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轮车的使用是交通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课程标准】1.了解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2.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轮车的发明创造,让人类运输方式实现了有滑动到滚动的飞跃,轮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运载量和运送速度,对道路修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通导图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思考1:结合教材p69和图片回答,陆路交通经历了怎样的演变?①运输方式从人力畜力到使用工具②天然道路到人工道路驯养动物(畜力)撬的使用(技术)发明轮车(技术)人工搬运(人力)③以住地为中心到都城为中心思考2:结合p70历史纵横,说一说人类水路运输的变化。①树干漂浮筏刳木为舟木板船②天然河流到人工运河朝代陆运河运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秦以咸阳为中心修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汉贯通陆上丝绸之路秦始皇开凿灵渠(连接湘水和离水,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唐朝驿道近2.5万千米,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元扩展汉唐交通网,全国遍设驿站,大都为中心的全国乃至境外驿站交通网元朝的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思考3:根据教材p69、70,整理完成下面表格填空。(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汉书·贾山传》驰道直道五尺道思考4:秦朝交通的特点?①以都城咸阳为中心;②中央政府主导;③以政治和军事为主要目的;④分布广(全国);⑤水陆并举,类型多样化;⑥统一建设标准等……思考5:结合图片分析秦与罗马交通相似之处。灵渠是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吗?我国后世各朝基本和秦制相仿秦与古罗马交通概况相似之处:都以都城为中心,修筑了分布全国的道路交通网;中西方交通都服务于政治、经济、军事等交通工具:马和马车,船春秋已有元·京杭大运河通惠河邗河江南河会通河隋·大运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修邗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思考6:你如何看待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利于隋炀帝巡游做乐。首次贯通南北,沟通五大水系;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推动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思考7:观察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大运河的变化,并分析原因?截弯取直,里程大大缩短,不再经过洛阳。开辟海运路线全长近1800千米,世界之最原因:元朝的政治中心不是在洛阳,而是在大都(北京);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都集中在江南。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改变隋唐时期迂回曲折的路线,缩短了航程。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连接起来。米迪运河修建后17世纪开通的法国米迪运河(旧称朗格多克运河),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荷兰阿姆斯特丹运河城区阿姆斯特丹的运河总长度超过100公里,拥有大约90座岛屿和1500座桥梁,使得该市被称为"北方的威尼斯"。思考8:西方国家近代有哪些人工运河,结合课本进行介绍。思考9: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法国开凿米迪运河的原因?二、对海洋的探索和全球航路的建立1.古代中国探索海洋西汉:初步形成东(朝鲜半岛、日本)、南线(印度洋)宋元: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明朝:郑和下西洋规模历史上罕见(空前)思考1:结合教材p71,概述中国古代探海之路。中国古代,已经形成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思考2:结合材料,说说宋元时期海运较之前代进步的表现。史料阅读: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船可载百余人。——【南宋】吴自牧《梦粱录》磁罗盘24位图北造船工艺提升(体型庞大,载重量大,船体坚固,抗沉性能高)航海技术进步(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运用)海外贸易范围扩大(元·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近120多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立海上联系;宋元时期由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思考3:史学家认为郑和下西洋达到古代丝绸之路的巅峰,请用史实加以论证。①资金、技术、装备等大大领先半个多世纪后的欧洲远洋航行;②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③路线远: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东非沿岸;维京人腓尼基人阿拉伯人波利尼西亚人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冒险(海盗)首次横渡地中海印度洋周围开展海上贸易(非洲东海岸)太平洋诸岛活动(复活节岛)特点:范围窄、规模小,仅为局部地区探索往往受制于航海技术,活动范围很有限主要是殖民掠夺和海上贸易思考5:古代东西方海运发展有何相同动因?相同动因:经济发展的需要思考4:阅读教材P71概括古代西方对海洋的探索的概况,并分析这些探索活动有何特点?2.古代西方探索海洋①②③④①迪亚士到达好望角→③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②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东方→④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思考6:依据所学将四条新航路按先后排序。教皇子午线(列强瓜分世界的开始)3.新航路开辟与全球航路的建立卡伯特1497(英)卡蒂埃1534(法)哈得逊1610(效力荷的英国人)德雷克1577英德雷克1580塔斯曼1642——1643(荷)巴伦支(荷)1594-1597Newfoundland(纽芬兰)思考7:新航路开辟的这些航线有何不足之处?怎样可以弥补这些航线的不足?西欧去往亚洲、太平洋都需绕行;开凿人工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1869年由法国开通,连接红海和地中海,后被英国控制;1956年埃及纳赛尔宣布收回运河主权。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1914年通航,为美国所控,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全部主权。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17世纪法米迪运河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运河系统其他航路的开辟①全球航路大通;②大洋和大陆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1、工业革命与西方交通的发展①蒸汽机车火箭号火车机车乔治·斯蒂芬森(1781-1848)德国人卡尔本茨和他的“奔驰1号”汽车富尔顿和他发明的汽船思考1:19世纪西方出现哪些新式交通工具?②蒸汽机、内燃机船舶(大快远)③汽车④自行车铁路网(陆路主干)铁路时代思考2:近代交通变迁有何特点?动力机械化;欧美国家引领;范围全球化世界上部分国家修筑第一条铁路的时间2、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思考3:近代中国交通变革归功于什么事件?淞沪铁路·1876唐胥铁路·1881京张铁路·1909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英国人修筑)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詹天佑1872年以“官督商办”的形式成立于上海;是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90%以上铁路为外国人控制“轮船之有商局,有外国之有公司也,原系仿照西商贸易章程,集股办理”。

——轮船招商局章程性质:民用股份制企业徐寿与“黄鹄号”模型图揭开中国近代造船工业序幕若地势阻隔,不能相通,故必铁路成,则万里之外,旦夕可至;小民生业,靡不流通;朝廷法旨,靡不洞达;山川之产,靡不尽出;风俗之陋,靡不尽除。使中国各省铁路全通,则国家之气象大变;商民货物之蕃息,当增十倍;国家岁入之数,亦增十倍。至于调兵之捷速,可省多营;转漕无阻,可备海梗;民间无差徭科派之困,官吏无驿站办差之累。——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张謇全集》第1册P74问题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铁路建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打破了中国内地的封闭状态,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加速了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瓦解打破了封建时代中国的分散落后状态,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扩展推动了铁路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进一步带动了与铁路建设相关的近代工矿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冲击封建的陋习推动中国城市化,使一大批近代城市在铁路沿线兴起,并成为所在地新的经济中心消极影响:由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近代铁路掌握在列强手中,成为列强侵略和征服中国的工具,是铁路路权丧失的结果。总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真题链接(浙江2024.1)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奏为请统计全局,大筹巨款,以举行新政,筑全国铁路,起海陆军而强中国……今何时乎?列国交通竞争、互校优胜劣败之时也。……夫辟地利,开明智、通商业、广邮政,起农工林矿之业,达辽、蒙、准、藏、滇、桂之防,皆非铁路不为功矣。凡铁路所到之处,即为文明繁盛,铁路未开之所,即为闭塞榛荒,此万国已然之迹也。而大国广土,需之尤迫。——引自康有为《请计全局筹巨款以行新政筑铁路起海陆军折》(1898年9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康有为“筑全国铁路”之建议。(6分)观点判断:必要,但操之过急(不切实际)(只有观点判断时可得1分)必要性:世界步入铁轨时代(1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利于求富;便于图强;开民智。(任写2点给2分)不切实际的理由:新政阻力大;列强干预;缺乏资金、技术、专业人才。(任写两点得2分)四、交通与社会变迁位于世界西方与东方的罗马帝国和汉帝国作为强大的政治实体,均以交通建设的成就实现了行政效率的提升,维护了社会经济的进步,显示出军事实力的充备,形成了文化影响的扩张。——王子今《汉与罗马:交通建设与帝国行政》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思考1:古代的交通建设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往来,促进文化发展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思考2:秦朝道路建设和车同轨政策的影响?近代以前的清江浦(今江苏淮安主城区)“舟车鳞集,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清末民初,“逮海道大通,津浦筑路,舟车辐辏,竟赴捷足,昔之都会遂成下邑”。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带动城市格局的变化。思考3:结合材料回答,交通的改变产生了什么影响?并用史实论证。①江苏淮安(清江浦)·因京杭大运河而崛起,后因漕运路线改变和津浦线开通而衰败;③美国纽约·因伊利运河连接了五大湖和中西部地区,纽约崛起为国际化商贸中心;④英国曼彻斯特·因通海运河建成而迅速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②河南郑州·因京汉和陇海铁路开通而崛起,超越了古都洛阳和开封;学思之窗:

这些国际运河均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的成本,大大改变了世界航格局,不仅分别成为埃及巴拿马两国经济生命线,更是东西方互联互通的要道,成为大国角力场、兵家必争地。

——魏向清等主编《世界运河名录(英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