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法规选讲》教案TOC\o"1-3"\h\z《教育法规选讲》教案 1第一讲学习教育法规,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执教的自觉性 3一、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原则 3二、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依法治教 3三、掌握教育法规精神,自觉履行教师神圣职责 4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好教育法规 4第二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一、《教育法》的制定过程、立法宗旨及意义 5二、《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5三、《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 10第三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0一、《教师法》的制定过程、立法宗旨和意义 12二、《教师法》的性质和特点 13三、教师的地位和教师工作的行政管理体制 13四、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15五、教师资格制度 16六、教师职务制度 17七、教师聘任制度和考核制度 18八、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18九、教师待遇与教师奖励制度 19十、法律责任 19十一、《教师法》的贯彻实施 20第四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一、世界范围内义务教育的历史发展 21二、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特点和意义 21三、我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22四、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完善 24第五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4一、两法的制定过程及意义 25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 25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内容 29四、两法的贯彻执行 31第六讲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31一、《职业教育法》的制定过程及意义 31二、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 32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32四、职业教育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32五、职业教育体系 33六、发展职业教育的道路 33七、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33八、职业教育的法律责任 34
第一讲学习教育法规,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执教的自觉性思考题:什么叫教育法规?为什么必须依法执教?学校涉及到教育法规问题一般有哪些?中学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法规?研讨题:学生在校受到意外伤害和因被批评而采取过激行为的事件日趋增多,由于缺少法律依据,司法判决中随意性大,教师学校不堪其忧,学校如何管理,教师如何治教,方方面面呼唤《校园法》。请问:校园法到底应不应该出台?为什么?教育法规,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和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的总称。它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为准则,是依法治教的法律保障,是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和学校管理的根本依据。教育守法,亦称教育法的遵守,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自觉遵守教育法的规定,按照教育法的规范要求,作为或不作为。教育违法,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违反教育法规定的危害正常教育法律关系的过错行为。与教育守法的表现形式相对应,教育违法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作了教育法禁止做的事情,亦即有教育法禁止的行为;二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不做教育法明确要求做的事情,亦即没有做教育法规定的行为。一、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原则攀钢总经理赵忠玉退下来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所有的中外交响乐队,都只有一个指挥,可我们的企业呢?有些下级不怕厂长(经理),因为厂长炒不了下级。不能把鸭子培养成鸡,把鸡培养成鸭子,厂长像书记,书记像厂长。以言代法。邓小平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法的性质从属于国家的性质。二、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教是指依据法律管理教育事业。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看,必须依法治教。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也应依法治教。教育是直接面对人的,人的本性难免有感情用事的毛病,而法律恰是无感情可言。教师经常从法律的角度考虑问题,可以避免以情办事,真正做到法理情的统一。在依法治教中,学校是教育法律监督的重要对象之一。因为教育是通过学校组织开展的,如果学校不能依法办学,教育法律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也是重要的监督对象,因为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起步较晚,在教师中还没有形成尊重和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习惯,体罚学生或侮辱学生人格的现象在教育活动中还时常出现。三、掌握教育法规精神,自觉履行教师神圣职责教育法规规定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准则。违反教育法规最普遍最集中的反映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表现在:偏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不面向全体学生,只重视尖子,忽视多数,放弃少数;教育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重视升学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忽视甚至减少取消不考试的科目和内容;不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加大作业量,强令学生购买各种复习资料,使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不是全面对学生、教师进行评估,片面用升学指标作为奖惩条件。随便停止学生上课,侮辱学生人格,体罚学生,乱收费,乱罚款。以上现象违背国家的教育方针,违背教学规律,我们只有认真学习掌握国家的教育法规,才可能自觉避免以上现象发生。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好教育法规第二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思考题:1.《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和指导思想是什么?2.《教育法》是怎样规范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方针、教育投入以及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案例分析:四川某学校搞等级胸卡伤害学生华声报讯:近日,成都女子职业中学规定学生配戴等级胸卡。该校规定学生戴的胸卡是操行卡。“优”是金色,其次是红色卡,最差是紫色卡。而操行等级的打分是根据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而定,如迟到不爱劳动就扣分。该校做法可不可取,为什么?从以上案例谈谈如何保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并提出有关措施和要求。一、《教育法》的制定过程、立法宗旨及意义《教育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一部教育的根本大法。《教育法》也是教育基本法,为什么称为基本法呢?这是因为这个法是对我国教育的全局性问题作出原则性规范的教育法律,它涉及的是教育的全局性重大问题。所以有些人也称之为“教育宪法”、“教育母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于尽快制定教育法的建议和提案,国家教委组织力量着手教育法的起草工作。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实施。《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法》颁布的意义:对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新体制,保护教育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二、《教育法》的基本内容《教育法》共十章八十四条,可归纳为十项内容。关于教育法的立法指导思想《教育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9年宪法修正案明确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教育法》修正时应该改为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关于教育地位《教育法》第四条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曾总结说:“资源小国的我国,经历诸多考验,得以在短期内建成今日之日本,其原因在于国民教育水平和教育普及的提高。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其著名报告书《学会生存》中指出:“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是第一次。”关于教育方针的表述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行动准则。《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总方向),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途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目标)。”第六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法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关于教育基本制度《教育法》第二章规定的教育基本制度有:学校教育制度,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成人教育制度,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学生证书制度,学位制度,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关于教育体制及学校自主权《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教育法》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校长必须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国境内定居,并具有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了学校的“法人资格”。第二款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关于受教育者权益的保护以及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法》第五章规定了对女子、残疾人、家庭困难者的保护和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的教育。还规定了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第四十二条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四十三条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关于教育与社会第四十五条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为儿童、少年、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四十七条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学校组织的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便利。第五十条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馆(场)等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纪念馆(地),应当对教师、学生实行优待,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提供便利。“广播、电视台(站)应当开设教育节目,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的提高。第四十八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应当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第四十九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关于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第五十三条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城乡教育费附加是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在全国城乡普遍征收的、主要用于义务教育的专项费用。农村教育费附加是从1984年开始征收的按销售收入或其他适当办法征收,但不要按人头、地亩计征。贫困地区可以免征。城市教育费附加,是1986年开始征收的,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征收。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支持。第五十四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具体比例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第五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关于法律责任第九章有十一条分别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明确了有关机关的执法职责。如:第七十一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由同级人民政府限期核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克扣的经费,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十二条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七十三条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995年某日,某镇中心中学的学生毕某、夏某上体育课时,和另外三名同学未经老师许可,就一起投掷散乱在地上无人看管的标枪,结果毕某捡拾标枪时,被夏某扔出的另一支标枪击中头部造成重伤。法院审理此案认为,毕夏均系未成年在校学生而该中学在上体育课时,没有组织好学生活动,也没有严格管理体育器材,使部分学生在无教师看管、知道的情况下扔标枪发生事故,对此学校应承担管理不严的责任,致伤人夏某也应承担一定责任。经判决由该中心中学与学生夏某一起赔偿伤者医疗费、伤残补助费等约2.66万元。第七十九条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非法举办国家教育考试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八十条违反本法规定,颁发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颁发证书的资格。第八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其他宗教问题:第八条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终身教育问题:第十一条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三、《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教育法》刚公布,1995年3月25日,中宣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家教委、司法部、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发出《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通知》。第三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思考题:1.《教师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教师法》的颁布有哪些意义?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的权利和义务。3.中学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职业道德?4.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有哪些重要意义?案例分析:无端指责学生“做爱”违法审判轰动湖南湖南外语外贸学校几名男女学生在女生宿舍同宿,学校法人代表在全校男生大会上未点名批评,并开除了6名学生。6学生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将学校及法人代表告上法庭。6学生的委托代理人、湖南维诚律师事务所律师吕跃湘向记者简述了起诉缘由。去年9月23日中秋前日,湖南外语外贸学校宣布放假10天,当日很多男女生结伴去岳麓山赏月。戴、王、彭三女生因未有人唤她们同行而心中郁闷,在宿舍边喝啤酒边游戏,直至醉酒呕吐。后余、周两男生在三女生居住的323宿舍照顾三女生。夜深后,男生余和周分别合衣掉头倚靠在女生戴和彭的床脚,无“共枕”、“共睡”,更没有发生性关系。其间男生曾某进入323室找两男生有事,5分钟后离去。10月12日,湖南外语外贸学校召集男生大会,该校法人代表王怀彩未点名批评了这一违纪现象,并说,“几名学生从谈情说爱发展到越轨行为,做爱”。当场宣布开除6学生的学籍。6名学生认为王怀彩和两名学校派员的说法与事实不符,损害了他们的名誉权,将学校和王怀彩告到岳麓区法院,要求法庭判令学校和王怀彩为他们书面恢复名誉、书面赔礼道歉、并向他们支付经济和精神损失30余万元。尽管学校以该案6原告中有4名未满18岁为由要求法庭不公开审理,岳麓区法院望月湖法庭还是应原告要求于1999年11月26日公开开庭。吕跃湘解释公开开庭的原因,是因为学生说他们已“无私可隐”。半个月后,法院下达判决,认为6原告违反校规校纪,行为不当,但学校对其作出怎样的行政处分与本案无涉。同时,学校在不适当场合和缺乏事实依据的前提下,公开宣扬有害于6原告身心健康的言论并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确已对6原告的名誉权构成侵害,因此判湖南外语外贸学校和王怀彩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6原告经济和精神损失20余万元。此一审判决引起极大社会反响,在此后召开的湖南省政协会议上,有政协委员上交提案,认为该案颇为典型,一审判决“有点荒唐”、“不公正”,要求“切实保障高校依法实施教育管理的权利”。旋即,此案判决又引起全国“两会”代表的关注,最后惊动最高法院派员调查。
3月初,长沙市中级法院签发裁定书:撤销一审判决,驳回原审6原告的起诉。理由是:湖南外语外贸学校领导在男生大会上实施的行为属职务行为,校方对6名学生的处分和批评,是依职权进行的内部管理行为,故作出上述裁定。长沙中院的裁定顺应了社会舆论的倾向,湖南外语外贸学校认为该裁定维护了法律的尊严。6原告却表示不服。吕跃湘说,长沙市中院已通知他们去领二审开庭传票,却又突然宣布不开庭审理,几天后就下发了撤销一审判决、驳回起诉的裁定书。长沙中院的转折之谜在1个多月后真相大白。4月20日,湖南省高院召开全省法院加强基层建设电视电话会,通报岳麓区法院望月湖法庭在审理湖南外语外贸学院6学生诉校方名誉侵权案中,违法立案、违法公开审理、违法判决、违法收费,造成严重违法审判。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违法立案”是违背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此类案件不许立案的规定;“违法公开审理”是违背了有关未成年人案件不得公开审理的规定。至于“违法判决”和“违法收费”,湖南省外语外贸学院校办公室的徐先生对记者陈述了如下事实:该案庭审一直进行到当晚7点,但当天中午地方新闻媒体就报道了岳麓区法院有关负责人对该案的关键性看法,而这些看法竟和后来的判决完全契合,因此该案有“未审先判”之嫌。而该案尚未开庭,诉讼费应该由原告方交纳,法庭却向学校也收取了一笔费用。吕跃湘认为,该案一审判决并没有违法之处。法庭并没有认定6学生确实发生了性关系,那么王怀彩关于“做爱”的说法,和校方派员关于“乱搞男女关系”的说法当然构成侵权。他们并非起诉学校的处理决定,而是起诉两被告的说法与事实不符之处对学生构成的侵权,因此,此案不在最高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不受理的案件之列。但是,目前对于隐私权到底是一种法律上的权利还是仅仅是一种习惯上的归纳?是宪法上的权利还是民法上的权利?其内容是什么?在我国尚无定论。因此,此案又暴露出一些法律盲点:我们过去理解的“违法审判”大都涉嫌司法腐败,此次湖南省高院通报因法官素质不高、法律适用不当造成的违法审判,让我们对司法公正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请分析,学校有理还是学生有理,如果你是法官,你该如何判案?从以上案例谈谈如何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并提出有关措施和要求。一、《教师法》的制定过程、立法宗旨和意义制定过程:《教师法》是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一部规范教师工作的专门法律。1986年3月六届人大和政协第四次会议上,415为代表和委员分别提出了尽快制定〈教师法〉的议案、提案和建议。立法宗旨: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要意义:第一、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第四、有利于使教师队伍建设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第五、有利于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法律意识。第六、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二、《教师法》的性质和特点性质:《教师法》是一部集教师的行业管理和教师权益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专门法律。特点:开创性,导向性,系统性,针对性。三、教师的地位和教师工作的行政管理体制教师的地位在我国,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作为干部序列来定位。但根据我国现行的《国家公务员条例》,已经明确规定教师不属于国家公务员。《教师法》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一法律地位及不同于传统的自由职业者,也有别于国家公务员。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行政管理人员、校办产业公司人员、教学辅助人员以及后勤总务服务人员等,就不能认为是教师,而把它们分为教育职员或其他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第三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教师工作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的责任总的来说:第五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师工作。宏观方面: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学校和其他管理机构的教师管理工作第五条第3款: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规定,自主进行教师管理工作。包括:(1)教师资格认定工作(2)订立聘任合同(3)制定教师培训计划(4)考核(5)表彰(6)处分四、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第七条第一项)这是教育教学权。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第七条第二项)这是学术活动权。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第七条第三项)这是指导评定学生权。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第七条第四项)这是报酬待遇权。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第七条第五项)这是参与教育管理权。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第七条第六项)这是进修培训权。教师的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第八条第一项)守法义务。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第八条第二项)教书义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第八条第三项)育人义务。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八条第四项)爱生义务。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义务,十分必要。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第八条第五项)护生义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第八条第六项)提高义务。五、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第十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第十一条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是:(一)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二)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三)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四)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五)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六)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类别,分别具备高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规定。附:《教师资格条例》第四条教师资格分为:(一)幼儿园教师资格;(二)小学教师资格;(三)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五)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七)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成人教育的教师资格,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依照上款规定确定类别。第五条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但是,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公民只能在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或者初级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意义: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吸收优秀人才从教,为教育系统以外人员从教开辟一条渠道;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有利于学校在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中,择优聘任教师,引进竞争机制,激励教师奋进;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规划化、法制化。六、教师职务制度第十六条国家实行教师职务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七、教师聘任制度和考核制度教师职务评聘有如下条件和要求:有明确的职责和任职条件;有高、中、初级职务的合理结构比例或数额;由行政领导在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定的、符合相应条件的人员中聘任;有一定的任期,在任职期间领取相应的职务工资。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必须加强履行职责考核。我国中小学、幼儿教师是建国以来第一次进行职务聘任工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小、幼教师的关怀,从根本上提高了中、小、幼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了工资待遇,调动了广大中、小、幼教师的积极性。教师聘任制的内容:(1)学校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相应的教师职务岗位,并规定明确的职责;(2)在定编基础上确定各级教师职务的合理结构比例;(3)由学校校长在具有相应教师任职资格的教师中择优聘任;(4)学校和教师双方遵循地位平等的原则,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5)教师职务有一定的任期,教师在任期内,领取相应的职务工资。第二十二条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第二十三条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第二十四条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根据我国的工资制度,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单位,实行正常升级。凡考核合格的,每两年晋升一个工资档次。考核不合格的,不得晋升。对少数考核优秀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提前晋升或超级晋升。第十五条规定“各级师范学校毕业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国家鼓励非师范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八、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教师培养,是指专门的教育机构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补充更新而进行的一种专业性的学历教育。教师培训,是指在职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而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九、教师待遇与教师奖励制度第二十五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1978年教育系统平均货币工资为559元,1992年增加到2739元。住房面积从1982年3.8平方米提高到1994年的7.38平方米。其他对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边远地区从事教育工作补贴,住房,医疗、退休待遇、民办教师等方面都作了规定。第七章奖励第三十三条教师在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学校建设、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方面成绩优异的,由所在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应当予以表彰、奖励。对有重大贡献的教师,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授予荣誉称号。第三十四条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向依法成立的奖励教师的基金组织捐助资金,对教师进行奖励。十、法律责任(一)教师权益的法律保护第三十五条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六条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八条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严重妨碍教育教学工作,拖欠教师工资,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的经费,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九条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二)教师违法的法律责任第三十七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教师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法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第三十九条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十一、《教师法》的贯彻实施《教师法》颁布后,全国各省市颁发《教师法》的实施意见。第四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思考题:义务教育目标是什么?义务教育目标的立法规定,对素质教育会产生什么影响?义务教育保障的实施主体有哪些?它们各自的责任是什么?国家为什么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案例分析:镇政府状告辍学学生家长案凤城市汤山城镇政府向法院提出诉讼,状告汤山城镇中学刘平等10名辍学学生的家长无正当理由不让子女读书。今年秋季开学后,汤山城镇中学发现辍学学生151人,经镇党委、政府组织镇机关干部、村委会干部、教师和学生500人,下村入户反复做辍学学生家长思想工作,到11月1日,已有120名辍学学生返校复课,在仍未返校的辍学学生中,除特殊情况外,均为家长不让孩子去学校继续读书,镇政府认为,这些家长因剥夺子女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而触犯了法律,因此向法院起诉。请问:凤城市汤山城镇政府状告学生家长有否法律依据?为什么?一、世界范围内义务教育的历史发展16世纪,欧洲产生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如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1448-1553)提出,所有儿童都要受到良好的教育。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4-1670)提出,儿童不分贫富贵贱、男孩女孩,都应进学校。但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是德国。德国在1619年颁布世界上第一项义务教育法令,距今已有380年历史。日本发展历史经验: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工业国,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条件下,他们于1872年颁布了第一个新学制,开始普及义务教育,近100年来,国家的教育一直走在经济发展的前面。即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在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的年月,也没有忽视教育优先的问题。如今,日本后来居上,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从20世纪初到70年代,就工业生产的增长而言,美国、意大利分别增长了14倍和17倍,而日本则超过了150倍。日本经济的“起飞期”是在本世纪50年代末,而日本教育的“飞跃期”是却在1885~1897年间,早于经济起飞70多年。我国在1906年颁布《强迫教育章程》。解放前旧中国也颁布过义务教育法令,但收效甚微。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是其中重大决策之一。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二、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特点和意义“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李鹏)义务教育具有全民性、平等性、基础性、义务性、强制性的特点。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意义:(1)实施义务教育,是强国富民,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2)实施义务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各类专门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3)实施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三、我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一)义务教育的目的和目标目的: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第一条)。目标: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第三条)。(二)义务教育的步骤“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第二阶段,在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三)义务教育的制度1.年限:“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第二条)2.义务教育的阶段和学制阶段:“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学制,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第七条)学制:“六、三制”、“五四制”或九年一贯制。3.义务教育的对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第五条)对于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第九条)义务教育的保障“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四条)1.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第八条)2.义务教育的学校设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第九条)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并实行助学金制度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第十条)学校违规收费,教师应予抵制,不应执行。教师更不得向学生自行收费、收礼。河南省某县某镇某小学五年级班主任李某,在一年的时间内,以各种名义收取全班63名学生押金,摊派款等共计3000多元,后被全班学生诉至法院,法院依法责令其退还全部违法收费,学校也给予他行政处分,调离了岗位。4.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纲要》第四十七条:“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城乡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国家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予以补助。(第十二条)5.义务教育的师资第十三条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须按照规定从事教育工作。国家鼓励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第十四条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责。6.家庭、社会对实施义务教育的保障和法律责任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一条规定: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做工、经商或者从事其他雇佣性劳动的,按照国家有关禁止使用儿童的规定处理。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湖北省荆门市某镇,朱某、唐某夫妇的12岁的女儿和10岁的儿子分别上小学六年级和三年级。1998年3月,朱家夫妇认为子女都“不是读书的料”,而让孩子辍学回家干活。朱家姐弟上学的小学及镇政府在对其父母进行说服和批评教育无效的情况下,想到了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学生失学的问题。1998年4月,镇政府及学校校长以朱某夫妇侵犯子女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由,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区人民法院于5月5日开庭,公开审理这起侵犯子女受义务教育权利案,并很快作出判决,要求朱某夫妇将子女送回学校上学。但朱家夫妇继续拖延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判决生效后,法院决定强制执行,并对态度特别恶劣的唐某司法拘留十五天,她也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因子女辍学而坐牢的学生家长。由此可以看出义务教育的全民性、权利性和国家强制性。第十六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禁止侮辱、殴打教师,禁止体罚学生。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对违反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完善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办法等。1985年,广东省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1996年,全省123个县(市、区)分期分批通过国家“普九”验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和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成为在全国率先“普九”的省份之一。第五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思考题:举例说明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原则。试述家庭、学校、社会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有哪些职责?学校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分析:初一(2)班学生吴某,中午放学时,在校园至校大门之间的道路上骑自行车带人并与其他骑车同学并排同行。不慎掉入路边未加盖的沟里。自行车摔坏,吴某头部右眼上方摔破,身体其他部位挫伤。吴某家长认为:学生发生事故时在学校校园内,此段时间学校是监护人,学校应负责任并赔偿。学校认为,安全问题学校已经反复强调,学生在校园内不准骑自行车和骑车带人,吴某违反规定,学校没有责任。请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并陈述理由。一、两法的制定过程及意义《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经历十一个年头十一次易稿。1980年出讨论稿,1991年9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并正式公布,自1992年1月1日施行。1999年6月28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并正式公布,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两法出现是世界法学思想的演进,法学思想已从亲权是绝对的,家长对孩子有绝对的权力观点转向“国家是青少年的最高监护人”这一观念。两法的意义是我国青少年工作走上法制轨道的重要标志,对我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一)立法的目的、指导思想和进行保护的基本原则1、立法的目的和依据目的:“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一条)2.适用范围“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第二条)3、进行保护的指导思想“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第三条)保护工作的原则“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第四条)(二)家庭保护1.监护和抚养“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第八条)《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2.接受义务教育“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第九条)3.心身健康“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第十条)4.婚姻“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第十一条)5.法律责任“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第十二条)(三)学校保护1.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第十三条)2.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第十四条)学校不能随便开除学生,老师也不能随便让学生退学。某校的一学期末考试前,初二2班班主任罗某把该学校黄某请到学校,指出学生黄某期中考试有五科不及格,平时成绩也不好,她一个人就把全班成绩往下拉了好几分,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也不好,还要影响班级成绩,如果考试仍然有四五科不及格的话将退到初一去。家长问:“那怎么办?”罗老师说:“黄某已15岁多了,您给她找个临时工先做,等到够17岁时我让学校再给她办退学手续。”自此学生未到校上课,其家长给黄某找了分买菜的工作。校长知道此事后,作出如下决定:1、立即向街道办事处报告,某菜店雇用童工。2、找班主任谈话进行批评教育,指出他的做法是错误的、违法的,令其再深刻学习一遍《义务教育法》,写出书面检讨。3、责成教导主任向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检讨学校的错误,并指出家长应负的责任,如不送学生到校上课,学校将把情况报告街道办事处,通过其所在单位进行处理。街道办事处很快通知学校,以对菜店负责人赵某进行了批评教育,赵承认了自己的违法行为,作了书面检查,黄某已由家长领回。3.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十五条)4.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第十六条)5.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第十七条)6.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送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读学校应当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工读学校的教职员应当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得歧视、厌弃。(第十八条)7.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第十九条)(四)社会保护1.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第二十二条)2.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第二十三条)3.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第二十五条)4.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和健康。(第二十六条)5.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第二十七条)6.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第二十八条)7.对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负责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暂时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容抚养。(第二十九条)8.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第三十条)9.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第三十一条)10.卫生部门和学校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条件,做好预防疾病工作。(第三十二条)11.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第三十六条)12.未成年人已经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再升学的,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为他们创造劳动就业条件。(第三十七条)司法保护1.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第三十八条)2.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第三十九条)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并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少年犯管教所,应当尊重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第四十条)4.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第四十二条)我国实行“少年法庭”专审制。法律责任1.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第四十八条)2.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第四十九条)3.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第五十条)4.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依法从重处罚。(第五十一条)5.明知校舍有倒塌的危险而不采取措施,致使校舍倒塌,造成伤亡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二条)6.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引诱、教唆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卖淫的,依法从重处罚。(第五十三条)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内容(一)立法的目的目的: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本法。(第一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第六条)(二)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职责:1.“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第七条)2.“结合实际,组织、举办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活动。”“结合实际举办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第八条)3.“学校应当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学校根据条件可以聘请校外法律辅导员。”(第九条)4.“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教育计划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结合学校的计划,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教育。”(第十条)(三)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不良行为的类型(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学校预防(1)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监护人取得联系。(2)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发现该团伙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第十七条)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第十八条)(3)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座谈、培训等活动,针对未成年人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介绍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指导教师、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有效地防止、矫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第二十四条)学校周边坏境预防(1)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禁止开办上述场所的具体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对本法施行前已在中小学校附近开办上述场所的,应当限期迁移或者停业。(第二十六条)(2)公安机关应当加强中小学校周围环境的治安管理,及时制止、处理中小学校周围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公安机关做好维护中小学校周围治安的工作。(第二十七条)(3)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对于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上述场所的工作人员可以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第三十三条)(四)法律责任1.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第四十九条)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立即改正。(第五十条)2.出版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出版物的;制作、复制宣扬淫秽内容的未成年人出版物,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传播宣扬淫秽内容的出版物的;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二条)3.影剧院、录像厅等各类演播场所,放映或者演出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节目的,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播放的音像制品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第五十四条)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违反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不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或者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由文化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整顿、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健康教育情景剧
- 烘焙师职业规划
- 我为安全代言
- 感染科特色护理和亮点
- 病区管理质控
- 高级教师职称述职报告集合4篇
- 色彩教程知识课件
- 银行业务员个人转正工作总结范文
- 幼儿园活动规划
- 中学学生会总结报告10篇
- 外购外协管理制度
-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财税法规专题》形考任务1-3+终结性考核参考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集中供热行业供需平衡与投资运行模式规划研究报告
- TCSRME 034-2023 隧道岩溶堵水注浆技术规程
- 2024年全国普法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桂枝颗粒营销策略与品牌定位
-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 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
- DB37-T 4706-2024事故车辆损失鉴定评估规范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