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福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十月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高一语文集备组
审题人:高一语文集备组
(全卷共8页,四大题,26小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聚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班级
座号
姓名
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5分)
阅读一首诗或研究一个诗人时,人们常常想到“背景”,这首诗是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这个诗人生
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背景”分析成了一个既定思路,几乎每一个批评家都对它老无犹豫地信手拈用,
而很少有人对它似乎天经地义的权力提出质疑。事实上,诗欧的“背景"和“意义”二者之间并没有谁决
定谁的因果链条,“背景"只是闸释者借以理解诗欧的途径之一,意义的历史和语言的历史、审美的历史
一样,并非是当时的真实而是现时的理解,所以我们应当再次追问的是:诗欧的意义是不是由背景限定的?
离开了雪景,诗欧是不是就不能理解?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诗政本身是一个自给白足的文本,它是由诗歌的特殊语言构成的传情表意的艺术品,
尽管哈言的“指沙性”使文本“像许乡引文的策嵌品,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但背景历
史却只是“其他文本”之一,相当多的诗歌并不需要背景的支挥为靠山就可以拥有完足的意义。特别是那
些历久弥新、传诵不绝的抒情诗欧,它并不传达某一历史寧件、某一时代风尚,而只是传递一种人类共有
的情感,像自由、生存、自然、爱桥等等,它的语言文本只须涉及种种情感与故事便可为人领会,一旦背
是辱入,它的共通情感被个人情感所替代,反而破坏了意义理解的可能,正像尼采在《历史的使用与滥用》
里说的,有时人们不得不学会忘却,因为有时过多的记忆损害了人的自身创造力,而在文学里,过多的背
景记忆正坊碍了诗歌欣赏的自由,使阅读者在历史专制下不得不被背景耳提面命。像李商隐《无题》,当
批评家用窥探王茂元家婢女或窥探入道女冠的“背景"参与解释时,诗歌就失去了永恒的魅力而只成了隐
私的实录,“美”作为代价偿付了“真”,而“善”也有可能在“真"的道德尽度下被无情勾绒。可是,
人们读诗是为了读诗而不是为了通晚历史,既然诗歌是一种文学文本,充其量有一些虚构的历史痕迹,那
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让“历史”来取代它呢?
既然诗致是“特殊语言构成的一个传情达意的艺术品”,那么,它往写作时就包客了极其复杂的心理
活动,这种心理当然受到历史环境、个人经历的种种彩响,政治形势、学术思潮、地理民俗、民族心态、
经济环境,换句话说整个文化都会在诗人心里留下痕迹,但是,这一切都必领经由一连串的“移位”才能
渗入创作,并受到诗人个人的桌赋、气质、性格这一磁场的扭曲,受到具体创作时极搬妙的心境变刑,往
往迁回曲析,才在文本中留下极其含糊的“印迹"。诗史上显而易见的一个事实是,一个盛世的诗人未必
总写快乐央利的颂诗,一个盘世的诗人未必意写愁苦哀怒的讽刺,把“背景”希成是一种必然性规定性的
“势力"或“靠山”,至少犯了两种毛病,一是把复杂的诗歌活动简化为一种“刺激一反应"模式,仿
狮把活生生的诗人都当成了率战木偶,把一出吴动万变的人生大舞台看成了死样呆气的率钱傀偶戏:二是
把文学降格为历史学的附庸,忽略文学的个性存在,只看到历史赋予的遮义,面没看到语言技巧与审美经
验赋予的意义。
老无疑问,背录批评应当允许存在并作为探辱意义的一个论径,尤其是诗歌主题与历史背景相关密切
高一语文
第」页共8一、现代文阅读
【答案】1.C2.B3.D4.①以诗歌本身的语言文本为根基,关注语言技巧等形式层面的欣赏。②立足自身经验,关注自身审美感悟,以人类共通的情感获得审美共情。③当诗歌主题与历史背景相关密切时,适度关注诗歌背景以知人论世。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
C.“语言的‘指涉性’使得诗歌文本可以自给自足”错误,结合原文“尽管语言的‘指涉性’使文本‘像许多引文的镶嵌品,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可知,“语言的‘指涉性’”使“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诗歌文本的自给自足这个结果不是语言的“指涉性”带来的。选项“语言的‘指涉性’使得诗歌文本可以自给自足"曲解文意。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文学被降格为历史的附庸,导致批评者只看到了历史赋予的意义”错误。原文是说“把文学降格为历史学的附庸,忽略文学的个性存在,只看到历史赋予的意义,而没看到语言技巧与审美经验赋予的意义”,“导致”强加因果。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划线句的意思:在诗歌解读的过程中,创作背景即所谓的真实历史的过度介入,会妨碍诗歌欣赏的自由,损害诗歌的审美魅力。
选项ABC中的诗句本身具有跨越时空的审美魅力,用明确的历史事件标定情感指向,反而让这三首诗都成了个人隐私的实录,即“‘美’作为代价偿付了‘真’"。
D.虽然也涉及对当时背景的暗示,但诗歌本身在写景层面的审美性并没有被消解。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章内容的能力。
结合“诗歌本身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文本,它是由诗歌的特殊语言构成的传情表意的艺术品”“看到语言技巧与审美经验赋予的意义"可建议:以诗歌本身的语言文本为根基,关注语言技巧等形式层面的欣赏。
结合“那些历久弥新、传诵不绝的抒情诗歌,它并不传达某一历史事件、某一时代风尚,而只是传递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它的语言文本只须涉及种种情感与故事便可为人领会"可建议:立足自身经验,关注自身审美感悟,以人类共通的情感获得审美共情。
结合“背景批评应当允许存在并作为探寻意义的一个途径,尤其是诗歌主题与历史背景相关密切的时候”可建议:当诗歌主题与历史背景相关密切时,适度关注诗歌背景以知人论世。
【答案】5.A
6.①烘托了小疤质朴、羞涩、美丽、柔婉的形象;
②衔接上下文,勾连现实与回忆,使情节紧凑;
③象征着爱情的朴素浪漫、馥郁温馨;
④营造了纯净美好的诗意氛围,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7.示例一:春林是主人公。
①作品写老亮头和小疤是为了侧面表现春林,春林的英雄事迹更震撼人心;
②春林是人物和情节聚焦的核心,没有他小说的情节无从展开;
③老亮头的牵挂,小疤的思念都是为了凸显村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情怀,具有较强的感召力量。
示例二:小疤是主人公。
①作品写小疤的少女情怀和心思,笔墨较多,人物形象更饱满鲜明,其他人物则显单薄;
②春林和老亮头一隐一显,都为表现小疤的情感服务;
③小疤的爱情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分离与变故都为了凸显爱情的柔韧与坚定。
示例三:老亮头是主人公。
①老亮头着墨最多,他对春林的牵挂与愧疚、支持和理解,展现一个人隐忍、深情、无私的父亲形象,令人动容;
②老亮头是勾连起小疤与春林的核心人物,是情节开展的关键;
③老亮头是军人父亲的代表,他们的默默付出,是更为深厚的主题,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
A.“老亮头不了解小疤的心思,小疤也不明白老亮头眺望远山的原因"错误。小疤想和老亮头说说春林,老亮头偏偏不说“拗”不“拗"的事儿;老亮头问小疤能不能看见“南边的山”,小疤的回答“一长溜儿,我望不见"和之前老亮头给他的回答“一阵一阵的,我闻不见”结构一致,说明是有意而为,所以说,两个人是知道对方的心思的,心里都在想春林。
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从人物看,“紫色的眉豆花一串串从头顶垂吊下来,好看极了"等内容可知,从本文中“眉豆花”的描写,本身就体现出了花的普通和平凡的特点,塑造了作品中小疤质朴、纯洁、美好的人物性格特点。
“香味呀,眉豆花的,一阵一阵的"紫色的眉豆花一串串从头顶垂吊下来,好看极了。她突然记起了自家的小屋。很多年前,那小屋门口的篱笆上也开着一片紫云似的眉豆花”“小疤不由得又记起了那爬满了眉豆花的篱笆,篱笆后头那棵大青杨树"不是眉豆花的味儿吗”“眉豆蔓儿缠上架角,那顶在藤蔓儿一端的密密小花"先不说这个……还是说说眉豆花吧”可知,从情节结构上看,“眉豆花"衔接上下文,联系现实与回忆,贯穿小说的始终,起到了联系全文的作用。
“‘啊!春林……‘楞冲’!’小疤把食指咬在嘴里,怔怔地望着南边的天际”“由于水的滋润,眉豆蔓儿缠上架角,那顶在藤蔓儿一端的密密小花,一夜间开放了!紫紫的一片,如铺开的一层锦云"可知,从作品的主题上看,“眉豆花”象征的是小疤和春林的美好的爱情和质朴的情感。
“香味呀,眉豆花的,一阵一阵的"不是眉豆花的味儿吗”“由于水的滋润,眉豆蔓儿缠上架角,那顶在藤蔓儿一端的密密小花,一夜间开放了!紫紫的一片,如铺开的一层锦云”,从效果看,写“眉豆花”使得文章充满了诗意,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7.本题考查学生探究小说主人公的能力。
示例一:主人公是春林。
“小来来走了半年多了,我怪想他的……"刚走了几个月嘛,调皮东西。想他干嘛!”“春林性情拗啊?”,可以从小说侧面描写的角度分析,写老人和小疤都是为了塑造主人公春林的形象,春林的英雄事迹更震撼人心;
“小疤低下头,两手捏弄着衣襟儿,突然声音低低地说”“我都让春林做帮手,他总知道你要做什么"春林走了三年了,从没断过信。可这一个多月我没收到他一个字……”“总也不来信,怎么回事呢?”,从小说的情节内容看,春林是人物和情节聚焦的核心,没有他小说的情节无从展开;
“春林走了三年了,从没断过信。可这一个多月我没收到他一个字……”“小来来走了半年多了,我怪想他的……"他们的部队在南山里开洞。这阵儿老不来信……”,老亮头的牵挂,小疤的思念都是为了凸显村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情怀,具有较强的感召力量。
示例二:主人公是小疤。
“小疤低下头,两手捏弄着衣襟儿,突然声音低低地说:‘小来来走了半年多了,我怪想他的……’"小疤喃喃地:‘什么时候能凿成一个山洞啊?一凿一凿的……’”“她突然记起了自家的小屋。很多年前,那小屋门口的篱笆上也开着一片紫云似的眉豆花。篱笆后有人探出头来——一个男孩儿,眼眉粗粗的,像眉豆角儿……”,作品用更多的笔墨写小疤的少女情怀和心思,使人物形象更饱满鲜明,其他人物则显单薄;
“小来来走了半年多了,我怪想他的……”“刚走了几个月嘛,调皮东西。想他干嘛!"‘楞冲’到老林子里去,每天傍晚总要路过小屋。他们都贴着青杨树站着。‘楞冲’说:‘真香,你总往脸上搽些什么?’她委屈地说:‘不是眉豆花的味儿吗?’”,春林和老亮头一隐一显,都为表现小疤的情感服务;
“她和这‘楞冲’一块儿长大,在河里捕鱼,林子里捕鸟……"啊!春林……‘楞冲’!’小疤把食指咬在嘴里,怔怔地望着南边的天际,望着在淡淡夜色里那一溜儿长长的山影”,小疤回忆和春林在一起的时光,心里想着春林,小疤的爱情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分离与变故都为了凸显爱情的柔韧与坚定。
示例三:主人公是老亮头。
“老亮头一直望着南面的星空,自语似的说:‘他们的部队在南山里开洞。这阵儿老不来信……’"都是年轻人,性情拗,像春林一样,你想凿不成吗?”“春林走了三年了,从没断过信。可这一个多月我没收到他一个字……"老亮头望着黑漆漆的夜色,声音渐渐变得沉重了”“老亮头长长叹息一声:‘他凭着一身好水性,在河浪里跟坏人斗劲儿……救是救下来了,可是落了一身伤疤。’”,老亮头着墨最多,他对春林的牵挂与愧疚、支持和理解,展现一个人隐忍、深情、无私的父亲形象,令人动容;
“老亮头分工管菜园,总爱把眉豆架搭得高高的。有个叫‘小疤’的姑娘和他一块儿管菜园”“‘春林性情拗啊?’老亮头重新点起那个烟锅儿吸起来,偏偏不说‘拗’不‘拗’的事儿”,老亮头是勾连起小疤痕与春林的核心人物,是情节开展的关键;
“老亮头没有老伴儿,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地读书,一个当兵”“‘他……’老人燃着了烟锅。‘小疤,我跟你说春林他们在干什么哩?’‘开一个山洞。’‘是啊,人们凿了它五年了。五年里它都是乖乖的。想不到,它上个月里发脾气,轰隆隆塌下一截儿。春林是个班长,紧要时他抢了上去。同班的五个战士活着出来了,他自己腿伤了……’”,老亮头是军人父亲的代表,他们的默默付出,是更为深厚的主题,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古代诗文阅读
【答案】8.D9.C10.D
11.(1)(陶渊明)曾经写作《五柳先生传》介绍自己的情形(自嘲,自比),当时的人称这本书是他自己真实情况的记载。
(2)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自己的心意。
12.个性原因:陶渊明任性率真,清高自负;不堪官场,对应酬檀道济无兴趣;道不同,不相为谋;陶渊明也不慕名利,故不受馈赠,坚守气节。现实原因:官场不是檀道济所说的开明盛世,所以自称不是贤明之人。
【解析】8.D项,“谥号,……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并给予褒奖”理解错误,因为“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其中“评价”或褒或贬,并不只有“褒奖”,故此项理解片面了。
9.C项,此句大意: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
从结构和句意上看,从标志性词入手,“……曰"是一完整句意,故“县吏请曰”不应断开,故排除BD项;依据语境,“妻子固请种粳"是一完整句意,不应断开;假若在“乃使二顷”处断开,句意理解不通,且句意不完整;依据句法结构,“五十亩"在此句中作“种”的状语,不能作主语,故“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是一完整句意,不应断开;后文的“五十亩种粳”中“乃使二顷"承前省略了。故此句的断句应为: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故选C。
10.D项,“郡将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理解错误,依据原文“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分析可知,语意是“郡将(官职名)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应为“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不是“郡将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故此项张冠李戴了,或是移花接木了。
11.此题考查翻译文句的能力。
(1)得分点:“尝”,曾经;“谓”,认为;“自况”,自嘲,自比;“实录”,真实情况。
(2)得分点:“而”,却;“蓄”,储存,保存;“适”,满足,畅快;“辄”,总是,就。
12.此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也考查考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题干要求考生“结合文章,简单说说陶渊明不与檀道济交往的可能原因”,探究原因题,一般可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着手。(1)从内因看,即陶渊明个人的性格特点看,原文有“颖脱不群,任真自得”,意为“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故和酬檀道交往会违背陶渊明的本性,考生可概括为“个性使然”。(2)从外因看,从檀道济和陶渊明所说的“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分析可知,“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是陶渊明所认可的为官之道,但不认可“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之观点,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所处之世不是“文明之世”,故才会有陶渊明对檀道济的敬而远之的态度,故才会有“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之举动。答案不是唯一的,考生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当时的人称这本书为实录。
陶渊明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官职名);他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江州刺史(官职名)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事,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上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开。
后来他担任彭泽县令。官府的公田都让人种高粱。他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
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粟里(地名)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抵触的情绪。
起初颜延之(人名)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官职名),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浔阳(地名),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馆,以便以来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在房子边上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手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将(官职名)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元嘉(南北朝宋文帝年号)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谥号叫做靖节先生。
【答案】13.C
14.不同。曹丕的诗中“呦呦游鹿,衔草鸣麑”写母鹿叫声不停,衔苹草呼唤小鹿,以动物亲子之间的和谐、相亲来反衬自己的丧亲之哀,孤独之苦。曹操的诗作中,以“呦呦鹿鸣"几句,畅想贤才来归,自己设宴款待,宾主尽欢的热闹情景,抒发对贤才的强烈渴望。
【解析】
13.C项。“对自己早衰的忧伤”表述有误。还是从自己亡亲之痛着笔的。
14.不同。曹丕的诗中“呦呦游鹿,衔草鸣麑"写母鹿叫声不停,衔苹草呼唤小鹿,以动物亲子之间的和谐、相亲来反衬自己的丧亲之哀,孤独之苦。曹操的诗作中,以“呦呦鹿鸣”几句,畅想贤才来归,自己设宴款待,宾主尽欢的热闹情景,抒发对贤才的强烈渴望。
【答案】15.(14分)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三、语言文字运用
【答案】
16.采用比喻手法,把家乡比喻为“老树”,把农民比喻为“种子”,把离开家乡随处漂泊的农民比作“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突出表现了土地之于离乡农民的重要性。
17.“这”指“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句话不能删去,起强调作用,强调随着人口的增加,流动迁移是必然会发生的。
【解析】
1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本句话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本体为“宣泄外出的人”,喻体为“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本体为“故乡”,喻体为“老树";本体为“农民”,喻体为“种子"。这些离乡的农民是因为故乡缺少供给他们生活的土地,就像老树上缺少供给这些被风吹出去的种子的营养,从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土地对于离乡农民的重要性。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以及对句子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这”是代词,属于承前指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