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课件8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8/04/wKhkGWdfg-qAEt46AAB60BC9sOQ316.jpg)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课件8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8/04/wKhkGWdfg-qAEt46AAB60BC9sOQ3162.jpg)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课件8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8/04/wKhkGWdfg-qAEt46AAB60BC9sOQ3163.jpg)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课件8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8/04/wKhkGWdfg-qAEt46AAB60BC9sOQ3164.jpg)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课件8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8/04/wKhkGWdfg-qAEt46AAB60BC9sOQ31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审题立意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了解审题、立意的概念。2、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方法。3、训练具体的审题立意能力。壹学习目标
就是了解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审题的过程就是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中心和写法的过程。什么是审题?贰新知探究1.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明确写作内容。如《初中生活二三事》这个题目,关键信息是“事”,要求写事,而不是抒情、议论。如何审题?贰新知探究2.注意限制条件,明确写作要求。
如《初中生活二三事》这个题目,“初中生活”要求写发生在初中阶段的事,“二三”则明确至少要写两件。如果写的事情与初中生活无关,或者只写了一件事,就不切题意了。如何审题?贰新知探究3.注意把握题目中具有修辞意义的内容,探究其含义。例如《生活是一面镜子》这个题目,将“生活”比喻成“镜子”,那就先要弄清楚“镜子”的含意:照出样貌或本质。这道题是让我们通过生活中的人和事,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反思,表达对生活中所蕴含哲理的体悟。如何审题?贰新知探究
4.要明确文章要求的体裁。(1)命题作文。命题作文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文章的体裁。有些题目较明确地表示了对体裁的要求:在题目的首尾有“记”“事”一类字眼,或者题目标明写某个过程、某人事迹等,这就要求写成记叙文。如果题目首尾有“论”“谈”“驳”一类字眼,或者题目明确提出一种主张或一个问题,这往往是要求我们写成议论文。如何审题?贰新知探究
4.要明确文章要求的体裁。(2)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只给一半题目。如《
其实很简单》等,要领是先补充完整题目,然后作文。这类作文比命题作文的限制要少,题材也就相应地宽得多,其审题立意的要领同命题作文相同。如何审题?贰新知探究
4.要明确文章要求的体裁。(3)材料作文。
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如何审题?贰新知探究
4.要明确文章要求的体裁。(4)话题作文。
内容在话题范围内就行,对立意没有限制。跟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较小。如何审题?贰新知探究
立意就是确定自己的文章要表达的思想、观点等。任何一篇文章都应该有主旨、思想,写作之前把这个主旨、思想明确下来就是立意。贰新知探究什么是立意?贰新知探究立意的基本要求1.立意要正确。内容正确,要符合题意的要求。2.立意要有高度。写作者要有家国情怀,升华个人情感,站要到国家、民族等更高的境界进行立意。贰新知探究立意的基本要求3.立意要新颖。文章的立意不落俗套,要有新的观念、见解、思考,推陈出新。4.立意要集中。一个主题,突出中心思想。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列出几个写作主题。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提示: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本来的寓意是什么?2、你还可以悟出什么道理?试着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甚至可以从反面立意。3、将自己归纳的主题与同学分享交流。叁小试牛刀审题思路:
这是一则动物寓言。它告诫人们,对待自己的重大缺点和某些重大问题,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不能像猫头鹰搬家那样,就事论事,回避矛盾,这样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叁小试牛刀发散思维
环境不好,我要逃避。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立意角度:猫头鹰的叫声难听,是它不受欢迎的原因。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在一个环境中若得不到认可,就该反思自己的问题或缺点,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进,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立意角度:斑鸠发现猫头鹰的缺点后能及时指出,并指明改进的方法,是猫头鹰的良师益友。参考立意:1.与其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2.赢得社会赞同在于完善自我。3.唯有自我反省,才能进步。4.适应环境的最佳方法是扬长避短——不能改变叫声就少说多做。参考立意:1.为别人着想(指出缺点及改进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品德。2.交朋友要交像斑鸠这样能指出自己缺点的真诚朋友。3.成长需要智者引路。逆向思维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立意角度:猫头鹰不是逃避,而是去寻找一个能容纳自己的环境,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猫头鹰鸣叫是本性使然,这并不是猫头鹰的过错,如果环境容纳不了它,何不换个环境呢?参考立意:1.换个环境又何妨?2.自己个性不可丢3.既要尊重共性,也要尊重个性。4.世界因不同而丰富多彩。肆例文引路1改变自己我是一个内向、孤僻的女孩。①同桌,很少搭理我,偶尔的交流,也仅仅是简单的“喂”与“哦”;课堂,忽略了我的存在,因为从不举手提问或回答问题;即便是老班,也只是“例行公事”,勉强与我闲聊几句……我慢慢地感受到,我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碰到难题,没有帮助的同学;遇到不如意的事,没有倾诉的对象;即便有了令人激动的喜讯,也没有可以分享的人……②点评①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地概括有缺陷的个性。②第2、3段,用铺叙的方法,进一步突出自己的“内向”和“孤僻”,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回到家,也只能与电视“相依为命”。一天,电视里正在播放着“枭与鸠”的寓言故事:猫头鹰因人们讨厌其叫声,打算搬到东方去;而斑鸠告诉它,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叫声,即使搬到其他地方,照样会惹人讨厌……③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一下子明白了: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终将沦为“孤家寡人”。④于是,我开始尝试着改变自己——上课时,面对老师的不断提问,像同学们那样,将手高高地举起;课间,遇到不懂的问题,③过渡自然,承上启下,紧扣材料,为下文揭示中心做了铺垫。④“我”明白了事理,既突出中心,又巧妙地点题。红着脸向同学请教;看到同学们遇到困难,会尽力伸出援助之手;对于班上的活动,从一个旁观者,转变为一名参与者。老班也开始表扬我,还让我担任了纪律委员……⑤遇到困境,遭受挫折,我也逐渐学会了坦然面对——为了挑战自己,我报名了一个节目主持人选拔赛。刚开始时,我紧张得心“咚咚”直跳,既想放弃但又有些不甘,一想到因内向、孤僻带来的烦恼,想到同学们之前对我的忽略,⑤肯举手、能请教、愿帮助、乐参与、受表扬……这些变化,让“适应环境,改变自己”的主题得到突显。我就暗暗地鼓励自已:“加油,你是最棒的!”于是,初赛,我顺利过关;复赛,我依然出线;决赛,因高手林立,赛场经验不足而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抛弃了孤僻,拥有了大胆,悦纳了环境,收获了久违的和谐与温馨。⑥现在,那个害羞、内向的女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女孩。或问:为何变化如此之大?答曰: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就会柳暗花明!⑦⑥“主持人选拔赛”这一情节,深层次地展现了“我”的变化。⑦问答式结尾,别具匠心,紧扣材料,深化主题,卒章显志。
点评:习作构思精巧,颇具匠心,主要体现在:
(1)中心明确。“枭与鸠”的寓言故事能生发出很多主题,但“改变自己,主动适应环境,让自己与环境和谐相处”,无疑是最直接、最让人接受的观点,对此,习作叙述了“我”从“不顺应环境,处处被动”到“改变自己,悦纳环境,柳暗花明”的转变过程,让这一中心得到很好的突显。
(2)讲究细节刻画。无论是刻画“我”的内向、孤僻,还是叙述“我”努力改变自己,都让细节“说话”,让细节彰显过程。肆例文引路2
人贵有自知之明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麻雀不自知,总是嫌窝里有味道而挪窝;猫头鹰不自知,总是抱怨周围的人难相处。知人难,自知更难,所以,人贵有自知之明。汉高祖刘邦本是一介市井小民,最终却成就了一番千秋霸业。因为有自知之明,他在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建立汉朝之后,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正因为刘邦有自知之明,知人善任,才建立了大汉王朝,使自己青史留名。邹忌是齐国有名的谏臣,身高八尺,仪表堂堂,与他同时代的徐公亦相貌出众,于是邹忌想与徐公比较一番。尽管妻、妾、客都说邹忌美于徐公,但等邹忌亲见徐公后,被其风华折服,自愧不如,得出妻私、妾畏、客有求的结论。正因为邹忌有自知之明,所以他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成为著名的谏臣,成为齐威王的贤相。
肆例文引路
人贵有自知之明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马谡熟读兵书,深谙兵法,是诸葛亮的爱将,被派去镇守战略要地-街亭。然而马谡却狂妄自大,听不进王平的意见,将部队驻扎在山上,结果被魏军切断水源,断绝粮道,最终失掉了街亭,丢掉了性命,诸葛亮也为此流下了惋惜的眼泪。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我们要有一颗自知之心,正确认识自己,才能避免失败,从而走向成功与辉煌。切记:人贵有自知之明!肆例文引路
点评:
巧引名言,引出中心论点,底蕴深厚,耐人寻味。列举刘邦和邹忌的例子,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非常具有说服力。列举马谡的例子,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充分。结尾与开头、标题照应,使得论点更突出,文章结构更严谨。
伍写作实践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600字。此题属于命题作文题,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分析题目,我们现“那座山”既可以是实指,指大自然中的山,结合“翻过”这一动作,文章可以讲述爬山的经历;也可以是虚指,山象征某种障碍、困难、境界等,结合“翻过”这一动作,文章可以讲述跨越某种障碍、战胜某种困难、攀升到更高的境界等经历。不论选择哪种,都要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用流畅的叙事方式去讲述。此类作文,因为题目内涵指向比较独特,所以应注意首尾扣题。审题立意1.把“那座山”定义为大自然中的山。“翻过那座山”,可以讲述自己登泰山的经历。那次去爬泰山,最初“我”兴致勃勃,后来却累得想要退缩,是朋友们的鼓励让“我”坚持下来。虽然最后累得几乎连一步都不想迈,可是那种翻越大山、超越自我的感觉真的很好。“我”要把翻越大山的曲折过程讲述出来,表达“战胜困难”的主题。2.把“那座山”定义为惧怕运动。可以写“我”一向不爱运动,那次运动会,在老师和朋友的鼓励下,“我”犹犹豫豫地报了名。后来在比赛中“我”坚持了下来,冲到了终点,从那以后,“我”喜欢上了运动并且不再惧怕它。所以“翻过那座山”可以确定主题为“超越自我”。3.把“那座山”定义为更高的目标或境界。可以写学习跆拳道时,有一个回旋踢动作“我”始终学不会,学不会考级就不过关。别的学生都已经会了,“我”还在原地踏步。小伙伴们嘲笑“我”,“我”也感到自卑。于是,那个周末“我”反复练习,练到筋疲力尽,练到头晕眼花,经过两天的努力,“我”终于找到了窍门,学会了回旋踢。所以“翻过那座山”可以确定主题为“达到更高目标”。4.把“那座山”定义为“误会”。可以写那次和朋友竞争代表学校去参赛的选手时“我”落选了,有同学说朋友耍了小手段,“我”很生气,误会了朋友。这导致“我们”的友情搁浅,后来,偶然间“我”得知朋友不但没有耍小手段,还极力推荐“我”,“我”非常愧疚,向朋友“负荆请罪”,最终重新找回了友谊。所以“翻过那座山”可以确定主题为“认识到错误,化解误会”。5.把“那座山”定义为“鸿沟”。可以写“我”和亲人之间置气,后来体会到亲人的苦心……选材建议例文欣赏翻过那座山翻过那座山,我才真真切切地看见了她对我的深深的爱。
——题记青春像是一条奔流而来的小溪,它带走了我儿时的稚气,却也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叛逆与任性。与父母闹矛盾也不是一两次了。不知是什么时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大写金额标准写法
- DB6103T 83-2025巨菌草栽培技术规范
- 产业园区综合服务与物业管理合同
- 2025年环保技术项目研发合同
- 上海居民住房租赁合同细则
- 专利许可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5年借款合同范本:生活资金周转专用
- 产权清楚的商业车位买卖合同
- 三方人才派遣合同模板
- 互联网众筹合作合同范本(修订)
- 六年级数学上册100道口算题(全册完整版)
- 如愿三声部合唱简谱
- 高三数学开学第一课
-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 115个低风险组病种目录
- 系统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
-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及识图课件
- 防渗墙工程施工用表及填写要求讲义
-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校园信息化设备管理检查表
- 新版抗拔桩裂缝及强度验算计算表格(自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