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 文字报道系列 向世界叫响辽宁文化_第1页
29-2 文字报道系列 向世界叫响辽宁文化_第2页
29-2 文字报道系列 向世界叫响辽宁文化_第3页
29-2 文字报道系列 向世界叫响辽宁文化_第4页
29-2 文字报道系列 向世界叫响辽宁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向世界叫响辽宁文化5500年前,红山人模拟真人塑造了“她”

女神像:中华民族“母亲”的模样

王研

作为闻名海内外的重大考古发现,牛河梁遗址带给人们的记忆是多样的,若从中选择最鲜明、最直观、最生动的一样,许多人会把票投给那张来自5500年前的面孔——女神像。今天,当我们想象着中华文明曙光从这片土地上初升的景象时,女神像就像是一把钥匙,为这段追索之旅打开了大门。

牛河梁遗址位于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

据说牛河梁三个字原本是地图上找不到的,后来因山间有条牛儿河才有了牛河梁这个地名。

牛河梁遗址的核心保护区面积约有8.3平方公里,10年前,以该区域为依托,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下简称牛河梁遗址公园)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10年过去了,如今的牛河梁遗址公园吸引着各方来客,已成为辽宁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

每年四五月间,随着气温回暖、绿意渐浓,101国道上驶往牛河梁遗址公园的车辆也渐渐多起来。采访当天,记者在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外的广场上遇到一群随学校来参观的中学生。问起学生对牛河梁遗址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们中的几个指着不远处偌大的女神像雕塑说:就是她!

在网上搜索“牛河梁”相关图片,所见最多的就是女神像,而从文化推广的角度来看,女神像也是最为鲜明的符号。小说、舞剧、评书、动漫、影视剧本……近年来,出现了一批以“红山女神”为主角的文化产品,充分说明女神像对大众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红山文化的考古新发现,哪一项都是极为重要的,不过,如果问我哪一项发现更为难忘,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女神头像的发现。”被誉为“红山文化研究第一人”的考古学家郭大顺守望牛河梁将近40年,对他来说,35年前女神像出土的那一刻,仍清晰如昨。

她是牛河梁遗址的代言人

牛河梁遗址承载的历史发生在远古时代,没有任何文字存世。除了通过考古发现来做出推测和判断之外,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凭借想象去勾勒当时的景象。但这种神秘气质,恰是牛河梁遗址的魅力所在。

在关于牛河梁遗址的诸多猜想中,红山人的容貌身形、生活方式最令人好奇。1983年深秋,当女神像正式出土时,5500年前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似乎一下子有了清晰的线索。

郭大顺的专著《红山文化考古记》以《五千年后的对话》为题,详细记述了当天的情景:

“这几天人塑像残件接二连三的发现使参与发掘的考古工作者都有一种预感,可能有更为重要的发现在等待着。

“挖掘剥离更加小心翼翼,接着,头额、眼部已显露出来。一尊女神头像终于问世了。

“她仰面朝天,微笑欲语,似流露着经漫长等待后又见天日的喜悦,于是人们一齐围了上去,摄影师及时抓拍了这一瞬间。”

摄影师拍摄的照片被命名为《五千年后的历史性会面》。此后30余年间,这幅照片被不断引用,转载次数难以统计。与此同时,女神像也如牛河梁遗址的“代言人”般,广为人知。

马瑞才是毗邻牛河梁遗址的马家沟人,也是女神像出土的见证者之一。他说自己记忆深刻的一幕是:考古学家魏凡双手捧着女神像,走下山岗,走回马家沟考古队驻地。“我那时才二十出头,虽然不懂考古,但看到女神像捧在考古队员手中的样子,也觉得很震撼。”马瑞才现在是“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展馆的守门人,有时,他也会和参观者聊起自己的见闻,与女神像间的特殊缘分让他颇为自豪。

她让炎黄子孙第一次看到祖先的形象

如果说女神像给人的感性记忆是非常强烈的,那么,对于它的理性的、科学的认知则更加证明了这一考古发现的重大意义。

女神像高22.5厘米,基本是真人大小。《红山文化考古记》一书中描述其面部呈鲜红色,唇部涂朱,为方圆形扁脸,颧骨突起,眼斜立,鼻梁低而短,圆鼻头,上唇长而薄,额部隆起,耳朵较小,面颊丰满,下颌尖圆。郭大顺认为,女神像是高度写实的,应该是被神化的祖先偶像。

1986年,郭大顺和另一位考古学家孙守道在《文物》杂志上发表论文《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头像的发现与研究》。文章指出女神像“是研究古代中华人种学和民族史的典型标本”,“使亿万炎黄子孙第一次看到了用黄土塑造的5000年前祖先的形象”。

郭大顺师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苏秉琦被誉为考古学界的一面旗帜,曾多次到辽宁考察。牛河梁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可以说是一直在苏秉琦的指导下进行的。1987年9月,苏秉琦在牛河梁遗址的考古发掘工地住了3天。郭大顺回忆说:“苏先生非常仔细地观摩了女神像。”此后,苏秉琦高度评价说:“女神像是由5500年前的红山人模拟真人塑造的神像,而不是由后人想象创造的‘神’,‘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共祖’。”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很早便提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城以北。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曾在文章中写道:“中国古代史的学者,同研究中国现代政治的学者一样,大概都已感觉到,中国人应该多多注意北方:忽略了历史的北方,我们的民族及文化的原始,仍沉没在‘漆黑一团’的混沌境界。2000年来中国的史学家,上了秦始皇的一个大当,以为中国的民族及文化都是长城以南的事情。”“用我们的眼睛,用我们的腿,到长城以北去找中国古代史的资料。那里有我们更老的老家。”

几十年后,牛河梁遗址有力证明了李济的判断,或者我们还可以更大胆地说,女神像让世人看到了中华民族最初的“母亲”的模样。

她改变了历史研究的现状

对于中华民族的“母亲”,世世代代流传着许多故事,有人说她是女登,有人说她是华胥,还有人说她是女娲,也有人说她是嫘祖。然而,这些远古女性多是传说中的人物,她们的形象是后世运用想象力和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直到牛河梁女神像出土,我们才真正看到她们的样子。

10年前,时任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领队的吕学明和牛河梁工作站站长朱达合著了一本书,名叫《重现女神》。书中专门论述了“女神与女祖”:

“在古代社会,在世界范围内,女神象征着生育、大地和收获,作为一个群体和民族生命力、延续力的体现,受到广泛崇拜”,“牛河梁的女神崇拜已经脱离了早期的生殖崇拜阶段”,“转向对先人的崇拜为主”。

由此可见,女神像所代表的不是想象中的人物,而是有真实原型的,是接受后世子孙崇拜敬仰的人。

事实上,女神像并非孤品,牛河梁遗址出土的是泥塑神像群。考古工作者对女神庙进行试掘后,发现了很多残块,除了女神像,还有腿部、手部、眼球、肩部、乳房等,根据研究,是分别属于七个个体。另外,在女神像旁边,还发现了相当于正常人体两倍到三倍的人体塑件,显然属于大型塑像群体。

郭大顺在《红山文化考古记》一书中指出,从世界范围看,在距今5500年前后的各个文明古国中,像牛河梁遗址这样大规模的泥塑神像群,并无先例,称得上“海内孤本”。正因如此,郭大顺强调,牛河梁女神庙发现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不仅发现了明确的庙宇,更发现了庙内供奉的神像,表明已经具有了宗庙的雏形,由此改变了中国奉祀祖像的宗庙从上古到近古迄无例证的状况。84岁的考古人冯永谦用双脚丈量历史——

我尝过古墓里的辽代老酒

卢立业

今年84岁的冯永谦,是新中国第一代考古人。60多年的考古生涯里,冯永谦的足迹遍及辽金所辖的广大地域,调查的古城址有400多座。两件曾轰动全国的文物:辽代绢本画《深山棋会图》和《郊原野趣图》,也是他发现的。

为《辽史》纠谬补失

冯永谦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类图书,学术论文、专著以及《辽史》《金史》《宋史》等史书,他个人电脑里留存的研究文稿和影像资料更是多达2TB。正是依靠实地调查和雄厚的历史底蕴,冯永谦为《辽史》补充和纠正了很多谬误。

众所周知,辽朝也曾设有国史馆,修纂有起居注、日历、实录、国史等,但这些原始材料大部分散佚,致使元代编修的《辽史》错误百出。冯永谦这些年为《辽史》纠谬所取得的成果颇丰。

比如,辽朝乾州历来也没有正确定点,各家所指其地出入极大,冯永谦经实地考古调查在北镇小常屯发现城址,才解决了这一历史悬案。辽朝懽州,因阜新半截塔村西山塔基地宫出土有碑铭,载有懽州,于是就将大巴村的辽城址定为懽州。冯永谦去北票发掘辽朝耶律仁先家族墓,乘车途经大巴,由于考古养成的习惯和经验,看到车外的地理环境、山川走势,感觉不对,碑铭与现地不合,于是中途下车调查,果然在半截塔村发现此前不为外界所知的辽朝懽州,而将原大巴辽城址考证为顺州。文章发表后,我国历史地理学大师谭其骧主编的八大本《中国历史地图集》,懽州、顺州就都采用了冯永谦的研究成果,并对这种随时随地注意观察的治学精神大加赞扬。

除了调查辽金时期数百座古城址外,冯永谦很早就开始调查辽陵,这是一个历史难题。几十年间他对各陵都分别多次前往,《辽史》记载的辽代皇陵——显陵和乾陵就在医巫闾山中。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只知有清代的“关外三陵”,几乎无人知道辽宁还有两处辽代皇陵。回忆起几次调查辽陵的过程,冯永谦仍历历在目,“1961年5月,北镇的桃园村发现有墓,认为是辽陵,于是我前往当地调查,在该村医巫闾山东麓山谷中,见有砖瓦遍地,显露出皇陵的端倪。后来,我又在龙岗子村山谷里发现非常罕见的绿琉璃釉大瓦,这一看就是陵殿建筑上的用物。”

2013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国家文物局提交了《医巫闾山辽代遗址考古工作计划(2014—2018年)》,并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这意味着,冯永谦当年找到的那些蛛丝马迹成为了国家级重大考古项目。获悉这一消息后,冯永谦激动不已,“我年纪大了,不能亲自参加考古发掘,希望早日有重大考古突破。”冯永谦寻访辽金遗存时,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阳白塔的年代做了纠正,到底是金塔还是辽塔做了定论。此前普遍认为辽阳白塔是金世宗完颜雍为其母修建的,冯永谦对白塔本身等各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是辽塔的学术观点。其后在1980年文物普查时,在辽阳发现了完颜雍为其母建塔的塔铭,“由于塔铭的发现,可证该塔早已毁坏,才使地宫内的塔铭流出,其塔的地理位置与现存的辽阳白塔毫无关系。再说辽阳白塔的建筑风格、使用材料等与其他辽塔基本吻合,据此可证,辽阳白塔为辽代中晚期的建筑。”冯永谦说。此外,开原老城白塔,过去也被认定为是金代的,冯永谦根据他的研究,认定为辽代,现在为学术界所接受。

亲历叶茂台辽墓发掘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法库县叶茂台辽墓群,自从被发现以来,出土的辽代珍贵文物不计其数,像辽宁省博物馆藏的绢本画《深山棋会图》《郊原野趣图》便是其中的代表。

发掘过多处辽金古墓的冯永谦,至今仍对1974年春天叶茂台七号辽墓的发掘过程念念不忘。因为,他在这里喝到墓葬里的千年辽酒,他还亲自护送《深山棋会图》和《郊原野趣图》到北京修复装裱……

再次回忆起40多年前喝辽酒的往事,冯永谦说:“我是在主墓室东南角的木桌底下发现有白瓷注壶和白瓷壶,其中一件瓷壶的重量比正常壶重很多。我断定,这里面装有什么,不然不会这么重!壶口是封着的,我们就议论起来了,最后大家都认为盛的肯定是酒。”是酒?但凭直觉不行,考古不能随便定,必须经化验才能断定注壶里是不是酒。

但因当时现场的考古条件所限,注壶里的液体要送回沈阳才能化验,但运回过程中极有可能挥发,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当时先尝尝。谁尝?在墓里埋了近千年!这可是个难题,大家一时闷住了,墓里寂静无声。过了一会儿,主持墓室里发掘工作的冯永谦说:“我尝尝!”他倒进烧杯些许,轻轻地呷了一口,细细地品味,好似没尝出来,又喝一口,闭目品味,大家等不及了,就问:“怎么样?什么味?”他说:“现在感觉不出来,有土腥味。”事后的化验结果证明,壶中的液体果真是酒。冯永谦说:“在法库的辽墓中出土千年古酒,是辽代考古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我国考古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发现。”

叶茂台七号辽墓最重要的发现,当数两幅辽代绢本轴画。原来,在这两幅画发现之前,人们对辽代绘画缺乏真切的了解,而对古代绘画装裱形式的认识,也是一片空白,这两幅画的发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正因如此,《深山棋会图》和《郊原野趣图》被发现后轰动一时。“我清楚地记得,这两幅当时是竖着挂在棺床小帐左右两边的山墙上,后脱落坠到地上的。”冯永谦说,“在辽墓首次出土绢画,而且是一组两轴,这是考古史上的又一次重要发现。”

考虑到这两幅画的重要性,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要求尽快送画“进京”,交由故宫博物院专家进行装裱修复。据冯永谦介绍,“当故宫的专家们看见这两幅画后,每个人都感到震惊。因为,它们是如此的完整,在地下埋了千年,至今没有破损和残缺。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两幅画色彩鲜艳、质地坚实、构图精美,绝对是名副其实的‘国画’。”

坐在家里,做不出学问

有人说,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是两条平行线,彼此之间是无法相交的。因为,考古学家必须眼见为实,而历史学家用史书研究历史。冯永谦说,“考古界和史学界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只是工作程序略有不同,殊途同归,一个好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都要精通这两方面学问。”

一直用双脚丈量历史的冯永谦,提出了“大考古学视野”这一概念,他认为,历史学、考古学、传播学、文学、摄影学等学科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除了专业的文物考古书籍,冯永谦还在工作余暇阅读了先秦诸子百家和“二十四史”及其他文献,以拓宽眼界。他还看了大量的国内外优秀的文学著作,连《蜀山剑侠传》等神幻武侠小说,他都予以通读,时隔多年,言及其中的精彩章节,仍能娓娓道来。

考古调查和发掘需要绘图、测量、摄影等,一张珍贵历史图片的价值甚至远超洋洋洒洒的万语千言。为此,冯永谦自学测绘、学美术、练绘画、钻研摄影,从1954年起,在考古工地这些工作就都由冯永谦来做,他兼管了省博物馆和考古队的研究和展览所需照片的拍摄与洗印放大工作,还曾写了一本《考古摄影》的专业书。当年冯永谦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拍摄了大量古城址、古墓葬、古遗址的照片,如今这些遗迹很多都消失无存了,他所拍摄的那些照片就显得弥足珍贵!曹雪芹平日里常说辽东话

关外文化孕育了《红楼梦》

张晓丽

《红楼梦》有着诸多的赞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等等。许多人说:《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细细品读它,在细微之处,你总会发现辽东元素,也许是一句方言、一种吃食、一件服饰、一种习俗。

满眼尽是辽东方言

捧起案头的《红楼梦》,厚厚的一本,装订不算精致,是市面上最普通的那种。

通读这本名著,辽东人会不时会心一笑:《红楼梦》中触目皆是辽东话。“这一点合情合理。”中国红学会会员郭明说,曹雪芹虽然生于南京,但是,曹家明初即落籍辽东,世袭沈阳指挥使。曹雪芹远祖曹锡远、高祖曹振彦、曾祖曹玺在辽东生活60多年。尽管后来全家到了北京,曹玺又任职于南京,但是,江南的曹家老辈族人在大家庭中仍然说着辽东话,乡音难改,代代因袭,习以为常,所以曹雪芹平日里应该也常说辽东话。

整体说,汉语言的普及传播与东北方言毫无违和感。《红楼梦》中不可或缺的方言土语,多出现在人物对话之中,雅俗共赏,不仅刻画出活灵活现、更具个性的人物,还能营造出极富生活色彩的环境氛围。

如今大江南北的人们都能学说几句东北话,学的是腔调,而《红楼梦》中留下的是地道的方言词汇。郭明列举了40多条《红楼梦》中与东北方言相关的语句,有的表示名词,有的表示动作,有的表示情感,有的表示状态,东北人更能体会其中的意味。

《红楼梦》中,赵姨娘对马道婆说,王熙凤将把贾家偌大的家业,都倒腾到娘家去,其中“倒腾”就是搬运的意思。第64回,薛姨娘说:我老天拔地,又不合你们的群儿,“老天拔地”即老态龙钟的意思。第90回中,平儿笑着说:姑娘特外道得了不得,“外道”就是见外。第61回,林之孝家的向平儿说到秦显家的模样时,说:“高高儿的孤拐,大大的眼睛,最干净利索的。”“孤拐”就是颧骨。这些词汇都是典型的东北方言,如今仍在使用。

此外,《红楼梦》中的许多俗语也颇具东北特色,如“杀人不过头点地”“人家给个棒棰,我就认作针”“没见过吃猪肉,也没见过猪跑”“当着矮人别说短话”等等都妙趣横生,活泼易懂。

大观园爱做东北美食

记者对于油茶面的记忆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早上冲一碗热乎乎的油茶面当早餐,能够赶走一上午的饥饿。郭明告诉记者,《红楼梦》第75回中的李纨常吃的“茶面子”就是油茶面。据考证,当年女真士兵四处征战时,会随身携带高粱米炒面,可干吃,也可用马奶冲食,这就是油茶面的起源。

在交通欠发达、食品无法保鲜的时代,食材自然是就地取材,自产自销。《红楼梦》中的饮食多以淮扬菜系为主,理所当然,但也有来自辽东的特产。《红楼梦》第53回中,描写了黑山村庄头乌进孝在腊月时,把一大批特产土物、米粮蔬果以及卖谷物、牲畜所得的银子送到宁国府贾珍那里。这些土特产包括大鹿、獐子、狍子、野猪、野羊、野鸡、野猫、熊掌、榛、松、桃、杏瓤以及柴炭、银霜炭等物,都是关东一带的土特产。著名学者金启孮根据这些特产推断:“可见乌进孝之黑山村,其背景必在关外,所以他在路上要走一个月零两天,若在近畿,虽路上泥泞难行,也用不了这么多日子。”

书中还描写了满族特色的烹调方法:生烤和白煮——游牧民族的吃法。第49回,探春、平儿、宝琴等一些人被湘云和宝玉在芦雪庵里生烤鹿肉的香味引得都大口嚼起来。文中只说到用铁炉、铁丝蒙子和铁叉,却没提调味品。我们知道,满族人爱狩猎,善骑射,外出打猎时不能携带很多调味品,经常生烤和白煮,体现出游牧民族的特色。

另外,样式繁多的奶制品,当然是游牧民族的传统最爱。郭明举例说,第14回中王熙风常喝“奶予”,满族人把乳品总称为“奶予”;第19回,贾妃赐给糖蒸酥酪,也是奶制品,宝玉知道袭人爱吃,就给袭人留下了;第41回,各种各样的添加奶油炸的小面饼;第62回,芳官吃的奶油松穰卷酥,这些都是富有满族特色的点心。

贾宝玉身着满族服饰

谈起《红楼梦》里的服饰,郭明感叹,曹雪芹只有生长于钟鸣鼎食之家,才会有那样的见识。曹雪芹家族作为江宁织造,专门为宫廷制造丝织品,家里的穿着用度可以想象。曹雪芹从小耳濡目染,在《红楼梦》中将贵族的衣着打扮写得活灵活现。

清朝建立后,为了加强统治,极力推行满俗,号令全体军民人等,一律剃发易服,并规定“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并三令五申。因此,在强权之下,全国的服饰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骑射民族长期生活习惯所形成的旗袍、马褂、箭袖、深鞋、剃发、垂辫……一时遍及城乡,一洗我国自明朝以来,汉族的那种宽袍、大袖、蓄发、绾髻的传统打扮。

《红楼梦》虽然隐去了年代背景,但在服饰的描写上,仍然有着鲜明的清代风格。在郭明看来,贾宝玉的装扮就是典型的一个清代小王爷的装扮,突显了满族贵族服装的主要特色:穿袍服、束宫绦、罩马褂、蹬朝靴、戴马蹄袖。

箭袖,是满族服饰的一大特点。满族长期过着射猎生活,为了防止寒冬冻裂手背及射箭方便,在其狭窄的袖口上,又接出一个半圆形的“袖头”来,可以护手、保暖,因为形似“马蹄”,后人便称之为“马蹄袖”。《红楼梦》多次写到箭袖,如第3回宝玉去庙里还愿,“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

《红楼梦》中的服装颜色也有讲究。郭明说,除了皇家独占的黄色之外,在清朝的贵族阶层里,都以石青色为贵,好像只有穿上石青色褂子,方可登大雅之堂。《红楼梦》中的服饰多为蓝色和石青色,其中尤以石青色的用处最多。

细节中见关东习俗

曹雪芹家族虽然离开了辽东,但关东文化基因却根植于曹家人的血脉之中,体现在生活习俗的点点滴滴,成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沃土。

满族入鼎北京,与汉族分工合作:满人习武保江山,汉人习文治社会。所以,满族人骑射尚武,成为传统的要求与体现。《红楼梦》中提到“打围”又叫“行围”,是东北地区的狩猎方式。书中还写到“放鹰”,满族人擅长养鹰,狩猎时常常带着鹰。第26回,只见贾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追了下来,一见宝玉在前面,便站住了,笑道:“二叔叔在家里呢,我只当出去了。”宝玉道:“你又淘气了。好好的射他作什么?”贾兰笑道:“这会子不念书,闲着作什么?所以演习演习骑射。”

在关东地区,满族的日常生活中,流传有“三大怪”,分别是“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红楼梦》中就描写了女人抽烟的场景,第101回中说道,宝玉、宝钗婚后的早晨,王熙凤悄悄地溜进了宝钗和宝玉的洞房,只见袭人端过茶来,也只搭讪自己递了一袋烟。凤姐笑着站起来接了。

《红楼梦》还描写了一些东北地区萨满教的情节,例如第25回,马道婆向裤腰里掏了半晌,掏出十个纸铰的青面白发的鬼来,并两个纸人,递与赵姨娘,悄悄地教她道:“把他两个的年庚八字写在这两个纸人身上,一并五个鬼都掖在他们各人的床上就完了,我只在家里作法,自有效验!”这种封建迷信在曹禺的《原野》、萧红的《呼兰河传》中都有描写,可见其源远流长。

《红楼梦》中女子是否缠足?郭明说,按照清代习俗,旗人妇女是不缠足的,但个别旗人家庭出现婢妾缠足又是正常的,不过这些婢妾都是汉人。第32回,袭人请史湘云帮助做鞋,其实这鞋芯子是宝玉的,湘云装作不知,却说:“你的我才做,别人的我不能。”从这段对话中可以得知,袭人的脚与宝玉的脚差不多,当然是大脚。第65回描写尤三姐“一对金莲或翘或并”,却是小脚。中国新闻奖组织报送参评作品推荐表作品标题向世界叫响辽宁文化参评项目系列报道体裁

语种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