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含答
案)
2023届高考复习之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一)
高考需要掌握的修辞手法有10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
关、对偶、反复、排比、设问、反问。答题模式:手法+解释+效果+
情感
一、比喻
比喻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贴切地体现出意象的情
态特征。如李白的《清溪行》:“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
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J
其中五、六两句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
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梭,倒映在清溪之中。
给人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之感。
(一)化无形为有形,从抽象到具体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宋]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
是行人。清泪海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
截断烟津?
“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赏析。(3
分)
答案:比喻(1分)离别的悲愁犹如眼前的江水一样深,一半分
给你,一半分给我(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难以言状的离愁
(1分)。(将离恨的深重具体化、形象化,让人感受分袂的痛苦,语
颇隽永,意蕴深邃C)
【拓展】
创作背景:陆游于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五月除左通直郎通判
镇江府,次年离开镇江,饯行于镇江府西之浮玉亭,词当作于是时。
离尊:指离别时作者与挚友把酒饯行。
阳关:为唐代诗人王维所作《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代称,亦名
《渭城曲》,作为“送别曲”和“友谊歌”而被广泛传唱,被称为“阳
关曲''或“阳关三叠
千寻横铁锁:三国时期,吴国凭借长江天险,于水中横置铁索、
铁锥,抗拒晋军,但最终投降晋军,东吴遂亡。词人幻想若能得千寻
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使我不能远行,友人也可将我留住,这该
有很好的事,但这是不可能的。这种幻想,表达了词人希冀与友人长
在一处永不分离的良愿,也反映了词人与挚友不忍分别但又不得不别
的痛苦。
【翻译】长亭旁的绿树已变得苍黄,送别的筵席上几次举杯话
别.常常害怕离别而不忍听那《阳关曲》,更何况如今秋色萧索身是
远行人。清泪沾湿了罗巾,人人都黯然伤神,一腔离恨就像不尽的江
水一样深,平分给你我。哪里去找千尺的横江铁锁,在这烟水迷蒙的
渡口截断江流。
(二)从具体到生动
江上看山
苏轼(宋代)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这首诗在写山时,主要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比喻。诗人将江两岸的群山比喻成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
物,把群山这一静杰的景物写活乐,使之生动形象。“山如走马”“帆
如飞鸟”,均写出舟行之快。
【注释】
走马:奔跑的骏马。
倏忽:很快地,忽然。
槎(chd)牙:形容不齐的样子。
变态:改变形态。
杂沓(tG):沓,一作“逐”,杂乱。这里形容“惊奔”的样子。
微径:山间小路。
缭绕:回环旋转。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的样子。
欲与言:指想和山上的行人说话。
【翻译】
在船上看山,山峦如同骏马疾走,数百座群峰顷刻间就从眼前过
去了。
错杂不齐的前山瞬间变化万千,纷杂繁多的后岭犹如惊骇而奔跑。
仰看山上的小路歪斜盘回曲折,高远处隐约地看见有人在上面行
走。
我在船中高高地举起手想和山上的行人打招呼,孤单的船只却像
飞鸟一般往南驰逐而去。
比喻志向、境遇
秋雨叹(其三)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注:《秋雨叹》组诗共三首,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那一年秋
天,下了六十多天雨。当朝宰相杨国忠却找来个别好的禾苗向唐玄宗
报告说:“雨虽多,不害稼也:谁比数:没人关心。衡门:以横木作
门,贫者所居。仇氏《杜诗详注》中言:“日者君象,土者臣象。”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长安布衣”是诗人自称,“布衣”一词反映了诗人绝世独立的
高傲。
“反锁”写出了诗人闭门不出的生活状态,“环堵”写出了诗人
家境的贫困。
颈联借胡雁欲高飞而不能来比喻诗人自己身居困厄不能施展抱
负的无奈处境。
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诗人雨中寥落的情景,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对
个人及国事的感慨C
答案:A.“布友”是抱负未得施展,理想不能实现的自嘲。
【拓展】诗人科举考试不中,失去了进入仕途的敲门砖,但他又
热衷于政治,于是夹到京城长安,等待他的却是冷眼和失望,他自己
都说是“处处潜悲辛”。仕途不顺,加上不停的秋雨,更在阴晦的心
境上蒙了一层黑暗C三首《秋雨叹》都是古诗体裁。这一首换了一个
韵部,正好是“雨''和"干”两个韵脚字,一个表生厌,一个表期盼,
很恰当地与内容结合了。另外还有一个形式特点,首句和尾句都用问
句,诗人心里充满了困惑,根本找不到出路,他对人生有很多问号,
向谁问?问天?借雨问天公。浦起龙说“三叹皆寓言”,并认为本篇
的结尾是“结意更远,日晦而土污,主德掩而庶事堕矣。推极言之,
亦岂徒为一生叹哉,未免求之过深,但也启发人思考,作者也许确
实是借秋雨发端而感叹人生,不一定附会政治问题。诗中前四句写雨
天难以出门,事实二是穷愁潦倒所致,隐含有无人帮助、无人可怜的
意义。“稚子”一句写景如画,孩子们在雨中跑着玩耍,根本不知道
生活的忧虑,反衬了“老夫”之忧的深沉,也是借景抒情的一招。“雨
声”两句用平常的语言就准确地写出了秋雨的特点,“飕飕”传其声,
“催”字逼迫着人,秋雨更使人心寒。借胡雁难以高飞而寄托人生艰
难的思想情感的用意是较明显的。
2.比拟
比拟包含拟人知拟物(包括把人当作物来写和把甲物当作乙物来
写)两种,比拟能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加形象、生动。如王
安石的《定林》:“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履,就敷岩上
衾。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其中,颈联
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了。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
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一)咏物,借景抒情
春日咏梅花二首
王初
其一
靓妆才罢粉痕新,递晓风回散玉尘。
若遣有情应怅望,已兼残雪又兼春。
其二
青帝来时值远芳,残花残雪尚交光。
隔年拟待春消息,得见春风已断肠。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第一句用写实手法,描写春天来临之际,梅花逢雪后银
装素裹的美丽形象C
B.其一第二句,“散”字写出了寒风劲吹、雪花飞扬的状态,刻
画出梅花生存的环境。
C.其二第一、二句,两个“残”字与“远芳”形成对比,表现
了梅花开放的环境的恶劣。
D.两首诗诗句朴素流畅,都是“以我观物”,使得春日梅花有“我”
的主观色彩。
5.两首诗的三、四句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个修辞在两首诗
中又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4.C.“两个‘残‘字与‘远芳’形成对比,表现了梅花开
放的环境的恶劣”错误。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临时梅花尚有悠远的芳香,
残花和残雪交相辉映,“远芳”指梅花芳香悠远,两个“残”字描写
的是梅花凋零和雪将要融化的状态。这两句没有描写梅花开放环境的
恶劣,也没有使用对比的手法。
5.(1)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一第三句说梅花“有情应
怅望”,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其二第三句、第四句说梅花等待春天
的消息,春天来了“已断肠”,把梅花当作人来写
(2)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在春天来临之际就要
凋零的伤感。
不同点:其一“若遣”是作者假设梅花“有情”后的“怅望”;
其二“拟待”是直接以人格化来写梅花,“已断肠”又比“怅望”加
深了哀怨的程度。
【拓展】
第一首起首两句写梅花逢春雪。一夜春雪,飘飘扬扬,给梅花披
上了崭新的银装,仿佛用脂粉打扮一新;而拂晓清寒的风又将梅树上
的雪吹得纷纷洒洒「靓妆”,即脂粉的妆饰,这里指梅花穿上了雪装。
“递晓风回散玉尘”,可参见白居易“漠漠复零零,东风散玉尘”(《酬
对观赠》)句,“玉尘”,指雪花。“散”字描写出寒风劲吹,雪花四处
飞扬之状。这两句写景,又为下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若遣”以下两句用了拟人化手法。“若遣”,即如果;“怅望”,
即怅然怀想,杜甫在《咏怀古迹》诗中写道:“怅望千秋一洒泪,萧
条异代不同时“有情”的梅花为何"怅望”呢原因是“已兼残雪
又兼春”。梅,是傲霜凌雪之花,愈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梅花
开得愈欢欣愈俏丽。而这时雪已是残雪,季节已是春天,梅的“青春
年华”已经一去不返,她面临着凋谢零落的命运。此时此刻,此情此
景,她怎能不怅然怀想,黯然神伤呢
第二首诗的题旨与前相同。开头,诗人变换角度,从春神写起。
“青帝”,即春神,《尚书纬》:“春为东帝,又为青帝。''冬春交替之
时,带着满身绿意与芬芳的“青帝”跚跚而来,正逢着还散发着悠远
清香的梅花。梅花虽然凋损,春雪虽然融化,却仍交相辉映,显出残
冬的风光。“远芳”,即指梅花芳香之悠长清冽,也指其从冬日而来。
诗人不说春天而说“青帝”,把春天拟人化了,使诗句颇有生气。
第三句起又用拟人手法抒写梅花之感怀。“隔年拟待春消息”,梅
花开在冬季,春天是第二年,所以谓之“隔年”。在冰封大地的冬日,
梅花就以其迎霜斗雪的英姿和清韵长存的芳香期待春天的消息。可严
冬漫漫,春无踪迹。等到春风吹绿大地,梅花却已“憔悴损”,她将
伴着残雪,被远远地抛在春天的后头。所以,诗人写道:“得见春风
已断肠”。“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或悲伤。
诗人“以我观物”,使梅花带有了“我”的主观情感。第一首写
春日梅花“应怅望二第二首又写其“已断肠”,加深了哀怨的程度。
诗句朴素流畅,有较浓的主观色彩。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
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水光
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①使君: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居惠州时
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
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
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英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
面。
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山水被赋予人的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
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
答案: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理解有误,词上片下片均
有景有情,词中“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是直接抒情,表
达了青春年华易逝的愁情;“语言含蓄隽永,婉转缠绵”语言风格的
分析也错,“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等语句明白如话。
故选Do
(二)抒情,化抽象为生动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宋•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鹉语“絮影苹
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
赏析。
答:此句采用比拟的手法,诗人卷起帘子,将满室的春愁散去,
春愁从无形化为有形,变得生动、形象,表现出诗人午后醒来打开帘
子,清新空气涌入室内,改变愁闷的环境,心情为之一畅的情感。
【拓展】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J春天的天气,催人欲睡,词人
午后醉入梦乡,醒来后,又觉室内异常清静,空气似乎凝滞了一般。
这种环境,使人愁闷。于是词人打起帘子,明媚的阳光伴随清新的空
气涌入室内,心情为之一畅。“卷帘尽放春愁去”。春愁乃无形之物,
帘儿一卷,它竟象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
这句写得富有特色,作者成功地赋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觉。
“昼长无侣,自对黄鹉语二寂寞的词人,只有与黄祜相对而语,将
寂寞之情绪却写得趣味悠然,恼人春色日初长,在长长的白天里,词
人没有诗朋酒侣,极感无聊。黄祜而可与语,真奇想也。这一是烘托
出无侣之孤寂,另外反映出闲愁之仍在,前面所谓“尽放春愁去”,
其实并未放尽。词情宛转,妙在含蓄。
由于春愁难排,更由于无人与语,词人遂移舟访友,很自然
地过渡到下阕。“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词人已离开室内,融入大
自然的怀抱。暮春时节,柳絮纷飞,在阳光映照下,境界极美。在那
飘着絮影、沁着苹香的地方,自然充满了春意。着意寻春春不见,原
来春天却在这里。词人一腔喜悦溢于言外。至此,那无尽春愁,才真
正被放了出去。
“移舟去。未戌新句,一砚梨花雨。”结笔写出访矣氏花园。“移
舟去”,写得闲婉。词人只抓住园中一个景物一一硕果轩旁的大梨树
一株;只写一桩雅事一一树下题诗。正当他和园主人酝酿构思,可是
诗句未成,突然下越雨来。
乌夜啼•春思
赵令畤
楼上萦帘弱絮,墙头碍月低花。年年春事关心事,肠断欲栖鸦。
舞镜鸾衾翠减,啼珠凤蜡红斜。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
此词结尾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
合词作分析。
答案:修辞手法:拟人。虽然重门紧闭,但是它锁不住相思梦,
相思梦可以随意到天涯海角,这是典型的拟人手法。结尾两句抒发了
主人公孤栖相思,百无聊赖,苦闷压抑的情怀。
3.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
形象、含蓄。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
运用借代修辞,以颜色分别代指“叶”“花”,“肥”“瘦”分别形容叶
的茂盛和花的凋零c生动形象,新鲜而又奇特。
Tips:
比喻(本体与喻体之间有相似点)抽象到具体情感:恰是一江
春水向东流(常考点)道理:应似飞鸿踏雪泥音乐:大珠小珠落玉
盘具体到生动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如电。借代(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借体是本体
的特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借体是本体的一部分孤帆远影
碧空尽本体是抽象名词,借体是其概念中的代表物举酒欲饮无管弦
(一)借指月亮
秋斋独宿韦应物(唐代)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
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秋斋独宿赵秉文(金朝)冷晕侵残
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答:韦诗用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
眠。赵诗用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二突出月夜寒意侵
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拓展】
两首诗的心境有何异同?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
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
鸟无宿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
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
秋雨寒枝,凄冷袭人。
(二)借指花叶
后庭花
许莱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①,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②,落花吹遍。
注释:①湘管:毛笔。②琵琶怨:汉代乌孙公主远嫁,很不情愿,
却也无可奈何,只得一路弹琵琶,幽怨之声不断。
试从修辞的角度对“翠羞红倦”一句进行赏析。
答:采用了借代和拟人的手法,用“红”代“花”,“绿”代“叶”,
把花、叶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的残败之景,表现了女主人
公郁郁寡欢的心情C
【拓展】
“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句是说女主人公思念心上人,本
想执笔写信,可泪如雨下,短短的信笺却写不下自己对心上人无尽的
思念之情,由此可以看出该句表现了词人“相思之情”;“知心惟有雕
梁燕,自来相伴”句是说女主人公独身一人,无人陪伴,以致燕子都
可怜她,飞来和她相伴.此句极写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之情,由此可
以看出词人的“孤独寂寞之情”;“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用
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词人对东风的怨恨和青春易逝、红颜短暂的无可奈
何的哀怨,由此可以看出词人年华易逝的哀怨之情。
(三)借指女性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
王安石
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岩晓②。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③低心事折腰。
【注】①本诗写于1051年,作者时年31岁,担任舒州通判。昌
叔:王安石的妹夫c②岩晓:高山。③分:甘愿。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以声衬静,用划破寂静的乌啼之声,渲染出了秋日傍晚
的空寂,自然的引出了下文对昌叔的思念之情。
B.第三句想象二人相逢之后,登高赏菊,相对酣饮「黄''对"绿",
色彩清新中带着明艳,场面十分欢快。
C.颈联写诗人极目远望,只见流云将“落木”“渡口”连成一片,
山峦缭绕,落日依依。意境开阔,气韵生动。
D.尾联用典,既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高洁品质的钦佩之情,又
表达了对陶渊明竟也曾因仕途而折腰的深深遗憾。
11.辛弃疾在《水龙吟》中,有这样的感叹:“倩何人唤取,红
巾翠袖,报英雄泪?”王安石这首诗颔联中的“红裙”与辛弃疾《水
龙吟》中的“红巾翠袖”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者表情达意有何
不同?
答案:10.D11.(1)借代,都是代指女子。(2)①《九日》
中强调二人聚会,只需要绿酒黄菊,无需音乐助兴,表达了二人高雅
脱俗的情怀;②《水龙吟》中,写谁能唤来歌女为自己擦去英雄泪,
表达了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的激愤之情。
【拓展】古诗词中常用借代词
桑梓:家乡桃李:学生南冠:囚犯巾帼:妇女须
眉:男子手足:兄弟
汗青:史册丝竹:音乐桑麻:农事三尺:法律膝
下:幼儿华盖:运气
庙堂:朝廷社稷、轩辕:国家白丁、布衣、黔首:平民阡
陌:田野朱门:豪门贵族藩篱:边防摧眉:低头提携、
垂髻:小孩持戟、旌旗:军队烽火、羽书、羽檄:战争情报
戎马、干戈、金鼓、烽烟:战争寸笔:毛笔杜康:代酒万
钟:高官厚禄山林:隐逸生活中鼎:仕宦生涯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
突出、更鲜明她表现事物的作用。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凭栏处、潇潇雨歇J“怒发冲冠”以夸张手法,一气贯注,写出作者忧
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
(一)夸张写景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宋代)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千
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夸张地写出了河的长和山的高,展现出
祖国大好河山的壮阔,侧面表现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拓展】
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河:指黄河。
五千仞(ren):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
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黄河和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一说
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
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
民。
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胡尘:指金人入侵中原,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
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南望:远眺南方。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前两句诗人先通过使用非常夸张的表现手法,展现出山河的壮阔
与美丽,后两句则话锋一转,描写的是中原人民受压迫、受折磨的情
景。以乐景衬哀情的方式,让读者能够体会到中原人民的辛酸,以及
诗人忧国忧民沉痛情感。全诗意境阔大,情感真挚而深沉十分动人心
魄。
(二)浪漫主义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
诗。
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
简要分析。
答:运用了想象和衬托的表现手法。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
恍如置身仙境,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用
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
【译文】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洞庭湖水,广阔无垠,依稀看见与长
江相接。
南飞的大雁带走我忧戚烦闷的心情,远处的山峰衔来一轮美好的
明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推杯换盏,畅饮美酒。
醉后朦胧里一阵阵凉风起,吹得我翩翩起舞袖带旋回。
【拓展】
写作背景诗人首先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开J岳阳,这里是指天岳山之南一带。天岳山又名巴陵山,
在岳阳县西南。登二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
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
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
开”,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
明诗人立足点之高c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
楼高已自见。
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
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
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
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
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彩,
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
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
盎然。“山衔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
境界全出,写得诡谪纵逸,诙谐风趣。
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连下榻,天上
接行杯J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
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蒙胧
中的幻景。诗人是有些醉意了:“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
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
衣袖翩翩飘舞,仪表潇洒自如,情调舒展流畅,态度超脱豁达,豪情
逸志,溢于言表。攻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
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
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鹏鹄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清都,传说中的天帝的居所。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
从。慵,懒。
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次风格诙谐幽默,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抒情强烈,是一首脍
炙人口的浪漫主义佳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诗人开门见山地表达出自己不乐尘世、留
恋山水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人写自己能支使风雨雨露都是天帝枇准的,可以看出其内心深
处隐藏着对权力和荣华富贵的渴望。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让人自然联想到“天子
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诗人这是暗将自己与李白并
论。
答案:c.“可以看出其内心深处隐藏着对权力和荣华富贵的渴望”
错误,应该是用诙谐的手法表现自己疏狂的个性特点。
【拓展】此词系作者从京师返回洛阳后所作,故题为“西都作”。
该词是北宋末年脍炙人口的一首小令,曾风行汴洛。词中,作者以“斜
插梅花,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这是有深意的。据《宋史•文苑
传》记载,他“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年间,钦
宗召他至京师,欲授以学官,他固辞道:“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
禄非所愿也。”终究拂衣还山。这首《鹏鸽天》,可以说是他前期词的
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态度和襟怀抱负的集中反映。
上片主要写作者在洛阳时纵情于山水,豪放不羁的生活。首
句以“山水郎”自居,写自己热爱山水乃出于天性。直抒自己的生活
理想,他不喜尘世,流连山水。接下来“天教分付与疏狂”则声称自
己懒散的生活方式和狂放的性格特征亦属天赋,因而无法改变。这两
句充分表现出了词人的性格特征,坦荡直爽,豪气四溢。“曾批给
雨”二句以天意抒怀抱,透露出作者远避俗世,怡然自得的心理c这
二句充满了浪漫的精神,富于神奇的幻想,不仅对首句进行了绝妙而
风趣的解释,而且透露了他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和对世俗发自内心的
鄙弃。
下片用巧妙的方法表现作者赛神仙的淡泊胸怀。“诗万首,
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写作者诗思的丰富,酒量的很大,隐逸生
活的全部内容都表现为对诗与酒的钟情。面对“侯王”几曾看过,凸
显词人对功名富贵的鄙夷,面对王侯的傲骨铮铮。“玉楼金阙慵归
去,且插梅花醉洛阳”这二句表现出作者不愿意返回京城官场,只想
纵诗饮酒,与山水为伴,隐逸归老。玉楼金阙,本是人人羡慕向往的
荣华富贵,但词人用一“慵”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自己鄙薄名利的
态度,相反对于“插梅花醉洛阳''的生活却十分欣赏留恋,体现名士
的清高、名士的风流,“梅花”是高洁的象征,这里意在言词人的品
性高洁。将高洁与疏狂的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表现出不愿与污浊的
社会同流合污的狂放。
全词清隽婉丽,自然流畅,前后呼应,章法谨严,充分体现
了作者蔑视权贵、傲视王侯、潇洒狂放的性格特征。
双关
有意识地使用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句子,在同一个上下文中,同
时表达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意思。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
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双关的类型分为谐音双关、语义双
关两种。谐音双管如南朝民歌《采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首诗里的“莲”与怜惜的“怜”谐音;
刘禹锡的《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景区开发工程聘用合同
- 智能家居维修合同
- 篮球场建设与安全检测合同
- 建筑节能工程合同ktv
- 办公园区食堂钢架雨棚施工合同
- 摩托车俱乐部租赁合同
- 仓储物品损坏赔偿协议
- 产业园区楼顶广告字施工合同
- 政务云服务器租赁合同
- 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4中国铝业集团限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第1课时淘气的一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数学
- 医院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定期沟通制度
- 起重设备安装与拆卸施工方案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青岛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青岛大学
- 渠道衬砌施工方案(渠道预制混凝土块)
- 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作文“答案与问题”讲评
- 篮球球星姚明课件
- 2024年工商联副会长述职报告
- 02S515排水检查井图集
- 2024山东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选拔(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