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3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3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3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3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3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缘由。2.驾驭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结合材料,推断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其产生缘由。综合思维:结合实例,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人地协调观:通过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树立可持续的环境观。本节要点1.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变更应限制在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能损害其服务功能。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某些方面已超过其调整实力,损害其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从而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各种环境问题。3.技术更加达,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越大。可通过研发环境友好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实力,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4.环境问题的危害(1)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干脆危害:各种污染干脆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间接危害:部分污染物会残留或富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身体健康。(2)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干脆危害: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间接危害:造成自然环境服务功能损害,进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学问点一环境问题的产生自主梳理·探新知1.自然环境(1)自然环境是一个困难的系统。它由_太阳能__持续供应能量,物质能够从无机环境进入生命体,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从而完成物质的循环与_能量__的流淌。(2)自然环境能够通过_自我调整__维持稳定。(3)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变更要限制在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能损害自然环境的_服务__功能。2.环境问题的产生(1)缘由:工业革命后,资源的消费和_废弃物__的排放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_调整实力__,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产生环境问题。(2)主要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特殊提示:(1)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另一方面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实力。(2)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3.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1)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增加,所须要的_自然资源__数量和排放的废弃物数量也会增加。(2)人均资源消费量:人均资源消费量越高,对环境的影响越大。(3)技术水平:技术更加达,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人类通过研发_环境友好__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实力,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合作探究·释疑难问题探究材料一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依靠自然环境去帮助我们复原健康。多少年以来,人们从自然界中找寻治疗疾病的方法。植物为现代医药供应了有效的成分,比如制作阿司匹林的成分。顺势疗法的医药也是大量利用植物成分的。从金钱的角度看,可入药的植物的价值是无法估算的。世界上这些以植物作为基础的药物的总价值大约是6000亿美元。然而,对可入药植物和动物的需求导致这些物种濒危,如传统药物用乌龟入药导致这个物种的极度衰落。材料二明朝的“药圣”李时珍在采药撰写《本草纲目》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400年后的今日,很多珍贵的中草药和动物药材已很难找寻了,并且很多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削减、有毒成分增多。照此下去,中草药将不存在,中医将难以发展。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2)产生这些问题的人为缘由是什么?提示:(1)动植物资源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削减;环境污染严峻,药材被污染。(2)大肆捕杀野生动物和过度采集自然药材;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水土污染严峻。归纳拓展1.环境问题的分类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含义由自然界本身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加的环境问题由人类不适当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即狭义的环境问题表现自然灾难地方病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举例地震、海啸、泥石流、台风、干旱等低氟区的龋齿、高氟区的氟骨症、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等森林毁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次生盐渍化、物种灭亡等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相互联系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很难截然分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叠加,形成“复合效应”。这种“复合效应”使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困难。例如,修建水库大坝可能诱发地震,过量开采地下水易引起局部地区地面下沉或塌陷2.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含义主要指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实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环境破坏和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表现多表现为环境某个或某几个组成要素受污染或破坏,多为局部的环境问题多表现为环境各组成要素整体退化,多为整体性的环境问题举例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森林毁坏、土地荒漠化、物种灭亡、自然景观破坏等分布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相互联系环境污染,尤其是全球性环境污染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反过来,生态破坏也会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二者都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3.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1)人口数量(2)人均资源消费量(3)技术水平4.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辩证关系内容实质人类与环境的对立性人类以主观需求、主观相识评价环境,力求排斥环境中不须要的方面;环境则以客观属性排斥人类违反规律的改造活动人类活动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的对立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性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环境;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也离不开人类的建设与爱护人类活动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的统一人类个体通过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人类种群通过个体的生生死死,在生生不息的繁衍中实现着与环境的相互转化典例剖析例题1读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D)A.甲—自然资源 B.乙—人口C.丙—自然环境 D.丁—经济系统(2)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C)①过度开采导致自然环境供应功能下降②过度排放废弃物超过自然环境的调整实力③生产活动导致工农业废弃物排放④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废弃物排放到甲,故甲表示自然环境,A错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中的自然资源发展产业活动,故乙表示自然资源,B错误;产业活动的产品供人类消费,图中产品消费指向丙,故丙表示人口,C错误;丁与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并列,故丁表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系统(生态、社会、经济)中的经济系统,D正确。第(2)题P是人类从环境(生态系统)中获得资源的过程,人类对资源过度开发超过其再生实力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供应服务功能下降,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①④正确;过度排放废弃物、生产活动导致工农业废弃物排放不属于从生态系统中获得资源的过程,②③错误。故选C。对点训练❶(2024·襄阳检测)重金属污染是威逼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下图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会产生重金属污染的生产活动有(B)①种植水稻②煤炭燃烧③铜矿冶炼④饲养家禽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D)①呼吸②饮泉③食菜④吃鸡A.①②③ B.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有色金属冶炼是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生产活动,即煤炭燃烧和铜矿冶炼会产生重金属污染。故B正确。第(2)题,据图可知,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来自周边环境,从环境和食物中(水、蔬菜和家禽)摄取,重金属污染物不会通过空气进入人体。故D正确。学问点二环境问题的危害与治理自主梳理·探新知1.使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受到损害(1)_供应__服务功能下降,导致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2)调整服务功能失常,使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增加_自然灾难__的风险。(3)_文化服务__功能降低,会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等。2.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1)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干脆损害人的_生活质量__和健康。(2)有些污染物质会残留或富集在_农产品__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3.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不仅干脆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也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造成损害,进而制约_社会经济__发展。合作探究·释疑难问题探究黄土高原历史上曾经是林草茂密的地区,但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加上植被遭破坏和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峻,造成了目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要想复原到原来的状况几乎是不行能的。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峻的主要缘由是什么?(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危害是什么?(3)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生物措施是什么?提示:(1)黄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严峻。(2)导致土壤肥力丢失;诱发地质灾难;导致河道淤积,引发洪涝灾难使生态环境退化,制约了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等。(3)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归纳拓展1.环境问题的危害危害主要表现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①供应服务功能下降,导致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②调整服务功能失常,使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③文化服务功能降低,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①环境污染会干脆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②有些污染物会残留或富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短缺、污染严峻,生态破坏会严峻制约社会经济发展2.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内涵地位目标生态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实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削减废物,变更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2)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分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目标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以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增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消费模式提倡高消费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标准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效益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3.土地退化的防治(以土壤侵蚀为例)主要缘由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防治原则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强调将防治工作与消退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以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防治措施生物措施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复原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工程措施水利工程有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有修建梯田、淤地坝等农牧业措施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纳各种爱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典例剖析例题2读某市有色金属工业产业链结构图。据此完成(1)~(2)题。(1)据图可以推断该地的有色金属工业(A)A.利用效率高 B.结构较为单一C.靠近广袤的市场 D.综合利用差(2)图示产业链对环境的影响是(B)A.加剧地面沉降B.有效降低酸雨危害C.水土流失严峻D.固体垃圾占用大量土地解析:第(1)题,据图可以推断该地的有色金属工业没有废弃物排放,资源利用效率高,A正确;结构较为完整,B错误;不能体现靠近市场,C错误;综合利用率高,D错误。第(2)题,图示产业链将酸性气体回收制酸,对环境的影响是有效降低酸雨危害,B正确;对井下进行填充,削减地面沉降,A错误;对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合理,水土流失较轻,C错误;固体垃圾回填矿井,占用土地少,D错误。对点训练❷雾霾是一种灾难性天气,下图为某城市雾霾前后对比图。读图,完成(1)~(2)题。(1)雾霾天气对我们生产生活产生的主要不利影响有(C)①雾霾天气出现后,能见度降低,交通事故增多②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期延长③危害人体健康④易形成酸雨⑤迫使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A.①②③ B.①③⑤C.①③④ D.②③④(2)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的缘由有(B)①臭氧层的破坏②大量砍伐森林③工业生产向大气中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④太阳黑子的大爆发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解析:第(1)题,雾霾天气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交通事故增多,①正确;大气的减弱作用增加,太阳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影响农作物生长,②错误;雾霾天气会危害人体健康,③正确;发生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易形成酸雨,④正确;工业结构调整升级不属于不利影响,⑤错误。故选C。第(2)题,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增加造成的,近年来引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的主要缘由是工业生产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以及大量砍伐森林使森林汲取的二氧化碳含量削减,②③正确;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影响是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①错误;太阳黑子的大爆发不会导致温室效应,④错误。故选B。一、主要环境问题策略指导环境问题主要成因主要分布危害防治措施土地荒漠化沙漠化气候干旱,降水量小;滥伐、滥垦、滥牧,植被破坏,水资源利用不当干旱半干旱区、季风区的边缘地带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退化爱护好现有植被;跨流域调水,引水浇灌;加强管理,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地表土层薄;地形坡度大;降水集中,冲刷作用强;植被破坏石灰岩广布的高原、山地土地退化,山地成为荒漠,人畜饮水困难禁止陡坡垦荒;封山育林水土流失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有;过度开垦和放牧,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流水侵蚀严峻的山地丘陵,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东南丘陵地区破坏耕地,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丢失,造成农业减产;淤积河道、湖泊等,加剧洪涝灾难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建梯田等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锐减;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全球极冰溶化,海平面上升,沉没沿海低地;极端天气事务增加大力植树造林;削减矿物燃料的运用量酸雨运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世界:西欧、北美、日本。我国:主要在南方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等;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对矿物燃料进行脱硫处理,加强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臭氧层破坏人类大量运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的氟氯烃类物质增多,消耗大量臭氧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上空紫外线辐射增加,损害人的免疫力,导致皮肤癌等疾病禁止或削减氟氯烃类物质的排放森林锐减烧荒开垦、开拓农牧场;商业性木材采伐;不合理的生物资源利用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东南亚等地,以巴西为主生物多样性削减;影响全球气候加强管理与爱护,建立自然爱护区;设立国际基金;激励爱护性开发淡水资源危机地球上淡水所占比例小,可供运用的水资源少;水资源的奢侈和污染;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匀称非洲、西亚等地区;我国的华北地区不利于工农业生产;影响人类生存发展修水库蓄水;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削减自然灾难;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利用;环境污染遍及全球,热带雨林地区最突出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物种灭亡建立自然爱护区;人工繁殖或培植矿产资源短缺人类无安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数量有限;奢侈严峻矿产资源分布较少以及经济发达、资源需求大的地区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找寻替代品;加强综合利用考题展示(2024·山西临汾高二联考)巴巴多斯(如下图)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最东端,为珊瑚石灰岩海岛国家,国土面积较小,四周被海洋环绕,生物物种较稳定。一场热带风暴将蓑鲉(一种有毒鱼种,主要以甲壳动物为食,食量较大)带到加勒比海,并在当地大肆繁衍。据此完成(1)~(3)题。(1)该国现今最担忧的环境问题是(B)A.淡水枯竭 B.气候变暖C.酸雨危害 D.臭氧层破坏(2)巴巴多斯生物物种较稳定的主要缘由是(D)A.岛屿面积较大B.纬度低,终年光热足够C.地处板块内部D.位置独立,受外界干扰少(3)蓑鲉大肆繁衍可能会(C)A.引发水土流失B.造成土地荒漠化C.破坏当地生态平衡D.破坏珊瑚结构解析: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该国虽然国土有限,淡水资源不足,但降水丰富,水资源更新快,不会枯竭,A错;由材料可知,该国为海岛国家,国土面积较小,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有可能使该岛国生存空间减小,进而威逼国家平安,B对;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该国工业化水平低,四周环海,海风吹拂强,酸雨危害较小,C错;臭氧层破坏虽然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但最严峻的区域在南极上空,尚不足以威逼该国的平安,D错。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岛面积较小,A错;由图可知,该岛纬度低,终年光热足够,该岛生物生存环境较好,但与物种稳定性关系不大,B错;地处板块内部与物种稳定性关系不大,C错;该岛位于加勒比海,相对独立,受外界干扰少,外界物种入侵少,生物物种较稳定,D对。第(3)题,由材料可知,蓑鲉是鱼类,其大肆繁衍对地面影响小,不会引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A、B错;由材料可知,蓑鲉主要以甲壳动物为食,食量较大,其大肆繁衍会破坏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但对珊瑚虫影响小,不会破坏珊瑚结构,C对、D错。二、环境问题答题思路策略指导1.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应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材料入手,推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是属于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从而结合有关的学问分析推断该环境问题的特征及在其他区域的分布等。2.分析缘由一般包括自然缘由和人为缘由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缘由造成的,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的,因此人为缘由是分析的重点。3.分析后果与危害主要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回答问题时要精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时两方面都要分析到,不行偏颇。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扬、教化类的措施等,应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详细分析如下表所示。主要问题详细措施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削减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运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加环境自净实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根本在于复原生态,因此,首先要变更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复原植被、水域等增加环境的平衡调整功能资源短缺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削减奢侈、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考题展示(2024·河南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为脱贫致富,2015年云南省元谋地区在干热河谷北部荒坡地引种台湾青枣(属常绿小乔木,植株生长极为旺盛),三年后土地出现了问题。2024年当地采纳台湾青枣—芝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近4个月)间作栽培新模式,缓解了出现的土地问题。4月份对青枣主枝进行回缩修剪和芝麻播种是台湾青枣—芝麻间作栽培技术的关键。下表为当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1)~(3)题。年均降水量降雨集中月份年蒸发量年平均温613mm5—8月3911mm21.9℃(1)推想当地引种台湾青枣后坡地出现的主要土地问题是(C)A.黑土流失 B.土壤次生盐渍化C.土壤失水严峻 D.土地沙漠化(2)间种草本植物选择芝麻,主要因为芝麻(B)A.可以改善次生盐渍化B.生长期与雨季相一样C.产量高利于当地脱贫D.收割后秸秆可以还林(3)与传统单一种植台湾青枣比,该间作栽培新模式能够(C)A.增加地表径流量 B.增加区域降水量C.增加地下径流量 D.削减下渗量解析:第(1)题,当地干热河谷蒸发量大,年蒸发量高达3911mm;同时雨季坡地会出现水土流失;青枣为生长旺盛的小乔木,蒸腾作用强,引种以后会进一步加剧土壤的干旱程度,故当地引种台湾青枣后坡地出现的主要土地问题是土壤失水严峻,C项正确;此地无黑土分布,A项错误;坡地利于排水,不会出现次生盐渍化,B项错误;当地多岩溶地貌,可能出现的是石漠化,D项错误。故选C。第(2)题,由第(1)题分析可知,当地引种台湾青枣后坡地出现的主要土地问题是土壤失水严峻,间种草本植物目的是缓解土壤干旱的问题。选择芝麻是因为其生长期与雨季高度吻合,可以有效地增加地表覆盖,保持水土,涵养水源,B项正确;坡地利于排水,不存在次生盐渍化现象,A项错误;当地的芝麻产量凹凸无法获得信息支持,C项错误;全部草本都可以还林,不是芝麻所特有的,D项错误。故选B。第(3)题,4月份对青枣主枝进行回缩修剪和芝麻播种是台湾青枣—芝麻间作栽培技术的关键,间作期内,芝麻覆盖可以增加雨水下渗,进而增加地下径流,削减地表径流,A、D项错误,C项正确;区域降水量是较大尺度的因素所影响的,间作栽培新模式并不能增加区域降水量,B项错误。故选C。一、单项选择题读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关系图。回答1~2题。1.图中①②所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D)A.①为生物多样性削减;②为环境污染B.①为环境污染;②为资源短缺C.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生物多样性削减D.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环境污染2.依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人口保持零增长,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B.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规模,成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C.人口增长必定会带来环境问题D.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口问题解析:第1题,大量索取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破坏;进入环境的废弃物超出环境的自净实力导致环境污染。第2题,即使人口零增长,由于人类世代的无限持续和个人需求的不断增长,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限制住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规模,成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人口合理增长不会带来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2024·济南检测)2024年冬奥会由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为满意冬奥会需求,延庆小海坨山区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场地。小海坨山坐落于北京延庆西北部,区内有多种国家级爱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如图)因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被人类肆意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有学者担忧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小海坨山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据此完成3~4题。3.大花杓兰种群逐年减小,体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D)A.草场退化 B.森林资源匮乏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削减4.大花杓兰数量削减的缘由是(D)①生长环境遭到破坏②水土流失③土地退化④人类高强度采挖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3题,大花杓兰种群逐年减小,强调的是植被的“种群”,故体现了生态环境问题中的生物多样性削减。故选D。第4题,依据材料“有学者担忧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小海坨山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推断,大花杓兰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是其数量逐年削减的缘由,①正确;依据“被人类肆意采摘、盗挖”可知,人类高强度采挖也是大花杓兰数量逐年削减的缘由,④正确。故选D。(2024·九江检测)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因氮磷等养分物质富集,使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水体富养分化现象。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西部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蓝藻水华的发生最早记录可追溯到19世纪末。1980年以来,甲湖蓝藻水华频发,富养分化严峻。2024年年初,甲湖流域起先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据此完成5~6题。5.推想在19世纪末,图示①②③④水域中最易出现水体富养分化的是(B)A.①水域 B.②水域C.③水域 D.④水域6.1980年以来,该流域蓝藻水华频发的主要缘由是(C)A.退田还湖使湖泊面积扩大B.修建水闸使水体不易排出C.生产生活排放污染物增加D.全球变暖使区域气温上升解析:第5题,依据材料“甲湖流域西部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蓝藻水华的发生最早记录可追溯到19世纪末”可知,西部河流将西部地区出露的磷大量带至②水域,造成水体富养分化,因此最易出现水体富养分化的是②水域。故选B。第6题,退田还湖使湖泊面积扩大,有利于降低氮磷物质浓度,有利于减轻水体富养分化,A错误;修建水闸使水体不易排出,可能加剧水体富养分化,但是修建的时间无法确定,B错误;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生产生活排放污染物增加,水中氮磷物质增加,水体富养分化加重,C正确;全球变暖会使气温上升,但升温幅度不大,D错误。故选C。(2024·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蒙古中学高二期中)读车速与NOx排放量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在平均时速小于35km时,汽车尾气中NOx的排放量和车速的关系是(B)A.正相关 B.负相关C.无关系 D.等比关系8.下列各项措施中较为合理且能有效削减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是(A)A.改善道路状况,适度提高汽车行驶速度B.大力发展货车数量,限制公共汽车数量C.增加公共汽车站,削减市民候车时间D.建立绿化隔离带,实行人车分道行驶解析:第7题,图中可以看出,车速小于35千米时,车速越低,汽车尾气中NOx的排放系数越高,即车速与NOx的排放量存在负相关的关系,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时速小于35km时,车速与NOx排放量的呈负相关的关系,所以改善城市道路,适度提高汽车行驶速度,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就少,A正确;限制公共汽车数量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