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置安全指导_第1页
应急处置安全指导_第2页
应急处置安全指导_第3页
应急处置安全指导_第4页
应急处置安全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触电事故

1事故特征(风险分析)

1.1危险性分析在电气设备运行、操作、检修时,由于电气设备屏护缺陷、安全间距不够、违章作业、保护接地失效、绝缘损坏等原因,使人员触碰到带电体或接近高压带电体,造成触电伤害事故。触电事故多发生在电气设备检修过程中。1.2危害程度当流经人体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状态),在瞬间或在三分钟内就夺去人的生命。当人体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不良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电烙印,随着被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金属化。这些伤害会给人体留下伤痕,严重的也可能威胁到生命。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机构设置2.2工作职责(1)现场指挥职责①组织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②协助现场指挥协调各应急小组的应急活动。③分析现场情况,确定是否启动Ⅱ级响应。④应急物资准备和紧急联络、信息发布等。(2)扑救组组长职责①接到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②立即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实行,如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等。③报告事故现场指挥。④抢救受伤人员,为医疗救护组赢得时间。⑤接受并执行总指挥的指令。⑥立即疏散无关人员,设立警戒线。⑦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⑧接受和执行现场指挥的其他指令。(3)救护组组长职责①接到报告后,立即达到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②联络医院(120)对需要医院救护人员进行入院治疗。3应急处置

3.1脱离电源(1)低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①立即拉掉开关、拔出插销,切断电源。②如电源开关距离太远,用有绝缘把的钳子断开电源线。③用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流经人体的电流。④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桥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及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2)高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①立即通知动力设施部门停电。②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③抛掷一端可靠接地的裸金属线使线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此方法较为危险,需有经验人员对应)。3.2现场急救(1)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采取对症救护。(2)触电者伤势不重,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往医院。(3)触电者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同时,要速请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4)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挛,应准备心跳或呼吸停止后立即做进一步的抢救。(5)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及心脏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在送医途中,不能终止急救。(6)心肺复苏法操作:第一步开放气道,第二步口对口人工呼吸,第三步心脏按压。清除口腔异物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垂直下压3.5-4.5cm,每分钟80-100次。注意点: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同时交替进行,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1人操作15:2,双人操作5:1。

4注意事项

(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及潮湿的构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员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3)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4)救护时必须注意个人防护。(5)医疗救助电话:内部救援电话,见附表一;外部救援电话120。

二、物体打击事故

1.事故特征(风险分析)1.1危险性分析物体打击是制造行业的常见事故,在作业登高、取料过程中时会发生。通过对全过程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物体打击事故可能发生,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1.2事故类型依据物体打击事故对人体伤害的方式,把物体打击事故大体分为如下类型:(1)高处有未被固定的浮物因被碰撞或因风吹等坠落。(2)工具、物体等上下抛掷。(3)手持工具脱手。(4)机械设备内有物体飞出。1.3事故发生的区域及地点生产作业场所、行走场所。1.4危害程度发生物体打击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1.5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在高处作业区域行走或停留。(2)在高处有浮物或设施不牢固将要倒塌的地方进行或停留。(3)人员进入手持工具正常活动范围。(4)工器具、物体等上下抛掷;拆装、快装、接头脱落等。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2.1机构设置2.2工作职责(1)现场指挥职责①组织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②协助现场指挥协调各应急小组的应急活动。③分析现场情况,确定是否启动Ⅱ级响应。④应急物资准备和紧急联络、信息发布等。(2)扑救组组长职责①接到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②立即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实行,如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等。③报告事故现场指挥。④抢救受伤人员,为急救组赢得时间。⑤接受并执行总指挥的指令。⑥立即疏散无关人员,设立警戒线。⑦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⑧接受和执行现场指挥的其他指令。(3)救援组组长职责①接到报告后,立即达到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②联络医院(120)对需要医院救护人员进行入院治疗。3.应急处置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任何人发现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现场当班主管接到报告,立即汇报应急救援现场指挥,并指派人员到现场核实,要求其反馈现场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作救援处置。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赶到现场后,应向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人员说明情况并按指挥人员的命令执行。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为保障伤员的生命,减轻伤员的痛苦,现场人员在拨打报警电话后可以进行现场施救:(1)受伤伤势较轻,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棉布覆盖。(2)对有骨折或出血的受伤人员,做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应以不压迫创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3)对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复苏,人工呼吸,胸部外伤者不能用胸外心脏按压术。(4)若受伤者呼吸短促或微弱,胸部无明显呼吸起伏,应立即给其作口对口人工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4-16次;如脉搏微弱,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心脏按摩,在心脏部位不断按压、松开,频率为60次每分钟,帮助窒息者恢复心脏跳动。(5)如有出血、立即止血包扎。(6)抢救受伤较重的伤员,在抢救的同时,及时拨打外部急救中心电话,由医务人员救治伤员。(7)如无能力救治,尽快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8)肢体骨折尽快固定伤肢,减少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如没有任何物品可做固定器材,可使用伤者侧肢体,躯干与伤肢绑在一起,再送往医院。4.注意事项(1)若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在生产或施工现场,进入现场的施救人员必须戴可靠的个人防护用品。(2)现场施救时要将伤员移至安全的地方。(3)现场施救要正确及时,严防造成伤员伤势扩大。(4)如伤者在不易救援的地方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之后才能接近进行救援,避免救援者发生事故。(5)伤员伤势较重时,在医务人员没有达到事发现场之前,现场人员由于不熟悉受伤人员的受伤性质、受伤部位、严重程度,尽量不要移动伤者,以免造成伤者伤势的进一步加重。(6)医疗救助电话:内部救援电话,见附录一;外部救援电话120。三、机械伤害事故

1事故特征(风险分析)

(1)机械设备防护设施不全造成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2)机械设备摆放不当,安全操作距离不足导致挤伤、压伤等。(3)机械设备缺陷处理不及时,带病运行造成的机械伤害。(4)人员操作行为不当而导致肢体或身体被打击、夹伤等伤害。(5)其他行为性违章、装置性违章和管理性违章的事故隐患。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机构设置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成员:应急处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2.2工作职责(1)现场指挥职责①组织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②协助现场指挥协调各应急小组的应急活动。③分析现场情况,确定是否启动Ⅱ级响应。④应急物资准备和紧急联络、信息发布等。(2)扑救组组长职责①接到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②立即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实行,如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等。③报告事故现场指挥。④抢救受伤人员,为医疗救护组赢得时间。⑤接受并执行总指挥的指令。⑥立即疏散无关人员,设立警戒线。⑦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⑧接受和执行现场指挥的其它指令。(3)救护组组长职责①接到报告后,立即达到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②联络医院(120)对需要医院救护人员进行入院治疗。3应急处置

(1)发现有人受伤后,必须立即停止运转的机械,向周围人员呼救,伤势较轻的,立即送往医务室包扎、止血后,送医院治疗,伤势较重的,医疗人员到现场进行包扎、止血后,送医院治疗。(2)发生断手、断指等严重情况时,对伤者伤口要进行包扎止血、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对断手、断指应用消毒或清洁敷料包好,忌将断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细胞变质。将包好的断手、断指放在无泄漏的塑料袋内,扎紧好袋口,在周围放置冰块,或用冰棍代替,速随伤者送医院抢救。(4)肢体卷入设备内,被卡在设备内,不可用倒转设备的方法取出肢体,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设备部件,同伤者送医院抢救,无法拆除时拨打当地119求救。(5)发生头皮撕裂伤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及时对伤者进行抢救,采取止痛及其他对症措施;用生理盐水冲洗有伤部位,涂红汞后用消毒大纱布块、消毒棉花紧紧包扎,压迫止血,送医院治疗。(6)受伤人员出现肢体骨折时,应尽量保持受伤的体位,由医务人员对伤肢进行固定,并在其指导下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抬运,防止因救助方法不当导致伤情进一步加重。(7)受伤人员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症状后,必须立即进行心脏按压或人工呼吸。4注意事项

(1)严禁未停机状态下盲目抢救,导致新生伤害。(2)在做好事故紧急救助的同时,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对相关信息和证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做好事故调查工作。(3)发生断指或断肢事故,应立即止血,尽可能做到将断指或断肢冲洗干净,用消毒敷料袋包好,放入装有冷饮的塑料袋内,将断指或断肢与伤者一起送往医院。(4)伤员伤势较重时,在医务人员没有达到事发现场之前,现场人员由于不熟悉受伤人员的受伤性质、受伤部位、严重程度,尽量不要移动伤者,以免造成伤者伤势的进一步加重。(5)医疗救助电话:内部救援电话,见附录一;外部救援电话120。四、中毒与窒息事故

1.事故特征(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有限空间事故类型:急性中毒、缺氧窒息。1.2事故发生的区域及地点公司生产区域库、仓、容器、槽箱、锅炉烟道、收尘器、回转窑、预热器、磨机内、破碎机内、排污井、地下沟道、污水池、水处理系统等有限空间。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1)未制定有限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计划、有限空间作业准入程序和安全作业规程。(2)未确定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准入者和监护者及其职责。(3)未在有限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有限空间的位置和所存在的危害。(4)未在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对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估,以确定该密闭空间是否可以准入并作业。(5)未提供合格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及报警仪器。(6)当工作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但没有采取有效、可靠的防范、试验措施或违章操作等进行工作时,会造成人员中毒窒息导致昏迷、休克,甚至死亡。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工作人员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如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先兆表现可以表现但不局限为以下症状:眼睛灼热、流涕、呛咳、胸闷或头晕、头痛、恶心、耳鸣、视力模糊、气短、呼吸急促、四肢软弱乏力、意识模糊、嘴唇变紫等。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可能引发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粉尘伤害等事故。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2.1机构设置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成员:应急处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2.2工作职责(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中毒窒息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2)事发部门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3)车间负责人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受伤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5)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3.应急处置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成员:应急处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如有人员出现中毒窒息症状时,现场人员立即大声向附近人员呼救,佩戴好呼吸器后,将伤者救出,并将受伤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检查判断中毒者的中毒情况。(2)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受伤人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①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②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③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3)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4)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①按压吹气1min后,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②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③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3.3事故报告事发部门负责人立即向主要负责人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主要负责人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4.注意事项(1)对于存在有毒气体的地点发生人员窒息的事故,救援人员应携带隔离式呼吸器到达事故现场,正确戴好呼吸器后,进入现场进行施救。(2)对于由于缺氧导致人员窒息的事故,施救人员应先强制向空间内部通风换气后方可进入进行施救。(3)如事发地点属高空作业,施救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做好防坠落的安全措施。(4)伤员、施救人员离开现场后,工作人员应对现场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识,并设专人把守现场,严禁任何无关人员擅自进入隔离区内。(5)采取通风换气措施时,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以防止氧气中毒。(6)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时,必须注意受害者姿势的正确性,操作时不能用力过大或频率过快。(7)在运送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8)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脑神经不可逆性坏死。(9)医疗救助电话:内部救援电话,见附录一;外部救援电话120。

五、火灾事故

1事故特征(风险分析)

1.1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大型变压器着火事故、发电机着火事故、锅炉燃油系统着火事故、燃油区(油泵房)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仓库着火事故、输煤系统着火事故、电缆着火事故、蓄电池爆炸事故、汽轮机油系统火灾事故、控制室火灾事故、机房火灾事故、重要生产场所着火事故、档案室火灾事故、高层建筑着火事故。火灾事件类型:固体物质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金属火灾、电气火灾。1.2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油区、电缆夹层、电缆沟、电器设备、汽轮机油系统、输煤系统、生活及办公区域、在运行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火灾伤亡事故。1.3可能造成的危害(1)烧伤人员病程长、医疗消耗大、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2)烧伤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轻者损伤皮肤、肿胀、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呼吸道也可烧伤,烧伤引起的剧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导致休克,晚期出现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1.4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燃油区发生泄漏。(2)电器短路和电器设备的选用不当,安装不合理,操作失误,违章操作,长期过负荷运行。(3)电气线路短路瞬间会产生很高的温度和热量,可以使电源线的绝缘层燃烧、金属融化,引起附近的可燃物质燃烧。(4)机组在检修、设备改造、日常生产维护等工作中,执行制度不严、安全意识淡薄、均有可能造成火灾人身伤亡事故。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机构设置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成员:应急处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2.2工作职责(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高处坠落伤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2)事发部门负责人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3)车间负责人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高处坠落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5)安监人员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3应急处置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火灾伤亡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向应急救援组织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应急救援组织应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总指挥。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也可直接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总指挥,同时将情况报告企业主要负责人及部门负责人。(2)该方案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启动。总指挥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3)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4)火灾伤亡事件进一步扩大时启动《事故应急预案》。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迅速将烧伤人员脱离火源,立即采取冷疗措施。(2)迅速使伤员脱离火灾现场,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清除口鼻分泌物和碳粒,保持呼吸道通畅。(3)衣服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或用衣被等物扑盖灭火。(4)电烧伤时,首先要用木棒等绝缘物或橡皮手套切断电源,立即进行急救,维持病人的呼吸和循环。(5)在进行现场应急处置的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6)对烧伤严重者应禁止大量饮水,以防休克。(7)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①火灾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②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③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8)火灾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①通畅气道。②口对口(鼻)人工呼吸。③胸外接压(人工循环)。(9)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①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②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③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3.3事故报告(1)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向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2)事件扩大时,由总指挥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1小时。(3)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4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消防器材进行火灾的扑灭。(2)扑救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火灾(如电缆着火等)时,扑救人员应使用滤罐式防毒面具。(3)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首先报告当值值长和有关调度,并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采取紧急隔离措施。(4)参加灭火的人员在灭火时应防止被火烧伤或被燃烧物所产生的气体引起中毒、窒息以及防止引起爆炸。电气设备上灭火时还应防止火灾。(5)电气设备火灾时,严禁使用能导电的灭火剂进行灭火。(6)要根据现场指挥组提供的信息,确认致害原因,对症救治。(7)尽快使受伤人员接受上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救治,保证救治及时有效。(8)医疗救助电话:内部救援电话,见附录一;外部救援电话120。六、灼烫事故

1.事故特征(风险分析)1.1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下列事件均有可能造成灼烫伤亡事故:机炉外管、压力容器爆破高温、高压蒸汽泄漏;压力容器检修时,高温、高压蒸汽喷出;操作不规范导致高温、高压蒸汽泄漏;检修时防护措施不完善;热水井或热水池没有可靠防护装置;高温、高压设备及管道泄漏,喷出不可见气体,无警示标志;化学药品管理和使用不当。灼烫事件类型: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物理灼伤。1.2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热力系统中的高温;高压管道及设备;热水井、热水池;锅炉本体的人孔、汽包、连排扩容器;除氧器、加热器等高温高压容器的就地水位计和人孔;贮存和使用强酸、强碱、生石灰等化学原料的设备,在运行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灼烫伤亡事故。1.3可能造成的危害灼烫伤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轻者损伤皮肤、出现肿胀、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呼吸道也可烧伤,烧伤引起的剧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导致休克,晚期出现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高温的管道容器等设备上无保温层;检修高温的管道容器时未配备防护服;高温、高压蒸汽泄漏;在热水井或热水池工作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接触化学药品时。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2.1机构设置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成员:应急处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2.2工作职责(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灼烫伤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2)事发部门负责人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3)车间负责人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灼烫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5)安监人员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3.应急处置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灼烫伤亡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向应急救援组织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应急救援组织应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总指挥。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也可直接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总指挥,同时将情况报告企业主要负责人及部门负责人。(2)该方案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启动。总指挥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3)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4)灼烫伤亡事件进一步扩大时启动《事故应急预案》。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现场急救原则: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冷疗,就近急救和分类转送专科医院。(2)对于不同的致伤源应采取不同的方法:①火焰烧伤:衣服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或用衣被等物扑盖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以防增加头面部及呼吸道损伤。②热液烫伤:应立即将被热液浸湿的衣服和饰物脱去,如果与皮肤发生粘连,不得强行脱烫伤人员的衣物,以免扩大损伤烫伤表皮。③化学烧伤:受伤后应首先将浸有化学物质的衣服迅速脱去,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尽可能地去除创面上的化学物质。但对于生石灰烧伤应先擦尽生石灰粉粒,再用水冲洗,以免生石灰遇水产热,加重烧伤。(3)电烧伤:立即切断电源。(4)冷疗:不但可以减少创面余热对沿有活力的组织继续损伤,而且可以降低创面的组织代谢,使局部血管收缩、渗出减少,减轻创面水肿程度,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在病人可以耐受的前提下温度越低越好,可用15℃左右自来水、井水或加入冰块的冷水冲洗或浸泡,时间尽量不少于30min。(5)合并伤处理:无论何种原因的烧伤均可合并其他外伤。比如压力容器爆炸,烧伤后高处坠落,在烧伤的同时合并有骨折、脑外伤、内脏损伤等,均应按急救原则做相应的紧急处理。(6)烧伤创面的保护:忌涂有颜色药物,以免影响对烧伤程度的观察。也莫涂油膏,免得增加入院后清创的困难。保留水泡皮,也不要撕去腐皮,在现场附近,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创面避免转送途中不再污染、不再损伤。同时应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7)烧伤患者伤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动,应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的应用,防止掩盖病情变化,还应考虑有休克因素。(8)气道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应于现场即开始,保持呼吸通畅,解除气道梗阻,不能等待诊断明确后再进行。伴有面、颈部烧伤的患者,在救治时要防止再损伤。(9)当发生灼烫事件后,现场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将有关系统或设备隔离,及时将烫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同时汇报灼烫伤亡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事故现场,组织处理事故及抢救。(10)在进行现场应急处置的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11)对烫伤严重者应禁止大量饮水,以防休克。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3.3事故报告(1)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向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2)事件扩大时,由总指挥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1小时。(3)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4.注意事项(1)当发生灼烫事件后,现场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将有关系统或设备隔离,及时将烫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2)烧伤创面的保护:忌涂有颜色药物,以免影响对烧伤程度的观察。也莫涂油膏,免得增加入院后清创的困难。保留水泡皮,也不要撕去腐皮,在现场附近,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创面避免转送途中不再污染、不再损伤。同时应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3)烧伤患者伤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动,应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的应用,防止掩盖病情变化,还应考虑有休克因素。(4)气道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应于现场即开始,保持呼吸通畅,解除气道梗阻,不能等待诊断明确后再进行。伴有面、颈部烧伤的患者,在救治时要防止再损伤。(5)合并伤处理:无论何种原因的烧伤均可合并其他外伤。比如压力容器爆炸,烧伤后高处坠落,在烧伤的同时合并有骨折、脑外伤、内脏损伤等,均应按急救原则做相应的紧急处理。(6)医疗救助电话:内部救援电话;外部救援电话120。

七、容器爆炸事故

1事故特征(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容器超压、安全附件失效等引起的容器爆炸,以及容器异常事件。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空气储罐、气瓶等。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为气瓶、压力容器的使用全过程;事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发生前无明显征兆。主要表现为压力表压力指示超限。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有建筑物坍塌,当介质为可燃或有毒介质时次生、衍生事故有火灾或中毒等。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2.1组织机构发生事故时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由该车间负责人、班组长、兼职安全员和现场生产人员组成现场应急工作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2.2应急职责(1)车间负责人职责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公司汇报,在公司应急救援人员未到达之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2)安全员职责协助负责人、班组长组织现场抢险救援工作;负责观察、维护事故现场安全、秩序,保护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3)班组长职责在车间负责人领导下,负责组织班组成员进行事故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包括利用现场及附近可利用设施、设备、工具抢救被困人员和受伤人员。(4)现场作业人员职责在车间负责人或班组长领导下积极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3应急处置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应急报警响应程序①发生容器爆炸后,现场发现者应立即向当班组长、车间负责人及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现场当班人员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②应急管理组织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③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2)事故扩大与上级预案衔接程序当容器爆炸导致火灾事故时,总指挥下达启动公司应急预案的指令。当应急救援力量超出本公司应急处置能力时,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政府主管部门、消防、公安、卫生部门报告,请求上级单位或政府部门进行增援,实施扩大的应急响应。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当压力表超过工作压力上限,未超过额定压力时,进行人工泄压。(2)应急救援工作组成员对现场、物资、设备、人员等进行抢救。(3)当储气罐、空压机发生爆炸,应立即断电机电源,当压力管道发生爆炸,应立即切断上端进口阀。

(4)当有易燃易爆的气体泄漏,可能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进气阀,疏散周围人员,停止周边一切明火作业,建立隔离区,实施隔离区管制。(5)当介质为有毒介质,应立即切断通向受损容器的主阀门,人员着防毒面具进行现场处置。3.3事故报告(1)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向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2)事件扩大时,由总指挥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1小时。(3)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4注意事项(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现场处置人员必须佩戴和使用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严禁救援人员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①首先检查抢险救援器材是否完好。②正确使用抢险救援器材。(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①如事故扩大,导致次生、衍生事故不能控制时,应发出警报,现场指挥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②严格执行现场指挥下达的应急救援命令,正确执行应急救援措施,避免因救援对策或措施执行错误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或人员伤亡重大事故的发生。③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④在不妨碍抢救受伤人员和物资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保护事故现场。受伤人员和物资需移动时,必须在原地点做好标志,机械或车辆非特殊情况不得移动,以便为勘察现场提供确切的资料。⑤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尽快有组织地进行疏散,当班班长设置警戒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①要正确判断事故类型、规模和发展趋势,采取相应措施。②“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如事故无法控制有扩大趋势,立即撤离危险区域。③应急救援时,应安排2人以上为一组,相互监护,确保人员安全。④应熟悉生产场所安全通道及疏散出口的位置,以便迅速脱离危险区域。⑤受伤人员根据伤势程度在现场进行简单的处理后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尽量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实施救护,切忌盲目救护。(5)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事故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注意保护好现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工作,并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6)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①事故救援时应封锁事故现场,救援区域内,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同时,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治安和交通秩序。②各级人员严格服从指挥人员的调配,积极做好救援工作。(7)医疗救助电话:内部救援电话,见附录一;外部救援电话120。

八、高处坠落事故

1.事故特征(风险分析)1.1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洞口坠落(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阳台口等);脚手架上坠落;悬空高处作业坠落;石棉瓦等轻型屋面坠落;拆除作业中发生的坠落;登高过程中坠落;梯子上作业坠落;屋面作业坠落;其他高处作业坠落(电杆上、设备上、构架上、树上,以及其他各种物体上坠落等)。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分为高处坠落伤害和高处坠落死亡两种。1.2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1)汽机侧:水塔、汽机厂房、汽机厂房行车、汽机厂房除氧器层、厂房窗户维护等。(2)锅炉侧:锅炉厂房、锅炉厂房各烟风道、炉膛脚手架、原煤斗、厂房窗户维护等。(3)升压站:升压站构架、变压器、电抗器等。(4)除灰渣:除尘各灰斗、渣仓、脱硫塔等。(5)土建:烟囱、建筑物顶部等。(6)其他:机械设备检维修等。1.3高处坠落伤亡事故的危害程度发生高处坠落后,可引起人员轻伤、重伤,甚至人身死亡事故。1.4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在高处作业时,下方没有架设安全护网。(2)高处作业人员没有持证上岗。(3)作业人员精神状态不佳、疲劳作业。(4)脚手架未挂警示牌。(5)平台不牢固、有空洞。(6)6级大风露天作业。(7)高处设备检修平台不完善(8)安全带未定期检查。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2.1机构设置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成员:应急处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2.2工作职责(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高处坠落伤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2)事发部门负责人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3)车间负责人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高处坠落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5)安监人员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应急处置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高处坠落伤亡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向应急救援组织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应急救援组织应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总指挥。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也可直接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总指挥,同时将情况报告企业主要负责人及部门负责人。(2)该方案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启动。总指挥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3)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4)高处坠落伤亡事件进一步扩大时启动《事故应急预案》。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高处坠落受害人员施救的过程:①当发生人员轻伤时,现场人员应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大量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②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协助医务人员实施各项救护措施。③如果受害者处于昏迷状态但呼吸心跳未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受害者下颌,捏住受害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④以上施救过程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结束,工作人员应配合救援人员进行救治。(2)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①受害人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②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③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④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⑤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3)判断有无意识的方法:①轻轻拍打伤员肩膀,高声喊叫“喂,能听见吗?”。②如认识,可直接喊其姓名。③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秒。(4)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①通畅气道。②口对口(鼻)人工呼吸。③胸外接压(人工循环)。(5)骨折急救;①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杆等将断骨上、下方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②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应先止血,固守,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③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士袋(或其他替代物)旋转两侧至颈部固定不动,以免引起截瘫。④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6)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①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②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③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3.3事故报告(1)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向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2)事件扩大时,由总指挥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1小时。(3)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4.注意事项(1)对于空洞造成的高处坠落,在人员得到安全救治后,应对现场相关区域的平台、空洞进行举一反三地检查,防止再次发生。

(2)对于脚手架材料造成的高处坠落,应对同一批次的材料进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统一处理,不准再次使用。(3)进行骨折伤害救治时,必须注意救治时的方法,防止由于救治不对造成的二次伤害。(4)医疗救助电话:内部救援电话,见附录一;外部救援电话120。

九、车辆伤害事故

1事故特征(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在机动车、电瓶车(叉车)等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伤亡事故。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事故发生的地点:物品装卸、道路。事故发生的装置:机动车、叉车。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车辆伤害事故主要发生在物品装卸时间和公司内物品运输过程中,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严重摔伤、碾压,甚至死亡。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车辆伤害事故发生前,多是存在管理漏洞,如物料装卸不平稳、超载等违章操作等。道路状况不良,人员违章驾驶等。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有建构筑物的坍塌。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机构设置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成员:应急处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2.2工作职责(1)车间负责人职责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公司汇报,在公司应急救援人员未到达之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紧急情况下,组织撤离。(2)安全员职责协助负责人、班组长组织现场抢险救援工作;负责观察、维护事故现场安全、秩序,保护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3)班组长职责在车间负责人领导下,负责组织班组成员进行事故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包括利用现场及附近可利用设施、设备、工具抢救被困人员和受伤人员。(4)现场作业人员职责在车间负责人或班组长领导下积极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3应急处置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车辆伤害伤亡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向应急救援组织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应急救援组织应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总指挥。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也可直接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总指挥,同时将情况报告企业主要负责人及部门负责人。(2)该方案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启动。总指挥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3)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4)车辆伤害伤亡事件进一步扩大时启动《事故应急预案》。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遇险人员要积极自救,同时要想方设法通知被救援人员自己所处的准确位置,以便得到及时救援,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相关救援设备、物资,对遇险人员进行抢救、搜救,伤员救出后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2)如果有车辆压住伤者,应立即小心移开车辆,或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将伤者移出,再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医疗救治。

(3)调集转运车辆,转运事故车辆装置的物品。(4)如果发现车辆有漏油,疏散无关人员,禁止点火源出现,并根据下列情况,立即采取堵漏措施。①油管折断时,可找一根与油管直径适应的胶皮或塑料管套接。如套接不够紧密,两端再用铁丝捆紧,防止漏油。

②油管破裂时,可将破裂处擦干净,涂上肥皂,用布条或胶布缠绕在油管破裂处,并用铁丝捆紧,然后再涂上一层肥皂。

③油管接头漏油时,可用棉纱缠绕于油管接头,再将油管螺母与油管接头拧紧;还可将泡泡糖或麦芽糖嚼成糊状,涂在油管螺母座口,待其干凝后起密封作用。

④漏油漏水时,可根据砂眼大小,选用相应规格的保险丝,用手锤轻轻将其砸入砂眼内,便可消除漏油、漏水现象。(5)不要轻易移动受伤者,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6)有出血时,应有效止血,包扎伤口。(7)如果发生骨折,用双手稳定及承托受伤部位,限制骨折处活动并设置软垫,用绷带、夹板或替代品妥善固定伤肢。

(8)发生断指(肢)应立即止血,应马上用止血带扎紧受伤的手或脚,或用手指压迫受伤的部位止血。伤口用无菌纱布或清洁棉布包扎,将断指(肢)也要用无菌纱布包扎,有条件的与冰块一起放入干净胶袋,并立即送医院进行手术。

(9)如果伤者出现呼吸或心跳停止,应进行心肺复苏急救。3.3事故报告(1)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向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2)事件扩大时,由总指挥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1小时。(3)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4注意事项(1)现场处置人员必须佩戴和使用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严禁救援人员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2)如事故扩大,导致火灾等衍生事故不能控制时,应发出警报,现场指挥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3)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4)在不妨碍抢救受伤人员和物资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保护事故现场。受伤人员和物资需移动时,必须在原地点做好标志。(5)受伤人员根据伤势程度在现场进行简单的处理后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尽量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实施救护,切忌盲目救护。(6)受伤者伤势严重,不要轻易移动伤者。

(7)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注意不要让伤者再受到挤压。(8)如上肢受伤将其固定于躯干,如下肢受伤将其固定于另一健肢。应垫高伤肢,消除肿胀。如上肢已扭曲,可用牵引法将上肢沿骨骼轴心拉直,若拉伸时引起伤者剧痛或皮肤变白,应立即停止。(9)如果伤口中已有脏物,不要用水冲洗,不要使用药物,也不要试图将裸露在伤口外的断骨复位,应在伤口上覆盖灭菌纱布,然后进行适度的包扎、固定。(10)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机能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11)医疗救助电话:内部救援电话,见附录一;外部救援电话120。

十、淹溺事故

1.事故特征(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淹溺事故是指人员淹没在水里,造成伤亡的事故。发生淹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可造成溺水死亡(溺死),如心脏未停止的,可造成近乎溺死。水处理工序设有循环水池,如果生产作业人员站位不当,工作时不掉入池中,造成溺水;工作信息联系不当,在进入冲水沟作业过程中,启动高压泵,将作业人员冲入池中造成溺水;作业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缺少防护装置或防护设施不达标,就会发生人员摔倒掉进池内,造成溺水。1.2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主要在循环水池等涉及带水作业区域。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持续暴雨或者极端恶劣季节发生淹溺事故可能性最大,发生淹溺事故后,可能引起人员轻伤、重伤,甚至人身死亡事故。1.4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作业区域水池地面湿滑、水域滩面比较松软。(2)道路不平或者塌陷。(3)水池周边未设置安全防护装置。(4)水池周边未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和危险告知牌。(5)工作人员在水域周边作业或巡检人员巡检时麻痹大意。(6)安全管理存在疏漏。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有建构筑物的坍塌。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2.1机构设置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成员:应急处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2.2工作职责(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2)各成员职责主要负责人员现场抢救,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对受害人员实施救护、转移等工作。(3)要对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熟悉,在具有防护措施、避免人员伤亡的前提下,必要时深入事故发生中心区域,关闭系统,抢修设备、抢救物资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险范围的扩大。(4)利用专业器材完成救援等任务,并对其他具有潜在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有效实施应急救援、处理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二次事故。(5)侦察、核实、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范围,并掌握其变化情况。3.应急处置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公司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1)报警事故发生后,事故地点第一发现人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及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2)应急启动应急处置组成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3)扩大应急如现场处置人员对事故紧急处理后,事故仍得不到有效控制,事故有扩大可能时,应立即启动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现场人员会水者及救护人员发现溺水者,立即进行施救工作。(2)现场人员不会水时,立即用绳索、竹竿、木板或救生圈等使溺水者握住后拖上岸。(3)溺水者被抢救上岸后,立即清除口、鼻的泥沙、呕吐物等,松解衣领、纽扣、腰带等,并注意保暖,必要时将舌头用毛巾、纱布包裹拉出,保持呼吸道畅通。(4)立即对溺水者进行控水(倒水),使胃内积水倒出。控水(倒水)方法:溺水者俯卧,救护者双手抱住溺水者腹部上提,或将溺水者放于救护者跪撑腿上,同时另一手拍溺水者后背,迅速将水控出。(5)有呼吸(有脉搏)使溺水者处于侧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6)无呼吸(有脉搏)使溺水者处于仰卧位,扶住头部和下颚,头部向后微仰保证呼吸道畅通,进行人工呼吸,吹气时,用腮部堵住溺水者鼻孔,每3秒钟吹气一次。(7)无呼吸(无脉搏)使溺水者处于仰卧,食指位于胸骨下切迹,掌根紧靠食指旁,两掌重叠,按压深度4-5厘米,每15秒吹气2次,按压15次。(8)溺水者是儿童,进行人工呼吸时,每3秒钟吹气一次,心脏按压深度1-2厘米,每10秒钟吹气2次,按压10次。(9)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压也不能停止,判断好转或死亡才能停止。(10)被救上岸的溺水者,在实施抢救时,立即拨打急救中心120电话,进行现场抢救。3.3事故报告(1)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向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2)事件扩大时,由总指挥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1小时。(3)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4.注意事项(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①检查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救生服、救生圈是否完好、坚固可靠,发现不合格的及时调整。②正确地使用和佩戴个人救生用品,救生服带全部系好。③安全带一定要系在牢固处。④防护服(雨衣)系好衣扣,防止有飘荡部分外露。(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①检查抢险救援器材包括担架等是否完好、可靠,发现不合格的及时调整。②正确地使用抢险救援器材。③救援过程中所使用的抢险救援器材不能乱丢乱放。④使用完的抢险救援器材及时更换。(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①不要被溺水者紧抱缠身,以免累及自己。②如被抱住应放手自沉,使溺水者离开后再救。③若溺水者抓住救护者的手不放,则可先将手滑脱再救。(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①不会游泳者落水后,不要慌乱,保持镇静,应采取仰面位,头向后,口鼻向上,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以保持呼吸,吸气宜深,呼吸宜浅满,则稍能浮于水面以待救援。②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③救护者尽可能脱去衣、裤、鞋、迅速游至溺水者附近,观察其位置,从其后方靠近,用左手从其左臂和身体中间握其右手,也可拖其头部,用仰泳姿势拖至岸边。④如溺水者在水中活动,则可从其背部,拉住腋窝推出。⑤如救护者游泳技术不熟练,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