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广州初中语文八年级期末模拟卷2一.试题(共13小题)1.(2023秋•花都区期末)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翘首/翘舌要塞/塞翁失马 B.遏制/竭力踌躇/一筹莫展 C.秀颀/崎岖记载/千载难逢 D.提拔/跋涉撺掇/笔耕不辍2.(2023秋•花都区期末)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仲裁绯红洗涤惟妙惟肖 B.锁屑婆娑蹒跚不折不饶 C.喧嚣溺爱闲熟坦荡如底 D.峻俏匿名推祟恹恹欲睡3.(2023秋•白云区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最深恶痛疾。 B.日本政府今年启动耸人听闻的“排海事件”,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和反对。 C.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公安系统主动作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各项工作可圈可点。 D.每天都会有许多儿童在巴以冲突中伤亡,祸不单行,不少记者也在冲突中不幸遇难。4.(2023秋•白云区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公安机关通过国际执法的合作,成功地将一批潜逃境外的诈骗嫌疑人缉捕回国。 B.残疾人普遍呈现出就业率低的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生理障碍等因素制约造成的。 C.大部分年轻人在吃饭时养成了边吃饭边用手机上网,这种行为会造成消化系统紊乱。 D.中国年反映的尽管是中国人一直抱有的团圆意愿,还有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5.(2023秋•增城区期末)学校组织学生对网购情况进行调查,请你参与调查并完成相关任务。(1)关于网购,某同学从网上搜集了一则材料,请你在横线上补填一个句子,使之能领起下文。经过十多年发展,。不仅网购已经蔚然成风,而且开网店也成为一种创业模式。网购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尤其是价格优势,使得网购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网购包罗万象,任何商品都可以网购,消费者动动手指或者鼠标就能让喜爱的商品送达家中,这样的购物形态已经开始普及,现在,一些实体店出现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网购造成的。(2)某机构曾对大学生的网购支付方式做了抽样调查,结果如下。请你阅读表格,请简要概括其主要信息。大学生网购支付方式调查表支付方式支付宝非支付宝网络支付货到付现金邮局汇款付款银行转账分期付款所占比例37.2%20.8%33.4%1.2%6.2%1.2%(3)小雨的妈妈是一名网购达人,经常在各大购物网站闲逛,一逛就是好几个小时。还买了许多不适用的商品。假如你是小雨,想要劝说妈妈少网购。你会怎么说?6.(2023秋•越秀区期末)用典是诗歌中常见的手法,可以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情感。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诗句。题目作者诗句提示《野望》王绩①诗人借用典故,表达了自己隐居不仕的情感。《雁门太守行》李贺②诗人借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忠君爱国的情感。7.(2023秋•荔湾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水经注》)乙江水又东径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经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笥,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选自郦道元《水经注》)(1)下列加点子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自非亭午夜分/自以为大有所益B.属引凄异/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C.江水又东径巫峡/一狼径去D.涌起数十丈/果得于数里外(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或圆如箪,或方似笥,若此者甚众。(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描绘三峡春冬之景,动静结合,绘声绘色,诗情画意融为一体。B.乙文介绍了巫峡的情况,指出这里的山势比三峡其他地方更为高耸。C.甲、乙两文都写到了三峡地形的险峻,甲文还借用渔歌强化了这一点。D.甲、乙两文都同时使用说明和描写两种表达方式,乙文还穿插了记叙。(4)从两则选文来看,骊道元对三峡的介绍包括多个方面,具体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的?请结合两篇选文简要概括。8.(2023秋•南沙区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9.(2023秋•花都区期末)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班级组织“我们的互联网”综合性学习,小穗参与其中的“网络词语小研讨”活动,搜集了一些材料。材料一:《语言文字周报》每年评选“十大网络流行语”,以下网络词语选自该榜单2022年、2023年数据。“冤种”,最初是一些东北的博主用此口头语自嘲。“公主,请……”,源自某短视频平台博主的一个创作。视频里,一位父亲用粉色电瓶车接女儿,女儿要求父亲说一句“公主,请上车”才肯上车,结果父亲觉得是无理取闹,独自骑着电瓶车就走了。“团长”,疫情防控期间,他们无偿组织团购和分发生活物资,被亲切地称为“团长”。“刺客”,指一些外表普通、未明码标价的高价商品。“特种兵旅游”,暗示这种旅游方式的“极限挑战”特性,就像特种兵需要在严峻的环境下完成军事任务,“特种兵旅游”要快速、高效地完成旅游打卡的任务。(整理自光明网)材料二:2023年初,中国青年报社对1217名青年进行一项关于网络词语的调查。受访青年中,00后占29.3%,90后占50.0%,80后占20.6%。男性占39.3%,女性占60.7%。“你在哪些情况下不喜欢网络流行语?”60.8%的受访青年指出是不分场合使用网络流行语,获选率最高。以下是更多调查数据。表1你在什么场景使用网络词语?调侃生活发泄情绪拉近关系活跃气氛凑热闹跟别人一起怕跟不上流行懒得过脑子又必须表态不想好好说话、叛逆一下61.5%45.2%42.0%33.2%28.5%18.8%表2你对网络词语的流行怎么看?反映出大众对语言的宽容度变高体现了自嘲娱乐的心态网络时代需要更加精简浅层的表达大众对流行文化的盲目跟风缺少文化积淀61.1%60.6%47.1%37.6%20.9%(整理自《中国青年报》)材料三:网络词语产生常见途径有以下几种:1.旧词新解所谓旧词新解就是这个词原本就存在,但是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2.语音改用第一,方言影响。有时用方言中的语音来替代普通话中的语音会产生新鲜感,所以此类网络词语受到网民的欢迎。第二,误写正用。拼音输入法默认排名第一的词语往往被想当然地输入。有些网民为了表达上的求新求异,甚至刻意创造了很多类似的谐音词,如用“驴友”谐音“旅友”。第三,语音连读。如“这样子”念得比较快听起来像“酱紫”。既符合网民语言表达的浅显化,又显示出网络语言的流行时尚。3.网络环境影响广为人知的“雷人”等词就是来自网络时事新闻或网友对其的评论。(整理自学术资源数据库“中国知网”)材料四: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过界了,很多青少年不分场合地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在需要使用书面语的时候,或者在进行严肃性问题讨论时,也夹杂着网络流行语。有研究认为,在书面表达能力尚未完全形成之时,过度“玩梗”不仅会破坏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与丰富性,也会对文本理解能力、人文素养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而当“玩梗”玩成一种习惯,网络用语自带的戏谑、夸张等风格还可能导致青少年儿童在自我表达、价值取向上剑走偏锋,给身心健康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另外,此起彼伏的“网梗”实际源自无穷无尽的网络空间。倘若青少年儿童过度沉迷其间,致力于成为造梗玩梗的“弄潮儿”,可能会在理解力、自制力尚未达标的年纪就早早卷入娱乐文化、游戏世界的浪潮,为个人的成长之路带来更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前不久,国家网信部门已经针对使用“网络烂梗”对未成年人进行侮辱谩骂等突出问题开展了重点整治。相比之下,学校和家庭更需要为孩子合力打造规范文明、向上向善的语言环境。一方面,需要在同孩子的探讨中,一起对形形色色的“网梗”做好“阅读理解”、正误判断;另一方面,更要为孩子积极推荐适龄的口语和阅读素材,树立起“谈吐得体”的正面榜样,通过明辨是非好坏的自我判断,培养对于“网络烂梗”的“免疫力”。青少年自身也需要有所为。例如,多读纸质书少看短视频,创造默读和静观的主动思考空间;读原著,接触完整的原典思想和智慧,才有“再输出”的知识冲动,促进文字思想。并且,戒除对网络词语的依赖,多用完整的文字表达,有意识地用“生活语言”替代那些脱口而出的“魔性语言”。(整理自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光明网)(1)小穗对材料二中国青年报社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受访青年中男性占比低于女性,这或会影响调查结果。B.青年了解网络词语的途径不少,但大都是线上的途径。C.青年们使用网络词语的场景大都是很正式的社交场合。D.有些青年对网络词语的流行现象持有不太认可的态度。(2)小穗根据材料,判断了几个网络词语的产生途径,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所列网络词语的产生途径不包含“误写正用”“语音连读”。B.“冤种”一词来自一些东北博主,故其产生途径应该是“方言影响”。C.“公主,请⋯⋯”源自网络视频,产生途径应该是“网络环境影响”。D.“团长”“刺客”这两个网络词语的产生途径应该属于不同的类型。(3)小穗根据材料,梳理了网络词语流行的问题与对策,其中恰当的一项是A.当前网络词语流行的问题,就在于青少年儿童越界、过度使用网络词语。B.过度使用网络词语,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语言、心理等多方面负面影响。C.相较学校和家庭为未成年营造良好语言环境,网信部门的整治更为重要。D.青少年不应当使用网络词语,需多看纸质书,多以完整的文字表情达意。(4)搜集资料是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请结合小穗的做法,为同学们提炼出围绕现象搜集资料的具体策略。10.(2023秋•白云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秋天的音乐(冯骥才)①你每次上路出远门千万别忘记带上音乐,只要耳朵里有音乐,你一路上对景物的感受就全然变了。它不再是远远呆在那里、无动于衷的样子,在音乐撩拨你心灵的同时,也把窗外的景物调弄得易感而动情。你被种种旋律和音响唤起的丰富的内心情绪,这些景物也全部神会地感应到了,它还随着你的情绪奇妙地进行自我再造,你振作它雄浑,你宁静它温存,你伤感它忧患,也许同时还给你加上一点人生甜蜜的慰藉……它使你一下子看到了久藏心底那些朦胧模糊或被时间湮没了的感受……②十月,我背个大挎包,去往东北最北部的大兴安岭。赶往火车站的路上,忽然发觉只带了录音机,却把音乐磁带忘记在家,恰巧路过一个朋友的住处,他是音乐迷,便跑进去向他借。他给我一盘说是新翻录的,都是“背景音乐”。我问他这是什么曲子,他怔了怔,看我一眼说:③“秋天的音乐。”④他多半随意一说,搪塞我。这曲名,也许是他看到我被秋风吹得松散飘扬的头发,灵机一动得来的。⑤火车一出山海关,我便戴上耳机听起这秋天的音乐。开端的旋律似乎熟悉,没等我怀疑它是不是真正地描述秋天,整个身心就进入秋天才有的一种异样温暖甜醉的感受里了。⑥我把脸颊贴在窗玻璃上,挺凉,带着享受的渴望往车窗外望去,秋天的大自然展开一片辉煌灿烂的景象。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这收割过的田野上,整个大地像生过婴儿的母亲,幸福地舒展在开阔的晴空下,躺着,丰满而柔韧的躯体!真正的富有感,是属于创造者的;真正的创造者,才有这种潇洒而悠然的风度……一只鸟儿随着一个轻扬的小提琴旋律腾空飞起,它把我引向无穷纯净的天空。任何情绪一入天空便化作一片博大的安寂。这愈看愈大的天空有如伟大哲人恢宏的头颅,白云是他的思想。有时风云交汇,会闪出一道智慧的灵光,响起一句警示世人的哲理。此时,哲人也累了,沉浸在秋天的松弛里。它高远,平和,神秘无限。那乘着小提琴旋律的鸟儿一直钻向云天,愈高愈小,最后变成一个极小的黑点儿,忽然“噗”地扎入一个巨大、蓬松、发亮的云团……⑦接下去的温情和弦,带来一片疏淡的田园风景。秋天消解了大地的绿,用它中性的调子,把‘一切色泽调匀。和谐又高贵,平稳又舒畅,只有收获过了的秋天才能这样静谧安详。几座闪闪发光的麦秸垛,这儿一只那儿一只慢吞吞吃草的杂色的牛……近景从眼前疾掠而过,远景跟着我缓缓向前,大地像唱片慢慢旋转,耳朵里不绝地响着这曲人间牧歌。⑧一株垂死的老树一点点走进这巨大唱片的中间来。它的根像唱针,在大自然深处划出一支忧伤的曲调。心中的光线和风景的光线一同转暗,即使一湾河水强烈的反光,也清冷,也凄凉。一切阴影都化为行将垂暮的秋天的愁绪;萧疏的万物失去往日共荣的激情,各自挽着生命的孤单……春的萌动、颤栗,夏的喧闹、繁华,全都消匿而去,无可挽回。不管它曾经怎样辉煌,怎样骄傲,怎样光芒四射,毕竟过往不复。人生是一次性的;生命以时间为载体,这就决定人类以死亡为结局的必然悲剧。谁能把昨天和前天追回来,哪怕再经受一次痛苦的诀别也是幸福,还有那做过许多傻事的童年,都与这老了的秋天一般去之遥远了!一种浓重的忧伤混同音乐漫无边际地散开,渲染着满目风光。我忽然想喊,想叫这列车停住,倒回去!⑨突然,一条大道纵向冲出去,黄昏中它闪闪发光,如同一支号角嘹亮吹响,声音唤来一大片拔地而起的森林,像一支金灿灿的铜管乐队,奏着庄严的乐曲走进视野。来不及分清这是音乐还是画面变换的原故,心境陡然一变,刚刚的忧愁一扫而光。当浓林深处一棵棵依然葱绿的幼树晃过,我忽然醒悟,秋天的凋谢全是假象!⑩它不过是在寒飙来临之前把生命掩藏起来,把绿意埋在地下,在冬日的雪被下积蓄与浓缩,等待下一个春天里,再一次加倍地挥洒与铺张!既然每个生命都在创造,那么,死亡,不就仅仅是一种生命的转换,旋律的变化,画面的更迭吗?那么,世间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庄严、更神圣、更迷人?为了再生而奉献自己的伟大的死亡啊……⑪秋天的音乐已如圣殿的声音;这壮美崇高的轰响,把我全部身心都裹住、都净化了。我惊奇地感觉自己像玻璃一样透明。⑫这时,忽见对面坐着两位老人正在亲密交谈。残阳把他俩的脸晒得好红,条条皱纹都像画上去的那么清楚。人生的秋天!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所有精力为这世界付出,那满头银丝不是人间最值得珍惜的么?我不觉想对他俩说些美好的话。我摘下耳机,未及开口,却听他们正议论关于单位里上级和下级的事,哪个与哪个明争暗斗,哪个是后患而必须……我惊呆了,以致再不能听下去,赶快重新戴上耳机,打开音乐,再听,再放眼窗外的景物。奇怪!这一次,秋天的音乐,那些感觉,全没了。⑬“音乐原本是欺骗人生的。”在我返回家,把这盘录音带送还给我那朋友时,把这话告诉他。他不知道我为何得到这样的结论,我也不知道他为何对我说:“音乐其实是安慰人生的。”……(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⑥段写鸟的飞翔,会让我们联想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意境。B.文中以音乐的旋律作为背景描写秋景,打通了视觉和听觉,营造出奇妙独特的氛围。C.本文运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介绍音乐知识,让我们对音乐有所了解。D.作者一出山海关,情感随着音乐由舒展开阔到平和宁静然后到凄凉,最后振奋昂扬。(2)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①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这收割过的田野上。(从修辞手法的角度)②我惊呆了,以致再不能听下去,赶快重新戴上耳机,打开音乐,再听,再放眼窗外的景物。(从描写的角度)(3)文章第⑧至第⑩段,写秋景时还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作者是如何由秋景联想到生死的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4)本文结尾,作者认为“音乐原本是欺骗人生的”,朋友却说“音乐其实是安慰人生的”。这两种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11.(2023秋•增城区期末)作文。请以《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12.(2023秋•越秀区期末)读书可学方法。读《昆虫记》,可以了解很多科学研究的方法,请你结合阅读体验完成下表。研究方法具体事例科研精神野外观察法长时间趴在地上观察蚂蚁。③①事例一:用炮声检验蝉是否是聋子。事例二:为测量螳螂的筋力究竟能够有多大,提供活的蝗虫、蚱蜢或者最大个儿的蜘蛛给螳螂吃。比较观察法②13.(2023秋•越秀区期末)读书需品评论。请你任选以下一句话,结合名著的具体内容,写写你对“史诗”二字的理解。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评论:“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法国作家雨果说《昆虫记》不愧为“昆虫的史诗”。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广州初中语文八年级期末典型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试题(共13小题)1.(2023秋•花都区期末)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翘首/翘舌要塞/塞翁失马 B.遏制/竭力踌躇/一筹莫展 C.秀颀/崎岖记载/千载难逢 D.提拔/跋涉撺掇/笔耕不辍【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解答】A.有一对读音不同,qiáo/qiàosài/sài。B.有一对读音不同,è/jiéchóu/chóu。C.每对读音都相同,qí/qízǎi/zǎi。D.有一对读音不同,bá/báduo/chuò。故选:C。2.(2023秋•花都区期末)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仲裁绯红洗涤惟妙惟肖 B.锁屑婆娑蹒跚不折不饶 C.喧嚣溺爱闲熟坦荡如底 D.峻俏匿名推祟恹恹欲睡【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正确;B.有误,“锁屑”的“锁”应为“琐”,“不折不饶”的“饶”应为“挠”;C.有误,“闲熟”的“闲”应为“娴”,“坦荡如底”的“底”应为“砥”;D.有误,“峻俏”的“俏”应为“峭”,“推祟”的“祟”应为“崇”。故选:A。3.(2023秋•白云区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最深恶痛疾。 B.日本政府今年启动耸人听闻的“排海事件”,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和反对。 C.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公安系统主动作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各项工作可圈可点。 D.每天都会有许多儿童在巴以冲突中伤亡,祸不单行,不少记者也在冲突中不幸遇难。【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熟语。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基础,积累成语的意思,注意区分成语的常见错误用法,如张冠李戴、褒贬误用等,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联系语境作答,看成语在句中是否合适。【解答】A.使用恰当,深恶痛疾: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此处指市民反感乱闯红灯的行为,符合语境。B.使用不当,耸人听闻: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日本启动“排海事件”是真实发生的,并非故意夸大,应改为“骇人听闻”。C.使用恰当,可圈可点:值得加以圈点,形容出色、精彩,值得称道。此处形容杭州亚运会公安系统各项工作出色完成,符合语境。D.使用恰当,祸不单行:形容不幸的事情往往连续不断地发生。此处指很多儿童和记者都在巴以冲突中遇难,符合语境。故选:B。4.(2023秋•白云区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公安机关通过国际执法的合作,成功地将一批潜逃境外的诈骗嫌疑人缉捕回国。 B.残疾人普遍呈现出就业率低的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生理障碍等因素制约造成的。 C.大部分年轻人在吃饭时养成了边吃饭边用手机上网,这种行为会造成消化系统紊乱。 D.中国年反映的尽管是中国人一直抱有的团圆意愿,还有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积累常见病句类型,掌握每种病句类型的常见设错规律,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注意“抓主干,理枝蔓”。【解答】A.正确。B.有误,句式杂糅,可删掉“由于”。C.有误,成分残缺,可在“上网”后加上“的习惯”。D.有误,关联词搭配不当,可将“尽管”改为“不仅”。故选:A。5.(2023秋•增城区期末)学校组织学生对网购情况进行调查,请你参与调查并完成相关任务。(1)关于网购,某同学从网上搜集了一则材料,请你在横线上补填一个句子,使之能领起下文。经过十多年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网购已经蔚然成风,而且开网店也成为一种创业模式。网购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尤其是价格优势,使得网购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网购包罗万象,任何商品都可以网购,消费者动动手指或者鼠标就能让喜爱的商品送达家中,这样的购物形态已经开始普及,现在,一些实体店出现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网购造成的。(2)某机构曾对大学生的网购支付方式做了抽样调查,结果如下。请你阅读表格,请简要概括其主要信息。大学生网购支付方式调查表支付方式支付宝非支付宝网络支付货到付现金邮局汇款付款银行转账分期付款所占比例37.2%20.8%33.4%1.2%6.2%1.2%(3)小雨的妈妈是一名网购达人,经常在各大购物网站闲逛,一逛就是好几个小时。还买了许多不适用的商品。假如你是小雨,想要劝说妈妈少网购。你会怎么说?【答案】见解答。【分析】(1)本题考查句子补充。根据题目要求,要补充一个能领起下文的句子,其实就是一个总括句。由“不仅网购已经然成风,……很大程度上是网购造成的”可知,本语段主要写的是网购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情境。因此可补写为: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本题考查图表信息提取。认真观察“大学生网购支付方式调查表”可知,大学生通过支付宝支付的占比达37.2%;非支付宝网络支付占20.8%;货到付现金的占33.4%;“邮局汇款付款、银行转账、分期付款”的总共占8.6%。由此可以看出:网上支付以及货到付现金是大学生网络购物时选用最多的支付方式。(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劝说他人要注意态度语气,用语文明礼貌,以理服人。注意称呼要适当。【解答】答案:(1)示例: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示例:网上支付以及货到付现金是大学生网络购物时选用最多的支付方式。(3)示例:妈妈,长时间待在电脑面前,对您的身体有害,而且您从网上购买了很多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这就是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您可以考虑将钱花在健身上,这样您不仅会更健康,还会越来越美丽!6.(2023秋•越秀区期末)用典是诗歌中常见的手法,可以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情感。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诗句。题目作者诗句提示《野望》王绩①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人借用典故,表达了自己隐居不仕的情感。《雁门太守行》李贺②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诗人借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忠君爱国的情感。【答案】见解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①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重点字:薇)②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7.(2023秋•荔湾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水经注》)乙江水又东径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经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笥,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选自郦道元《水经注》)(1)下列加点子意思相同的一组是DA.自非亭午夜分/自以为大有所益B.属引凄异/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C.江水又东径巫峡/一狼径去D.涌起数十丈/果得于数里外(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或圆如箪,或方似笥,若此者甚众。(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甲文描绘三峡春冬之景,动静结合,绘声绘色,诗情画意融为一体。B.乙文介绍了巫峡的情况,指出这里的山势比三峡其他地方更为高耸。C.甲、乙两文都写到了三峡地形的险峻,甲文还借用渔歌强化了这一点。D.甲、乙两文都同时使用说明和描写两种表达方式,乙文还穿插了记叙。(4)从两则选文来看,骊道元对三峡的介绍包括多个方面,具体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的?请结合两篇选文简要概括。【答案】(1)D(2)①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②有的圆的像竹篓,有的方的像箱子,这样的石头很多。(3)C(4)甲文从总体上描绘了三峡的连绵的山峦,着重写了夏、春冬水色各异的景色,以及猿鸣的凄异,突出了山势的高峻;乙文则具体介绍了巫峡的地理位置,描述了因山体崩塌造成的自然现象,体现了自然力量的壮观。【分析】【参考译文】【甲】三峡全长七百里,两岸山峦相连,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石和山峰遮天蔽日,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航道都被阻隔断绝。如果有皇帝的命令急需传达,有时候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可以到达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样快。春秋冬三季的时候,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刷着。水清,树荣,山峻,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江水继续向东流经巫峡,这是杜宇所开凿用来疏通江水的通道。江水经过巫峡向东流,途经新崩滩。这座山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时发生崩塌,到了晋太元二年又一次崩塌。崩塌发生的时候,江水逆流达一百多里远,浪涛涌起高达数十丈。现在滩上的石头,有的圆得像竹篓,有的方得像箱子,类似这样的石头非常多,都是从崩塌的悬崖上坠落下来的,导致湍急的水流更加汹涌,因此这个地方被称为新崩滩。那些崩塌后残留的山岩,与其他山岭相比,仍然显得格外高耸突出。【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A.不同,如果/自己;B.不同,连续/随从,附属;C.不同,经过,途经/直接,径直;D.相同,两个“数”均表示“几”。故选:D。(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重点词:虽,即使;奔,飞奔的马。句意: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②重点词:或,有的;若,像。句意:有的圆的像竹篓,有的方的像箱子,这样的石头很多。(3)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ABD.正确;C.有误,甲文借渔歌主要是为了渲染秋天三峡的凄凉氛围,并非强化地形的险峻。故选:C。(4)本题考查内容概括与分析。甲文从总体上描绘了三峡的连绵的山峦,着重写了夏、春冬水色各异的景色,以及猿鸣的凄异,突出了山势的高峻;乙文则具体介绍了巫峡的地理位置,描述了因山体崩塌造成的自然现象,体现了自然力量的壮观。答案:(1)D(2)①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②有的圆的像竹篓,有的方的像箱子,这样的石头很多。(3)C(4)甲文从总体上描绘了三峡的连绵的山峦,着重写了夏、春冬水色各异的景色,以及猿鸣的凄异,突出了山势的高峻;乙文则具体介绍了巫峡的地理位置,描述了因山体崩塌造成的自然现象,体现了自然力量的壮观。8.(2023秋•南沙区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在阳光的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上树木清晰可见;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茂盛,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2)一个“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忧愁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分析】《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时,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阅读全诗,了解诗歌的意境,本句是写黄鹤楼前鹦鹉洲的景象,抓住诗句中的景物“树”与“草”以及表现其特点的字词,重点理解“历历”“萋萋”两词的意思,故概括的画面内容是:在阳光的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上树木清晰可见;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茂盛,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2)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思是: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忙碌在外的人们都在回家了,而自己呢,宦途失意,还面对浩浩大江,独立在苍茫暮色之中,更添异地飘泊之感。一个“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由此可知,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忧愁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答案:(1)在阳光的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上树木清晰可见;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茂盛,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2)一个“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忧愁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译文: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的大江令人发愁!9.(2023秋•花都区期末)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班级组织“我们的互联网”综合性学习,小穗参与其中的“网络词语小研讨”活动,搜集了一些材料。材料一:《语言文字周报》每年评选“十大网络流行语”,以下网络词语选自该榜单2022年、2023年数据。“冤种”,最初是一些东北的博主用此口头语自嘲。“公主,请……”,源自某短视频平台博主的一个创作。视频里,一位父亲用粉色电瓶车接女儿,女儿要求父亲说一句“公主,请上车”才肯上车,结果父亲觉得是无理取闹,独自骑着电瓶车就走了。“团长”,疫情防控期间,他们无偿组织团购和分发生活物资,被亲切地称为“团长”。“刺客”,指一些外表普通、未明码标价的高价商品。“特种兵旅游”,暗示这种旅游方式的“极限挑战”特性,就像特种兵需要在严峻的环境下完成军事任务,“特种兵旅游”要快速、高效地完成旅游打卡的任务。(整理自光明网)材料二:2023年初,中国青年报社对1217名青年进行一项关于网络词语的调查。受访青年中,00后占29.3%,90后占50.0%,80后占20.6%。男性占39.3%,女性占60.7%。“你在哪些情况下不喜欢网络流行语?”60.8%的受访青年指出是不分场合使用网络流行语,获选率最高。以下是更多调查数据。表1你在什么场景使用网络词语?调侃生活发泄情绪拉近关系活跃气氛凑热闹跟别人一起怕跟不上流行懒得过脑子又必须表态不想好好说话、叛逆一下61.5%45.2%42.0%33.2%28.5%18.8%表2你对网络词语的流行怎么看?反映出大众对语言的宽容度变高体现了自嘲娱乐的心态网络时代需要更加精简浅层的表达大众对流行文化的盲目跟风缺少文化积淀61.1%60.6%47.1%37.6%20.9%(整理自《中国青年报》)材料三:网络词语产生常见途径有以下几种:1.旧词新解所谓旧词新解就是这个词原本就存在,但是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2.语音改用第一,方言影响。有时用方言中的语音来替代普通话中的语音会产生新鲜感,所以此类网络词语受到网民的欢迎。第二,误写正用。拼音输入法默认排名第一的词语往往被想当然地输入。有些网民为了表达上的求新求异,甚至刻意创造了很多类似的谐音词,如用“驴友”谐音“旅友”。第三,语音连读。如“这样子”念得比较快听起来像“酱紫”。既符合网民语言表达的浅显化,又显示出网络语言的流行时尚。3.网络环境影响广为人知的“雷人”等词就是来自网络时事新闻或网友对其的评论。(整理自学术资源数据库“中国知网”)材料四: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过界了,很多青少年不分场合地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在需要使用书面语的时候,或者在进行严肃性问题讨论时,也夹杂着网络流行语。有研究认为,在书面表达能力尚未完全形成之时,过度“玩梗”不仅会破坏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与丰富性,也会对文本理解能力、人文素养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而当“玩梗”玩成一种习惯,网络用语自带的戏谑、夸张等风格还可能导致青少年儿童在自我表达、价值取向上剑走偏锋,给身心健康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另外,此起彼伏的“网梗”实际源自无穷无尽的网络空间。倘若青少年儿童过度沉迷其间,致力于成为造梗玩梗的“弄潮儿”,可能会在理解力、自制力尚未达标的年纪就早早卷入娱乐文化、游戏世界的浪潮,为个人的成长之路带来更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前不久,国家网信部门已经针对使用“网络烂梗”对未成年人进行侮辱谩骂等突出问题开展了重点整治。相比之下,学校和家庭更需要为孩子合力打造规范文明、向上向善的语言环境。一方面,需要在同孩子的探讨中,一起对形形色色的“网梗”做好“阅读理解”、正误判断;另一方面,更要为孩子积极推荐适龄的口语和阅读素材,树立起“谈吐得体”的正面榜样,通过明辨是非好坏的自我判断,培养对于“网络烂梗”的“免疫力”。青少年自身也需要有所为。例如,多读纸质书少看短视频,创造默读和静观的主动思考空间;读原著,接触完整的原典思想和智慧,才有“再输出”的知识冲动,促进文字思想。并且,戒除对网络词语的依赖,多用完整的文字表达,有意识地用“生活语言”替代那些脱口而出的“魔性语言”。(整理自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光明网)(1)小穗对材料二中国青年报社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CA.受访青年中男性占比低于女性,这或会影响调查结果。B.青年了解网络词语的途径不少,但大都是线上的途径。C.青年们使用网络词语的场景大都是很正式的社交场合。D.有些青年对网络词语的流行现象持有不太认可的态度。(2)小穗根据材料,判断了几个网络词语的产生途径,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DA.材料一中所列网络词语的产生途径不包含“误写正用”“语音连读”。B.“冤种”一词来自一些东北博主,故其产生途径应该是“方言影响”。C.“公主,请⋯⋯”源自网络视频,产生途径应该是“网络环境影响”。D.“团长”“刺客”这两个网络词语的产生途径应该属于不同的类型。(3)小穗根据材料,梳理了网络词语流行的问题与对策,其中恰当的一项是BA.当前网络词语流行的问题,就在于青少年儿童越界、过度使用网络词语。B.过度使用网络词语,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语言、心理等多方面负面影响。C.相较学校和家庭为未成年营造良好语言环境,网信部门的整治更为重要。D.青少年不应当使用网络词语,需多看纸质书,多以完整的文字表情达意。(4)搜集资料是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请结合小穗的做法,为同学们提炼出围绕现象搜集资料的具体策略。【答案】(1)C(2)D(3)B(4)示例:具体了解现象;搜集有说服力的相关数据;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途径等;梳理该现象表现出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这是关于网络词语的非连续性材料阅读题。第一、二、三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第四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解答】(1)ABD.正确;C.有误,根据表1《你在什么场景使用网络词语?》的统计数据可知,60.8%的受访青年指出是不分场合使用网络流行语,故“大都是很正式的社交场合”有误。故选:C。(2)ABC.正确;D.有误,“团长”“刺客”这两个网络词语的产生途径属于相同的类型,都是旧词新解。故选:D。(3)A.有误,与材料四“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过界了,很多青少年不分场合地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表述不一致;B.正确;C.有误,与材料四“前不久,国家网信部门已经针对使用‘网络烂梗’对未成年人进行侮辱谩骂等突出问题开展了重点整治。相比之下,学校和家庭更需要为孩子合力打造规范文明、向上向善的语言环境”表述不一致;D.有误,与材料四“青少年自身也需要有所为。例如,多读纸质书少看短视频,创造默读和静观的主动思考空间……戒除对网络词语的依赖,多用完整的文字表达,有意识地用‘生活语言’替代那些脱口而出的‘魔性语言’”表述不一致。故选:B。(4)根据“《语言文字周报》每年评选‘十大网络流行语’,以下网络词语选自该榜单2022年、2023年数据”可知,小穗在材料一中搜集了“十大网络流行语”,明确了要研究的对象;根据“2023年初,中国青年报社对1217名青年进行一项关于网络词语的调查。受访青年中,00后占29.3%,90后占50.0%,80后占20.6%。男性占39.3%,女性占60.7%。‘你在哪些情况下不喜欢网络流行语?’60.8%的受访青年指出是不分场合使用网络流行语,获选率最高。以下是更多调查数据”可知,材料二是中国青年报社关于网络语言的调查分析;根据“网络词语产生常见途径有以下几种”可知,材料三介绍了网络词语产生的三条途径;根据“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过界了,很多青少年不分场合地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前不久,国家网信部门已经针对使用‘网络烂梗’对未成年人进行侮辱谩骂等突出问题开展了重点整治。相比之下,学校和家庭更需要为孩子合力打造规范文明、向上向善的语言环境……青少年自身也需要有所为……”可知,材料四梳理了网络词语流行的问题与对策。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围绕现象搜集资料的具体策略是:具体了解现象;搜集有说服力的相关数据;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途径等;梳理该现象表现出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答案:(1)C(2)D(3)B(4)示例:具体了解现象;搜集有说服力的相关数据;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途径等;梳理该现象表现出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0.(2023秋•白云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秋天的音乐(冯骥才)①你每次上路出远门千万别忘记带上音乐,只要耳朵里有音乐,你一路上对景物的感受就全然变了。它不再是远远呆在那里、无动于衷的样子,在音乐撩拨你心灵的同时,也把窗外的景物调弄得易感而动情。你被种种旋律和音响唤起的丰富的内心情绪,这些景物也全部神会地感应到了,它还随着你的情绪奇妙地进行自我再造,你振作它雄浑,你宁静它温存,你伤感它忧患,也许同时还给你加上一点人生甜蜜的慰藉……它使你一下子看到了久藏心底那些朦胧模糊或被时间湮没了的感受……②十月,我背个大挎包,去往东北最北部的大兴安岭。赶往火车站的路上,忽然发觉只带了录音机,却把音乐磁带忘记在家,恰巧路过一个朋友的住处,他是音乐迷,便跑进去向他借。他给我一盘说是新翻录的,都是“背景音乐”。我问他这是什么曲子,他怔了怔,看我一眼说:③“秋天的音乐。”④他多半随意一说,搪塞我。这曲名,也许是他看到我被秋风吹得松散飘扬的头发,灵机一动得来的。⑤火车一出山海关,我便戴上耳机听起这秋天的音乐。开端的旋律似乎熟悉,没等我怀疑它是不是真正地描述秋天,整个身心就进入秋天才有的一种异样温暖甜醉的感受里了。⑥我把脸颊贴在窗玻璃上,挺凉,带着享受的渴望往车窗外望去,秋天的大自然展开一片辉煌灿烂的景象。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这收割过的田野上,整个大地像生过婴儿的母亲,幸福地舒展在开阔的晴空下,躺着,丰满而柔韧的躯体!真正的富有感,是属于创造者的;真正的创造者,才有这种潇洒而悠然的风度……一只鸟儿随着一个轻扬的小提琴旋律腾空飞起,它把我引向无穷纯净的天空。任何情绪一入天空便化作一片博大的安寂。这愈看愈大的天空有如伟大哲人恢宏的头颅,白云是他的思想。有时风云交汇,会闪出一道智慧的灵光,响起一句警示世人的哲理。此时,哲人也累了,沉浸在秋天的松弛里。它高远,平和,神秘无限。那乘着小提琴旋律的鸟儿一直钻向云天,愈高愈小,最后变成一个极小的黑点儿,忽然“噗”地扎入一个巨大、蓬松、发亮的云团……⑦接下去的温情和弦,带来一片疏淡的田园风景。秋天消解了大地的绿,用它中性的调子,把‘一切色泽调匀。和谐又高贵,平稳又舒畅,只有收获过了的秋天才能这样静谧安详。几座闪闪发光的麦秸垛,这儿一只那儿一只慢吞吞吃草的杂色的牛……近景从眼前疾掠而过,远景跟着我缓缓向前,大地像唱片慢慢旋转,耳朵里不绝地响着这曲人间牧歌。⑧一株垂死的老树一点点走进这巨大唱片的中间来。它的根像唱针,在大自然深处划出一支忧伤的曲调。心中的光线和风景的光线一同转暗,即使一湾河水强烈的反光,也清冷,也凄凉。一切阴影都化为行将垂暮的秋天的愁绪;萧疏的万物失去往日共荣的激情,各自挽着生命的孤单……春的萌动、颤栗,夏的喧闹、繁华,全都消匿而去,无可挽回。不管它曾经怎样辉煌,怎样骄傲,怎样光芒四射,毕竟过往不复。人生是一次性的;生命以时间为载体,这就决定人类以死亡为结局的必然悲剧。谁能把昨天和前天追回来,哪怕再经受一次痛苦的诀别也是幸福,还有那做过许多傻事的童年,都与这老了的秋天一般去之遥远了!一种浓重的忧伤混同音乐漫无边际地散开,渲染着满目风光。我忽然想喊,想叫这列车停住,倒回去!⑨突然,一条大道纵向冲出去,黄昏中它闪闪发光,如同一支号角嘹亮吹响,声音唤来一大片拔地而起的森林,像一支金灿灿的铜管乐队,奏着庄严的乐曲走进视野。来不及分清这是音乐还是画面变换的原故,心境陡然一变,刚刚的忧愁一扫而光。当浓林深处一棵棵依然葱绿的幼树晃过,我忽然醒悟,秋天的凋谢全是假象!⑩它不过是在寒飙来临之前把生命掩藏起来,把绿意埋在地下,在冬日的雪被下积蓄与浓缩,等待下一个春天里,再一次加倍地挥洒与铺张!既然每个生命都在创造,那么,死亡,不就仅仅是一种生命的转换,旋律的变化,画面的更迭吗?那么,世间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庄严、更神圣、更迷人?为了再生而奉献自己的伟大的死亡啊……⑪秋天的音乐已如圣殿的声音;这壮美崇高的轰响,把我全部身心都裹住、都净化了。我惊奇地感觉自己像玻璃一样透明。⑫这时,忽见对面坐着两位老人正在亲密交谈。残阳把他俩的脸晒得好红,条条皱纹都像画上去的那么清楚。人生的秋天!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所有精力为这世界付出,那满头银丝不是人间最值得珍惜的么?我不觉想对他俩说些美好的话。我摘下耳机,未及开口,却听他们正议论关于单位里上级和下级的事,哪个与哪个明争暗斗,哪个是后患而必须……我惊呆了,以致再不能听下去,赶快重新戴上耳机,打开音乐,再听,再放眼窗外的景物。奇怪!这一次,秋天的音乐,那些感觉,全没了。⑬“音乐原本是欺骗人生的。”在我返回家,把这盘录音带送还给我那朋友时,把这话告诉他。他不知道我为何得到这样的结论,我也不知道他为何对我说:“音乐其实是安慰人生的。”……(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第⑥段写鸟的飞翔,会让我们联想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意境。B.文中以音乐的旋律作为背景描写秋景,打通了视觉和听觉,营造出奇妙独特的氛围。C.本文运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介绍音乐知识,让我们对音乐有所了解。D.作者一出山海关,情感随着音乐由舒展开阔到平和宁静然后到凄凉,最后振奋昂扬。(2)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①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这收割过的田野上。(从修辞手法的角度)②我惊呆了,以致再不能听下去,赶快重新戴上耳机,打开音乐,再听,再放眼窗外的景物。(从描写的角度)(3)文章第⑧至第⑩段,写秋景时还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作者是如何由秋景联想到生死的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4)本文结尾,作者认为“音乐原本是欺骗人生的”,朋友却说“音乐其实是安慰人生的”。这两种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C(2)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阳光明亮的特点,表现出秋天的田野一派辉煌灿烂的景象。②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地描绘出作者听到两位老人议论时内心的震撼和无法继续听下去的情境,表现出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3)文章第⑧至第⑩段首先作者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和凋零,表达了对生命消逝的感慨。然后作者通过将秋天比作生命的“假象”,暗示了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而不是终点。最后作者通过描写秋天的壮美和庄严,表达了对生命再生的信仰,认为死亡是生命的转换和升华。因此,作者通过秋景联想到生死,表达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4)我认为朋友说得有道理。音乐给人带来的并不是真实的人生,它无法让我们真正地感受生与死、离与别,它只能给我们带来瞬间的情感体验。但是,音乐可以安慰我们的心灵,它能够让我们在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时,感受到一丝丝的温暖和力量。因此,音乐并不是欺骗我们,而是给我们带来了安慰和力量。【分析】这篇美文声情并茂、活色生香。作者聚焦秋天的原野,让读者同他一起在火车的行进中,在一曲恢弘壮阔、震人心魄的交响乐的流动中,领略车窗外风景变幻的奇妙:秋日田野的辉煌灿烂、丰厚富有、和谐高贵。在让读者感知到秋天的愁绪与伤感的同时告诉读者,秋天的枯萎与凋敝只是在为下一个春天的生机而酝酿,由此作者对死亡有了独特的领悟,表达出乐观的人生态度。【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ABD.正确。C.有误,本文主要通过记叙和描写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在东北大兴安岭的秋日旅行中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色和音乐旋律的交融,以及对于生命、死亡和创造等主题的思考。虽然文章中有一些抒情的表达,但并不是以介绍音乐知识为主要目的。故选:C。(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①“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这收割过的田野上”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阳光比作钢琴的音色,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阳光明亮的特点,表现出秋天的田野一派辉煌灿烂的景象。②“我惊呆了,以致再不能听下去,赶快重新戴上耳机,打开音乐,再听,再放眼窗外的景物。”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戴”“打开”“听”“放”等动词生动地描绘出作者听到两位老人议论时内心的震撼和无法继续听下去的情境,表现出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文章第⑧至第⑩段中,作者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首先,结合“一株垂死的老树一点点走进这巨大唱片的中间来”“它的根像唱针,在大自然深处划出一支忧伤的曲调。心中的光线和风景的光线一同转暗,即使一湾河水强烈的反光,也清冷,也凄凉。一切阴影都化为行将垂暮的秋天的愁绪;萧疏的万物失去往日共荣的激情,各自挽着生命的孤单……”可知作者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和凋零,表达了对生命消逝的感慨。然后,结合“突然,一条大道纵向冲出去,黄昏中它闪闪发光,如同一支号角嘹亮吹响,声音唤来一大片拔地而起的森林,像一支金灿灿的铜管乐队,奏着庄严的乐曲走进视野。来不及分清这是音乐还是画面变换的原故,心境陡然一变,刚刚的忧愁一扫而光。当浓林深处一棵棵依然葱绿的幼树晃过,我忽然醒悟,秋天的凋谢全是假象”可知,作者通过将秋天比作生命的“假象”,暗示了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而不是终点。最后,“它不过是在寒飙来临之前把生命掩藏起来,把绿意埋在地下,在冬日的雪被下积蓄与浓缩,等待下一个春天里,再一次加倍地挥洒与铺张!既然每个生命都在创造,那么,死亡,不就仅仅是一种生命的转换,旋律的变化,画面的更迭吗?那么,世间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庄严、更神圣、更迷人?为了再生而奉献自己的伟大的死亡啊”作者通过描写秋天的壮美和庄严,表达了对生命再生的信仰,认为死亡是生命的转换和升华。因此,作者通过秋景联想到生死,表达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4)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音乐在本文中被描述为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的艺术形式。作者通过聆听秋天的音乐,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情感和心灵的震撼。然而,音乐并不能替代真实的人生体验,如生与死、离与别等。尽管音乐可以唤起我们瞬间的情感共鸣,但它并不能让我们真正地经历和感受这些人生的重要时刻。朋友认为音乐能够安慰人生,这是因为音乐具有一种独特的力量,能够在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音乐可以让我们暂时忘却烦恼,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安慰。结合全文内容来看,作者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音乐带给他的感受,表达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尽管音乐不能完全替代真实的人生体验,但它能够给予我们心灵的安慰和力量。因此,我认为朋友的说法更加符合全文的主题和思想,音乐是安慰人生的。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C(2)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阳光明亮的特点,表现出秋天的田野一派辉煌灿烂的景象。②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地描绘出作者听到两位老人议论时内心的震撼和无法继续听下去的情境,表现出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3)文章第⑧至第⑩段首先作者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和凋零,表达了对生命消逝的感慨。然后作者通过将秋天比作生命的“假象”,暗示了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而不是终点。最后作者通过描写秋天的壮美和庄严,表达了对生命再生的信仰,认为死亡是生命的转换和升华。因此,作者通过秋景联想到生死,表达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4)我认为朋友说得有道理。音乐给人带来的并不是真实的人生,它无法让我们真正地感受生与死、离与别,它只能给我们带来瞬间的情感体验。但是,音乐可以安慰我们的心灵,它能够让我们在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时,感受到一丝丝的温暖和力量。因此,音乐并不是欺骗我们,而是给我们带来了安慰和力量。11.(2023秋•增城区期末)作文。请以《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答案】见解答【分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审题可知,“点赞”是一个网络用语,是对人和事表示肯定、支持、赞美和喜爱。我们可以为生活态度积极的父母点赞……我们为有耐心有爱心的老师点赞……让我们也为自己点赞……只要是有闪光点的人物都可以。通过写作,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歌颂伟大的精神。我们可以着眼于平凡人身边事,也可以关注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人物。如果写成记叙文,则要注意开头、结尾的相互照应,情节设计可一波三折,塑造人物形象要鲜明生动。例如写“我为老爸点赞”,老妈去照顾外婆,只有“我”和老爸在家,不擅长做饭的老爸几次下厨失败后反思学习,最后终于能煮出父子二人满意的菜式,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温暖亲情,体现了对“和”的追求。如果写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永金融知识竞赛策划
- 厨房安全卫生
- 【辽海版】《综合实践活动》八年级下册【辽海版】《综合实践活动》八年级上册6.1防毒禁毒多宣传·毒品预防知多少 课件
- 医疗机构财务会计聘用合同
- 家具制造存储协议
- 投标联合体文化融合协议
- 城市安全用车租赁合同样本
- 建筑混凝土工程皮卡租赁协议
- 城市广场绿化工程合同协议书
- 体育馆玻璃膜施工合同
- 2023-2024-深圳某中学初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 2024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 企业社会责任(CSR)与可持续发展规章制度
- 2024版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法律文书》一平台在线形考(第一至五次考核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教学课件教学
-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知识点及经典例题讲解-(学案)
- 秀场内外-走进服装表演艺术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武汉纺织大学
- Unit 3 Amazing animals(教学设计)-2024-2025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