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3课时(2)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1.教学内容:1~5的加法1~5的减法2.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1~5的加法、减法的含义,掌握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重点:理解1~5的加法、减法的含义。掌握1~5的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4.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进行减法计算。5.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情景教学6.教学过程:(一)导入1.创设情境: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他1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个加法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3.引导学生说出加法算式:3+1=4。(二)新课教学1.出示加法算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代表的意义。2.引导学生思考:在加法算式中,哪个数表示加数,哪个数表示被加数?3.学生独立练习加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4.出示减法算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代表的意义。5.引导学生思考:在减法算式中,哪个数表示被减数,哪个数表示减数?6.学生独立练习减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三)巩固练习1.出示加法、减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加法、减法知识。2.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加法、减法解决问题?7.作业设计:1~5的加法、减法练习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8.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1~5的加法、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烹饪等。重点和难点解析:我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对1~5的加法、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教学中,我要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对于加法,我要引导学生理解加数和被加数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加法算式来表示这个过程。对于减法,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即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以及如何正确进行减法计算。在教学中,我会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例如,我会使用苹果等实物来展示加法和减法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加深对这两个运算的理解。我还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以巩固他们的计算能力。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减法的概念,比如“小明原来有5个球,他给了小红2个,那么小明现在还剩几个球?”引导学生理解减法中的借位概念,特别是在进行多位数减法时。设计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减法,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1~5的加法和减法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但在理解和掌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反应:学生们对于加法算式的理解相对较好,能够通过实物操作和直观演示来理解加数和被加数的关系。然而,在减法的学习上,一些学生对于借位的概念理解不够,容易在计算中出现错误。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基础的加法运算,但对于减法,尤其是涉及到借位的减法,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我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和个别辅导,尝试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难点,但效果仍需观察。存在不足:1.在讲解减法时,部分学生对于借位的概念理解不够,导致计算错误。2.部分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参与度不高,需要更多的互动和鼓励。1.对于减法的教学,我将使用更多的教学工具和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借位的概念。2.我将增加课堂练习的趣味性,通过游戏和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3.我将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4.我会加强课堂纪律,确保所有学生都能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这些努力,我相信学生们在下一节课上能够更好地掌握1~5的加法和减法。一、课题名称《认识10以内的数第3课时(2)》——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二、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进行减法计算。教学重点:掌握1~5的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其含义。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1~5的加法、减法的含义,掌握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加法、减法算式卡片,实物教具(如苹果、糖果等),多媒体设备。2.学具:加法、减法练习本,笔。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情景教学。六、教学过程课本原文内容:1.教师出示加法算式,如:3+2=?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3.教师讲解加法计算方法,强调加数和被加数的关系。4.教师出示减法算式,如:5-2=?5.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6.教师讲解减法计算方法,强调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具体分析:1.在讲解加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操作来展示加法的过程,如拿出3个苹果,再拿出2个苹果,引导学生说出总数。2.在讲解减法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景,如小明有5个糖果,给了小红2个,引导学生说出小明还剩几个糖果。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七、互动交流讨论环节:1.教师提问:“谁知道3+2的结果是多少?”2.学生回答,教师表扬并记录答案。提问问答步骤和话术:1.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5-2的结果是多少?”2.学生回答,教师检查答案是否正确,并给予反馈。3.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减法有什么特点?”八、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根据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0以内的数》这一章节设计的,旨在让学生掌握1~5的加法、减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九、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答案:1.2+3=54+2=65+1=62.5-2=34-3=13-1=2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加法算式的理解相对较好,但在减法的学习上,部分学生对于借位的概念理解不够,容易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减法教学的重视,通过更多的教学工具和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拓展延伸:1.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加法、减法问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理解减法的含义:学生需要明白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的结果称为差。2.正确进行减法计算:学生需要掌握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减的方法,特别是在出现借位时。3.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需要能够将减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使用直观的教具,如苹果、糖果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减法。通过故事或情景导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减法的意义。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学生的减法计算能力。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1.语言语调:在讲解过程中,我应保持清晰、缓慢的语调,以便学生能够跟得上我的讲解。对于减法的难点部分,我会提高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时间分配:我会将时间合理分配给每个教学环节,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互动。对于加法和减法的讲解,我会各分配约10分钟的时间,剩余时间用于练习和巩固。3.课堂提问:我会使用开放性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如果小明有5个苹果,他给了小红2个,那么小明还剩下多少个苹果?”这样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4.情景导入:我会使用一个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情景来引入减法的教学,比如,“小明的玩具车坏了,他原本有5辆,现在只剩下3辆,发生了什么?”这样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减法的概念。5.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这样他们可以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教案反思:学生对于减法的理解需要更多的实际操作和情景模拟。部分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科疼痛管理
- 预防结核病教案
- 健身器材市场调研与消费者分析考核试卷
- 金属旗杆安装施工方案
- 腹腔积液的观察与护理
- 手表品牌管理
- 海底捞创业规划书
- 外管治疗瘰疬机理图解
- 金融学中的金融抑制
- 2025版中考冲刺地理课件专题二十 广东乡土地理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4D厨房设备设施管理责任卡
- GB/T 5593-2015电子元器件结构陶瓷材料
- GB/T 3871.6-1993农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试验方法第6部分制动试验
- GB/T 22844-2009配套床上用品
- GB/T 1962.2-2001注射器、注射针及其他医疗器械6%(鲁尔)圆锥接头第2部分:锁定接头
- GB/T 17646-2013小型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
- 中医拔罐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3年苏教版小学数学全套教材内容安排表
- 灭火器验收表
- 装修工程竣工验收报告(7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