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高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高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高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高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深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初二语文

本试卷共8页,22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在答题卡写上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主观题用黑色碳素笔填写答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基础(共23分)

在山水中游走,遍历风景之深秀;在书卷中行走,丈量学问之深厚。小紫和小堡邀请你一起参加“用脚步丈量深圳"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

【路线一:烟火深圳】

宁静古朴的村落,承载着这个城市尘封已久的记忆。你们一同探访了深圳的古城古村,小紫写下了一篇日记:

走在寻常巷陌间,感受人间烟火气。作为历史韵味与潮流融合的24小时开放街区,南头古城既有历史底蕴,又不失年轻潮流特色,美食、创意展览、个性潮店……从未停止过更新,穿行其中,总让人感觉yǎnhuāliáoluàn(①)。A.走在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客家甘坑古镇,人们能在古代建筑和现代艺术中体会古今的穿梭感。墙上刻写的客家家训振聋发聩,使人警醒,是客家人对后辈最朴实的jiàohuì(②)。被誉为“深圳最美村落”的观澜版画村既有生态的底蕴,也有文化和艺术的内涵,许多中外版画名家入驻版画村,他们都是白手起家,曾经寂寂无名,现在已享誉中外。B.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大鹏所城,仍然保存着古色古香的街景与庙宇。穿行在街巷中,脚下的青灰石板相互碰撞,墙隙间的青苔入木三分,野蛮生长,仿佛四处都寂静了。金龟村依山而立,在葱茏的树林里矗立了400多年,这里是传统的客家古村,客家人任劳任怨,在艰难的环境中也从不抱怨。C.经过400年间的数次翻新改建,使如今的金龟村成为宜居的村落。

1.小紫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几处字词疑惑,请你帮她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①yǎnhuāliáoluàn___②jiàohuì

2.小紫的日记中有一处成语使用不当,你能帮她找出来吗()(2分)

A.墙上刻写的客家家训振聋发聩,使人警醒。

B.许多中外版画名家入驻版画村,他们都是白手起家,曾经寂寂无名,现在已享誉中外。

C.墙隙间的青苔入木三分,野蛮生长,仿佛四处都寂静了。

D.客家人任劳任怨,在艰难的环境中也从不抱怨。

3.小堡翻看日记时,也发现了小紫的文字存在语病问题,请你检查画“﹏"的句子,找出病句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我认为句存在语病,应改为

【路线二:人文深圳】

探索深圳的脚步仍在行进,可惜天公不作美,一场大雨打乱了大家的节奏。“不怕,深圳地铁有伞可借!你永远可以相信深圳服务!”小堡提出可以去地铁站借伞,地铁站里的“小红伞"被放置在专用的伞桶中,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广大市民可免费取用,只需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及时归还即可。可在借伞时小紫却听到这样一段对话:

甲:我们把伞“顺”回家吧,反正又没收押金,也没人知道。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你说得对,谢谢你,我一定会将伞归还,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4.请你补全对话,要求引用关于“诚信"的名言或故事对甲进行劝说。(4分)

5.小紫和小堡听了这番对话,打算通过采访的方式了解“小红伞”的相关情况。请补全对话,给出建议。(3分)

小紫:首先我们应该确定采访对象。

小堡:我建议采访①___,因为②____________。

小紫:确定了采访对象,我们还需确定采访提纲。

小堡:最后我们需要确定采访问题,我们提问:③____________。

【路线三:山海深圳】

雨过天晴,翻山见海。一行人走出地铁站重新出发,奔向深圳的高山大海。小堡惊叹风景奇伟,写下了自己的感触。

翻越梧桐山,遇见峻岭雄峰之美———“负势竞上,①";遇见自然色彩之美———“两岸石壁,②_________________。”山海深圳,能见“树树皆秋色,③"的山野之美;能赏“晴川历历汉阳树,④”的江景之美。虽无王维笔下“⑤_____________,⑥"的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使之塞上》),却常见江南水乡温婉秀丽之美。

风物之美,亦含人生意趣。“山随平野尽,⑦_________________。”恰似人生之路,不断告别旧风景,迈向广阔新征程。“⑧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正如年迈志士,雄心未泯,谱写人生新乐章。“⑨松柏有本性。”以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⑩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亦如人生之遗憾,执花在手却难相赠。

6.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二、阅读(共49分)

(一)古诗阅读鉴赏(3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有人说颔联中的“争”用得不好,应该换成“落”,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1题。(11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①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②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节选自苏轼《游沙湖》)

【注释】①庞安常:宋代蕲水人,世代从医,颇有名气。②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善医而聋___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B.疾愈___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C.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与朱元思书》)

D.门前流水尚能西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10.下面对【甲】【乙】苏轼诗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写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个月光澄澈、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

B.甲文“怀民亦未寝”表明张怀民心事颇多,与苏轼志同道合,于是共同赏月,感慨人生。

C.乙文写苏轼与庞安常的交往,“戏之"剧饮”等词语,写出苏轼风趣幽默的性格特点。

D.甲文中的“闲人"与乙文中的“异人”,都意蕴丰富,既有自得之情,又暗含自嘲之意。

11.作家梁衡曾经在文章中写道:“在他(苏轼)的一生中,无论得意与失意,他都不愁眉苦脸,他总能从困苦中找到乐趣。"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苏轼如何在文中体现“从困苦中找到乐趣”的旷达情怀。(3分)

(三)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2-15题。(12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184所学校入选。教育部将加强对基地工作的指导,促进各基地更加重视人工智能教育,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式,以中小学信息科技、通用技术等课程为主要依托,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教与学支持服务方式,开展师资培训指导,扩大人工智能教育覆盖面和受益面,在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建设、学科融合、教学方式变革、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区域人工智能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部还将积极挖掘宣传各基地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先进做法,选取典型经验、优秀课例、优质资源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推动更多中小学校探索开展人工智能教育。

(选自教育部《教育部公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

材料二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知识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在线资源、教育应用和AI工具获取大量的知识,这使得传统教学中简单的知识传授和记忆变得相对陈旧。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虽然人工智能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我们接收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但基础知识的框架和知识的积累依然是教育的核心。对于青少年而言,这种逐步的知识构建不仅是他们认知发展的基石,更是大脑成长的催化剂。在新概念的学习过程中,人的记忆力、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会得到锻炼。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但这些能力的发展必须以牢固的知识基础为前提。“我们一直在讨论许多人工智能工具可用的巨大数据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也有一个巨大的数据集,我们可以比人工智能更快地访问它。它就是人脑。"工具终究只是工具,再强大的工具也无法替代人脑。

(选自中国教育报《Sora来了,教育更须戴上“明日之镜”》)

材料三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人民网记者就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这个话题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下面是访谈的片段:

人民网记者:AI时代到来,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如何应对

郑庆华:在知识体系建构上,教师应加大对AI技术作用的普及,锻炼学生动手实操能力。在价值观培

养上,教师需秉持人类高于人工智能的核心观念,人类驾驭AI,而非屈从于、受控于AI。人不能是工具、手段和途径,技术只能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要培养学生驾驭AI的能力,基于机器属性与人机共生的创造力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人民网记者:_________

郑庆华:我们既要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又要防止技术凌驾于育人之上的原则。数字技术是把“双刃剑”,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教育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人们也不断受到各种数字化的挑战,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需要保持教育内在规律、育人基本属性等方面“不变”,而在方法、手段、内容、载体、模式、管理、评价等方面创新“求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牢记教育的初心与使命,使人向善,教人求真,培养出更多有担当、有智慧、有情怀的优秀人才。

(选自人民网《人工智能赋能创建未来教育新格局》)

12.根据三则材料,下面关于AI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2分)

A.教育部近日公布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这表明国家已经在探索义务教育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

B.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根本性地转变了知识传播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各种AI工具获取大量知识。

C.AI时代下,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在知识体系建构上加大对AI技术作用的普及,锻炼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

D.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带来了原有教育内在规律与育人基本属性的改变,也会带来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13.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3分)

14.材料三中人民网记者向郑庆华校长提问,以下是记者提问的具体内容,这位记者的提问合理吗请你结合材料分析。(3分)

人民网记者: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和教育的关系

15.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快速发展,带来了各种数字化的挑战,请结合上述材料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别说说应该如何应对这场变革。(4分)

(四)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6--19题。(15分)

记忆里的光

蒋子龙

①我八岁才第一次见到火车。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进学校,在班上算年龄小的。一位见多识广的大

同学,炫耀他见过火车的经历,说火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别是在夜晚,头顶放射着万丈光芒,喘气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轰轰隆隆,地动山摇,令人胆战心惊。许多同学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车的念头。

②一天晚上,真要付诸行动了,却只集合起我和三个大一点的同学。离我们村最近的火车站叫姚官屯,十来里地,当时对我来说,就像天边儿一样远。最恐怖的是要穿过村西一大片浓密的森林,里面长满奇形怪状的参天大树。森林中间还有一片凶恶的坟场,曾经听的所有鬼故事,几乎都发生在那里面,即便大白天我一个人也不敢从里面穿过。进了林子以后我们都不敢出声了,我怕被落下,不得不一路小跑,我跑他们也跑,越跑就越瘆得慌,只觉得每根头发梢都竖了起来。当时天气已经很凉,跑出林子后却浑身都湿透了。

③好不容易奔到铁道边上,强烈的兴奋和好奇立刻赶跑了心里的恐惧,我们迫不及待地将耳朵贴在道轨上。大同学说有火车过来会先从道轨上听到。我屏住气听了好半天,却什么动静也听不到,甚至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四野漆黑而安静。一只耳朵被铁轨冰得太疼了,就换另一只。耳朵贴上去,生怕错过火车开过来的讯息。铁轨上终于有了动静,嘎登嘎登……由轻到重,由弱到强,响声越来越大,直到半个脸都感觉到了它的震动,领头的同学一声吆喝,我们都跑到路基下面去等着。

④渐渐看到从远处投射过来一股强大的光束,穿透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向我们扫过来。光束越来越刺眼,轰隆声也越来越震耳,从黑暗中冲出一个通亮的庞然大物,喷吐着白气,呼啸着逼过来。我赶紧捂紧耳朵睁大双眼,猛然间看到在火车头的上端,就像脑门的部位,挂着一个光芒闪烁的图标:一把镰刀和一个大锤头。

⑤领头的同学却大声说是镰刀斧头。

⑥且不管它是锤是斧,那把镰刀让我感到亲近,特别地高兴。农村的孩子从会走路就得学着使用镰刀,一把磨得飞快、使着顺手的好镰,那可是宝贝。火车头上还顶着镰刀锤头的圈标,让我感到很特别,仿佛这火车跟家乡、跟我有了点关联,或者预示着还会有别的我不懂的事情将要发生……

⑦十年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入伍,进入海军制图学校,毕业后成为海军制图员,接受的第一批任务就是绘制中国领海图,并由此结识了负责海洋测量的贾队长。贾队长有个破旧的土灰色挎包,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唯一醒目的是用红线锈的镰刀锤头图案。

⑧既然已经站在了军旗下,自然也希望有一天能站在镰刀锤头下,我对这个图案有一种特殊的亲近和敬意。于是就想用自己的新挎包跟他换。不料贾队长断然拒绝,他说这个挎包对他有特殊的纪念意义,目前还有很重要的用途,绝不能送人。有一次他在测量一个荒岛时遇上了大风暴,在没有淡水没有干粮的情况下硬是坚持了十三天,另外的两个测绘兵却都牺牲了。他用绳子把自己连同图纸资料和测量仪器牢牢地捆在礁石上,接雨水喝,抓住一切被海浪打到身边的活物充饥……后来一位老首长把这个挎包奖给了他。

⑨贾队长答应在我回家探亲的时候可以把挎包借给我,但回队时必须带来一挎包当地的土和菜籽、瓜子或粮食种子。原来他每次出海测量都要带一挎包土和各样的种子,有些岛礁最缺的就是泥土。黄海最外边有个黑熊礁,礁上只驻扎着一个雷达兵,一个气象兵,一个潮汐兵,他们就是用贾队长带去的土和种子养活了一棵西瓜苗,心肝宝贝般地呵护到秋后,果真还结了个小西瓜,三个人却说什么也舍不得吃……

⑩又过了几年,我复员回到工厂干锻工。锻工就是打铁,过去叫“铁匠"。虽然大锤换成了水压机和蒸汽锤,但往产品上打钢号、印序号,还都要靠人来抢大锤。我很快就喜欢上了打铁越干越有味道,一干就是十年。在锻钢打铁的同时,也锻造了自己,改变了人生,甚至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我成了民间所说

的“全科人”:少年时代拿镰刀,青年当兵,中年以后握大锤。对镰刀锤头有了一种说不出的特殊感情。

(有删减)

【注】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梳理·情节】16.以“镰刀锤头"为线索,梳理故事情节。(4分)

时间地点情节对镰刀锤头的情感

八岁在车站看到火车头上的镰刀锤头①_____

③________特殊的亲近和敬意

中年时在工厂④_______说不出的特殊情感

【探究·写法】17.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词句。(4分)

(1)进了林子以后我们都不敢出声了,我怕被落下,不得不一路小跑,我跑他们也跑,越跑就越瘆得慌,只觉得每根头发梢都竖了起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2分)

(2)“既然已经站在了军旗下,自然也希望有一天能站在镰刀锤头下”句中的“镰刀锤头"能不能换成“党旗”为什么(2分)

【聚焦·人物】18.结合情节分析贾队长的形象。(3分)

【品读·标题】19.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标题“记忆里的光"的深刻意蕴。(4分)

(五)阅读以下材料,完成20—21题。(8分)

学校举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主题活动,请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完成小题。

20.走近领袖,完成人物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