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材品析

本篇课文共选取了三首古诗《示儿》《题临安邸》

《己亥杂诗》,三首都是爱国题材的古诗,表达了作者

忧国忧民的情怀,对当时统治者苟且偷安、腐败无能

的愤慨,以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之情。

《示儿》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

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

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之情。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

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

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

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

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

虽然悲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

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感情

1

基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

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看不到祖国统一的

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

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

告诉他。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

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

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让

人读后感慨万千。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在杭州一家旅店墙

壁上题写的。诗的前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

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

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

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

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

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暖风”

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

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痴,

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

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

2

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

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

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

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

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

隐忧。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

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

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

这首诗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

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

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

望。这是一首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

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

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

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才,而朝

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才,只有这样,中国才

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

3

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矿礴。

诗的前两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的

意思是:要使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

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暗一样的局面,毕竟让

人心痛。这里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

形势的看法:“万马齐暗”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

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

愚昧、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

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这两句从大处着眼,从整体入手,体现出大气磅

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

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是传诵的名句,意思是说:

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固守一定规格,要

让更多的人才涌现出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

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

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一扫九州沉闷、迟滞的局

面。这两句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

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

末来。

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L学会本课生字,能读正确,写美观。

2.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体

会表达特点。4.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增

强爱国情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

容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怀。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5

、背景导入,感悟主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通过预习我们

知道这三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点(板书:爱国)。这节课

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古诗《示儿》《题临安邸》。

1.预习交流,了解背录。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之处?

(都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写作的朝代背景相

似……)2.交流资料,走进背景。

小组交流、汇报,教师相机补充南宋的背景资料。

过渡:在那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时代,涌现了许多

爱国诗人,也涌现了许多的爱国诗,首先让我们走进

第一首《示儿〉〉。(板书:示儿)二、学习《示儿》

1.理解诗题,走进诗人。

(1)读题质疑。

6

①说说“示”的意思(告诉、告知),“示儿”就是告

诉儿子。

2.学生质疑:谁告诉儿子?告诉什么给儿子?为什么

告诉儿子?(2)走进诗人。

过渡:学习一首诗,我们首先要走进诗人。对于这首

诗的作者陆游,你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资料,教师相机补充。

过渡:85岁高龄的诗人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他要告诉

儿子什么?为什么要告诉儿子呢?到底是什么样的事

情让他牵肠挂肚、死不瞑目呢?现在让我们走进这首

诗,走进陆游生命的最后时刻。

2.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1)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7

(2)借助注释,了解诗意。

①自由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有

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出来。

②小组合作,集体释疑。

全班交流,读译结合。

a.交流重点字词的意思。

元:同“原”,本来;但:只是;同:统一;王师:指

南宋朝廷的军队;定:平定,收复;乃:你的,你们

的;翁:父亲。

交流整首诗的意思。

你能将这些词语的意思带到整首诗中,连起来说说这

首诗的意思吗?

b.同桌互相说一说。

8

C.指名交流。

3.体会表达,感悟诗情。

(1)理解遗嘱。

①都说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之作,是他的遗嘱,你知

道什么叫遗嘱吗?(临死之前交代的话,也是人的最

后心愿)一般人的遗嘱会说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②从陆游的这份遗嘱你读出了什么呢?(指名交流)

陆游最大的遗憾是:不见九州同;他最大的心愿是:

王师北定中原。

③指导朗读:你能读好他这份遗憾和心愿吗?

指名读,学生评价,教师指导读。

(2)体会情感。

9

再大声读一读这份遗嘱,你能体会到诗人是怀着怎样

的感情写下这首诗的吗?

①读诗体会。

②交流感悟。

悲痛。(大好河山在别人的铁蹄之下,老百姓过着水深

火热的生活,所以无比悲痛)请你带着悲痛的感情读

读这百诗。

遗憾。(他一生忧国忧民,希望看到祖国的统一,可是

临死前也未能如愿)请你带着遗憾的感情读读这首诗。

壮志未酬。(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长大后他

亲自上战场参加抗金战斗,如今却不能再披戎装,亲

自杀敌)请你带着壮志未酬的感情读读这首诗。

愤怒。(宋朝的老百姓正在过着被欺侮、被蹂蹒的生活,

而当权者却苟且偷安,醉生梦死,不顾百姓的死活)

请你带着愤怒的感情读读这首诗。……

10

带着不同的感情,再读整首诗。

拓展提升。

过渡:种种的悲痛、愤怒、遗憾都源于一种感情,那

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同学们,陆游作为爱国诗人,他

将一腔爱国之情都写进了他的诗中,让我们来细细体

会。

出示资料:

a.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20岁那年,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上马击狂胡,下

马草军书。”希望自己能有一天亲临战场,杀敌报国。

b.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40多岁时,他终于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面对嚣

张跋扈的金人,他写下了这样豪迈的诗句:“楚虽三户

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11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他戎马一生,立志报国,即使到了他老病僵卧之时仍

然在梦中亲临前线,斩将夺关。

d.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尽管他有鸿鹄之志,奈何朝廷一味求和,一年又一年,

他和老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翘首遥望,可是仍然盼不

到朝廷的军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可是,等到最后,他仍然没有等到祖国的统一,于是

在临终之际,他写下了这样的诗。

读了这些诗句,你的心情如何?再次朗读《示儿》。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收集陆游不同阶段的诗句来感

悟作者感情的变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陆游至死不渝

的爱国心、报国情。同时也拓展了陆游其他的爱国诗

12

句,不仅有助于理解诗意,也能帮助学生有效积累)

4.拓展延伸,内化感情。

过渡: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遗憾

和希望离开了,他的遗愿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1)学生讨论。

(2)交流资料。

陆游死后24年,元军灭亡了金国。陆游死后69年,

南宋灭亡。(3)再读古诗,升华情感。

知道了这样的结局,再读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5.小结过渡。

同学们,学习完《示儿》这首诗,我们知道陆游的遗

愿最终也没能实现。陆游的愿望为什么不能实现呢?

原因是什么呢?相信你学了下面这首诗就能解开其中

之谜了。

三、学习《题临安邸》

13

1.回顾学习方法。

这首诗我们借鉴学习《示儿》的方法,回忆一下学习

《示儿》的方法。先理解诗题,走进诗人;再品读诗

句,理解诗意;最后体会表达,感悟诗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回顾第一首

古诗的学习方法来自学第二首古诗。这样由扶到放,

不仅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更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的能力)

2.运用方法,自学古诗

(1)理解诗题,走进诗人。

①题目中的“题”是什么意思?“临安”是什么地方?

“邸”是什么意思?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诗人林

升就是在临安客店的墙壁上写下了这首《题临安邸加

林升在临安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

学习这首诗。(出示诗)

②走进诗人。

14

学生交流资料。

(2)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①通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③链接资料,体会情感。

3.交流汇报。

(1)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先来说说加点字的意思,再来

说说整句的意思。

题,题写;临安,南宋都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邸,

旅店;休,停止。

暖风,既是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

15

游人,这里的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特指那

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3)完整地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体会情感。

读了这首诗,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学生交流,在交流中相机指导。

①杭州是什么地方?汴州呢?此刻的达官贵人们是怎

样的神态?2.透过这个“醉”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

怎样的画面?

陆游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

王师又一年。”同学们,破碎的山河在盼,流泪的北方

遗民在盼,陆游在盼,林升在盼,他们盼什么?他们

盼到了吗?他们盼望的王师在干什么?

③看到此情此景,诗人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适

时板书:愤恨)

16

四、小结

同是爱国之情的抒发,有悲伤与愤恨的不同流露。齐

读这两首古诗,感受作者不同的情感。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默两首古诗。

2.预习第三首古诗,搜集有关爱国的古诗。

【板书设计】

示儿悲伤

爱国

题临安邸愤恨

第二课时

17

、解诗题,说作者

1.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今天我们仍然用上节课

学到的方法来学习第三首古诗。

2.板书课题。

注意指导写字:“己”的竖弯钩千万不要出头;“亥”

是生字,一撇长,二撇短,两要平行;“杂”字的最后

一笔是点。学生写“亥”字,反馈。

3.理解诗题。

(1)学生交流:你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2)交流并出示资料。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己在天干的第六位,玄

在地支的最后一位,组合在一起就是1839年。这一年

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

18

315首日记体组诗。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

首诗都称为《己亥杂诗》(读课题)。这首诗是《己亥

杂诗》其中的一首。

(3)探究学习。

出示前两首诗的题目,仔细读读这三个题目,你发现

了什么?《示儿》告诉我们诗的内容,《题临安邸》告

诉我们写诗的地点,《己亥杂诗》告诉我们写诗的时间。

由此可以看出,诗的题目包罗万象。4.走进诗人。

(1)学生交流资料。

(2)通过学习搜集来的资料,你觉得龚自珍是一个什

么样的人?过渡:俗话说“言为心声”,现在就让我们

走进这首诗,你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他的思想吗?

二、读诗句,悟诗情

1.读诗句。

(1)读准诗句。

19

1)读正确。自由读,指名读。

2)读出韵味。注意断句和押韵,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2)读懂诗句。

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意。

九州:泛指全中国;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恃:

依靠;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

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风雷:暴风雷雨般的改革;

抖擞:振作精神;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

式。(在这里是指不要用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

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

这“不拘一格降人材”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

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整体理解。连起来说一说这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悟诗情。

20

(1)合作探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

新的“风雷”,一扫九州沉闷、迟滞的局面)

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国泰民安、生机勃勃、安居乐

业……)

指导朗读“九州生气恃风雷”,读出生机和活力。

链接背景资料。

出示当时社会组图,你有什么感想?

对于这样一个有志之士,却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面

对此情此景,他会怎么想?可是他只用了一个字表达

了他内心的感受(哀)。这是真正的悲哀,你能读好吗?

21

指导朗读“万马齐喑究可哀”,读出作者内心的那份悲

哀。

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怎样才能实现呢?

合作探究。

交流汇报。

改革:风雷仅仅描写的是疾风惊雷吗?这里的风雷指

的是暴风雷雨般的改革,也就是说想要生机勃勃,中

国需要一场如暴风雷雨般的改革。

指导朗读“九州生气恃风雷”:读出当时作者的期望。

重抖擞:作者想劝谁重抖擞?怎样抖擞?

指导朗读:我劝天公重抖擞。(大声地劝、真诚地劝、

激情地劝)不拘一格:不拘一格降什么样的人才?(有

智谋的人才、有勇气的人才、有担当的人才、文武双

全的人才)

22

了解历史,升华情感。

这首诗写下后不到一年,英国的大炮就轰开了国门,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硝烟让这个本已贫困的国家受到了

前所未有的重创。读: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

人材。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0年,英法联军火

烧了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o

读: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甲午海战失败了,百日维新失败了,八国联军侵华,

国家危急了啊!再读: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

人材。

这是作者的期盼呀!

②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

学习暗喻的表达方法。

(2)读诗悟情。

23

指导朗读,读出作者的感情。

三、延伸提炼

1.龚自珍在己亥年辞官离京途中看到夕阳西下,无限

的离愁涌上心头,回到家乡掌管书院,收徒讲学,又

写下这样一首诗。

拓展:出示《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自主学习:读准确,根据注释和同桌一起说一说诗意。

2.比较两首诗的共同点。

咏怀一一抒发自己的情怀,寄托抱负(情感);暗喻(写

法)。

3.自主体会。

4.吟诵回味。

24

【板书设计】

哀万马齐喑暗喻

盼不拘一格咏怀

精彩课例

师:陆游看不到大宋统一,他遗憾啊!

生: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陆游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他悲痛啊!

生: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陆游想着那些花天酒地、苟延岁月的南宋权贵们,

陆游悲愤啊!生:但悲不见九州同。

25

师:生命即将结束,但是还没有盼来国家的统一,是

悲哀,是悲痛,是悲愤,读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

悲不见

生:九一州一同。

师:这样的南宋王师,做不了什么。但是此时的陆游

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国,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他

还是把希望寄托在王师的身上,这都是源于他那颗拳

拳的爱国心。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王师北定中原日,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一天?或

许几年,或许几十年,再或许更长的时间。

师:这是陆游最后的希望啊!他一再叮嘱儿子,一再

叮嘱!你来读!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读出了陆游当时的那份急切!我们一起来。

26

师生共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告乃

翁!告乃一翁!

【点评】

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都说“诗歌是情感的表达”,

这句话在《示儿》这首诗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整

首诗字字句句皆表现了伟大诗人陆游至死不渝的爱国

之情。而且这份爱国情中包含了悲痛、愤怒、遗憾、

期望。这么多种感情集于一首诗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