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读与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读与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读与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读与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读与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整体单元解读与教学规划建议

关于人文主题

“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你发现了吗?”是本单元的导语。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本单元语文

要素着重是要引导学生感受生动的语言,从而指导他们摘抄积累喜欢

的语句。广义的自然指整个存在的世界,它既包括自然科学所研究的

无机界和有机界,也包括社会科学所研究的人类社会。“珍贵的礼物”

指什么呢?因为主题压制了单元的选文,可以从选文的主要内容中概

括出来。《大自然的声音》提出的“珍贵的礼物”是“大自然有许多

美妙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中对“父亲”而言,大自然最“珍

贵的礼物”是“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我”认为刺猬是大

自然赐予人类的朋友。融合了人与自然界中的声音、动物、植物之间

的关系和相处,每篇课文语言都有各自的特点,非常生动传情,字字

叩打读者内心深处,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大自然

的声音》通过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生动描写,表现了用心体验大自然

的妙趣,课后还有阅读链接,叶圣陶的《瀑布》,这在北师大版教材

中是精读课文,里面有对瀑布声音的描写,可对课文进行补充;《父

亲、树林和鸟》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带刺的朋友》描绘

了一只聪明伶俐的小刺猬,体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每篇课文都有

插图,与课文内容交相辉映,《大自然的语言》有两幅插图,一幅在

题目上方,小男孩躺在树下倾听自然界的声音,感受自然,给人以舒

适自由之感。另一幅在课文结尾处,细细的雨丝穿过树林和溪流,一

条五线谱蜿蜒穿过画面,很有动感和美感。两幅图又可以合并在一起

看,更加完整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父亲、树林和鸟》的

插图很有意思,看似是两幅图,实际上是一幅图的左右两部分。图一

是左半幅图,体现父亲和“我”仰望树冠,仰望林叶中栖身的鸟,神

情安详专注,对鸟对自然的爱溢满图画。图二是右半幅图,只有树林

没有人,却给读者以更多的遐想和思考空间。《带刺的朋友》中两幅

插图是有连续性的,图一“我”躲在墙后偷偷看着刺猬收集果实,图

二刺猬跑走了。文中对故事发生的地点只写了一句“后院的枣树旁”,

而通过插图,学生能看到“我”生活的场景,房与树的映衬,安宁美

丽的乡村,很古朴很有中国典型村落的特点。

关于阅读训练要素

“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

记录下来。”是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其中,阅读训练要素是“感受

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单元着重让学生学会欣赏、

摘录、积累优美生动的语言,从而在自己的习作中得以应用。《大自

然的声音》一课中出现很多描写声音的词语,涉及自然界的多个方面。

《父亲、树林和鸟》读着课文就像是在看一部老电影,充满情感。全

文称呼父亲,而不是爸爸、老爸等生活化口语化的称呼,但让三年级

的小朋友读起来,却一点儿距离感也没有,因为语言风格非常柔和。

庄重中带着温暖,祥和中带着生动。《带刺的朋友》语言生动丰富,

虽只是在讲故事,却有很强的代入感,引人入胜。对刺猬的称呼多次

发生变化,充满了爱意。我们先梳理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在其他年级

的分布情况:

册序单元阅读训练要素

一下第五单元边读边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二上第四单元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三下第一单元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

四下第七单元

五下第八单元感受课文中巧妙的对话和风趣的语言

六上第七单元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通过梳理发现,在感受生动的语言和积累喜欢的语句这个能力层面

上,教材从一下到六上循序渐进,逐渐提升,从最初的量的积累,再

到学习语言表达这种过程性的分析,再到感受、体会,最后到借助语

言文字达成语文能力的迁移。什么样的语言是生动的呢?对于三年级

学生而言,语言是否生动,关键在于具体的语言能让他们感受到什么,

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阅读体验——如果语言能让学生联想到具体的

画面、场景,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可能就是生动的——从这个意

义上讲,即便使用了很多华丽的辞藻,运用了各种各样的修辞,如果

学生无法因此产生积极的联想和想象,无法感受到语言所描写的情景

和所表达的情趣、情感,也不是生动的语言。“如何感受生动的语言”,

“感受之后又如何积累”就成为本单元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查看单

元“交流平台”即可了解:单元阅读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摘抄”

——即学习“归类摘抄”,摘抄后写写感受,特别喜欢的背下来,也

会在摘抄内容右下方注明出处等。也就是说,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

生不仅需要感受、积累生动语言,还要学习“归类摘抄”的方法,以

逐步培养学生“边阅读边积累”的习惯。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积累”,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过:二上第一单元“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

语”;二上第四单元“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等。为此,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把描写同类事物的语句”进行归类摘抄;

摘抄生动的语句,还要写写感受;在摘抄内容的右下角注明出处。《大

自然的声音》中,有哪些生动的语言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去感

受,有哪些语句会让学生“喜欢”并能主动丰富积累?文本解读时,

就应该梳理得清楚明白了。《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

刺的朋友》这几篇文章中,哪些语言是生动的,学生在感受具体语言

的生动之后,会喜欢上哪些语句并运用不同的方法主动积累,如何在

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去感受其生动。最主要的策喀,是

让学生读进语言情境中,去想象和联想,当具体的语言文字在想象和

联想中,有了画面、声音、色彩、味道,有了让学生产生丰富体验的

情趣,语言的生动性,也就凸显出来了。《父亲、树林和鸟》是一篇

回忆性文章,简单的故事,简单的语言,似乎一切读起来都那么简单。

而一切简单的背后所传递出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对自然的

敬畏”、“自然给予人的美好”。这种情感美,并不是一个故事即可

简单传达,而需通过课文细腻的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凝神静气

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幽深的雾

蒙蒙的”树林,这种双修饰语词组运用,是需要学生在上文学习“归

类摘抄”方法之后,深刻体会和尝试自主积累的;“我真高兴,父亲

不是猎人”是需要结合学生回读课文,通过父亲的言行去深刻领会的;

“父亲、树林和鸟”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反复交流的(如

父亲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树林和鸟带给父亲快乐,而三者关系中,

拥有馈赠能力的却不是父亲,而是树林和鸟。而我,也因此从父亲身

上看到了一个热爱自然的人,懂得了自然给予人类馈赠的宝贵之处。)

课后练习的第二题“你同意下面这些对父亲的判断吗?说说你的理

由”,需要学生结合文本信息来做出判断;第三题“读句子,说说加

点的部分给你什么感受,选择依据抄下来”,则需要结合文本教学,

引导学生品味加点词语所描绘出的情境,去体会这些词语带来的独特

阅读感受。《带刺的朋友》从题目开始。单看题目,吸引人的是''带

刺”二字,这两个字会让人马上产生好奇心:带刺的朋友到底是谁?

这朋友为什么要“带刺”?带着什么样的“刺”?当然,随着阅读的

推进,这些疑问都会——得到明确的答案。不过,细心的读者会发现,

题目里称呼小刺猬为“朋友”,但文章内容里却没有一处讲到谁是谁

的朋友。那么,为什么要用“带刺的朋友”为题呢?秘密就藏在字里

行间,就藏在故事本身。刺猬偷的是“我”家的枣,“我”不仅没有

生气,还十分欣赏它的偷枣“绝技”——“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

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原来,是喜爱、尊重小动物的“我”

在心里把小刺猬当成了朋友。题目的用意正在于此啊----当人们把自

然界中的小动物当成朋友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么精彩的故事。文章

开头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是匠心安排;同样,文

章结尾,自自然然,却又留有悬念和余味,也是匠心使然。这样的结

尾,留了一个谜。留下一个谜,文章就结束了,学生会怎样判断呢?

这是值得期待的事,也是渗透不同故事结尾形式和策略的好机会。这

个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可以细化为如下几个目标:1、构建对生动语

言的认识,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敏感。2、学会分析、理解生动的语言,

进而感受生动的语言。3、理解生动的语言对于写作和文本的意义。4、

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积累生动的语言和喜欢的语句。

关于表达训练要素

“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是这个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

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

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就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生活中有哪些现象

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从自己发现的

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写的时候,把这种现象和你的

想法写清楚。如果有改进的办法或建议,也可以写下来。课文的选材

仅包括狭义概念的自然界,即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而第七

单元的习作任务是: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生活”,

泛指一切饮食起居等方面的情况、境遇。“生活”主要发生在人类社

会中。这就是暗示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课文习得观察大自然的方法,并

将这些方法应用在生活中,体会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小

事”,对其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自然的声音》以声音

为例,呈现了大自然中美妙,其中蕴含了作者的审美观念,通过应用

比拟的方式,羽1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风声、水声、动物的叫声类

比为音乐和歌声——从而发现自然中的美。在具体的描写中,应用了

大量的叠词,有的表现声音的程度“轻轻柔柔”,有的是拟声词“滴

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潺潺”“哗哗”“叽叽喳喳”等。

在小练笔中,教材的意图已经透露出来: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

音”?试着写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

“厨房是一个音乐厅……”。其中“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依旧

是大自然的范畴,而“厨房是一个音乐厅……”则是方法的迁移,将

这种发现美妙声音的方法应用到生活中。教师在引导时需要注意此处

的过渡顺序。《父亲、树林和鸟》,则选择在一个黎明时分,在一个

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这个语境决定了视觉很难发挥作用了,所以文

中主要应用了嗅觉。而应用嗅觉发现猎物往往是猎人特有的能力。前

两篇课文发现“珍贵礼物”的方法主要是调动各种感官去发现自然的

不同寻常。《带刺的朋友》,选择的是一个新月的夜晚,新月月光暗

淡,视觉同样很难发挥作用,当刺猬在树上时,能观察到的仅仅是刺

猬的动作带来的各种反应,例如“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喏里啪啦地落

了一地”;但刺猬掉下地来,才能观察到刺猬的行为“匆匆地爬来爬

去”“就地打了一个滚儿”“急火火地跑去了”。通过这些行为描写,

呈现了刺猬的“聪明”和“高明”。而这正是作者欣赏刺猬的地方,

标题甚至以“朋友”来表明“我”与刺猬的关系。除此之外,文中“我”

对刺猬称谓的变化也表达了“我”对刺猬的情感变化,这在很多经典

文本中都有采用。综合课文中的方法,有调用多种感官和细致观察行

为,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就能发掘小事中的“美”、“令人温暖的行为”、

“不文明的行为”,这些小事就被赋予了观察者的情感和态度,普普

通通的小事就变得新鲜起来,注入了新的价值。在这个基础上,就可

以对这些特殊化后的“小事”进行评价,为下一步发现问题打下基础。

这部分语文要素可以分解为如下几个目标:1.学习把自己的想法写

清楚。2.用词要准确,语言要通顺,表达要具体。3.听取别人建议,

尝试修改习作。

关于口语交际训练要素

“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并清楚

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

的想法。”是这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要素。“口语交际”活动以“身

边的小事”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交流和表达生活中的事情,

引导学生继续培养观察的习惯。这个训练要素可以细化为如下几个目

标:1、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情。2、对身边的人和事形成自己的认

知。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看法。在小组汇总时,尽可能地反映每

个人的想法。

教学规划建议

板块一阅读文本、落实阅读要素从人文性的角度来看,本单元的学

习内容主要体现“我与自然”,课文的编排是从听觉到视觉两个角度

去体现“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口语交际是对身边事情进行观察,

并进行表达。语文园地中编排了一首诗《采莲曲》,是人与自然的结

合。人生活于自然界之中,感受自然界的声音事物,生活所需也来源

于自然界。最终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明白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从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美好地生活在自然之中。从工具性的角度

来看,本单元所体现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

语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大

自然的声音》着重关注描写声音的词语,《父亲、树林和鸟》引导学

生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带刺的朋友》可从称呼中体会情感韵味。可

安排学生在三篇课文学习后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总结三篇课文语

言的不同侧重和特点。再结合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总结梳理摘

抄的基本方法。综上,在单元整合教学时,可抓人文或工具,作为一

条主线,关联起本单元的所有内容。同时注意详略的安排每节课的重

点。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