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文本之评价建议(解析版)-2025年江苏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_第1页
非连续文本之评价建议(解析版)-2025年江苏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_第2页
非连续文本之评价建议(解析版)-2025年江苏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_第3页
非连续文本之评价建议(解析版)-2025年江苏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_第4页
非连续文本之评价建议(解析版)-2025年江苏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s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讲与练(江苏通用)

专题03:非连续文本之评价建议

【课标要求】

提出意见建议是根据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提出相关建议,供有关单位和个人参考。这类试题实际就

是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观点提出自己独特见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查重点】

发表评价看法,就是对问题或观点进行评价,发表看法。

这类试题实际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发表评价看法时可用事实或道理分析

法一一引用文中出现的事实或道理,然后进行分析,并表明自己的态度与看法;或用围绕观点论述法一一

在亮出自己观点的基础上阐明理由,才能让人信服。

总之,发表评价看法,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恰如其分。

【主要题型】

1.针对某一问题提出一条或几条建议。

2.给某人制定合理的规划。

3.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命题趋势】

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有些材料

看似讲述不同的主题,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

出它们的共性。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备考策略】

1.感悟题

(1)读懂原始材料,从中获取正能量的观点、方法与经验等。

(2)所谈感悟、启示切忌空乏肤浅,要善于结合材料,结合社会生活,结合自身体验,从不同角度去

挖掘。

(3)表达时,应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既言之有理,又言之有序。

2.建议题

(1)提出建议前,先要分析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能够对别人、对社会负责。

(2)要注意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建议,这样才能使建议具有指向性。

(3)提出的建议应具有可行性,能够让被建议对象便于操作。

於考题型归纳

考点1:建言献策

★[解读技巧]

1.分析问题,突出针对性。提出建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只有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才能提出针对性

的建议。

2.明确对象,突出合理性。不同对象,不同问题,应提出不同的建议,突出它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原则。

★【答题方法】

①整体感知,观点明确。明确题干是要求对文中所涉及的某个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还是对全

文的思想内容提出子节点看法和评价,看其要求从哪个方面发表建议;

②围绕观点,大胆表述。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方向,紧扣文章观点,可操作性强;

③联系生活,有感而发。找到个人生活与文章的对接点,把自己感受、体会最深的一点提炼出来,做

到观点有理有据,内容准确全面;

④表述有序,语言通顺。分条陈述,层次清晰,一目了然。

★【答题要点】

(1)提出建议前,先要分析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能够对别人、对社会负责。

(2)要注意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建议,这样才能使建议具有指向性。

(3)提出的建议应具有可行性,能够让被建议对象便于操作。

【例题剖析】

[例1](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

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能和

支撑。

②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广袤的乡土,既有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

农业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选自2024年3月2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①低级别文物是相比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高级别文物而言,主要包括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②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低级别文物并不那么吸引人。它们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或散落在民间村落

中,默默地等待着岁月的流逝,但它们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脉的基石。

③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对这些风雨飘摇的低级别文物的保护,是一场与时间的

赛跑。

(选自2024年5月13日中国经济网,有删改)

材料三:

①走进郴州市桂阳县和谐村,古朴悠然的老屋一字排开,夕阳映得瓦片一片金黄,不时从中传来的

琅琅读书声在田间回响。村中曾经的废弃老屋如今蝶变为种类丰富的“非遗研学基地”,正焕发着新的生机。

②“老屋不仅蕴含着建筑美学,与其所属的传统村落世代相传,更寄托了无数人的乡愁"郴州市相关负

责人说。近年来,郴州启动"唤醒老屋"试点计划,在保护老屋的同时唤醒沉睡的文旅资源。

③在郴州、湘西等地,一幢幢长期无人居住的老屋经过抢修保护和合理利用,旧貌换新颜,转变为

民宿、研学基地、村史展览馆等,为村庄带来更多人气,也激活了乡村振兴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选自2024年5月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①放眼如今的苏州,从城市到古镇再到乡村,新兴旅游目的地和多元业态不断涌现。古典与现代、

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的旅游体验,让苏州旅游焕发出新的魅力。

②用直古镇的沉浸式夜游项目以具有江南特色的风景、园林、非遗等载体搭建演绎场景,将古街、

廊桥等设施进行了艺术亮化提升改造,同时利用激光投影等多媒体技术,重现千年古镇繁华夜景,给游客

带来沉浸式游园体验。

③随着旅游的生活化、体验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及交通和公共设施的日益完善,叠加游客避免

人挤人、追求性价比的心态,县域旅游加速崛起,许多"小城"不知不觉中成了游客向往的目的地。五一期间,

昆山举办第九届昆剧艺术节,6大类17场配套活动同期举办,吸引了大批游客。除了昆山,常熟、太仓、

张家港另外3个县级市同样越来越火。常熟接待游客144.07万人次,同比增长53.17%;太仓接待游客87.25

万人次,同比增长30.1%,其中乡村游接待游客25.98万人次;张家港以“来小城、漫漫游”为主题,举办了

140余场文体旅活动,吸引游客61.26万人次。高铁张家港站假期发送旅客超10万人次,客流增长率为65.9%o

(选自2024年5月17日《中国旅游报》,有删改)

1.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广袤乡土中,不但有民间艺术等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古村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B.低级别文物都分布在偏远地区,且散落于民间村落,默默地等待着岁月的流逝。

C.在苏州,县域旅游加速崛起与游客避免人挤人、追求性价比的心态有一定关系。

D.今年五一期间,常熟、太仓、张家港等县级市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均超过50%。

2.有人认为,一些年代久远的古建筑散落在村落里,破旧不堪,维修成本较大,没有修缮利用的价值。请

结合材料说说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3.会在文旅部门开展的“我为乡村文旅献计策”活动中,同学们提了以下建议,不合适的一项是()

A.摸清当地乡村旅游资源现状,唤醒沉睡的文物。

B.将古建筑拆除并集中新建,打造特色旅游街区。

C.利用当地古村闲置古建筑,建设文化研学基地。

D.用科技手段赋能乡村旅游,让乡村游"潮”起来。

【答案】1.C2.有修缮利用价值。乡村古建筑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脉的基石,修缮古

建筑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能和支撑,激活生机和活力,乡村古建筑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乡村古建筑蕴含着建筑美学,寄托了无数人的乡愁,修缮古建筑可以增加旅游目的地,让旅游呈现多元业

态。3.B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理解不正确。根据材料一②段"广袤的乡土,既有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等物

质文化遗产,也有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知,民间艺

术等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落等属于物质文化遗产,而非"非物质文化遗产"。

B.理解不正确。根据材料二②段“低级别文物并不那么吸引人。它们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或散落在民间村

落中,默默地等待着岁月的流逝,但它们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脉的基石"可知,低级别文物

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或散落在民间村落中,而非"都分布在偏远地区"。

D.理解不正确。根据材料四③段"常熟、太仓、张家港另外3个县级市同样越来越火。常熟接待游客144.07

万人次,同比增长53.17%;太仓接待游客87.25万人次,同比增长30.1%,其中乡村游接待游客25.98万人

次;张家港.…客流增长率为65.9%"可知,常熟、太仓、张家港等县级市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分别是53.17%、

30.1%、65.9%,而非"均超过50%”。

故选Co

2.本题考查看法。

根据材料二②段"它们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或散落在民间村落中,默默地等待着岁月的流逝,但它们是中

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脉的基石"可知,乡村古建筑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脉的基石;

结合材料一①段"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能和支撑”和材料三③

段"在郴州、湘西等地,一幢幢长期无人居住的老屋经过抢修保护和合理利用,旧貌换新颜,转变为民宿、

研学基地、村史展览馆等,为村庄带来更多人气,也激活了乡村振兴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可谈,修缮古建筑

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能和支撑,激活生机和活力。

根据材料二③段"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对这些风雨飘摇的低级别文物的保护,是一场与

时间的赛跑"可知,乡村古建筑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结合材料三②段"‘老屋不仅蕴含着建筑

美学,与其所属的传统村落世代相传,更寄托了无数人的乡愁‘郴州市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郴州启动‘唤

醒老屋'试点计划,在保护老屋的同时唤醒沉睡的文旅资源"和材料四①段"放眼如今的苏州,从城市到古镇

再到乡村,新兴旅游目的地和多元业态不断涌现。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交相辉映的旅游体验,让苏州

旅游焕发出新的魅力"可知,乡村古建筑蕴含着建筑美学,寄托了无数人的乡愁,修缮古建筑可以增加旅游

目的地,让旅游呈现多元业态。

示例:我认为散落在村落里古建筑有维修的价值。首先这些古建筑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脉

的基石,且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属于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加以保护。其次,这些古建筑不

仅蕴含着建筑美学,与其所属的传统村落世代相传,更寄托了无数人的乡愁,能激发人们的家国情怀。第

三,修复后的古建筑可以增加旅游目的地,让旅游呈现多元业态,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能和支撑,激

活生机和活力。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建议。

B.建议不合适。根据材料二②段"它们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中华文脉的基石"和③段"文物是不可再

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结合材料一①段"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

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可知,该建议既破坏了文物,也违背了中央精神,因此不合理。

故选Bo

考点2:发表评价看法

★[解读技巧]

1.事实或道理分析法。引用文中出现的事实或道理,然后进行分析,并表明自己的态度与看法。

2.围绕观点论述法。在亮出自己观点的基础上阐明理由,才能让人信服。

★【答题方法】

L深入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作为评价看法的一种,并找到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

2.从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出发,结合自身体验,坦诚谈出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并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和理

由°

★【答题要点】

(1)读懂原始材料,从中获取正能量的观点、方法与经验等。

(2)所谈感悟、启示切忌空乏肤浅,要善于结合材料,结合社会生活,结合自身体验,从不同角度去挖掘。

(3)表达时,应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既言之有理,又言之有序。

【例题剖析】

[例1](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暑期将至,学校开展"假期生活规划”主题活动。

【材料一】

活动宣传海报。(见下图)

有视划的人生才叫触

【材料二】

①人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教育的使命不能分割为德智体美劳五个向度的独立发展。从教育的内容

看,"五育"之间有着天然的有机联系;从教育的功能看,任何一类教育教学活动都蕴含着多方面的育人资源。

因此,"五育"不应是五个方面各自独立、相互并行,必须融为一体、有机贯通,实现由"五育"并举到"五育"

融通的演进。

②育人先育心,"五育"对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各有侧重,但价值塑造的旨归异曲同工。我们要牢固树

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把价值塑造放在首位,引导学生自觉地明大德、

立大志、成大才、担大任。

③在育人体系中,体育具有基础性、高阶性的特征,指向人的生命健康。但长期以来,教育"弱于体”

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此,我们要着力加强新时代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围绕“教会、勤练、

常赛”,通过特色体育活动和群众性竞技性体育赛事,引导学生在体育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

锤炼意志。

④"五育”融通的深入推进,还要做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文化是更深沉、更持久的育人力量。只有

涵育学生的"昭昭文心",才能真正做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选自高翅《"五育"融通育全人》,《光明日报》2023年5月30日,有删改)

【材料三】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脏搏动有力,从而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体育锻炼还能够增强

呼吸系统的动能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仅肌肉发达,而且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得

到加强,从而增强了身体的协调性,同时动作的速度、灵活性和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提高。

(选自《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材料四】

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劳动教育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让学生

面对真实的任务情境,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一堂好的劳动课,就是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通过

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练意志、锻炼自己。就拿烹饪来说,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

准(2022年版)》,各年级学生有不同的实践任务,例如:1〜2年级从择菜、洗菜学起,可以剥毛豆、做水

果茶,7〜9年级要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独立完成3〜4道菜。循序渐进,做中学、学中做,方能取得实

效。

(选自吴月《播下热爱劳动的种子》,《人民日报》2024年4月21日,有删改)

4.以下对二、三、四则材料的理解分析不亚做的一项是()

A."五育"之间有着天然的有机联系,不应是五个方面各自独立、相互并行,必须融为一体、有机贯通。

B.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仅可以使自己的肌肉发达,还可以在体育中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锤炼

意志。

C.文化是更深沉、更持久的育人力量,可涵育学生的"昭昭文心",因而智育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主

要手段。

D.劳动课要注重实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喊"劳动,要切实保证学生有必要的劳动实践经历,避免走

过场。

5.金如图是小美同学的暑期一日生活规划,请你指出这份规划有哪些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暑期一日生活规划

时间活动内容

7:00起身

7:30早餐

8:00-9:30自主预习高年级课程

10:00-11:30参加书法或古筝兴趣小组

12:30午餐

13:00-14:00午休

14:30-17:30到图书馆读书

18:00晚餐

18:30-20:30看电视

21:00就寝

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即将毕业,大家都在积极讨论自己的生涯规划。小明同学却说,想那么多、那么远干什么?当务之急是

考个好分数。请结合上述材料对他进行劝说、引导。

【答案】4.C5.①规划中缺乏体育锻炼活动。②没有劳动实践安排。③看电视时间过长。示

例:可在9:30至10:00和15:30至16:00各安排半个小时的体育锻炼,12:00至12:30安排为家人

做午餐,18:30至19:00安排洗涮餐具、打扫卫生的内容。19:00至19:3。看电视,19:30至20:30用

于与家人交流。6.示例:小明同学,你这种说法我不赞同。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由童年

开始,一直伴随个人的一生。初中阶段,是职业生涯中探索阶段的重要时期,积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了解周围环境,进而减少职业选择中的失误。越早做职业规划,可以越早树

立人生目标,对我们现在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

【解析】4.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

C.根据材料二第④段中原文,“五育,融通的深入推进,还要做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文化是更深沉、更持

久的育人力量。只有涵育学生的‘昭昭文心’,才能真正做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可知深入推进"五育"融通,

做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涵育学生的"昭昭文心",才能真正做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原文中并没有提到

"智育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主要手段",本项说法无中生有,因此是错误的;

故选Co

5.本题考查材料阅读运用。

根据材料三可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和身体的协调性,同时动作的速度、灵活性和对外界刺

激的适应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提高。

根据材料四可知,参与劳动能磨练意志、锻炼自己,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

分析小美同学的暑期一日生活规划表可知,她的生活规划涉及到起居、吃饭、文化学习、兴趣爱好、娱乐

等方面,却缺少了体育锻炼和劳动方面的内容,且18:30-20:30有2个小时时间看电视,时间过长。这是

暑假时间,要适当地安排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与家人沟通交流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可分析时间安排,从学习或娱乐较长的时段中安排上、下午各半个小时的体育锻炼,午餐或晚餐前后

各半个小时的家务劳动内容、与家人沟通交流等等,合理即可。

6.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所给对话情景是:即将毕业,大家都在积极讨论自己的生涯规划。小明同学却说,想那么多、那么远干什

么?当务之急是考个好分数。对小明的说法,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不赞同,然后结合材料一的宣传海

报和生活实际进行劝说、引导。材料一海报中文字"没有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才叫蓝图"表明了

"规划”对人生发展的指导意义,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提早做好人生规划。劝说时要具体分析职业规划对

中学生的意义,以理服人。

示例:小明同学,你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伴随人的一生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不再局限

于职业生涯的层面,甚而于指向整个人生目标。作为即将毕业的初中生,我们要认同并建立起自我概念,

要逐步有意识地培养职业能力。通过学校学习进行自我考查、角色鉴定和职业探索,完成初步择业计划。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不盲目跟从大众的热门选择,这将会有效减少选择中的失误。我们通过讨论,及

时做生涯规划,可以树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效地促进我们的努力方向。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知识清单

项目知识清单知识清单阐释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指围绕一个事物或主题,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提供多维

1.非连续性文本

度的诸如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

的概念

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事物或者

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必须综合地表达意义。

在内容上,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

格、图画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

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

知在文体上,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

2.非连续性文本

识强调各种文本、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

的独特性

储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当今时代已进入读

备图时代、媒体时代,大量信息以碎片形式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

息,无疑将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能力之一。

具体来说,非连续性文本以其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在现

代社会中被广泛运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密不可分。

1.内容概括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从材料中得出的结论;根据指定材料,分点(条)概述主要

内容。

2.信息判断选择源自材料的说法正确(错误)的一项;判断源自材料项目表述的正误。

3.原因探究根据材料,分析(推断)……的原因;说说为什么……

考4.材料比较从不同材料中寻找相同(似)点;从同一材料或不同材料中辨析不同点。

点5.图文转换根据给定的表格,提取信息,得出结论;根据给定的漫画,说明其内容,分析

透其寓意。

视6.字词品味品味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分析加点字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7.手法分析分析指定句段运用了什么说明(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分析指定句(段)

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设计解决方案,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

8.方案设计

等。

9.观点阐述对材料中包含的事实或道理做出自己的评判,并阐述理由;对特定的观点发表

自己的看法,并阐述依据。

结合材料,说说得到了哪些收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得到的启示;针对某一

10.感悟建议

现象或者某一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①直接提取法,从阅读材料中直接提取相关词句进行回答。

1.内容概括类②连缀成句法,援引材料中的词句,并适度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归纳,形

成答案。

③意思概述法,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直接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①材料与选项对照法,把阅读材料与选项进行一一对照,判断它们的正误。

2.信息判断类

②材料整合处理法,对所列材料进行整合与分析,印证选择或判断的正误。

③关注细节法,关注材料中的细节,进行比较鉴别,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部分。

①仔细审题,善于探究。明确题意,读懂材料,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外在变

化,针对文本内容或文本所反映的问题、现象,展开大胆探究,并做出合理的

3.原因探究类

推断。

②科学解说,巧妙阐释。根据语境,提炼出与题目要求相关的信息及要点,将

从材料中发现的现象、规律等,用精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①用心研读,研读命题者指定的材料,从“写什么”和“怎么写”两大方面整

体把握核心要点。

4.材料比较类②潜心比较,运用比较的方法,把不同材料从横向与纵向作多维比较,归纳其

中相同(似)之处。

技③专心辨异,分析辨别同一材料或不同材料中的细微差别,进而把握它们的不

巧同点。

归◎表格题

纳①把握考题要求,注重整体观察,包括该表格的标题、纵横轴以及图例等。

②正确认读图表,注意图表细节,重视数据变化。

5.图文转换类③讲究表达方法简要归纳出信息要点。

◎漫画题

①审读画面,观察画面构成要素。

②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

③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6.字词品味类◎词语品味

①联系字词,对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

②联系本句或上下文,分析字词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么内容。

③联系文章的中心与作者的态度、情感,分析字词在表达人物情感和主题上的

作用。

◎加点字词能否删去

①表态----不能删。

②定性,解释这个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或作用,如“比较”“几乎”“相当”表

程度;“大约”“可能”,表估计;“左右”“多”表数量等。

③接着分析若删去该字词,句子意思的改变,不符合实际等。

④该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①聚焦语段,明确题目限定的句(段)区间,对其展开精读品味。

7.手法分析类②判别手法,从句(段)文字出发,调用积累,对其所用手法作出准确判断。

③语境分析,针对不同文体,结合语境,按照“共性加个性”的原则,对该处

手法的表达效果作出阐述。

①研读题干,理解设计的目的、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等。

8.方案设计类

②从阅读材料中寻找设计的原则与思路。

③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方案或对症下药,提出修改意见。

①事实或道理分析法。引用事实或道理,然后进行分析,并表明态度与观点。

9.观点阐述类

②围绕观点论述法。在亮出自己的观点的基础上阐明理由,论述言之成理,令

人信服。

◎感悟题

①读懂原始材料,从中获取正能量的观点、方法与经验等。

②所谈感悟、启示切忌空乏肤浅,要善于结合材料,结合社会生活,结合自身

体验,从不同角度去挖掘。

10.感悟建议类③表达时,应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既言之有理,又言之有序。

◎建议题

①提出建议前,先要分析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能够对

别人、对社会负责。

②要注意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建议,这样才能使建议具有指向性。

③提出的建议应具有可行性,能够让被建议对象便于操作。

一、(2024•江苏徐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2022年国际博

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作为与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的相遇之地,博物馆让我们了解过去、

了解现在,并打开心灵去接受未知的事物、全新的观念,这正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力量。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博物馆建成

开放,全国博物馆年度参观人数由7亿人次增长至12亿人次,平均每年增加1亿人次。

科技的进步,给博物馆带来了全新的机遇,让博物馆拥有了创新的力量。利用数字资源,可以展示数

字化展品,丰富展陈的形式;开发A叩应用,可以在展厅现场实现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展示,通过数字化开

发设计,可以设置游戏,增强体验、增加互动;运用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沉浸式展览、可穿戴设备等,带

来如真似幻的效果……“互联网+博物馆”突破了空间限制,博物馆的功能被极大拓展。

近年来,博物馆教育也有了更多的创新与发展,讲解、讲座、工作坊、课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出

现,拉近了青少年和博物馆之间的距离。每家博物馆都应专注于自由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再造,吸引更多领

域的受众产生兴趣。博物馆教育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爱上博物

馆。

(摘编自《光明日报》,有删改)材料二

2022-2023年博物馆文创话题调查

序号文创类型比例

1美食文创25.7%

2盲盒类文创25.9%

3生活家居类文创12.6%

4文创节目12.8%

5文具类文创6.5%

6数字藏品7.2%

7文创游戏8.3%

材料三

故宫博物院的紫禁暗香疏影梅鹤小夜灯唯美浪漫:敦煌研究院的琶琶镜梳礼盒精巧玲珑,陕西历史博

物馆的“青铜小分队”系列盲盒憨态可掬;苏州博物馆的唐寅创意茶泡趣味十足文旅融合背景下,各

大博物馆积极盘活馆藏资源,通过文创开发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例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形

象代言人——唐妞,这位来自唐朝的小胖妞是以唐仕女佣为原型,她高髻峨眉,面如满月,体态丰满,身

穿宽袖长裙,糅合了西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现代漫画特色设计而成。她一出现,就迅速夺

得大家的喜爱,成为陕西最有影响力的原创IP形象之一。

(摘编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是小秦同学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

B.我国在十三五期间,无论是博物馆的数量还是参观博物馆的人数,都呈增长趋势。

C.近年来,博物馆教育有了更多形式,吸引更多人了解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D."互联网+博物馆〃技术的结合,博物馆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它的功能有了极大的拓展。

2.【材料三】中的唐妞为什么会得到大家的喜爱?

3.徐州博物馆也有丰富的藏品,如下图出土于徐州驮篮山楚王墓的西汉陶绕襟衣舞俑,博物馆推出了纯手

工绘制的陶瓷冰箱贴,读了【材料三】关于唐妞的描述,请你也来描述一下陶绕襟衣舞俑。

4.M青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给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研发提三条建议。

【答案】1.D2.唐妞糅合了西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现代漫画特色设计而成,所以得到

大家的喜爱。3.出土于徐州驮篮山楚王墓的西汉陶舞俑身着绕襟深衣,顶发中分于脑后挽成发髻,身

体呈现出"S"形。双臂上举,长长的衣袖从上向身后飘下,动感十足。从造型看,跳的应是当时盛行的长袖

折腰楚舞。4.例如:①文创产品要能接地气,有创意,"活"起来,"潮"起来;②加大关注青少年消费

群体的需求,研发文具类文创的开发;③加大对真实体验类、个性的文创产品的开发。

【解析】L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D.结合材料一第三段中"科技的进步,给博物馆带来了全新的机遇,让博物馆拥有了创新的力量。……'互联网

+博物馆'突破了空间限制,博物馆的功能被极大拓展"可知,"互联网+博物馆”技术的结合,博物馆突破空间

限制,而不是"博物馆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本项分析不当;

故选D。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材料三”这位来自唐朝的小胖妞是以唐仕女佣为原型,她高髻峨眉,面如满月,体态丰满,身穿宽袖长

裙,糅合了西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现代漫画特色设计而成。她一出现,就迅速夺得大家的

喜爱,成为陕西最有影响力的原创IP形象之一",可知:唐妞糅合了西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

现代漫画特色设计而成,得到大家的喜爱,成为陕西最有影响力的原创IP形象之一。

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图文转换要结合题干、材料内容和图片进行介绍图片中的内容,介绍时要有条理。

结合图片,可知:出土于徐州驮篮山楚王墓的西汉陶绕襟衣舞俑以当时舞姬跳舞的情态为原型。她的头发

在脑后梳成一个美丽的发髻,脸瘦瘦的,体态苗条,身穿一件宽袖紧身的绕襟深衣,她双臂向上举起来,

长长的衣袖从空中向身后飘下,体态呈优美的S形,动感十足,舞姿奔放热烈。她应该是在跳当时最流行

的翘袖折腰舞蹈吧,焕发出青春和力量的勃勃生机。

4.本题考查提炼文章信息和内容拓展。

结合材料二"2022-2023年博物馆文创话题调查:美食文创占25.7%,盲盒类文创占25.9%",材料三"文旅融

合背景下,各大博物馆积极盘活馆藏资源,通过文创开发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可知:文创产品要富

有生活特色,要富有创意,通过文创作品使文物"活"起来,"潮"起来;

结合材料一第三段"开发APP应用,可以在展厅现场实现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展示,通过数字化开发设计,可

以设置游戏,增强体验、增加互动;运用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沉浸式展览、可穿戴设备等",材料二"2022-2023

年博物馆文创话题调查:文创游戏占8.3%"可知:要通过数字化开发,增加人们的体验感受,增进现代人与

文创产品的互动。

结合材料一第四段"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出现,拉近了青少年和博物馆之间的距离。每家博物馆都应专注于自

由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再造,吸引更多领域的受众产生兴趣",材料二"2022-2023年博物馆文创话题调查:文

具类文创占6.5%”可知:多点开发与青少年消费有关的文创产品,关注青少年群体,专注于自由文化资源的

挖掘与再造,吸引更多青少年对此产生兴趣。结合以上分析组织答案即可。

二、(2024•江苏泰州•二模)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京剧的源头是徽剧,乾隆年间,四大徽班(徽剧)、汉调艺人、昆

曲秦腔、地方民间曲调奉命进京,为乾隆祝寿。多剧种纷纷登台献艺,为剧种与剧种之间形成碰撞提供了

可能;徽剧有优美、完整的音乐和唱腔,汉调艺人以精细别致、合情入理的表演风格著称,昆曲秦腔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地方民间曲调则呈现出各自的风格,剧种与剧种之间交流频繁;徽剧与汉

调艺人合作,部分接受昆曲秦腔的曲调,又借鉴地方民间曲调的表演方式,最终形成的京剧位列中国戏曲“榜

首”,京剧自身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2010年京剧被列入“人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

①梅派形成初期。梅巧玲开创的梅派艺术,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提高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也

成为了梅派男旦的重要奠基人。第二代梅派传人梅竹芬承父衣钵,良好地继承了梅巧玲的唱法,他对梅派

艺术的传承功不可没。

②梅派的创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梅巧玲之孙梅兰芳继承并发展了梅派艺术,当时的男旦艺术

在京剧史上出现了"梅尚程荀"四大名旦,这是京剧走向兴盛的重要标志。梅兰芳旦行立派,创立梅派,他最

擅长演的是"旦”,梅兰芳是中国旦角第一人。

③梅派的创新。梅兰芳创新梅派艺术,梅派艺术的发展,得益于时代的机遇,当时北京精英荟萃,

戏楼茶馆云集,在梅兰芳缀玉轩聚集的“梅党”也各显其长,盛举共襄,进而成就了当时梅兰芳的梅派艺术。

此时京剧位列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④梅派的传承。梅兰芳的一生,不断革新,精益求精,他将诸多艺术领域的创作思想融于京剧艺术

表演中,使京剧旦行的唱腔、表演艺术臻于完美,成为旦行中影响深远的流派,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最能体现梅派艺术风格的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

⑤梅派京剧已成为京剧最具代表的流派,京剧所传达的文化自信、爱国精神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将历久弥新、永不凋零。

【材料三】

①京剧是通过不断的、、形成的。它博大精深,是国粹之一,然而,现如今,

京剧却面临着种种尴尬。

②首先,京剧人才出现危机。热爱京剧并有志于投身京剧表演艺术的人太少了,京剧研究及表演不

同程度地出现了人才危机。其次,缺乏高水平曲目和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传统好戏大部分失传,留下来的

作品很少有人能演得精彩。再次,剧团资金短缺。由于经费短缺,使京剧艺术的综合艺术效果、艺术质量

大受影响,发展和创新动力不足。观众老龄化是京剧面临的又一大难题。京剧观众出现"断代"的危机。收看

央视戏曲频道的绝大部分都是老年人,现在的青年人都喜欢观看综艺类节目。

③2023年中国京剧院进行了公益演出,有中学生说:"我对京剧不反感,只是感觉它太过时,如果喜

欢会被同学笑为老土。”有中学生说:"我不是老年人,所以我不喜欢。”......这些都折射出京剧宣传和教育的

薄弱。京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热爱京剧、传承和弘扬京剧文化就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

化的具体表现,我们每一个青少年责无旁贷。

5.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位列中国戏曲“榜首"。2010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名录”。

B.梅派形成初期。梅巧玲开创的梅派艺术,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提高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成

为了梅派男旦的重要奠基人。

C.在梅派的形成初期、创立时期、创新时期和传承时期,梅兰芳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D.现在的京剧缺乏高水平曲目和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传统好戏大部分失传,留下来的作品很少有人能

演得精彩。

6.小文同学说,【材料二】的第①段可有可无。你的观点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7.【材料三】第①段的横线上应该填入“交流、碰撞、融合”这三个词,请按照正确顺序填写,并结合【材

料一】阐述这样排序的理由。

语序:、、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女针对部分中学生所说“我对京剧不反感,只是感觉它太过时,如果喜欢会被同学笑为老土”“我不是老年

人,所以我不喜欢”,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5.C6.【材料二】的第①段必须要写。这一段主要写梅巧玲、梅竹芬父子在梅派形成初期的

贡献,和材料的②③④段构成了梅派从形成初期到创立到创新到传承的整体(一脉相承)。7.语

序:碰撞交流融合理由:这三个词体现了京剧借鉴、吸收汉调艺人、昆曲秦腔、地方民间

曲调的过程,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或:按时间先后顺序)。8.京剧并不"老土",它的魅力让人喜闻乐见。

①京剧自身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已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②京剧所传达的文化

自信、爱国精神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将历久弥新、永不凋零;③京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之

一。传承和弘扬京剧文化,我们每一个青少年责无旁贷。

【解析】5.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C."在梅派的形成初期、创立时期、创新时期和传承时期,梅兰芳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表述错误。从材料二第

①段"梅派形成初期。梅巧玲开创的梅派艺术,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提高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成为

了梅派男旦的重要奠基人。第二代梅派传人梅竹芬承父衣钵,良好地继承了梅巧玲的唱法,他对梅派艺术

的传承功不可没"可知,在梅派的形成初期,梅兰芳没有发挥着作用。故只能说:在梅派的创立时期、创新

时期和传承时期,梅兰芳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故选C。

6.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

内容上,从"梅派形成初期”可知,这一段主要写梅巧玲、梅竹芬父子在梅派形成初期的贡献,这是梅系形成

的一个重要时期,如果删去,整个梅系的形成过程就不完整。

结构上,这一段和材料的②③④段构成了梅派从形成初期到创立到创新到传承的整体,这种一脉相承的

关系让文章的结构更为完整,人们的认识更为清晰。

所以,材料二的第①段必须要写。

7.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过渡。

"碰撞、交流、融合"这三个词语分别表示出京剧与借鉴、吸收汉调艺人、昆曲秦腔、地方民间曲调等其他剧

种的关系的顺序,先是与汉调艺人、昆曲秦腔、地方民间曲调等其他剧种"碰撞",这是初接触,通过初始的

接触,让彼此的不同点撞击出火花,然后解决这一不同,彼此开始交流,互通有无;最后彼此融合,你中

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借鉴,相互调整。所以,"碰撞、交流、融合"这三个词语既有着时间的先后,又符合

发展过程的逻辑关系。

8.本题考查理解与应用能力。

可对"我对京剧不反感,只是感觉它太过时,如果喜欢会被同学笑为老土""我不是老年人,所以我不喜欢"

等错误观点,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加以反驳。

示例:京剧是作为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物,是生机勃勃值得发扬光大的国宝、国粹。京剧艺术之

博大精深,她所能反映和表现的人类情感和审美意味的广度和深度,是如今的流行音乐也有所不及的。两

百年来的千锤百炼,在融合众多剧种精华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一大批极富表现力和美

感的曲调,无论是刻画人类情感还是带给我们韵味十足的审美享受,都是独特又极富魅力的。当她随着剧

情的展开而趋于高潮之际,其运腔之细腻和激越同样能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由此可见,京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传承和弘扬京剧文化,我们每一个青少年责无旁贷。

三、(2024•江苏扬州•二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近段时间,都市人的生活圈流行一个“公园20分钟效应”,指即便不做任何运动,只要在公园或其他

能感受到自然气息的地方待上20分钟,人就会变得愉快起来。究其原因,并不只是美好环境与心理暗示的

作用,而是与人体压力激素有诸多关系。

美国亚拉巴马州大学的研究团队从生理和生物化学方面来验证“公园20分钟效应”,主要是收集参与

者的唾液样本,检测其体内代表压力指标的激素一一皮质醇的浓度。结果显示,有76.7%参与研究的游客表

示逛公园后提升了他们的快乐感,心理健康水平的评分从进公园前的平均35.82分升至逛公园后的39.18分,

说明主观心理感受的确得到了显著改善。更为重要的是,有78.3%的游客在逛公园后皮质醇水平显著下降,

表明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

研究人员得出最终结论:只要逛公园达到21.8分钟以上,就可以检测到人体皮质醇水平降低。

由此,无论是心理感受还是生理、生化指标都证明了逛公园对人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撇开复杂的科

学原理,简单理解就是公园中的短暂休憩显著降低了人体内的皮质醇水平,从而缓解了压力。

(摘自2024年4月23日《北京日报》,有删减)

【材料二】

皮质醇是什么物质?通过什么路径作用于人的大脑并影响心理感受呢?

皮质醇其实是人或动物肾上腺分泌的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由于皮质醇能在人

应对压力中扮演重要角色,又被称为压力激素。皮质醇的水平随着人感受到的压力增加而上升,当人遇到

危险,学习或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时,大脑中豌豆大小的垂体腺就会向位于肾脏上方的肾上腺发出信号,

促使它们分泌皮质醇并将其输送到血液中,导致皮质醇水平的快速上升。这其实是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形成

的一种应对压力机制,可迫使人们选择对抗或逃离危险。

虽然皮质醇能帮助人们应对压力,但如果较长时间处于高水平状态,会影响身心健康。反之,若拥有

适当的皮质醇水平,人会处于一种放松且舒适的状态,于学习或工作中获得高水平的发挥。

(摘自“中国青年网",有删减)

【材料三】

中考临近,许多同学压力倍增,严重者甚至给身心造成危害。如何调适压力呢?

有规律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降低焦虑,但过度运动也可能导致皮质醇升高。大量研究证明,一周三到四

次,每次不低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对心理健康水平会有所改善。

有研究表明,从睡眠时间段上看,22:00-6:00的睡眠时间最有助于皮质醇水平的降低;从睡眠时长

来看,睡6小时者血液中皮质醇含量比睡8小时者高约50%。除此之外,午睡习惯也被证明有助于调适压

力。

采用均衡的饮食,减少咖啡因、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

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为什么有压力者更需强调低糖低脂饮食?原因在于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能够引

起压力和愤怒的感觉,加工过的蛋糕、油炸食品等都可能含有一定反式脂肪酸。

(节选自《压力的调适》,作者西英俊,有删改)

9.《庐山草堂记》中,白居易写自己置身于庐山美景,"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请结合材料,分析造成

这种感受的原因。

1L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逛公园能提升快乐感,主要是因为公园内优美的风景让人放松身心,忘却烦恼。

B.皮质醇如果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会影响身心健康;但这不意味皮质醇水平越低,越有利于身心健

康。

C.每日坚持一定时长的剧烈运动有助于皮质醇水平的降低,可以有效减压。

D.加工过的蛋糕、油炸食品中含有反式脂肪酸,食用后会引起愤怒的情绪。

12.含学校准备于近期面向初三学生召开“科学减压,奔赴中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请你结合材料,就如何

减轻压力的问题,对同学提三点建议。

【答案】9.因为大自然的美景会让人体内的皮质醇水平下降,缓解心理压力;同时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

所以会感到外在安适,内心和乐。10.(1)垂体腺;(2)皮质醇。11.B12.(1)坚持锻炼,

保证每周三到四次,每次不低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2)科学睡眠,每天早睡早起,养成午睡习惯;(3)

均衡饮食,增加新鲜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减少咖啡因、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解析】9.本题考查拓展运用。

根据材料一第2段"有78.3%的游客在逛公园后皮质醇水平显著下降,表明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可知,大自

然的美景会让人体内的皮质醇水平下降,缓解心理压力;

根据材料一第2段"结果显示,有76.7%参与研究的游客表示逛公园后提升了他们的快乐感,心理健康水平

的评分从进公园前的平均35.82分升至逛公园后的39.18分,说明主观心理感受的确得到了显著改善"可知,

大自然的美景会使人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所以白居易置身于庐山美景,会感到外在安适,内心和乐。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材料二第2段“当人遇到危险,学习或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时,大脑中豌豆大小的垂体腺就会向位于肾

脏上方的肾上腺发出信号,促使它们分泌皮质醇并将其输送到血液中,导致皮质醇水平的快速上升"可知,

因为有压力,会导致大脑中的垂体腺发出信号,所以第一个空应该填垂体腺;肾上腺会分泌"皮质醇"并输送

到血液,所以第二个空要填"皮质醇"。

11.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辨析。

A根据材料一第2段"结果显示,有76.7%参与研究的游客表示逛公园后提升了他们的快乐感,心理健康水

平的评分从进公园前的平均35.82分升至逛公园后的39.18分,说明主观心理感受的确得到了显著改善”可

知,逛公园让人"忘却烦恼"说法太绝对;

C.根据材料三第2段"有规律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降低焦虑,但过度运动也可能导致皮质醇升高。大量研究证

明,一周三到四次,每次不低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对心理健康水平会有所改善”可知,过度运动效果会适得

其反,也不必"每日坚持一定时长的剧烈运动";

D.根据材料三最后一段"原因在于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能够引起压力和愤怒的感觉,加工过的蛋糕、油炸

食品等都可能含有一定反式脂肪酸"可知,加工过的蛋糕、油炸食品等都"可能"含有一定反式脂肪酸,并非

一定会含有反式脂肪酸;

故选B。

12.本题考查材料拓展运用。

(1)根据材料三第2段“大量研究证明,一周三到四次,每次不低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对心理健康水平会

有所改善"可提出建议:坚持锻炼,保证每周三到四次,每次不低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

(2)根据材料三第3段"有研究表明,从睡眠时间段上看.…午睡习惯也被证明有助于调适压力”可以提出建

议:科学睡眠,每天早睡早起,养成午睡习惯;

(3)根据材料三第4段"采用均衡的饮食,减少咖啡因、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可以提出建议:均衡饮食,增加新鲜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食物,减少咖啡因、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四、(2024•江苏盐城•二模)班级开展"短视频”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①单集时长不超过10分钟的网络微短剧,是一种新兴的视听艺术形态,当前正处在从粗放式发展的

高产量阶段迈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因内容新颖、节奏快、成本低等特点,视频平台纷纷入局,不

断为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加码。网络微短剧结合了网络短视频与网络剧的典型属性,既需要满足观众对于小

体量叙事的要求,也需要呈现出富有吸引力的剧情。

②短视频的发展依托于受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催化出全新的媒介技术手段。网络微短剧的发展是短

视频向高阶的递进,既符合大众填补碎片化时间的需求,也借助影视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解决部分短视

频内容低俗化、节奏拖沓等问题,满足网络用户的视听新需求。同时,网络用户期望从网络微短剧中获得

一种“替代性满足”。网络微短剧经常呈现出戏剧冲突集中、情感输出直接等鲜明特点,大多情节起伏落差大、

振幅强,同时情节间隙小、反转多,动作连接紧密。网络用户从传统影视剧循序渐进、娓娓道来的叙事方

式中走出,在快速的开局、单刀直入的情节、不断迭起的高潮、直白的台词中迅速获得情感上的认同。

(摘编自张智华、曹馨丹:网络微短剧:"小体量"追求"大格局")

材料二: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材料三:

①随着技术与媒介的蓬勃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可以用短视频来“书写"的年代。一次大学课堂的线上

"云"备课,让我偶然成为一名知识短视频博主。当我把自己讲解历史人物、古典诗词、传统艺术等内容的课

堂视频上传至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后,没想到平均每条都获得上百万播放量,更没想到一年内能得到全网近

800万粉丝的支持。

②通过短视频,用心讲好内容,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一直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用讲故事的形式,

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