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在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背景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建设应依据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和客观条件,分析思想政治课堂困境,对接学生需求,依据思想政治课建设的整体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原则,以实践基地为载体,深入探索思想政治课育人实践的有效路径,提出以实践基地为载体建设思想政治课课程、搭建三级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打造活动化课堂、构建思政一体化资源库等拓宽育人实践的路径。关键词:实践基地;思想政治课;中职学校;课程建设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石。中职思想政治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的目标是让中职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争做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基层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1]。实践基地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方式。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柳州二职校)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聚焦学生共性困惑,对接专业岗位要求,着力解决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与现实结合不紧密、对思政实践教学重视不足的问题。一、中职思政课课程建设困境(一)课程内容延展性不广原有的中职思政课课程内容设计系统性相对缺乏。从系统整体上看,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元素之间没有达成有效的联动,也未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功能;从系统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上看,中职思政课课堂教学与社会,特别是职业教育结合不紧密,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课程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教学模式针对性不强中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同质化现象,主要原因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模式缺乏针对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分析教学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而忽视了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与各类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均受到较大的影响。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运用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链接新时代的发展,避免同质化。(三)育人平台融通性不够原来的中职思政课以理论教学为主,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不统一,调动各种思政网络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2],缺少思政一体化的网络育人平台。(四)学生的主体性不足当前,在数字化浪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中职思政课的教育背景正经历深刻变革,教育对象逐渐转变为思想活跃的“00后”“10后”,他们不仅学习新事物迅速,而且对教学的个性化需求也日益增长,比如对职业能力、公共参与的需求提升等。学生在思政课上“低头率高,抬头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中职思政课教学模式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种以灌输、讲授和任务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因此学生的主动性不足、创造力不够、行动力不强。二、中职思政课课程建设的原则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看,中职思政课没有协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育人端”和“用人端”的结合不紧密,思政课发挥立德树人作用特别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职业能力等方面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人的本质的核心是实践,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过程,涉及需求满足、个性表达、能力提升、主体性增强以及社会关系的和谐构建等多个方面。思政课教学是一种关于人的成长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职业教育的思政课,也要始终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展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做出相应改革创新,紧密对接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加速“技术工人”向“技能工匠”的蜕变。(一)整体性原则中职思政课的主体是学生,在中职思政课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情况,又要考虑每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不仅要考虑他们的学习阶段和专业选择,而且要考虑他们的家庭环境和个人性格。学生的学业基础、认知能力、学习特点、专业特性、职业取向、发展诉求均有所不同,教师在思政课程建设上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差异性。中职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包含诸多环节的系统性工程,涵盖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推进思政课课程改革时,教师应秉持整体性的原则,确保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协调一致,以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教学体系。此外,中职思政课课程改革不能单纯依靠思政课教师完成,还需要学校各部门、各专业教师和社会导师形成育人合力。(二)针对性原则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包括针对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教学内容的精准选择。首先,在知识传授方面,教师要基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优化既基于国家统编教材又与职业教育高度匹配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减少单一的思政理论输出的无效供给,增加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内容供给。其次,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面,教师要紧扣“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五大核心素养目标,融合专业知识,强化职业教育价值导向,为中职生熟悉并掌握各类职业和不同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实践性原则首先,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善用校内外实践基地,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色与优势。其次,教师要理论联系实践,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将思政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拓展教学资源,促进知识学习向素养养成的转化。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自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三、中职思政课课程建设的实施路径社会经济、职业教育、民族文化的发展亟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柳州二职校“双优”校建设的整体布局下,课题组通过改革创新思政课课程,依托实践基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创新思政课课程模式,提出“实践基地为载体、课程体系为核心、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为重点、活动课堂为平台、资源库为支撑”的实施路径,实现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文化育人。(一)以实践基地为载体建设思政课课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大战略部署,分别是“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4]。这些举措旨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继续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通过不断深化产、教、学、研的融合贯通,加强中职学校与高校、企业、行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成功。因此,柳州二职校积极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打造富有职教特色的实践环境。一是整合校内外实践基地,将学校民族同心园、清廉文化教育基地、侨批馆、党建文化长廊、党史长廊、“非遗”博物馆、“非遗”学堂、产教融合基地、图文信息中心、心理健康中心、同心农场、匠心湖等12个基地打造成校内思政课实践基地,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共享柳州市工业博物馆、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群服务中心等校外实践基地,通过中高职联动扩展实践教学空间。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柳州二职校会同柳州市教育局、兄弟院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建了7个实践基地。柳州二职校牵头组建了全国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自治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广西中等职业教育“非遗”传承职业教育集团、柳州市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中心、柳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联盟、东晋社区等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依托校内外共建共享的实践基地,柳州二职校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时代素材。三是依托整合的校内外和社会资源开展实践育人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确保实践活动与思政课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第一,注重基础理论教育,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第二,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现场教学、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鼓励学生将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转化为研究成果,如撰写调研报告、借助专业技能完成思政实践任务,提升实践成果的价值。第三,改革评价体系。通过改革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实践表现纳入考核,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第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AI、VR、在线课程等,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第五,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依托实践基地的思政课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实践育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二)搭建三级课程体系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要求,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包含两大部分,即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基础模块是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的核心课程;拓展模块是一系列选修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在课程实施上,课题组强调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比重,以此构建一个广阔的社会教学平台,并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基于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并结合学校民族特色,柳州二职校积极构建“思政必修课+思政选修课+思政实践课”的三级课程体系,确保思政课的广度、深度、高度和厚度,实现课程育人。1.确立思政课的核心地位学校确立思政课在三级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确保所有课程都围绕思政课进行设计和实施。明确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等五大学科核心素养。2.优化课程内容设计一是整体设计思政必修课。学校注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理健康知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哲学原理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二是创新设计思政选修课。学校提炼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与思政教材要点,创新“思政课程+民族团结”的特色教学形式,贯通育人渠道,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充分利用学校的独特优势,积极探寻并运用各个专业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注重用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育人,打造“同心”校园文化品牌(实践基地),将各民族优秀文化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载体,有机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中。深入研究民族优秀文化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特点、时代热点密切结合,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形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讲座、同心课堂(直播课)、在线精品课程、民族团结新说唱等,实现文化育人。三是设计多元化思政实践课。学校将职业教育特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思政实践教学三者融入实践课中,汇编了覆盖4门中职思政课课程和1门选修课的60个实践教学项目,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线精品课程、研学活动、劳动教育活动、民族特色活动等多元化方式开展实践课教学。(三)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依托实践基地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链条化、网格化、立体化等不同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各有特点,但都旨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政课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动校内外、课内外融通育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考、成长。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全面发展。由此,柳州二职校提出红色铸魂培根、绿色振兴强国、蓝色强技赋能的“三色”育人理念,统筹形成“三元”课堂、“三型”师资、“三元”评价、“三链”融合的“四维”贯通框架(如图1所示)。1.建设“三元”课堂学校建设了“思政小课堂—校内实践大课堂—社会大课堂”,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职生的担当与作为,结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以统编教材为基本遵循,严格落实课程标准,融通专业,将教学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相互关联、有序衔接的教学环节,形成一条完整的教学链条,“三元”课堂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2.建好“三型”师资学校建好“创新型、经师型、人师型”师资队伍,让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社会导师在“三元”课堂上协同育人并发挥多主体评价的作用。3.打造“三链”融合教学的每一步都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形成一条完整的目标链,基于此运用“问题+故事”体验式学习策略,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形成议题链教学,并采用故事教学法“借故传道”,将目标链、议题链和故事链“三链”融合,将教学内容整合优化设计,推进课程内容纵向贯通。4.完善“三元”评价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是评价其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学校发挥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社会导师的作用,从不同角度形成课前诊断性、课中形成性、课后增值性“三元”评价,构建多元立体综合评价体系,优化再造教学阵地、教学力量、教学评价及教学环节,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四)打造活动化课堂柳州二职校以实践基地为平台,打造活动化课堂,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思政理论的理解。1.抓好校内实践大课堂“孵化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一原则不仅要落实在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中,还要落实到实践教学中。柳州二职校善用校本历史资源,彰显思政课之厚重,有效挖掘学校红色教育基地、民族文化教育基地以及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中的思政元素,利用党建文化长廊、党史长廊、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清风园)、侨批馆、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实践基地,打造“沉浸式”实景课堂。作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柳州二职校将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同心园)、“非遗”博物馆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作为培育工匠精神实践教育基地,深入挖掘这些实践教育基地的思政元素,将教育实践基地与思政课教学相融合,以沉浸式教学组织学生开展“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传承民族技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乡村幼儿园看高质量发展”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政实践课。2.善用社会大课堂柳州二职校贯通社会大课堂,“学活”思想和观点,实现“笃行”。课题组积极开发社会实践教学资源,践行“三色”育人理念,开展现场主题教学。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民族文化特色等主题,挖掘和开发思政教学资源,开展了“探寻红色足迹”(中国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红)、“建设美丽中国”(低碳绿)、“工业振兴发展”(工业绿、工匠蓝)、“新发展理念”(创新蓝、生态绿)等系列主题现场教学。如课题组组织学生深入联华印刷厂旧址(红色印刷厂)、成团会议旧址、东门城楼、工业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科技馆、柳江河畔等开展“探寻红色足迹”“建设美丽中国”“工业振兴发展”“科技创新”等系列主题现场教学;组建师生研学团队,广泛开展理论宣讲、环境保护和文化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五)构建思政一体化资源库柳州二职校结合实践教育基地的特色和优势,整合与实践相关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思政一体化资源库,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完善和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等4门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上海房地产买卖合同附属设施权属转移合同2篇
- 2024年度技术项目合作与研发合同3篇
- 2024年度企业并购协议(含并购对象、收购价格等)3篇
- 2024年度电商平台入驻协议及运营管理规范3篇
- 2024版房地产代理合同(含广告推广服务)3篇
- 上海市黄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一模试题含解析
- 第3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导学(新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
- 2024全新金融产品典押与抵押合同范本下载3篇
-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lT》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教育机构助学贷款借款合同2篇
-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战略规划方法论-业务领先模型(BLM)理论与实践-业务领先模型内化与应用课件
- 水利灌浆工程施工讲义课件PPT93
- 分监区刑罚执行实务课件
- 泛微协同办公平台e-cology9.0版本后台维护手册集成
- 灌注桩桩头破除综合施工专题方案付
-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 烟雾病护理课件
- DB51∕T 1627-2013 渠道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 公路隧道导向墙及管棚施工方案
- 第7课《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