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突破(文意概括简答题对点训练)(含解析)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突破(文意概括简答题对点训练)(含解析)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突破(文意概括简答题对点训练)(含解析)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突破(文意概括简答题对点训练)(含解析)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突破(文意概括简答题对点训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文言文文意概括简答题专项对点练

专项练+综合练

题组一专项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3分)

薛公①为魏谓魏冉②曰:“文闻秦王欲以吕礼③收齐,以济天下,君必轻矣。齐、秦相聚

以临三晋,礼必并相之,是君收齐以重吕礼也。齐免于天下之兵,其仇君必深。君不如劝

秦王令弊邑卒攻齐之事。齐破,文请以所得封君。齐破晋©强,秦王畏晋之强也,必重君以

取晋。齐予晋弊邑,而不能支秦,晋必重君以事秦。是君破齐以为功,操晋以为重也。破

齐定封,而秦、晋皆重君;若齐不破,吕礼复用,子必大穷矣。”

秦客卿造谓穰侯曰:“秦封君以陶,藉君天下数年矣。攻齐之事成,陶为万乘,长小国,

率以朝天子,天下必听,五伯之事也;攻齐不成,陶为邻恤,而莫之据也。故攻齐之于陶也,

存亡之机也。君欲成之,何不使人谓燕相国曰:‘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舜虽贤,不

遇尧也,不得为天子;汤、武虽贤,不当桀、纣不王。故以舜、汤、武之贤,不遭时不得帝

王。今攻齐,此君之大时也已。因天下之力,伐仇国之齐,报惠王之耻,成昭王之功,除万

世之害,此燕之长利,而君之大名也。'《书》云:树德莫如滋,除害莫如尽。吴不亡越,越

故亡吴;齐不亡燕,燕故亡齐。齐亡于燕,吴亡于越,此除疾不尽也。以非此时也,成君之

功,除君之害,秦卒有他事而从齐,齐、赵合,其仇君必深矣。挟君之仇以诛于燕,后虽悔

之,不可得也已。君悉燕兵而疾攻之,天下之从君也,若报父子之仇。诚能亡齐,封君于河

南,为万乘,达途于中国,南与陶为邻,世世无患。愿君之专志于攻齐,而无他虑也。”

谓魏冉日:“和不成,兵必出。白起⑤者,且复将。战胜,必穷公;不胜,必事赵从公,公

又轻。公不若毋多,则疾到。”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三》)

【注】①薛公:指田文,号孟尝君,齐国人。②魏冉:秦国大臣,封于穰邑,称穰侯,后

加封陶邑。③吕礼:秦国将领。因秦国相国魏冉曾想要杀死他,而逃奔齐国,后来又逃回

秦国。④晋:特指魏国。⑤白起:秦国名将,善于用兵。

1.(理解句子含义,结合现实运用)“树德莫如滋,除害莫如尽”出自《尚书》,这种理

念对我们今天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不无启示意义。请结合选文内容对这句话加以分

析理解。

答:

答案:①“树德莫如滋,除害莫如尽”意思是,树立德行要促其生长,除祸害愈彻底愈好。

②选文中秦国客卿造是借此名言劝说秦相魏冉去动员燕国出兵攻打齐国,免得秦国与齐

国联合起来威胁燕、赵、魏、韩等国。③今天,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时,也要

以德为邻,多行善事,多结善缘,共建和谐社会;同时,对于危害社会与国家的人,也要坚

决予以惩治。(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薛公田文为了魏国劝说秦国相国魏冉说:“我听说秦王想通过吕礼去联合齐国,以此

来救助天下,这样您一定会被轻视。齐、秦联合来对抗赵、魏、韩三国,吕礼一定兼任齐、

秦两国的相国,这样就等于您结交齐国而加强了吕礼的地位。如果齐国避免了各国的军

事威胁,一定会深深地仇视您。您不如劝秦王命令薛邑的兵力去完成攻齐的任务。如果

齐国被打败,我田文将请求魏王把所得的齐国土地作为您的封地。齐国如果被打败,魏国

就会强盛起来,秦王担心魏国强盛,一定会借重用您去联合魏国。齐国把薛邑给了魏

国,(魏国也)不能(单独)对抗秦国,那么魏国也一定会借重用您去讨好秦国。这样,您既

收获了打败齐国之功,又凭借魏国抬高了自己的地位。这样一来,您打败齐国,可以确定

您的封地,那么秦、魏都得看重您;如果齐国没有被打败,吕礼会再次被重用,那么您一定

会非常困窘。”

秦国客卿造对穰侯魏冉说:“秦王把陶邑封给您,借助您在秦国已经掌权好几年了。

进攻齐国如果能够成功,您的封地陶邑就可成为万辆兵车的大国了,这样您可以为小国

的首领,率领小国朝见天子,诸侯一定会听从,这可以同春秋时代的五霸相比;攻齐如果

不能成功,陶邑就成为需要齐国救济之地而不能依靠了。所以进攻齐国,这对陶邑来说,

是存亡的关键。您如果想取得成功,为什么不派人去燕国对燕国的相国说:‘圣人不能创

造天时,他却能把握不让时机失去。虞舜虽然贤能,但如果不遇到唐尧,他也不会成为天

子;商汤、周武王虽然贤能,如果不是遇到昏君夏桀和商纣,他们也不会称王于天下。所

以,即使凭借虞舜、商汤和周武王的贤能,他们如果不遇到时机,也都不可能成为帝王。

现在攻打齐国,这是您的大好时机啊。凭借天下的兵力,攻打仇敌齐国,既可以报复燕惠

王以前的耻辱,又可以完成燕昭王未竟的功业,还可以为燕国除掉万世之害,这是燕国长

远的利益所在,也是您建立大功名的良好时机。'《尚书》上说:'树立德行要促其生长,

除祸害愈彻底愈好。'吴国不灭亡越国,越国就会灭亡吴国;齐国不灭亡燕国,燕国就会灭

亡齐国。齐国被燕国灭亡,吴国被越国灭亡,这就是除去祸患没有除尽啊。您如果不乘此

时机完成您的功业,除掉您的祸害,一旦秦国突然发生其他变故,而与齐国联合,齐国又

与赵国联合,他们仇恨您的程度一定更深了。挟持您的仇敌来讨伐燕国,到那时即使后悔,

机会也不可再得了。如果您动员燕国的全部兵力,马上消灭齐国,诸侯也一定会像父子报

仇那样,争先恐后地响应您的行动。如果真正能够灭掉齐国,我们将把黄河以南一带作为

您的封地,您将会成为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身居中原,而四通八达,南与陶邑为邻,永世

没有祸患。希望您一心一意地进攻齐国吧,不要有其他什么顾虑了。”

有人对魏冉说:“如果秦国和赵国的议和不成功的话,秦国必然出兵。(如果出兵,)

白起将重新率兵出战。如果战胜了赵国,那就于您不利;如果被赵国打败,秦国就一定得

听从赵国的,您就会被人看轻了。您不如专心致力与赵国议和而不要想其他的事,这样赵

国很快就会归附秦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3分)

陈宜中,字与权,永嘉人也。少甚贫,而性特俊拔。景定三年,廷试,而宜中中第二人。

由绍兴府推官、户部架阁、秘书省正字、校书郎,数年迁监察御史。德祐元年二月,似道

丧师芜湖,乃以宜中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宜中以为似道已死,即上疏乞正似道误国之罪。

似道行时,以所亲信韩震总禁兵,人有言震欲以兵劫迁者,宜中召震计事,伏壮士袖铁椎

击杀之,以示不党于似道。

时命张世杰等四道进师,二丞相都督军马而不出督。帽请以一丞相建闹吴门,以护诸

将;不然,则己请行。七月,世杰等兵果败于焦山。爆奏言:“事无重于兵,今二相并建都

督,庙算指授,臣不得而知。比者,六月出师,诸将无统。盖大敌在境,非陛下自将则大臣

开督。今世杰以诸将心力不一而败,不知国家尚堪几败邪?臣既不得其职,又不得其言,乞

罢免。”不允。

帽子乃嗾京学生伏阙上书,数宜中过失数十事。书上,宜中竟去,遣使召之,不至。命

临安府捕逮京学生,召之亦不至。

(节选自《宋史•陈宜中传》,有删减)

2.(探寻事件原因)陈宜中最终因何而离职?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

答:

答案:朝廷命张世杰等人分四路进军,陈宜中督管军马不在外督率,最终张世杰失败。(1

分)王端请求派一位丞相亲自督师出征或派自己前往,没有得到应允,于是王嫌的儿子唆

使京学生到朝廷上书,历数陈宜中的几十件过失之事,因此陈宜中离职。(2分)

【参考译文】

陈宜中,字与权,是永嘉人。年少时十分贫困,但(他的)性格特别超群出众。景定三

年,殿试,陈宜中考中第二名。由绍兴府推官、户部架阁、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几年后

升迁至监察御史。德祐元年二月,贾似道在芜湖兵败,于是任命陈宜中知枢密院兼参知政

事。陈宜中以为贾似道已经死了,于是立即上奏章请求治贾似道的误国之罪。贾似道率

军出发时,让他的亲信韩震总管统领禁兵,有的人说韩震想用兵胁迫迁都,陈宜中召来韩

震商量事情,暗中埋伏壮士在衣袖中藏铁椎击杀了韩震,以表明(自己)不与贾似道亲附。

当时(朝廷)命张世杰等人分四路进军,两位丞相督管军马而不外出督率。王端请求

派一位丞相在吴门设立都帅府,来统率诸将;不这样做的话,就请派自己前往。七月,张世

杰等人所率军队果然在焦山打了败仗。王端上奏章说:“没有什么事比军务更重要,现在

两位丞相一起担任都督,策划指挥,我不能够知道。近来,六月出兵,众将缺乏统率。大敌

当前,不是陛下亲自统率就是大臣们督师出征。现在张世杰因为各位将领不能齐心协力

而失败,不知道国家还能够经受几次失败呢?我既不能担任此职,提建议又不被接受,请

求罢免(我的官职)。”(他的请求)没有获得允许。

王埔的儿子于是唆使京学生到朝廷拜伏上书,历数陈宜中的几十件过失之事。书文

递上,陈宜中最终离职,派遣使者去召他回朝,(他)不回来。(朝廷)命令临安府逮捕(上书

的)京学生,(以此)召陈宜中,他还是不回朝。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3分)

中书令石显专权,显友人五鹿充宗为尚书令,二人用事。房㈤尝宴见,问上曰“幽、

厉之君何以危?所任者何人也?”上日:“君不明而所任者巧佞。”房日:“知其巧佞而用

之邪,将以为贤也?”上曰:“贤之。”房曰:“然则今何以知其不贤也?”上曰:“以其时

乱而君危知之。”房日:“若是,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必然之道也。幽、厉何不觉寤而

更求贤,曷为卒任不肖以至于是?”上日:“临乱之君,各贤其臣;令皆觉寤,天下安得危亡

之君!”房日:“齐桓公、秦二世亦尝闻此君而非笑之;然则任竖刁、赵高,政治日舌L,盗

贼满山,何不以幽、厉卜之而觉寤乎?”上曰:“唯有道者能以往知来耳。”房因免冠顿首

日:“《春秋》纪二百四十二年灾异,以示万世之君。今陛下即位已来,日月失明,星辰逆

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陨,夏霜,冬雷,盗贼不禁,刑人满市,《春秋》所记灾异尽备。陛

下视今为治邪,乱邪?”上曰:“亦极乱耳,尚何道!”房曰:“今所任用者谁与?”上曰:“然

幸其愈于彼,又以为不在此人也。”房日:“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

视前也。”上良久乃曰“今为乱者谁哉?”房日:“明主宜自知之。”上曰:“不知也。如

知,何故用之!”房日:“上最所信任,与图事帷幄之中,进退天下之士者是矣。"房指谓石

显,上亦知之,谓房日:“已谕。”房罢出,后上亦不能退显也。

臣光日:人君之德不明,则臣下虽欲竭忠,何自而入乎!观京房之所以晓孝元,可谓明

白切至矣,而终不能寤,悲夫!《诗》曰:“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孝元之谓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有删减)

【注】房:京房,西汉学者,东郡顿丘人。汉元帝初元四年,举孝廉为郎,后任魏郡太

守。

3.(梳理文章内容)文末司马光说“观京房之所以晓孝元,可谓明白切至矣”。京房是如

何一步步劝导元帝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

答案:①借周幽王、周厉王的例子让元帝明白国家出现危机是因为君王任用奸佞之人;②

借用《春秋》的记载让元帝明白自己继位以来国家出现的危机;③用委婉晓谕的方式让

元帝自己明白所重用的石显就是奸佞之人。(3分,每点1分,大致意思对即可)

附【参考译文】

中书令石显独揽大权,石显的好友五鹿充宗任尚书令,二人联合执政。京房曾经在闲

暇时觐见皇上,问元帝:“周幽王、周厉王为什么导致国家出现危机?他们任用的是些什

么人?”元帝说:“君王昏庸,任用的都是善于伪装的奸佞。”京房又问:“君王是明知奸

佞而用他们,还是认为贤能才用他们?”元帝回答说:“是认为他们贤能。”京房说:“可

是,现在为什么我们却知道他们不贤能呢?”元帝说:“根据当时局势混乱,君王身处险境

便可以知道。”京房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任用贤能时国家必然治理得好,任用奸邪时国

家必定混乱,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轨迹。为什么幽王、厉王不觉悟而另外任用贤能,为什

么终究要任用奸佞以致后来陷入困境?”元帝说:“面临乱世的君王,各自认为他所任用

的官员全是贤能;假如都能觉悟到自己的错误,天下怎么还会有使国家危险灭亡的君主

呢?”京房说:“齐桓公、秦二世也曾经知道周幽王、周厉王的故事,并讥笑过他们;可是,

齐桓公任用竖刁,秦二世任用赵高,以致政治日益混乱,盗贼满山遍野,为什么不能用周

幽王、周厉王的例子测验自己的行为而觉悟到用人的不当?”元帝说:“只有治国有法的

君王,才能依据往事而预测将来。”京房于是脱下官帽,叩头跪拜说:“《春秋》一书,记载

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天变灾难,用来给后世君王看。而今陛下登基以来,出现日食月食,星

辰逆行,山崩,泉涌,大地震动,天落陨石,夏季降霜,冬季响雷,盗贼制伏不住,受过刑罚

的人充满街市,《春秋》所记载的灾异,已经俱全。陛下看现在是治世,还是乱世?”元帝

说:“已经乱到极点了,这还用问?”京房说:“陛下现在任用的是些什么人?”元帝说:“然

而幸运的是现在被任用的石显比竖刁、赵高他们贤明,朝政的昏乱责任不在他”京房说:

“前世的那些君王,也是陛下现在这种想法。我恐怕后代看现在,犹如现在看古代。”元

帝过了很久,才说:“现在扰乱国家的是谁?"京房回答说:“陛下自己应该知道。”元帝

说:“我不知道。如果知道,哪里还会用他?”京房说:“就是陛下最信任,跟他在宫廷之

中共商国家大事,掌握用人权柄的人。”京房所指的是石显,元帝也知道,他对京房说:“我

明白你的意思。”京房告退,后来汉元帝还是不能让石显退职。

臣司马光曰:君王的德行不昌明,则臣属虽然想竭尽忠心,又从何入手呢?观察京房

对元帝的劝导,可以说是把道理说得十分清楚透彻了,而最终仍不能使元帝觉悟,可悲啊!

《诗经》说:“我教导你是那么地恳切细致,而你却漫不经心,听不进去。”这说的就是汉

元帝啊!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答刘正夫书(节选)

韩愈

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

何师?必谨对日: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惟其是尔。

如是而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夫文章岂异于是乎?

汉朝人莫不能为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为之最。然则用功深者,其收名也

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足下家中百物皆赖而

用也,然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夫君子之于文,岂异于是乎?今后进之为文,能深探而力

取之以古圣贤人为法者,虽未皆是,要若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之徒出,必自

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树

立,不因循者是也。有文字来,谁不为文,然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顾常以此为说耳。

4.(分析观点态度)韩愈在答复刘正夫“宜何师”时提出了哪些重要看法?请分条概括。

答:

【解析】“哪些重要看法”暗示答案不止一点。第一段中“为文宜何师”“辞皆不同,宜

何师”“文宜易宜难”已经明确标示三点。第二段提出“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

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强调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并以“司马相如、太

史公、刘向、扬雄”佐证之,即用功深,思想有创见,“其收名也远”。

答案:①学习对象应是古代圣贤;②文章内容应不因袭陈词,重在学习圣贤的思想;③写

文章方面不要过分关注难易,要力求准确;④思想方面要有创见,要有自己的特点。

【参考译文】

如果有人问我:写文章应该效法谁?我一定会郑重地回答道:应该效法古代圣贤。如

果又问:古代圣贤所写的书保存下来的很多,文辞都各不相同,应该效法谁的呢?我一定

会郑重地回答道:应该效法他们的思想,而不是效法他们的文辞。如果再问:写文章应该

写得易懂些好还是隐晦些好?我一定会郑重地回答道:不管简单隐晦,符合文章内容就好。

如此罢了,不是引导文章一定应该这样写,坚决禁止文章一定不能那样写。

早晚都能看到的各种东西,人们都不会去关注它;当看到那些异乎寻常的东西,人们

就会一起观赏谈论。文章难道和这不同吗?汉朝人没有不会写文章的,但也只有司马相如、

太史公、刘向、扬雄文章写得最好。那么可以说,下的功夫深的,名声就传得远;如果都

顺从世俗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创造,即使不被当代的人责怪,也一定不会流传到后世。

您家中的各种物品都是日常依赖要使用的,但其中你所珍爱的,肯定不是寻常的东西。那

么君子写文章的道理,难道和这有什么不同吗?现在的那些要写文章的晚辈后生们,能够

深入探求努力获取,以古代圣贤的做法为法则,虽然不一定人人都要这样做,但若有像司

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那样的人才出现,必定是出自这样做的人,绝不是出自按部

就班的人。至于圣君治国之道不用文士也就罢了,要是重用文士一定会看中那些有真正

才能的人。这种才能不是别的,就是能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不因循他人说法的人啊。

自从出现文字以来,谁不写文章呢?但是能够保存到现在的,一定是能提出独到见解的啊,

所以我经常把这个道理讲给别人。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文本一:

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以

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及举进士时,学者方为四六,号时文,公已独步其间。天圣七

年,补国子监生。是秋取解,明年省试,皆为第一人,由是名重当世。先公平生文章擅天下,

未尝以矜人。初奉敕撰《唐书》,而《列传》则宋公祁所撰。书成奏御,旧制惟列官最高

者一人,公官高,当书。公曰:“宋公于传,功深而日久,岂可掩其名,夺其功?”于是《列

传》书宋公。先公平生以奖进贤材为己任。今湖州孙正言觉为合肥主簿,未与公相识。

郡守怒之,欲据拾以罪。时胡侍讲在太学以属公,公为作手书与其寮佐,令保全之,遂获免。

福州处士陈烈,素不与公相识。公闻其名,知其行义,屡荐于朝,乞赐召用,朝廷即召烈为

国子监直讲。先公天性劲正,不顾仇怨。虽以此屡被谗谤,至于贬逐。及居大位,毅然不

少顾惜,尤务直道而行,横身当事,不恤浮议。是时,今司徒韩魏公当国,每诸公聚议,事有

未可,公未尝不力争,或奏事上前,众议未合,公亦往返折难,无所顾避。

(节选自《文忠集》)

文本二:

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

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譬如大川乔岳,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

不可以数计而周知。今公之没也,赤子无所仰花,朝廷无所稽疑。……昔我先君,怀宝遁

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者,十有六年于兹。闻公之丧,义当

匍匐往救,而怀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缄词千里,以寓一哀而已矣。盖上以为天下恸,而

下以哭其私。呜呼哀哉。

(节选自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

5.(分析写作手法)请从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的角度比较文本一和文本二的不同。

文本一多记叙,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文本二多议论、抒商语言典雅庄重,情感浓烈。

[解析]文本一记叙了欧阳修求学、科举、编撰《唐书》、保全孙觉等事,属于记叙,语言

平实质朴,表达对欧阳修的赞扬之情。文本二论述欧阳修的功绩和其去世后国家的损失,

因此多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且句式整齐,多用对偶。如“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

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语言典雅庄重,情感浓烈。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先公(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可供他读书),他的母亲用

荻管在沙地上画,教给他写字,让他多诵读古人的文章,又让他学习作诗;以至于他夜以

继日废寝忘食,只致力于读书。等到考中进士时,求学的人正盛行写四六文,号称时文,而

先公此时已独步其中。天圣七年,先公补任国子监生。这一年秋天参加选拔,第二年参加

省试,都是第一名,从此名重于世。先公平生写文章胜过他人,却从不向别人夸耀自己。

当初他奉皇命编撰《唐书》,而《列传》由宋祁编撰。书编完后上奏皇帝,按照旧制只署

官职最高的人的名字,先公官职最高,应当只署他的名字。先公说:“宋公编写《列传》,

功夫深厚,耗时长久,我怎可掩盖他的名字,夺取他的功劳?”于是《列传》署上了宋祁的

名字。先公平生把奖掖后进、推举贤才作为自己的责任。当今湖州的孙觉担任合肥主簿,

和先公不相识。郡守对孙觉很恼怒,想搜罗罪名治他的罪。当时胡侍讲在太学把这件事

告诉了先公,先公亲自写信给他的属下,让他保全孙觉,于是孙觉得以免罪。福州隐士陈

烈一向与先公不相识,先公听说了他的名气,了解他的品行,多次向朝廷举荐,请求征召

录用,朝廷就任命陈烈为国子监直讲。先公生性耿直刚正,不顾虑他人的仇怨。虽然因为

这多次遭到谗言毁谤,到了被贬谪放逐的地步,等到他官居高位,仍然坚定而毫不顾全爱

惜自己,更加致力于正道直行。置身于事,不惧议论。这时,当今的司徒韩琦主持国政,每

当诸位公卿聚会议事时,事情有不适宜的地方,先公都据理力争。有时向皇帝奏事,众人

意见不统一,先公也会反复争辩,没有什么顾忌和回避。

文本二:

悲痛啊!先生到这世上来,已经有六十六年了。因为有了先生,百姓有了父母官,国家

有了可以像蓍草和龟甲一样解决疑问的人,文化因而得到传承,求学的人有了老师。有德

行的人有所依仗,因此不会害怕,小人因为害怕,所以还有不敢做的事情。先生就像高山

大川,看不到它运动,但它对于外界的恩惠,不能够用数字来衡量,不能全部知晓。现在先

生逝世了,百姓没有了仰仗庇护的人,朝廷没有了解决疑问的人。……以前我的父辈胸怀

大略隐居于世,不是先生就不能够招到他;而那时没有才能的我,因为这样才得以跟随先

生,在先生的门下受教育,到现在有十六年之久。听说先生逝世的消息,按情理应当跪着

前去凭吊,但是身有公务不能前往,我也愧对过世的人而感到不自在。只能从千里之外写

信,来抒发心中的悲哀。这样做对上是为天下苍生感到悲痛,对下是出于我自己对先生的

私情而痛哭。悲痛啊。

题组二综合练

2024届三省三校5月联考(长郡中学、南京师大附中、杭州二中)阅读下面的文

言文,完成10T4题。

材料一:

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举三代全盛之法,以治侥幸苟且之风,而归之于至

正而已矣。三代之盛时,天子秉至公之义,而制诸侯之予夺,故勇者无所加乎怯,

弱者无所畏乎强,匹夫怀璧而千乘之君莫之最取焉。此王道之所由兴也。周衰,诸

侯相关,而强有力者制其予夺,邦、莒、滕、薛之君,惴惴焉保其首领之不暇,而

齐、晋、秦、楚有吞诸侯之心。孔子慨然叹曰:“久矣,诸侯之恣行也,后世将有

王者作而不遇焉,命也。”故《春秋》之法,皆所以待后世王者之作而举行之也。

钟鼎龟玉,夫子之所以分诸侯,使诸侯相传而世守也。

《桓•二年》:“取部大鼎于宋。戊中,纳于太庙。”且夫鼎也,不幸使齐挈

而有之,是齐鼎也,是百传而不易,未可知也。仲尼日不然。是鼎也,何为而在鲁

之太庙?日,取之宋。宋安得之?日,取之部,故书日部鼎。部之得是鼎也,得之

天子。宋以不义取之,而又以与鲁也。后世有王者作,举《春秋》之法而行之,鲁

将归之宋,宋将归之部,而后已也。昔者子路问孔子所以为政之先?子日:“必也,

正名乎!“故《春秋》之法尤谨于正名至于一鼎之微而不敢忽焉圣人之用意盖深如

此。

夫以区区之鲁无故而得器,是召天下之争也。楚王求鼎于周,王日:“周不爱

鼎,恐天下以器仇楚也。”鼎入宋而为宋,入鲁而为鲁,安知夫秦、晋、齐、楚之

不动其心哉!故书曰部鼎,明鲁之不得有以塞天下之争也。

(节选自苏轼《论取部大鼎于宋》)

材料二:

太史公日:“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

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

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也焉。”

上大夫壶遂日:“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日:“余闻董生日:'周道衰

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

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

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故A《春秋》之法

B尤谨C于正名D至于一鼎之微E而不敢忽焉F圣人之用G意盖深H如此。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指使回归,“却匈奴七百余里”的“却”指使退却,两者用法相同。

B.戊申,是干支纪日,与《登泰山记》“戊申晦”中的“戊申”纪法相同。

C.让,指责备,与《论语•侍坐》“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中的“让”词义不同。

D.仪表,指准则、法式,与现在说的“仪表堂堂”中的“仪表”不一样。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代兴盛之时,天子秉持道义,控制给予和剥夺;周衰弱后,强大有实力的诸侯

控制了给予和剥夺,于是小国惴惴而大国有吞并之心。

B.苏轼认为,《春秋》记载“取部大鼎于宋”,除记述历史事件外,还包含对宋、

鲁等国行为的批判和对后世君王按《春秋》规则行事的期待。

C.小小的鲁国无故得到重器,可能会招来别人的争夺,当年楚王要求周天子赐鼎,

周天子就是以“恐天下以器仇楚”为理由拒绝的。

D.司马迁创作《史记》,是继承先人遗志,对《易》和《春秋》的内容进一步阐发,

同时推究《诗》《书》《礼》《乐》中的规律。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钟鼎龟玉,夫子之所以分诸侯,使诸侯相传而世守也。

(2)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14.根据材料,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