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41∕T 742-2012 公路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施工规范_第1页
(高清版)DB41∕T 742-2012 公路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施工规范_第2页
(高清版)DB41∕T 742-2012 公路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施工规范_第3页
(高清版)DB41∕T 742-2012 公路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施工规范_第4页
(高清版)DB41∕T 742-2012 公路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施工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41DB41/T742—2012公路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施工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esignandConstructionofHighwayPretensionedPrestressingConcreteBeamswithBent-upTendons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 1 1 1 3 4 4 6 8 8 9 1公路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施工规范JTGD60-2004公路桥涵设JTG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JTG/TB02-01-2008公路工程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Pretensionedprestressingconcretebeamswithbent-up2折线预应力筋强度折减系数Strengthreductioncoefficientofben弯起器Apparatusforbent-upte折线张拉台座Stretchingbedofbent-为防止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钢绞线锚固区因局部应力过大造成混凝土开裂而采取的3fck、fcd——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ftk、ftd——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fpk、fpd——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fpd'——预应力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fd——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fvd——钢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cd——钢材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T4形式宜为箱梁、T形梁和I形梁,截面尺寸及特性计算应符合JTGD62-25fskfsdfsd'Es6.2.2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中的预应力筋宜选用钢绞线,其强度标准6.2.3折线预应力钢绞线的强度折减系数,应按所采用弯起器的类型由试验确定--钢绞线的弯起角(°)。fdfvdfcd>16~40>40~60>60~100>16~35>35~50>50~1006oCkg/m37.1.1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桥涵结构或其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限值的状态。7.2.1结构分析中所采用的简化和近似假定,应有理论或试验依据,或经工7.2.3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中的直线形预应力筋应布置于箱梁底板或T7.2.4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钢绞线锚固区应进行局部应力分析77.3.2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应考虑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a)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作用效应组合应按照JTGD60-2004中的规定计算。应根据结构设计安全等级,进行正截面的抗弯承载力、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并应满足JTGb)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使用阶段应力计算时,作用效应组合应按照JTGD60-2004的规a)各种作用(或荷载)效应计算应采用弹性分析方法。c)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效应按线性徐变理论计算,并应考虑施工过程的a)持久状况弯起器区域及梁端预应力b)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梁端预应力钢筋锚固c)短暂状况梁端预应力钢筋锚固区混凝土应力计算、抗裂7.5.2持久状况弯起器区域混凝土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局部受压应按照JTG7.5.3持久状况梁端预应力筋锚固区段预应力传递长度范围内预应力钢筋实7.5.5弯起器区域的应力分析可采用拉—压杆模型法进行。可根据三维有限7.6.2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中折线l10.3consin............................σ8α——折线预应力钢筋的弯起角(°)。7.6.3折线预应力筋通过辊轴式或音叉式弯起器的摩擦损失应由试验确定,8.1.2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作用(或荷载)效应(汽车荷载应计入冲击8.1.3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应以正截面弯曲8.1.4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应以斜截面剪切破坏时的受力状态为基础。8.1.5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应力筋弯起、锚固区间的承载力计算,应8.1.6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端部锚固区的正截面和斜截面抗弯承载力计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在锚固起点处应取为零,在锚固终点处应取为fpd,两点之间应按直线内8.2.1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计算包括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和9.1.1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构件端部区段进行正截面、斜截面抗裂验算时,预应力传递长9.2.1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损失组合应分为两部分:传力锚固阶段的9.2.2第一批损失是从张拉钢绞线到放张结束时间段内产生的损失,包括折线预应力钢筋9),9.3.1持久状况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使用阶段正截面混凝土的法向压应力、受I12311.1.2当受拉区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径不);12.2.1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应符合JTGD60-2004的规12.3.2折线配筋预先张法应力混凝土梁在持久状况正),13.2.4弯起器埋入梁体的一次性使用部分应简化结构、加工简单,以降低成本。13.3.1拉板式弯起器适用于直腹板、斜腹板折线配筋预13.3.2拉板式弯起器应由直拉板、导向板、U形拉板、轴销、锚固装置、减摩套组成(图1),导向板的分丝孔内应设钢铰线减摩套或在分丝孔出口设半径大於30mm的导向件。13.3.3弯起器的减摩套应用MGB塑料合金铸造,销轴应采用Q345钢并进行调员热处理,其余部分可用Q235钢加工制造。13.4.1拉板式弯起器的强度计算应按照GB50017的规定进行,其应力济可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并23456立面图侧立面图b)直拉板与导向板双面最口学接强度验算;c)直拉板下部销孔的承压弘度验算;e)直拉板与U形拉机连接钥轴的抗剪强度验算;f)U形拉板与台座抗城桩上槽钢横梁的抗弯、抗剪强度验算。g)抗拔桩的坑发穴验算。13.5.1导离昆(或摆轮式)弯起器由双夹板及分丝辊轴(或摆轮)组成(见图2),适用于直腹板折线配筋法应力混凝土梁,设计计算内容为:a)辊轴弯折剪切局部挤压验算;b)打板局部承压、整体拉拔验算;c)固定螺栓、螺帽验算;13.5.2当采用其他形式的弯起器时,除应满足上述设计要求外,尚应做现场试验以确定具体的构造尺13.5.3音叉式弯起器设计计算类同辊轴式弯起器。14.1.1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宜采用反力梁(柱)式张拉台座,根据梁的数量,现场条件可选用长线台座、短线台座、固定式台座或拆装式活动台座;张拉台座反力梁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张拉横梁宜采用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短线台座组成见图3。1.铜筋混餐土反力梁2a.台座底板2b.弯起器安装机构2c举3.放张千斤顶4.东拉下横策5.来拉上横菜6.来拉横莱支架7.来拉斤顶14.1.2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张拉台座宜采用固定式反力梁(柱)和活动式张拉横梁。钢筋混凝土台座主要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反力梁(柱)、底莫、弯起装置、侧模、内模和活动式张拉横梁;钢制台座主要包括底模、整体外模、内模、拼装式反力梁(柱)与分体式张拉横梁。端模应与内外模骨架栓接,形成封闭端。14.1.3长线台座一次宜预制两片梁,预应力筋之连续,两片梁折线预应力筋交点处应在两侧反力粱(柱)间设中隔墙;在中隔墙顶设转向器及导同槽,墙底预留直线筋通孔。14.1.4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上梁预立力筋的张拉和放张应分为上、下两个体系,上横梁张拉和锚固向上弯折的预应力筋,下横梁张拉和锚固梁底直线预应力筋。14.1.5可采用工具式拉杆代看梁瀹气张拉横梁之间的预应力束,通过拉杆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和锚固,以节省钢绞线;工具拉杆宜未用精轧螺纹钢筋制作。14.2.1张拉台座的设计应结合预制梁的施工、吊装、存放、架设等现场条件进行。张拉横梁按受弯构件进行计算,梁端部立取加强措施;反力梁(柱)按有弹性地基支承的压弯构件进行计算,端部应斜向上设置牛腿,折线J线宜与折线钢绞线中心线平行。14.2.3钢合空时反力梁(柱)可分段制作,应进行构件的稳定性验算。14.2.4台应福有弯起装置的锚固、拆卸操作和模板移动空间,底模应按设计要求起拱(或反拱)并预留调整条地,梁端底模下混凝土板应能承载梁起拱后的集中压力。14.25《弯起器应设置于台座底板预应力弯起位置,弯起器下宜设置抗拔桩,并验算其抗拔力。15.1.1折线配筋预先张法应力混凝土梁的束施加较小拉力(张拉控制应力的20%~50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安放内模、外模——绑扎顶板钢筋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台座预埋钢板顶面不得高于设计标高,与设计标高相差应在-5mm~0b)反力梁(柱钢筋混凝土反力梁(柱于4mm。张拉横梁应先安装支架,再安装下横梁及相应附件,并调整好相对位置,最后安装a)纵向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应在拉直状态下放线,应在无应力状态下下料。c)预应力钢束在存放、搬运或穿束时,均采取措施保证预应力筋束不受损伤,不保持平稳,并应检查每根钢筋的预应力值,其偏差绝对值不得超b)采用工具式拉杆替代张拉时,工具式拉杆与钢绞线之间应用连接器连接,连接器应符d)张拉时宜采用计算机读数和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制的方法,实际伸长值的偏差应控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