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人教版 语文 第二单元 以《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为例学习人物通讯写作 课件_第1页
高一 人教版 语文 第二单元 以《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为例学习人物通讯写作 课件_第2页
高一 人教版 语文 第二单元 以《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为例学习人物通讯写作 课件_第3页
高一 人教版 语文 第二单元 以《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为例学习人物通讯写作 课件_第4页
高一 人教版 语文 第二单元 以《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为例学习人物通讯写作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为例学习人物通讯写作高一—人教版—语文—第二单元

张秉贵(1918—1987),原北京市百货大楼糖果柜台售货员。1957年,张秉贵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8年,他被北京市授予特级售货员称号。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9年,张秉贵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走近人物了解人物通讯

本文是《北京日报》记者在1977年采访张秉贵同志后写的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这里的新闻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或一类人。

人物通讯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因此,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只有写出了人物的思想、人物的精神面貌,才能具备教育人、感染人、影响人的力量。一、整体感知寻章法1.请同学们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谈谈本文标题《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妙处。①标题以整齐的句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揭示了这篇通讯的主要内容。“心有一团火”指张秉贵的工作热情,“温暖众人心”指顾客为张秉贵所感动。②这一标题意蕴丰富,含义深刻,表层含义指张秉贵业务熟练、热情似火,感动顾客;深层含义是歌颂在那个特定时代的先锋人物火一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赞美在平凡的岗位上勇于担当和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

③标题语言简洁明确,中心突出,通俗易懂。一、整体感知寻章法

2.请同学们思考探究,这篇通讯是怎样组织材料、逐步展开的?请填写以下表格。标题内容切入点结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标题内容切入点结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张秉贵的工作热情及其感染力围绕切入点选取典型事例:①照顾赶车却排在队尾的顾客;②开解绷着脸、不讲道理的女顾客;③女儿病重仍满脸笑容地接待顾客。工作经历和为了做好售货员背后付出的艰辛努力:①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而忽略了只买两块桃酥的农民顾客;②为面带病容的顾客选糕点;③被国民党兵痞打骂;④努力学习糖果知识,熟悉商品。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赞扬一、整体感知寻章法3.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一团火”的句子,分析文章的行文线索和结构特点。相关句子:

①他站在柜台里的那股精神劲儿,售货动作的迅速劲儿,接待顾客的热情劲儿,像一团火一样,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

②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贷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到家里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激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儿。”

③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

④您那感人肺腑的事迹,使我心中仿佛升起了一团火。一、整体感知寻章法特点:

“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是本文的线索。本文采用了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为线索展开,贯穿全文,叙写老售货员生活中的平凡事迹,凸显了主人公的精神风貌。这种结构安排,起到了概括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的作用。一、整体感知寻章法

全国各地民众的书信以及一位路过北京的青年农民的诗歌,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张秉贵的爱戴和尊敬,以此为结尾,侧面烘托出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更加突出了“一团火”精神的崇高与可贵。4.文章最后两段,为什么以全国各地民众的书信以及一位路过北京的青年农民的诗歌为结尾,这样写有何好处?一、整体感知寻章法

①选材集中且有针对性。作者重点围绕张秉贵的精神品质展开选材,他的事迹、他对顾客的态度以及顾客对他的称许都体现了“一团火”的特点,紧扣主题。

②选材典型且多角度。这些材料从三个方面体现了“一团火”的核心内容:在工作上,张秉贵用火一般的热情钻研工作,练就过硬本领;在态度上,张秉贵接待顾客非常热情,即使是对“冷顾客”,也能做到“以热对冷,变冷为热”去温暖对方,这一精神品质就像一团火;在思想上,张秉贵用火一般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将其贯彻到底。不同角度的材料相互补充,使人物形象全面而真实。5.从选材单角度看,作者是如何突出“心有一团火”这一核心内容的?一、整体感知寻章法

这两段分别以张秉贵解放前后的经历进行对比,从内容上解释了张秉贵热爱本职工作并取得非凡成绩的内在动力,从结构上以插叙的方式补充了人物经历,鲜明地体现出新中国让张秉贵这样的普通劳动者翻了身,并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如果删除这两段,不仅无法解释张秉贵出色工作的原因,而且也不能揭示文章的深层主题——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赞美。6.文章的第15—16自然段,记叙了张秉贵在解放前后的几段工作经历,作者写这些事情的意图是什么?如果删除这两段对文章有何影响?二、细读文本品语言1.本文选取了多项素材,多角度地塑造了张秉贵“温暖众人心”形象。请你结合具体内容,从描写的角度来分析这篇通讯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二、细读文本品语言

①场面描写。例如:

初冬的早晨,寒气袭人。我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走进百货大楼。

嗬,糖果组的柜台前好热闹!人们拥挤在柜台前,看一位戴着劳动模范胸章的老售货员卖糖果。他站在柜台前里的那股精神劲儿,售货动作的迅速劲儿,接待顾客的热情劲儿,像一团火一样,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顾客们悄悄议论道:

“他就是劳动模范张秉贵!”

“你瞧他拿糖,一抓就准。”

“他卖得真快,又那么热情,让人心里暖乎乎的。”

本文开头运用场面描写,综合使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初冬早晨张秉贵在柜台里忙碌的活动场景。既正面刻画了张秉贵工作时饱满的精神状态与熟练的动作,也侧面通过人们对张秉贵的评价突出其精神品格,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二、细读文本品语言

②细节描写。本文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描写,如:

在柜台里,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可晚上下班后,他就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强烈的细节对比,突出张秉贵忘我的工作精神。

张秉贵也随着她向柜台东头走去,边走边想:她准是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越是这样,我越是要热情接待她。张秉贵一边走,一边还是那样和颜悦色地说:“最近从上海来了几种新糖果,味道还不错,您想看看吗?我向您介绍一下……”

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结合,揭示张秉贵主动耐心、亲切和蔼,善于应对各种顾客。二、细读文本品语言

老张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装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把剩下的糖果包捆结实递给顾客,嘱咐道……

通过“拿”“放”“又拿”“塞”“捆”“嘱咐”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他的细致周到。

忆往昔,看今天,他默默地想,现在我刚为人民做一点儿事,他们就把我当亲人相待,我有什么理由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58年他入党后,想了又想,一个共产党员到底图什么?图的就是多为人民服务!

通过张秉贵内心独白式的心理描写,写出了他的成长过程和思想的成熟。总之,细节描写使内容更加真切感人,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二、细读文本品语言

③侧面描写。文中多处写他人对张秉贵的态度和看法,例如:

……10名学生写道:“张伯伯,我们要像您一样,做革命的螺丝钉,党把我们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女队长写道:“我要像您一样热爱自己的工作,宁让煤尘粘满脸,不让资产阶级思想沾半点!”……

一方面,以他人口吻道出对张秉贵的评价与看法,使其形象更加真实、立体。另一方面,通过广大顾客对张秉贵的爱戴和尊敬,侧面烘托他的精神品格的高尚。二、细读文本品语言2.本篇通讯的语言通俗易懂,朴实却不失美感,具有通俗美。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达到“通俗美”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①多用口语和通俗化表达。如用“精神劲儿”“迅速劲儿”“热情劲儿”刻画张秉贵工作时的神态,如用昵称“老张”指代张秉贵,还有“翻了身”“打心眼儿里”等字眼,都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刻画人物、叙述事件。而且本文以刻画张秉贵这位坚守平凡岗位的普通人为主,通俗化的语言表达符合人物身份,这样写能拉近读者的心理距离,使张秉贵的形象更加亲切可感。二、细读文本品语言2.本篇通讯的语言通俗易懂,朴实却不失美感,具有通俗美。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达到“通俗美”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②采用生活化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这些热情的话,像一鼓鼓清泉涌进张秉贵的心田,他感到自己的心和顾客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这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张秉贵因顾客的认同和体谅得到了安慰,从而与顾客的关系更加紧密。再如“他又一次感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只有低人一等的思想,绝没有低人一等的工作!”这一句反复使用“低人一等”,在强烈的对比中突出了张秉贵对新中国劳动精神的认同。

总而言之,这篇通讯的语言明白如话,同时又经锤炼而显清新雅致,平易中显现功力,浅近中显现精美。三、课堂总结

从标题拟写看,一个好的标题常具备两个特点:

第一,简洁凝练,通俗易懂。可以适当口语化、通俗化,且要抓住核心,突出主题。

第二,富有文采,意蕴深厚。可以借助比喻、象征、双关等方法,让标题文字增添韵味、别开生面、富有意蕴。三、课堂总结

从材料组织看,选材既要集中、富有针对性,紧扣主题,也要典型、多角度地呈现人物风貌。本文围绕“一团火”报道了张秉贵的多个典型事例,这些材料之间环环相扣、相互补充,层层递进,全面地呈现了张秉贵如“一团火”一般体贴周到、急人所急、耐心热情、爱岗敬业的精神品质。三、课堂总结

从人物塑造看,本文采用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多种人物描写方式,同时以场面描写、细节描写、正侧描写相结合的方式,为我们全面而客观地展现了一个有着过硬本领、服务热情周到的售货员的形象。三、课堂总结

从语言表达看,本文善于运用通俗而富有表现力的口语,既明白如话地表述内容,又精确地传达出思想情感。谢谢观看以《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为例学习人物通讯写作

答疑高一—人教版—语文—第二单元

答疑

1.文章从开头到“满面笑容地接待顾客”,记叙的事件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这部分记叙的事件在顺序安排上是层层深入的。第一件事写张秉贵热情地招待抱孩子的顾客,体现出他良好的个人职业素质;第二件事写张秉贵提前给赶火车的顾客称糖,体现出他超出一般人的观察力;第三件事写张秉贵热情地对待不讲道理的顾客,则更进一步体现出他完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第四件事写张秉贵不因女儿生病而影响工作,体现出的是他为公而忘私的崇高精神。这四件事所体现的精神是逐层深入的,让读者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张秉贵的伟大之处。答疑2.本文通过叙写“劳模”张秉贵的日常工作,赞美了他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但是有人认为张秉贵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值得人们如此颂扬。对此你如何看?

答:张秉贵从事的职业很普通,但他的精神是永远不过时的。张秉贵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断钻研业务,为他人和社会作出了贡献,在平凡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同样值得人们尊敬和颂扬。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是一心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的外在表现,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答疑3.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并发扬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