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课件 第7、8章 学习迁移和学习策略、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1页
心理学 课件 第7、8章 学习迁移和学习策略、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2页
心理学 课件 第7、8章 学习迁移和学习策略、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3页
心理学 课件 第7、8章 学习迁移和学习策略、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4页
心理学 课件 第7、8章 学习迁移和学习策略、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

第七章

学习迁移和学习策略

第一节学习迁移第二节学习策略学习要求:1.解释学习迁移、学习策略;2.列举学习迁移、学习策略的类型,各学习迁移理论的主要内容,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3.运用学习迁移规律和学习策略于自己学习和教学实践中。一、学习迁移概述(一)学习迁移的概念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源知识对目标知识的影响。第一节学习迁移源知识目标知识迁移(二)迁移的类型迁移按效果: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按方向:顺向迁移、逆向迁移按概括性:横向(水平)迁移、纵向(垂直)迁移按心理机制: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按内容:特殊迁移、一般迁移按意识:低路迁移、高路迁移按知识类型: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迁移

陈述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迁移

程序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迁移

程序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迁移二、迁移理论(一)早期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克里斯提安·沃尔夫(ChristianWolff,1679-1754):近代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唯心论哲学的直接继承人,官能心理学思想的系统化者,被称为“官能心理学之父”各种官能可独立训练提高水平一种官能改变会影响其它官能,迁移是无条件发生的某些学科对训练某种或某几种官能具有特殊价值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奥斯古德)

奥斯古德迁移的三维曲面模型查尔斯·埃杰顿·奥斯古德(CharlesEgertonOsgood1916-1991):美国心理学家,心理语言学的先驱学习内容的相同因素越多,迁移效果越大;相同因素越少,迁移效果越小;没有相同因素,迁移不会发生。

3.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贾德,Judd,1873-1946,美国心理学家)

“水下击靶实验”(1908):

被试:五、六年级的小学生

程序:同等能力的甲乙两组射击水中靶子。甲组打靶前学习光学折射原理,乙组不学。

结果:射击水下12英寸靶子时成绩相同;而置于水下4英寸时则甲组好于乙组。

结论:经训练的儿童对不同深度的目标可以作出适当调整,将折射原理概括化并运用到特殊情境中。共同成分是发生迁移的必要条件,学习迁移发生的关键是学习者能否概括出两种学习的共同原理。

4.关系转换说(格式塔心理学)

小鸡(幼儿)觅食实验:苛勒1929年用小鸡和3岁幼儿作被试,让其在浅灰色和深灰色两张纸下找食物,食物放在深灰色纸下。先让被试学会在深灰色纸下取食物,然后改变实验条件,用一张更深的灰色纸代替原来的深灰纸,而用原来的深灰纸代替原来的浅灰纸,并将食物放在更深的灰色纸下。这时,小鸡对新出现的、更深的灰色纸作出反应(反应率70%),而较少顾及原来已被强化的深灰色(30%)。幼儿被试者则不假思索地从更灰色纸下取食物,对新刺激的反应为100%。迁移发生的关键不在于原理和经验的概括性,而在于对两种学习情境中共同关系的“顿悟”,顿悟是迁移的根本。5.学习定势说(哈利·哈洛,H.F.Harlow,1905-1981,美国比较心理学家)

猴子实验:1949年哈洛用猴子作被试再用儿童作被试进行重复实验。在作辨别训练时,在猴子面前呈现两个物体:立方体和立体三角形。在一个物体下藏着葡萄干作为强化物。几次尝试后,猴子很快“知道”葡萄干藏在立方体下。当它解决了这个问题后,立即呈现另一个类似问题,如两个物体均为立方体,但颜色不同,一个白色、一个黑色。它必须进行新学习以解决新问题。当它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又呈现一个新的辨别问题,如此继续多次。当猴子解决了许多这样的辨别课题后,它解决新问题的速度越来越快,尝试次数越来越少。于是认为猴子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哈洛说:“猴子已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学习定势。”

已习得的态度对解决新问题可能积极也可能消极。如过去的学习为后继学习准备了迁移条件或使后继学习处于准备状态,就有利于迁移;过去改进的学习方法也会在后继学习中促进迁移。6.分析-概括说(谢·列·鲁宾斯坦,1889-1960,苏联心理学家、哲学家)(二)现代的迁移理论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2.产生式迁移理论(安德森)迁移通过对两种学习情境的综合分析,概括出两者的本质相同或相似而发生。学习迁移取决于对两种学习情境的分析程度。一切有意义学习都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产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始终影响新学习的获得和保持前后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三、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学习对象的共同要素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认知技能与策略定势的作用材料相似性情境相似性目标相似性元认知策略分析概括能力1234四、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1.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有意义的学习迁移(1)为学生提供辨认、感知各种相似情境的机会(2)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3)提供组织良好的教学内容

2.确立目标,鼓励批判性思考,实现有效迁移(1)引导学生树立掌握性目标(2)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3.培养熟练技能,促进低路迁移4.理解知识原理,实现学习迁移

(1)基于学生经验背景帮助其理解知识的原理,促进学习迁移(2)以具体经验为基础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原理,促进学习迁移一、学习策略概述(一)学习策略的界定

学习策略: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构成:规则、方法、技能核心:计划性第二节学习策略(二)掌握学习策略的意义1.学会学习的必然要求2.主体性教学的要求3.有效提高学习质量(三)学习策略的分类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具利用利用其他人支持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1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随意和有意识记、整体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识记、划线技术、排除相互干扰、复习形式多样化记忆术、记笔记、提问策略、生成性学习、充分利用背景知识列提纲、画关系图、画表格、归纳和总结认知策略:学习者在认知加工过程中采用的策略,即加工信息的的方法、技巧。复述策略:为保持信息,运用言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将注意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各种方法。精细加工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细致分析、加工,理解其深层含义并促进记忆的学习策略。组织策略:为整合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知识结构的技术和方法。二、常用学习策略2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集中注意阅读、跟踪注意、自我提问、监视速度和时间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答问题、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弗拉维尔1976年提出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或对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元认知策略:控制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进行的策略。计划策略:根据认知活动目标,活动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计其有效性的策略。监控策略: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效果的策略。调节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发现问题采取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的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资源管理策略:辅助学习者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学习工具利用利用其他人支持三、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一)学习策略教学训练原则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监控原则6.自我效能感原则(二)影响学习策略教学训练的因素

1.学习策略的适用性

2.学习策略发展的年龄差异

3.个体的自我效能水平(三)学习策略的教学条件1.原有知识背景2.自我效能感3.元认知发展水平4.练习的一致与变化5.一套外显的可操作技术(四)学习策略教学的模式1.掌握一般学习策略2.把一般学习策略转化为学科具体学习策略(1)对具体学科学习过程进行分解(2)明确每个阶段学习的性质,确定学习策略(3)根据不同学习内容,找出一般学习策略的具体表现形式3.把学科学习经验提升为学习策略第八章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第二节心理发展理论第三节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习要求:1.解释心理发展;

2.列举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教育要求,各心理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3.分析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根据中学生发展特点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理解和预测学生的身心发展;4.述评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论。一、心理发展的含义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至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动力:新需要和原有心理发展水平间的矛盾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二、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顺序性1阶段性2不平衡性3互补性4差异性5循序渐进抓主要矛盾、有针对性抓关键期长善救失因材施教三、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一)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

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2.遗传素质奠定了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3.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人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双生子爬梯实验(二)环境和教育

1.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转变成现实性

2.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规范个体发展方向(2)学校教育加速个体发展(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即时性和延时性(4)学校教育能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三)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人发展的决定因素

2020年芜湖脑瘫少年姚俊鹏高考623分一般说来,年龄越小,遗传素质的作用越大;随年龄增加,遗传素质作用变小,环境和教育作用变大;进入青春初期后,个体发展更多取决于主观努力。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1.意识层次理论

意识由意识和潜意识组成,前者是能被个体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居于人格最表层;后者是个体无法察觉的、支配人一生的内在经验,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设法满足的原始欲望和冲动,二是被遗忘的早期经验。第二节心理发展理论(二)人格结构理论快乐原则道德原则现实原则(三)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阶段年龄性敏感区行为特点口唇期0~1岁口、舌、唇里比多从嘴考试,吮吸产生快感肛门期1~3岁肛门排泄、玩弄粪便性器期3~6岁生殖器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或恋父情结)潜伏期6~11岁无特定区域性发展停滞或退化,相当于平静期生殖期12~18岁生殖器摆脱父母或成人,产生性冲动和对他人的情感二、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HErikson,1902-1994)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人格发展阶段年龄成功品质不成功品质教育的任务信任-不信任0-1岁希望恐惧发展信任感自主行动-羞怯怀疑1-3岁自控力与意志力自我怀疑发展自主性自动自发-退缩内疚3-6岁方向和具有目的无价值感发展主动性勤奋进取-自贬自卑6-12岁能力无能感发展勤奋感同一性-角色混乱12-18岁忠诚不确定感发展自我同一性友爱亲密-孤独疏离18-25岁爱孤僻和疏离发展友谊感精力充沛-颓废迟滞25-60岁关心自私克服自私完善无憾-悲观绝望60-死亡明智和完美无憾绝望和悲观沮丧生活乐观、自信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一)认知发展观

儿童认知发展是儿童主体的图式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通过不断同化与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认知平衡认知不平衡认知平衡认知结构(Ⅰ)认知结构(Ⅰ)认知结构(Ⅱ)环境(Ⅰ)环境(Ⅱ)环境(Ⅱ)平衡化同化同化同化顺应顺应顺应

图式(schema):个体知觉、理解和思考世界的方式。同化(assimilation):个体将刺激纳入已有图式,以加强和丰富原有图式引起图式变化的过程。顺应(accommodation):个体调整原有图式或建立新图式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平衡(equilibrium):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达到自身与环境的暂时统一。平衡(内部图式=外部环境)同化顺应图式新图式(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1.成熟

2.练习与经验

3.社会性经验

4.平衡化(三)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阶段年龄特点感知运动阶段0-2岁1.感觉与动作分化2.思维萌芽3.客体永久性4.主客体分化5.因果关系前运算阶段2-7岁1.早期符号功能2.自我中心3.思维片面性、不可逆4.不守恒5.相对具体性6.泛灵论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具体逻辑思维2.去自我中心3.思维可逆、守恒4.去集中化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1.抽象逻辑思维2.命题间的关系3.可逆与补偿4.思维的灵活性四、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工具使用引起人新的适应方式;工具生产凝结着人类间接经验,它使人类心理发展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生产工具和语言符号使间接的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二)心理机能说低级心理机能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