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附解析_第1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附解析_第2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附解析_第3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附解析_第4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附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淀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三历史一、选择题1.以下为哥伦布《航海日志》的摘录。据此,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陛下令臣一反昔日之旧径,勿由陆路东行,而另辟新径,专取海路西行。10月22日:我整天都待在这里。看这里的国王或是其他人是否会带来黄金或是其他有价值的东西……11月1日:这是个大陆,而且我就快到达泉州和杭州……11月6日:如果他们能碰到懂自己语言的虔诚教徒,就会全部皈依基督教……①哥伦布的航线受到地圆说影响②哥伦布对金银的渴求促使他远洋航行③哥伦布远航到达了泉州和杭州④传播基督教是哥伦布探险的动因之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陛下令臣一反昔日之旧径,勿由陆路东行,而另辟新径,专取海路西行。”得出哥伦布的航线受到地圆说影响。根据“我整天都待在这里。看这里的国王或是其他人是否会带来黄金或是其他有价值的东西……11月1日:这是个大陆,而且我就快到达泉州和杭州……”得出哥伦布对金银的渴求促使他远洋航行。根据“如果他们能碰到懂自己语言的虔诚教徒,就会全部皈依基督教……”得出传播基督教是哥伦布探险的动因之一。①②④B项正确;哥伦布远航到达了美洲,没有到泉州与杭州,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2.在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其贵族和高级教士合计不到总人口的2%,却拥有95%到97%的土地。社会上人们普遍忽视商人和手工业者,有成就的商人或手工业者的志向大都是获取财产,购买爵位,跻身社会上层。这一现象A.源于王室支持海外探险 B.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C.不利于西班牙发展经济 D.导致封建领主地位下降【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社会上人们普遍忽视商人和手工业者,有成就的商人或手工业者的志向大都是获取财产,购买爵位,跻身社会上层。”可得出新航跌开辟后,西班牙社会不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而是试图购买爵位,跻身社会上层,这不利于西班牙发展经济,C项正确;这种现象源于其封建制度,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而不是这一现象,排除B项;D项是价格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3.下图为西班牙画家胡安德-苏巴朗(1620-1649)的作品。画面中央产于中国的瓷杯内,盛放着来自墨西哥可可制成的巧克力饮料。这幅作品可以用来说明该时期①欧美之间建立商业联系②世界贸易促进饮食文化交流③中国的瓷器远销至欧洲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画面中央产于中国的瓷杯内,盛放着来自墨西哥可可制成的巧克力饮料”可知,西班牙画家的作品中,有来自中国的瓷器,来自墨西哥的可可制成的巧克力饮料,这说明了欧美之间建立商业联系、世界贸易促进饮食文化交流、中国的瓷器远销至欧洲,①、②、③均正确;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故④错误;故A项正确;排除B、C、D项。【点睛】4.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得拉克强调,宇宙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上帝为了人类的世俗生活而造就的东西,因此,人应当是世界的主宰。对他的主张理解正确的是A.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B.褒扬了人的地位和价值C.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传播了人人平等的观念【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人应当是世界的主宰”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肯定,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B项正确;经典力学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排除A项;启蒙运动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并传播了人人平等的观念,排除CD项。故选B项。点睛】5.1523年,路德指出“教会绝不能插手世俗政权”,但在必要时,世俗政权可以“净化和改造教会”,世俗统治者甚至可以被认作“对教会外部事务具有权威的主教”。他提出这一观点A.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开始 B.阐释了主权在民的主张C.推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教会绝不能插手世俗政权”“净化和改造教会”可得出路德强调世俗政权要独立于教权,高于教权,这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A项是《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影响,排除A项;B项是启蒙运动的主张,排除B项;他并没有推翻天主教会的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6.1648年,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参与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起草,和约承认彼此的主权和平等,认为政治和外交事务应由各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而不是服从想象中的帝国、教皇,或是任何其他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一条约的签订①开创了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②推动欧洲国家宗教统一局面的形成③说明主权国家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④使国际法应用范围扩展到亚洲和非洲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和约承认彼此的主权和平等,认为政治和外交事务应由各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而不是服从想象中的帝国、教皇,或是任何其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可得出这一条约开创了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说明主权国家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①③C项正确;当时欧洲的宗教并没有统一。也并没有使国际法应用范围扩展到亚洲和非洲。②④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点睛】7.英国议会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除规定以后国王必须是英国国教教徒外,还包括从国王那里领薪金的大臣不得成为下院议员,以及未经两院奏请国王不得罢免法官等内容。该法案的颁布A.导致了“光荣革命”的发生 B.使国家司法权依附于封建王权C.开创了“王权有限”的传统 D.进一步确定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英国议会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扩大了议会的权力,D项正确;1688年光荣革命发生,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司法权,只是强调“未经两院奏请国王不得罢免法官”,排除B项;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开创了“王权有限”的传统,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8.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深感自己对社会、对他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对自身的力量也充满自信。下列各项对上述“责任”和“力量"表述正确的是A.复兴古罗马的法律资本主义发达B.法国成为欧洲霸主法国人民支持C.构建未来美好社会人的理性精神D.抢夺海外的殖民地法国军力强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深感自己对社会、对他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对自身的力量也充满自信”并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不仅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而且对未来的理想社会的蓝图进行了勾画---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故C项正确;复兴罗马的文化是文艺复兴的内容,排除A项;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未成为欧洲霸主,拿破仑在位时期法国一度成为霸主,排除B项;启蒙运动是思想方面,与军力强大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9.美国1787年宪法“逃奴条款”规定,奴隶“如逃往他州,不得因他州的法律或规章而免除此种劳役或劳动,而应……将他交出”。这一条款A.用法律保证了蓄奴的合法性 B.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法律原则C.明确了各州的法律必须统一 D.确立了人民主权和法律至上【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如逃往他州,不得因他州的法律或规章而免除此种劳役或劳动,而应……将他交出”并结合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保留了奴隶制,故A项正确;材料中是对奴隶制度的保护,未涉及“分权制衡”,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各州的法律,只是强调“1787年宪法”的规定,排除C项;材料存在种族歧视,而不是确立了“人民主权”,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0.1803年海地人民庄严宣告:“圣多明各(法属)宣布独立了。我们恢复了我们原有的尊严,维护了我们的权利。我们宣誓,永远不把我们的权利委弃给任何强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海地的独立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揭开了序幕C.海地人民驱逐了西班牙侵略者 D.拉丁美洲各国赢得了独立主权【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海地的独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揭开了序幕,B项正确;法国大革命在海地独立前,排除A项;海地驱逐的是法国,排除C项;D项与海地独立无关,排除左面。故选B项。【点睛】11.19世纪30年代,英国铁路多由私人公司修建,路轨宽窄不同,轨道制造业没有统一的规范。1846年英国议会立法规定,未来所有铁路公司都必须采用“标准铁轨”。议会的这一举措A.有利于全国铁路网的建设 B.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C.促进统一的中央政府建立 D.加速了铁路国有化的步伐【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标准铁轨”的推行,有利于全国铁路网的建设,A项正确;当时已经兴起,排除B项;中央政府已经建立,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国有化,英国是私有,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2.1853-1856年,在英、法、土三国对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为了筹措经费,土耳其向英、法借债,并以关税等收入作为抵押,同时,允许欧洲列强有权占有不动产、在土耳其修建铁路、开设银行等。这说明A.土耳其经济呈现半殖民地化趋势B.土耳其通过经济改革完成工业化C.英法帮助土耳其摆脱俄国赢得独立D.克里米亚战争后土耳其被彻底肢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土耳其以关税等收入作为抵押向英、法借债,允许欧洲列强有权占有不动产、在土耳其修建铁路、开设银行等,这反映了土耳其的国家财政被英法控制,并丧失了铁路建筑权等,呈现半殖民地化趋势,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土耳其经济改革,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战争结果,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土耳其被肢解,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3.1854年英国公布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要求成立文官事务委员会,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其中高级文官考试内容,具体如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必考科目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选考科目(任选6门)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A.考试内容借鉴了中国科举制 B.凸显了政务官的专业化要求C.推动了英国政党政治的形成 D.高级文官侧重综合知识考查【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高级文官考试内容”可知,既有必考科目作文、英语等,也有选考文学、历史等科目,这体现了对高级文官的文化综合素质的要求,故D项正确;中国科举考试主要是儒家经典,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其专业化,而是强调综合知识考查,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党政治的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4.1859年,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航程变化如下,以下数据说明,苏伊士运河的修建起讫点绕好望角经苏伊士运河伦敦——孟买17400km10100km马赛——孟买16000km7400km伦敦新加坡18990km13350km①大大缩短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程②促进贸易中心转向大西洋沿岸③有利于西方在东方的殖民侵略④密切了西方与东方的经济联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贸易中心转向大西洋沿岸,与苏伊士运河开通无关,②错误,排除ABD项;从航程变化来看,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程,①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有利于西方在东方的殖民侵略,但是也密切了西方与东方的经济联系,③④符合题意,因此C项符合题意。故选C项。【点睛】15.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扩展。美、俄两国分别废除了本国的奴隶制和农奴制,其共同之处是A.由对外战争失败激化社会矛盾引起B.在平定内部叛乱过程中颁布了法令C.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留了封建残余D.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美、俄两国分别废除了本国的奴隶制和农奴制是指美国独立战争废除黑奴制。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二者都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D项正确;AC项符合俄国,B项符合美国,排除ABC项。故选D项。【点睛】16.1861年,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等人推动参、众两院通过了只有一条条文的法律:撒丁王国的“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为自己、为其后裔领取意大利国王之头衔。”由上述材料可以推断,意大利①实行的是君主立宪政体②撒丁王国力图实现国家统一③废除了权力世袭的制度④封建君主攫取了统一的成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从材料中的“首相、国王”可以判断出意大利推行的是君主立宪制,①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的国王头衔来看,撒丁王国力图实现国家统一,②符合题意;材料与废除权力世袭制度及封建君主攫取了统一的成果的说法无关,排除③④。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点睛】17.读“1876-1893年日本军费开支占政府财政支出比例变化(%)”柱状图。对图中数据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殖产兴业使日本财政收入迅速增长B.文明开化提高日本受教育人口比例C.日本扩军备战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赂D.明治维新导致日本的财阀势力增强【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从“1876-1893年日本军费开支占政府财政支出比例变化”可以看出,日本军费占比快速增长,反映出日本扩军备战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军费开支,排除ABD项。故选C项。【点睛】18.1876年,比利时倡议召开了有比、英、法、德、意等国“探险家”参加的“国际地理学会议”,会后成立了“国际探险和开化非洲协会”。1879-1884年,刚果河流域9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比利时占领。上述过程A.使非洲沿海开始出现殖民据点 B.促进了刚果河流域向文明过渡C.表明了比利时独享非洲的利益 D.开启了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1876年,比利时倡议召开了有比、英、法、德、意等国‘探险家’参加的‘国际地理学会议’,会后成立了‘国际探险和开化非洲协会’”可知,19世纪末欧洲国家深入非洲探险,并成立了“国际探险和开化非洲协会”,开启了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D项正确;早在新航路开辟时,欧洲殖民者就在非洲沿海建立殖民据点,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客观上有利于刚果河流域文明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的是“刚果河流域9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比利时占领”的,而不是非洲,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9.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一词成为非洲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埃塞俄比亚A.揭开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维护国家主权实行民主政治C.坚持不懈的斗争捍卫了国家独立 D.领导非洲各国进行联合斗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埃塞俄比亚19世纪末反抗意大利的入侵,坚持不懈的斗争捍卫了国家独立,C项正确;埃塞俄比亚的抗争不是序幕,排除A项;其没有实行民主政治,排除B项;其并没有进行联合斗争,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20.列宁在评价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时指出,“几万万受压制的……处在中世纪停滞状态”的人民觉醒过来了,“他们走向新生活,为争取人的起码权利,为争取民主而斗争”。符合列宁这一评价的史事是①中国辛亥革命②苏丹马赫迪起义③伊朗立宪革命④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辛亥革命、伊朗立宪革命均是亚洲觉醒的表现,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苏丹马赫迪起义是非洲抗英运动的表现,②错误,排除AC项;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拉丁美洲,④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21.“一战”开始后,美国向协约国提供大量军火和贷款,资本家从中获取厚利;美国还对德国在拉美的渗透十分不满。美国对英国进行的海上封锁只是抗议了事;而对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则采取强硬的立场,并以此为由参战。据此,对美国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①维护本国资本家利益②反对德国潜艇战是参战借口③在拉美推行大棒政策④处理国际事务时执行双重标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一战’开始后,美国向协约国提供大量军火和贷款,资本家从中获取厚利”可知,美国一战中护本国资本家利益,①正确;据材料“而对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则采取强硬的立场,并以此为由参战”可知,美国以德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损害美国利益为借口,参加一战,②正确;材料未涉及美国在拉美的政策,③错误;据材料“美国对英国进行的海上封锁只是抗议了事;而对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则采取强硬的立场”可知,美国对英国、德国的态度不同,体现了其处理国际事务时执行双重标准,④正确;故选B项;排除A、C、D项。【点睛】22.1922年2月60,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签订了《九国公约》。条约的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第四款规定,各缔约国“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以上条款签署的目的是A.废止德、奥在华租界和侵略特权B.维护“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C.纠正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侵犯D.取消日本在中国山东攫取的各项特权【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1921年签署的对中国的《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②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B项正确;ACD项不是其目的,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二、非选择题23.历史著作中的“世界“历史学家所著史籍的内容提要希罗多德(古希腊,约前480-前425年)古希腊先民的历史意识被神话传说所笼罩。而希罗多德《历史》记述的希波战争各城邦同仇敌憶,终于击败波斯帝国,揭示出拯救希腊的是人而不是神。该书涉及的范围主要从地中海到波斯地区。奥托(德意志,11141158年)著《双城编年史》,以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宗教思想统摄全书。他认为“世界分三部分:亚洲、非洲和欧洲”,书中所述的“东方”仅仅是十字军东征所及的区域,古罗马和日耳曼是他主要的关注点。伏尔泰(法国,1694-1778年)著《风俗论》,从远古中国讲起,涉及欧、亚、非、美各洲的历史,但缺乏对东方民族历史的深入分析。作者力图说明,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摆脱偏见、迷信和奴役,向理性、公正、文明的方向前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上述欧洲历史著作中对“世界”的认识。【答案】示例:古代文明的扩展,使不同文明相互连接,希罗多德的《历史》记述了地中海到波斯地区,是古希腊文明扩展所及的已知区域,也是对不同文明碰撞的记述。希罗多德用理性的方式理解世界,《历史》的记述体现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体现了人文的精神。受丝绸之路和十字军东征影响,西欧人形成了对欧亚非世界相对宽广的认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中断了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中世纪欧洲形成了教权和王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基督教会控制了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史学沦为神学的附庸。《双城编年史》以宗教思想统摄全书。文艺复兴后西方社会的重大变革、资本主义兴起以及地理大发现打破了东西方世界相对隔绝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使《风俗论》对全球历史有进一步的叙述。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进步史观更加笃定,相信人类能够不断完善和进步。综上,欧洲历史著作中的“世界”从局部逐渐扩展到整个世界,从神的历史走向了人的历史,反映了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以及理性主义发展的影响。【解析】【分析】【详解】示例:根据“古希腊先民的历史意识被神话传说所笼罩。而希罗多德《历史》记述的希波战争各城邦同仇敌憶,终于击败波斯帝国,揭示出拯救希腊的是人而不是神。该书涉及的范围主要从地中海到波斯地区。”可得出古代文明的扩展,使不同文明相互连接,希罗多德的《历史》记述了地中海到波斯地区,是古希腊文明扩展所及的已知区域,也是对不同文明碰撞的记述。希罗多德用理性的方式理解世界,《历史》的记述体现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体现了人文的精神。受丝绸之路和十字军东征影响,西欧人形成了对欧亚非世界相对宽广的认识。根据“世界分三部分:亚洲、非洲和欧洲”可得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中断了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中世纪欧洲形成了教权和王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基督教会控制了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史学沦为神学的附庸。《双城编年史》以宗教思想统摄全书。文艺复兴后西方社会的重大变革、资本主义兴起以及地理大发现打破了东西方世界相对隔绝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使《风俗论》对全球历史有进一步的叙述。根据”从远古中国讲起,涉及欧、亚、非、美各洲的历史,但缺乏对东方民族历史的深入分析。作者力图说明,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摆脱偏见、迷信和奴役,向理性、公正、文明的方向前进。“可得出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进步史观更加笃定,相信人类能够不断完善和进步。最后总结得出,综上,欧洲历史著作中的“世界”从局部逐渐扩展到整个世界,从神的历史走向了人的历史,反映了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以及理性主义发展的影响。【点睛】24.移民和美洲社会发展材料一

材料二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通过讲述南美地区一个家族的故事,折射了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以来的历史。布恩迪亚家族的祖辈在16世纪从西班牙迁居美洲。19世纪初,在加勒比海的海边建立村镇马孔多,开启了《百年孤独》的传奇故事。家族第二代的奥雷良诺目睹了国家独立后政府官员选举舞弊和滥杀无辜,于是加入了反政府的自由党,当了上校。他一生遭遇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1次枪决,均幸免于难。他的理想是推翻拉美各国的独裁政权,建立自由的社会。家族第四代的阿卡迪奥在美国人开办的香蕉公司里工作。马孔多自从有了美国的香蕉公司,地方官员便被发号施令的美国人代替了,从前的警察也都由手持大刀的打手们代替了。为了向美国运送香蕉公司的产品,美国人还修筑了铁路,但铁路并不能为当地人所使用。面对这种情况,阿卡迪奥鼓动并带领三千多工人罢工,但遭到军警的镇压。——摘编自罗兰秋、刘伟《魔幻现实主义的杰作〈百年孤独〉导读》(1)依据地图说明16-19世纪各大洲向美洲移民的概况,结合所学分析原因。(2)结合19世纪拉丁美洲的历史,概述并分析以上小说情节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答案】(1)16-19世纪中期,主要是欧洲和非洲向美洲移民。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人口迁徙,大量欧洲人前往美洲。西欧国家在美洲的殖民扩张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殖民者为弥补劳动力不足,从非洲劫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美国独立和北美地区的进一步开发。19世纪中期后,大量中国人迁徙到美洲。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2)示例:历史现象1:19世纪20年代,拉美各国基本实现民族独立分析:欧洲殖民者长期压迫与剥削;拉美经济的一定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推动拉美民族民主意识增长;法国大革命动摇殖民国家在拉美的统治;美国独立战争鼓舞拉美人民。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拉美人民进行斗争;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历史现象2:独立后拉丁美洲国家政局动荡分析:拉美国家独立后继续盛行的大地产制,土地高度集中,大地主为自身的利益而争权夺利;拉美独立后,各国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考迪罗政治;考迪罗政治严重阻碍了拉美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拉美人民需要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历史现象3:美国对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侵略/开办公司,修建铁路分析:拉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下,独立后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英美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对拉美的经济侵略和资本输出;美国将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提出“门罗宣言”。大国的侵略制约了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损害了各国主权。历史现象4: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出现了反抗外国资本的工人运动分析:大国对拉美的经济侵略阻碍了各国发展,外国企业剥削和压迫拉美工人。工人运动兴起打击了英美侵略势力。【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概括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的内容即可得出16-19世纪中期,主要是欧洲和非洲向美洲移民。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人口迁徙,大量欧洲人前往美洲。根据所学可得出西欧国家在美洲的殖民扩张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殖民者为弥补劳动力不足,从非洲劫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美国独立和北美地区的进一步开发。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后,大量中国人迁徙到美洲。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小问2详解】历史现象:根据“折射了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以来的历史”得出19世纪20年代,拉美各国基本实现民族独立。分析:根据所学可概括得出,欧洲殖民者长期压迫与剥削;拉美经济的一定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推动拉美民族民主意识增长;法国大革命动摇殖民国家在拉美的统治;美国独立战争鼓舞拉美人民。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拉美人民进行斗争;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其他言之有理即可。【点睛】25.法国近代的民主历程材料一1789年《人权宣言》通过后,制宪议会就“国王的否决权”问题展开激烈争论。以下为8月27日一9月11日的主要观点节录:穆尼埃:为了保证行政权力不受立法权力的任何侵犯,应规定议员们的决议成为法律之前,必须经过国王批准。西耶斯:任何否决权,不论是绝对否决权还是暂时否决权,在我看来将变成一种专制制度,一种为反对全体国民而发出的密札。罗伯斯庇尔:法律是公意的表现。谁要认为一个人可以反对法律,谁就确信个人的意志高于全体的意志。那么,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民什么也不是,个人就是一切。米拉波:危险并不是来自国王,而是来自于议员们。而借助国王将能拥有一种牵制他们的手段。国王是人民反对僭权的议员们的天然盟友。拉法耶特:借鉴美国的模式,美国宪法赋予总统暂停执行某项法令的否决权,可以给国王暂时的否决权。在9月11日的表决中,议会通过了国王否决权的有效期为两届议会的决定。材料二1875年宪法的内容反映了共和派与君主派相互斗争和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以下为其内容节选:总统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共和国总统得每项命令须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各部部长,关于政府的一般政策对两院负连带责任。(1)制宪议会就“国王的否决权”有哪几种观点?归纳其理由。(2)依据材料二,概括1875年宪法对总统权力的制约。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观点一:支持国王有否决权。理由:可保障国王行政权,制衡议会。观点二:反对国王有否决权。理由:防止国王专制,强调公共意志,保障人民主权。观点三:给予国王暂时否决权。理由:借鉴美国模式,使得国王与议会互相制衡。(2)总统的任期有明确规定;总统签署的法令须有部长会签才能有效;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才可解散众议院;总统任命的部长对议会负责。分权与对权力的限制是法国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现。大革命时期对于立法权与行政权的讨论,1875年宪法立法机构对总统权力的限制均体现了这一原则。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反对专制制度,中途法国共和政体几经波折,直到1875年才最终确立共和制度。(其他认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观点一:根据“为了保证行政权力不受立法权力的任何侵犯,应规定议员们的决议成为法律之前,必须经过国王批准”可得出支持国王有否决权。理由:根据材料和所学可得出可保障国王行政权,制衡议会。观点二:根据“法律是公意的表现。谁要认为一个人可以反对法律,谁就确信个人的意志高于全体的意志。”可得出反对国王有否决权。理由:根据所学可得出防止国王专制,强调公共意志,保障人民主权。观点三:根据“而借助国王将能拥有一种牵制他们的手段。国王是人民反对僭权的议员们的天然盟友。”得出给予国王暂时否决权。理由:根据所学可得出借鉴美国模式,使得国王与议会互相制衡。【小问2详解】根据“总统任期七年,……关于政府的一般政策对两院负连带责任。”可得出总统的任期有明确规定;总统签署的法令须有部长会签才能有效;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才可解散众议院;总统任命的部长对议会负责。根据所学可得出分权与对权力的限制是法国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现。大革命时期对于立法权与行政权的讨论,1875年宪法立法机构对总统权力的限制均体现了这一原则。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反对专制制度,中途法国共和政体几经波折,直到1875年才最终确立共和制度。言之有理即可。【点睛】26.工业革命材料一布罗代尔在《15-18世纪的物质、经济和资本主义》中认为,工业革命一方面是“一个渐进的、不露声色、往往难以辨认的长时段过程”,另一方面,如H·B·吉本斯《英国工业》一书中写道:“变化……是突然和猛烈的。这些伟大的发明都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进行的……在20年多一点的时间,瓦特、阿克莱特和博尔顿的所有伟大发明都已完成……现代工厂制度已经正式开始。”材料二大约从15世纪开始,英国发生了农业革命。英国粮食总产量从1700年的3.175百万夸特,增加到1845年的18.665百万夸特,增加大约6倍。毛纺织业在英国被誉为“民族工业”。商业资本积极介入这个工业部门,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加速了这一工业的发展。尽管这个部门没有直接成为工业革命的先导部门,却在资本积累、企业集中、产业分工、技术进步、批量生产、产品市场化、劳资关系诸多方面,培养了棉纺织业。外贸对英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极大。首先,国外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手工业的劳动分工。原料来源多样化,日益增长的热带和殖民地货物供应,如蔗糖、烟草和稻米等,促进了加工业的发展。其次是奴隶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摘编自马克麦主编《世界文明史》依据材料一,概括关于工业革命的两方面认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分别论述这两方面的认识。【答案】示例:工业革命一方面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渐进过程,是各领域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从15世纪开始的农业革命为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提供物质基础;毛纺织业的手工工场积累了资本、积淀了生产技术和工场管理经验以及开拓了销售市场;英国海外殖民开拓了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也为工业革命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另一方面是短时间内集中发生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从珍妮纺纱机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机器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改变了生产的动力,阿卡莱特创立的现代工厂制度则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这些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化为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解析】【分析】【详解】示例:根据“一个渐进的、不露声色、往往难以辨认的长时段过程”得出工业革命一方面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渐进过程,是各领域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商业资本积极介入这个工业部门,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加速了这一工业的发展。”得出从15世纪开始的农业革命为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提供物质基础;毛纺织业的手工工场积累了资本、积淀了生产技术和工场管理经验以及开拓了销售市场;英国海外殖民开拓了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也为工业革命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根据“变化……是突然和猛烈的。这些伟大的发明都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进行的……在20年多一点的时间,瓦特、阿克莱特和博尔顿的所有伟大发明都已完成……现代工厂制度已经正式开始。”得出工业革命另一方面是短时间内集中发生的经济和社会变革。根据“在20年多一点的时间,瓦特、阿克莱特和博尔顿的所有伟大发明都已完成……现代工厂制度已经正式开始。”得出从珍妮纺纱机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机器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改变了生产的动力,阿卡莱特创立的现代工厂制度则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这些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化为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点睛】27.马克思主义与第一国际材料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指出: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阶级遭受剥削的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资本家通过掌控生产资料剥削工人阶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并转化为资本。维系这个体制的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无产阶级要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政治民主,并大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