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班别:教者:全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学重点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四.全册课时按排一.数一数1课时二.比一比1课时三.分一分1课时四.认位置1课时五.认数(一)10课时六.认识物体2课时七.分与合6课时八.加法和减法21课时九.统计1课时十.认数(二)5课时十一.认识钟表1课时十二.加法10课时十三.期末复习4课时一、数一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教具:教学光盘或教学挂图、学具教时:一课时教学课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自己探索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实物操作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拓展运用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五小结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巩固深化游戏:火车钻山洞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数水果,摘水果讲述:秋天来了,树上的果子都熟了,有苹果、香蕉等。去数数吧,再把数出的结果告诉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数的?说对了就摘个水果送给你的朋友尝一尝吧!七、总结评价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摘水果,开心吗?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教后记:二比一比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教学目标:初步认识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教学重点: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教具:实物、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二、新课导入。1、取出一支吸管,问:这支吸管长还是短?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支吸管,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三、新课教学。1、明确比较的要求。(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4)指导看图P4(投影):图上有什么?(5)看图找一找比较这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训练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XX比XX长、XX比XX短、XX和XX同样长或XX比XX高、XX比XX矮、XX和XX同样高。)2、练习P4。(1)看图长的画√,短的画O。(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3、出示第5页滑梯图(!)要比一比谁的个子高,你有办法吗?(2)请两位同学上来演示(3)学生说一说(4)做书上第6页题目,哪个高?在高的下画“√”(5)汇报结果,集体校对。4、出示第5页“石榴和柿子”图(1)你们有办法比较这两个水果的轻重?(2)介绍天平,进行操作,让学生观察。(3)得出结论,你能用完整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吗?(4)在重的下面画“√”5、小结。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6、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一比,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教师巡视,对差生进行辅导。)四、巩固练习。1、课本P5想想做做。(老师读题指导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2、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五、质疑。六、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七、作业。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教后记:三、分一分。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学具和文具放在课桌上。教学过程一、新授1.教学“分一分”。(1)你们到超市里去过吧?超市里的东西是怎么放的?(2)出示商店的情景图,请学生观察物品是按什么标准摆放的?每一货架上的物品都属于哪一类?组织讨论进行反馈。(3)老师小结:刚才我们把这些物品按照用途分为玩具、书籍和食品。(4)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2.想想做做.(1)“想想做做1图中画了哪些动物?请小朋友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独立完成集体校对。(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鳄鱼、鱼、河马、螃蟹、海狮)(2)“想想做做2”①图中画了哪些交通工具?它们各自在哪里行驶?②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每组分别有哪些文通工具,然后集体交流(按天上飞的、公路上行的和水里航行的分.)③老师小结:这些交通工具我们根据行驶的地方不同,分为天上行的.公路上行的和水里航行的。(3)“想想做做3”①图中画了些什么?你可以怎样分?每类分别有些什么,②树叶有几种颜色?你可以怎样分?每类分别有些什么?(4)想想做做4图上有一些小朋友,你能分一分吗?先仔细观察一下,你准备按什么标准来分,请你自己分一分,分完后请小朋友汇报。(5)小结:同样的一幅图,按水果和蔬菜可以分为两类;也可以按红色和绿色分为两类,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法来分,分得的结果也不同。二、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分一分,分类时可以根据用途、种类、颜色等等标准来分。同样的东西分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不同。三、布置作业。《补充习题》分一分。四、教后记四认位置(上下、前后)教学内容:教材第10~11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教具准备:粉笔盒、书本、尺子。教学过程:谈话引入,揭示课题。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讨论交流,感悟新知。出示主题图——教室。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讨论交流。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刚的什么位置?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刚的前面。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刚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分组讨论。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如:——在——的前面——在——的后面——在——的上面——在——的下面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5游戏。(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2)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拓展应用,深化提高。1、“想想做做”第一题。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2、“想想做做”第2题。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小给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3、“想想做做”第3、4、5题。情景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小组讨论后汇报。情景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队。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情景3:(投影演示冰霜)小朋友,你能根据冰霜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情景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小组交流后汇报。总结评价。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教后记:五.认识10以内的数第一课时:1~5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2`14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l~5以内物体的个数数的实际含义,会读会写数字1~5。教学重点:理解5以内各数的意义,会读写5以内各数教学难点:理解5以内各数的意义教学准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先认识1、2、3、4、5。板书:1~5的认识。二、新授。1.初步感知1、2、3、4、5。出示主题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有些什么?图上有几个人在拉琴?有几盆花?有几个小朋友在跳舞?几个气球?黑板上写了几个字?(结合此主题图向学生进行尊敬老师的文明礼貌教育)。2.认数、写数。(1)认识和书写数“1①认识数“l”。a,在黑板上贴上1个算珠,边贴边说明这是算珠,提问:有几个算珠?b.请小朋友打开学具盒,分别拿出1根小棒,1个圆,1个正方形,刚才我们摆出的都是几个?c.刚才老师摆的算珠,小朋友摆的小棒、圆、正方形都用一个数字“1”d.板书:1。你能用“1"说一句话吗?(如:我有一个书包,我有一本数学书等等)②书写“1"。a.分析字形:1像小棒。b.在黑板上放大的练习格中示范写“1”c.带领学生书写练习。d.在课本上的练习格中描写,在空格中独立写。(学生写时老师巡视,提醒学生写字姿势端正。注意一拳一尺一寸。)(2)认识和书写数“2”①认识数“2”a.再在黑板上再贴上1个算珠,提问:原来有几个算珠?又贴上几个,现在有几个?b.让小朋友从学具盒里拿出2根小棒,2个圆和2个正方形。老师说明:这些都可以用数字“2”c.请学生用“2”②书写“2”先分析字形(2像小鸭),再领学生书写,练习写2。(3)认识和书写数“3”①认识数“3”a,在2个算珠后面再添上1个算珠,提问:有几个算珠?b.要求学生每次从学具盒里拿出3个学具可以用数字“3”板书:3。c请学生用“3”②书写“3”请小朋友数数看先分析字形(3像耳朵),再领学生书写,练习写3,数3的书写较难,要重点指导。(4)认识和书写数“4”①认识数“4”a.在3个算珠后面再添几个算珠?提问:请小朋友数一数b.请学生拿出个数是4的学具,说说摆的是几个什么?(并说明这些都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板书“4”c请学生用“4”②书写数“4先分析字形(4像小旗),是两笔写成,老师要说出每一笔的起笔、收笔过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领学生书空,让学生在书上练习格里先描再写。(5)认识和书写数“5”①认识数“5”a,在4个算珠后再添—个算珠,提问:请小朋友数数有几个算珠。请学生动手摆出是5的东西。c.用数5说句话②书写数“5”分析5的字形,(5像秤钩)两笔写成,老师要说出每一笔的起笔、运笔、收笔过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领学生书空,让学生在书上练习格里先描再写。③把1~5的数字卡片顺着排一遍,倒着排一遍。三。完成“想想做做”。1.“想想做做1”看图连线,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连的?2.“想想做做2”看数画O,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想想做做3”看图写数,练习完成后分小组说一说有几个梨、几个西瓜、几个菠萝、几根香蕉、几个草莓?4.“想想做做6”画出花瓶里缺少的花,按花瓶上表示应该有的朵数,分别补上缺少的花:l朵、2朵、2朵。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1~5各数,学会了书写1~5,写数时要注意书写姿势的正确。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1~5的认识。教后记:第二课时:认识几和第几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初步体会到一个数可以表示几个,也可以表示第几个,并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探索规律和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教学难点:能区别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运用。教学用具:1~5的数字卡片、水彩笔、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1.我们已学了5个数,请从1起顺着数出来。2.把1—5的5张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并请学生依次读然后提问:我们一共学了几个数?二、导入新课小朋友,你们数数第一排从小洪同学到小丽同学一共有几个小朋友?(5个)从前往后数,第5个小朋友是谁?这里的两个5意思是否相同?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知识——几和第几。板书:几和第几。三、新授1.出示排队买票图。(1)图上的人在干什么?(2)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请用一句话说出来。(板书: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3)请小朋友再数一数戴棒球帽的小男孩排在第几?(贴出头像板书:排在第2)不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贴出头像板书:排在第5)(4)排在前3个的是哪几个人?排在后4个的是哪几个人?排在第3个的是哪个人?排在第4个的是哪个人?这里的第3个人指的是几个人?第4个人指的是几个人?老师指出:这里的第3、第4不是3个人和4个人,而是指排在第3或者第4的那个人。2.谁能说一说刚才排在第一排的5个小朋友和第一排中的第5个小朋友是否相同?为什么?3.巩固练习。(1)指名说说自己座位的一排中有几个人,你的座位在第几个?(2)请4个小朋友站在前面。①前后排问:一共有几个人?从前往后数,第1人是谁?第4人呢?②摆一摆摆5个圆,从左边起第2个换成正方形,从右边数起第3个换成长方形。四、完成“想想做做”。1.“想想做做1图上画的是什么?从左边起是从那边起,举起你的手表示一下,第l排涂4个和涂第4个相同吗?独自完成涂色练习,集体校对后提问:第一行为什么涂四个?而第二行为什么只涂1个?2.完成“想想做做2”小女孩住在第几层?你是怎么数的?一般的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一共有几只猴子?戴帽子的是第几只?你是怎么数的?3.完成“想想做做3”4.完成“想想做做4”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下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5.完成“想想做做5”l号车前面有几辆车?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1号车后面几号车?你还能说出什么?6.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五、课堂小结。这一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几和第几的意思是不是相同?“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一排中的某一个。六、布置作业。教后记:第三课时:0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理解“0”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务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教学难点: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图填数2.填空二、新授(1)出示“小白兔采蘑菇”图①图上画的是什么?②第一个小白兔采了几个蘑菇?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板书:3③第2、3只小白兔呢?分别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板书:2、1④第4只小白兔采到蘑菇了吗?(一个也没有)老师说明:第4只小白兔一个蘑菇也没有采到,我们就用“0”来表示。(板书:o)领读:“0,0和2、1一样,也是一个数。(2)出示“小白兔拔萝卜图”。①图上画的是什么?②地里原来有几个萝卜?小白兔拔走了几个?③地里的萝卜还有吗?老师说明,没有了也可以用“o”来表示(3)今天我们认识了“0”,在什么时候要用“0(“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没有了”就用“0”2.认识0~5的顺序。(1)出示直尺图,找出0,提问:0在1的前面还是后面?老师:直尺上刻度的起点是0,它排在1的前面。(2)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找到“o”,说一说“0”的后面第一个数,第二个数……(3)请小朋友按顺序读数,不看直尺,从0数到5,从5数到0。3.0的写法。:分析0的字形(0字像鸭蛋),老师边示范边说明笔顺,着重说明起笔,拐弯和收笔,拐弯要圆滑,指导学生书空,描写、独立书写。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0”,知道“一个也没有”,“没有了”就用“0四、完成“想想做做”1.“想想做做1”填数,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最后的口里为什么填o?2.“想想做做2”填数,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第二个口为什么填0?3.“想想做做3”按顺序填填,第l题按什么顺序排列?第2题呢?4.“想想做做4”说说你在哪儿见到过o,除了书上的以外,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0?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0的认识。教后记:第四课时:认识等于、大于。小于教学内容:教材第19~120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表示的意思和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会用=、>、<。教学难点:会用>、<表示两数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0~5的认识,今天我们将来认识“=”、“>”、“<”,并学会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板书:“=”、“>”和“<”。 二、新授。1.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图,提问:①图上画的是什么?②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多少只?③你能说说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哪种动物的只数一样多?(2)同样多。①小兔有几只?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贴上4只小兔。②小猴有几只?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4只小猴,并用线连一连。板书:441.“想想做做1”在圆圈里填上“>”、“<”或“=”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③小兔子和小猴的只数哪个多?哪个少?(同样多)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学生说出4只小白兔和4只小猴正好同样多)④4和4同样多,我们就说4=4。(板书:4=4)老师指着等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等号。(板书:等号)读作:4等于4。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读。⑤书写等于号,在书上第18页上先描后写。2.教学大于。(1)小熊有多少只?学生回答后老师在黑板上贴上5只小松鼠,并板书:5。(2)小松鼠有多少只?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3只小熊。(并板书:3)(3)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小松鼠和小熊谁多谁少呢?(教师边连线,边提问)小松鼠和小熊比怎样?(4)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怎样?(板书:5比3多)5比3多,也就是5大于3。(板书:5>3)指着大于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大于号(板书:大于号)让学生齐说大于号,再指名说。大于号开口一头向哪边?(向左)尖的—头向哪边?(5)观察式子5>3,提问:大于号的开口一头和尖的一头,哪头大?哪头小?开口大的那头对着大的数还是小的数?尖的那头对着什么数?这个式子读作“5大于3”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说。(6)回顾一下,刚才学习了“大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怎样?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松鼠和小熊比,小松鼠比小熊多,5比3多,可以说成5大于3,写成5>3。3.教学小于。(1)小熊和小松鼠比怎么样?(小熊比小松鼠少)(2)小熊有3只,小松鼠有5只,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3比5少就是3小于5。(板书:3<5)指着“<”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小于号。(板书:小于号)指导写“<”,在书第19页上先描后写。(3)观察式子“3<5”,提问:小于号和大于号的方向有什么不同?领读“3小于5”(4)刚才我们学习了小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怎样?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熊和小松鼠比,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可以说成3小于5,写成3<5。(5)同样一幅图,为什么可以说成5>3,也可以说成3<5呢(比的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不同。)4.小结:这一节课学习了“=”、“>”和“<”,它们写在两个数的中间表示两个数的大小,不管“>”还是“<”,开口对着大的数,尖的一头总是对着小的数。三、想想做做。1.“想想做做1”(1)出示第1题图。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指名说一说每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是多还是少?圆圈应填什么符号?2.“想想做做2”在圆圈里填上“>”、“<”或“=”,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四、全课小结今天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啊?你学了哪些本领呢?教后记:第五课时:6、7、8、9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3~2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数数是6、7、8、9的物体的个数,知道6、7、8、9的实际含义,会读、会写数字6、7、8、9。2.了解1—9各数的顺序,能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重点:认识并会写6-9各数教学难点;理解6-9各数的含义教学准备:学具盒、直尺图、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复习。1.在()里填上“>”4()23()52.导人新课。前面我们已经认识1—5各数,今天我们来认识6、7、8、9这些数。板书:6、7、8、9的认识。二、新授。1.初步感知6、7、8、9。出示主题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请小朋友数一数,图上有几名学生?有几个人?有几个套圈?有几个套桩?要求同座位同学完整地说一遍图意。2,认识6、7、8、9。(1)认识和书写数“6”①认识数6。a.老师在黑板上贴5个算珠,提问:图上有几个算珠?(齐说5个)再添上一个算珠,现在有几个小算珠?(齐说6个)b.请你从学具盒中拿出6个三角形、6根小棒、6个圆。老师说明:6个算珠、6根小棒、6个三角形,都可用数字“6’’(板书:6)领读6。②书写数6。分析6的字形(像哨子),老师范写6,指导学生描写6,写6。(2)认识和书写数“7”①认识数7。②书写数7。分析7的字形(7的字形像镰刀),老师范写7,描写7,写7。(3)认识和书写数“8”①认识数8。②书写数8(4)认识和书写数“9”①认识数9。②书写数9。(5)把1一9的数字卡片顺着排一遍,倒着排一遍。三、完成“想想做做”。四、布置作业:教后记:第六课时:10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6-27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正确地数出10个物体,了解10的实际含义,会读会写数字10。2.知道10以内数的大小和数序的位置。教学重点: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教学难点:学会比较10以内数的顺序教学准备:学具盒、直尺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先填一填,再读一读2.导人新课。请小朋友数出9根小棒,如果再添1根呢?(10根)今天就学习“10”。(板书:10的的认识)二、新授。1.初步感知10。出示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数一数,图上有几位小朋友在跳舞?2.认识10。(1)老师先摆9个算珠,再摆1个算珠,提问:刚才老师是怎么摆的?一共有多少个算珠?(2)请小朋友数出10个同学、10张桌子,数出10根小棒。老师说明10个算珠、10个同学、10张桌子、10根小棒,都可以用数字10表示。(板书:10)领读,齐读10。(3)你能用10说一句话吗?同桌互说,指名说。3.指导写10。请小朋友看黑板上的“10",提问:10是由几个数字合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10要占几格?你们会写吗?现在请小朋友看课本第23页,看看10是怎样写的。在这一行格子里先描再写10,教师巡回指导,并强调平时写“10"的时候,“1”和“0”这两个数字要适当靠紧一些。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1”出示直尺图,请小朋友自己看着直尺轻轻地从1数到10,10在哪个数的后面?10前面的一个数是几?让学生顺着读一遍,倒着读一遍。2.“想想做做2”请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小棒,10根小棒扎成一捆,老师先示范,然后要求学生人人动手操作。3.“想想做做3”出示第一幅图,请同学们想想你准备怎么数,有多少个?(2个2个地数,共10个。)第二幅图呢?数完后,集体写数。4.“想想做做6”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可以选一两题说说为什么填>或<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一齐从1数到10。《补充习题》10的认识。教后记:六.认识图形(一)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实物到图形,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和主要特征,能识别这些物体。2.使学生体会平面和曲面,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概念。3.使学生体会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和主要特征。难点:使学生能体会平面、曲面。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认物体第二课时:有趣的拼搭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一)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和主要特征,能辨认这些图形。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感知各种种形体的特征,再抽象出相应的立方体图形,知道各自的名称。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加深对各种形体特征的认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准备一些积木。2.教师准备牙膏盒、魔方、球、羽毛球盒等实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玩过积木吗?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吗?那么就让我们在活动中认一认这些物体吧!板书:认识图形。二、实践活动。1.学生分小组搭积木,老师巡视,指导学生搭积木。2.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搭的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样的积木拼搭的?在搭的过程中哪些物体容易搭牢固?哪些物体在搭的过程中不容易搭牢固?3.请小朋友们把这些积木按照形状分一分类。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分一分。请各小组汇报分类的结果。三、认识形体及其特征。1.教师:刚才我们把这些积木分成了四类,它们分别叫什么名称?它们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2.初步认识长方体及其特征。(1)老师边出示边说明:这是长方体。请同学在积木中拿出长方体。(2)看一看,摸一摸长方体,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6个面)(3)把长方体画出来是什么样的图呢?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出示长方体图形,并板书“长方体”)提问:这是什么形状?3.初步认识正方体及其特征(1)老师边出示边说明:这些都是正方体,请同学在积木中拿出正方体,(2)看一看、摸一摸正方体,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大吗?(6个面,一样大)(3)老师出示正方体图贴在黑板上,并说明这是正方体的图。板书:正方体提问;这是什么形状?4,初步认识圆柱体及其特征。(1)老师边出示边说明:这些都是圆柱体。请小朋友在积木找出圆柱体。(2)看一看、摸一摸圆柱体,看一看它有什么特点?(有两个平平的面和一个弯弯的面)(3)老师出示圆柱体的图。(板书:圆柱)提问:这是什么形状?、5.初步认识球。(1)这些积木的形状大家应该认识,它们是什么形状?(球)(2)让学生拿出球形积木摸一摸,滚一滚,说一说有什么感觉?(3)老师出示球的图。(板书:球)提问:这是什么形状?6.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同时出示不同实物)黑板上就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下面老师说出名称,请小朋友拿出相应的物体。同桌小朋友一个说名称,一个拿物体。四、完成“想想做做”。1,完成书上“想想做做1请你帮它们找朋友,连一连。2.“想想做做2请同座合作,找一找、数一数分别有几个填在书上。3.“想想做做3看完这排积木你有什么想法?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4.议一议如果让你搭房子,你会选择那些样子的积木? (砖是长方体,用它砌墙很牢固,车轮是圆的,可以滚动)五、家庭作业《补充习题》认物体教后记:第二课时:有趣的拼搭教学内容:教材第32-33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平面和曲面,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概念。2.培养学生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体、正方、圆柱和球的特征,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教学难点:展开空间想象,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积木玩具。教学过程:一、复习上一节课我们学过那些立体图形。你能举例说明吗?拿出自己所带的物体,向同桌同学介绍一下它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征?今天我们上一堂活动课,板书:有趣的拼搭二、实践活动。1.滚一滚。(!)分组实践,把不同的物体从一个斜面上从高处滚下去。(2)交流一下什么样的物体,容易滚下去,什么样的不容易?(平面的不容易滚,曲面的容易滚)2.堆一堆。(1)每组小朋友用自己所带的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力(2)交流一下什么样的立体图形容易堆在一起,什么样艇易堆在一起?哪一种最难?(长方形、正方体都有6个面,并且都是平的,容易堆在—起而圆柱和球都是圆的,不容易堆放在一起,球最难堆。)3.摸一摸。(1)分小组游戏,把各种物体都装在小布袋里,小朋友分别摸一摸,说说你摸到的是什么图形?你怎么知道的?(此游戏每个小朋友可以多做几次)(2)从袋中摸出指定的图形如你能从袋中摸出圆柱体吗?说一说你是怎么摸的?4.数一数。(1)先在书上填一填每一个组合图形各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说一说你是怎样数出来的?(2)自己动手验证刚才数的结果,用小正方体分别搭出书上的5幅图。(3)自己动手搭搭小正方体,搭成不同的形体,一边搭一边数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5.搭一搭。(1)分组搭一搭,比一比谁搭得好!(2)请每组学生汇报你搭的物体,对有所创新的小组给(3)想一想,通过搭一搭你发现了什么?(正方体、长方体搭的牢固,圆柱搭的可以滚动。)通过你的发现,你认为这些形状的物体用在哪些地方比较好?三、全课小结。你在拼搭过程中又学到了什么呢?教后记:七、分与合第一课时2~5的分与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的例题、“试一试”,第35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学会2、3、4和5的组成,初步能从5的一种组成推出另一种组成,开始培养推理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操作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出2、3、4、5各数的分与合教学难点: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学具合、4和5的分和合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老师的一只手上拿了3朵花,如果要用两只手来拿这3朵花,两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拿?指名拿,拿好后要求学生说一说左手拿了几朵,右手拿了几朵。今天我们就通过自己动手拿一拿、摆一摆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与合二、新授1.教学4的组成。(!)出示桃子图,指名说一说有几个桃子?需要分在几个盘子里?可以怎么分?(2)出示第一副图(左边3个,右边1个):一共有几个桃子?老师是怎么分在两个盘子里的?说明:把4个桃子分在两个盘子里,左边3个,右边1个,我们可以说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成4。(3)老师边说明摆板书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成4,可以写成下面形式。 板书: 4/\ 3 1(4)出示第二幅图(左边2个,右边2个),谁能说说这幅图是怎样分的?从图上看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4?板书:4/\22老师指着板书提问: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4?(5)出示第三幅图,谁能说说这幅图是怎样分的?板书:4/\13老师指着板书提问: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4?(6)让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第一次分的时候第一堆几个?第二次分的时候第一堆几个?第三次呢?让学生初步体会分总是从几和1开始,后面第二次第一堆比前面少1个,第二堆比前面多1个。(7)让学生依次用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4,读出4的分与合。2.教学“试一试”。(1)请同学们拿出5个图片,同桌同学互相合作,摆摆想想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5?(提醒学生在探究5的分和合时,要按照一定顺序分。)(2)学生活动,老师巡视,个别辅导。(3)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把分的情况贴在黑板上。 板书: 5 /\ 4 1看着图想一想,4和1合成5还可以怎样说(老师边问边把图片倒转过来,启发学生思考。)板书: 5 /\ 1 45还可以怎么分?(学生回答老师贴出图)(板书:5)看看图想一想,3和2合成5还可以怎样说?/\ 32板书:5 /\23(4)读5的分和合,再提问:只要记住哪两组,就能想出另外两组?这两组的第一个数各是几和几。3.用数的分合卡片口答4和5的组成,熟记4和5的组成。三、完成“想想做做”1-5题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2—5各数的分和合,记住3的1个组成,4和5的两个组成可以推想出另外几个组成。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2~5的组成。教后记:第二课时:6~7的组成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1—5。教学目标:学会6和7的组成,能从6和7的一些组成推想出另一些组成,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教学难点:如何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教学准备:7个小圆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填数234 5/\/\ /\/\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说出一组后,提问还可以怎样说,是怎样想的2,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2—5各数的组成,今天我们来学习6和7的组成。(板书课题)二、新授。1.教学6的组成。(1)教师设疑:茄子老师有18个气球,想送给3个小朋友,每人6个气球。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你可以想出几种拿法?(学生说出几种拿法)出示第一幅图,看图想一想:6只气球是怎样分在小朋友的两只手里的?和我们说的一样吗?我们可以说6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6?板书:6/\5l看图想一想,5和1组成6,还可以怎样说呢?(请小朋友在书上填一填)板书: 6/\; 15(2)6个气球,接下来可以分成怎样的两堆呢?你是怎样想的,看看书上分的和你想的是不是一样?(出示第二幅图)看着图想一想:6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6?(在书上填一填并板书:6),你还可以怎么说?/\42板书: 6 /\ 24合成6你还可以怎么说?(3)从左边再移1个到右边,6个气球又可以分成几个和几个?板书: 6 /\ 33(4)读6的组成。2.教学“试一试”7的组成。(1)每个同学拿出7个○,把7个○分成两堆,有几种方法?学生操作并回答分成怎样的两堆?(2)学生根据刚才的分法,在试一试中填出7的不同的组成(3)我们只摆了3种分法,怎么写出了6组组成,你是怎么想的?因此我们只要记住哪三组,就能想到另外的几组?(4)同座位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7的组成三、完成“想想做做”第1-5题。四、全课小结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6~7的组成(1)。教后记:第四课时:8~9的组成教学内容:教材第35~36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掌握8、9的组成,能从8、9的一些组成推出另一些组成,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准备:8个小圆片,9个方块。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答6 7/\ /\口口 口口说出一组后,提问还可以怎样说,你是怎样想的?2.导人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6和7的组成,今天我们来学习8、9的组成。(板书课题:8、9的组成)二、新授。1.“8”的组成。(教材第35(1)请小朋友拿出8个小花片,按一定顺序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每次移动一个,让学生按规律有条理地分,按顺序得出8的不同分与合的方法。)(2)让学生讨论,汇报是怎样分的,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老师依次演示,每次让学生说出8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8。老师板书,学生把书上填完整。(3)这几组8的组成,还可以怎样说?你是怎样想的?8/\ 为什么没有另一种说法?44老师小结:8的组成有4组:7和1、6和2、5和3、4和4;由前面3组还可以想到另外3组:1和7、2和6、3和5。2.“9”的组成。(教材第35页“试一试”(1)9可以分成几和几呢?请小朋友拿出9个方块,依次一个一个翻过来,每翻一个观察9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9?(2)学生汇报9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9,老师板书9的组成。(3)这4个组成还可以怎样说?你是怎样想到的(老师板书)(4)同桌同学按顺序把9的组成互说一遍。三、练习。1.做游戏:老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俩个数凑成8、9。2.“想想做做2”老师说明题意,同座位学生完成。先说8的组成,再说9的组成。3.“想想做做3”老师说明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说你是怎样填的?并且把每一个组成用两种方法说一遍,四、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8和9的组成,请小朋友要记住它。五、布置作业。教后记:第五课时:10的组成教学内容:教材第37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通过动手实践自己得出并掌握10的组成,能从10的组成的学习中培养初步的联想、推理能力。教学准备:红色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从一些组成推出另一些组成8 9/\ /\口口口口要求学生按顺序说出8和9的组成,每一种用两种方法说说。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复习了8和9的组成,今天我们来学习10的组成。(板书课题:10的组成)二、新授。1.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图,说说题意: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把每串珠分一分吗?(2)观察第一串已涂了几个红色,想一想第二串应涂几个红色,应从哪边涂起?第三、第四、第五串各应涂几个红色,应从哪边涂起?(3)学生独立有次序地涂色。(4)学生按照图中分的结果依次填写10的组成,并汇报结果,老师板书。提问:看到这些10的组成,你还能想到什么?为什么5和5合成10没有第二种说法呢?(5)学生看着黑板上10的组成按顺序用两种方法齐说一遍,同桌再互说一遍。2.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10的组成,同学们要记住它要能够根据一种分法说出两种说法。三、想想做做。1.“想想做做1(1)出示第1题,说说题意: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2)同桌同学找一找,互相说说几和几合起来是10。(3)全班同学说一说。2.“想想做做2”(1)出示第2题,老师说明题意:按数的组成填空。(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想想做做3”找朋友游戏,可以同桌两人—组用卡片操作,要求两张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10。形成:“谁是3的好朋友?7是3的好朋友。”四、布置作业。《补充习题》10的认识。教后记:八、加和减教学内容:10以内加、减法,包括加、减法的含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未知加数。重点: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难点:通过一图一式一一图两式一图四式的练习体会加、减法算式内在的联系。关键:初步认识和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问题,重视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认识,体会加、减法算式内在的联系。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许多计算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2.使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问题,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试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课时划分:21课时第一课时:5以内的加法教学内容:教材第44~45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知道把两个数合并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2.认识加号,会读加法算式,初步学会书写加法算式。3.会计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并能比较熟练地口算。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5 4口/\/\/\口42口 11口口口口口口\/ \/ \/5 4 32.快速抢答。5可以分成2和()1和3合成()()可以分成2和21和()合成23可以分成()和24和1合成()二、新授。1.教学例题1。(1)实物投影打出例1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原来有多少个同学浇水?又来了几个人?(板书:3、2)(2)怎样表示把原来的3个同学和又来的2个同学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3+2”读作“3加2”。领读算式。齐读算式。(3)谁能说一说“3+2”(不必全部描述为“3和2合起来”,只要能根据图意说一说就可以了。)(4)3个同学和2个同学合起来是几个同学呢?数一数。(5)所以3和2合起来是几?(5)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2.教学试一试(1)连续出示试一试的2幅图指名把两幅图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交流。(3)你知道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的回答只要合理都正确)(4)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道加法算式:1+2=3知道了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算。三、完成“想想做做”第1-5题四、布置作业。《补充习题》5以内加法。教后记:第二课时:5以内的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2.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初步学会书写减法算式。3.初步学会5以内数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相应的减法算式。教学准备:学具盒、实物投影仪、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2+3=1+1=3+1=4+1= 2+1= 2+2=2.导人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减法。板书课题二、新授。1.教学例题。(1)依次出示例题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多少个同学在浇水?后来走了几个小朋友?板书:52现在还剩几个同学在浇水?(2)老师讲解。原来有5个同学在浇水,走了2个同学,就是从5里去掉2,要求还剩几个同学,就要用减法计算。(板书:在5和2中间写“一”)“一”叫做减号,(板书:减号)读作:减领读算式,指名说说5-2的意思。(不要求学生全部会说从5里去掉2,只要符合图意就行。)(3)从5个同学中去掉2个,还剩3个同学,就写“=3”板书3算5减2等于几的时候可以怎么样想?(因为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如果学生说出其他想法,只要合理就行。)(4)小结从5个同学中走掉2个同学,求剩下几个同学?用什么方法算的?算5-2=几时可以怎样想?2.教学“试一试”。(1)依次出示“试一试”的两幅图理解图意并提问。原来有多少个小朋友在做游戏?走了几个小朋友?还剩多少个小朋友?板书:(312)(2)指名说图意。(3)列算式。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做游戏走了一个,还剩多少个?想一想,怎样列式?(板书:3—1)(4)读算式,提问:3—1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算3-1,怎么想?(3可以分成1和2,所以3—1=2,除了这种方法外,只要学生的算法合理均可以。)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减法,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些,求还剩多少,就要用减法算。算式中的一小横叫减号,表示去掉。三、完成“想想做做”第1-6题四、布置作业。《补充习题》5以内的减法。教后记:第三课时0的加、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48~49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0在加、减法中的意义,掌握关于0的加、减法。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2+3=1+4=4-3=5-1=3-2=4-2=3+1=1+1=2+2=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板书:0的加、减法)二、新授1,教学例题1。(1)依次出示例题的两幅图,指导学生用“原来”、“走掉了”说说图意。(原来有3个同学在浇花,后来都走掉了。)(2)还有多少人了?要算现在还有多少个同学,要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减法??(板书:3-3)(3)3个同学浇花后全都走掉了,还有没有同学呢?“没有”用什么表示?(板书得数:o)哪位小朋友说说看,3—3为什么等于o?2.教学例题2。(1)出示例2的两幅图,提问:左边的花盆里开了几朵花?(板书:5)右边的有没有花?用哪一个数字表示?(板书:0)(2)要算两盆一共开了多少朵,应该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板书:5+0)(3)数一数两盆一共开了几朵?5+0应该等于几?(接着算式板书:=5)为什么5+0还等于5?(5加0。实际上就是一个也没有加,所以还等于5)。3.教学“想一想”。(1)出示0+3=口,启发学生思考:本来一个都没有,加上3个后,一共是几个?所以0+3等于几?(2)出示3一0=口,启发学生思考:从3个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结果还有几个?得数是几?(3)从两题中选一小题说给同桌听听你是怎么想的?4.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要记住一个数减它自己得0,几减0还得几;一个数加上0还等于这个数。三、完成“想想做做”第1-6题老师小结:有关“0”的加、减法,一个数减它自己得0;一个数加上0还等于这个数,几减0还得几。四、布置作业。《补充习题》0的加、减法。教后记:第四课时:和是6、7的加法教学内容:教材第52一53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得数是6和7的加法。2.通过观察、比较,初步知道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初步学会从一道加法算式推想出相应的另一道加算式。3.进一步巩固加法的含义;初步学会看一幅图列两到加法算式,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2+2=2—1=3+2=5—3=1+4=3+1=选“3+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二、新授。1。教学例1。(1)出示例题图,指导学生看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同学们植树)谁能看着图说一说它的意思?(2)分小组讨论讨论,交流,怎样算一共有多少人?汇报讨论结果,如果出现1+5,老师提问: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谁能说说1+5表示什么意思?5+1又表示什么意思?(1+5表示把1个小朋友和5个小朋友合起来,5+1表示把5个小朋友和1个小朋友合起来)(3)1十5和5+1,它们的得数都是几?你是怎么想的?(1和5组成6,所以1+5=6;5和l组成6,所以5+1=6)有其他想法,只要正确均可以。(4)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一样?(这幅图算一共有多少人,可以把5个人和1个人合起来是6,也可以把1个人和5个人合起来也是6)(5)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地方?(都是加法,相加的两个数都是5和1,得数都是5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位置不同。)小结:这幅图可以看作5和1合起来是6,也可以1和5合起来是6,所以5+1=6,调换位置相加,1+5=6,得数不变。2.试一试。(1)出试一试图,说一说图意。(2)求绿辣椒和红辣椒一共有多少个,怎样列式?,(3+4=7)这样列式表示什么意思?得数是几?再看这幅图,还可以怎样列式?(板书:4+3)这样列式是什么意思?得数是几?你是怎么想的?(4和3组成7,所以4+3=7)(如有学生回答由3+4=7想到4+3=7,应该表扬。)(4)小结:刚才我们看一幅图列出了两道算式,两道算式中相加的数调换了位置,得数不变。三、完成“想想做做”第1-6题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得数是6和7的加法,我们学会了看一副图写两道加法算式,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不变,所以我们从一个加法算式能想到另一个加法算式。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得数是6、7的加法。教后记:第五课时:被减数是6、7的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54-55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被减数是6、7的减法。2.进一步巩固减法的含义,初步学会看一幅图列两道减法算式。3.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学会从一道减法算式推想相应的另一道减法算式及得数,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5+l= 1+6=3-1=5—3=4-3= 3-2=2.填一填6 6 6/\/\/\3口口54口7 7 7/\/\/\5口口13口3.看图写算式:OOO●●●●口+口=口口十口=口二、新授。1.教学例题。(1)图上画的什么?图上小朋友要栽几棵树:男同学有几人?女同学有几人?(2)分小组讨论,你看着这幅图可以列出哪些算式?6—4表示什么意思?6—2表示什么意思?(3)你怎样算出6—2和6—4的呢?(只要合理,并不要全部按数的组成。)(4)比较两道算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教学“试一试”。①出示胡萝卜图,一共有多少个胡萝卜?分成了几部分?左边几个,右边几个?②如果去掉左边的5个,就剩下哪一部分?怎样列式:(板书:7-5)7减5你是怎么算的?(板书得数:2)③如果去掉右边2个,求还剩几个,怎样列式?7减2等于几,可以怎样算出得数?(板书:7—2=5)(如有学生说出是由7-5=2想到的,要给予表扬。)三、完成“想想做做”第1-7题四、作业布置。《补充习题》被减数是6、7的减法。教后记:第六课时: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58~59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l~5。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3.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0~8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3+4=7-2=5+1=6-2=4+3=7-5=1+5=6-4=口算后,选择一组加法和一组减法说说你是怎样算的?2.看图写算式:厶厶厶厶厶厶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3.导人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根据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方面的知识来学习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二、新授。1,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图。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写出算式。(2)集体交流:看了这幅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图中有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怎样算?(板书:5+3=口,3+5=口)怎么想5加3和3加5等于几?看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3)看了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来?怎样列式?(板书:8-3=口)怎样想8减3等于几?(4)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来?怎样列式?(板书:8-5=口)怎样想8减5等于几?(5)想一想刚才我们根据这幅图列出了几道算式?看了这4道算式,你想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6)小结:根据同一幅图,不但可以列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相应的减法算式,这里的四道算式是有联系的。2.教学“试一试”。(1)出示小白兔拔萝卜图,让学生说说图意。(2)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3)集体订正三、完成“想想做做”第1-3题四.总结第七课时:看图列式教学内容:教材第60-61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会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2、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约化的特点,初步培养符号感。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挂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观察思考,学习新知教学例题(1)出示苹果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谁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如何在图上把你的问题表达出来呢?请大家看好(在苹果图下画括线和?)这叫括线,括线对着哪里,就表示哪里的东西,这里的括线就表示左边和右过的苹果总数。“一共有多少个?”不知道,要我们求出来,是一个问题,就在括线下面写问号。有了这个括线和问号,就把刚才提的问题表示出来了,是不是很简单。回忆一下,这题里的括线表示什么?问号表示什么?谁能看着符号把问题再说一说?(2)要计算这个问题就要到题中去寻找已知条件,已知条件是指已经知道什么,这题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是指问题。现在谁能把这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3)谁会列式计算?2、教学“试一试”出示题目在这题里括线表示什么?括线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表示什么?谁能看着图说出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你会列式计算吗?二、巩固练习,深化理解(想想做做1-4)三、总结回顾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括线表示什么?问号呢?教后记:第八课时: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62~63页“想想做做”1——4。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进一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学具盒、o~9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8以内的加、减法。2.摆一摆,列算式。左边摆6个圆,右边摆2个圆问:可以列怎样的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怎样的两道减法算式?3.口答9的组成。4.导人新课。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板书课题)二、新授。1,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图。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写出算式。(2)集体交流:看了这幅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图中有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怎样算?(板书:8+1=口,1+8=口)怎么想8加1和1加8等于几?看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3)看了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来?怎样列式?(板书:9-1=口)怎样想9减1等于几?(4)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来?怎样列式?(板书:9-8=口)怎样想9减8等于几?(5)想一想刚才我们根据这幅图列出了几道算式?看了这4道算式,你想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6)小结:根据同一幅图,不但可以列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相应的减法算式,这里的四道算式是有联系的。2,试一试(1)拿出9个小圆片,把9个小圆片分成两堆,小组讨论要求学生联系分与合,有条理地说出各种分法,每组分法说出4个算式。(2)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各种方法都写在黑板上。(3)齐读每一组算式。三“想想做做”第1-4题四、全课小结。教后记:第九课时: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66~61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计算,并且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且进一步体会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2。能根据一幅图写出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教学准备:投影仪、学具盒、0~10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小翻块黑板出示题,复习10的组成。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通过生提出问题,生解决问题,一图列出四式。(1)师:小朋友们,你看过足球赛吗?今天明明的班上举办了一场激烈的足球赛,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怎么样?出示主题图。师:看、球场上小朋友们踢的正起劲呢,有的小朋友身穿黄色球衣,有的小朋友身穿绿色球衣,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师: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在足球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师:想一想,根据这幅图你想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让其他小朋友帮你解决吗?生提出问题。师重复刚才生提出的问题。师:谁来帮他解决?怎么列式计算?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左边有6个小朋友在踢球,右边有4个小朋友在踢球,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踢球?6+4=104+6=10一共有10个小朋友在踢球,其中右边有4个小朋友,请问左边有几个小朋友在踢球?10-4=6一共有10个小朋友在踢球,其中左边有6个小朋友,请问右边有几个小朋友在踢球?(2)师:根据这一幅图,你能列出哪几道算式?生答,师出示课本上的算式。(算式原本用小纸条盖住。)师:你能自己算出得数吗?生填书。师:你是怎样算的?任意选一题,说说你的算法?生可能的回答:①一个一个数。②根据数的组成。③利用加法算减法。表扬利用加法算减法的学生。2、总结:师:小朋友的方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根据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等等。师:这些算式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出示课题: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师:这类加、减法还有很多的算式,你想通过自己动手来发现它们吗?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小活动自己学一学。三、自主探究。试一试。实物出示图。独立操作,得出算式。(师操作抛圆片)。师:我现在把这10个圆片抛一抛,正面有几个?反面有几个?根据这种情况你能列出哪几道算式?(生口答。师此处不板书)师:把10个圆片抛一抛,想一想还会出现其它不同的情况吗?请你和你的同桌合作。一个人抛圆片,另一个人排一排,说一说正面的有几个,反面的有几个,然后两个人根据正面和反面的情况互相讨论说出四道算式。最后打开书59页,在书上把算式填起来。完成后跟着音乐拍拍手。注意圆片抛完后就放在那儿,不要收起来。呆会要请同学上台来展示的。特别注意不排除10+0=10的情况。师:小朋友刚才通过抛圆片,得出了这么多组算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各组算式。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这几组算式都记住?和你的同桌先讨论一下,也可以动手分一分、试一试。(2)根据板书小结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的全部算式。四、做“想想做做”1-6题五、总结教后记:第十课时:求未知加数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填未知加数的含义;理解并初步掌握填未知加数的思考方法,能正确地填()里的未知加数。教学准备:挂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小翻块黑板出示题,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今天智慧爷爷送给我们一个智慧盒,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盒子里装了些什么?(出示图)师:请你说一说,盒子里装了些什么?生说。师总结:盒子里装了8个大苹果,还空着两格。三、观察探索,积极思考。1.揭示课题。师:你能从图上发现什么吗?可以提出怎么样的问题?想不想把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出来?板书:8+()=10师:这个()里为什么没有数?(因为2个格子里没有苹果,是空着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的问题就是怎么才能把()里的数填上。(板书课题:求未知加数)2.动手摆学具。师:下面请小朋友们,用你们的学具,动手摆一摆。自己想一想()里可填上哪一个数?3.想其他方法。师: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你还有什么方法知道()里应填上2?生答、师板书:因为10可以分成8和2,所以8+(2)=10。8和2合成10,所以8+(2)=10。10-8=2,所以8+(2)=10。四、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1、小黑板出示题。9+()=10师:()里应该填上几?你是怎么想的?接着画下去你会吗?你是怎样想的,完成算式。独立完成其余两题。2、想想做做2。师:信鸽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迷了路,你能帮它们把要送的信投到合适的邮箱里去吗?生填书。请生上台投递信件。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3、自己独立完成想想做做3。4、想想做做4。师:小朋友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信鸽,它们把这件好事告诉了小白兔。瞧。小白兔为了奖励大家,正背着篓子给大家拔萝卜呢。师出示图。算式。师:数一数地上一共有几个萝卜?师演示拔萝卜。师:根据这种情况,你知道几加几等于10吗?第一个方框你会填吗?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术广场幕墙装饰施工协议
- 马术俱乐部保洁员聘用合同
- 转口贸易合同中争议解决方式
- 施工要点钢结构安全协议
- 驾校广告牌租赁协议
- 生态养殖鸡舍搭建合同
- 银行安全监控系统施工合同
- 剧本创作聘用合同范本
- 出行公司运营总监聘任合同
- 矿山勘探室外施工合同
-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C30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标准
- 7.4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应用(课件)-【中职专用】高二数学(高教版2021·拓展模块一下册)
- TDT 1015.2-2024 地籍数据库 第2部分:自然资源(正式版)
- 关于大数据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课件
- 电子化文件与信息管理制度
- 心理健康讲座(课件)-小学生心理健康
- 名画中的瘟疫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健康医学院
- 顶管工程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
- PDCA循环培训课件
- 2024年中国航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