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陇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

八年级语文

(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积累和运用(24分)

【品经典篇目】请你阅读经典,回答下面的问题。

阅读经典,需要我们屏息敛声,聆听语言的声音;阅读经典,就是和文学作品心灵对话:观鲁迅先生对封建制度的深恶痛疾;看“飞天"凌空我们qiáo首而望,见证吕伟的夺魁瞬间;感朱德母亲不辍劳作、宽厚仁慈给人的感动;体会国家公祭日里的振聋发kuì……阅读这些经典,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洗涤心灵。

1.请结合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1)观鲁迅先生对封建制度的深恶(A.wùB.ě)痛疾。()

(2)感朱德母亲不辍(A.zhuìB.chuò)劳作、宽厚仁慈给人的感动。()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1)qiáo_______首(2)振聋发kuì______

【感诗词情思】3.请你结合自己的积累,补全下面的文段。(每空1分,共8分)

诗词的词句中往往寄托着创作者的无限情思。读王绩的(野望》,从“(1)___,(2)___”两句中我们体会到牧人们皆有所归而诗人孤独无依的凄楚。读曹操《龟虽寿》中的“(3)

,(4)_________"两句我们感受到了年迈志士的远大志向。王维《使至塞上》中“(5)_________,

(6)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写出了诗人远行的漂泊之感和孤寂之情。重拾心情,跟着少年意气的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欣赏“(7)_________,(8)___"这幅水中映月,天边云霞的壮丽景象。

【修改文段】4.请你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5分)

①当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张晶琪在直播间唱响了秦腔,镇江锡剧爱好者王彬彬坚持戏曲直播表演四年收获十几万粉丝,00后京剧演员邢文文以一张元气少女脸沉稳地唱着老旦吸引了大批观众……③将戏曲与现代审美融合,____展现出新时代青年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____为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④青年戏剧演员们借助直播平台,给繁忙的受众打开了便利的一扇门,让更多的关注者在闲暇时来到直播间。⑤被圈粉的小戏迷也让我们看到年轻一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

(1)请在第①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语段前后衔接恰当、连贯、完整。(2分)

(2)请在第③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3)第④句划线处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名著阅读】5.阅读完《红星照耀中国》,班级举行了一场读书分享会,问答环节同学们收集了以下一些问题,请你回答。(3分)

(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1分)

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2分)《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深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__(地名),切实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写成的,曾易名为__。

【综合性学习】6.八年级(2)班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本次活动的负责人想请你设计一则宣传标语,你欣然应允。请写出你设计的宣传标语。(要求:不得使用本次活动主题以及题目中出现的名言,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2)本次活动的负责人想要多设计几种活动形式,但目前只设计了一种。请你仿照活动一,帮负责人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活动一: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漫画展览

活动二:

活动三: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共12小题,计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7——9小题。(9分)

【材料一】“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粮食是历史深层的决定因素,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各个国家历朝历代的首要之事;粮食也是文明的根基与源头。粮食的影响无处不在。纵观世界,人类主要有两大粮食作物——水稻与小麦。从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来看,水稻比小麦占优势。当前在中国,水稻可从海南岛种到黑龙江,种植区域更广。从食用情况来看,稻米食用比小麦方便,稻谷脱壳成米就可直接煮食,而小麦一般得脱壳后加工成面粉才拿来食用。小麦不大可能做成“米饭”,但大米可磨成粉,制作食物。

【材料二】①中国的饮食当中,最平常也最离不开的食物就是五谷。据记载,古代“五谷"之说始于春秋战国,后来逐渐约定俗成,“五谷”即指稻、黍、稷、麦、菽五种作物,分别对应着今天的水稻、黄米、小米、小麦和大豆。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相沿了两千多年,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常常因时而异。但水稻作为华夏民族主要粮食的地位始终得以维持。

②汉朝时期,中原及关中是当时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江南人口稀少。那时各地区人口的多少,与当地的粮食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当时水稻在南方很重要,但其总产量远不及北方主要作物——小麦。唐代开始,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才日益提高,并在唐末登上第一粮食作物宝座。宋真宗年间,从越南引进的优质水稻品种——占城稻在江淮引种成功,而后在东南各省普遍栽种,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并得以供养宋朝末年创纪录的1亿人口。水稻作为首要粮食作物的地位终于得到彻底巩固。到明代,人们有“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一说,可见水稻在粮食供给中的重要地位。后来,随着人口的迁徙和垦荒的推进,水稻“南征北战”,从“苏湖熟"到“湖广熟”,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一个个故事记录了水稻与区域文明发展之间的关联。

③水稻不仅是续命养身的第一大主粮,还是孕育中华文化和塑造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物。具有万年稻作史的中国,稻米文化已深入其中,无处不在。稻米文化不仅养成了今天中国人的许多生活习性,更培养今天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材料三】2023年中国稻谷、小麦、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统计表

种类种植面积(万公顷)总产量(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万吨)

稻谷2895206607.14

小麦2363136595.78

大豆104720841.99

7.水稻为什么能成为“第一大主粮”,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原因。(3分)

8.文中说:“具有万年稻作史的中国,稻米文化已深入其中,无处不在。”请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可联系你的生活经验,试从节日或诗词等方面举一个包含稻米元素的中华传统文化例子。(3分)

【链接材料】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比如传统节日端午节挂艾叶、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亮,元宵节吃汤圆、猜灯谜,还有国画、诗词、俗语、歇后语……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从历史性存在融入了民众日常生活,并不断创新发展、发扬光大。

9.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粮食的影响无处不在,它既是历史深层的决定因素,也是文明的根基与源头。

B.汉朝时期,水稻并未得到发展,其产量远不及小麦,从而直接影响了江南人口的数量。

C.2023年大豆的种植面积及产量远低于小麦和水稻,可见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非常低。

D.占城稻引种成功使宋朝末年人口创1亿记录,占城稻由此成为首要粮食作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0——14小题。(17分)

往事并不如烟

①赵印立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他的联系方式我至今仍然保留着,春节祝福、中秋寄语、重阳问候、教师节贺词从来没有间断过。我想赵老师收到信息时一定会很开心!

②赵老师是一个农家子弟,少时家境贫寒。他上中学时,曾因生活困窘几近辍学,正当他背着铺盖卷准备回家时,被时任河津中学教导主任的谢殿斌老师挽留下来并帮他申请到学校每月5元钱的助学金,他才得以重回课堂,完成学业。1959年他从山西教育学院生化专业毕业后,调入河津中学任教。

③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学生时期,赵老师得到了别的老师的帮助;当他成为老师的时候,他帮助别的学生。赵老师在河津中学任教期间,把一名考上中学却无钱报到上学的学生,用自行车从数十里外的汾河南岸的家中驮到学校,帮他垫付学费、书本费,报名上了学,并为其申请到学校的助学金,让他能完成学业。这名学生在升入高中后报名参军,后来成为一名大校军官。赵老师仙逝后,这名学生专程从北京奔赴赵老师灵前哭诉道:“没有赵老师,哪有我的今天!"

④虽然赵老师只教过我三年,但在之后的岁月里,我与他也结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

⑤2009年,我作为《董其武将军传奇人生》一书的副主编,把样书送给赵老师审阅,他阅后发现书中错误不少,便给主编张崇发写信,列出20条错误之处,并指出:“此书非同一般,应尽可能无瑕疵!”张崇发回信希望他担任此书的特约校对,并提出给一定的报酬。赵老师却说:“你是我的学生,谈钱就见外了。"友谊不染纤尘,一句话但见他的心性与人品。此后,他心无旁骛,把自己关在小书房里,窗前灯下,逐字逐句进行校对,不仅校对错别字、标点符号。而且对有疑问的词句、用典、语法、资料来源,甚至连书中的前后年月日、数字,都一一查照对比,计算核实。最后,60余万字的书稿,他校对整理出整整18页、249个问题。当我们拿到老师的修改稿时,我们无不热泪盈眶。赵老师就是赵老师,不服不行!

⑥2019年6月,赵老师发来一篇《海军士官学校赋》,说是该校校长毛国杰(也是他的学生)的作品,请他书为卷轴,以作珍藏。他对赋文略有异议,让我审阅修改。当我把修改稿送到赵老师家后,他站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将改动处标注在另一份打印稿上。当时,我全然不知赵老师是因为手术后不能坐下。随后赵老师将稿子寄回给毛国杰,毛国杰修改后又寄给赵老师,后来赵老师又把稿子发给我看。本来书写为卷轴即可交差,可赵老师却不愿违心而为之,宁是三番五次、费力耗神,在病中还为学生着想。我没有看到赵老师书成的作品,但我想毛国杰一定是如获至宝的。

⑦笔墨当为心性的表征。我感知这诸多浓浓爱意,应该是对赵老师一辈子“爱生如爱子”最深情、最恰当的诠释。赵老师以自身高尚的品德和专精的素养,烛照着他曾经教过的每个学生,也因此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荣获“知识分子拔尖人才"山西省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

⑧字犹在,师不待。课堂上启人心智的赵老师走了,书桌前挥毫泼墨的赵老师走了,广场上行拳晨练的赵老师走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沉淀,我对赵老师这种至纯、至真、至爱、无任何功利色彩的师生关系,更加铭诸肺腑、正冠仰止。此情可待成追忆,赵老师将永远留在学生们的心中,留在知道他、懂得他的人的心中!(选自“山西新闻网"2023年4月12日,有删改)

10.文章主要回忆了关于赵印立老师的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11.文章以“往事并不如烟”为题有何妙处?请简析。(3分)

12.请结合语境,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不仅校对错别字、标点符号,而且对有疑问的词句、用典、语法、资料来源,甚至连书中的前后年月日、数字,都一一查照对比,计算核实。(加点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何作用)(2分)

(2)课堂上启人心智的赵老师走了,书桌前挥毫泼墨的赵老师走了,广场上行拳晨练的赵老师走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分)

13.“字犹在,师不待”,这短短六字,表露出作者对赵印立老师离世的悲痛之情。请你说说赵老师的哪些品质让作者感念至今。(3分)

14.阅读完本文后,阅读小组打算从文中选取一处细节作为特写镜头以展现赵印立老师的人物形象。你认为应该选取哪一处来拍摄?请从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0分)

许昌①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②。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③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有删改)

【注释】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②如礼:按规定礼节。③就:得到。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4分)

(1)斥逐之()(2)其子丐于途()

(3)何幸(___)不复有故态()

16.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以”,和“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以我酌油知之D.尽以家财付孝基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

(2)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

18.张孝基身上有怎样的优秀品质?请你任选两点简要分析。(2分)

得分评卷人

三、作文(4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40分)

母亲勤劳补实的品质,影响了朱德的成长历程,成就了他的革命之路。在成长历程中,一个人一件事、一片树叶、一缕夕阳、甚至一个瞬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点燃我们成长之路。

请以《就这样,你影响了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书写工整,卷面干净。

600字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2024.11.06

一、积累和运用

1.①A②B【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各得1分,共2分。】

2.①翘②聩【评分标准:填写正确各得1分,共2分。】

3.(1)牧人驱犊返(2)猎马带禽归(3)老骥伏枥(4)志在千里(5)

征蓬出汉塞(6)归雁入胡天(7)月下飞天镜(8)云生结海楼

【评分标准:每空1分,如有错字、别字、加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共8分】

4.(1)(2分)示例:“直播唱戏”正成为新的热潮【评分标准:

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2)(1分)示例:既……又……【评分标准:能准确填上并列关

系关联词得2分。】

(3)(2分)将“便利的"和“一扇”互换位置。【评分标准修改意

见准确得2分。】

5.(1)D【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1分。】

(2)①延安②《西行漫记》【评分标准:填写正确各得

1分,共2分。】

6.(1)(2分)示例:诚信,如一叶扁舟,满载文明之风,驶向成功

的彼岸。【评分标准:所写标语运用了修辞,且符合题目要求可给分,

共2分。】

(2)(2分)示例: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搜集有

关“诚信”的资料做报刊【评分标准:依据所写活动内容酌情给分,

共2分。】

二、阅读

(一)7.①从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来看,水稻更占优势,当前种

植区域更广。②从食用情况来看,稻米比小麦更加方便食用。③水

稻是孕育中华文化和塑造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物。④如今我国稻谷单

位面积产量更高,更能满足国民粮食需求。【评分标准:答对一点

得1分。共3分。】

8.[示例一]节日类:在中国,腊八节吃腊八粥,端午节吃粽子,

都包含着稻米元素。

[示例二]诗词俗语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六月热,

稻头结。冬至晴明稻熟年。【评分标准:依据作答酌情给分。共3

分。】

9.A【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可得分。】

(二)10.①在谢殿斌老师的帮助下申请到助学金得以完成中学学

业,并在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②资助无钱报到上学的学生,

帮助其完成学业;③认真审阅、校对、修改《董其武将军传奇人生》

一书;④在病中还为学生着想,为把《海军士官学校赋》书为卷轴

费力耗神。【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1分。共4分。】

11.①标题化用“往事如烟"这一成语且反其意而用之,新颖独

特,能够吸引读者阅读;②揭示主旨。标题说明了“往事”在作者心

里的重要意义,深切表达出作者对赵印立老师的怀念之情。【评分

标准:答对一点得2分,共3分。】

12.(1)递进关系。突出了赵印立老师校对稿件时的严谨细致、

认真负责,表达出作者对赵印立老师的敬佩与感激之情。【评分标准:

递进关系回答准确得1分;表达效果分析意近1分。共2分。】

(2)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抒发了作者对赵印立老师去世

的悲痛与对其的怀念之情。【评分标准:修辞手法回答准确得1分;

表达效果分析意近1分。共2分。】

13.示例:①关爱学生;②治学严谨;③认真负责。【评分标

准: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14.示例一:应该选取赵印立老师把自己关在小书房里,在窗前灯下

心无旁骛校稿的细节来拍摄。

理由:从人物形象看,这个细节更能体现赵老师工作认真负责、有担

当的崇高品质;从主旨看,这个细节更能引发作者对赵老师的敬意与

感激,从而使结尾段中作者对赵老师的怀念之情抒发得更自然、真挚、

感人,凸显主旨。

示例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