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池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选择题
1.下列地点中,既发现了直立人化石又发现了晚期智人化石的是()
A.云南元谋B.陕西蓝田C.北京周口店D.浙江余姚
2.参考如下图:假如你在电影中看见一个中国原始人脖子上戴着这样的石珠饰品,并
且在用一根骨针缝衣服,可以推测他可能最早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现代人类
3.在黄河流域磁山遗址发掘的文化层(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5700年之间)中,发现
了数以百计的窖穴,其中很多窖穴底部有粮食堆积的痕迹,另外还有石铲、石臼、石
杵和圆形陶碗等。据此推测,这一文化层()
①处于旧石器时代
②处于新石器时代
③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
④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下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相关图片。据此推知,当时()
遗址玉钺玉琮龙首玉环
--
石峡I.
遗址1
A.青铜冶炼技术成熟B.南北经济差异明显
C.农业生产工具先进D.两地存在文化交流
5.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器物,这些器物均有“龙”的元素。这说明
()
CT
三星塔拉遗址陶寺遗址齐家文化遗址良渚遗址
红山玉龙(内蒙彩•绘龙纹陶盘(山凸堆龙纹红陶罐(龙首玉镯(浙
古)西)甘肃)江)
A.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明发展B.器物的生活化功用加强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D.当时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6.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
治五气,薮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黑新孤霜虎,以与炎帝战于□□之野。”其中
,“口□”应为()
A.阪泉B.涿鹿C.长平D.镐京
7.“一位叫放齐的酋长推举尧的儿子丹朱,尧马上表示,丹朱,顽凶,不可用;又一位
叫席兜的举荐共工……尧与大家反复相商,又用各种办法考察了舜的德行,才将舜立
为尧的继任人。”这反映出()
A.禅让制“选贤举能”B.“公天下”推行困难
C.世袭制逐渐确立D.分封制开始流行
8.“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
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表明华夏族()
A.通过不断交融而形成B.构成中华民族的主体
C.居住分散,交通发达D.有统一的文化和信仰
9.1986年,北京出土了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一
克盗,内部有铭文,其大意是:(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燕,即今北京)的
诸侯,管理当地部族。这件青铜器可以印证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井田制
10.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一些人分封到地方,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以
扩大统治范围。下面是他分封的部分诸侯国的示意图,这说明西周分封的依据之一是(
)
封其弟召公爽于燕
封其弟康叔于卫
@|封其弟周公长子伯禽于鲁|
6
A.年龄B.军功C,血缘D.地域
11.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王拒绝,
熊通“乃自立为(楚)武王”;据《春秋》记载,从公元前722年一
前479年,某诸侯国国君朝齐晋楚达33次,而朝周王仅3次。这些现象意味着()
A.诸侯争霸造成社会混乱B.周天子影响力完全丧失
C.周分封制逐渐走向消亡D.变法改革推动制度革新
12.下表为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实行的变法。表中措施()
诸侯国名称部分措施
魏国李悝变法“食有劳而禄有功”,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
楚国吴起变法“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
秦国商鞅变法“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不能享受公族特权
A.维护了周朝分封制度B.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
C.瓦解了封建社会秩序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3.战国时期,铁农具的推广,耕作、施肥、灌溉等技术的提高,使得农业劳动生产
率有较大提升,进而推动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然而,分裂割据的形势又严
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表明()
A.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B.农业是商业发展的前提
C.秦国具备了武力统一的条件D.社会经济发展阻碍统一
14.老子认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
者都主张()
A.无为而治B.重农抑商C.儒道一家D.以民为本
15.儒家认为音乐具有教化的功能,孔子更是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而法家则
认为音乐不利于中央集权和奖励耕战政策的推行。儒、法两家对音乐的态度反映了()
A.两家治国理念不同B.诸子百家相互攻击
C.礼乐制度全面崩溃D.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青铜是古代劳动人民有意识地将铜与锡或铅配合而熔铸成的合金。当时
的工匠已能准确地掌握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在铸造技术上
,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作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
、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工匠们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迄今世界上出土
的最重的青铜器的名称。
材料二:孔子推广私人讲学,他在实践中,破除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提
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这是学术下移、庶人议政历史趋势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
度上说,孔子促使“私学”走向兴盛。孔子等私学大家培养出了大批的读书人,形成
了特有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士人队伍。士的崛起,引发了思想领域的大解放、大争鸣
,并推动了战国社会的变革。
——摘编自陈雪良《大国争霸与士的崛起——春秋》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孔子创办私学是将哪一思想主张付诸实践?概括孔子推广私
学对古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们祖先能创造灿烂文明的原因是什么?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出土了相当数量的西周末至春秋早、中、晚期
的铁制武器、工具和农具,证明中国的铁器生产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扩展。最终
使春秋列国的生产力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青铜时代逐步过渡到铁器时代战国时期,
牛耕进一步推广并开始使用铁犁,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促进了深耕细作,加快了荒
地开垦。同时,吴国邙沟、秦国岷江水利工程、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兴建,灌溉技术
、施肥技术的进步和一年两熟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
——摘编自刘涛、齐秀生《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有何发展?
材料二:商鞅认为“农战”是富国强兵的基石。为此,他实行“分户令”,把劳
动力全部挖掘出来,投身农、战;依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对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予以免除徭役的奖励。此外,他还招揽移民,开发秦国土地。
——摘编自袁方《商鞅的“强秦之计”与秦国的政治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为实现“强秦之计”所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
些措施起到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18.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七年级某班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活动一探寻我国百万年人类史】
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主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
址有二十余处,范围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江苏。其中,黄河、长江
两大流域分布较为密集。
——摘编自《中国原始社会史》
(1)根据活动一,指出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的特点。
【活动二探寻我国一万年文化史】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在我国各省各地都有发现,约有一万余处。
5*5008。等
北京门头沟区东湖林遗址
中出土的麦化捌5演
丰城建址
出土的人面金投彩陶盆
河娉波道址
河姆渡人的房屋
出土碗谷和睡出土的用毒出土的猪纹闰桂
主要是干栏式赖
图1图2图3
考古发现推论
图1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原始农业出现;等等
图2
图3
(2)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仿照示例,完成图2、图3考古发
现的相关推论。
【活动三探寻我国五千年文明史】
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余杭,西
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有一个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是同时期世界上另
(3)说出活动三中两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并概括这些考古发现的重要意
义。
(4)综上所述,请你为本次历史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三、改错题
19.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文化。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战国时期问世的《诗经》总结了当时的医学经验,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改正:
(2)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
改正:
(3)商周时期,铸刻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改正:
(4)《论语》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改正: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这处遗址最
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这里的古
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距今约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
生活着一群远古人。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
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属于晚期智
人。故C符合题意;云南元谋、陕西蓝田都没有发现晚期智人化石,排除AB;浙江余
姚没有发现直立人化石,排除D。故选:Co
2.答案:C
解析:析题干,石珠饰品需要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用骨针缝制衣服,他们懂得爱美
,同时骨针需要磨制,这些都符合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故选C。
3.答案:C
解析:①、④项,根据“很多窖穴底部有粮食堆积的痕迹,另外还有石铲、石臼、石
杵和圆形陶碗等”可知材料反映当时人们已经开始种植粮食,出现原始农业,处于新
石器时代;水稻是长江流域的作物。故①、④项错误。②、③项,出现原始农业,处于
新石器时代符合题意。故②、③项正确。综上所述,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本题正
确答案为C。
4.答案:D
解析:据图片看出,石峡遗址与良渚遗址出土的玉器形状相似,这说明两地存在文化
交流。故D符合题意;图片文物是玉器,与青铜冶炼技术无关,排除A;广东、浙江都
属于南方,排除B;图片文物是玉器,属于礼器,不是农具,排除C。故选:Do
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三星塔拉遗址红山玉龙(内蒙古)”“陶寺遗址彩绘龙纹陶盘
(山西)”“齐家文化遗址凸堆龙纹红陶罐(甘肃)”“良渚遗址龙首玉镯(浙江)
”可知,在不同地区文化遗址中,都出土了龙形状的器物,说明这些地区虽然地域上
有所差异,但文化上具有相似性,充分说明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口口之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五六千年前,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
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A项正确;涿鹿之战是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
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排除B项;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
队发生的战争,排除C项;黄帝与炎帝在阪泉进行战争,不是镐京,排除D项。故选:
Ao
7.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这是依据德行将首领之位进行转让的制度,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
是禅让制,A项正确;“公天下”推行困难,与题意不符,材料反映的就是采取“禅
让制”的社会制度,具体就是选能而为之,排除B项;世袭制逐渐确立与题意中尧舜
禹时期禅让制不符,世袭制是从夏朝开始的,排除C项;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
与“选贤举能”的尧舜禹时期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A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材料大意为:“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
,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反映的是
华夏族是不断融合其他部族而形成,故A符合题意。B、C、D选项表述无误,但都不
符合题干所给出的信息。故选:Ao
9.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燕,即今北京)的储侯,管理当
地部族”及结合所学可知,周天子让克去做燕地的诸侯,管理当地部族。此条铭文印
证了西周时时期实行的分封制,分封储候,拱卫王室。C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
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排除A项;夏朝建立的世袭制是贵族依据血缘亲
疏来继承权力的制度,排除B项;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O
10.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
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根据示意图中“封其弟召公
爽于燕”“封其弟康叔于卫”“封其弟周公长子伯禽于鲁”可知,周王分封了宗亲,
依据为血缘,C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1.答案:C
解析:据题干“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
周王拒绝,熊通’乃自立为(楚)武王';据《春秋》记载,从公元前722年一
前479年,某诸侯国国君朝齐晋楚达33次,而朝周王仅3次。”和所学知识可知,周平
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王虽然在名义
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
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
济支持。因此,题干中的现象意味着,周分封制逐渐走向消亡,C项正确:春秋时期
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诸侯净霸造成社会混乱,但是没有体现题干中的周分封制逐渐
走向消亡的信息,排除A项;周天子影响力完全丧失,说法错误,周天子只是地位下
降,排除B项;变法改革推动制度革新是战国时期,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O
12.答案:D
解析:据题干可知,李悝变法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吴起变法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
权;商鞅变法规定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不能享受公族特权。这些措施废除奴隶主
贵族特权,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故D符合题意;表中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不
是维护周朝分封制度,排除A;表中措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排除B;表中措施瓦解了
奴隶社会秩序,排除C。故选:Do
13.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社
会经济有了明显的进步,使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然而分裂割据的形势严重阻碍
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国家统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要求,A项正确;材料讲国家分裂统一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而非农业发展
与商业发展间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秦朝军事情况,看不出秦国具备了武力
统一的条件,排除C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
14.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根据材料“以百姓心为心”“使民以时”可
知,老子和孔子都主张以民为本,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
老子的主张,与孔子无关,故排除A项;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与题意无关,
故排除B项;“儒道一家”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C项。
15.答案:A
解析:A.依据题干中“儒家认为音乐具有教化的功能。而法家则认为音乐不利于中央
集权和奖励耕战政策的推行”结合所学可知“移风易俗、改变旧的习惯制度”
,这说明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而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认为音乐是个阻碍,故A项正
确;B.“诸子百家相互攻击”在题干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C“礼乐制度全面崩溃”
说法错误,且和题意不符D题干中未涉及“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的信息故D项错误。故
选:Ao
16.答案:(1)特点:种类丰富;制作工艺高超。名称:司母戊鼎。
(2)思想主张:“有教无类”。意义:打破了教育在等级、地域和种族上的界限;促进
了私学的兴盛;推动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士人队伍的形成和崛起;为思想领域的繁荣奠
定了基础。
(3)原因: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中华民族具有敢于创新的精神;等等。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当时的工匠已能准确地掌握铜、锡、铅的比例,用来
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丰富;根据材料“经过制模、雕作
纹饰、翻制泥范、高温培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工匠们组织严密
,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名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之一。
(2)主张:根据材料二“孔子推广私人讲学,他在实践中,破除了等级、地域和种族
的界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可知,孔子创功私学是将“有教无类"这一思想付诸
实践。
意义:根据材料二“他在实践中,破除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可知,孔子创功
私学并推广打破了教育在等级、地域和种族上的界限;根据材料“孔子促使私学走向
兴盛”可知,孔子促进了私学的兴盛;根据材料“孔子等私学大家培养出了大批的读
书人,形成了特有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士人队伍”可知,私学的推广推动了具有时代
特色的士人队伍的形成和崛起;根据材料“士的崛起,引发了思想领域的大解放、大
争鸣,并推动了战国社会的变革”可知,私学的推广为思想领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推动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3)开放性题型,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的祖先能创造出灿烂的文
明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以及中华民族具有敢于创新的精神等。
17.答案:(1)发展: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耕作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兴修。
(2)措施:实行“分户令”;奖励军功;鼓励耕织;开发秦国土地。
作用:使秦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
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主要因素:先进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发明和使用;统治者实行恰当的经济政策
;顺应历史潮流的政治变革;等等。
解析:(1)发展:根据材料一“各地出土了相当数量的西周末至春秋早、中、晚期的
铁制武器、工具和农具,证明中国的铁器生产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扩展。最终使
春秋列国的生产力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青铜时代逐步过渡到铁器时代战国时期,牛
耕进一步推广并开始使用铁犁,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促进了深耕细作,加快了荒地
开垦。”可知,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并得到推广,耕作技术不断提高;根据材料一“
同时,吴国邦沟、秦国岷江水利工程、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兴建,灌溉技术、施肥技
术的进步和一年两熟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可知,兴修了大量的水利
工程。
(2)措施:根据材料二“为此,他实行‘分户令',把劳动力全部挖掘出来,投身农
、战”可知,商鞅变法实行“分户令”,挖掘劳动力;根据材料二“依据军功大小授
予爵位”可知,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根据材料二“对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予以免除
徭役的奖励。”可知,商鞅变法鼓励耕织;根据材料二“此外,他还招揽移民,开发
秦国土地。”可知,商鞅变法开发秦国土地。
作用:结合所学可知,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一铁制农具和牛耕、兴修水利可得出,先进生产工具和耕作
技术的发明和使用,统治者实行恰当的经济政策;根据材料二商鞅变法可得出,顺应
历史潮流的政治变革等。
18.答案:(1)特点:分布范围广泛;分布不平衡,多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图2推论:先民们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建筑形式的
差异;等等。
图3推论:会制作陶器;先民们已经有了朴素的审美观念;等等。
(3)共同点:都出现了宫殿或宫城;都发现了墓葬;都发现了礼器;等等。
重要意义:说明距今约5300—4000年,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出现了早期国家。
(4)主题: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探源;等等。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范围北起
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江苏”可知,我国早期人类分布范围广泛:根据材
料“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分布较为密集”可知,我国早期人类分布不平衡,多集中在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图2:根据图2“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和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
干栏式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正规商品房购房合同协议范文
- 矿山租凭合同范例
- 船舶买卖维修合同范例
- 烘培店合伙合同范例
- 2025商铺租赁合同正式版本
- 采购耐潮湿涂料合同范例
- 劳动合同范例pdf文本
- 消防镀锌钢管采购合同范例
- 绳子加工合同范例
- 微代理合同范例
-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
- DL∕ T 736-2010 农村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
-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01(原卷版+解析)
- 篮球场建设合同协议
- 2024-2030年中国机械密封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劳动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电能质量试题库
- 中学心理团辅活动方案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AQ∕T 7009-2013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 《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