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油气储运安全管理与应急方案_第1页
石油化工行业油气储运安全管理与应急方案_第2页
石油化工行业油气储运安全管理与应急方案_第3页
石油化工行业油气储运安全管理与应急方案_第4页
石油化工行业油气储运安全管理与应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化工行业油气储运安全管理与应急方案TOC\o"1-2"\h\u1038第一章石油化工行业油气储运安全管理概述 386641.1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3120911.1.1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3158691.1.2减少经济损失 3274901.1.3保护生态环境 368881.1.4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223141.1.5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112851.1.6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445271.1.7科技创新,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285441.1.8协同作战,形成合力 4141131.1.9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422065第二章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管理 429701.1.10日常维护与管理原则 457011.1.11日常维护与管理内容 434591.1.12定期检查与维修原则 5230961.1.13定期检查与维修内容 5133731.1.14安全评估原则 580531.1.15安全评估内容 512531.1.16改进措施 626236第三章油气储运过程安全管理 6139351.1.17输送设备的安全控制 6105251.1.18输送过程的安全控制 6100961.1.19装卸设备的安全管理 7285621.1.20装卸过程的安全管理 7151741.1.21储存设备的安全措施 7254841.1.22储存过程的安全措施 78583第四章风险评估与控制 8308181.1.23概述 8250511.1.24风险识别 8148551.1.25风险分析 860581.1.26风险评估 883141.1.27风险控制措施 8256771.1.28风险控制实施 8296301.1.29风险监测 950191.1.30预警系统 927816第五章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935931.1.31编制原则 9248311.1.32编制内容 10196471.1.33培训 10321991.1.34演练 10264401.1.35修订时机 10267941.1.36修订程序 10204221.1.37更新要求 1110713第六章应急资源与设施配置 11148091.1.38应急资源种类 1125331.1.39应急资源配置 11188311.1.40应急设施建设 11110941.1.41应急设施管理 12212801.1.42应急资源维护与保养 1297441.1.43应急设施维护与保养 1231045第七章应急处置与救援 12232361.1.44及时响应原则 12100791.1.45科学决策原则 1399801.1.46协同配合原则 1335351.1.47安全优先原则 1398641.1.48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组织体系 13149001.1.49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13218471.1.50加强应急处置协调 13292871.1.51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13156121.1.52组建专业救援队伍 13287711.1.53开展救援队伍培训 14295471.1.54加强救援队伍演练 14201041.1.55完善救援队伍激励机制 147361第八章调查与分析 14119901.1.56报告 14286811.1.57成立调查组 14156301.1.58调查取证 14325991.1.59分析 14273621.1.60处理建议 15178551.1.61逻辑分析法 15324091.1.62系统分析法 15209701.1.63因果分析法 1540441.1.64类比分析法 15231211.1.65专家咨询法 15110581.1.66责任的认定 15123991.1.67责任的追究 15239481.1.68处理 1510033第九章法律法规与标准 1658721.1.69法律法规概述 1694241.1.70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1634601.1.71标准概述 16244131.1.72标准的主要内容 17156521.1.73法律法规与标准的执行 1710921.1.74法律法规与标准的监督 1715927第十章油气储运安全管理与应急方案的实施与监督 1741821.1.75组织架构 17205471.1.76实施流程 1828331.1.77监督检查 18211411.1.78评估 1874721.1.79改进措施 19325361.1.80优化方案 19第一章石油化工行业油气储运安全管理概述1.1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油气储运作为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1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石油和天然气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资源。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供应链的稳定。保证油气储运过程的安全,才能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1.1.2减少经济损失油气储运过程中,一旦发生,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加强油气储运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发生的概率,减少经济损失。1.1.3保护生态环境油气储运过程中,如果发生泄漏、爆炸等,将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加强油气储运安全管理,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地球家园的可持续发展。1.1.4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油气储运往往伴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加强油气储运安全管理,有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二节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1.5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油气储运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从源头上防范的发生。这要求企业加强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对油气储运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保证设施安全运行。1.1.6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油气储运安全管理应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主体,落实安全措施。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岗位人员的安全职责,保证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1.1.7科技创新,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油气储运安全管理应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企业要积极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技术,加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1.1.8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油气储运安全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需要协同作战,形成合力。企业要建立健全与部门、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沟通协调机制,共同应对油气储运安全风险。1.1.9持续改进,追求卓越油气储运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要持续改进,追求卓越。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第二章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管理第一节储运设施的日常维护与管理1.1.10日常维护与管理原则油气储运设施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第一:保证储运设施的安全运行,预防的发生。(2)预防为主:对储运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及时发觉并消除安全隐患。(3)全面覆盖:对储运设施的各个部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与维护。(4)质量保障:保证维护与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储运设施的安全功能。1.1.11日常维护与管理内容(1)设备检查:对储运设施进行日常巡检,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发觉异常及时处理。(2)清洁保养:定期对储运设施进行清洁、除锈、涂漆等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外观整洁、运行良好。(3)零部件更换: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及时更换,保证储运设施正常运行。(4)安全防护:加强储运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防护栏杆、警示标志等。(5)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第二节储运设施的定期检查与维修1.1.12定期检查与维修原则(1)按计划进行:根据储运设施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检查与维修计划。(2)专业性强:检查与维修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3)数据支持:对检查与维修过程进行记录,积累数据,为设施改进提供依据。1.1.13定期检查与维修内容(1)设备功能检测:对储运设施的关键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如压力、温度等。(2)结构检查:对储运设施的结构进行检查,如管道、阀门、法兰等。(3)电气系统检查:对储运设施的电气系统进行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行。(4)安全设施检查:对储运设施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如消防器材、防护装置等。(5)维修与更换:根据检查结果,对发觉的问题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第三节储运设施的安全评估与改进1.1.14安全评估原则(1)客观公正:评估过程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2)科学合理:评估方法应科学合理,结合储运设施的特点进行。(3)动态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储运设施的安全管理策略。1.1.15安全评估内容(1)设备安全功能评估:对储运设施的安全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设备本身及配套设施。(2)环境安全评估:对储运设施周边环境进行安全评估,如地质、气象、交通等。(3)安全管理评估:对储运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进行评估。(4)人员素质评估:对储运设施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人员进行素质评估。1.1.16改进措施(1)设备更新:根据评估结果,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提高储运设施的安全功能。(2)管理优化:对安全管理策略进行优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3)人员培训: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4)应急预案完善:根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三章油气储运过程安全管理第一节油气输送过程的安全控制1.1.17输送设备的安全控制油气输送过程中,输送设备的安全性。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输送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以下为输送设备安全控制的关键点:(1)输送管道:应选用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的管道材料,保证管道的完整性。同时对管道进行定期检测,防止泄漏和破损。(2)泵和压缩机:保证泵和压缩机的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输送中断或。定期检查泵和压缩机的密封功能,防止油气泄漏。(3)阀门:合理设置阀门,保证输送过程中油气压力稳定。定期检查阀门的开闭状态,防止油气泄漏。1.1.18输送过程的安全控制(1)输送压力控制:合理设定输送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压力对输送设备造成损害。同时通过压力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输送压力,保证安全运行。(2)输送温度控制:油气输送过程中,温度控制。应合理设定输送温度,防止油气在输送过程中产生凝结或汽化现象。(3)输送流量控制:合理调整输送流量,保证输送过程平稳。通过流量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输送流量,防止超负荷运行。第二节油气装卸过程的安全管理1.1.19装卸设备的安全管理(1)装卸平台:保证装卸平台的安全稳定,防止因平台损坏导致油气泄漏。(2)装卸臂:选用具有良好密封功能的装卸臂,定期检查密封状态,防止油气泄漏。(3)装卸泵:保证装卸泵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油气泄漏。1.1.20装卸过程的安全管理(1)装卸操作规程:制定严格的装卸操作规程,保证操作人员遵守规程,防止发生。(2)装卸作业环境:保持装卸作业环境的清洁、整洁,防止油气泄漏引发火灾。(3)应急处置:制定装卸过程应急预案,保证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第三节油气储存过程的安全措施1.1.21储存设备的安全措施(1)储罐: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储罐,保证储罐的完整性。定期对储罐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泄漏和破损。(2)储罐附件:保证储罐附件(如安全阀、呼吸阀等)的正常运行,防止油气泄漏。(3)储罐区防火设施:在储罐区设置防火堤、防火间距等防火设施,降低火灾风险。1.1.22储存过程的安全措施(1)储存温度控制:合理设定储存温度,防止油气在储存过程中产生凝结或汽化现象。(2)储存压力控制:保证储存压力稳定,防止因压力波动导致储罐损坏。(3)检测与监控:定期对储存设备进行检测,实时监控储存状态,保证储存安全。(4)应急预案:制定储存过程应急预案,保证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第四章风险评估与控制第一节油气储运风险评估方法1.1.23概述油气储运风险评估是对油气储运过程中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的过程,旨在保证油气储运安全,降低发生的概率。本节主要介绍油气储运风险评估的方法及步骤。1.1.24风险识别(1)基于故障树分析(FTA)的风险识别:通过对油气储运系统进行故障树分析,识别可能导致发生的各种因素,为风险评估提供依据。(2)基于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的风险识别:通过分析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各个操作环节,识别可能导致的危险因素和操作失误。1.1.25风险分析(1)定性分析:采用专家评分法、德尔菲法等对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分析,评估风险程度。(2)定量分析:采用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1.1.26风险评估(1)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程度,将油气储运过程中的风险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2)风险评估指标:选择发生概率、损失程度、风险暴露度等指标,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第二节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1.1.27风险控制措施(1)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油气储运系统的安全功能。(2)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3)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1.1.28风险控制实施(1)制定风险控制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计划。(2)落实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风险控制责任,保证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实施。(3)监督检查:加强对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第三节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1.1.29风险监测(1)监测指标:选择与油气储运安全相关的指标,如压力、温度、流量等。(2)监测设备: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油气储运系统的运行状态。(3)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1.1.30预警系统(1)预警指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预警指标,如发生概率、损失程度等。(2)预警阈值:根据实际情况,设定预警阈值。(3)预警信息发布: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警阈值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预案。(4)预警系统与应急响应:将预警系统与应急响应相结合,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第五章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第一节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与内容1.1.31编制原则(1)科学性原则: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实用性原则:应急预案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指导实际应急操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完整性原则:应急预案应涵盖油气储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保证应急响应的全面性。(4)灵活性原则:应急预案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适应不断变化的应急需求。(5)协调性原则:应急预案的编制应与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相协调,保证应急响应的合规性。1.1.32编制内容(1)应急预案的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应急组织体系等。(2)应急预案的分则:包括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处理、应急恢复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措施。(3)应急预案的附件:包括应急组织架构图、应急资源清单、应急联系方式等。第二节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1.33培训(1)培训对象:油气储运企业全体员工。(2)培训内容: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内容、操作流程等。(3)培训方式:集中培训、现场演示、案例分析等。1.1.34演练(1)演练目的: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2)演练类型:桌面演练、实战演练等。(3)演练频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4)演练评估: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应急预案。第三节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新1.1.35修订时机(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化时。(2)企业组织结构、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时。(3)应急预案演练发觉问题需要整改时。(4)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调整时。1.1.36修订程序(1)组织相关部门对应急预案进行审查。(2)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订。(3)将修订后的应急预案报批。(4)发布修订后的应急预案。(5)对修订内容进行培训。1.1.37更新要求(1)应急预案的更新应保证与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相协调。(2)更新后的应急预案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3)更新过程应注重沟通协调,保证各相关部门的参与和支持。第六章应急资源与设施配置第一节应急资源的种类与配置1.1.38应急资源种类(1)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应急队伍、专业救援队伍、志愿者等。(2)物资资源:包括救援器材、防护用品、药品、照明设备、通信设备等。(3)技术资源:涉及油气储运过程中的监测、预警、处理等技术。(4)资金资源:保证应急工作所需的资金支持。1.1.39应急资源配置(1)人力资源配置:根据企业规模和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应急队伍,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应急能力。(2)物资资源配置:按照应急需求,合理储备救援器材和物资,保证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投入使用。(3)技术资源配置:加强与专业研究机构、高校等合作,引进先进的监测、预警和处理技术。(4)资金资源配置:保证应急资金充足,满足应急工作的实际需求。第二节应急设施的建设与管理1.1.40应急设施建设(1)应急指挥中心:建立统一指挥、协调高效的应急指挥中心,保证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2)应急物资储备库: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应急物资储备库,保证救援物资的快速调度。(3)应急通讯设施:建立可靠的应急通讯系统,保证发生时信息的畅通无阻。(4)应急照明设施:在现场配备足够的应急照明设备,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1.1.41应急设施管理(1)设施维护:定期对应急设施进行检查、维修,保证设施正常运行。(2)设施巡查:加强应急设施的日常巡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3)设施更新:根据技术发展和企业需求,及时更新应急设施,提高应急能力。(4)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设施的实际效果,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第三节应急资源与设施的维护与保养1.1.42应急资源维护与保养(1)人力资源维护与保养: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保证应急能力。(2)物资资源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更新救援器材和物资,保证其功能完好。(3)技术资源维护与保养:关注技术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监测、预警和处理技术。(4)资金资源维护与保养:保证应急资金充足,合理使用,避免浪费。1.1.43应急设施维护与保养(1)设施维护:定期对应急设施进行检查、维修,保证设施正常运行。(2)设施巡查:加强应急设施的日常巡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3)设施更新:根据技术发展和企业需求,及时更新应急设施。(4)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设施的实际效果,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第七章应急处置与救援第一节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1.1.44及时响应原则在石油化工行业油气储运过程中,一旦发生,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保证在第一时间内对进行处置。及时响应原则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应急响应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保证在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1.1.45科学决策原则应急处置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决策原则,根据的性质、规模和影响范围,科学评估风险,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置方案。同时要充分利用专业技术和设备,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性。1.1.46协同配合原则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部门、企业与社会力量之间要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协同配合原则要求各方在发生后,迅速沟通协调,共同应对。1.1.47安全优先原则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安全优先原则,保证在救援过程中,不发生次生灾害。安全优先原则要求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充分考虑救援人员的安全,采取安全可靠的救援措施。第二节应急处置的组织与协调1.1.48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组织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组织体系,明确各层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应急处置指挥系统。1.1.49制定应急处置预案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预案,包括类型、应急处置流程、救援力量部署、应急物资和设备保障等内容,保证在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1.1.50加强应急处置协调企业应加强与部门、社会力量的沟通协调,建立应急处置协调机制,保证在发生后,各方能够迅速响应,形成合力。1.1.51提高应急处置效率通过优化应急处置流程、加强应急处置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设备功能等措施,提高应急处置效率,缩短处理时间。第三节救援队伍的组建与培训1.1.52组建专业救援队伍企业应根据油气储运特点,组建专业救援队伍,包括救援指挥人员、技术人员、救援人员等,保证救援队伍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实战能力。1.1.53开展救援队伍培训企业应定期开展救援队伍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应急意识和心理素质。培训内容应包括案例分析、救援设备操作、救援技能训练等方面。1.1.54加强救援队伍演练企业应定期组织救援队伍进行实战演练,检验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水平。1.1.55完善救援队伍激励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救援队伍激励机制,激发救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保证救援队伍在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救援工作。第八章调查与分析第一节调查的基本程序1.1.56报告发生后,有关单位应立即启动报告程序,按照规定的时间、方式和内容,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情况,保证信息畅通。1.1.57成立调查组根据的性质、级别和影响范围,成立相应级别的调查组。调查组应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并保持相对独立。1.1.58调查取证(1)调查现场:对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发生时的环境、设备和人员情况。(2)采集证据:收集与有关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3)询问当事人和证人:了解发生经过、当事人和证人的所见所闻。(4)查阅相关资料:查阅单位的生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资料,了解发生前的状况。1.1.59分析(1)分析直接原因:通过对现场、证据和资料的分析,确定的直接原因。(2)分析间接原因:结合单位的生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分析的间接原因。1.1.60处理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处理建议,包括对责任人的处理、单位的安全整改措施等。第二节原因分析的方法1.1.61逻辑分析法通过逻辑推理,分析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找出的根本原因。1.1.62系统分析法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发生的各个因素,找出发生的系统原因。1.1.63因果分析法通过分析发生的因果关系,找出的根本原因。1.1.64类比分析法借鉴类似的经验教训,分析本次的原因。1.1.65专家咨询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分析,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第三节责任的追究与处理1.1.66责任的认定(1)直接责任:直接导致发生的人员应承担直接责任。(2)间接责任:对发生有影响但未直接导致的人员应承担间接责任。(3)领导责任:单位负责人对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1.1.67责任的追究(1)对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警告、罚款、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对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3)对领导责任人:依法给予警告、罚款、降职、撤职等处罚。1.1.68处理(1)对单位:依法给予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处罚。(2)对单位负责人:依法给予警告、罚款、降职、撤职等处罚。(3)对单位有关人员:依法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4)对单位的安全整改:督促单位按照调查组的建议进行安全整改,保证整改措施到位。第九章法律法规与标准第一节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1.1.69法律法规概述在油气储运安全管理领域,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规范油气储运企业的生产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为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对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管理、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专门针对石油天然气管道的保护工作,规定了管道建设、运营、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责任。(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以保证油气储运过程中的环境安全。1.1.70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培训。(2)安全生产管理: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管理,包括安全生产培训、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制定等。(3)处理:企业应建立健全报告和处理制度,对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第二节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相关标准1.1.71标准概述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相关标准是对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技术文件。以下为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相关的主要标准:(1)《油气输送管道设计规范》:规定了油气输送管道的设计原则、设计参数、管道材料等方面的要求。(2)《油气输送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了油气输送管道的施工、验收程序及质量要求。(3)《油气输送管道运行维护规范》:规定了油气输送管道的运行维护管理要求。1.1.72标准的主要内容(1)安全生产标准:包括安全生产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安全防护设施等方面的要求。(2)环境保护标准:包括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方法、环境保护设施等方面的要求。(3)质量管理标准: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要求。第三节法律法规与标准的执行与监督1.1.73法律法规与标准的执行(1)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2)企业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