③陈氏仲谋、度光:与作者同游西陂的友人。④高牙大纛:指高位者的仪仗。⑤桓圭衮冕:古代帝王及大夫的礼服和礼帽。(1)可填入甲文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A.盖B.且C.岂D.然(2)以下对甲乙两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都阐释了相同的人生追求。B.都未直接阐释自己的观点。C.都是出于相同的写作目的。D.都表达了对建堂者的赞美。(3)甲乙两文都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认识,但阐释观点的方式各有特点,请结合两文内容加以分析。三、写作70分9.(70分)有人认为,怀疑是认识世界本质的前提。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

2023年上海市青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教师版一、积累运用10分1.(5分)按要求填空。(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由对大自然雄奇景象的赞叹,引出英雄豪杰的事迹。【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金就砺则利荀子(重点字:砺)(2)赂秦而力亏六国论(重点字:赂)(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重点字:豪)2.(2分)以下是青浦某中学高一学生阅读完《乡土中国》后归纳的阅读这类著作的策略,不适合的一项是()A.关照全篇来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述逻辑。 B.分析日常生活描写,领悟作品社会意义。 C.抓住核心概念,以找出概念之间的联系。 D.梳理出作者所形成结论的相关研究思路。【分析】此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能力。需要结合平时阅读的内容进行对照,找到不适合的一项。【解答】B.“分析日常生活描写”有误,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乡土中国》的内容中没有日常生活的描写。故选B。3.(3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正确的一项是()元宇宙是一个以众多用户为中心的无限世界,,,,,它是一个源于科幻小说的概念,首创于1992年的小说《雪崩》。作品描写了现实与虚拟这两个既关联又分离的平行世界,现实中的人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以虚拟化身的形态投射在虚拟世界中。①也有被现实化的虚拟想象②而人们可以通过现实世界中的入口进入其中③一个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多维数字时空④里面既有基于实用目的被增强的现实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衔接与表达连贯的能力,做题时,既要“瞻前”,又要“顾后”。大处着眼、小处探究,重在整体把握,然后逐一击破。【解答】语段介绍了元宇宙的相关知识。首句对应“一个以众多用户为中心的无限世界”,应为③“一个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多维数字时空”;排除AB;“既有”“也有”对应,应是④①的顺序,排除C。故选:D。二、阅读70分(一)4.(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①罗兰•巴特在《文之悦》里说:“文即织物。”对中国人来说,这很容易理解。《说文》释“文”的本义即“错画”。所以在中文里,文章被视为一种经纬交错之物,也就与别的文章有千丝万缕的牵连。根据互文性理论,任何文本都是由诸多前/潜文本中引出而重编的新的织品。②巴特所见的“织文”,何尝不就是王安石所讥议的“编事”?但是李商隐的高妙之处在于,他总是做得到“用旧合机”“用人若己”。他以一个统一的意思,让不同的文本像橘瓣一样聚焦,以己意与原典相发明,“化堆垛为云烟”。这两相发明的效用,在于作者互文的拼贴物,将其原有的更为丰富的内容带进了新的场合。③刘若愚曾就李商隐《锦瑟》一诗的众说纷纭写道:这首诗存在这么多论争,可见大多数读者都受到此诗的强烈影响,并且感觉到了诗中具体表现出来的某一境界,尽管在描述这个境界与形容对此一境界的反应时,他们会有很大差别。一些批评家可能误解了此一诗的境界的本质,错认了他们反应的缘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反应不真实。④我们试着从互文性角度理解这一问题。一个繁复的文本总是能够唤起读者的多重阅读体验,像刘若愚说的,他们的反应并非不真实,然而有一些反应没有正确缘由,这就是误读。尽管从“诗无达诂”的意义上说,没有哪种阅读不是误读,一如哈罗德•布鲁姆所说,没有哪种解释不是曲解。但读者寻找唯一正确的解释的冲动绝不会停止。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十二曰:“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①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中国传统的笺注,大抵只注出处,认为出处明意义自明,如果典故都已精确制导,规限了读者的反应,则可以一举中的。如果发生理解上的分歧,一定是互文关系挖掘不力。高阳在《<锦瑟>详解》一文中的看法,就代表了这种自信:“我作考证,以穷极源流为尚;义山诗号称难解,但本此义一字不放过,解亦不难。”⑤也许有人会说,互文性理论从文学中抽离了现实生活,切断了文本与现实的联系。要做李商隐的解人,必须寻绎他真实的生命史。可是,离开浇覆在他文本之上的盘根错节的互文关系,所谓真实的生命何从侦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不是在说鲜活的情感只有瞬间的真实性吗?个人的记忆是靠不住的,我们最终只能依靠文本世界所保存的记忆。材料二:①从古人著作里收集诗歌的材料和词句,从古人的诗里孳生出自己的诗来,把书架子砌成一座象牙之塔,偶向人生现实凭栏眺望。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发达到极端,可以使作者丧失对具体事物的感受性,恰像玻璃缸里的金鱼,生活在一种透明的隔离状态里。②我们古代批评家也指出相同现象:“人于顺逆境遇所动情思,皆是诗材,子美之诗多得于此。人不能然,失却好诗,惟学古人句样而已。”这是讲明代“七子”,宋诗病情还不至于那么沉重,不过它的病象已经显明。南宋陈渊在旅行诗里说:“渊明已黄壤,诗语馀奇趣;我行田野间,举目辄相遇。”陶潜当然是位大诗人,但是陈渊觉得一眼望去都是六七百年前陶潜歌咏的情景,那未必证明陶潜的意境包罗得很广阔,而也许只表示自己的心眼被限制得很褊狭。③早在南宋末年,严羽对本朝诗歌已经作了公允结论:“近代诸公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明人对宋诗的批评也逃不出这几句话,例如:“宋人又好用故实组织成诗,用故实组织成诗,即奚不为文而为诗哉?”宋诗是遭到排斥了,可宋诗的习气依然存在。清代的“浙派”诗“无一字一句不自读书创获”,“同光体”诗把“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们明说承袭了宋诗传统。可是痛骂宋诗的朱彝尊一样“贪多”炫博,师法白居易的吴伟业也獭祭②典故,这不也是旁证么?④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有个流弊:把诗人变得像写学位论文的博士,“抄书当作诗”,要自己的作品能够收列在图书馆里,就得先把图书馆安放在自己的作品里。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还有个流弊:把诗人变成有营业执照的盗贼,不管是巧取还是豪夺,是西昆体那样认准一家去打劫还是像江西派那样挨门排户光顾。【注】①西昆:宗法李商隐的宋初诗派。此处代指李商隐。②獭祭:意指陈列。(1)以下不符合材料一对“互文性”阐释的一项是BA.刘勰:夫经典沉深,载籍浩瀚,实群言之奥区,而才思之神皋也。扬、班以下,莫不取资。B.王若虚: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C.艾略特:不仅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的部分也是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现他们不朽的地方。D.克里斯蒂娃:任何的文本都是一些引文的马赛克式的构造,都是对别的文本的吸收和转换。(2)以下对材料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罗兰•巴特《文之悦》中对“文”的理解与《说文》基本一致,这为下文综合运用中西文论做了铺垫。B.刘若愚不否定一些批评家对《锦瑟》的反应是真实的,但并不意味着“误解”或“错认”也是正确的。C.元好问寄希望于一部理想的权威笺注,这与高阳《<锦瑟>详解》中所持的观点在逻辑上是一致的。D.李商隐的诗歌已经道明个人记忆是靠不住的,那么,我们对他的理解就只能依靠其繁复的文本世界。(3)以下论证中的推理方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A.文章被视为一种经纬交错之物,也就与别的文章有千丝万缕的牵连。B.出处明意义自明,如果典故都已精确制导,规限了读者的反应,则可以一举中的。C.人于顺逆境遇所动情思,皆是诗材,子美之诗多得于此。人不能然,失却好诗。D.痛骂宋诗的朱彝尊一样“贪多”炫博,师法白居易的吴伟业也獭祭典故,这不也是旁证么?(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论证思路。(5)针对“文学中的用典”现象,两则材料持不同观点进行论证,你认为哪则论证更具有说服力?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理由。【分析】(1)本题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分析推理方式的能力。作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熟悉常见的推理方式。(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梳理行文思路的能力。行文思路题先进行分层,然后按照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的顺序进行答题即可。(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解答】(1)材料一原文为“根据互文性理论,任何文本都是由诸多前/潜文本中引出而重编的新的织品”。B选项是说鲁直是对他人作品的剽窃,不能体现“互文性”理论。故选:B。(2)D.“我们对他的理解就只能依靠其繁复的文本世界”错,材料一原文为“我们最终只能依靠文本世界所保存的记忆”。(3)ABC三个选项都是演绎推理。D选项是归纳推理。故选:D。(4)第一段,“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发达到极端,可以使作者丧失对具体事物的感受性,恰像玻璃缸里的金鱼,生活在一种透明的隔离状态里”,指出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的文学创作存在脱离生活的错误倾向。第二、三段,“我们古代批评家也指出相同现象”“早在南宋末年,严羽对本朝诗歌已经作了公允结论”,通过中国古代相关评论与创作实际论证宋诗传统的形式主义流弊。第四段,“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有个流弊”“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还有个流弊”,重申对此种流弊的批判。(5)如果认为材料一论证更具有说服力,可以从论据充分、注重分析推理、论证语言严谨等角度分析。如果认为材料二论证更具有说服力,可以从重视概念界定、引用及举例较多、论证语言形象生动等角度分析。答案:(1)B(2)D(3)D(4)首先指出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的文学创作存在脱离生活的错误倾向,再通过中国古代相关评论与创作实际论证宋诗传统的形式主义流弊,最后重申对此种流弊的批判。(5)我认为材料一论证更具有说服力。材料一肯定了文学中的“互文”现象,以最新的互文性理论为依托,以李商隐的诗歌经典为例证,理据较为充分。论证过程更注重分析推理,往往从概念的内涵出发,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对“误读”“曲解”“编事”等多种观点,能正视并回应,论证弹性较强/论证语言也更为严谨。(二)5.(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雪芹小道风景谈史宁①四大名著中“红楼”的妙处,在我看来委实需要文火慢炖、岁月淘洗之后才有所感悟。曹雪芹背负的人生苦难和传奇经历就像一本巨著,其点滴过往值得红楼爱好者窥察一番,好在京城留下不少雪芹足迹,尤以西郊香山一带为多。②香山脚下乃曹公晚年寓居地,其晚景只能从友人诗文中窥探一二,加上代代相传的行迹传说,仅勾勒出粗线条的生活图景,其中包括雪芹小道。③雪芹小道起点位于国家植物园北园内的曹雪芹纪念馆。进入黄叶村茅草门,先入眼的是一方巨石,卧于小径中央,启功先生题写的馆名镌刻其上。曹雪芹西山传说里提到他家屋前曾有“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溪水野芹麻”之景。如今门前确有三株古槐,其东一株虬枝斜卧,歪脖之状明显。树龄目测皆在百岁之上,据“先安宅后植槐”传统,这所老宅的年岁起码有两三百年了。而唯独下半句“小桥溪水野芹麻”之景已杳然无踪,故存疑。④出纪念馆小门,道旁两侧精心竖立若干红楼文化研究者的方碑,从戚蓼生、洪秋蕃,到王国维、胡适,再到俞平伯、周汝昌和张爱玲等等,好似给游客温柔的提醒:不要对《红楼梦》或曹雪芹妄加揣度,在你面前已有诸多名流皓首穷经投身其中。⑤离开起点百米外有一口古井,井口井架历经剥蚀而完好,据说是三口古井中仅存的一口,也是距离纪念馆院子最近的一口井。方圆百里空余这孤独一宅,古井看起来俨然是它的专属。走近井旁,俯身可见井水甚深,几名顽童投石井中,久久方闻石子落水之音。⑥向前过了澄明湖石桥,才算进入雪芹小道。因其不在游园主干道上,故人迹罕至,别有一番清幽滋味。上小土坡入松林,沿途能见清代碉楼和龙王庙,但路途较远,是一种走法;下小坡沿水北行,能领略河墙烟柳的清雅景致,路程稍近,又是一种走法。据说曹雪芹在西山常为乡民看病。小说中提到薛宝钗所服冷香丸的药方,虽不乏文学笔法但药理上看似无问题,可见曹雪芹行医问诊并非空穴来风。⑦不知不觉,小径汇入大路,视野渐次开阔,道旁不时出现几座墓园。香山一带山水澄明,多被名士显宦视为吉地,园内不乏梁启超、孙传芳、张绍增和王锡彤等人的墓园。荒寂幽闭的名墓,如今鲜有人踏足,虽各具特色,却依然门庭冷落。至于曹公墓地,则又是一桩聚讼不已的悬案。据敦诚敦敏诗作与曹雪芹西山传说,曹公安葬地应在香山脚下的地藏沟义地。除了纪念馆里一张历史旧照,地图上已找不到这一名址,意欲寻访也茫然不知所往,曹雪芹最终就这般悄然隐入历史尘烟。⑧很快地,人语车声多了起来,打破了此前的静穆,眼前是西山兰若之冠的卧佛寺。文献里有提到,寺山前古朴挺拔的智光重朗牌楼正是小说里太虚幻境牌楼的原型,寺内佛殿两庑的藏经柜则是盛放十二钗册子大橱的原型。待进入伽蓝胜地一探究竟,佛殿东西配殿早已改成茶厅和文创店,屋内悠哉怡然的光晕连一丁点昔日的影子都找不见了。周汝昌先生认为太虚幻境的原型来自朝阳门外东岳庙内的七十六司,同样言之凿凿。麟庆《鸿雪因缘图记》中记卧佛寺,题名“卧佛遇雨”,题图笔下古柏夹道不见落雨反而一派逸兴满怀。流落在此的曹雪芹大概总缺少几分麟庆的闲情,他有时候真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常困顿潦倒,而对文事矢志不移。陀氏小说疏于雕饰显粗糙,曹公下笔则字字沥血。⑨转过卧佛寺向西到了樱桃沟,沟长不足八百米而景色奇崛。清人孙承泽告老隐居于此,依山架屋,自号退翁,遂称此为退谷。退谷和曹雪芹最具关联的是水尽头的元宝石与石上柏。元宝石形如元宝,人们传言乃小说补天遗石原型。石上柏是元宝石斜上方一株从巨石缝中长出的侧柏,遂被定为木石前盟的来源。两景别有韵味,而一旦和《红楼梦》扯上干系总有附会穿凿之感。曹雪芹生平史料太过稀缺,生卒年月亦存诸争议,这个人明明白白在历史上出现过,查考其行踪轨迹反倒像一缕烟霞捉摸不定,又似年久古碑石刻漫漶不清。⑩水尽头迤北翻山岭就是雪芹小道北段,如今很受徒步爱好者青睐,对穿越险境的热情似乎高于对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关注,对曹红文化景观的注目想必也寥寥。似乎又不觉惋惜了。待回到黄叶村,正逢第十三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紧张筹备中,馆前空地两旁张灯结彩一派繁忙。曹雪芹就这样在香山脚下走入了你我的生活节令,刹那间似乎使人了然曹雪芹西山传说缘何也能进入国家非遗名录,它和雪芹小道一同构筑起一个可知可感的曹红文化有形空间,使行止成谜的曹雪芹,终由缥缈无形有了触手可及的人间温度。纪念馆那几间老屋看着还是不似雪芹住所,却多了几分明媚。(选自《文汇笔会》,有删改。)(1)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析作者在第⑤段和第⑦段写与曹雪芹没有直接关联的“古井”和“墓园”的意图。(3)这篇游记散文体现“形散神聚”的艺术特色,请从这一角度赏析。(4)小说家略萨说:“虚构作品的活动只是在有限的现实层面进行。”文中提到“太虚幻境的原型”“补天遗石的原型”“十二钗册子大橱的原型”,请任选其一,说说你对小说虚构与真实关系的理解。【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语句作用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语句,从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部分,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指定的写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中相关写作特色的提示,准确理解艺术特色含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虚构与真实关系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熟悉题干涉及的小说情节,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原文把“背负的人生苦难和传奇经历”比作“巨著”,以“巨著”的厚重、深沉和复杂的脉络来说明曹雪芹苦难之深、经历之丰富。阅读“巨著”就是阅读曹雪芹本人的身世和经历,间接表达了作者提醒《红楼梦》爱好者要从曹雪芹的角度来欣赏这本小说。“好在京城留下不少雪芹足迹,尤以西郊香山一带为多”一句为全篇谈到的“雪芹小道”以及曹雪芹和《红楼梦》小说的相关内容起到点起下文、总领全文的作用。(2)由原文“离开起点百米外有一口古井,井口井架历经剥蚀而完好,据说是三口古井中仅存的一口,也是距离纪念馆院子最近的一口井。方圆百里空余这孤独一宅,古井看起来俨然是它的专属。走近井旁,俯身可见井水甚深,几名顽童投石井中,久久方闻石子落水之音”可知,由“古井”可知“古宅”的时代久远,属于从侧面描写古宅,显示出古宅孤零零的状况。“井水甚深”“久久方闻石子落水之音”的关于古井深度的细节描写,特别是久久才落下的石子落水的声音,营造了一种时空久远的沧桑感、空旷感,由古井的描绘让读者沉浸在古远寂寥的情绪中,读来让人回味,引人惆怅。也实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即衬托曹雪芹孤独寂寥的身世,对曹雪芹命运的同情以及晚景凄凉的唏嘘之感。(3)由原文“雪芹小道起点位于国家植物园北园内的曹雪芹纪念馆”“进入黄叶村茅草门,先入眼的是一方巨石”“如今门前确有三株古槐,其东一株虬枝斜卧,歪脖之状明显”“离开起点百米外有一口古井”“不知不觉,小径汇入大路,视野渐次开阔,道旁不时出现几座墓园”“眼前是西山兰若之冠的卧佛寺”“转过卧佛寺向西到了樱桃沟”“水尽头迤北翻山岭就是雪芹小道北段”可知,全文以“雪芹小道”为游历主线,描述小道沿路的若干景点,如纪念馆、方碑、古井、墓园、卧佛寺、樱桃沟等,且作者浮想联翩,由景点联想到了与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及《红楼梦》相关的诸多内容。由原文“如今很受徒步爱好者青睐,对穿越险境的热情似乎高于对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关注,对曹红文化景观的注目想必也寥寥”“据敦诚敦敏诗作与曹雪芹西山传说,曹公安葬地应在香山脚下的地藏沟义地。除了纪念馆里一张历史旧照,地图上已找不到这一名址,意欲寻访也茫然不知所往,曹雪芹最终就这般悄然隐入历史尘烟”“曹雪芹生平史料太过稀缺,生卒年月亦存诸争议,这个人明明白白在历史上出现过,查考其行踪轨迹反倒像一缕烟霞捉摸不定,又似年久古碑石刻漫漶不清”“正逢第十三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紧张筹备中,馆前空地两旁张灯结彩一派繁忙。曹雪芹就这样在香山脚下走入了你我的生活节令,刹那间似乎使人了然曹雪芹西山传说缘何也能进入国家非遗名录,它和雪芹小道一同构筑起一个可知可感的曹红文化有形空间,使行止成谜的曹雪芹,终由缥缈无形有了触手可及的人间温度。纪念馆那几间老屋看着还是不似雪芹住所,却多了几分明媚”可知,在形散的内容中作者复杂的情感主线始终贯穿全文:即对今人不了解、不关注曹雪芹传奇人生而伤感、叹惋,对今人对曹雪芹的纪念因考证的难度而显得莫衷一是或牵强附会感到遗憾,同时也对曹红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官方重视感到欣慰。(4)以“太虚幻境的原型”为例:由原文“文献里有提到,寺山前古朴挺拔的智光重朗牌楼正是小说里太虚幻境牌楼的原型”“周汝昌先生认为太虚幻境的原型来自朝阳门外东岳庙内的七十六司,同样言之凿凿”可知,太虚幻境(牌楼)的原型来自佛道两家,在现实世界有真实的依据,现实是虚构的支点。再结合小说中关于“太虚幻境”的描绘,即由警幻仙子司主,它位于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的放春山遣香洞,以梦境的形式向甄士隐、贾宝玉二位有缘人显现,“太虚幻境”也是作者艺术虚构的产物,超越客观真实,成为《红楼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抵达一种更高的真实。“太虚幻境”的设置是曹雪芹完全是站在文学创作的角度进行的描绘,为现实主义的《红楼梦》带来浪漫主义异彩,有助于作者充分抒发自己的爱憎感情;并散布一层奇幻的烟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起到掩护作用,帮助作者更深刻地表现反封建的主题;也有助于严密组织结构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调节,转化读者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趣味,增加小说的艺术魅力。以“补天遗石的原型”为例:由原文“退谷和曹雪芹最具关联的是水尽头的元宝石与石上柏。元宝石形如元宝,人们传言乃小说补天遗石原型”可知,补天遗石的原型来自自然世界的“元宝石”,作者在现实世界物质存在的基础之上,大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普通的石头借助神话传说变成了补天遗石,变成了一块不能用来补天而变得无用的石头。结合小说原著里关于“补天遗石”的描绘,即位于大荒山青埂峰下。当日女娲为了补天炼成巨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结果只用去的三万六千五百块便补住了缺口,剩下的一块被舍弃了。此石和其他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一样也是经过千锤百炼,谁知却被遗弃,此石正是贾宝玉傲岸品格的象征。用曲笔表达贾宝玉拒绝和封建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鲜明立场,也是作者借以表达自己“半生潦倒”“一事无成”的辛酸和愤懑之情的艺术手法。虚构是对现实生活的幻化,真实性情的虚化,是作者给自己的发愤之言涂上了一层保护色。答案:(1)将曹雪芹人生苦难和传奇经历比喻成一本巨著,说明其苦难之深经历之丰富,提醒红学爱好者知人论世,总领全文,并引起下文对雪芹小道的寻访。(2)写“古井”可见古宅的历史久远,体现古宅的孤零零,对“井深”和“石子落水之音”的细节描写,营造了一种时空久远的沧桑感、空旷感,衬托曹雪芹孤独寂寥的身世,表达作者对曹雪芹命运的同情以及晚景凄凉的唏嘘之感,读来让人回味,引人惆怅。(3)全文以“雪芹小道”为游历主线,描述小道沿路的若干景点,如纪念馆、方碑、古井、墓园、卧佛寺、樱桃沟等,且作者浮想联翩,由景点联想到了与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及《红楼梦》相关的诸多内容,而作者复杂的情感主线始终贯穿全文:即对今人不了解、不关注曹雪芹传奇人生而伤感、叹惋,对今人对曹雪芹的纪念因考证的难度而显得莫衷一是或牵强附会感到遗憾,同时也对曹红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官方重视感到欣慰。(4)示例一:太虚幻境(牌楼)的原型来自佛道两家,在现实世界有真实的依据,现实是虚构的支点。同时“太虚幻境”也是作者艺术虚构的产物,超越客观真实,成为《红楼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抵达一种更高的真实。“太虚幻境”的设置,使得这部现实主义巨著闪现出浪漫主义异彩,有助于作者充分抒发自己的爱憎感情;并散布一层奇幻的烟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起到掩护作用,帮助作者更深刻地表现反封建的主题;也有助于严密组织结构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调节,转化读者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趣味,增加小说的艺术魅力。示例二:补天遗石的原型来自自然世界的“元宝石”,作者在现实世界物质存在的基础之上,大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普通的石头借助神话传说变成了补天遗石,变成了一块不能用来补天而变得无用的石头,用曲笔表达贾宝玉拒绝和封建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鲜明立场,也是作者借以表达自己“半生潦倒”“一事无成”的辛酸和愤懑之情的艺术手法。虚构是对现实生活的幻化,真实性情的虚化,是作者给自己的发愤之言涂上了一层保护色。(三)6.(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唐)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1)以下适合收录两首作品的一项是BA.《唐宋古风长调选》B.《唐宋律诗中调选》C.《唐宋律诗小令选》D.《唐宋古风乐府选》(2)以下对两首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都以回忆往昔欢愉的宴饮往事作为开篇。B.都以简练的笔法交代自己多年来的经历。C.都以今昔不同处境的对比直抒悲慨之情。D.都以令人回味之景来代替叙事抒情作结。(3)两首作品都表现了“由喜而悲”的复杂情感,请结合内容分析“悲”情内涵的异同。【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体裁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诗歌体裁的特点,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2)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赏析。要在充分理解词的内容,结合作者所处时代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判断表述的正误。(3)本题考查去分析比较诗人情感的能力。注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既要分析情感内涵的相同之处,也要比较不同之处。【解答】(1)第一首为唐诗,诗歌每一联都押韵,中间两联还对仗工整,属于五言律诗。第二首是宋词,从字数来看,一共60个字,属于中调(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字数在59字至90字之间;长调是91字以上)。所以适合收录于《唐宋律诗中调选》里。故选:B。(2)C.“直抒悲慨之情”有误,韦诗没有抒发悲慨之情。虽有感慨时光流逝,年华易老,但抒发的是别重逢之喜,有衰老之悲,但不是“悲慨”。故选:C。(3)相同点:韦诗回忆了往昔在江汉作客期间与故人相逢时的乐事,而今“萧疏鬓已斑”,有年华已逝,人生易老的悲伤之情。陈词上阕“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也是回忆了曾经在午桥桥上宴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等欢乐的时光。下阕“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与韦诗一样有时光流逝、岁月蹉跎之悲的感慨。不同点:韦诗不仅有年华已逝之悲,还有与好友就别重逢之喜。还写了两鬓萧疏以及十年的漂泊生涯,由此而引发身世漂泊与衰老之悲。陈词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既有身世之慨,也有家国之悲。答案:(1)B(2)C(3)同:两首作品都借回想曾经欢聚痛饮的乐事,引发感慨时光流逝、岁月蹉跎之悲。异:韦诗还借写久别重逢之喜,想到自己因十年漂泊而两鬓萧疏,引发了感慨身世漂泊、衰老之悲。陈词则由自己的经历联想到古今往事,盛衰兴亡,古今同慨,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悲。韦诗译文:想当年客居他乡,飘零江汉;与你异乡聚首,携手醉还。离别后如浮云飘忽不定,流水岁月,匆匆一晃就已过了十年。今日相见,欢笑融洽的情态一如从前,人已头发稀疏,两鬓斑白了。为何我不与故人同归去?因为淮上风景秀美的秋山。赏析: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喜遇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他和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诗题曰“喜会”故人,诗中表现的却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情。诗的开头,写诗人昔日在江汉作客期间与故人相逢时的乐事,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那时他们经常欢聚痛饮,扶醉而归。诗人写这段往事,仿佛是试图从甜蜜的回忆中得到慰藉,然而其结果反而引起岁月蹉跎的悲伤。颔联一跌,直接抒发十年阔别的伤感。颈联的出句又回到诗题,写这次相会的“欢笑”之态。久别重逢,确有喜的一面。他们也像十年前那样,有痛饮之事。然而这喜悦,只能说是表面的,或者说是暂时的,所以对句又将笔宕开,写两鬓萧疏。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人老了。这一副衰老的形象,不言悲而悲情溢于言表,漂泊之感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一喜一悲,笔法跌宕;一正一反,交互成文。末联以反诘作转,以景色作结。为何不归去,原因是“淮上有秋山”。诗人《登楼》诗云:“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秋光中的满山红树,正是诗人耽玩留恋之处。这个结尾给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绘画艺术中有所谓“密不通风,疏可走马”之说。诗歌的表现同样有疏密的问题,有些东西不是表现的重点,就应从略,使之疏朗;有些东西是表现的中心,就应详写,使之细密。疏密相间,详略适宜,才能突出主体。这首诗所表现的是两人十年阔别的重逢,可写的东西很多,如果把十年的琐事絮絮叨叨地说来,不注意疏密详略,便分不清主次轻重,也就不成其为诗了。这就需要剪裁。诗的首联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颈联和末联抓住久别重逢的情景作为重点和主体,详加描写,写出了今日的相聚、痛饮和欢笑,写出了环境、形貌和心思,表现得很细密。颔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表现的时间最长。表现的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杂。这里却只用了十个字,便把这一切表现出来了。这两句用的是流水对,自然流畅,洗练概括。别后人世沧桑,千种风情,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只在“一别”“十年”之前冠以“浮云”“流水”,便表现出来了。意境空灵,真是“疏可走马”。“浮云”“流水”暗用汉代苏武李陵河梁送别诗意。李陵《与苏武诗三首》有“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苏武《诗四首》有“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其后常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以“流水”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诗中“浮云”“流水”不是写实,都是虚拟的景物,借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表现一别十年的感伤,由此可见诗人的剪裁功夫。宋词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稀疏的花影中,吹起竹笛直到天明。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上片忆旧。“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然,它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特别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杏花”则点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们抚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下片感怀。“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作者在政和三年(1113年)做官后,曾遭谪贬;特别是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他逃到南方,饱尝了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很自然会有一场恶梦的感触。这两句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这里,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启人遐想。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接着写道:“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这旬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四)7.(1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①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自秦悼王葬汝①后,子孙从葬,皆出宦官典护。岁时上冢者,往来呼索扰州县。育在襄城,请凡官所须,具成数,毋容使者妄索,羊豕悉出大官,由是民省供费殆半。宦官过者衔之,或中夜叩县门,索牛驾车,育拒不应。异时宗子所过,纵鹰犬暴民田,入襄城境,辄相戒约,毋敢纵者。②元昊僣号②,议出兵讨之。群臣曰:“元昊,小丑也,旋即诛灭矣。”育独建言:“元昊虽称蕃臣,其尺赋斗租,不入县官,且服叛不常,请置之,示不足责。宜援国初江南故事,稍易其名,可以顺拊而收之。”时方锐意讨之,既而诸将多覆军者,久之无功,卒封元昊为夏国主。③章献、章懿太后升祔③真宗庙,议者请覃恩,且优赐军士。育曰:“无事而启侥幸,谁为陛下建此议者,请治之。”已而外人多怨执政者,帝以语辅臣。育曰:“此必建议者欲动摇上听,臣以身许国,何惮此耶?”④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卒减死一等,流南方。⑤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因命知汝州。会疾不已,又请居散地,以集贤院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外台旧不领民事民讼久不决多诣育诉育为辨曲直。(选自《宋史•吴育传》,有删改。)【注释】①汝:地名。②僣号:指元昊越位称帝。③升祔: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①纵鹰犬暴民田践踏、破坏②因构狱以危法中之陷害、中伤(2)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①宦官过者衔之BA.接受B.记恨C.拜访D.畏惧②议者请覃恩CA.铭记B.讨论C.推广D.延伸(3)把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方锐意讨之,既而诸将多覆军者,久之无功,卒封元昊为夏国主。(4)第⑤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外台旧不领民事民讼久不决多诣育诉育为辨曲直(5)第②段中对于是否出兵征讨元昊,吴育与群臣有不同的观点,请完成以下填空还原吴育的思考过程。(6)第⑤段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你是否认同皇帝对吴育的这一评价?结合第①③④段内容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是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能力。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还原其思考过程。(6)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还要阐明自己的观点。要根据原文,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解答】(1)①译文:放纵猎鹰和猎犬践踏农田。暴:践踏、破坏。②译文:于是设计冤案想用严法陷害他。中:陷害、中伤。(2)①译文:来这里的宦官忌恨他。衔:记恨。故选:B。②译文:大臣们请求广施恩泽。覃:推广。故选:C。(3)方:正在;锐意:决意;既而:不久;卒:最终。译文:当时大家正决意讨伐他,不久,(前去讨伐的)将领大多全军覆没,很久没有成效,最终封元昊为夏国主。(4)“民讼”为后句主语,其前断开;“多诣育诉”的主语是“民”,“多”前断开;“育”为最后一句主语,其前断开,综上断句为:外台旧不领民事/民讼久不决/多诣育诉/育为辨曲直。译文:外台官许久都不处理百姓之事,有许多民事诉讼案件很久都没有审理。许多百姓到吴育那里去告状诉说,吴育替他们分辨是非。(5)①辩驳:原文吴育说到“元昊虽称蕃臣,其尺赋斗租,不入县官,且服叛不常,请置之,示不足责”,他认为元昊不交赋税、服叛无常,不能算臣子;②结论:原文吴育说到“宜援国初江南故事,稍易其名,可以顺拊而收之”,意思是“应当援用建国之初对待江南的旧例,稍稍改变他的名号,这样就可以用安抚的手段来收服控制他”,可填入“要用改变元昊名号的安抚手段处理他”。(6)可赞同“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的评价,既要分析“刚正可用”的一面,也要分析“第嫉恶太过”的一面。原文说到“育在襄城,请凡官所须,具成数,毋容使者妄索,羊豕悉出大官,由是民省供费殆半”,意思是“他在襄城任职时,奏请凡是官府所需的东西,出具详细的数目,不让使臣胡乱所要,羊和猪全部出自高级官员,因此百姓节省了供应的费用差不多一半”,这不惜得罪宦官,使得襄城井然有序,表现了他刚毅不屈、爱惜百姓,是一个可用之才。还说到“曰:‘无事而启侥幸,谁为陛下建此议者,请治之。’已而外人多怨执政者,帝以语辅臣”“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他建议处理借太后去世推恩优赐军士的大臣处死有违法行为并逼死江中立的宰相之子向绶这两件事上显得过于激进,也引发了众人的不满,体现了“第嫉恶太过”的一面。可不赞同题干的评价。“吴育刚正可用”不用重复阐述。他建议处理借太后去世推恩优赐军士的大臣,处死有违法行为并逼死江中立的宰相之子向绶,出发点都是国家的利益,不涉及私心,并且可用说是有理有据,依法办事,不存在嫉恶太过的情况。答案:(1)①践踏、破坏;②陷害、中伤。(2)①B;②C(3)当时大家正决意讨伐他,不久,(前去讨伐的)将领大多全军覆没,很久没有成效,最终封元昊为夏国主。(4)外台旧不领民事/民讼久不决/多诣育诉/育为辨曲直。(5)①元昊不交赋税、服叛无常,不能算臣子;②要用改变元昊名号的安抚手段处理他。(6)示例一:同意,吴育规范官府采购物品的要求,减轻百姓赋税,并不惜得罪宦官等权贵,使襄城井然有序,表现了他刚毅不屈、爱惜百姓,是一个可用之才。但是他建议处理借太后去世推恩优赐军士的大臣处死有违法行为并逼死江中立的宰相之子向绶这两件事上显得过于激进,也引发了众人的不满。示例二:不同意,吴育规范官府采购物品的要求,减轻百姓赋税,并不惜得罪宦官等权贵,使襄城井然有序,表现了他刚毅不屈、爱惜百姓,是一个可用之才。他建议处理借太后去世推恩优赐军士的大臣,处死有违法行为并逼死江中立的宰相之子向绶,这两件事上都是为国家着想,且有其依据,不存在嫉恶太过的情况。(五)8.(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甲相州昼锦堂记(宋)欧阳修①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②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士,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④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⑤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③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有删改)乙游西陂记(清)管同①既入陂,至赐书堂,晤其主人,出王翚石谷①所为六境图。折而西,有小屋一区,供尚书②遗像。其外则巨石布地如散棋,主人曰:“此艮岳石也,先尚书求以重价,而使王翚用画法叠为假山,其后为河水所冲败,乃至此云。”闻其言,感叹者久之。②抵暮皆归,饮于陈氏仲谋。度光③举酒属予曰:“子曷为记?”嗟夫!当尚书以诗文风雅倾动海内,一时文士景从响应,宾客园林之胜,可谓壮哉!今始百年,乃令来游者徒慨叹于荒烟蔓草之外,盖富贵固无常矣;而文辞亦何裨于是也?士亦舍是而图其大且远者,其可已。是为记。(有删改)【注释】①王翚,字石谷,著名画家。②尚书:指宋荦,官至吏部尚书。文中的赐书堂主人是其后人。③陈氏仲谋、度光:与作者同游西陂的友人。④高牙大纛:指高位者的仪仗。⑤桓圭衮冕:古代帝王及大夫的礼服和礼帽。(1)可填入甲文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AA.盖B.且C.岂D.然(2)以下对甲乙两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都阐释了相同的人生追求。B.都未直接阐释自己的观点。C.都是出于相同的写作目的。D.都表达了对建堂者的赞美。(3)甲乙两文都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认识,但阐释观点的方式各有特点,请结合两文内容加以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相关虚词的运用能力。答题时要了解各个选项虚词的用法,结合语境进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两个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阐释观点的方式的比较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两篇文本,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解答】(1)A.“盖”,放在句首,副词,表下面说的话带推测性,相当于“推想”“大概”。B.“且”,放在句首,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假如”“就是”“即使”,用来加强语气。C.“岂”,放在句首,副词,表反问,难道、哪里。D.“然”,放在句首,连词,表转折,然而、但是。结合后文举“苏秦”“朱买臣”的例子可知,“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是作者由常理而推测的情况,故此处应填“盖”。故选A。(2)A.“都阐释了相同的人生追求”错。甲文表达的人生追求是“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乙文表达的人生追求是“舍是而图其大且远者”,即在立德、立功方面做出成就。二者追求并不相同。B.“都未直接阐释自己的观点”错。甲文通过对魏国公的反复赞叹,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魏国公的敬佩之情,也表现了作者对为官从政的理解,寄托了作者本人的追求。乙文通过对宋氏西陂破败荒芜、萧条凄凉的景象的描写,慨叹人生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