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2024.10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1969年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家托多洛夫第一次提出“叙事学”这一术语,并将其定义为“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热耐特将叙事分为纪实叙事与虚构叙事,并将新闻列入纪实叙事。人物通讯是运用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典型人物或新闻事件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中国新闻奖奖项中,人物通讯在通讯类获奖作品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其作为我国新闻传播特有的体裁,在进行新闻宣传、匡正社会价值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叙事对象:①。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考虑到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现实情况,新闻报道成为宣传动员发展经济的重要阵地,人物通讯中主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并极大地表现人物的全能与优秀,甚至脱离实际,把人神化。至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历经几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可窥见人物通讯的叙事对象悄然转变,用平民化视角展现平凡人的不平凡,得到更多关注。如《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一文,将诚信放在二十年的时间跨度中考量,展现的是人性中闪亮的光辉,不分地位与贫贱,更能打动人心。(二)叙事视角:②。在人物通讯中,叙事文本是基础,人物与事迹通过叙事文本传达给受众,其中,必然存在着一个“支点”,给予受众一个观察、知晓事件的窗口,即提供给受众一个视角。不同的叙事视角所呈现的叙事风格、情感偏向也是不同的,如内视角下,叙述者自身处于事件人物之中,以事件中自己的眼光去观察描述,从而可以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神态做出细致描绘;而外视角则是叙述者处于事件之外,以旁观者的眼光进行叙事,表现出中立、客观的态度。在中国新闻奖人物通讯的获奖作品中,多种叙事视角得到了运用。如在《“见字如面”23年中》,在转换式内聚焦视角下,展现了一家三口每个人的视角而非一个人的固定视角,在父母与孩子的口中表达出一个家庭23年来的聚少离多和牵肠挂肚,这种转换式内聚焦能较好地保证叙事的客观性,同时也使叙事更加全面。(三)叙事时间:建构时间线铺陈主题。事件是自然发生并客观存在的,而叙述者在进行叙事时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架构来调整叙事顺序,达到不同的叙事效果,因而,在文本中也出现了一种新的有别于“事件时间”的“叙事时间”。根据事件时间与叙事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叙事顺序分为顺叙、倒叙与预叙。顺叙即为叙事时间与事件时间同步,遵循事件自身的发生逻辑,从头至尾地进行逻辑叙事。如在《老郭脱贫记》一文中,文章的叙事主线为“致贫—帮扶—致富—脱贫”,循序渐进地讲述了老郭一家因病致贫,接受政府帮扶就业,参加扶贫项目自主致富,慢慢脱贫的经历,脉络清晰,易于接受和理解。倒叙是指事件时间早于叙事时间,从事件中部或最后开始再回到起点的叙事顺序,它将事件结果放在最前,再追溯起因与发展经过,起到强调结果、事件影响的作用,同时先入为主,增加悬念提升受众的阅读兴趣。如在《一跪惊天下》一文中“近日,一段43秒的视频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一女孩洋溢着青春的生命救助,发散着人性光辉的义举……这位女孩正是咱山西定襄、23岁的李志敏。”首先叙述这一事件的影响力之大,接着引出事件主人公,这种倒叙方式扩展了事件的时空范围,深化了报道主题。预叙是指在事件发生之前预先对事件进行预测描述。在《天山深处的守望》中,“1985年冬天,陈俊贵辞去工作,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又回到了终身难忘的地方——那拉堤。在这里一待,就是24个春秋。”一待就是24个春秋相对于陈俊贵回到那拉堤来说是未发生的事件,即属于预叙,24个春秋体现了陈俊贵对承诺的全心坚守、不抛不弃。此处预叙可以让文本主题得以彰显与深化。摘编自宋苗《简析人物通讯中的叙事方法》材料二“全忠,2月14日,咱们一家三口站台上见。”这是一本普通家庭日记本上的留言。这样的日记一写就是23年,用掉了12本日记本,留下6820多条只言片语,长达24万余字。写下这段留言的妻子叫任亚娟,是兰州铁路局兰州客运段武威南车队队长。丈夫李全忠,是兰州客运段宁波车队副队长。夫妻二人一个值乘北京列车,一个值乘乌鲁木齐列车,每隔3周才能相聚一次。翻开一本本泛黄的日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夫妻二人23年来的点点滴滴。“亚娟,昨晚在列车上没合眼吧?一回来就趴在沙发上睡着了,看着好心疼。冬果梨汤熬好了,醒来记得喝。”“全忠,女儿说什么时候咱们一家三口能坐在一起吃上你做的臊子面?我都不知道哪一天,心凉!”“爸妈,我在网上给你们定了一款对戒,样子暂时保密,不过保证你们喜欢!”……“现在翻一下,23年的心酸与牵挂历历在目。”李全忠说。23年,经历了传呼机、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不同的通讯工具,但是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比不上“见字如面”的纯情与质朴。随手写下的留言,笔笔写出的爱意,期待与牵挂,相知与守候,与子偕老的“家庭心灵史”尽在其中。摘编自康劲《“见字如面”23年》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人物通讯在进行新闻宣传、匡正社会价值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我国新闻获奖作品中占有较高的比重。B.建国初,人物通讯中的人物主要是优秀的、代表性的人物,作品有脱离实际的倾向,因而,新闻的社会价值不高。C.综合运用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可以让人物通讯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典型人物或新闻事件。D.不同的叙事视角所呈现的叙事风格、情感偏向是不同的,外视角呈现出的态度是中立、客观的,内视角则完全相反。2.根据材料一,下列与叙事时间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报道同一新闻事件,事件时间相同而叙事顺序不同,最终可能产生不一样的叙事效果。B.《喜看稻菽千重浪》第一部分用倒叙的方式追忆了袁隆平早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C.《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全篇用顺序的方式讲述了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的突出事迹。D.作者无论采用顺叙、倒叙还是预叙叙述方式,都是为更好地表现人物通讯的主题服务。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人物通讯中,文本要给予读者一个固定不变的叙述视角,这一点与小说的人称相同。B.《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中使用的“平民化视角”,不同于材料一中的“叙事视角”。C.《“见字如面”23年》中,多个家庭成员视角的转换,保证了叙事的客观性、全面性。D.材料一中提到了“转换式内聚焦视角”的概念,这里的“转换”是指新闻叙事角色的转换。4.结合材料一相关内容,补全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内容,每处不超过15个字。5.材料二是发表于2017年3月18日《工人日报》上的一篇通讯的节选,该通讯曾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一等奖,请结合材料一内容,分析其获奖理由。(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写字毕飞宇当父亲的做决定往往是心血来潮的,这是父性的特征之一。一清早父亲把我叫到他的面前,用下巴命令我坐下来。父亲说:“从今天起,你开始学写字。”这个决定让我吃惊。①我在那个清早还不能用“当头一棒”来概括我的心情,但是我已经感受到了,父亲的决定给我当头一棒。我才七岁,离“上学”这种严肃正确的活法还有一段日子。更关键的是,现在刚刚是暑假,父亲的决定在这个时刻显得空前残酷。他是学校里仅有的两个教师之一,而另一位教师恰恰就是我的母亲。我坐在小凳子上,拿眼睛找我的母亲。母亲不看我,只给我一块背。我知道她和父亲已经商量好了,有了默契,就像宰猪的两个屠夫,一个拿刀,一个端盆。过去母亲可不是这样的。过去父亲一对我瞪眼,我就把脸侧到母亲那边去,而母亲一定会用两眼斜视我的父亲。②那样的目光就像电影上的无声手枪,静悄悄地就把事情全办掉了。父亲是教识字的老师,母亲教的是识数。识字和识数构成了这所乡村小学的全部内容与终极目标。可关键是我才七岁,而刚刚又放了暑假。这段日子里我忙于观察我的南瓜——我亲手种的。我用我的小便哺育了它。即使在很远的地方我也会把小便保留在体内,到家之后幸福地奉献给我的南瓜。可是我的南瓜长得很慢,就像我的个子,一连四五天都不见起色。成长实在是一种烦恼。③现在,一切都停下来了。成长现在放在了写字之外,成了副业……学校总是有一块操场的,而这块操场在暑期里头就是我家的天井了。操场不算大,但是相对于天井来说它又显得辽阔了。因为写字,我整天被关在这个天井里头。我望着操场上的太阳光,它们强烈而又凶猛,泥土被晒得又白又亮。写字的日子里我被汉字与大太阳弄得很郁闷,在父亲午睡的时候我望着太阳光,能做的事情只有叹息和流汗。我的暑期分外寂寞。这样的时刻陪伴我的是我的南瓜。乡村故事和乡村传说大部分缠绕在南瓜身上,被遗忘的南瓜往往会成精;而另一种说法更迷人,当狐狸在遭受追捕时它们会扑向南瓜藤,在千钧一发之际,狐狸会十分奇妙地结到瓜藤上,变成瓜。这样的事情我从未见过,但是,我向往这种灵狐气息,基于这种心情,我主动向父亲询问了“南瓜”“瓜藤”这一组汉字的写法。但是父亲拒绝教我“狐狸”这两个字。④由于没有“狐狸”这两个汉字做约束,狐狸的样子在我的想象里头越发活蹦乱跳了,水一样的不能成形。我的功课完成得相当顺畅,在“专制”之下我才华横溢,会写的字越来越多。我甚至主动要求写字,以积极巴结的心情去迎合、奉承“专制”。我在下课的时候十分讨好地说:“再写几个吧。”父亲便拉下脸来,说:“按我说的做。我说什么,你做什么;说多少,做多少。”专制不领巴结的情,只有服从。这是专制的凌厉处,也是巴结的无用处。然而,我写字的瘾是吊上来了。在父亲给我放风的时候,我拿起一把锋利的小尖刀走上了操场。操场上热浪滚滚。我蹲在操场上,开始了书写。一上来我就不由自主地写下了这样的一行:“我是爸爸。”接下来就是批判。我用“坏”“狗屁”等词汇向我的敌人进行了疯狂攻击。“打倒小刚坏吃狗屁”。我一定要用粉笔把这句狗屁不通的话写到他家的土基墙上去。我的字越写越大,越写越放肆。⑤我甚至用跑步这种方式来完成我的笔画了。整个夏季空无一人,我站在空旷的操场上,一地的汉字淹没了我。那些字大小不一,丑陋不堪,伴随了土地的伤痕和新翻的泥土,但是我感到痛快。我望着满地的疯话——它们难于解读,除了天空和我,谁都辨不清楚——我的心中充盈了夏日里的成就感,充盈了夏日黄昏里痛苦的喜悦。夜里下了场雷暴雨。我听到了,睡得很凉快。这个上午令我最为愉快的是操场。一夜的暴雨把操场洗刷得又平整又熨帖,干干净净,发出宁静祥和的光。所有的字都让雨水冲走了。我守望着操场,舍不得从上面走。我在等太阳。太阳一出来操场就会晒硬的,到那时,平展熨帖的操场没有负担,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可写最新最美的文字。我决定在这一天从父亲那里把“狐狸”两个字学过来,把我知道的狐狸的故事都写下来,写满整个操场……但是父亲没有告诉我“狐狸”的写法,而操场也面目全非了。操场的毁坏关系到一个人,王国强。一夜的雷暴雨冲坏了他们家的猪圈。为了修理猪舍,王国强,这个狗屁东西,居然把他家的老母猪和十六只小猪崽赶到学校的操场上来了。我的光滑平整的操场表面被一群猪弄得满目疮痍。我自己都舍不得下脚,居然让猪糟蹋了,我对这群猪怒目而视,可它们不理我。我回到家,对母亲大声说:“你看,操场全弄破了!”夏日里的阳光说刺眼就刺眼了。太阳照在操场上,那些丑陋的、纷乱的猪爪印全让太阳烤硬了,成了泥土表面的浮雕。这些猪爪印像用烙铁烙在了我的心坎上,成为一种疤,抚不平了。我走回家对父亲说,写字有什么用!为了调动我的情绪,父亲为我写下我渴望已久的两个汉字——“狐狸”。“跟我读,húli。”父亲说。可是,这个世界哪里还有狐狸?哪里还有“狐狸”这两个字?所有的狐狸都沿着我的童年逃光了。(节选自《写字》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写字带给“我”感受苦乐参半,既有童年被禁锢的痛苦,也有可以用文字攻击敌人的快意。B.父母同为老师,对“我”教育却毫无艺术可言,表现了作者对一代人所受的教育方式的批判。C.初学写字的“我”偷偷地在学校的操场上写下“我是爸爸”,以此来发泄对父亲专制的愤懑不满。D.“我”的想象与“我”的成长故事交错进行,表现了儿童感性、跳跃、不循规矩的思维特点。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句中的“那个清早”告诉我们,故事的叙事时间与故事起点的时间并不吻合。B.从②⑤句可以看出,作者在以儿童视角和儿童心理讲述故事,语言也充满了童趣。C.③句的“停下来”是指自由的“童年”随着强制性的“学习”而被束缚了脚步。D.④句中的“约束”是说,汉字确有禁锢孩子头脑的作用,会大大限制孩子的想象力。8.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9.小说中的“狐狸”多次出现,含义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改江陵法曹参军。元和初,权知国子博士,分司东都,三岁为真。改都官员外郎,即拜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再贬封溪尉。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曰: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①,细木为桷②,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注释】①杗:屋梁。②桷:屋椽。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三岁A而孤B随伯兄C会D贬官岭表E会卒F嫂郑G鞠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比,等到,与《核舟记》中“其两膝相比者”中的“比”词义不同。B.绝,停止,与《三峡》中“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绝”词义相同。C.文中“然而公不见信于人”与“冗不见治”两句中的“见”词义相同。D.济,有益,有利。与诗句“直挂云帆济沧海”中“济”的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自读书开始,每天都会背下动辄千百字的文字。长大后更能通晓《六经》和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考中了进士。B.韩愈耿直忠贞,对上敢于犯颜直谏,因此屡遭贬谪。然而在百姓中却深受爱戴,百姓生了儿子大多用他的姓起名字。C.从文章前两段中韩愈不平坦的为官经历可以看出,《进学解》一文,其实是韩愈的感叹不遇、自抒愤懑之作。D.“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意思是说自己动辄遭受诽谤,而同时却名声益彰,表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谦退豁达。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2)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14.《进学解》中,学生对国子先生给予了怎样的评价?这样评价的目的是什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南乡子①苏轼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②。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注释】①此词作于北宋元丰四年(1081),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②渌醅:渌,清澈。醅,未滤的酒。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篇写黄昏景致,落日斜照,青翠的云山倒映在酒杯中,把一杯玉液都染成了绿色。B.杯中之酒由故乡岷山、峨眉山上的积雪融化而来,这奇特的想象也是思乡之情的表现。C.词的下阕用“暗”“乱”“湿”“回”等词,写出了春雨到来时人们的猝不及防,忙乱不止。D.全词虽未直接描述词人行为,却能感受到他被贬后无所适从,意欲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16.有人说,本词的下阕在写景之中蕴含着身世之感,请结合诗句谈谈这种说法可以成立的理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作者仿用《管子》中的话,表达尽可能多的招纳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归园田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强化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了诗人敢于向权贵挑战的不屈品格。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村落作为一种乡土生活的基本社区,以血缘为纽带,以地域为限制,显现了地缘关系和社群关系上相对疏离和隔膜的状态。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概略而真切地描绘了村落的有限规模和疏离关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是①。“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这是描绘园田居与其他村落之间相互疏隔的境况。这样的境况,令人想到春秋时代老子所描绘的“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寡国小民”状态。疏离与隔膜构成了空间和心理的双重屏障,这个屏障创设了村民相互认同和相互信任的环境,重情守义的村民在这样的环境里过着纯朴而现实的生活。“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在村落中或村落间的交往,是熟悉者之间的自然往来。一方面,自然的繁茂与乡亲间的殷勤是相互映衬的;另一方面,乡亲间的交往,是非功利的、无目的的,是乡亲情义需要的自然交往。费孝通说相对于城市或工业化社会的“机械的团结”,②。“机械的团结”是以功利为目的的、社会契约或法制化的组织。乡村的“有机团结”,是素朴单纯的,也是亲切自然的。18.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19.请结合材料,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0.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