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教材品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设有“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交流平台”是在学习梳理《古人谈读书》《忆

读书》《我的“长生果”》诸课文的主要信息基础上,

体验认同“敏而好学”,“三到”“三有”,“读书是我生

命中最大的快乐”等各具鲜明个性的阅读表达,结合

自身的阅读经验、阅读感悟,进行敞亮的分享交流。

交流话题是:平时你们都喜欢读哪些课外书?对

于很多学生而言,喜欢是一回事,能找到一本称心的

好书真是另一回事。这里给了两点建议,也有供其梳

理的意思:二是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二是从读

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既然是交流,就要有具体的交

流语境。文本设置了几个角色,先由其中一个角色发

问,提出交流的话题,再记述参与者的畅所欲言,最

后再由发问者进行梳理归纳,完成一次完整的对话交

流。

既然在同一“交流平台”上,每个人都应成为参

1

与的主体,学生自然而然地加入到话题的交流讨论之

中。

“词句段运用”有两个内容:

一是关于书的比喻,二是整理序列混乱的一段话。

关于读书,是个读书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经验理解。直

言不足以表达,就有了各种形象的比喻,或“书,被

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或“书籍是全世界

的营养品”,或“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

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说法不同,其实也

就是感受不同。“你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这不是

什么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而是从读书的体验出发,继

续把课堂作为平台,选择合适的言说方式向他人倾吐。

所以,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并不是学习的重

点。阅读一段逻辑混乱的话,是很吃力的。能从混乱

的语言之中梳理出重要的信息,是一种能力;根据梳

理的信息,重新调整叙述的言说顺序,使之符合逻辑

也是很重要的能力。

按梳理后的逻辑顺序”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读一读,再抄写下来”的意义也不完全在读和抄写

2

本身,而在于通过朗读和抄写,进一步认知阅读与表

达的意义,强化单元学习重点的完成。

“书写提示”所选示例为唐初书法家欧阳询《九

成宫醴泉铭》,并提示分析:“他的楷书用笔方整,笔

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

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上显得既

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但从这一段的提示,学生很

难得其要领。即便加以梳理,也只能大致得出:用笔

方整、字形竖长、穿插巧妙、平正端庄等,仍然是抽

象的。试想这一板块功能,一是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二是读帖欣赏,感悟书家独特

的艺术风格,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日积月累”选辑朱熹《观书有感》两首。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在山村里读书,不经意间的一抬头,眼前是

一方半亩大小的水塘。平凡不过如此!在中国南方的

3

村落中,这样的水塘随处可见,但对于朱熹却是一次

不平凡的相遇,因为它是一种深刻的象征和暗喻:一

天光云影共徘徊一“圣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物来不乱,

物去不留”一智者不惑。前两句并不见奇,因为它只

写出一种静态的“是什么”。奇的是“问渠那得清如许”

一追问生命高度怎样和自己的当下人生契合。“为有源

头活水来”,如此简单!不是死板的教条,不是刚性的

原则一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朦18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一首以泛舟作喻,朱熹的三传弟子王柏说:“前

首言日新之功,后首言力到之效。”“向来枉费推移力”,

说明时势未到,育动无益;“此日中流自在行”,时机

成熟,畅通无阻。巨舰之功全在春水,春水生则自在

而行,春水不生则枉费推移。两首诗无一观书之象,

却无一不是观书之感。

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了解“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

同一类书”的读书方法,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交流读

书心得,流畅表达。

2.学习用比喻的方式表述读书感悟,能按一定的语义

逻辑将一段顺序混乱的语句整理成通顺连贯的话。

3.欣赏唐初欧体碑帖,感受书法的方正、刚劲之美;

能结合字形结体特点,把字写得平正端庄。

4.诵读《观书有感》二首,了解古诗大意,从“问渠

那得清如许”悟读书日新之功,从“此日中流自在行”

悟努力顿悟之效。

【教学重点】

1.梳理感悟读书方法,并用以指导读书实践。

2.熟读《观书有感》二首,了解诗作大意,感悟读书

的“日新之功”“顿悟之效”。

5

【教学难点】

欣赏感悟唐初书法的形体平正端庄之美,通过实践感

受书写平正险劲之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分享读书之法

1.梳理读书之法。

本单元学习的三篇课文分别是《古人谈读书*忆

读书《我的“长生果”》,在这三篇课文中,你了解了

哪些读书方法?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点?

学生自主交流,并相互补充。

2.交流读书经验。

6

(1)创设情境。

(2)讨论交流:交流的话题是什么?小伙伴们分别给

出怎样的建议?

小结:怎样才能找到好书?一是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

本书,二是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

(3)自主交流。

你怎样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一找自己喜欢的作者,然后找到他的作品。

一网络查询通过APP评分对比,比如豆瓣亚马逊等评

分。

一阅读查看书评,根据官方评论找到质量上好的书。

一突破熟悉的读书习惯,如在文学之外,再找科学的、

绘画的、艺术的……

7

(设计意图:语文园地需要和单元学习相关联,其次

要在合适的语境中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自媒体条

件下,信息获取的渠道很丰富,所以教学不能仅仅局

限于传统的方法找到自己喜欢的书,这样可以让交流

更顺畅、更开放)

二、教学“词句段运用”

1.找到自己心仪的好书有很多办法,但找书不是目的,

读书也不是目的,读有所获、读有所思才是最好的阅

读状态。

(1)读一读。

爱读书的人都把书比喻成什么?(长生果、营养品、

朋友、随时想去的故地……)为什么这样比?

(2)说一说。

书还能比喻成什么?

同桌互说,指名交流。

8

2.学习排列句子顺序。

(1)读一读。

(2)想一想:这5句话合起来主要讲了什么?(阅读

和表达的关系)(3)排一排:先说一说哪些句子关系

最紧密,再说说应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先说阅读是什么,再说写作是什么,最后合起来说阅

读和写作的关系。

(4)抄一抄:先按排好的顺序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注意行文格式。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

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什么?是表

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

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

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设计意图:紧扣梳理信息,从整体入手了解是什么,

9

再从整体入手用逻辑的方法将“是什么”有条理地表

达出来,这是基本的语文能力)

三、课堂总结

说说本节课学习收获。

四、布置作业

结合阅读需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一本好书,读一

读,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激趣

书法,是我国极为古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楷

书,又称正书、真书,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

作楷模,所以被称作楷书。楷书始于东汉,盛于唐。

唐代楷书书体成熟,名家辈出,如初唐欧阳询、褚遂

良,中唐颜真卿,晚唐柳公权等。今天,我们一起欣

赏学习唐初楷书名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10

出示拓片投影。

二、欣赏交流,把握要点

1.观察:整体上看,《九成宫醴泉铭》呈现怎样的特点?

2.交流:整体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

3.以“德、玄”为例,观察讨论字的形体与用笔的特

点。

4.讨论交流。

用笔方整,笔力刚劲,字形竖长。

5.小结:读一读“书写提示”,梳理提示的要点。•

(1)用笔方整,笔力刚劲。

(2)字形竖长,结构严谨。

11

(3)平正端庄,险劲生动。

(设计意图:书法和写字的区别在于写字重技,书法

在重技的同时要更加突显出美的特质。此环节先用欣

赏激发兴趣,技法的认知和体验也同时完成)

三、书写体验,感悟要领

1.自主读帖,用心体会欧体书写的特点。

2.尝试练习。

3.评价反馈。

4.再次练习。

5.展示交流。

四、布置作业

临写片段,装裱后在班级展示。

12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朱熹所说的“读书三到”吗?三到

之中,心到最急。因为一一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

久也。

二、诵读体悟

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此试练一下自己,用心统

率自己的眼和口,诵读朱熹的二首《观书有感》。

出示《观书有感》二首。

L自主练习朗读。

反馈正音:鉴(gn)

徘徊(paihuai)

13

朦曜(mengchong)枉(wAng)费

2.互读。

3.释义。

(1)鉴:镜子。“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

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

来回移动。渠:这里指方塘之水。那得:怎么会。那:

同“哪”,怎么的意思。清:清澈。如许:如此,像这

样。

(2)朦曜:原为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

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向来:原先,指

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

挽而行。中流:河流的中心。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两首诗的主要意思。

三、讨论

这两首诗总题为《观书有感》,但并无一字提到读书,

14

你觉得是为什么?

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

议论。但没有直说,而是从自然界捕捉形象,让形象

本身来说话。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

光云影”的特点。进一步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

映出“天光云影”来。诗人看到了“方塘”的“源头”,

也就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

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

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

第二首诗也是借助形象说理。它以泛舟为例,表

达与学习有关的道理。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

春水”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朦曜巨舰”,就如

羽毛般浮了起来。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

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漂

行在水流中。

(设计意图:借助注释或其他的阅读支架理解古诗大

意就可以了,重要的是“日积月累”)。

四、练习背诵

15

五、布置作业

背诵《观书有感》,有兴趣的可以用书法作品或制作成

书签张贴于书房。

参考资源

1.书法名家介绍。

欧阳询,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

长沙)人。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

称初唐楷书四大家。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

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

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等。

2.经典碑帖介绍。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镌立

于麟游县。魏征撰文,欧阳询正书,记述唐太宗在九

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全碑共24行,行满50字。

碑高2.44米,宽1.18米。《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刚劲

16

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

书者推崇,是欧体楷书的典范,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