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法_第1页
反不正当竞争法_第2页
反不正当竞争法_第3页
反不正当竞争法_第4页
反不正当竞争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内容: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商业混淆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商业诋毁行为商业贿赂行为不当附奖赠促销行为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一、不正当竞争二、不正当竞争的构成要件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案例:利用职便盗取商业秘密2005年4月27日,鼓楼区工商局接到福州瑞腾达电子信息有限公司(下称瑞腾达公司)的投诉,对沈盛彬涉嫌侵犯公司商业秘密的行为立案调查。

沈盛彬原为公司员工,在瑞腾达公司工作期间负责使用和保管公司的海外客户资料。根据公司的保密制度及他与公司签订的保密合同,这些客户资料属商业机密。但沈盛彬利用职权之便,于2005年2月4日至2005年4月29日期间,私下与资料中的五家境外客户发生电脑还原卡的贸易往来,经营额折合人民币约255251元,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案结果

调查人员取得确凿证据后,认定沈盛彬的行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所指的侵犯商业机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责令他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50000元。一、不正当竞争(一)概念不正当竞争(UnfairCompetition),是相对于市场竞争中的正当手段而言的,它泛指在市场交易中,采取一切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或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损害其他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诚实信用由一般的道德规范上升到市场经济的法律原则,尤其是成为反不正当竞争的基本原则从而成为确定竞争行为正当与否的最具实质性的要件,这体现了市场经济对某些道德规范内在的、更大的需求,是道德规范法律化的结果。二、不正当竞争的构成要件1.主体是各类市场交易活动的参加者。2.实施了与诚实信用原则或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相悖的行为。3.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从哪些方面进行判断?)4.侵害的客体是多重的。5.具有某种程度的竞争要素。(1)是否具有损害竞争对手的目的和动机;(2)是否具有自己牟取利益的动机和目的;(3)是否或应否知道损害他人利益;(4)是否违反合同或商业习惯等。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一)概念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禁止以违反诚实信用或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从事市场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一类法律的通称。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共同构成完整的竞争法。第二节不正当竞争行为一、商业混淆行为(假冒仿冒行为)二、商业贿赂行为三、虚假宣传行为四、侵犯商业秘密五、不当有奖销售行为六、商业诋毁一、商业混淆行为(假冒仿冒行为)

(一)含义指在市场交易中,经营者擅自使用与他人商业标识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以致与他人的商品或者营业活动产生混淆,减损他人商业标识的市场价值,牟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假冒和仿冒在擅自使用他人商业标识的程度上有不同。(二)假冒仿冒的主要类型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2.仿冒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4.伪造、冒用质量标志、伪造产地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范围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H(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2)案例

辽宁省桓仁粮食储备库注册了“兴桓”商标,并被评为辽宁省著名商标。也正因为如此,经常有不法粮商假冒辽宁省桓仁粮食储备库的“兴桓”大米对外销售。

2006年5月27日,辽宁省桓仁粮食储备库工作人员又发现辽宁省本溪某粮食批发市场有人出售的大米假冒“兴桓”商标,便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工商部门立即前往调查,发现该市场某粮食批发经营处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擅自将产地为梅河口的大米装入印有“兴桓”注册商标字样的包装袋中对外销售,每袋50斤,共计200袋10000斤。工商执法人员依法对涉嫌假冒“兴桓”商标的大米予以扣留。2.仿冒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1)仿冒知名商品行为要件①仿冒对象:知名商品②仿冒途径: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③仿冒后果:达到混淆误认的程度(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提示:判定仿冒知名商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成立必须分别认定以上三个要件!!!思考一:如果在国外具有较高知名度而在中国境内不具有知名度,是否受中国法律保护?思考二:是否要求在所有的市场内或者人群中都达到知名的程度才构成知名商品?首先,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和装潢只有在中国境内具有知名度,才可能受法律保护。其次,商品的知名度只是在相关公众中的知名度。再次,就地域范围而言,只要在特定的地域内知名就可以达到知名的要求,无需全国知名。②仿冒途径: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具有区别商品来源的显著特征的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一般来说,商品的“装潢”通常是指为识别和美化商品而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附加的文字、图案、色彩及其排列组合。思考:

某知名火锅店工作人员身着的统一服饰,以及特制的印有该火锅店名称和商标的铜锅与装香油的油碟等所形成的整体形象,是否构成该火锅店特有的装潢?解答:“装潢”的进一步认定

《解释》第三条:由经营者营业场所的装饰、营业用具的式样、营业人员的服饰等构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整体营业形象,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的“装潢”。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问题一:国外企业名称是否受到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国内企业名称与国外企业名称获得法律保护的要件有何不同?问题二:自然人的笔名和艺名是否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1)名称受保护的条件国内企业名称受保护要件:依法登记注册国外企业名称受保护要件:在中国境内使用(2)笔名、艺名受保护的条件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二、商业贿赂贿赂对公职人员的贿赂私营商业人士的贿赂——狭义的商业贿赂广义的商业贿赂——为谋取商业利益而贿赂,受贿对象包括公职人员隐蔽性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商业贿赂的反竞争性扭曲公平竞争机制损害消费者利益,商品质次价高败坏社会风气商业行贿与商业受贿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商业行贿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受贿不直接具有不正当竞争行为性质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商业行贿主体要件——经营者(经营者的职工采用商业贿赂手段为经营者销售或购买产品的,认定为经营者的行为)商业行贿手段要件——给付财物或其他“财物”:现金和实物,包括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咨询费等,报销各种费用的方式给付;“其他利益手段”: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商业行贿主观要件——故意,获取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回扣、折扣、佣金回扣——经营者销售商品时在帐外暗中以现金、实物或其他方式退给对方单位或个人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非法(回扣款本身是商品价款的一部分)折扣——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以明示并如实入账的方式给予对方的价格优惠佣金——经营者在交易中给予为其提供服务的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间人的劳务报酬(明示并如实入账)(五)商业贿赂的法律责任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六)案例2006年4月,某市工商局(以下简称工商局)对某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药公司)在药品购销中存在的商业贿赂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医药公司为打开卫生院药品销售市场,在与江阴市某些卫生院接触联系药品销售业务时,许诺赞助卫生院改造费用和办公经费、提供办公、医疗设备和外出考察机会,以及答应账外暗中退还一定比例的药款等作为互惠条件,上述卫生院大部分药品从该医药公司采购,该医药公司通过上述手段获得交易机会,取得交易特权,牟取了不法利润数十万元。

三、虚假宣传从郭德纲代言减肥茶广告说起郭德纲:“我说藏秘排油好,因为我瘦了”“老婆整日逼我减肚子,我狂喝藏秘排油!神!半个月我肚子平了”(一)虚假宣传的概念1.概念虚假宣传,是指在市场交易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其商品或者服务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公开宣传,导致或足以导致购买者产生误解的行为。2.法条链接《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二)虚假宣传的一般构成要件1.主体是经营者。2.宣传行为虚伪不实。3.宣传后果引人误解。1.主体是经营者(1)主体包括广告主、广告制作者、发布者以及与广告宣传行为相关的社会团体等。(2)主观目的是为了在商业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通过不正当手段排挤竞争对手。2.宣传行为虚伪不实法条链接《解释》第八条经营者具有下列行为之一,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一)对商品作片面的宣传或者对比的;

(二)将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现象等当作定论的事实用于商品宣传的;

(三)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的。(三)法律责任的承担(《广告法》38条、2009年《食品安全法》55条)(1)广告主发布虚假广告,应负民事责任;(2)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依法承担连带责任;(3)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4)社会团体、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按照《消法》第39条规定: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1万以上20万以下)。(四)问题:保健品是否属于食品?例题:欣欣公司为了宣传其新开发的保健品,虚构保健品功效,并委托某广告公司设计了"谁吃谁明白"的广告,聘请大腕明星作代言人,邀请某社会团体向消费者推荐,在报刊和电视上高频率地发布引人误解的不实广告。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欣欣公司不论其主观状态如何,都必须对虚假广告承担法律责任B.广告公司只有在明知保健品功效虚假的情况下才承担法律责任C.明星代言人即使对厂商造假不知情,只要蒙骗了消费者,就应承担民事责任D.社会团体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应承担民事连带责任问题一:虚假宣传行为的责任主体有几类?问题二:从民法理论的归责原则而言,各类主体分别承担何种民事责任?问题三: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情形中,个人是否总要承担连带责任?说明广告主是无过错责任,并不以过错为前提;广告经营者(广告公司制作商代理商)、广告发布者(电台电视台报纸等传播者):适用过错责任!

个人!!!以前没有,现在《食品安全法》中有了规定;因此,个人的连带责任仅仅限于食品虚假广告,且个人只承担民事责任,而不承担行政责任。四、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一)商业秘密的界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3款将商业秘密界定为: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解释》着重对这些构成要件的具体认定进行了规定。1.秘密性《解释》第九条有关信息不为其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普遍知悉和容易获得,应当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的“不为公众所知悉”。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有关信息不构成不为公众所知悉:

(一)该信息为其所属技术或者经济领域的人的一般常识或者行业惯例;

(二)该信息仅涉及产品的尺寸、结构、材料、部件的简单组合等内容,进入市场后相关公众通过观察产品即可直接获得;

(三)该信息已经在公开出版物或者其他媒体上公开披露;

(四)该信息已通过公开的报告会、展览等方式公开;

(五)该信息从其他公开渠道可以获得;

(六)该信息无需付出一定的代价而容易获得。2.商业价值性《解释》第10条将“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解释为“有关信息具有现实的或者潜在的商业价值,能为权利人带来竞争优势”。3.保密性《解释》第11条第1款将“保密措施”,解释为“权利人为防止信息泄漏所采取的与其商业价值等具体情况相适应的合理保护措施”。4.商业秘密中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问题一:包括哪些?问题二:客户名单与侵犯客户名单商业秘密认定的关系A.商业秘密中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B.客户名单商业秘密中的客户名单,不能是简单的客户名称,而通常必须有名称以外的深度信息。因此,应当包括相应的内容。《解释》规定,商业秘密中的客户名单,一般是指客户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交易的习惯、意向、内容等构成的区别于相关公知信息的特殊客户信息,包括汇集众多客户的客户名册,以及保持长期稳定交易关系的特定客户。问题:职员以辞职等方式离开商业组织之后能否与原单位客户进行业务往来?说明鉴于诸如律师、医生这类职业的特殊性,其客户往往是基于对律师、医生等个人能力和品德的信赖,而且流动性也很强,如果他们离开原单位,其原先的客户不能再与其有业务往来,有失公平。《解释》规定,客户基于对职工个人的信赖与职工所在单位进行市场交易,该职工离职后,能够证明客户自愿选择与自己或者其新单位进行市场交易的,应当认定没有采用不正当手段,但职工与原单位另有约定的除外。(二)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认定(表现)1.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根据法律和合同,有义务保守商业秘密的人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4)第三人明知或应知上述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权利人的职工违反合同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也应认定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问题:对上述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可抽象为几大类?两大类:非法获得+非法使用!第三人也可成为违法主体!但以主观过错为前提!四、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五、案例甲旅行社的欧洲部副经理李某,在劳动合同未到期时提出辞职,未办移交手续即到了乙旅行社,并将甲社的欧洲合作伙伴情况、旅游路线设计、报价方案和客户资料等信息带到乙社。乙社原无欧洲业务,自李某加入后欧洲业务猛增,成为甲社的有力竞争对手。现甲社向人民法院起诉乙社和李某侵犯商业秘密。法院如认定乙社和李某侵犯甲社的商业秘密,须审查什么事实?

A.甲社所称的“商业秘密”是否属于从公开渠道不能获得的

B.乙社的欧洲客户资料是否有合法来源

C.甲社所称的“商业秘密”是否向有关部门申报过“密级”

D.乙社在聘用李某时是否明知或应知其掌握甲社的上述业务信息五、不当有奖销售行为(一)概念

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上利益的行为。包括奖励所有购买者的附赠式有奖销售和奖励部分购买者的抽奖式有奖销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

(二)不正当有奖销售对市场秩序的危害1.有奖销售容易形成强势与弱势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2.有奖销售可能损害消费者的利益。3.市场供求信息的失实。(三)不当有奖销售行为的认定1、谎称有奖销售或者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2、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3、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者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者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4、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5、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1、2、3共性:人为控制中奖概率虚假表示是在商品本身上表示的是假的虚假宣传是通过广告等宣传手段告知虚假信息这里的虚假不实的表示是指奖本身是假的。思考:例题:某商厦开展有奖销售活动,其公告中称:本次活动分两次抽奖:第一次一等奖8名,各奖彩电一台(价值4500元);第二次一等奖3名,各奖录音机一台(价值2300元);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