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用】中考篇 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 (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广东专用】中考篇 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 (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广东专用】中考篇 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 (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广东专用】中考篇 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 (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广东专用】中考篇 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 (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专用】中考篇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专题05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专题05文言文阅读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

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正确划分浅易古诗文的朗读节奏。

2.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

3.掌握教材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

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

6.能理解、分析浅易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和表达特点。

常考知识点:

1.掌握课文中的常用文言词语及准确理解文言词语在上下文中

的含义。

2.了解一些文言句式并能翻译文言词句。

3.正确划分浅易古诗文的朗读节奏。

4.掌握古诗文有关的文体和文学知识。

5.能理解、分析浅易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和表达特点。

答题策略:

1.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来自平时的复习和积累。

2.所选课外文言文语段的内容大多涉及以下几方面:

(1)官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执法如山、志廉行端的品行方面

的事迹。

(2)古人相夫教子、爱国效忠、扶危济贫方面的事例。

3.大多选段为记叙类作品,涉及到观点看法的,应和课内语段

的观点相近或相反。

答题时要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的含义及作者和时代的背景来理解

文章,尽力借助已学过的课文,联想已做过的训练题,举一反三,由

此及彼,寻求答案。

例1(2023七上•宝安期中)阅读文言文选文,完成各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糕,公欣然

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也。一一(选自《世说新语咏雪》)

【乙】林道人诣谢公①。东阳②时始总角③,新病起,体未

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④令

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

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日:“家嫂辞情慷慨致

可传述恨⑤不使朝士⑥见!"一一(选自《世说新语林道人

诣谢公》)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谢公:

谢安,东晋名相,世称谢太傅、谢公。②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

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逝,下文“家难”指此事。③总角:古

时儿童头结发成小髻,指代小孩c④信:传信的人c⑤恨:遗憾C

⑥朝士:朝廷官员。

(1)解释句中划线的字词。

俄而雪骤:

未若柳絮因风起:

体未堪劳:

谢公语同坐日:一

(2)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B.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C.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D.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

(4)王夫人为什么两次传信要东阳回去?结合甲乙两文,概括

谢太傅的人物形象。

【答案】(1)急;不如,比不上;忍受,经得起;告诉,对……

(2)A

(3)①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②东阳(谢朗)那时还是小孩,病刚好,身体经不起劳累。

(4)①原因:王夫人把一生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担心孩子

大病初愈,身体不堪劳累,最终亲自阻止谢朗待客及与林道人的辩论。

②人物形象:和蔼可亲,善于抓住时机教育孩子;关爱后辈,重视对

后辈的锻炼和培养。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

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咏雪(《世说新语》);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

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

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

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

词。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实词含义推断的方法,如:字形推断法,

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等。

(2)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可先梳理

句子大意,然后依据句子意思进行断句。再结合语法结构辅助断句。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

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

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

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

完整。

(4)①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概括全文的主

要内容,需要在文章各个部分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

织表达。②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学会抓住

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

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

价。

参考译文:

[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大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

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

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遒福,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僧人林道人去见谢公(谢安),东阳(谢朗)那时还是小孩,病

刚好,身体经不起劳累。他和林公谈论玄理,以至于互相辩驳,毫不

相让。东阳的母亲王夫人在墙壁后听他们辩论,两次派人传信叫东阳

回去,但谢安却留住不放。于是王夫人亲自出来,说道:“我年轻时

家中就遭遇不幸,一生的寄托都在这个孩子身上。”随即哭着把儿子

抱回去了。谢公对同座的人说:“家嫂言辞感人,你们可以到处传颂,

遗憾不能让朝中官员一见。”

①句意:不久,雪下得大了。骤:急。②句意:不如比作风吹柳

絮满天飞舞。未若:不如,比不上。③句意:身体经不起劳累。堪:

忍受,经得起c④句意:谢公对同座的人说.c语:告诉,对……说,C

故答案为:急;不如,比不上;忍受,经得起;告诉,对……说

(2)本句句意为:家嫂言辞感人,你们可以到处传颂,遗憾不

能让朝中官员一见。“辞情慷慨”是原因,所以“致可传述:“恨”

指“遗憾”,结合句意圻句为: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

见。故答案为:A

(3)关键词:①差:差不多。拟:相比。②总角:古代未成年

的人把头发扎成髻。指儿童时期。新:刚刚。起:好。未:不能。堪:

忍受。故答案为:①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用比。②东阳(谢朗)

那时还是小孩,病刚好,身体经不起劳累。

(4)第一问:依据[乙]文"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

遂至相苦“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

儿。”可知,王夫人把一生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同时担心孩子大

病刚好,身体还不能承受劳累之苦,于是亲自阻止谢朗待客及与林道

人的辩论。

第二问:依据【日]文"谢太傅寒雪日内臭,与儿女讲论文义”

和“公大笑乐”可以概括为:和蔼可亲;依据“公欣然日:'白雪纷

纷何所似'可知,他善于抓住时机教育孩子;依据[甲]文"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和【乙】文中的“而太傅留之”可以看

出,他关爱后辈,重视对后辈的锻炼和培养。

故答案为:①原因:王夫人把一生的希望者3放在孩子身上,担心

孩子大病初愈,身体不堪劳累,最终亲自阻止速朗待客及与林道人的

辩论。②人物形象:和蔼可亲,善于抓住时机教育孩子;关爱后辈,

重视对后辈的锻炼和培养。

例2.(2022七上•越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狠,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

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

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景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目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B.而顷刻两毙人不知而不愠

C.意暇甚意与日去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温故而知新

(2)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聊斋志异》,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

的本性,也表现了屠夫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B.本文篇幅短小,情节曲折,内容紧凑,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来

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C.第4段写狼的“假寐”,运用“犬坐于前”的夸张手法,结合

“目似瞑,意暇甚”的形象描绘,把狼的狡诈刻画得活灵活现。

D.在故事中屠户开始处于被动地位,可是最终奋起自卫,先后

杀死两狼,反映了人的认知和智慧,说明恶势力终将会自取灭亡。

【答案】(1)B

(2)①于是屠户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

②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C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狼;筛选并整

合文中信息;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话。文言实词要注意积

累,课文上的重点字词一定要掌握,这是文言词汇的根本,平时做题

遇到的生字词是额外发展要记住。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杳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翻译句式、重点字、

翻译原则。文言文4个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如果有特殊句式一定要翻译出来,省略句就补充好省略的内容。文言

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

(3)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

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

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以小见大)、心理描写、方位词、旁观

者、数量词等不要出现内容放大或缩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情况。

【译文】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

的骨头。途中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跟随屠户)

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

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

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十分害怕,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

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于是屠户跑

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

户)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

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正

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来

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

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

觉,大概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狼也很狡猾,但一会儿两只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

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A翻译为:只有剩下的骨头。止:仅、只有

翻译为: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跟随屠户)了。止:停止

B翻译为:但一会儿两只都被杀死了。而:表转折,但是

翻译为: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也不生气。而:表转折,但是

C翻译为:神情十分悠闲。意:神情

翻译为: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意:意志

D翻译为: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而:表转折,但

翻译为: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而:表承接

故答案为:B

(2)翻译句子注意翻译句式、重点字、翻译原则。重点字“乃、

弛、变诈、几何、哉、止"。乃:于是,就。弛:解除、卸下。变诈,

巧变诡诈。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哉,语气词,

相当于“啊”。止:只是。文言文4个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

被动句、倒装句。如果有特殊句式一定要翻译出来,省略句就补充好

省略的内容。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

表达要通达优美。

故答案为:①于是屠户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

②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C:夸张,错误。犬坐于前,不是夸张,只是描写狼像狗一样蹲

坐在(屠户)前面。

故答案为:C

1.(2022七上•白云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

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J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

之,何所履行①?”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②之以德,弱者

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③往者尝为邺令,正

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日:“周公、孔子,异

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履行:实践,做。②绥:安,安抚。③孤:封建时代

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D根据【甲】【乙】两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①太丘舍去

②元方入门不顾

③候袁公

④周公不师孔子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久而益敬/人不知而不愠

B.元方时年七岁/风光不与四时同

C.远近称之/友人惭,下车引之

D.孤往者尝为邺令/为人谋而不忠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4)请简要说说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表现了元方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案】(1)离开;回头看;拜访,问候;学习

(2)C

(3)①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②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

(4)甲文:元方面对父亲友人的大骂,他予以了有理有据的反驳,

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知礼明信、机智聪明、正直率真的人。

乙文:元方面对袁公自负、刁钻的问题,机智应变,既照顾了对

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

损己。

【知识点】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翻

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证。文言实词要注意积

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

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初中阶段遇到的虚词有:而,何,

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常考的是:之、而、

以、于、其。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

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

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从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

作者评价等角度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

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

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

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

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J元方说:“您与我父亲

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

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

进了大门。

【乙】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

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

“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

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

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

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

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没有学孔子,

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①太丘舍去:陈大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去:离开

②元方入门不顾: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顾:回头看

③候袁公:拜会袁绍。候:拜访,问候

④周公不师孔子:周公没有学孔子。师:学习

故答案为:离开:回头看:拜访,问候:学习

(2)A:久而益敬: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而:

表递进

人不知而不愠: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而:表转折

B:元方时年七岁:元方当时七岁。时:当时

风光不与四时同: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时:季节

C:远近称之: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之:代词,指元方的父亲

友人惭,下车引之: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之:代词,指元

D:孤往者尝为邺令: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为:担任.....

官职

为人谋而不忠乎: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为:替

故答案为:C

(3)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期、相、

委、去、家君、法”。期:约定。委,丢下、舍弃。去,离开。相:

动作偏指一方,这里指“我二家君:你的父亲。法:效法,学习。

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

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①和用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②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

(4)人物形象分析从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作者评价等角

度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甲文:陈元方有理有据反驳父亲友人,指出友人不守信用,不礼

貌,表现他机智、礼貌、率直。

乙文:陈元方回驳袁公,是举了周公和孔子的例子,先肯定了袁

公,又不卑不亢的维护了自己父亲,说话得体。

故答案为:甲文:元方面对父亲友人的大骂,他予以了有理有据

的反驳,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知礼明信、机智聪明、正直率真的人。

乙文:元方面对袁公自负、刁钻的问题,机智应变,既照顾了对

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

损己。

2.(2022七上•罗湖月考)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

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J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季札①之初使,北过徐君②。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

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③,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

剑,系之徐君冢④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

日:“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注】①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②徐君:徐国国君。③上国:

古指中原发达国家。④冢:坟墓。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

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

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为使上国

(2)用现代汉语翻泽下面的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②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客人得知太丘已去,

不但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

B.古人称谓有谦尊之别,比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的“尊

君”和“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C.《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

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入学》《礼记》《孟子》

合称为“四书”。

(4)这两则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传统美德?【甲】文中的

元方具有什么样的优点?

【答案】(1)约定;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离开:出使

(2)①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元方。

②我当初心里已经答应要把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他死了而违

背自己的初衷呢!

(3)D

(4)诚实守信(信守承诺)明礼知义、聪明机智、直爽率直、落

落大方等。

【知识点】其他常识;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

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概

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

实词;称谓

【解析】【点评】1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证。文言实词要注意积

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

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

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

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3)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需要学生注意日常积累,掌握

文言文常考文学常识。

(4)本题考查文言文主题和人物形象。主题:注意抓住描写对

象分析作者写作目的。人物形象分析:从人物言行举止、旁观者角度、

作者评价等角度分析概括,尽可能四字词语答题。

【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

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

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

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

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

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

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

回地走进了大门。

【乙】季札第一次出使,路过北方的徐国。徐君十分喜欢季札

(身上所佩)的剑,但是却没有说出来°季札心里却知道(徐君喜欢

自己的剑),但是他还要出使到别的国,所以没有送给他。(后来他出

使完后)再回到徐国,徐君已经死了,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

的树上。他的随从说:“徐君已经死了,这是要送给谁呢?"季札说:

“不是这样的,我当初心里已经决定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

他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期:约定

尊君在不:你的父亲在吗。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系之徐君冢树而去: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去:离开

为使上国:但是他还要出使到别的国。使:出使

故答案为:约定;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离开;出使

(2)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引、倍”。

引:拉,这里有友好的意思。倍:同“背二背叛,违背。文言文翻

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

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①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元方。

②我当初心里已经答应要把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他死了而违

背自己的初衷呢!

(3)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五经:《诗经》《尚书》

《礼记》《周易》《春秋》

故答案为:D

(4)【甲】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

讲诚信,为人要方正。【乙】心里许下承诺,不论对方是否在世,承

诺都会实现。

元方面对父亲友人的无礼言行,没有胆怯,而是不卑不亢的回驳;

也很机智,很有礼貌,没有用粗鲁的话语和友人对骂。有理有据,摆

出了友人不诚信的事实。

故答案为:诚实守信(信守承诺)明礼知义、聪明机智、直爽率

直、落落大方等。

3.(2022七上•德胜期中)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c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c元

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J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

“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

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①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与友期行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相委而去

(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魏文侯与虞人期猎/君与家君期日中

B.乃往,身自罢之/去后乃至

C.天又雨,公将焉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魏于是乎始强/强人所难

(4)请用给【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②读了【甲】【乙】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答案】(1)约定;离开;至心舍弃

(2)①到了正午(您)却没有到I,这就是没有信用,

②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不回头

看。

(3)A

(4)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5)①共同的主题:为人一定要讲诚信。②示例:感受:与人交

往,“信用”和“礼貌’尤其重要,这是一个人戌功的前提。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言文给

人的启示和道理;陈大丘与友期(《世说新语》以常用文言虚词;文

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

另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

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翻译原则、重点字和

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

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3)本题考查文言字词解释。文言字词包括实词和虚词。文言

实词要注意积累,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类活用。初中阶段常考的虚词是:之、而、以、于、其。

(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

断句技巧:①遇到名词、代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②虚词。注意

前后是否有断句。③疑问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④对话标志的词

语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⑤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⑥修辞

方法注意断句。

(5)本题考查文言文主题及启示。课内文言文知识注意积累。

课外文言文阅读,掌握常见文言词汇,读懂课外后注意抓住描写对象

分析作者写作目的。启示注意结合文章描写对象特征,围绕主题答题

即可。

【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

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

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

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c”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

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J元方说:“您与

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

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

回地走进了大门。

【乙】魏文侯同管理苑囿的官约定了打猎的时间。这天,魏文侯

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左右的侍臣

说:“今天饮酒非常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

“我与别人约好了打猎的时间,虽然现在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

约呢?”于是文侯前去赴约,亲自取消了宴会。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①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期:约定②过中不至,太

丘舍去: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去:离开

③去后乃至:离开后朋友才到。至:到

④相委而去: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委:舍弃

故答案为:约定、离开、到、舍弃

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如“信、惭、弓I、

顾“,信:信用;惭:感到惭愧;弓I:拉;顾:回头看。文言文翻译

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

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故答案为:①到了正午您

却没有到,这就是没车信用。

②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不回头

看。

(3)A:魏文侯与虞人期猎:魏文侯同管理苑囿的官约定了打猎的

时间。期:约定君与家君期日中: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期:约定

B:乃往,身自罢之:于是文侯前去赴约,亲自取消了宴会。乃:

于是、就

去后乃至:离开后朋友才到。乃:才

C:天又雨,公将焉之: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之:哪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老: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

习的人。之:代词指知识

D:魏于是乎始强:魏国从此变得强大。强:强大

强人所难:勉强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c强:勉强

故答案为:A

(4)断句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断句技巧:①遇到名词、

代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②虚词。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③疑问

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④对话标志的词语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

⑤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⑥修辞方法注意断句。句子翻译

为:我与别人约好了打猎的时间,虽然现在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

赴约呢。

故答案为: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5)《陈太丘与友期行》: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

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

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魏文侯书》:守约是诚信的要求和表现,魏文

侯信守约定,冒雨期猎,体现了他的诚信。君王的诚信对一个国家是

至关重要的,魏国能成为当时的强国,与魏文侯的诚信有关。

故答案为:①共同的主题:为人一定要讲诚信。②感受:与人交

往,“信用”和“礼貌”尤其重要,这是一个人戌功的前提。

4.(2022七上•南澳期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问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

雪纷纷何所似"兄子朗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J兄女曰:“未若柳

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自《世说新语言语》

【乙】

初,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①。孔君平②诣其父父不在乃呼

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③家禽。”

【注释】①聪惠:聪慧;聪明。②孔君平:孔坦,字君平,累迁

廷尉(掌管刑法),所以也称孔廷尉。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内集:

②骤:

③诣:

④乃: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孔指以示儿日

(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4)“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甲、乙两文均出自《世

说新语》“言语”篇,请你说说两文都能入选“言语”篇的理由。

【答案】(1)家庭聚会;急(速),紧;拜见;于是,就

(2)①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②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

(3)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4)谢道龌将雪花比作飘飞的柳絮,描摹出了雪花的轻盈飘逸

之美,并给人春天即将到来之感。杨家子既有礼貌,又反驳了孔君平

的问题,表现了他的机敏。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咏雪(《世说

新语》);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话。文言实词要注意积

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

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

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

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

断句技巧:①遇到名词、代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②虚词。注意

前后是否有断句。③疑问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④对话标志的词

语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⑤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⑥修辞

方法注意断句。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

中找到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的句子,理解表现出的人物形象特点,

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附参考译文】

【甲】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子侄辈的人谈

论诗文。一会儿,雪下得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

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

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谢太傅

高兴地笑了。这就是谢太傅大哥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当初,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

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

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

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

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1)内集:家庭聚会。骤:急(速),紧。诣:拜见;乃:于是,

故答案为:家庭聚会;急(速),紧;拜见;于是,就

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差、拟、以、

示二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以,来。示,给.....看。文

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

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①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②孔君平指着杨

梅给孩子看,说。

例句翻译为: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

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断句注意结合

翻译,完整句子结构前后可断句,在“父父”中间断句,在“在、出

”后面断句。

故答案为: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4)谢道槌用“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可谓形相似,

景相同。比作柳絮,一扫滞重之感,因风而起,漫天飘飞,这才是大

自然的造化。而且柳絮飘飞的季节是春暖花开之时,冬季之冷景,以

春季之暖景写出,更见诗意。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J翻译为:孩子马上回答:

“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杨家子用孔雀反驳了孔君平,

既有礼貌,又表现了他的机敏。

故答案为:谢道镉将雪花比作飘飞的柳絮,描摹出了雪花的轻

盈飘逸之美,并给人春天即将到来之感。杨家子既有礼貌,又反驳了

孔君平的问题,表现了他的机敏。

5.(2023七下•惠城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王冕僧寺夜读(节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者。父怒,挞②之,

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

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

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

子,学遂为通儒。

【注释】①溪XI:踩踏,践踏。②挞td:用鞭子或棍子打。

③曷he:为什么。④恬:安静、平静。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蒙辞以军中多务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及鲁肃过寻阳

(2)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卿言多务,孰若孤冕小儿,恬若不见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旦辞黄河去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蒙辞以军中多务

D.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

(5)学习中,小楠发现两文从不同描写角度刻画人物,甲文通

过鲁肃的惊叹侧面描写出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而乙文通过正面描写,

刻画了王冕勤奋刻苦的人物形象。小惠同学读匹年级的弟弟最近沉迷

于手机游戏,白天上课经常打瞌睡。学完本文,小惠会这么劝诫弟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启示)

【答案】(1)推托;了解;到,等到

(2)①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博士)吗?

②你说你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3)B

(4)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5)示例:弟弟,你要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习。像王冕一样发

奋读书,利用一切的时间和资源为实现人生价值奋斗,而不是在网络

世界里浪费生命。(只要结合吕蒙和王冕的经历及联系弟弟的自身

情况来谈即可)

【知识点】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先翻译句子的含

义,再结合句意理解加点的字,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文言特殊现

象。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注意重点词语和文言特殊句式。

(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先结合句意理解加点的字,再找出符

合题意的一项。

(4)本题考杳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

断句;也可根据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启示和道理。先通读文章,理解文言

文内容;再结合全文揣摩作者意图,把握文章主旨,概括文章道理。

【附参考译文】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

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

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

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

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

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另外

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

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度上放牛,他偷偷地

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就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

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践踏了他家的田地,王

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

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为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

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

竹简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

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

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

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

①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托。

②句意: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

③句意: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到,等到。

故答案为:推托;了解;至L等到。

(2)①重点词语

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

官。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句意: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博士)吗?

②重点词语:务:事务。孰若:谁比得上……。

句意:你说你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3)A,比得上/好像;B,早晨,天亮/早晨,天亮;C,来/用;

D,于是、就,表承接/却,表转折。B选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故答案为:Bo

(4)句意: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

学堂去听学生念书。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可知,①时间状语“七八岁”

和主语“父”之间要断开;②“父命牧牛陇上”为一件事,“窃入学舍

听诸生诵书”为另一件事,两句之间要断开;③“窃入学舍听诸生诵

书”这件事有两个动作,由“窃入学舍”和“听诸生诵书”两组动宾

短语构成,所以两个短语之间要断开。

故断句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5)首先,明确劝诫的目的,是希望弟弟能珍惜时间、勤奋学

习,不要再沉迷手机游戏,荒废学业。其次,要结合选文内容去劝诫

弟弟。即结合吕蒙和王冕勤奋刻苦、学有所成的经历来激励弟弟,并

联系弟弟自身情况,让他明白沉溺游戏的危害,知道努力学习的意义。

答案不唯一。只要结合吕蒙和王冕的经历及联系弟弟的自身情况

来谈即可。

6.(2023七下•增城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

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

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自李唐来自冯瀛王始印五经

B.中通外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C.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

D.予谓菊权谓吕蒙曰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的画线句子,句句写莲,句句喻人,多方面交代

了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

B.“爱莲"即爱君子之德,文中的莲花不像菊花那样隐居避世,

更不像牡丹以富贵媚人。

C.文中莲花洁净、雅致,最后一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高

度概括了莲的气质与品格。

D.最后一段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品性进行比较和品评,表达了

作者厌恶艳丽牡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