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油橄榄扦插育苗繁殖技术规程》_第1页
《成都市油橄榄扦插育苗繁殖技术规程》_第2页
《成都市油橄榄扦插育苗繁殖技术规程》_第3页
《成都市油橄榄扦插育苗繁殖技术规程》_第4页
《成都市油橄榄扦插育苗繁殖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P53

JTYGL

金堂油橄榄产业协会团体标准

T/JTYGLXXXX—XXXX

成都市油橄榄扦插育苗繁殖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金堂油橄榄产业协会发布

T/JTYGLXXXX—XXXX

成都市油橄榄扦插育苗繁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成都市油橄榄扦插育苗的相关术语和定义、扦插育苗采穗圃营建、扦插、质量等级、

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出圃、包装、贮存和运输,及责任期限。

本文件适用范围为成都平原地区可发展油橄榄种植区域,技术范围为油橄榄苗木等级评定及成都

区域扦插育苗生产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15569-200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苗木种类stocktypes

根据繁殖材料和培育方法,油橄榄苗木可分为扦插苗、嫁接苗、压条苗、埋条苗、根蘖苗、营养

包繁殖苗和播种苗等。

扦插苗cuttingseedlings

剪取母株适宜的枝条,在适宜的条件下插入繁育容器中,利用枝条愈合组织生根能力,发生新的

根、茎、叶,培育新的植株。

嫩枝扦插苗softcuttingseedlings

截取当年生或一年生半木质化带叶的枝条进行扦插繁殖的苗木,称嫩枝扦插苗(也叫软枝扦插苗)

或称绿枝扦插苗(semi-hardwoodcuttings)。

地径basaldiameter

苗木地际直径,即扦插苗的萌发主干基部土痕交接处的粗度。

侧根lateralroot

从插穗基部皮层或愈合组织内生长出来的全部次生根,均称为侧根。

侧根粗度diameteroflateralroot

侧根基部的直径。

侧根长度lengthoflateralroot

侧根基部至先端的长度。

苗木高度seedlingheight

自地径至最高枝条顶芽基部的苗木垂直高度。

1

T/JTYGLXXXX—XXXX

侧枝lateralbranches

主干以外的全部枝条。

苗龄seedlingage

苗木的年龄。从扦插到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一个年生长周期,作为一个苗龄单位。

一批苗木batchseedlings

同一树种在同一苗圃,用同一批繁殖材料,采用基本相同的育苗技术培育的同龄苗木,成为一批

苗木(简称苗批)。

容器苗containerizedseedlings

扦插或移植在容器(盆、钵)中培养的苗木成为容器苗。

育苗档案recordofnursing

记录培育油橄榄苗木的种源、育苗地点、时间、方法等。

4油橄榄扦插育苗采穗圃营建

在成都龙泉山及其以东选择集中连片、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且背风向阳的地方建立采穗圃。

采穗圃主要品种为阿贝基纳、皮瓜尔、莱星等。

株行距3m×4m,树高控制在2m,通过修剪保持树势平衡,加强水肥管理,适时灌溉,增施有

机肥和硼、镁、铁、铜等微量元素。

5扦插

育苗地选择与准备

5.1.1育苗地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充足、地势平坦、管理方便的地方。避免选择病虫

害严重的土壤和种植茄科作物(如番茄、茄子、马铃薯、辣椒等)的土地。如果是弃耕荒地,其他条

件合适,也要经过1~2年土壤改良,通过高锰酸钾和物理措施,彻底清除杂草和土壤病虫害。

5.1.2采用常规露地育苗方式,土壤应为沙壤土,且土层厚、土壤通气性好,保水保肥,土壤有机质

2%以上,pH值7.0~7.8为宜。

5.1.3采用温室育苗。大棚高床:床宽1m,长6m~7m,床高70cm;营养杯采用12cm直径

黑色营养钵;用泥炭土、珍珠岩、壤土2:1:1混匀,多菌灵800倍液浸湿消毒,装杯;杯用0.5%高锰

酸钾液消毒。

育苗准备

5.2.1扦插床准备

5.2.1.1在插床上方建遮阳棚,高3m~5m,覆盖透光率为30%~40%的黑色遮阳网。

5.2.1.2插床用砖或石块砌成,床宽1m~1.2m,高25cm~30cm,长5m~6m,底层用肥沃的园

土填8cm~10cm,上层铺基质15cm~20cm。

5.2.1.3插床上用塑料布拱棚覆盖,高1.8m~2.2m。

5.2.1.4温室育苗,苗床长度宜根据温室面积合理设计。

5.2.2扦插基质

珍珠岩或河沙(粗沙:细沙2:3),厚15cm~20cm,浇透水,以手捏出水为准;用600~800倍托

布津或多菌灵,或1%的福尔马林或0.2%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使用。

5.2.3插条采集

2

T/JTYGLXXXX—XXXX

5.2.3.1选择在丰产优树上采集枝条。

5.2.3.2宜选择采集树体中上部的一年生的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同一枝条选中上部的枝条;上一

年生长旺盛的枝条,宜选择第二年的结果枝条作为插穗。

5.2.3.3采条和扦插应同时进行,随采随插。

5.2.3.4应将插条分品种捆扎,拴上标签,标明品种名称、采收地和采集时间等。

5.2.3.5剪取枝条时应避免风吹日晒,注意保湿。

5.2.4插穗制作

5.2.4.1油橄榄枝条节间长短,因品种有差异。剪成的插穗长度宜8cm~10cm为宜,留4~6个节,

留芽2个,顶端留叶片1对(2~4片叶),其余叶片剪去一般或1/3部分或保留(根据扦插季节确

定)。

5.2.4.2插穗的下切口以斜切45度,切口长0.5cm~1cm口为宜,距离节部1.0cm左右,并适当

切除表皮以增加营养液接触面积;上切口为整齐平切口,距离第一个节(芽)0.5cm左右,以利排水。

要求上下切口平滑不起毛。

5.2.4.3为了充分利用插条材料,可将短侧枝(3~4个节)从基部膨大隆起处剪成马蹄形穗条。剪

好后随即捆扎,每捆50~100条。

5.2.5插穗处理

5.2.5.1消毒处理

配制浓度为0.2%~0.3%高锰酸钾溶液或600~8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插穗10分钟左右杀菌消毒。

5.2.5.2生长素处理

用吲哚丁酸(IBA)浓度为50mg/L~150mg/L,(1000ppm最好)浸泡插穗基部12~24小时;也可

用浓度为50mg/L~100mg/L的ABT1#生根粉溶液,浸泡插穗6~8小时。或者用1000mg/L吲哚丁酸

(IBA)溶液,再加入适量的滑石粉调成糊状,速蘸基部。

扦插

5.3.1扦插时间

9月下旬~11月下旬较好;也可4~5月扦插,但效果次之。

5.3.2扦插方法

扦插时采用直插,深度为插穗的三分之二,行距5cm~6cm,株距3cm~4cm。插后立即浇透水,

覆盖塑料布和遮阴网。

插后管理

5.4.1插床(苗床)管理

插后苗床管理主要是温度、湿度、养分、消毒和光照。

a)温度:前插初期,插壤温度保持在15~18℃,冬季低温季节,注重保温,确保最低温度不低

于15℃;当外界气温上升,插条已大部分生根并抽出新稍后,通过遮阴、拆去塑料布、通风、

喷雾等措施,维持苗床温度22~24℃,气温20~26℃。

b)湿度:扦插后,通过浇水、通风、喷雾等措施,保持苗床最佳空气湿度为90%~98%,表土不

干燥,基质的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80%。

c)养分:插条愈合后,在生根初期,每隔10~15天用1/1000浓度的硼砂,磷酸二氢钾,尿素

等进行喷肥,喷肥时间选择在阴天或晴天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3时以后进行。

d)消毒:用800倍多菌灵或1000倍百菌清喷洒,每7~10天喷洒一次,以防病害发生。

5.4.2苗木移植

5.4.2.1容器准备

3

T/JTYGLXXXX—XXXX

塑料薄膜容器,直径10cm~15cm、高15cm~20cm。

5.4.2.2配制基质

纯净土(原土)1/3,草木灰(或椰子壳)1/3,谷壳1/3加肥料:N(纯)50mg/kg土、P2O510

mg/kg土,K2O40mg/kg土;或(2)有机质1/3,壤土1/3,河沙1/3。

5.4.2.3移栽

5.4.2.3.1当插床内插条生根率达到40~50%,插条根长2cm~3cm时,便可翻床移栽。

5.4.2.3.2在塑料薄膜容器内先基质2/3,将扦插生根苗放入袋中,再装土1/3。及时淋水定根,搭

建遮阴70%~80%遮阴棚。

5.4.2.3.3后期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淋水。每周淋水1次~2次,保持叶面和基质湿润。

5.4.2.3.4幼苗萌发新稍后,叶面喷施2/1000~4/1000浓度的即磷酸二氢钾一次,移植3个月后,

每月增施尿素2次,浓度为0.2%,喷施或滴灌。

5.4.2.3.5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苗圃管理

5.5.1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应按苗木生长规律进行,主要有以下几项:

a)遮阴:用木桩和竹杆在苗床上搭遮阴架,用竹帘或芦苇帘遮阴。

b)水肥管理:苗木移栽后,对水的管理很重要。一星期内,晴天时,每天淋水2~3次,保持

叶面和表土不干燥。20天到一个月内,每天淋水1~2次,这段时间要避免浇水过急,否则

会使叶片和苗茎附粘泥土,影响苗木正常生长。一个月内以后要根据天气情况每隔几天浇水

一次。这时苗木的根系已较发达,可以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如在太阳强烈照射的情况下,

每次淋的水量要适当加大,雨季则要及时排涝。

c)苗木移栽要及时施肥,以喷叶面肥为主,可用硼砂、尿素、或混合液。喷肥的浓度为千分之

一到千分之三。平均每10~15天喷一次。要经常除草松土,尽量做到苗圃地上无杂草,土

松保墒,减轻病虫害。

5.5.2苗期修剪

5.5.2.1苗期修剪,主要是为了培养生长健壮,分枝良好的苗木。

5.5.2.2在主干40cm~100cm时进行,选取3~4条生长健状、角度和方向(45度)的侧枝留下

作为主枝,其余侧枝剪掉。

5.5.3病虫防治

5.5.3.1应采用合理的管理措施,培育健壮的苗木。

5.5.3.2在生长季节,如发现病害,每15~20天喷1%等量式波尔多液和0.5%尿素溶液。

5.5.3.3油橄榄扦插苗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a)缺硼病:用0.2%硼砂喷叶面和1%的尿素水溶液淋根。

b)白斑病:1%波尔多液防治。1%的石灰水淋根。追施尿素和硼砂。

c)食叶虫害:可用500~800倍乐果乳剂喷雾,效果良好。

苗木出圃

5.6.1起苗

起苗应与造林时间衔接,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出圃苗应形成良好的根团结构,苗本长势好,

色泽正常,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达到本标准6.3规定的苗高、地径的要求。

5.6.2苗木检验

苗木出圃时必须进行检验,检险方法按GB6000规定执行

5.6.3苗木分级

4

T/JTYGLXXXX—XXXX

5.6.3.1油橄榄一年生扦插苗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级:

a)一级苗:苗高≥55cm,地径≥0.40cm

b)二级苗:40cm≤苗高<55cm;0.3cm≤地径<0.4cm

5.6.3.2二年生扦插苗按以下标准分级

a)一级苗:苗高≥110cm,地径≥1.2cm

b)二级苗:110>苗高≥90cm,1.0>地径≥0.8cm

6质量等级

评价指标

以综合控制指标、侧根、地径和苗高确定苗木质量等级。

分级要求

综合控制指标达不到二级苗下限指标要求的为不合格苗木,达到要求者以侧根、地径和苗高三项

指标进行一、二级等级分级。

分级方法

6.3.1分级时,首先看侧根指标,以侧根达到的级别确定苗木级别,如侧根达一级苗木要求,苗木可

为一级或二级;如侧根只达到二级苗木要求,该苗木最高也只能为二级,在侧根达到要求后,按地径

和苗木高指标分级,如侧根达不到要求则为不合格苗木。

6.3.2合格苗由地径和苗高两项指标确定,在苗高、地径不属于同一等级时,以地径所属级别为准。

6.3.3苗木分级必须在庇荫背风处进行,分级后要做好等级标志。

下床苗等级指标

油橄榄下床苗质量等级指标见表1。

表1油橄榄下床苗等级指标

苗木等级

项目

一级苗二级苗

长度/cm≥85~8(包含5)

侧根粗度/cm≥0.30.2~0.3(包含0.2)

>5cm的数量/条≥53~5(包含3)

地径粗度/cm≥0.80.5~0.8(包含0.5)

苗木高度/cm≥3020~30(包含20)

品种纯正,无检疫对象,根系发达完整,侧根分布均匀舒

展,生长健壮,苗干直立,高径比适当(约100:1),枝条

综合控制指标

分布较匀称,充分木质化,顶芽饱满有新叶,无机械损

伤。

一年生苗等级指标

油橄榄一年生苗木质量等级指标见表2。

表2油橄榄一年生苗木等级指标

苗木等级

项目

一级苗二级苗

长度/cm≥1512~15(包含12)

侧根粗度/cm≥0.40.3~0.4(包含0.3)

>5cm的数量/条≥65~6(包含5)

地径粗度/cm≥0.80.6~0.8(包含0.6)

苗木高度/cm≥8050~80(包含80)

品种纯正,无检疫对象,根系发达完整,侧根分布均匀舒

综合控制指标

展,生长健壮,苗干直立,高径比适当(约100:1),枝条

5

T/JTYGLXXXX—XXXX

苗木等级

项目

一级苗二级苗

分布较匀称,充分木质化,顶芽饱满有新叶,无机械损

伤。

二年生苗等级指标

油橄榄二年生苗木质量等级指标见表3。

表3油橄榄二年生苗木等级指标

苗木等级

项目

一级苗二级苗

长度/cm≥2015~20(包含15)

侧根粗度/cm≥0.50.4~0.5(包含0.4)

>5cm的数量/条≥86~8(包含6)

地径粗度/cm≥1.20.8~1(包含0.8)

苗木高度/cm≥11090~110(包含90)

品种纯正,无检疫对象,根系发达完整,侧根分布均匀舒

展,生长健壮,苗干直立,高径比适当(约100:1),枝条

综合控制指标

分布较匀称,充分木质化,顶芽饱满有新叶,无机械损

伤。

三年生苗等级指标

油橄榄三年生苗木质量等级指标见表4。

表4油橄榄三年生苗木等级指标

苗木等级

项目

一级苗二级苗

长度/cm≥2520~25(包含20)

侧根粗度/cm≥0.60.5~0.6(包含0.5)

>5cm的数量/条≥108~10(包含8)

地径粗度/cm≥1.51.2~1.5(包含1.2)

苗木高度/cm≥130110~130(包含110)

品种纯正,无检疫对象,根系发达完整,侧根分布均匀舒

展,生长健壮,苗干直立,高径比适当(约100:1),枝条

综合控制指标

分布较匀称,充分木质化,顶芽饱满有新叶,无机械损

伤。

容器要求

二年出圃的容器育苗,应在苗木根系长满小容器时(一般8-10个月),及时更换较大规格容器

(不小于18cm×16cm×24cm)和培养基质。

7检测方法

抽样

出圃苗木质量检测要在一个苗批内进行,采取随机抽样法。苗木数量少于等于10株,全部检验;

苗木数量超过10株时,按表5规则抽样。

表5油橄榄扦插苗木检测抽样数量

苗木株数检测株数苗木株数检测株数

11~1001010001~50000250

101~5003050001~100000350

501~100050100001~500000500

10001~10000100500001以上750

6

T/JTYGLXXXX—XXXX

苗木质量检验

7.2.1扦插穗条来源核定

用于培育油橄榄扦插苗木的穗条应是采自优良品种、优良单株的健康枝条,穗条来源清楚,育苗

档案和苗木实际情况核对无误。

7.2.2苗龄核定

油橄榄扦插苗木苗龄与育苗档案记录相符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7.2.3苗木品种纯度核定

可根据油橄榄品种的植物学特征进行纯度检验。

7.2.4苗木检测

苗木检测工作应在背阴避风处进行,注意防止根系失水风干。检测应包含下列几项:

c)侧根数量:目测计数。

d)地径、侧根粗度用游标卡尺测量,如测量地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