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序言一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标志性技术,正逐步成为经济与社会变革核心驱动力。同时人工智能科技浪潮也正以巨大的力量重塑城市的面貌与居民的生活方式,开启了城市数智化转型的新时代。这一过程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城市发展理念、治理模式以及社交结构等多维度的深刻变革。从智能制造、网上交易、精准医疗到无人驾驶,这些变化不仅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与竞争力,也将为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组织和人类生活方式将产生深远影响,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面对这一趋势,全球各大城市纷纷将城市数智化转型提升至战略高度,积极拥抱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边缘计算在内的前沿技术,力求实现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这些趋势离不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强力支撑。同时这些技术的不断融合应用,也将推动城市各领域之间的跨界协作与协同发展,将智慧城市打造成为一个高效运转、灵活适应、持续进化的生态系统。面对未来城市的复杂挑战与无限可能,构建一个全面、系统且前瞻性的参考架构,是推动城市数智化转型的基座与指南。基于这一深远考量,本报告提出了城市智能体的参考架构,集科学规划与技术创新于一体,为城市数智化发展提供一套清晰、可操作的蓝图。展望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不技术专家与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共同推动全球城市数智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我们相信,未来的城市不仅是居住和工作的场所,更是激发创新、促进社会进步的家园,科技术与人文、效率与公平、人工与自然、创新与传统将和谐共生,引领人类迈向更加繁荣、更加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序言二21世纪以来,全球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数字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广泛应用,数智化已不仅仅是技术革新的代名词,它更是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引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城市的运行方式,深刻影响着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组织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在这场全球性的技术变革中,城市成为数智化转型的核心舞台。《城市数智化2030》深刻剖析了城市数智化的四大关键趋势——底座智能化、数据价值化、业务模型化、应用智慧化,并全面探讨了这些趋势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底座智能化通过构建更智能的基础设施,使城市具备更高效的感知和反应能力;数据价值化挖掘和释放城市中海量数据的潜力,将数据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业务模型化则通过AI大模型技术,优化城市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应用智慧化聚焦于用户体验的升级,通过智能化应用,提升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城市数智化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城市向智能化、精细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全球各大城市纷纷将数智化转型提升至战略高度,力求通过先进技术提升城市治理的精准度与效率。《城市数智化2030》深入探讨了这一转型过程中的技术路径和政策框架,提出了涵盖经济发展、智能信号灯可以动态调节城市交通流量,从而有效缓解拥堵问题;智慧政务平台能够提供自动化审批和个性化服务,显著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效率与用户体验;在城市安全领域,行为模式分析与视频感知的结合,实现了潜在安全威胁的预警,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的安全防护能力。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数智化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愈发广泛。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保护等挑战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数智化转型不仅通过智能技术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还推动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助力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管理等全球性问题。例如,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能够优化城市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实现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智能水务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网络感知水质和水资源利用,有效保障了城市的水资源安全。本白皮书不仅限于技术层面的讨论,更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福祉。数智化转型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智慧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培育,传统产业得以升级,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与此同时,数智化也提升了城市的包容性和宜居性,推动了社会公平与普惠服务的落实。未来的智慧城市,将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集合,它将成为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生态系统,为居民提供更加智能、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展望2030年,城市数智化将全面推动全球城市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全新形态过渡。中国政府发布的《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为城市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明确的战略方向和政策支持,鼓励各城市通过技术整合与流程再造,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城市治理模式。在此背景下,本白皮书为城市管理者、政策制定者、科技研发人员以及社会各界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参考。《城市数智化2030》不仅描绘了未来智慧城市的美好愿景,还提出了实现这一愿景的具体路径。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科研机构,都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数智化将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未来的城市将更加智能、高效、绿色和宜居,为全球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作出贡献。衷心希望本白皮书能为读者带来启发,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共同迈向更加智能与可持续的未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目录01理念内涵 0101城市数智化成为全球共识 01城市数智化变革提速增效 04城市数智化发展势头强劲 0602发展趋势 07底座智能化:更智能的城市底座 09数据价值化:更丰富的数据潜能 11业务模型化:更敏捷的业务创新 13应用智慧化:更极致的交互体验 1403未来场景 15城市经济:数字生态与未来产业 17未来场景一:低空城市兴起,打造低空经济新生态 18未来场景二: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20未来场景三:循环经济与本地生产兴起新浪潮 21城市服务:高度智能与定制服务 22未来场景一:主动响应式服务,提升城市服务效能 22未来场景二:人本化公共服务,满足市民多元需求 23未来场景三:15分钟城市生活圈,构建便捷都市生活 24城市管理:全息政务与智能治理 25未来场景一:超时空政务协同,数智政务新平台 25未来场景二:全域智管,城市管理的全面升级 26未来场景三:虚拟政务助理,政务服务新体验 27城市运行:自主协同与智慧运营 28未来场景一:全局智能感知维护,塑造一体感官城市 28未来场景二:即时决策空间,构建城市反射系统 29未来场景三:长期价值链运营,赋予智慧城市新生命 30城市安全:全域感知与智慧防护 31未来场景一:泛在感知,打造城市安全天网 31未来场景二:网络韧性安全,夯实网络安全新防线 31未来场景三:城市生命线智能监测预警,构造城市免疫系统 3204关键技术特征与参考架构 3304关键技术特征 33立体超宽 34虚实共生 36认知智能 38数据要素 40韧性安全 41参考架构 43智能感知:开放统一、协同自治、多端部署 45智能联接:万物智联、智能无损、自智自驭 46智能中枢:算能高效、智简创新、智能决策 47智慧应用:AI赋能、集约高效、普惠便捷 4805发展倡议 4905城市数智化20300101理念内涵城市数智化成为全球共识城市是建设智慧城市、智慧社会的核心载体。城市数智化是数字时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不仅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带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还是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基础。伴随着数据、网络、计算、软件、连接、服务无处不在的新时代到来,数字时代重构了我们的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虚5G等,成为关联和平衡城市各种复杂系统的要素,不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全面升级。技术驱动城市整体发展方式的智能
化,使经济建设与技术应用深度融合,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繁荣。建设智慧城市的使命将重归以人为本和普惠全民,更注重去虚向实,去伪存真,基于人民群众最真实的需求,牵引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和平台能力的优化1。全球各国高度重视城市数智化转型,提出一系列国家战略与相关政策助力实现数智化转型。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人工智能+”行动,正是推进城市数智化的重要举措。同年,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全域数1https://www.ndr/wsdwhfz/202109/t20210914_1296549.html城市数智化2030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数据的融通与创新应用,旨在通过技术整合和流程再造,推动城市管理流程的系统性变革。2022年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深圳市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融合人工智能(AI)、5G、云计算、大数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态协同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全球数字先锋城市建设。全球来看,各国政府均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多个国家已经认识到城市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性,并纷纷出台了各自的国家战略。2023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政府合作发布了名为《智慧城市网络安全最佳实践》(CybersecurityBest
PracticesforSmartCities)的指南文件,旨在帮助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公共事业和服务中的2。美国启动了《白宫智慧城市行,政府累计投资超2.4亿美元进行研究,美国国务院发起美国东盟智慧城市伙伴关系(USASCP)4,旨在促进可持续、有韧性和包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知识共享和能力建设、系统建模和数据收集、研究和创新以及私营部门参与来应对城市挑战。在美国联邦政府机制下各地方政府存在竞争,促使市级政府更愿意制定全面、详细的智慧城市战略。以纽约为例,为了保持在世界智慧城市前列的位置,https:///cybersecurity/2023/04/us-teams-partner-nations-release-smart-city-cyber-guidance/385412//ps/initDatabaseDetail?contentId=8552370&siteId=14&contentType=literaturehttps:///u-s-asean-smart-cities-partnership-usascp-sharing-expertise-between-cities-to-benefit-the-people-of-asean/城市数智化2030在《纽约2050》战略中明确集中推进互联网连接传感及其他城市技术,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将纽约打造成为全球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的领导者。2020年2月,欧盟委员会先后发布了《塑造欧洲的数字未来》3份文件,从战略层面推进欧盟加快数字转型,提升数字2030年国家愿景》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旨在推动城市规划和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5。新加坡的2025”计划明确了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战略转型重点,并通过大数据治理,形成了以数字技术赋能的智慧城市特6。阿联酋的《阿联酋2025年数字以实现高效、用户驱动的数字服务7。韩国首尔2030》通过建立元宇宙平台,为市民提供新型智慧公共服务,打造一个“未来智慧之城”8。这些战略和愿景充分体现了各国政府对于推动城市数智化转型的坚定决心,以及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共同目标。
城市数智化,即城市数字化城市智能化,是深化智慧城市发展的下一阶段,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特别是大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各个环节全面数字化与智能化。这一过程显著提升了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城市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城市数智化的核心原理在于,通过升维到数字空间来克服物理空间中的制约和瓶颈,获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再到物理空间进行精准施策,以此提高城市发展的质城市数智化展现出独有的特征,包括数据驱动的决策优化、自适应系统的智能调度,以及通过大规模数据集成实现的全域感知与预测能力。城市数智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和实践将不断深化与扩展。这一转型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市民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wiki/Saudi_Vision_2030/newsDetail_forward_15458705https://u.ae/en/about-the-uae/strategies-initiatives-and-awards/strategies-plans-and-visions/government-services-and-digital-transformation/uae-national-digital-government-strategy/newsDetail_forward_15349880城市数智化2030城市数智化变革提速增效概念启蒙期(2008~2014)理论规划,基础建设点状实践,方案探索由点到面,快速推进理论规划,基础建设点状实践,方案探索由点到面,快速推进技术创新,业务变革战略引领行业应用数字化、网络化试点引领信息技术应用广泛融合引领信息技术快速、融合发展智能引领高阶应用、智能化发展宽带网络数据中心智慧城市项目群共性平台初具雏形城市大数据平台城市大脑在线公共服务平台城市智能体智能中枢数据空间城市大模型智能化应用无线通信、光纤宽带GPS、GIS、RS技术RFID、3G/4G云计算、SOAIPv6+、5G、F5G大数据、AI、区块链NB-IoT、工业互联网全息投影、元宇宙数字孪生、脑机接口5G-A、F5G-A、量子计算特征
探索试点期(2014~2016)
系统改革期(2016~2024)
创新转型期(2024~2030)驱动力
图1城市数智化发展历程城市数智化作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战略,在我国经历了从概念到实践的转变,并随着技术革新和政策导向不断成熟。城市数智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被清晰地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标志着城市向智能化迈进的重要步伐。概念启蒙期标志着城市数智化的起点。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战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高效、互联的城市未来。这一概念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响应,为后续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也紧随这一潮流,结合我国国情与具体实际,在行业应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这一阶段,城市数智化的核心是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构建,包括宽带网络和数据中心等。这是城市数智化的萌芽期,为后续的智能化转型奠定了基础。探索试点期是城市数智化转型实践的初步尝试。这一时期,我国的城市开始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设。2014年,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智慧城市
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多个城市开启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并结合自身特征建设智慧城市试点项目,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数字化发展道路。这一阶段智慧城市共性平台建设初具雏形,但仍然停留在少数城市,呈现点状分布,由于缺少统一的标准,数智化建设仍在摸索中前进。系统改革期标志着城市数智化由点到面的扩展,城市数智化转型开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推进。2016年,随着25部委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建立,智慧城市建设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系统性推进。在这一阶段,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城市业务深度融合,城市大数据平台和智能城市大脑等项目相继建成,为城市管理和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创新转型期是城市数智化的关键阶段,以数据驱动和AI技术为核心,城市数智化正朝着更深层次的融合与创新迈进。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强调技术创新和应用驱动的重要性。2024年,城市数智化2030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数据局等5部门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发改数据〔2024〕660号)提出到2030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涌现一批数字文明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具体目标。当前阶段,依托大模型、人工智能以及全域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数智化的核心在于实现更高层次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个性化服务。未来,随着AI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在数字中国战略指引下,城市将通过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壮大城市数字经济、推进城市精准精细治理、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等方面的全域数字化转型,构建高效、绿色、智能的新型城市形态,实现高效能、低碳排放和以人为本的数智化转型。
城市数智化从概念启蒙期到创新转型期的关键在于其系统性改革的深度与广度,强调技术与机制的双轮驱动策略。一是城市数智化不仅聚焦于IT架构的深刻变革与集成创新,还涵盖了智慧经济、智慧民生、智慧安全等多个领域,致力于构建高效、灵活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智能化应用体系,为城市的综合治理、产业升级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和智能决策能力。二是通过数据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信息的无缝流动与系统协同。“东数西算”、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级工程的实施,都是依托城市、城市群的联动发展推进,充分展现了城市在数智化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作用,也表明了城市数智化转型仍有巨大潜力,未来可期。城市数智化2030城市数智化发展势头强劲基础设施方面,一是智算算力面临飞速增长。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的大幅应用,算力的需求不断加大,智能算力规模将迎来大幅增长。二是网络带宽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城市数智化转型需求意味着未来十年互联网需实现万兆级接入大量应用,带宽需求将继续增长。2030年,人均月无线蜂窝网络流40600GB;三是城市平台系统集成复杂,城市必须整合各式各样的信息系统和平台,以实现数据的流畅交换、业务的有效协同和数据的流通交易。四是城市管理者正在积极主动地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这为城市数智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美国博斯公司预测,全球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在2030419。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城市决策者不仅需要在预算内做出战略性选择,还应积极探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策略,以进一步推动创新,并确保基础设施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长期可持续性。目前各城市的数智化转型架构在差异性和侧重点上展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种多样性为未来城市数智化技术架构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带来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二是系统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前景非常广阔。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同城市间系统的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有望通过逐步统一的标准化架构得以实现,为跨区域的协同应用提供更大的可能性。三是城市架构将拥有更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城市数智化的技术架构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扩展性和兼容性,以应对新兴技术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变化。这种灵活性不仅有助于应对技术迭代带来的挑战,还将推动城市管理者在平滑过渡技术演进过程中,避免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的风险,保障城市的持续高效运行。这一过程中,城市管理者将在技术选择和实施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为未来的智能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数据方面,尽管当前面临数据孤岛的挑战,但这也为未来的城市数智化转型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一是通过推进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城市可以打破各部门间的壁垒,实现跨系统、跨部门甚至跨地域的数据整合与共享。这将使得城市在城市治理、城市服务、城市经济等领域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和制定策略,从而提升政策制定的效率与科学性。二是数据安全问题将成为城市数智化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领域。这种关注不仅反映了对政务信息与个人信息保护的高度重视,也推动了数据安全技术和隐私保护措施的不断创新与完善。通过加强数据安全,城市将为公民提供更安全的智能化服务,并进一步增强市民对城市数智化建设的信任。三是数据时效性将为城市管理者带来新的挑战与发展机会。随着政策和法规的快速更新,城市管理者需要及时获取和分析最新的数据,以支持快速决策和政策调整。未来,通过更加精准和及时的数据感知,城市将在交通管理、环境监测、应急响应等领域实现更高效地运行和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和决策的准确性。应用方面,数智化技术的应用正从基础层次向纵深发展,为城市管理和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一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已在城市数智化转型中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这些技术将进一步扩展到更多领域,实现更全面、更智能的城市管理与服务。这种深入应用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整体运营效率,也为市民提供了更便捷和智能的生活体验。二是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也为智能化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随着智能化应用的快速推进,相关法规的健全将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为公民提供安全可靠的智能服务。三是法律法规的完善还将推动应用的普惠性、便捷性、高效性和个性化服务,为城市数智化的发展创造更为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http://.cn/article-164283.html城市数智化20300202发展趋势纵观城市数智化技术发展脉络,以电子政务为起点,我国城市数字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数字技术与城市不断交融,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字化转型已经走过信息化、数字化阶段,正在迈进全面智能化阶段。无纸化办公(软件)流程再造(中台)业务智能无纸化办公(软件)流程再造(中台)业务智能(AI)图2城市数字化转型阶段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信息化阶段中,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传输变得更加高效;数字化阶段中,数据可以被更加精准和高效地处理和分析,更进一步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再设计;而智能化阶段中,运用人工智能(AI)和数据分析技术来实现更深层次的智能决策和预测分析,不仅能处理大量的数据,还能通过学习和自我优
化来做出智能决策。当前智能化阶段,数字技术正在驱动生产力的深刻变革。AI技术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数据资源日益融入社会生产,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关键生产要素,产业升级又进一步加速了智能经济的发展。这些共同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为城市数智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城市数智化2030AI
应用智慧化更极致的业务体验业务模型化更敏捷的业务创新
数据价值化更丰富的数据潜能底座智能化更智能的城市底座
深度数据价值挖掘、数据要素可信流通,激发数据潜能城市数字化底板、智能化底座,赋能城市全域智能升级图3城市数智化“四化”趋势在城市数智化进程中,四大趋势正在逐步显现:城市底座智能化、数据价值化、业务模型化以及应用智慧化。底座智能化强调打造更智能的城市基础,提升城市感知能力和智能中枢的联动发展;数据价值化聚焦于如何释放数据要素化潜能,推动数智经济高质量发展;业务模型
化主要指利用大模型技术,简化业务流程、提升创新能力;应用智慧化则着重于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极致的交互体验,推动城市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化。在这四大趋势的引领下,未来的城市将更加智能、高效、互联,为城市居民带来极致的生活体验。城市数智化2030底座智能化:更智能的城市底座城市的数智转型和数智化建设,一是需要打造万物智慧互联;二是要构筑极具创新动能的数字新基建,以城市智能中枢,实现算力赋能、AI大模型引智,以智能化底座持续赋能城市全域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1年—2025年我国政府与民间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额合计将达到10.6万亿元,约占全国基础设施投资的10%。IDC在《中国智慧城市市场预测,2023-2027》指出,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8754.4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11,858.7亿元人民币,2023–2027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8.0%10。华为预测:到20301.5万亿元人民币。城市数字新基建主要应由四个方面组成,自底向上看,底层是遍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智能感知系统,能够实时、精准地感受到城市的脉搏,感知城市的变化;无线网络,将城市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三
是海量数据的汇聚点,实现城市数据的全域共享,支撑AI价值最大化,实现城市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自动化;最上层是智慧应用,基于城市的数字新基建,面对不同的城市业务场景,打造一个完整的城市智慧应用生态体系,打通面向客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城市数智化发展提供各种可能;这四个方面有机联接,相互支撑,共同形成一个城市智能体,支撑城市迈向全场景智能时代。城市底座规模大幅增长一是算力基础设施的规模大幅增长。2023年,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30EFLOPS,居全球第二1.2ZB。其中,智能算力规模70EFLOPS70%。全国累计建成14个国家级超算中心,在用数据中心633个,6030%112030864ZFLOPS,241ZFLOPS。二是先进网络设施的规模大幅增长。围绕5G、6G、布局卫星互联网等智能算力网络建设规模不断增加。20214月,中国上海发布了“全光智慧城市全球第一城”以F5G光网为底座,构建城市“1毫秒”时延圈,实现全市光高速枢纽布局,为后续城市智慧化发展打下了已有多达1,000座建筑接入万兆网络,建筑内的企业能够以10Gbps的网速访问云端服务,为教育、视频、IT和软件工程等行业带来了巨万兆的企业接入,万兆的家庭宽带接入,万兆2030年,WiFi84%,全球25%。https://www.id/getdoc.jsp?containerId=prCHC51776624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城市数智化2030三是城市泛在智能感知系统的大规模建设,推广各类智能终端运用、智能传感器部署、具身智能体应用等。以基础设施技术的完善与全场景覆盖为基础,构建城市生命体感知能力,实现居民与资源等要素的数字化孪生。目前,全球互联网连接物的数量已经超过连接人的数量,在过去的十年里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0%。华为预测:到2030年,全球互联网连接总数可达2000亿,IPv6地址渗透90%。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把这种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感知城市”列2018全球智慧城市接入的传感器终端将达到400亿个。城市需要通过遍布于城市中的各种触角感知城市的变化,从而为城市数智化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数据支撑。智能中枢不断演进发展一是数据汇聚与共享平台的建设和统一。城市数智化需要打通各独立场景,进一步数据拉通与平台融合。整合市政、交通、环保等多个部门的数据资源,利用物联网和互联网组织、存储多方面多维度的数据,统一管理、分析、调度各种资源,完成综合需求与专业供给的有效对接,为城市管理提供支持。如新加坡政府利用系统性的传感器平台统一管理收集敏感数据及城市信息,在政府安全屏障下打造集成性的数据底座,同时通过公开数据源接口,实现一站式城市数据获取,为企业、居民提供便捷的、高效的数据连接方式。未来行业内将出现连接各场景的解决方案,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数据拉通与平台建设。二是城市中枢智能化。以云计算为基础,结合AI和大数据技术,智能中枢对整个城市进行全环节实时分析,让数据帮助城市做思考和决策,
城市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如深圳地铁建立无人驾驶列控系统,将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开关门、发车,从列车内部的空调、照明等系统管理到列车故障处理的全自动操作,无需人工干预。基于精准的数据学习分析,还能实现大客流等情况下自主增加车辆等诸多智能化地铁运行决策。未来城市各系统可以基于数字自主决策,自我演进与优化。(县、乡镇(街道)多级联动、分工协作的智能中枢体系,实现资源快速灵活综合调度,高效解决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性问题。同时,5G地铁作为统筹规划市、区、街三级的交通衔接,汇聚信息数据;构建以数据为驱动且交通大脑为牵引的数字化生态、平台与服务模式;实现全面感知、提供全场景全要素监测与服务(如主动预测性维护),从而构筑深圳市高效运维的一体化综合智慧城轨交通平台。结合“OneID”出行,实现服务一条线,运行一张图,安全一张网,为市民提供以人为本、低碳绿色和高效便捷的智慧化出行体验。未来的城市需要一个强大的智能智慧中枢平台,承上启下,并且能够自主进化,一方面汇聚来自城市各个角落的海量数据,另一方面通过平台把数据转变成一种城市治理的先进能力,普惠千行百业,提升城市治理效率与用户服务体验。城市需要智能底座,智能底座也必将发挥智能的中枢作用,为城市全域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化成为能够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实现 城市数智化2030数据价值化:更丰富的数据潜能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不仅是核心生产要素,更是推动经济创新和转型的关键资源。中国拥有庞大的数据产量,2023数据产量约占全球数23%,但其数据要素市场收益只有5.5%,尚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和发展潜2030年,全球每年产生的数1YB23倍的惊人增长。这一数据规模的激增不仅彰显了数据资源的巨大潜力,还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预示着数据价值化将在未来数字经济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促进了数据价值化的进程。数据价值化,即通过建立可信、可控、
报告》预测,全球数据交易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突破3011亿美元,而国内市场预计将达到5155.9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0.3%。未来,数据要素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数据流通交易的加速推进数据流通交易加速推进,激活数据价值、促进数据要素价值潜能释放。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数据流通交易将在2030年成为城市经济活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数据作为新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其流通与交易将不再是单纯的资产转移,而是成为推动城市智能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在这一未来景象中,数据交易 的法规框架将更加完善,为数据的自由流动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上海的数据交易项目,特别是上海数据集团的创新举措,正在为全国城数据资源供给体系的完善数据资源供给体系不断完善,数据资源的丰富性和可获取性将极大提升,为数据要素市场化奠定了坚实的供给基础。近年来,中国数商企业数量显著增长,2013112023年已增长至约100万家122030年,将达到600万家。这一跃升不仅映射出数据资源供给的活跃态势,也彰显了市场对数据的高度需求。广东省早在2021年完成了首轮公共数据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广东省65个省级部门和21个地市已累计编制发布5.6万类政务信息资源,汇聚超285亿条公共数据,共享数据调用超过200亿次。13这些庞大的数据量彰显了数据资源供给侧的活力,显示了供给侧数据资源的巨大储备。上海证券交易所《2023中国数据交易市场研究分析
市提供数据要素流通和价值释放的先进范式。上海数据集团作为上海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主体,通过构建城市数据空间,整合城市、行业、企业和个人数据,探索并释放数据要素的生产力。这一创新模式不仅确保了数据交易的合法性和透明度,还极大地提升了数据流转的安全性与效率,使交易更加活跃。通过这些举措,上海的数据交易市场正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数据交易市场规范化和健康发展的标杆,未来或将引领中国数据市场的进一步繁荣。未来,数据交易量将呈现指数级增长,数据资源的经济价值将得到全面体现。数据交易市场的繁荣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数据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将在明确的政策指导下,拓展业务范围,提供更加专业化和多样化的服务。这将为智慧城市带来更加丰富的数据应用场景,从而实现数据要素价值的最大化释放。来自上海数据交易所研究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网站城市数智化2030数据治理能力的智能化与安全性融合数据治理能力实现智能化与安全性的融合,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全面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城市管理和决策将变得更加智能、高效,为智慧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将来,城市大数据中心将成为标准配置,集中管理着城市各类数据资源。深圳市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建立城市大数据中心,不仅提升了数据治理和分析能力,更通过数据的整合与洞察,为城市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上海市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的数据流通交易平台,将数据交易的透明性和安全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确保了数据资源的有效流通和利用。此外,随着数据治理能力的提升,数据隐私保护和伦理问题将得到更加充分的重视和解决。智能算法将更加精准地识别和处理个人数据,确保数据的合规使用,同时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利。未来智慧城市的数据治
理将是一个高度智能化、安全、可靠的体系,它不仅支撑着智慧城市的高效运行,也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释放数据价值的关键力量。数据价值化成为市场化发展的重点数据价值化成为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发展重点。数据将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关键生产要素”,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字社会释放了城市海量数据,也开辟出了城市数据新空间。城市数据量从TB到PB级海量持续增加,使数据成为城市的“石油能源”“信息高速公路”。基于城市数据空间,结合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隐私计算和安全可信技术等技术,使得城市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从海量数据中挖掘的数据要素价值,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激发了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未来,像大数据对用户需求进行匹配,找到用户符合要求的商品,派遣最近的机器人快递员送货上门类似的现象将会成为数据价值化的常态城市数智化2030业务模型化:更敏捷的业务创新在如今的环境中,复杂的业务数据和流程规则往往需要拥有丰富知识经验且能够熟练操作系统的专业用户来自主分析和决策。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底座的建设,未来的业务开发和系统建设将迎来革命性的变化。业务模型化提升用户体验通过知识模型化,行业规范、专家经验以及领域知识将得以沉淀为模型,专家经验易于借鉴与传承。与此同时,IT模型化将业务架构、信息架构、集成架构等先进的数字化应用架构和应用集成方法纳入模型沉淀,最终实现基于自进化模型的高效开发与敏捷业务创新。未来,用户将不再需要在操作式交互界面上面对复杂的数据接口、数据处理总线、业务流程和工作流引擎,而只需通过对话式交互界面以自然语言进行业务处理。通过业务模型化,复杂的应用将转化为普通用户可以轻松使用的智能应用。借助能够自动化建模、自主化思考、智能化调度和拟人化执行的自进化模型,普通用户凭借IT技能和通用知识,在系统辅助决策下也能够完成业务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模型就业务则带给用户“智体验”。大模型的云原生智能化基础大模型将实现云原生智能化。随着ChatGPT、Gemini、Suno、Sora等大模型的强大能力不断涌现,大模型将成为业务模型化的重要基础。而大模型的训练需要庞大的算力支持,且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大,所需的算力也呈现指数级增长。据《人工智能指数报告》估算,OpenAIGPT-47800万美元的计算资源,而谷歌的GeminiUltra的计算资源成本高达1.91亿美元。未来,大模型的算力需求还将持续增加,云原生技术与AI的集成将更加重要,以提高计算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在庞大算力的支持下,基础大模型将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为上层应用提供更强大和灵活的计算支持。未来的大模型将具备高度的灵成为全场景、多模态、多任务的通用模型;具备自我学习、自我优化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导航和解决问题,成为无需人工干预的自治AI;通过模拟神经元和神经构建基于神经元和神经动力学的类脑智能;具备创造力,不仅能理解和处理数据,还能创造新的内容,如艺术作品、音乐、文本等,成为AI;具备高度的语义理解和知识表示能成为跨学科的知识计算AI。基础大模型的云原生智能化将为业务模型化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在城市数智化建设的浪潮中,业务模型化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一是从系统建设的角度来看,业务模型化将提供更高的弹性和可塑性。随着大模型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升,系统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和场景。这些模型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容量,还具备强大的泛化能力,使其能够快速学习和适应新的业务领域,从而推动业务的持续发展与演进。二是对于业务开发而言,业务模型化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通过将业务知识沉淀到模型中,系统能够实现自我学习与自我演进,极大地增强创新能力。同时,随着IT降低了开发门槛,使得业务开发更加高效和便捷。三是对于用户来说,业务模型化的应用将变得更加智慧和高效。应用的交互方式将更加同时,业务知识的模型化使得智能系统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从而实现更精准的业务决策和更高效的业务执行。四是业务模型化还将促进跨领域的协同与创新。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数据,模型能够提供更全面和城市数智化2030模型的智能化与自动化能力也为城市数智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例如在城市规划、交通
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应用,都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应用智慧化:更极致的交互体验应用智慧化指创新技术与应用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智慧高效的交互体验。从城市治理到政务服务,应用智能化不仅可以提供极致的业务体验,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公共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实时管理。如新加坡部署无人飞行器(UAV)执行监测活动,如火灾监测和搜救任务。自201612月以来,无人机帮助警方成功抓捕在森林中实施犯罪行动的罪犯。与传统的房屋搜查方式相比,无人机节省了80%的时间和60%的成本14。未来,城市治理将通过物联网(IoT)设备和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城市管理者能够实时监测城市各AR速巡”等方式预测并快速响应各种事件,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分配和应急处理。此外,对于城市居民业务需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工单助手、智能热线等工具的帮助进行高效办理,“民意能办”将变为“民意速办”。城市运行一屏统览目前,一些先进的城市管理平台能够集成多个视频系统,提供城市运行的实时数据和信息,收集海量城市数据。未来,城市的有关数据将更加集中和直观。通过一个集成的大屏显示系统,用户可以实时查看交通流量、能源使用、环境质量等关键指标,实现对城市各方面数据的实时查询。而随着大模型和智能信息检索的应用落地,用户也不需要从海量的数据中艰难
地查找数据,只需要向提供服务的AI助手提问,由AI为用户提供想搜索的答案。用户也可以实时查看城市客流量等数据,以便在营销策略、库存预算等方面进行调整,以达到理想的收益。政务办公一网协同目前政务办公正逐渐采用数字化工具,如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和在线会议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促进信息共享。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2021年智慧政务的市场规模约3,650亿元,至2025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522亿元15。将来政务办公将更加依赖于云计算和智能协作平台。通过集成的办公系统,借助政务特定的知识中心和公文助手,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可以由自己动手转变为“助手帮办”,拟文效率提高300%,将极大地提升政务办公效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目前,政务服务正在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许多政府服务已经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申请和处理,如税务申报、营业执照申请等。这大大减少了民众前往实体窗口的次数,提高了办事效率。未来,政务服务将通过构建统一的服务平台,民众和企业可以通过单一入口访问所有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平台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推荐,自动填写表单,甚至预测用户需求,实现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体验。而借助大语言模型支持下的政府问答助手和政府办事助手,客户可以实现“边聊边办”,服务效率提高50%,极大地优化了政务服务体验。德勤报告:《203012种趋势》15《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预测报告》城市数智化20300303未来场景在城市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底座智能化、数据价值化、业务模型化以及应用智慧化共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城市智能化架构和运作模式。底座智能化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为智能和灵活的技术支撑,使得基础设施能够快速响应各类应用需求。数据价值化则挖掘并释放了数据的潜能,推动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赋能各行业的智能决策与创新发展。业务模型化加速了城市各类业务的迭代更新,实现了更高效、更敏捷的服务和生产流程。应用智慧化则通过更加极致的交互体验,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参与度,推动城市服务向着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当前,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区,到2030年,这个比例预计将提升到60%16。以中国为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至2023年的66.2%,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显
著扩大17。华为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提升到70%。同时,AI带动产业深刻变革,头豹研究院在《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概览》中预测,到2027年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行业渗透率将达到39.5%。华为预测:到2030年,在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渗透率将超过60%。这些趋势不仅为城市的数智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未来数智化场景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推动城市管理、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和生态保护的全面升级,构建一个更加智能、高效、绿色、宜居的未来城市。城市数智化转型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智慧产业园区和创新孵化基地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升级。Source:UN/sustainabledevelopment/zh/cities/Source.cn/zhengce/202408/content_6967695.htm城市数智化2030智能物流系统整合无人机、自动驾驶车辆和智能仓储,构建了高效、可追溯的供应链体系。同时,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兴起为城市带来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新的经济活力,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数智化转型还促进了政务服务体验和业务运作模式的全面升级.通过智能政务服务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政府能够提供更透明、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这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还提升了市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城市综合智能管理平台能够自动接收并处理市民的投诉与建议,实时监测城市运行中的突发事件,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发展。数智化转型助力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公共服务和个人生活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实现无缝连接与智能交互。智慧医疗、教育和家居系统通过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系统,持续监测
居民健康状况,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并自动调节家居环境,营造舒适的居住氛围。城市数智化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智能环境监测系统通过智能传感器网络实现对环境要素的全天候、高精度监测,为生态保护和科学治理提供精准定位与定制化方案。同时,依托先进技术,对污染源实施远程监测与智能分析,提升监管效能,实现生态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城市数智化转型将实现城市治理体系的协同高效发展。智能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和智能安防网络通过先进技术实现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联动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居民安全感。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协同作战平台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多部门间的无缝对接与高效联动,提升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应对和处置能力,确保城市运行平稳有序。城市数智化2030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与本地生产兴起全域智管低空城市 虚拟政兴起 助理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城市经济城市管理超时空政务协同服务城市数智化2030典型场景泛在感知人本化公共服务城市服务城市安全网络韧性安全15分钟城市生活圈城市运行城市生命线智能监测预警全局智能感知维护即时决策空间长期价值链运营图4城市数智化典型场景在此基础上,城市的数智化转型将进一步拓展至五大核心场景领域:城市经济、城市服务、城市管理、城市运行以及城市安全。这五类场景不仅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关键需求,还展示了数智技术在应对当今城市多样化挑战中的广泛应用潜力。通过这五大领域的深度融合和智能化发展,我们能够为未来城市的全面数智化转
型提供强劲动力,描绘出城市发展的新蓝图。带着上述思考,基于其在推动城市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可实现性,我们分别选取了五个场景领域的典型场景。未来智慧城市的各个领域将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居民生活质量以及治理效能,推动整个城市体系朝着更加智能、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迈进。城市经济:数字生态与未来产业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影响全球资源分配、产业格局、国际分工的重要因素。根据中国政府网数据,2030年中国数字经济体量有望突破百万亿元。城市是数字经济活动的重要承载空间和组成单元,是产业建立和发展的依托,是产业扩张和转移的物质载体。数字化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各类边界的阻隔。第一类是城市空间边界和行政区划边界,可以让城市和产业发展突破空间、资源、环境的刚性制约,通过产业飞地、科创飞地等扩大发展空间。第二类是部门边界、组织边界,可以让城市和产业发展突破效率约束,利用数字技术优化组织流程、生产流程、
服务流程,提升生产运营效率。第三类是行业边界、产业链分工边界,可以让城市和产业的发展突破价值获取的约束,通过各类融合性创新,提高附加值。第四类是企业能力边界、技术专业的壁垒,可以让产业和相关企业突破价值创造的约束,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第五类是产学研边界,让城市和产业突破创新的约束,通过打造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例如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科技创新合作区,形成大湾区协同创新合作平台。通过数智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各行业越来越高城市数智化2030效化、智能化和创新化。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数字经济将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未来场景一:低空城市兴起,打造低空经济新生态随着技术的革新和政策的推动,低空经济正逐渐成为推动城市发展和创新的新引擎。深圳市龙华区作为这一变革的先行者,借助区内龙头已经构建起一个涵盖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的完整产业链。20244月,龙华区出台了全市首个区级低空经济实施方案,为低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政策支持,预示着2024年可能成为低空经济的元年。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数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20353.518。智能城市物流。低空经济在城市物流领域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外卖配送、物流配送等低空物流服务正在逐步普及,通过无人机进行小件包裹的配送,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还有效缓解了地面交通的压力。例如,在偏远地区和交通拥堵的城市中心,无人机快递可以实现快速的物品投递,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生活。无人机配送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并与其他物流方式形成互补,构建更加高效、环保的城市物流体系。同时,低空物流将实现无人机航线保护和无人机跟踪导航,保证低空经济的安全、智能。未来,低空物流将成为城市配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全流程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华2030年,外卖、快递的配送将达到30%无人机自动化,配送时间将降低300%,物流配送更加快捷和准确。
城市低空出行。随着低空飞行器技术的发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型交通工具可能成为人们出行的新方式。此类新型交通方式可能最早在景区等娱乐场所以体验的形式出现,随后逐渐扩大使用范围,最终成为城市交通体系的一部分。根据罗兰贝格的预测,到2030全球投入商业运营的eVTOL数量将达5千架,2040年达4.5万架,2050年达16万架,其中36%用于城市出租车,35%用于机场摆渡,29%用于城际服务19。低空出行有着不拥堵,速度快等优势,未来的推广将有效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构建新型综合交通体系。截至2023年底,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共有相关企业数量超过8000家,且数量还在呈上升态势,仅2023年全年,就有8家eVTOL企业获资本青睐,累计公开融资金额超数亿元人民币。此外,波音、空客、戴姆勒、吉利等现代航空与汽车巨头也纷纷布局,更有谷歌、腾讯也都在投资或收购https://fi/jjxw/2024-03-15/doc-inanktut4560221.shtml/timerfiles/upload/report/2024/02/06/15813806.pdf城市数智化2030“飞行汽车”企业,跑步入场。摩根士丹利预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可触达的市1.520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无人机领域融资金额达数千亿人民币,未来我国低空出行市场潜力巨大。起降平台建设。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降平台的建设也将迎来爆发期。自动化、智能化的起降平台将成为节省人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关键。这些平台将实现无人机的自动起飞、降5G-A通信、高精度定位、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无人机的精准定位和导航。此外,低空管理平台的建设将集航路管理、飞行状态监测、飞行器统一管理、数据无缝互联共享等功能于一体,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深圳市在低空经济的发展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截至20246月,249207条,并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1000个以上的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低
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深圳市成为低空经济的领军城市。城市公共应急服务。在应急救援和公共安全领域,低空经济同样展现出了巨大的价值。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无人机可以迅速抵达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协助应急部门进行快速反应和精准救援。例如,在地震、洪水等灾害中,无人机可以及时传回受灾区域的图像和视频,帮助救援人员制定有效的救援方案,极大提高了救援效率。低空设施的普及也可实现如重要目标检测防护预警等功能,为公共安全保驾护航。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低空飞行器将在公共安全领域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智能无人机将能够实时监测城市的各个角落,进行安全巡逻和风险预警,协助执法部门维护城市治安,确保市民的安全。同时,在大型活动和突发事件中,无人机将成为不可或缺的应急工具,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全方位的保障。/rain/a/20220317A0ALBJ00城市数智化2030未来场景二: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激发数字经济活力数据要素市场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当前,数据要素市场化已经进入深化阶段,国家政策体系逐步完善。2022年发布的“数据二十条”明确了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建立了保障权益、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以及高效流通的数据要素交易制度,为数据要素的发展筑牢了政策基础。未来,数据将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在经济领域,通过数据要素的市场化,企业将能够更好地挖掘和利用数据价值。例如,制造企业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零售企业通过消费者数据分析,制定精准的市场策略,提升销售业绩。数据要素市场化将催生出更多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华为预测:到2030年,产业数据应用率将超过90%,数据将成为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城企关系演变与产业旋转。数字化进程不仅推动了数据要素的市场化,同时也引发了两次产业旋转,改变了城市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第一次旋转是由技术创新引发的,随着新技术的跨行业应用,财富从传统垂直产业向水平产业转移,形成了“矩阵”结构的产业格局。第二次旋转则进一步打破了产业界限,超级企业跨越多个产业领域,导致财富集中于“矩阵”企业。这种旋转导致了城市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要求在城企之城市数据空间建设。孤立的数据价值并不显著,只有当数据像水一样流动起来,才能打破“数
据壁垒”,最大化释放其价值,城市数据空间的建设可以有效整合各类公共数据,打破数据孤岛,最大化发挥数据的价值。目前,公共数据已在金融行业的风险洞察、信用评估等领域发挥价值。在各地陆续出台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施方案中,也不断提出在健康医疗、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工业制造、社会治理、生态环保、教育、体育、文旅、科研等更多领域,充分释放公共数据价值。未来,城市数据空间将推动多元数据要素融合,进一步发挥出市场数据要素的潜力,甚至开辟出新的市场增长机会。数据要素在运用过程中,可以和金融、信用、医疗、制造、物流等数据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进一步实现市场供需匹配,涌现如普惠金融、普惠医疗、智慧出行等一批批创新场景,从而增加要素使用机会并提升配置效率,创造更高的市场价值。数据要素在促进其他要素使用效率提高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打破信息壁垒,为各种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市场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提升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华为预测:到2030年,公共资源社会开放率将达到95%,城市数据空间将在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城市数智化2030未来场景三:循环经济与本地生产兴起新浪潮资源循环利用的城市经济模式。随着资源回收再利用、无害化处置等技术的提升,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链将越来越完善。通过使用传感器和图像识别技术,智能废物分类系统能够自动识别不同类型的废物,如塑料、纸张、金属等,从而实现精准分类。未来,城市经济将深度融入循环经济的原则,重视资源的良性循环、共享、再利用和恢复。城市将致力于将经济活动与有限资源消耗脱钩,设计出废物在系统内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使用价值。高效资源循环利用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还促进了就业机会和城市宜居性的提升。未来城市废物收集处理场景将实现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智能垃圾回收箱、自动驾驶的废物转运车,智能的分拣机器人创新应用将会层出不穷,逐步实现人类数智化时代“无废”城市的理想。资源循环利用的城市经济模式将助力构建节约型城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本地生产的推广与城市农业的繁荣。城市将进一步采用本地生产模式,减少对远距离供应链的依赖,增强对粮食供应问题的能力。城市农业,包括屋顶耕作和其他形式的都市耕作,将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保障了城市地区的粮食生产,也为居民提供了接触自然和参与食品生产的机会。这种本地化的食品生产系统将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同时提供更新鲜、更可持续的食品选择。新能源管理机制推动绿色能源的广泛使用并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优化,不仅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智能电网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优化电力分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例如,丹麦的哥本哈根通过大规模推广太阳能和风能,计划到2025年实现碳中和,哥本哈根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已达到80%,成为全球绿色能源利用的典范。华为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从目前的26%上升到65%。城市数智化2030城市服务:高度智能与定制服务在2030年,政务服务已经彻底转变为一个高度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这个系统不仅提供被动的服务,还能够主动识别并满足市民的需求。
以更方便地获取政府服务,同时提高了政务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华为预测:到2030年,虚拟政务顾问覆盖率将达到100%,问答准确率将超过95%,政务处理将更加高效和精确。实时问题解决。目前,通过高效的政务平台,政 务处理速度已经大幅提升,市民不再需要长时间等待政务处理。未来,在智慧城市中,市民家中未来场景一:主动响应式服务,提升城市服务效能预测性服务。目前,一网通办已经在众多城市实现,政府已经大规模使用大数据来进行政务服务,极大地提升了行政效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未来的智慧城市中,政府系统将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主动预测市民可能遇到的政务需求。例如,当你准备搬家时,系统会自动识别到你的需求,主动帮助你完成一系列的政务事项。它会自动更新你此外,系统还会根据你的搬家需求,推荐可靠的搬家服务公司。这种预测性服务通过减少市民自行处理事务的繁琐步骤,提高了生活的便2030年,政务业务预测率将超过95%,居民将收到智能的预测性政务办理提醒,事务处理更加高效。虚拟政务顾问。当前,通过政务平台的智能回答技术,众多基础服务已经不再需要政府工作人员亲自解决,大大减轻了繁忙时间的政务服务压力。在未来,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应用将使得市民可以在家中通过一个虚拟政府大厅进行面对面的咨询。通过VR设备,你可以与一个虚拟顾问进行互动,这个顾问会提供个性化的政策解读,帮助你填写各种申请表格,并实时回答你的问题。虚拟顾问能够根据你的历史记录和当前需求,主动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服务选项。例如,如果你计划创业,虚拟顾问可以为你提供详细的创业政策解读,并协助你完成相关的申请手续。通过这种方式,市民可
和公共场所将配备嵌入式传感器和智能设备,使得问题报告和解决更加高效。例如,当家中的智能传感器检测到供水系统有问题时,系统会自动生成报告并调度维修人员,同时提供进度更新和预计到达时间。市民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实时查看维修进度,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这种实时问题解决机制不仅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城市管理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自动化审批。目前,随着一网通办的推行,审批流程已经大大简化,原本十多个部门的审批只需要一个部门即可完成。在未来的智慧城市中,大多数常规事务如车辆注册、护照申请等将实现自动化审批。市民只需要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系统会自动审核、处理并在最短时间内将结果反馈给你,甚至可以提供电子版的官方文件。这种自动化审批不仅大幅缩短了处理时间,也减少了市民亲自前往政府部门办理业务的繁琐。通过自动化审批,政务服务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市民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轻松和舒适。华为预测:到2030年,政务自动化审批覆盖率将达到90%,3分钟处理完成率将达到95%,城市居民事务审批将高度自动化。城市数智化2030未来场景二:人本化公共服务,满足市民多元需求车路云一体化。2024年,我国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沈阳等20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标志着我国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未来,车路云一体化将全面实现,极大提升交通出行的便利性和效率。“智慧的路”将大规模建成。“智慧的路”是指配备了先进通信和感知技术的道路基础设施。在此类道路中,云平台扮演着大脑的角色,通过收集和处理来自车辆和道路基础设施的数据,实现全局的协同感知、决策与控制。当汽车行驶在路上时,路侧基础设施获取的实时感知信息将被传送至云端,再由云端协同车辆进行分析、决策和控制,提升车辆的感知能力以及交通引导、决策能力,以此提升自动驾驶的级别和维度。在多个区域联通的情形下,可以利用这种数据能够增强一个区域级的交通态势感知,可以把原来的交通管理变得更加智慧化,无人自动驾驶也将变得普遍。华为预测:到2030年,无人驾驶覆盖率将达到90%,城市出现时间将缩短50%以上。智慧停车系统。当前,智慧停车系统已经在大城市中有所应用。部分大型公共停车场内安装有传感器和视频感知设备,实时监测停车位的使用情况,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从而科学全面地掌
握停车场信息。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实时查询附近停车场的空闲停车位,进行预约和导航,减少寻找停车位的时间。未来的智慧停车系统将覆盖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仅限于大型公共停车场,还将扩展到街边停车位和私人停车场。市民通过手机应用可以实时查询和预约任何一个停车位,实现无缝停车体验。智慧停车系统将能够自动识别车辆,自动引导车辆到达预约的停车位,减少寻找停车位的时间和精力。在无人驾驶技术普及的背景下,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在到达目的地后,自动寻找停车位并完成泊车,市民只需下车即可。停车场内所有的停车操作和管理都将通过智能系统自动完成,提高了停车效率和安全性。华为预测:到2030年,城市智慧停车系统将实现全覆盖,平均停车时间将缩短90%,居民不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寻找停车位,出行服务更加便捷。管家式社区服务。目前,中国大城市部分高档小区已经建立起管家式社区服务。管家服务中心结合已购买房屋业主的需要,为其设计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在业主验房,办理入住、装修手续,遗留问题处理,工程报修,业主、客户沟通和咨询等阶段,均以业主为中心进行全面的接触和沟通,使业主感受到物业服务的规范化、人性化及个性贴心的尊贵感觉。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管家式服务有望实现自动化智能服务,大大降低服务的成本,扩展管家式服务的应用范围,使普通小区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管家式服务,提升业主居住满意度。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北京“京通”AI应用赋能老年人便利化出行,老年人在“京通”上注册后,即可使用养老助残卡、身份证等进出各类公共场所,1秒钟左右可以检查完健康状态;通过智慧社区建设,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邻里和谐北京市通过建立智慧社区,提供了包括智能安防、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在内的多项服务。智慧社区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增强城市数智化2030了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据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数据显示,智慧社区项目的实施使得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提升了30%。通过数字鸿沟的缩小,确保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到数智城市带来的便利和福祉。未来场景三:15分钟城市生活圈,构建便捷都市生活社区中心全面服务,绿色出行普及。巴黎市长目前正通过打造“15分钟便利城市”实现城市经济脱碳,让巴黎成为更健康宜居的城市。零碳排城市的设想是激发巴黎采取灵活城市规划项目的因素之一。这一倡议的重点在于降低碳排放,使行人和自行车受益。而其最终目标是让巴黎人可以在15分钟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2030年,“15分钟城市”模式将使得居民生活的每一个需求都将能在步行或骑行15分钟的范围内得到满足。社区中心成为服务和活动的聚集地,提供杂货店、生鲜食品超市、医疗机构、教育和文化活动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城市交通规划以行人和自行车为先,电动滑板车和共享单车成为短途出行的便捷选择,大幅减少了对私家车的依赖,降低了碳排放,改善了城市环境,降低不必要出行的需求,增强社区归属感,并提高可持续性和宜居性。
居住与工作平衡,教育、医疗等资源均等化。在“15分钟城市”中,工作与居住的混合布局让居民在本社区内即可找到工作,减少了通勤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未来,“15分钟城市”将推广到智能城市的更多方面,以15分钟为时空尺度,通过空间结构、资源统筹的优化,实从源头上减少职住不平衡、钟摆式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教育和医疗资源均等化分布,确保每个社区都有优质的学校和医疗服务机构,通过数字化手段,即使是偏远社区也能享受到专业医疗服务。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15分钟城市”通过这种模式展示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能性,为全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理念的更新,“分钟城市”充满活力的生活环境。同时,“15分钟城市”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文化活动,社区花园和公共艺术项目成为增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智能技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用于资源管理,同时城市设计注重增加绿色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城市数智化2030城市管理:全息政务与智能治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智能政务正在成为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一网协同和一网统管两大核心平台,政府部门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跨部门协作和智能治理,不仅提高了内部管理的效率,还大大提升了市民的满意度。智能政务平台通过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打破
2030年,信息资源部门间共享率将超过95%,部门协作将更加便捷高效。政务管理协同。当前,政府管理者可以通过智能政务平台实时管理各部门的工作进展,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平台支持办文、办事、办会的全面数字化管理,使得政府工作人员可以高效处理各类事务,尤其在远程办公和跨区域协作方面表现突出,实现了超时空智慧办公。未来,政务管理协同将更加智能化,超时空智慧办公 将普及,政府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处理公务,确保政务服务的连续性和高效未来场景一:超时空政务协同,数智政务新平台跨部门的无缝连接和高效协作。目前,在众多城市,各级政府部门已经能够在平台上共享信息和资源,快速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上海危化品物流公司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评估与认证服务合同11篇
- 2024年度供应链管理合同供应链协同运作与风险管理3篇
- 关于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函
- 2024年物联网技术第三方股权转让合同3篇
- 2024年升级版赡养老人分摊责任协议3篇
- 2024版办公楼客户服务中心与物业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度知识产权保护授权委托合同书2篇
- 2024年度新能源储能项目融资顾问与技术创新协议3篇
- 2024年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人协议3篇
- 承接轻钢住宅合同范例
- 家用电器的使用PPT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单元作业设计
- 小学音乐大概念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 论文
- 中国文化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曲阜师范大学
- 临床医学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瓣膜病教案
- 泵系统计算表(依据HGT20570.5-95)
- GB/T 41798-2022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
- 2023年毛概材料分析题库
- GB/T 27029-2022合格评定审定与核查机构通用原则和要求
-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课件)(12张)
- 无配重悬挑装置吊篮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