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6讲必修下《六国论》《阿房宫赋》一轮复习
目录
01模拟基础练
02重难创新练
03真题实战练
.基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六王毕,四海:
A«
上■之谓甚,其可再乎
秦量纷奢,人亦念其家
B'[不擘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奈何取之尽锚铢
c-
,不稼不不啬,胡取禾三百困兮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I取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盘盘焉,困困厚
A'•囹立远视,而望幸亭
骊山北构顶西折
D.
,I谁得而族灭也
独耒之心,日益骄固
c
■未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多于九土之城郭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各抱地势,钞少斗用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C.弃掷强遒,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D.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4.对下列句式类型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判断句)
B.秦人不暇自哀(定语后置句)
C.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状语后置句)
D.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省略句)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日削月割B.以地事秦
C.义不赂秦D.礼天下之奇才
6.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不赂者以赂者丧
B.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C.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二、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斗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特有的标记。
斗是斗形垫木块,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
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
型建筑不可缺的部分。木构架的优点是:第一,①。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维护和分隔空
间的作用。第二,②。可以因地区寒暖之不同,随意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薄、选取何种材料,以及确
定门窗的位置和大小。第三,减少地震等损失。由于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
有利于减少地震等损害。第四,@Q古代黄河中游森林茂密,木材较之砖石便于加工制作。
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①.
②.
③.
8.根据所给插图,写出杜牧《阿房宫赋》中直接描写其建筑结构的四字短语。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
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
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
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杜牧《阿房宫赋》,有删改)
(二)
(秦始皇)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埋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
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范中。先作前殿阿房,
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
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①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
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发北山石椁,
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卢生说始皇日:“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入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漏,入火不燕,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
能恬淡。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于是始皇日:“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
称‘朕‘。"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
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
骑。始皇怒目:”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注】①天极、阁道、营室皆为星宿名。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各抱地势,钞S斗用B.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燕赵之收题,韩魏之等营D.瓦缝率奉,多于周身之帛缕
2.下面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B.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戍卒叫,函谷举。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入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B.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C.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D.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入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4.下列文化常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房宫赋》的作者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杜牧,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他与
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
B.《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
理,以此讽谏当时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与西汉贾谊的《过秦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C.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
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D.词采华丽、节奏鲜明、气势酣畅是“赋”共同的特点,赋多用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句式多为骈散相间,整散结合,长短不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在这一点上,《阿房宫赋》堪称典
范之作。
5.翻译下列句子。
(I)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
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
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
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
题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李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害L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
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选自苏洵《六国论》,有删改)
材料二: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鹫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
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
以本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
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
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
无用,故鬼名城,杀豪杰。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
也。
(选自苏轼《六国论》,有删改)
6.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思A厥B先祖父C暴D霜露E斩F荆棘G以有H尺寸I之地
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颠覆,指“颠坠覆败”,古代常用于描述国家灭亡,也可用于描述规则的颠倒失序。
B.事,指“侍奉”,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事”意思相同。
C.至于,指“到了……的时候”,与材料一中“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至于”意思不同。
D.速,指“迅速、快速”,与苏洵《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的“速”意思相同。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宗明义,起笔即指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再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角度展开论述,从而
使议论严谨周密。
B.材料一在论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的分论点时,接连使用多组对比进行论证分析,态度鲜明地
批判了秦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C.材料二认为六国之君对老百姓的暴虐程度不比秦始皇、秦二世轻,然而当时百姓无一人造反,是因
为百姓中的俊杰多数成为宾客,各有职分。
D.材料二的写作目的,是要提醒统治者要依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来制定选拔制度,使百姓中那些优秀杰
出的人参与到对社会的治理中来。
9.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故栗名城,杀豪杰。
10.两则材料都是针对“六国”的论述,但观点并不相同,请简要概括。
二、小阅读
11.再读两篇文章,比较《六国论》《阿房宫赋》不同点,完成下面表格。
比较点(不同
具体分析
点)
(1)文体不《阿房宫赋》是____,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而靠近散文的一种体裁;《六国论》是______,
同是篇议论文。
《阿房宫赋》是为帝而作,意在戒唐。当时的唐敬宗昏庸荒淫,大兴土木,起造宫室,劳
民伤财。见此,杜牧写此赋,借秦统治者荒淫奢侈、自取灭亡的史实,讽喻敬帝应当节俭
(2)_____不爱民。
同《六国论》是缘事而作,意在鉴宋。当时北宋对契丹和西夏的军事掠夺采取以赂求和、苟
且偷安的退让政策,作者写此文是要告诉宋仁宗,应该以六国破灭为鉴,不要对契丹和西
夏屈膝求和,以免像六国那样“为积威之所劫”。
(3)_____不《阿房宫赋》辞采华丽,铺陈夸张;《六国论》严谨准确,简洁明快;《六国论》虽有整
同句,但不押韵;《阿房宫赋》是有部分押韵。
(4)涉及的
《阿房宫赋》只从秦统一说到秦灭亡、阿房宫被焚共约15年的时间;《六国论》所说的是
史实范围不
自秦灭六国至秦统一的几十年期间的历史情况。
同
(5)评议的《阿房宫赋》是指斥秦王朝的残暴荒淫;偏重于斥责秦的骄奢荒淫,也说及六国不爱百姓;
角度不同《六国论》是从痛惜六国失策的角度来说的。
(6)运用对
《阿房宫赋》中的对比是____、虚实相生的;《六国论》是横式对比,“赂者”与“不赂者”
比的方式不
虽同不免灭亡,但情况有别。
同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各题。
历史的裂痕
在邙山莽莽黄土之上,到处布满了高高低低的墓群。这些墓群依次排列开去,似在诉说着那些尘埋的
历史。就在黄河岸边,邙山之巅,横向里现出一条沟壑,像谁猛舞利刃,在历史的深处划出一道裂痕。这
就是鸿沟,曾经搅乱历史风云的鸿沟:让人发无数联想的鸿沟。
鸿沟原名叫广武涧,是战国时期魏国开凿的引黄济田的水利工程。鸿沟的北面是涛涛的黄河,西南面
则群山万壑。沟中滚滚的黄河水深不可测,沟的四周万木丛生,百兽哀鸣。其地势之险,是东西向的咽喉
要塞。有人说,当取天下之日,中原在所必争。古往今来,中原多少战事如烟云过眼,惟鸿沟引出的故事
成千古绝唱。
史有传闻,当以勾画万里长城的大手笔著称的秦始皇带着车队路过时,有两个人在赞叹之余,同时发
出了不同的豪言。一说:“大丈夫当如是也!“一说:"彼可取而代之!''说前一句的较工于心计,后来做了汉
朝的开国皇帝;说后一句的则少城府,鸿门宴放走了死对头,一把火焚烧了阿房宫,空做一场皇帝梦。鸿
门宴与鸿沟都是鸿宇起头,本没有自然的联系,但总让人感到有某种天然的巧合。鸿门宴之时,项羽大军
40万,刘邦仅有10万。项羽若依范增计杀掉狡诈多谋的刘邦,便不会再有后面的鸿沟之争。偏偏项羽自恃
高强而犹豫不定,失去了重要的一次机会,以致放虎归山,使之形成与项羽抗衡的军事阵营。鸿门宴是项
羽的一个败笔,鸿沟亦然。项羽失去了最后的机会。其时是公元前202年,鸿沟西侧是刘邦的汉王城,东
侧筑起项羽的霸王城。项羽势强,两军对垒,可还是让刘邦滑了过去。
两个鸿字,让项羽有了终生的遗憾,最终自刎乌江。项羽毕竟是项羽,其如果过江而去,汲取教训,
重整旗鼓,历史还不定如何写就。但项羽的性格决定了他只能以这样的结局塑造自己的形象。多少年后,
一个忧惋的女子在一个梧桐更兼细雨的黄昏想起项将军,依然感叹不已: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氏
之类女子心目中的英雄,于刘项之间,非项莫属。成者英雄败者贼,这贼的骂名,怎么也安不到项羽身上。
在两军对垒,楚军久攻汉军无果的时候,项羽支起了一口大锅,欲把刘邦的老父煮了。而刘邦却耍起
了无赖,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日'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不知太史公如何得知血肉横飞的战场上,这等糅合着残忍与机诡的情节。项羽太要名声和体面,人家的老
爹没有杀掉,还和刘邦在鸿沟平分了天下。这在项羽来说可能是无奈之举,两年半的争斗中,刘邦已渐渐
缓过劲来;而对于刘邦,则是一种缓兵之策。其一旦羽翼丰满,便想遮蔽整个中国了。野心乘势,要比项
羽来得十二分的凶猛。最终导演了一场历史上最有感染力的话剧,这场“霸王别姬”,让天地为之动容。当虞
姬拔剑起舞,血别项羽,正是四面楚歌唱响之时。“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雌不逝,马隹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与美人,刀剑与热血,在那个凄婉之夜形成鲜明的对立。
鸿沟只是一个摆设,一个布景道具,然而,它又是煌煌史册中的神来之笔。这一笔是最有说明力的警
言妙语。有人要将长江变成第二个鸿沟时,毛泽东没听那一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一
警觉与历史紧密相连。刘氏建立汉朝之后,恐怕没有故地重游。这里说不上是他的光荣呢,还是耻辱。倒
是多少年以后,一个叫做沅籍的人信马由缰,来到这里,看着早已是断壁残垣的古战场,不禁仰天长叹:“时
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场叹息由着狂舞的涧风,飞扬了数千年,对其的认识却莫衷一是。那是个产生故
事的时代,由鸿沟所派生出的诸多故事,足以让后人品味。
历史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不管是秦始皇精心修造的长城,还是刘邦与项羽利用的这条鸿沟,都不能阻
挡住历史的风雨。这风雨可以使长城颓毁,也可以将鸿沟填平。现在,它们早已不再是深不可测,无法逾
越了。鸿沟看上去是那么普通,就像一条干涸的河道,尘土漫漫,芳草萋萋,顺黄河而来的风,腾挪漫卷,
似搅起阵阵马蹄和喊杀的烟尘。
1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鸿沟的兴衰为线索,意在揭示鸿沟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B.文章开头和结尾虽然都采用了景物描写,但二者的作用并不相同:前者意在引出作者对鸿沟的思考
和联想,而后者则给读者一种沉浸于历史而回味无穷的感觉。
C.第五段作者着力描写了“霸王别姬”的场面,主要是为了渲染项羽失败之惨烈,从而夸赞刘邦胜利的
伟大。
D.作者说“李氏之类女子心目中的英雄,于刘项之间,非项莫属”,强调了李清照的女性身份,也是为
了突出项羽的英雄形象。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取“鸿沟”这一有着丰厚底蕴的历史遗迹为观照点和情感生发点,将与之有关的历史掌故一一
勾连。
B.作者在描绘历史场景,勾描历史人物或抒发深沉之思的时候才那样的挥洒自如,发于所当发,止于
所当止。
C.霸王沽名,这一点在鸿门宴中有充分体现。假如在鸿门宴上依范增计杀掉狡诈多谋的刘邦,项羽最
终便不会失败了。
D.文章开头与结尾两处的环境描写首尾呼应,虚实结合,既勾起读者对历史的回望和深沉思考,为全
文营造了一种凝重的历史文化氛围,又让人产生对历史的无限感慨和长久回味。
14.文中引用了李清照、毛泽东和阮籍的诗文典故,有哪些作用?
15.文章开头和结尾都运用了景物描写,试分析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
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
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鹫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理,使
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
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
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
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
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
材料二: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
东诸侯之立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诈虞,视秦无异也。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
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卑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所以然者,何也?
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逐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
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
日驱无辜之民,麻手胭尺、暴骸中野,以终刈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
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
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节选自李桢《六国论》)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以凡民之秀杰者A多以客养之B不失职也其力C耕以奉D上皆椎鲁E无能为者虽欲怨F叛而莫为之先G
此其所以少H安而不即亡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胜,尽,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则王以为孰胜?”的“胜”意思不相同。
B.类,大都,与《促织》中“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的“类”意思不相同。
C.克,能够,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能克终者盖寡”的“克”意思不相同。
D.遂,成功,与《鸿门宴》中“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的“遂”意思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认为自春秋战国以来,各种役使他人来奉养自己的士人被优待,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
贵的食物,住着上等的馆舍,以致国家和人民难以承受。
B.在论证方法上,材料一与苏洵《六国论》一样灵活多样,以对比论证为主,兼顾引证法、类比论证、
举例论证,使文章的观点有力而形象,更具有说服力。
C.李桢认为后世痛恨秦国,是因为秦国残暴的统治;同时,他也认为秦国之所以得天下,既有地利因
素,也有天时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天命论思想。
D.句式上,材料二和苏洵的《六国论》使用四言、五言、六言等多种句式,富于变换。修辞上,前者
设问、反问,发人深省;后者对比、对偶,句式工整。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
(2)其溺于攻伐,习于诈虞,视秦无异也。
5.这两则材料和苏洵的《六国论》论述的对象都是六国的兴亡,但三者的观点各异,请简要概括。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
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绶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困困焉,蜂
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
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媾,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霉搴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
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绶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尊尊,齐楚
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遍迤,秦
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蒙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
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
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
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
鉴本,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阿房宫赋》)
登临送目,正”乌晓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
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选自《桂枝香•金陵怀古》)
6.下列句子中的“爱”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使三国各掌其地爱惜
B.蒙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怜惜,同情
D.秦聚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
7.下面加点词“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杳不知其所之也B.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C.代百司之职役哉D.夫晋,何厌之有
8.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妃嫔媵婿,指六国王侯的宫妃。王子皇孙,指六国王侯的儿子、孙子。
B.锚铢,古代较小的重量单位,一锚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C.阿房宫,秦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二世时未完工,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D.赋,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有“铺采摘文,体物写志”特点。
9.下面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成不敢敛尸?B.韩魏之尊肯
C.雪霍乍惊,宫车过也D.正故国晚秋
10.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一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一条又一
条的通道架在半空,并非雨过天晴,怎么出现了彩虹?
B.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明亮的星星晶莹闪烁,这是宫妃们打开了梳妆的镜
子;绿色的云朵纷纷扰扰,这是宫妃们在梳理晨妆的发髻。
C.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郭
还要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闹市里人们的言语还要多。
D.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一让秦王朝又能爱护六国的百姓,
那么可以传递三世乃至万世而做皇帝,谁能够消灭它呢?
11.下面对两则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房宫赋》开篇,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既写出了秦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气势,也体现了阿房宫
工程的浩大。
B.《阿房宫赋》中,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C.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开头三句寥寥数语就交代清楚登临的时间、地点、气候,并定下了
后面观景的坐标位置。
D.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归帆”“酒旗”“彩舟”“白鹭”既写出了真实的生活情景,又有想象之
景,展现了金陵的美丽、繁华。
12.下面对两则材料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房宫赋》中,写六国珍宝之多及其来源,是为了说明六国统治者不爱护其百姓,为下文的议论
蓄势。
B.《阿房宫赋》中,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
令人耳目一新。
C.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结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和杜牧一样,责怪商女无知,至今还唱
着亡国之音。
D.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景物有实有虚,色彩有浓有淡,虚实结合,浓淡相宜,构成一幅
巧夺天工的金陵风景图。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日:“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
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
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
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冬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
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
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材料二: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
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
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谈郢;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节选自《阿房宫赋》)
材料三:
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暴王之所以失
国家,危社稷,覆字曲,灭于天下,非失人者,未冬尝闻。今有土之君,皆处欲安,动欲威,战欲胜,守
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诸侯,而不务得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日:人不
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
日:然则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故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朝廷闲而
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仓膜实而囹圄空,贤人进而奸民退。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谄谀,其士民贵武勇而
贱得利,其庶人好耕农而恶饮食,于是财用足而饮食薪菜饶。是故上必宽裕而有解舍,下必听从而不养怨,
上下和同而有礼义故处安而动威战胜而守固是以一战而正诸侯。不能为政者,田畴荒而国邑虚,朝廷兑而
官府乱,公法废而私曲行,仓原虚而囹圄实,贤人退而奸民进。其君子上谄谀而下中正,其士民贵得利而
贱武勇,其庶人好饮食而恶耕农,于是财用匮而食饮薪菜乏。上弥残苟而无解舍,下愈覆鸯而不听从,上
下交引而不和同,故处不安而动不威,战不胜而守不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以此
观之,则政不可不慎也。
(节选自《管子•五辅》)
13.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上下和A同B而有礼义C故D处安而动威E战胜而守固F是以G一战H而正诸侯
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材料一中“树之以桑”和材料三中“未之尝闻”的“之”,用法相同,都是代词。
B.城郭,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木兰诗》中“出郭相扶将“意思是父母到城外迎接木兰。
C.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后语义引申成为王室、国家的代称。
D.疾,指憎恨,成语“疾恶如仇”“疾言厉色”等中的“疾”还保留了该义项。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指出当时百姓上不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丰年生活困苦,荒年免不了饿死,
这是由君王“制民之产”不当造成的。
B.材料二指斥秦统治者只图个人享乐不顾百姓,横征暴敛,挥霍无度,从对比中体现人心事理,揭示
出秦王朝无道而咎由自取的历史结局。
C.材料三认为从历史经验看,能建功立业、声誉昌隆、名播天下、流芳后世的君主,都是因得到了民
心;而国破家亡的,无不是因失去了民心。
D.材料一与材料三都认识到道德教化的作用,不同在于,前者肯定道德教化在治国中的首要地位,而
后者认为须兼重“德治”与“法治”。
1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3)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以此观之,则政不可不慎也。
(四)阅读下面的三则选文,完成各题。
甲
若夫六国之际,诸侯各有分地,而秦乃欲以力征,强服四海,不爱先王之速鹫,第为子孙之谋,而竭
其力以争邻国之利,六国虽灭,而秦民之心已散矣。故秦之所以谋天下者,匹夫特起之势,而非所以承祖
宗之业以求其不失者也。
昔者尝闻之:周人之兴数百年,而后至于本堂。文武之际三分天下而有其二然商之诸侯犹有所未服纣
之众未可以不击而自解也。故以文武之贤,退而修德,以待其自溃。诚以为后稷、公刘、太王、王季勤劳
不懈,而后能至于此。故其发之不可轻,而用之有时也。嗟夫!秦人举累世之资,一用而不复惜,其先王
之泽已竭于取天下,而尚欲求以为国,亦已惑矣!
(节选自苏辙《过秦论》)
乙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
卫、中山之君也;锄楼棘矜,非钻于钩戟长锋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
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紫大,比权量力,则不
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不金为家,靖函为
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庶,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丙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飨卷,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
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
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萼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节选自杜牧《阿房宫赋》)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武之际三分/天下而有其二/然商之诸侯犹有所未服纣之众/未可以不击而自解也
B.文武之际三分/天下而有其二/然商之诸侯犹有/所未服纣之/众未可以不击而自解也
C.文武之际/三分天下而有其二/然商之诸侯犹有所未服/纣之众未可以不击而自解也
D.文武之际/三分天下而有其二/然商之诸侯犹有所未服纣之众/未可以不击/而自解也
18.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黎”,“黎”指的是黎民、黎元,即百姓,“遗黎”是指前代留下来的百姓。
B.“文武”,指的是奠定周王朝统一天下基础的周文王及其灭商建周的儿子周武王。
C.“六合”,指天地四方,与《孔雀东南飞》中的“六合正相应”的“六合”意思相同。
D.“锚铢”,一两的四分之一为锚,二十四分之一为铢,“锚铢”喻极微小的数量。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苏辙认为,虽然秦国凭借着对祖宗之业的继承,以强力灭亡了六国,但是天下百姓的人心
却早已离散。
B.乙文中“一夫作难”指的是陈涉起义,“身死人手”中的“人”与丙文中的“楚人”所指相同,均指项羽。
C.乙、丙两文都善于运用整齐对称的排偶句式营造语言气势,同时又增强了对文章观点无可辩驳的论
说力量。
D.三篇文章虽体裁不完全相同,但写作动机相同,都是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给当世统治者提供历史
教训。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先王之泽已竭于取天下,而尚欲求以为国,亦已惑矣!
(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21.三则选文所指出的秦亡原因是否一致?为什么?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考文。初末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邸,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日侍
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叫向偶见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洋生物产品购销合同范例
- 委托设计房屋合同范例
- 建设工程2014合同范例
- 农田机械维修合同范例
- 画室交费合同范例
- 拼装房屋直销合同范例
- 2025年阳江货物从业资格证考试题
- 正规合同范例 销售合同
- 合作餐饮合同范例
- 煤炭运输服务合同范例
- 2025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零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企业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
- 4.1.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 【MOOC】大学生心理学-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外墙真石漆施工方案
- 计划岗位培训课件
- 中药涂擦治疗
- 2024年广西普法云平台考试答案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IATF16949体系推行计划(任务清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