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政治大单元突破练2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_第1页
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政治大单元突破练2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_第2页
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政治大单元突破练2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_第3页
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政治大单元突破练2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_第4页
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政治大单元突破练2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单元突破练2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分值:69分)学生用书P201一、单选题1.(2024·山东菏泽一模)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现代化分为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阶段,第二阶段是共产主义(含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同的是()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现代化发展的普适经验②中国式现代化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③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④中国式现代化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成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每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都有本国的特点,不能生搬硬套,故“普适经验”说法错误,①排除;中国式现代化除了具有中国特色之外,还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故“完全不同于”的说法错误,③排除;②④符合题意。2.(2024·山东济宁一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沧桑巨变。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由此可见()①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②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发展就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④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才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①错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发展要根据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可以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做法,②错误;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影响力等显著提升,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③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沧桑巨变,说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符合题意。3.(2024·广东佛山二模)某班开展“我的韶山行”革命研学活动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该班开展的“韶山行”革命研学活动(研学路线图如下),旨在让学生更真切地感悟到()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共产主义的兴起②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以及实践本源③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本色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而毛泽东的足迹反映了中国的革命、建设历程,①不符合题意;该班开展的“我的韶山行”革命研学活动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同学们从毛泽东同志的生平事迹、求学立志之路能够感悟到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以及实践本源,从韶山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党史陈列馆中能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本色,②③符合题意;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材料未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项。4.(2024·山东泰安模拟)2024年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某校高三学生在准备宣传展报内容时,摘抄到以下论述: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领导我们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这段论述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启示是()A.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适用性,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精神力量B.坚持人民立场,探索时代发展新课题,回应我国社会发展新挑战C.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认识和改造世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D.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这启示我们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D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适用性”的说法错误,A项排除;材料不涉及坚持人民立场,B项不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C项不选。故本题选D项。5.(2024·山东烟台三模)在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在理论创新和突破中,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国家,一个曾经饱受欺凌的东方古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现代化发展之路。这印证了()①中国式现代化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③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①符合题意;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②不选;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既遵循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立足中国实际,③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④不选。故本题选B项。6.(2024·山东齐鲁名校联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注定了西方国家会由于其内在的不可克服的这一矛盾而逐步走向衰落,而中国的制度由于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将强大起来。这告诉我们()①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是西方国家逐步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时代发展要求③资本主义社会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便会被自身的问题压垮④任何国家的发展历程都由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性所决定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社会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没有改变,①表述错误;由材料可知,资本主义社会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便会被自身的问题压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时代发展要求,②③符合题意;任何国家的发展历程都由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共同决定,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项。7.(2024·山东烟台二模)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牵挂百姓之情溢于言表。为了学习领会系列论述,某中学生调研小组收集到如下资料: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12年在河北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16年在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2018年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2023年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表明()①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②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聚焦民生福祉,心系百姓③只有紧跟“民声”走,答好“民生”卷,才能更好实现党的奋斗目标④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解析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①错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始终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主题,表明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聚焦民生福祉,心系百姓,只有紧跟“民声”走,答好“民生”卷,才能更好实现党的奋斗目标,②③正确;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④错误。故本题选B项。8.(2024·江西南昌阶段练习)202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赋予浦东新区更大自主权,支持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率先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此举有利于()①用好关键一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示范作用②坚持守正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定型③扩大开放力度,增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④全面深化改革,为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提供理论准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赋予浦东新区更大自主权,有利于用好关键一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示范作用,①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改革,未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②排除;支持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率先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有利于扩大开放力度,增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③符合题意;此举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时期伟大事业发展,但不能提供“理论准备”,④排除。9.(2024·河南新乡三模)国际权威民调机构数据显示,与西方一些国家人民对政府超低满意度不同,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连年超过90%。“中国之制”持续有效转化为“中国之治”,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①是能够持续推动我国发展进步的科学制度②是党和人民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制度体系③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深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④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能够持续推动我国发展进步的科学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深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①③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②不符合题意;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④错误。故本题选A项。10.(2024·山东临沂模拟)“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材料表明()①我们必须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强理论自信②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③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必须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道路④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启了人类社会形态的历史新纪元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解析我们必须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①表述错误;“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②符合题意;“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体现了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必须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道路,③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项。11.(2024·山东名校考试联盟二模)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的《复兴之路》展陈,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参观《复兴之路》展陈可以()①了解民族发展进程,将中国梦融入个人发展的梦想之中②回顾和展望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始终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③穿越不同历史时代,寻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④感受国家发展成就,看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与活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应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①说法错误;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要考虑各国不同的实际,③说法错误;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项。12.(2024·山东省实验中学三模)栉风沐雨,浴血淬火。几十年前,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一篇篇可歌可泣的长征故事凝练为伟大的长征精神,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①坚守革命信仰,把长征精神作为新时代的精神之源②厚植为民情怀,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锤炼政治品格,推进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赓续红色血脉,敢于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新时代的精神之源”的表述夸大了长征精神的地位,①排除;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赓续红色血脉,厚植为民情怀,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敢于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②④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项。13.(2024·山东中学联盟模拟预测)一片冰雪地,千秋家国心。“从七三一出来的你,走在中央大街上,看到盛世中华的富足与强大,你的那颗中国心会更加强大!”从“铁马冰河入梦来”里澎湃着的爱国激情,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英雄豪情,再到长津湖那一支“冰雕连”写就的无字史诗,从古至今,漫天飞雪里的家国情怀激励无数中华儿女蹈冰厉雪,挺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脊梁。这说明()①中国梦已成为激荡在十四亿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③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铸就盛世中华的富足与强大④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和奋起的实践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和奋起的实践中,中国梦已成为激荡在十四亿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①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没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排除;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实现盛世中华的重要因素,“铸就盛世中华的富足与强大”夸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作用,③错误。故本题选B项。14.(2024·山东济南三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对此,正确的理解是()①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了实现路径②必须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才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③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应有之义④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关键的部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了人才支撑,①不选;“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表明必须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才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②符合题意;“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表明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应有之义,③符合题意;“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④不选。故本题选C项。15.(2024·山东枣庄三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下列对应正确的是()序号思想理念对治国理政的启示①政在养民,敬德保民一切依靠群众,汲取群众智慧②廉不言贫,勤不道苦坚定道路自信,坚持实干兴邦③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全面从严治党,提升执政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政在养民,敬德保民”主要强调的是为了人民,而不是一切依靠群众,汲取群众智慧,①与题意不符;“廉不言贫,勤不道苦”主要强调的是廉洁和勤奋,“坚定道路自信,坚持实干兴邦”与此无关,②与题意不符;“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意味着在事情尚未发生或尚未混乱时就进行预防或治理,这与“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的启示非常吻合,③正确;“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意思是说一个国家(或朝代)兴盛的时候很迅速,但衰亡也很快,因此需要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全面从严治党,提升执政能力”与该思想理念符合,④正确。故本题选D项。二、非选择题16.(2024·山东烟台二模)(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奇迹,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从黑海之滨到非洲之角,从欧亚大陆到万里海疆,中国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中国的发展正在持续助推世界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并不断证明着:中国的奋斗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发展更是全世界的机遇。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以人民福祉为念,以人类前途为怀”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250字左右。答案示例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