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孩子与老人》3_第1页
2014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孩子与老人》3_第2页
2014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孩子与老人》3_第3页
2014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孩子与老人》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014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作文原题】孩子与老人,是岁月变迁的两个阶段,维系情感的两个端点,生命传承的两种状态,……这里会有感人的故事,纯厚的情意,深沉的思考。请以“孩子与老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说明: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孩子与老人“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当我在外婆耳畔低吟起这首歌时,我看到外婆眼中泛起的光,还有映射出的,早已泪流满面的我。那时的我还是个孩子,外婆也并不是一个老人。微微松弛的脸和悄悄爬上的细纹,丝毫没有掩住美丽的容貌和医生特有的严谨干净。我的每一天,都浸润在《外婆桥》的旋律中。外婆的声音很好听,被时光磨平了尖锐,剩下的只有江南独有的柔美温婉。我时常爬上沙发,坐在外婆膝头,“外婆桥”便抑扬顿挫地拂过耳畔,柔软的吴语似清风抚摩着我的每一寸肌肤,挟走春的困乏,夏的燥热,秋的凉意,冬的刺骨。这时的我抬起头,看着外婆的脸,外婆微闭着眼,睫毛随着旋律微微晃动,嘴角因为歌声而不自觉地上扬,漾开一朵花。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外婆的脸上静静流淌,似乎抚平了皱纹与风霜。不知是不是因为阳光,这时的外婆在稚嫩的我的眼中,好像在发光一样。后来,我被大人牵着手走进了一个叫做小学的地方,从此踏上一段名曰“学习”的征程。外婆和她的桥,在我的记忆中渐渐变得模糊。当我再一次跨入外婆家的大门时,外婆已是一个因佝偻而变矮,因病痛而瘦削的老人,但此刻的我,却不再是一个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外婆不愿出门,躲避阳光,身上穿的衣服也越来越多,语速原来越慢,步子越来越缓,道别时的嘱咐越来越啰嗦……变老是一个悄然发生的过程吧,正如孩子的长大。时过境迁,或许不变的,只有外婆的严谨干净,还有那座外婆桥。我在外婆桥上奔跑着,向着成长的彼岸。外婆也在我的身后走着,却在走向衰老。某一天,我蓦然回首,却发现外婆的步伐已蹒跚,跟不上我向前的脚步,只是静静地立在桥那头,向我挥手——她的目光从未离开我。孩子与老人,从各自的生命路过,留下重重的一笔,却又渐行渐远。他们向着同样的方向走去,却始终走向两个时空。“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当我在外婆耳畔低吟起这首歌时,我们都哭了。【点评】本文像一条缓缓而流的小溪,清秀,流畅。作者非常善于观察生活,能敏锐地捕捉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文中,作者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声音和动作展现人物的变化,从而在字里行间传递出人物间深厚的感情。如“我时常爬上沙发,坐在外婆膝头,‘外婆桥’便抑扬顿挫地拂过耳畔,柔软的吴语似清风抚摩着我的每一寸肌肤,挟走春的困乏,夏的燥热,秋的凉意,冬的刺骨。”在这里,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外婆细腻温柔的吴侬软语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细腻。有了这“外婆桥”,春的困乏,夏的燥热,秋的凉意,冬的刺骨在我眼里都已经不算什么了。同时,文章构思巧妙,人物形象丰满、真实,富于生活气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外婆不愿出门,躲避阳光,身上穿的衣服也越来越多,语速原来越慢,步子越来越缓,道别时的嘱咐越来越啰嗦……变老是一个悄然发生的过程吧,正如孩子的长大。”与前文对比,深化了主题;情节也颇具匠心,整个故事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语言朴实无华,作者的爱包含在叙述之中,能让读者去体会,去发现,继而去深思。这篇文章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很高的,读后让人久久回味。【命题思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细节,品味情感,注重阅读积淀,挖掘心灵感悟,是我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面对“孩子与老人”这样似曾相识的文题,考生们会怎样思考呢?中考作文虽说“文体不限”,但是多数考生选择写记叙文。这个题目写成“某一祖辈与我”的记叙文,似乎把题目中的“孩子”缩小了,但却是最容易上手的一个思路,也是考场上出现概率最高的一类。仅仅写祖孙间爱与不爱的问题,似乎过于简单,但是也切合题目的基本要求。对于语言驾驭能力强和理性思考比较深刻的同学而言,这个题目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题目中有个“与”字,因此要求文章体现出一定的理性的思考,学生要了解两种人生状态及彼此关系,剖析尊老爱幼、代沟等社会问题,散文化的文章也许更便于操作。相比较而言,并列短语作文题的审题难度要大一些,这种类型的作文题在高考中比较常见,而中考试卷上却不多见,所以今年的考场作文中出现了一些“半离题”之作。并列式短语作文该如何写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审清要点,分清关系。这类题目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组成,格式上通过“和”、“与”或“·”“、”连接,相互间构成一定的关系。如“瞬间与永恒”、“成功和失败”、“树林·森林·气候”。写这种类型的作文时应该扣紧“关系”。今年不少考生写自己和一位祖辈的关系,如“我和外婆”,多数把握得较好,但是,也有少数考生实际上是在单写某一位老人,自己在文中只是充当一个线索性的人物,甚至仅仅是个可有可无的点缀,把文章写成了“我的外婆”,这实际上就是“半离题”的基本特征了。研读提示,摆正关系。现在的中考命题作文往往有一段简单的提示语,对文题作直观、形象的说明和引申,这是帮助考生理解文题、拓展视野、激发思维的,因此,考生要高度重视这几句简单的话。这道题目的提示语有这样的表述:“孩子与老人,是岁月变迁的两个阶段,维系情感的两个端点,生命传承的两种状态,……这里会有感人的故事,纯厚的情意,深沉的思考。”显然,提示语对写作提出了具体的方向性建议,几乎是明确地告诉考生,可以写“岁月变迁两个阶段”的“感人故事”,也可以写“情感两个端点”的“纯厚情意”,也可以写“生命传承”的“深沉思考”。这样,学生可以在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当中,根据自己的特长和阅读积淀作出选择。今年的问题是,写议论文的考生可以用“罕见”来形容,各展所长、显示写作个性的设计初衷没有得到充分显示。明确了写作要求后,立意并不难,只要根据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补充出一个完整的判断,就可以作为文章的主旨。从议论文角度来说,这个作文题有一定的难度,对考生的思辨要求较高,要求考生站在孩子和老人两个角度思考问题,要事理蕴含在生动的叙述中。从人生的角度来写,可以这样立意:孩子是人生的起点,老人是人生发展的终点,两者人生阅历的不同,导致他们思维特点的不同。这个考题的实际数据提醒我们要继续深度关注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虽然大家对阅读与写作过程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已经争论多年,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也就是说,也就是说,在阅读和写作时,人脑功能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人在写作时,也就是在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