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监管
知识要点金融监管的必要性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金融监管体制第一节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一、金融监管的内涵及其发展现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是指:一国政府根据经济金融体系稳定、有效运行的客观需要以及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要求,通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依据法律准则和程序,对金融体系中各金融主体和金融市场实行监督和管理,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约束债务人的行为,确保金融主体和金融业务的公平竞争,促进金融业有序地运行和健康地发展,实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目标。第一节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二、金融监管的一般理论(一)社会利益论社会利益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出现后提出来的。这种理论认为,金融监管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二)金融风险论
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国家特别需要对该行业进行监管。
(三)保护债权论这种理论认为,为了有效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需要进行金融监管。第一节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三、金融监管的必要性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是全社会货币的供给者和货币运行及信用活动的中心,金融的状况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金融业是一个存在诸多风险的特殊行业,又关系千家万户和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如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将对整个经济与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3、金融监管可以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4、金融监管是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调控的保障。第二节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一、金融监管的目标
(一)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二)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其他社会公众的利(三)促进金融体系公平、有效竞争,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第二节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二、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一)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二)依法监管原则(三)“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四)稳健运营与风险预防原则(五)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第三节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对金融业的监管内容:一是为防止银行遭遇风险而设计的预防性监管;二是为保护存款者的利益而提供的存款保险;三是为避免银行遭遇流动性困难,由货币当局在非常状态下所提供的紧急救助。这三方面在西方国家统称为金融监管的“三道防线”。第三节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一、预防性管理
对金融风险的预防性管理旨在防止或缩小由银行内控不严而引起的各种风险,这些措施主要有:(一)市场准入(二)资本充足性(三)流动性管制(四)业务范围的限制(五)贷款风险的控制(六)准备金管理(七)管理评价第三节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二、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货币主管部门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的稳健经营与安全,规定本国金融机构必需或自愿地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率向保险机构交纳保险金,进行投保的制度。它能发挥以下三方面的功能:1、存款保险制度为整个金融体系又设置了一道安全防线,从而提高了金融体系的信誉和稳定性。2、存款保险制度对稳定市场避免金融风潮起着积极作用。3、存款保险制度是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辅助和补充。虽然存款保险制度对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一制度本身也有它的局限性。
第三节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三、紧急救援紧急救援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对发生清偿能力困难的银行提供紧急援助的行为,可以视为金融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紧急救援的方法主要有:(一)中央银行提供低利贷款(二)存款保险机构的紧急援助(三)中央银行组织下的联合救助(四)政府援助第三节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四、国际金融监管的变革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前,金融监管政策主要是直接控制,并伴之以投资管制,并且监管视野局限于国内金融业。
20世界80年代以来,各主要发达国家逐步放松了对金融部门的管制,形成了强大的金融自由化趋势。
20世界90年代以来,由于金融风险出现了加剧的趋势,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者开始着手建立并强化审慎监管制度,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再管制”热。
第三节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在“再管制”的热潮中,国际金融监管的调整表现在:1、改变传统的监管手段,加强以促进金融业谨慎经营为目的的风险监管,保证金融业的效率和稳定。2、加强对大型金融集团的监督。3、要求银行审慎对待与高杠杆机构的关系。4、与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趋势相适应,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会更加密切。
第四节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体制是指金融监管的职责和权力分配的方式和组织制度,其选择取决于:是否有助于防范金融危机,是否会降低监管成本,是否会提高监管效率,是否会影响货币政策的制订和实施,以及各国国情等因素。第四节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按监管机构的设立划分按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划分单一监管体制多元监管体制集中监管体制分业监管体制第四节金融监管体制一、集中监管体制集中监管体制是指把金融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统一进行监管,一般由一个金融监管机构承担监管的职责,绝大多数国家是由中央银行来承担。有时又称为“一元化”监管体制,即同一个金融监管当局实施对整个金融业的监管。实行集中监管体制的国家有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卢森堡、荷兰、新西兰等。但是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部分发达国家发生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职能相分离制度的变迁。
第四节金融监管体制二、分业监管体制分业监管体制是根据金融业内不同的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分别进行监管的体制。这种监管机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银行业监管部门监管商业银行;证券业监管部门监管证券公司;保险业监管部门监管保险公司。实行分类监管体制的国家有美国、新加坡、芬兰、瑞典、比利时、丹麦等。第四节金融监管体制三、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
(一)随着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促使分业监管体制逐渐向统一监管体制过渡(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双重职能由兼容向分离发展(三)金融控股公司的建立和发展,促使“伞式监管”体制的诞生(四)金融监管从机构监管为主转向功能监管为主第四节金融监管体制四、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化:1992年以前,实行单一金融监管机构模式。1992年10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体制开始向分业监管过渡。
1993年12月,国务院公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分业监管体制形成的政策基础。1998年11月18日成立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分业监管体制正式形成的标志。2003年3月,国务院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从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来看,基本上属于分业监管的模式。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这三个金融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共同承担金融业的监管责任。
补充:宏观审慎管理MPA(MacroPrudentialAssessment)一、宏观审慎管理的定义与作用White(2004)将宏观审慎管理的内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宏观审慎管理特指宏观审慎管理,即使用审慎工具提高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在这里,宏观审慎只是审慎监管的一个子集;广义的宏观审慎管理则是指包括宏观审慎管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统一协调的整体框架,监管部门的宏观审慎操作成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一个子集。“宏观审慎政策是指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目标,以运用审慎工具为手段,而且以必要的治理架构为支撑的相关政策”。-金融稳定理事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发布了《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框架》报告,2011(一)“宏观审慎政策”概念的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库克委员会(即国际清算银行的前身)以及英格兰银行起草的一份背景文件中第一次采用了“宏观审慎”一词,用以说明“金融监管应具有系统性的宏观视野”的观点。1986年以后,国际清算银行(BIS)开始正式在公开文件中引用“宏观审慎”一词,旨在支持“整个金融体系及支付机制的安全性和稳健性”。之后“宏观审慎”便销声匿迹,仅零星见于一些国际组织的报告中。首次尝试界定“宏观审慎”这一概念的是时任BIS行长和FSF主席的克罗克特(Crockett),他在2000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出将金融稳定划分为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两个层面,同时分别对应实施确保单个金融机构稳健为目标的微观审慎监管和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稳定为目标的宏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政策在危机发生前代表的是对金融系统稳定及其与宏观经济联系的关注,在危机发生后,它已演变为对主要国家和金融机构过度借贷、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影响、金融系统周期性监管影响以及系统重要性机构破产影响的关注。“宏观审慎政策”从幕后走向前台背后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一是对单个金融主体安全和稳健监管不足以保障金融系统稳定。二是低通胀和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尚不足以保障金融稳定。三是金融体系的非线性特征与系统性风险的外部性。
实践认知:次贷危机充分表明,过去以控制通货膨胀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加上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尚不足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目前学术界对“宏观审慎政策”的关注一是宏观审慎分析,即识别与评估系统性风险。二是宏观审慎监管,即政策工具与监管维度。三是宏观审慎监管组织框架,即治理机制与国际合作。(三)宏观审慎政策的作用宏观审慎政策直接和集中作用于金融体系本身,抑制杠杆过度扩张和顺周期行为,侧重于维护金融稳定。宏观审慎政策旨在减缓由金融顺周期行为和风险传染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的冲击,有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系统冲击(SystematicShocks)偶发性周期性(Fisher-Minsky-Kregel-Kingdle)特殊冲击(IdiosyncraticShocks)扩散机制(PropagationMechanisms)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比较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直接目标限制系统性风险发生限制个别机构风险发生最终目标避免GDP产出损失保护消费者(投资者/储蓄者)风险模型一定程度上内生外生关联机构的相关性及共同风险曝露重要不相关审慎监管的测量标准以整体系统的风险为单位,由上而下实施以个别机构的风险为单位,由下而上实施来源:Borio(2003)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主导中央银行的主导地位“宏观”要求与中央银行其他职责的内在联系最后贷款人货币政策支付结算系统金融统计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内部协调:填补监管漏洞外部协调:衔接宏观政策二、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依据:法律与理论构成工具组织(一)依据1.理论依据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三个方面:第一,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顺周期性;第二,贷款损失拨备的顺周期性;第三,公允价值会计引起的顺周期性,体现为金融系统为资产价格波动的放大。“有限理性”和“羊群效应”合成谬误2.法律依据从立法角度为中央银行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提供法律保障,树立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管理的绝对权威,其他部门均需配合或服从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操作,确保防范系统风险目标的实现,这与保持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二)构成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包含3个关键因素:——对系统性风险的评估和监测——遏制风险和防止风险蔓延成系统性风险的操作工具组合——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度性框架(三)工具维度一时间维度维度二空间维度工具:时间维度宏观审慎分析应建立早期预警模型、优化预警指标、强调宏观压力测试,集中关注金融机构顺周期活动对系统风险的影响,强调延长风险评估的时间跨度,实现对系统风险变化衡量的期限覆盖;宏观审慎管理核心在于校准审慎工具使各项预留缓冲在经济上行时期得到积累而在经济下行时期可以动用;主要工具有:逆周期资本缓冲、前瞻性拨备制度、对流动性和期限错配的监管、杠杆率限制等。工具:空间维度宏观审慎分析应加强系统关联度的测量和系统重要性的衡量,将有系统关联和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纳入系统风险评估,减少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同质性导致的市场失衡和系统重要金融机构“大而不倒”导致的道德风险,灵活地对金融创新和金融体系结构性变化做出反应;宏观审慎管理核心在于根据系统重要性校准审慎性监管工具,为金融机构内部化溢出成本提供额外激励;主要工具有:对影响系统关联的重要性工具监管、对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应急资本机制、解决外部性的税收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完善最后贷款人制度等。宏观审慎性指标(MacropmdentialIndicators,MPIs)来评估金融系统的薄弱环节(IMF,2000),并逐渐发展成一套完整的金融部门评估项目(FinancialSectorAssessmentProgram,FSAP)(IMF,2002)。在宏观审慎的要求下,根据巴塞尔协议Ⅲ,主要推出四大监管工具,即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以及拨备率要求。银监会“腕骨(CARPALs)”体系该体系由资本充足性(Capitaladequacy)、贷款质量(Assetquality)、风险集中度(Riskconcentration)、拨备覆盖(Provisioningcoverage)、附属机构(Affiliatedinstitutions)、流动性(Liquidity)、案件防控(Swindleprevention&control)七个方面和13项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银行监管者被赋予有限自由裁量权。国际上普遍奉行的一直是“CAMEL”原则,而腕骨体系相对于骆驼原则来说,指标更为量化,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指导下对三大支柱中的操作风险管理及集中度风险都有所体现。除此之外,银监会还在“腕骨”体系中加入“一行一策”、“一年一定”的管理方法,根据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了差异化的资本监管目标值和触发值。(四)组织: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承担宏观审慎管理职能的理由第一,宏观审慎管理是对系统风险防范方式的创新,中央银行具有防范系统风险的传统功能及最后贷款人职责;第二,中央银行具有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这与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风险目标相一致;第三,中央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不仅是一国金融体系的运行中枢,也是系统风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厅水果采购合同范例
- 2024年农业产业化投资借款合同模板3篇
- 2024年度物业公司与业主车辆停放合同3篇
- 贷款授权支付合同范例
- 进口摩托车转让合同范例
- 绿化养护 和保洁合同范例
- 运输承包经营合同范例
- 酒店公寓代租合同范例
- 灯具出售安装合同范例
- 2024年度医疗设备租赁与维护合同范本2篇
- 工程管理英文论文(汉译英)
- 中国当前的民族问题
- 陕西省建筑防火设计、审查、验收疑难问题技术指南-ppt
- 海警法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大连海洋大学
- 手机号码段归属地数据库(2016年3月)
- 《借贷记账法》教学设计
- 【试题】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暑假每日一练
- 卫生院关于开展满意度调查工作的实施方案
- 纺织材料学选择题
- YY/T 0916.1-2021医用液体和气体用小孔径连接件第1部分:通用要求
- 医务科工作思路(计划)6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