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故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分析闰土、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掌握对比手法的妙用。
2.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及作用。
3.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体会社会变更以及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双重因素所带来的对人性的影
响以及扭曲。
【教学重点】
1.了解时代背景,分析闰土、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掌握对比手法的妙用。
2.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及作用。
【教学难点】
分析闰土、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掌握对比手法的妙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月是故乡明”,故乡是飘零落叶的根,是漂泊游子的归宿,古人有许多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
乡情已积淀为生命的血肉精魂,感人肺腑。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有“露从今夜
白,月是故乡明”,马致远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鲁迅先生的《故
乡》。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
的奠基人。为救国救民,一生“三易其志”,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
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2、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
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
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回乡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
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反映辛亥革命十年后的中
国农村社会情况的小说《故乡》。
3、文体知识:小说基本常识
(1)什么是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3)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4)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5)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6)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4、读准字音
额骨(quan)折本(she)潺潺(chan)伶仃(Lingd工ng)
恣睢(zisui)愕(e)然嗤(chi)笑黛(dai)色
惘(wang)然祭祀(si)寒噤(jin)捏(ni@)叉
5、解释词语
悲凉:悲哀凄凉。
伶仃:瘦弱。本文用来形容杨二嫂两条纤细的腿站立如圆规的姿态。
惶恐:惊慌害怕。
絮絮:形容说话连续不断。
茫远:渺茫、遥远。
恣睢:任意胡为。
三、整体感知
1、点击图片视频朗读课文
2、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2).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全文依据这个线索,分为几部分?
明确: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按照“回故乡一一在故乡一一离
故乡”的情节安排,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回故乡(1-5自然段)开端
(二)在故乡(6-77自然段)发展与高潮
(三)离故乡(78段-结尾)结局
(3).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讨论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乡?
这是一个的故乡,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1:
日趋破产的故乡、清晰而又模糊的故乡、萧条衰败的故乡。其中,我认为加萧条、衰败这两个词
最准确,理由是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的“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所写的
故乡农村景象就是衰败荒凉的。
示例2:
被压抑、被毒害的故乡。理由是第74自然段,指出都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造成的,是封建统治、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造成的。
3、请你用一个字来表达故乡留给“我”的印象。
明确:“变”
故乡变了
闰土变了
杨二嫂变了
“我”变了
四、合作探究
1、将描写故乡景物的词语或句子标出来,看看哪些是描写故乡的过去的,哪些是描写故乡的现在的,
哪些是描写故乡的未来的,并说说所描写的各个时期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时间景物特点摘抄词句
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五色的贝壳,红
五彩缤纷
的绿的都有,各种颜色的鸟类……
美丽神异月下捉猗图,寂静而富有动感
过去
辽阔的世界高远的蓝天、无垠的大海、广阔的沙地
少年闰土、猿、灌猪、刺猬、稻鸡、角鸡、鹑鸽、蓝背、
鲜活的人和物
贝几、圆月、西瓜...
严寒,深冬,阴晦,冷风,呜呜地响,苍黄的天底下,远
现在萧索,悲凉
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
将来美丽,充满生机
一轮金黄的圆月
教师小结:故乡是一日不如一日,昔日的蓝天、明月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阴晦”、“苍黄”
和“萧索”。
(板书:过去:蓝天、明月;现在:阴晦、萧索)
2、问题: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真的不相同吗?为什么?
(请你朗读第四段,小组讨论)
明确:其实,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
看这个世界罢了,所以世界显得那样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
3、问题:是什么原因让“我”觉得记忆中的故乡如此美丽,而现实中的故乡却如此让人失望呢?(小
组讨论并展示)
明确:心情在作怪。而心情的沉重主要来自于人的变化:儿时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
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而现实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
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偿和猥琐,使“我”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的“悲哀”。
小结:通过对故乡景物变化的描写有力地渲染了气氛,烘托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4、继续浏览课文内容,勾画出描写闰土的语句,看看闰土二十多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发生
这么大的变化?
填表完成闰土的变化:
二十年前二十年后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
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
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
外貌帽,颈上一个银项圈,红活
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
圆实的手一一健康,温饱
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一一憔悴,贫穷
扫、支、撒、看、拉、
动作----麻木,迟钝,木偶人
罩,捏、刺一一轻快,灵活
语言——能言,见多识广——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对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
“我”的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毕恭毕敬隔了一层厚障壁
态度事一一热情,友好
对生——天真活泼,无忧无——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把幸福
活的态度虑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5、闰土二十多年来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什么原因使闰土前后判若两人?
表面原因: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2、社会落后愚昧。
深层原因:封建礼教、封建等级观念。
6、闰土的变化有哪些方面令“我”悲哀?
①闰土肖像的变化令“我”悲哀。
20年前的闰土:有紫色的圆脸,红活圆实的手,项带银圈,头戴一顶小毡帽,手捏一柄钢叉,
是个小英雄;
20年后的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增加了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
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红活圆实的手已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像松树皮,但手中多了一支长烟管。
②闰土言、行、神、心的变化令“我”悲哀。
少年时的闰土语言中充满智慧和热情,动作机智灵敏,神态很兴奋,“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
事”,跟“我”谈得来,“你我”相称,没有隔膜;
中年时的闰土语言中丧失了少年时的智慧和热情,而且很迟钝(“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动作迟疑(“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神情先是欢喜和凄凉,后来变得呆滞(“脸上虽然刻
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以至沉默(“像一个木偶人”)。态度恭敬,心里只
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称“我”为“老爷”,说明“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③闰土的性格令“我”悲哀:以前的闰土天真、活泼、聪明、能干,中年闰土则麻木、愚钝、
失去了生命力,在性格特征上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闰土真诚、友好、快乐,中年的闰土则孤独、忧伤、悲哀、失望,在情感上发生了变化。
(板书:聪明、活泼、快乐;麻木、悲哀、失望.)
但最可怕的变化是闰土对“我”的态度的变化,对生活的态度的变化,这种心灵的变化即“精神
麻木”,这才是最令人心痛的。
小结:农村经济衰败,农民生活的贫困,封建传统观念(即礼教、等级观念)毒害,使闰土发生
了巨变。闰土的遭遇正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农民的具体写照。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也就
在于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五、课堂检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iyi()的神色,仿佛chixiao()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
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⑵我一面yingch6u(),偷空便收拾些行李,这样的过了三四天。
(3)“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shimian(),躲躲闪闪……”
⑷我和母亲也都有些w&igrdn(),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B)
①无数星星点缀着夜空,望着星空,心里原本那道存在于父亲与我之间的,渐渐地在消
除。
②长安城现在已是破落不堪,一片的景象。
③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A.隔阂萧索溶化B.隔膜萧索融化
C.隔阂萧瑟融化D.隔膜萧瑟溶化
3.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B)
春节期间,小刘诚邀一些老师参加自己的生日聚会,老师们慨然应允。会上,小刘动情地对老师们说:
“各位尊长的奉陪让学生倍感荣幸,以后若有需要,可屈驾到敝处找我。”说完从手提包中拿出一叠
名片,一一呈交给在座的老师。
A.诚邀B.奉陪C.屈驾D.敝处
解析:B项中,“奉陪”是敬辞,陪伴,陪同做某事。只能用在自己身上。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四川下一步的治污重点包括治理大气污染,加大PM2.5治理力度,确保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
度平均下降2%左右。(删去“主要”)
B.毋庸置疑,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删去“其
根本原因”或“在作怪”)
C.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努力构建“人水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水
做起。(在“人水和谐”后加“的社会”)
D.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遍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删
去“来自”或“慕名而至”)
解析:A项中,“平均”和“左右”前后重复,应删去其一。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
A.在本次研学旅行中,大家走访了扬州段的历史河道,并浮停乐道地谈论运河的故事。
B.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卷土事来,再次带领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C.在“大美亚细亚一一亚洲文明展”中,中国参展文物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罩甦的。
D.用“喜马拉雅”听书,填充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丰富了生活,大家趋之若擎。
解析:A项,“津津乐道”指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意思虽对,但本身是一个动词,不能修饰“谈
论”,应为“并对运河的故事津津乐道”;B项,“卷土重来”是指遭到失败以后再组织力量,不符
合语境;C项,“毋庸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用在此处
符合语境;D项,“趋之若鹫”指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
同样不符合语境。
14《故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分析闰土、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掌握对比手法的妙用。
2.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及作用。
3.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体会社会变更以及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双重因素所带来的对人性的影
响以及扭曲。
【教学重点】
1.了解时代背景,分析闰土、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掌握对比手法的妙用。
2.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及作用。
【教学难点】
分析闰土、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掌握对比手法的妙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看到了现实故乡和记忆中故乡中两幅截然不同的图景,具体分析了小说的情节,弄清
了文章的梗概,分析了闰土的形象和故乡的变化。这节课我们接着分析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
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品读课文,赏析小说的语句。
二、合作探究
1、细读课文39-52自然段,找出描写杨二嫂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关键词语,看看二十年来,
杨二嫂发生了哪些变化?思考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二十年前二十年后
年轻美丽:“豆腐西
外貌凸额骨,薄嘴唇,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施”
冷笑、怪叫、贪婪(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
动作终日坐着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
里。)
虚伪的吹捧,尖酸地嘲讽(贵人眼高迅哥儿,
对“我”
你阔了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
的态度
轿)
搬弄是非(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
对生活靠姿色招徒顾客,但
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
的态度仍是本分生活
一齐搬回家里去……)
2、杨二嫂的哪些变化令“我”悲哀?
①杨二嫂肖像的变化令“我”悲哀。
杨二嫂年轻时候脸上擦着白粉,人称“豆腐西施”,是一个美女。
50岁时的杨二嫂凸额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极瘦,像一个画图仪
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小结:杨二嫂肖像的巨大变化是贫穷造成的。她的这种巨大变化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萧条和破败。
②杨二嫂言、行、神的变化令“我”悲哀。
语言尖刻一一“贵人眼高”。
怪声怪气——“阿呀呀”,“阿呀阿呀”。
见解庸俗一一“你阔了”,“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实际根本不是这样。
跟“我”说话时愤愤不平一一显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
盛顿似的。
动作顺手牵羊一一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行为卑劣一一栽赃闰土在灰堆里藏碗碟并以此发现以为功,拿了“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
教师小结:杨二嫂的身心被扭曲,和闰土一样是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但是他们又有所不同:闰
土愚昧麻木,杨二嫂庸俗卑劣。
(板书:过去:漂亮、平和;现在:庸俗、卑劣。)
③杨二嫂的性格: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
利的性格。她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是“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人。
3、杨二嫂为什么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明确: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小市民势利贪婪(或:市伶)的恶习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4、作者对闰土和杨二嫂的态度是怎样的?塑造这两个人物的目的何在?
明确:闰土:是一个勤劳善良,质朴老实,痛苦麻木,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作者对其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塑造其目的: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杨二嫂:是一个贪婪、尖刻、鄙俗,自私庸俗的小市民典型。
作者对其态度:既可恨、可鄙又可怜。
塑造其目的:1.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2.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
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5、小说在刻画杨二嫂形象与描写闰土的方法有何异同?
相同:都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
不同:写闰土是先回忆,再眼前,因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已经在“我”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写杨二嫂则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这更符合杨二嫂尖利、泼辣的性格。
6、浏览课文,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勾画出“我”的心情变化脉络。
7、“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想
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
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被扭曲感到痛苦悲哀。但“我”不失望,“我”憧憬着美
好的故乡,“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
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8、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
人物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的,典型人物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形成。所以我们读小说,一定
要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不能脱离环境,人物活动受环境的制约,而环境又为人物提供了发展情
节、显示性格的舞台。
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对故乡的景物作了描写?
明确:第2、6、12段分别对眼前的故乡景色和记忆中的故乡景色做了描写。
第78、84、88段中又再现了故乡的神异景色。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三)、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四)、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课文品读,赏析语句
1.简析课文第二段故乡给人的印象是怎样的。
【明确】“阴晦”“冷风”“苍黄”“横”等字词形象地渲染出故乡沉寂、荒凉、死气沉沉的景
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仿佛使我们置身于深冬季节的原野,“苍黄的天”
已使人感到压抑,远近村落又那么荒凉,更令人产生忧虑不安的感觉,而一个“横”字则更把一片荒
凉的景象尽现,它们个个如同僵卧在严寒中一样,突出了故乡的“没有一些活气”。作者只寥寥几笔
就写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面貌。
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迎”“飞”
两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迎”“飞”用词准确,符合人物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写出了两种不同年龄层次人物生命
的活力的差异。“迎”字写出了母亲盼望“我”归来的急切心情,“飞”运用拟物修辞,既写出了孩
子的活泼可爱,又写出了侄儿见到亲人的喜悦心情。
3.“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
母亲又高兴又凄凉的心情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高兴”与“凄凉”这两个词写出了母亲内心复杂的情感,“高兴”是因为见
到了久别的儿子,“凄凉”是因为要离开故乡远行了。
4.课文第12段写“我”记忆中的故乡的图画,这幅图画有什么特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明确】第12段描绘了一幅“月夜刺猿图”,记忆中的故乡美丽动人,色彩明快;作者用美丽的景
物作为少年闰土形象的烘托,同时它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萧条冷落的故乡形成鲜明
的对比。
5.课文12-30自然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明确】插叙。
这部分文字塑造了少年闰土活泼健康、动作干炼、能言善说、见多识广、有勇有谋、热情纯真
的小英雄形象。插入少年闰土和“我”友谊片断,表现了“我”和闰土纯真亲密的朋友关系,与下文
两人的隔膜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
6.自读61自然段,你认为这“厚障壁”指什么?为什么是“可悲”的?
【明确】指的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文中是借喻的说法。
“可悲”在于这样的“厚障壁”在生活中近于“合理”地存在着,而且也是精神上、伦理上难以
打破的。
7.在文章71自然段中,中年闰土与“我”对话中,多次使用省略号,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这短短的一段话中,作者连用四处省略号,不仅写出了中年闰土反应呆滞,头脑已
被痛苦塞满,讲话吞吞吐吐,更有助于刻画中年闰土一一木偶人的形象。这与口齿伶俐的少年闰土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8.在文章72自然段中“他只是摇头,脸是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这段
文字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
“石像一般”运用明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出闰土内心的不平却又无力反抗,在看不到
希望中变得迟钝、麻木的形象。生活的重担将闰土压得沉默寡言了,这与“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
事”的少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
9.自读课文最后五段,思考下面问题。
(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2).“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
明确:这里的“高墙”是借喻。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
(3).三个“辛苦”各指哪三个人?在当时,他们各自的社会性质是怎样的?
【明确】第一个“辛苦”指的是“我”,在当时是一个向往美好生活的知识分子;第二个“辛苦”指
的是闰土,是一个辛苦民众的代表;第三个“辛苦”指的是杨二嫂,是一个典型的人格被扭曲的庸俗
小市民。
(4).“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明确:新生活指的是我们未经生活过的,不同于“我”的辛苦辗转、闰土的辛苦麻木、杨二嫂辛苦恣
睢的生活。实质上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消除封建剥削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的生活。
(5).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
明确: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6).①“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么“害怕”?
②为什么说“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明确:①因为“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但愿望能否实现是未知
数,“我”不知道,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②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
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7).“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你怎么理解。
明确: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结尾充满了哲理。
它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逾地斗争、
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奔跑,就会迎来新生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
的坚定信念。这两句话升华了主题思想,给人以鼓舞。
四、课堂小结
小说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命前后
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贫困,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人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
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五、文章主旨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
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反
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的现实,揭示了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表达了作者改造旧
社会、创造新社会生活的强烈愿望,召唤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六、写作特色
1.在对比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突出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
景物的对比一一萧索破败的荒村与神异美好的海边沙地;人物的对比一一少年闰土“小英雄”
与中年闰土“木偶人”,年轻时的“豆腐西施”与中年时的“圆规”。在人物的对比中又有诸多层次:
有闰土、杨二嫂前后肖像的对比;有闰土前后语气、动作、气质、性格的对比;有闰土与杨二嫂的对
比;有“我”和少年闰土纯真的友谊与“我”与中年闰土的隔膜的对比;有“我”与中年闰土的隔膜
与宏儿和水生的“一气”的对比。各方面的对比,把旧中国农村生活日趋贫困、人与人之间感情日趋
冷漠的主题思想揭示得更加深广。
2.运用传神的肖像描写和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对闰土的肖像与语言描写,少年时尽显其健康活泼,中年时则表现为衰老沧桑、麻木痛苦。杨
二嫂年轻时安分美丽,中年时则尖酸刻薄、庸俗泼辣。
3.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回故乡时萧索破败的景象烘托“我”悲凉的心情;回忆中的故乡神异明朗,烘托了“我”对闰
土的怀念心情;离故乡时的景物描写创设了静谧的气氛,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深远意境。
4.叙述、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
本文在叙事的过程中恰当地穿插议论、抒情,给读者以富有哲理的启示,尤其在小说的结尾,
将写景、抒情、议论结合的十分自然、和谐。优美的景色,深刻的情感,使得小说的主题更加鲜明、
深刻。
七、拓展延伸
同学们,十几年来我们看到了故乡的变化:天蓝了,路宽了,人富了,心情舒畅了,家乡人经济
上富裕了,政治上平等了,有了做人的尊严。
现在,请大家拿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历史总复习》课件
- 《风力发电基础知识》课件
- 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计划
-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 2024年秋季幼儿园开学工作计划例文
- 卫生保健工作计划总结幼儿园卫生保健的内容
- 美术老师教学计划文本
- 北京到哈尔滨旅游计划则范文
- 9月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2024年幼儿园安全工作计划书样本
- 异地就医备案个人承诺书
- 防开裂、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
- 瓦斯抽放工比武具体实施方案
- (完整PPT)干眼的诊治课件
- 《小企鹅逛百货商店》原版有声动态PPT课件
- 冷却塔使用说明书
- 消防系统维修保养及设施检测技术方案
- 小学生体育锻炼打卡表(打印版)
- 那些伴我成长动画片6.2
- 室外消防及给水管道施工方案
- 最新肿瘤科-胃癌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