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摘编自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材料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但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毛泽东用他那一贯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更加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这个深刻的道理,提出了“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讲,毛泽东关于物质与精神可以相互转换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观点的坚持和发展。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是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飞跃。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新的感性认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世界改造成人化的世界,再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只是每一循环都到了更高的认识阶段。关于这一思想,其实毛泽东早在1937年所著《实践论》中已有阐述。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毛泽东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重新强调并加以丰富和发展,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具有时代色彩,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光辉典范。毛泽东提出的“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首先,阐明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性和革命性。“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是一个认识论命题。也就是说,毛泽东在这里并没有否定物质的第一性原理,他不仅坚持了一般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而且更重要的是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物质和精神两者能够互相转化,但物质决定精神是第一位的,思想需要物质作载体才能转化,转化是有条件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其次,明确指出在人的思想认识的两次飞跃中,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具有伟大意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相当于突出强调了真理检验标准的重大命题,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思想。他指出:“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另外,强调了形成一种正确思想认识的过程的复杂性。早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在考察人类认识运动的规律后,就已经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毛泽东着重对正确认识得以形成的规律和过程的复杂性作了说明。他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说明人们要想得到正确的思想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是要经过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发展路径的。换句话说,永远也不会自动生成一开始就完全正确的思想。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实践没有止境,认识也没有止境。(摘编自李斌《掌握辩证唯物论以便“少犯错误”——重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其通过眼、耳、鼻、舌、身五个官能将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B.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具伟大意义,是因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唯一目的,便是为了改造世界。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新的感性认识,这种无穷尽的循环必然会使认识上升到更高级的阶段。D.材料一对正确思想认识的形成过程的论述,是在《实践论》基础上重新强调并且加以丰富和发展,更具时代色彩。(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提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问题,材料一正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B.材料一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到农村去工作的干部和广大农民,文中没有使用太多哲学术语,语言通俗易懂。C.毛泽东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基本原理,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D.材料二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从三个方面对物质与精神可以相互转换这一观点的含义进行了具体阐释。(3)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材料一论据的一项是A.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B.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材料一语言讲求逻辑性,请根据文中画线句子加以分析。(5)班级开展“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读书交流会,围绕“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展开讨论,请你结合两则材料拟写发言提纲。(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三天大风海明威那条路出了果园,直达山顶。山顶有小屋,门廊空荡荡的,烟囱里冒着烟。屋后是车库,鸡棚,二茬树像堵树篱,挨着后面的林子。①他放眼望去,上空的树给风刮得远远倒向一边。今年秋天还是头一遭刮大风呢。尼克走过果园上面那块空地时,小屋的门打开了,比尔出来了。“哎呀,威米奇。”他说。“嗨,比尔。”尼克说着走上台阶。屋里,壁炉生着堆熊熊烈火。风刮得炉火呼啦啦响。比尔关上门。“喝一杯?”他说。他到厨房里,拿来两个玻璃杯和一壶水。尼克伸手到壁炉架上去拿瓶威士忌。“行吗?”他说。“行。”比尔说。他们坐在火堆前,喝着兑水的爱尔兰威士忌。尼克伸出腿,搁在炉边,鞋子在火堆前冒起水汽来了。“最好把你的鞋脱了。”比尔说。“我没穿袜子。”“把鞋脱了,烤烤干,我去给你找找看。”比尔说。他上阁楼去了,尼克听见头顶上有他的走动声。楼上房间敞开,就在屋顶下,比尔父子和他,尼克,有时就在楼上睡觉。后面是一间梳妆室。比尔拿了一双厚羊毛袜下来。“天晚了,不穿袜子不能到处走动。”他说。“我真不愿再穿上。”尼克说。他套上袜子,又倒在椅子里,把腿搁在炉火前的屏风上。“你要把屏风搁坏了。”比尔说。尼克把两腿一翘,搁到炉边。“卡斯队打得怎么样?”他问。“一天连续两场比赛都输给巨人队。”比尔站起身,去拿威士忌酒瓶。他的大手伸出老远去斟酒,把威士忌倒在尼克端在手里的酒杯里。“不知卡斯队会不会夺标?”“这辈子休想看到了。”比尔说。“哎呀,他们要气疯了。”尼克说。比尔伸出手去拿那本扣在窗下桌上的书,刚才他到门口时顺手就放在那儿了。他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拿着书,背靠着尼克的椅子。“你还有什么我没看过的书?”尼克问。“你看过《坚忍不拔》吗?”“好书,”尼克说,“那书里写他老爹一直在找他。你还有沃尔波尔的作品吗?”“《黑森林》,”比尔说,“写俄国的。”“他对俄国懂得什么啊?”尼克问。“我不知道。那些家伙可说不清。也许他小时候在那儿。”“我倒想见见他。”尼克说。“我倒想见见切斯特顿。”比尔说。“我真希望他眼下就在这儿,”尼克说,“咱们明天就可以带他上夏勒伏瓦去钓鱼了。”“不知他想不想去钓鱼。”比尔说。“当然去,”尼克说,“他一定是钓鱼老手。你还记得《短暂的客栈》吗?”“‘天使下凡尘,赐你一杯羹,受宠先谢恩,倒进污水盆。’”“一点不错,”尼克说,“我看他这人比沃尔波尔强。”“哦,没错儿,他是强一些。”比尔说。“不过沃尔波尔写文章比他强。”“我不知道,”尼克说,“切斯特顿是个文豪。”“沃尔波尔也是个文豪。”比尔坚持道。他从地板上站起身,伸手去拿那瓶威士忌。尼克将酒杯伸过来。②比尔斟酒时,他两眼直盯着。“我现在就有点醉了。”尼克说。“你没醉。”比尔在杯里斟了半杯威士忌。“还有酒吗?”尼克问。“酒可多的是,可爹只肯让我喝已经启封的。”“那当然。”尼克说。“他说喝新启封的酒会成为酒鬼。”比尔解释说。“一点不错。”尼克说。他听了印象很深。他以前倒从没想到这点。他一向总是认为只有独自喝闷酒才会成为酒鬼呢。他们坐着,一边望着炉火里边。“咱们再喝一杯。”尼克说。“我想柜子里还有一瓶已经启封的。”比尔说。他在墙角柜前跪下,取出一瓶廉价烈酒。“这是苏格兰威士忌。”他说。“我会多兑些水。”尼克说,他又出去,走到厨房里。他用勺子从桶里舀出阴凉的泉水,灌满水壶,回起居室时,走过饭厅里一面镜子,照了照。他的脸看上去真怪。他对着镜中的脸笑笑,镜中的脸也咧嘴回他一笑。他对着那脸眨眨眼睛就往前走了。③这不是他的脸,不过这没多大关系。比尔把杯子斟满。他们在炉火前两张大椅子里坐下。“你非常聪明,威米奇。”比尔说。“你什么意思?”尼克问。“同玛吉那档子事吹了。”比尔说。尼克一言不发,酒意全消。他只知道自己从前有过玛乔丽,又失去了她。她走了,他打发她走的。那是关键。他没准儿再也见不到她了。大概永远不会见到她了。一切全过去了,全完了。“咱们再喝一杯。”尼克说。比尔斟酒,尼克泼了一点水进去。“忽然一下子,一切都结束了,”尼克说,“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我没法子。正像眼下连刮三天大风,把树叶全都刮光一样。”“得了,都结束了。不必多说了。”比尔说。“这是我的错。”尼克说。“是谁的错都没关系。”比尔说。“不,我认为不是这样。”尼克说。玛乔丽走了,大概他永远也不会再见到她了,那才是大事。他跟她谈过他们一起到意大利去,两个人该有多开心。谈过他们一起要去的地方。如今全过去了。“咱们拿枪到岬角那儿找你爹去吧。”尼克说。“好吧。”比尔从墙壁架上取下两支猎枪。他打开子弹匣。尼克穿上厚呢短大衣和鞋子。他的鞋烤得硬邦邦的。④他还醉醺醺的,可是头脑清楚。“你感觉怎么样?”尼克问。“不赖。我只是刚有点儿醉意罢了。”比尔正扣上毛衣的纽扣。“喝醉了也没好处。”“是啊,咱们该上户外去。”他们走出门,正在刮大风。(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比尔怕尼克把炉火前的屏风搁坏了,表明其对尼克不爱惜自己家的财物感到不满,而从尼克的反应可以看出,他并不以为意。B.比尔和尼克都喜欢读书,他们也都有着自己喜欢和支持的作家,尽管意见有分歧,但二人对对方的喜好还是给予一定的理解。C.比尔的父亲担心儿子变成酒鬼,只肯让他喝已经启封的酒,既尊重儿子喝酒的意愿,又加以适当约束,体现一种有节制的自由。D.文中反复提及“全过去了”,这恰恰表明尼克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过不去”,体现他内心的伤痛和想摆脱而不得的心理。(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他放眼望去”交代小说从尼克的视角进行叙述,“大风”贯穿始终。B.句子②中“他两眼直盯着”表明尼克此时想要适可而止,不想继续喝太多的酒。C.句子③中“这不是他的脸”暗示尼克深受感情问题的折磨,只是表面云淡风轻。D.句子④中“可是头脑清楚”突出尼克经过与比尔的交谈后,情感已经有所变化。(3)比尔与尼克交谈,直到最后才提及尼克的情感状况,这种谈话方式有什么好处,请根据文本具体分析。(4)环境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小说中承担着多重功能,请分析本文中描写“大风”的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今安在?况复见兮高台。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全身远害亦或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宋•苏轼《屈原庙赋》有删节)材料二:巴陵西江口,沅湘等九水于此会江。春夏间,江流甚雄,九水却避,故汇而成壑,是谓洞庭湖。湖畔见君山,如长眉一抹,隐见雪浪中。《山海经》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焉,出入多飘风暴雨,每每游者多以风恶返棹。故人呼为有缘山。”所云二女者,乃天帝之二女,非尧二女也,淆讹久矣。至如王子年独谓屈原以忠见斥,乃赴清泠之渊,神游天河,精灵时降湘浦,楚人谓之水仙,立祠此山,汉末犹存。则予深感其言。夫当时销金铄骨之夫,化为轻尘,为冷风,甚且为摄山之怪䗗;而屈子佗傺一时,没而宾于帝所,嬉游湘浦,作羽化仙,则忠臣之利亦大矣。今山上祠屈子,而题曰水仙。岁取髫中之田,为之蒸尝,用宋玉、景差等配享,以奖忠魂,而奉千古词人之祖,亦楚中一大典也。当事者何不以闻之?且屈子傲骨冶才远性逸情具见《骚》中当必饶烟云山水之趣者;非此千顷雪涛,及九疑诸山秀色,不堪为之供养。不然,神不歆也。王子年之言,足为忠魂吐气,政①不当幻视之矣。(明•袁中道《珂雪斋集》有删节)注:①政:当政者。当时皇帝重用宦官,阉党肆虐,忠臣多遭迫害。(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且屈子傲骨A冶才B远性D逸情E具见《骚》F中G当必饶烟云H山水之趣者(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强取)置币遗单于(铜钱)今一朝而鬻技百金(卖)浮扁舟以适楚兮(到,往)B.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外貌,模样)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判罪)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求取)峡山高兮崔嵬(高大的样子)C.如惠语以让单于(谦让)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文胜质则史(浮夸)今山上祠屈子(祭祀)D.始以强壮出(介词,凭借)世世以洴澼絖为事(介词,把)以致天下之士(连词,来)每每游者多以风恶返棹(介词,因为)(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乘船经过楚地屈原的遗居,眺望重山叠嶂,想起当年屈原被放逐南荒,生无归宿,死无墓地,内心涌起无尽的悲哀。B.屈原吟成《怀沙》自伤怀抱,表明自己沉江报国的心意,诗的结尾陡然惨烈之极,说明他决心离开人世,却又沉吟犹豫。C.作者认为《山海经》中“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焉”说的是天帝的“二女”,而王子年所说的屈原事迹都是真实可靠的。D.楚中百姓敬奉屈原为千古词人之祖,他们在山上建祠立庙,并且每年用田间的收获来祭祀屈原,这成为当地的一大盛典。(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②王子年之言,足为忠魂吐气,政不当幻视之矣。(5)材料一中苏轼对屈原的选择进行了理性思考,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昆仑使者①李贺②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③烟树生愁色。金盘玉露④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注】①昆仑使者:指为西王母当信使的青鸟。《山海经》载,西王母居昆仑山,有三只青鸟为她取食传信。传说汉武帝曾向西王母求不死之药。②李贺:生活在唐宪宗年间,当时唐宪宗想学汉武帝一样派遣使臣出使昆仑,广求珍异,期冀长生。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金盘玉露:汉武帝晚年速信神仙,在长安宫中筑台,上铸一尊金钢仙人,手捧铜盘,用以承接露水。汉武帝希望喝了露水之后,可以长生。(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无消息”与“生愁色”相对,既把诗的背景追溯到神话传说之中,又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汉武帝身上。B.颔联写汉武帝竟然相信可以通过吸取天地之间的“元气”而获得长生这么荒唐的说法,可见其晚年时的昏庸。C.颈联两句说明自然界一切物质都在变化,“裂”“折”写出新事物的发展,反映了李贺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D.全诗意境悲凉,笔势奇崛,情致冷峭,尤其最后写让天下人伤心的不是别处,正是茂陵上空长夜高悬的明月。(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和“”都强调环境的作用,与优秀的人为伍,可以匡正自身行为,也可以使自己生出进取之心。(2)《燕歌行》中“”一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一句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3)你放眼远眺,水的壮阔激荡人心,联想到这种景象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便脱口而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匾额,是悬挂在传统建筑门屏上,反映建筑物名称、表达义理情感之类的牌匾,集字、印、雕、色为一体。传统私家园林的题名匾额常寄寓着文人归隐、淡泊名利的追求。苏州拙政园的命名出自西晋潘岳的《闲居赋》:“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拙政”象征园主远离政治的归隐意向。因内有一座精巧雅致的扇面亭,取名为“与谁同坐轩”。其名取自苏轼《点绛唇》:“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传达苏轼流连山水,只与明月清风为伍的孤高气质,拨动着游客的心弦。①苏州留园的“曲溪楼”“活泼泼地”“涵碧山房”,②分别从色、形、态等角度命名,③拓展了游人的观赏维度和想象空间,④有限的建筑空间。⑤赋予无限的象征意义。“活泼泼地”是一座水阁,取殷迈《自励》中“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诗意。(),不觉有尽头了。在《红楼梦》中,“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兰风蕙露”“顾恩思义”,一个个匾额或随事命名、或与人物性格相关、或与环境布置相称、或表达“颂圣”思想,不仅为大观园增添了无限诗意,也体现了大观园“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宏伟建构。(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此地溪中有鱼跃,林中有飞鸟,水源似从阁下流出,人在阁中仿佛跨溪之上,天机活泼B.此地溪中有鱼跃,林中有飞鸟,天机活泼,人在阁中仿佛跨溪之上,水源似从阁下流出C.此地林中有飞鸟,溪中有鱼跃,天机活泼,水源似从阁下流出,人在阁中仿佛跨溪之上D.此地天机活泼,林中有飞鸟,溪中有鱼跃,人在阁中仿佛跨溪之上,水源似从阁下流出(2)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与大观园“潇湘馆”都是私家园林题名匾额,请分析两者不同的表达效果。(3)文中划横线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写出正确句子,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附近”可以构建出一个具有现代公共意义的友善空间,用带有共同目的的日常生活状态来消解城市的陌生感。在空间性上,“附近”有着具体的物理空间。例如,小区作为一个社区里的物理空间,提供着生活中重复性极高的交流场所,包括理发店、快递店、洗衣店、水果蔬菜店等,尽管小区内的①,但因为生活的共时性和交互性,每当有人遇到困难时,总是会有居民伸出帮助之手,从而驱散流动性所带来的陌生与冷淡。在社会性上,“附近”强调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性交集。这种交集②,譬如,我们偶然地,会在电梯里遇到对门的邻居,在拿外卖时遇见小区的保安,在理发时遇到家附近的师傅……但是,在时间的长河里,这种即刻性的交集不断发生、延续……就形成了一种“延续性交集”。③,“附近”凸显人和人各种交往、交流的网络纽带,并在意义层面形成人和人之间的联结。现代性城市的一个突出特质,就是人和人关系的模糊,在排他的自我概念下,人们刻意保持一种距离,或是齐美尔笔下“矜持”的“都市人格”,坚持着单一自我的主体,导致公共交往中情感的稀薄。只有透过社会人群的紧密联结,才可以构建出城市特质所必需的喧嚣和生活场景。(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文中两处省略号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们爱听一个人成功的故事,一般说的是他成长的故事,而不是他获得的财富和地位。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摘编自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材料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但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毛泽东用他那一贯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更加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这个深刻的道理,提出了“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讲,毛泽东关于物质与精神可以相互转换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观点的坚持和发展。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是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飞跃。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新的感性认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世界改造成人化的世界,再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只是每一循环都到了更高的认识阶段。关于这一思想,其实毛泽东早在1937年所著《实践论》中已有阐述。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毛泽东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重新强调并加以丰富和发展,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具有时代色彩,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光辉典范。毛泽东提出的“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首先,阐明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性和革命性。“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是一个认识论命题。也就是说,毛泽东在这里并没有否定物质的第一性原理,他不仅坚持了一般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而且更重要的是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物质和精神两者能够互相转化,但物质决定精神是第一位的,思想需要物质作载体才能转化,转化是有条件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其次,明确指出在人的思想认识的两次飞跃中,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具有伟大意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相当于突出强调了真理检验标准的重大命题,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思想。他指出:“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另外,强调了形成一种正确思想认识的过程的复杂性。早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在考察人类认识运动的规律后,就已经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毛泽东着重对正确认识得以形成的规律和过程的复杂性作了说明。他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说明人们要想得到正确的思想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是要经过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发展路径的。换句话说,永远也不会自动生成一开始就完全正确的思想。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实践没有止境,认识也没有止境。(摘编自李斌《掌握辩证唯物论以便“少犯错误”——重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其通过眼、耳、鼻、舌、身五个官能将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B.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具伟大意义,是因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唯一目的,便是为了改造世界。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新的感性认识,这种无穷尽的循环必然会使认识上升到更高级的阶段。D.材料一对正确思想认识的形成过程的论述,是在《实践论》基础上重新强调并且加以丰富和发展,更具时代色彩。(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提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问题,材料一正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B.材料一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到农村去工作的干部和广大农民,文中没有使用太多哲学术语,语言通俗易懂。C.毛泽东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基本原理,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D.材料二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从三个方面对物质与精神可以相互转换这一观点的含义进行了具体阐释。(3)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材料一论据的一项是DA.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B.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材料一语言讲求逻辑性,请根据文中画线句子加以分析。(5)班级开展“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读书交流会,围绕“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展开讨论,请你结合两则材料拟写发言提纲。【解答】(1)B.“是因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唯一目的,便是为了改造世界”错误,以偏概全。材料一原文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同时也提到,“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所以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具伟大意义的原因有二个,一是第二次飞跃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其二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唯一目的,便是为了改造世界。故选:B。(2)B.“读者对象主要是到农村去工作的干部和广大农民”错误。根据材料二“毛泽东用他那一贯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更加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这个深刻的道理”“毛泽东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重新强调并加以丰富和发展,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具有时代色彩”可知,材料仅仅强调了语言通俗易懂,并没有指出具体读者对象,该句无中生有。故选:B。(3)材料一论证的观点: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A.不适合。句意: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旨在强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B.不适合。句意: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强调的是事物按时间轴有序发展,是社会秩序的表现。C.不适合。句意: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不切于事而疑惑不解。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强调要学思结合。D.合适。句意: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形成清晰的判断力,强调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强调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能论证材料一的观点。故选:D。(4)议论文语言的逻辑性要求判断准确、层次清晰、推理严密以及各种关联词的准确运用。划线句分三个层次,结合“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指出表先进阶级的势力的偶尔失败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结合“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揭示其原因是斗争力量暂时悬殊大;最后作出结论,“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关联词的使用,“不是……而是……”表并列复句,揭示其原因;“但”表转折,自然引出结论。用语准确。(5)比如,首先指出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步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接着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高一级程度,根据材料关于认识与实践的理论,这个过程需要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所以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答案:(1)B(2)B(3)D(4)①论证方面: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先指出先进阶级的势力暂时的失败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再解释其原因是先进势力不如反动势力斗争力量强,最后坚信总有一天会成功;②语言准确,准确使用关联词构建逻辑关系。(5)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步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步是第一步的高一级程度。从第一步到第二步,必定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才能够完成,这个过程离不开思想认识的过程,所以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三天大风海明威那条路出了果园,直达山顶。山顶有小屋,门廊空荡荡的,烟囱里冒着烟。屋后是车库,鸡棚,二茬树像堵树篱,挨着后面的林子。①他放眼望去,上空的树给风刮得远远倒向一边。今年秋天还是头一遭刮大风呢。尼克走过果园上面那块空地时,小屋的门打开了,比尔出来了。“哎呀,威米奇。”他说。“嗨,比尔。”尼克说着走上台阶。屋里,壁炉生着堆熊熊烈火。风刮得炉火呼啦啦响。比尔关上门。“喝一杯?”他说。他到厨房里,拿来两个玻璃杯和一壶水。尼克伸手到壁炉架上去拿瓶威士忌。“行吗?”他说。“行。”比尔说。他们坐在火堆前,喝着兑水的爱尔兰威士忌。尼克伸出腿,搁在炉边,鞋子在火堆前冒起水汽来了。“最好把你的鞋脱了。”比尔说。“我没穿袜子。”“把鞋脱了,烤烤干,我去给你找找看。”比尔说。他上阁楼去了,尼克听见头顶上有他的走动声。楼上房间敞开,就在屋顶下,比尔父子和他,尼克,有时就在楼上睡觉。后面是一间梳妆室。比尔拿了一双厚羊毛袜下来。“天晚了,不穿袜子不能到处走动。”他说。“我真不愿再穿上。”尼克说。他套上袜子,又倒在椅子里,把腿搁在炉火前的屏风上。“你要把屏风搁坏了。”比尔说。尼克把两腿一翘,搁到炉边。“卡斯队打得怎么样?”他问。“一天连续两场比赛都输给巨人队。”比尔站起身,去拿威士忌酒瓶。他的大手伸出老远去斟酒,把威士忌倒在尼克端在手里的酒杯里。“不知卡斯队会不会夺标?”“这辈子休想看到了。”比尔说。“哎呀,他们要气疯了。”尼克说。比尔伸出手去拿那本扣在窗下桌上的书,刚才他到门口时顺手就放在那儿了。他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拿着书,背靠着尼克的椅子。“你还有什么我没看过的书?”尼克问。“你看过《坚忍不拔》吗?”“好书,”尼克说,“那书里写他老爹一直在找他。你还有沃尔波尔的作品吗?”“《黑森林》,”比尔说,“写俄国的。”“他对俄国懂得什么啊?”尼克问。“我不知道。那些家伙可说不清。也许他小时候在那儿。”“我倒想见见他。”尼克说。“我倒想见见切斯特顿。”比尔说。“我真希望他眼下就在这儿,”尼克说,“咱们明天就可以带他上夏勒伏瓦去钓鱼了。”“不知他想不想去钓鱼。”比尔说。“当然去,”尼克说,“他一定是钓鱼老手。你还记得《短暂的客栈》吗?”“‘天使下凡尘,赐你一杯羹,受宠先谢恩,倒进污水盆。’”“一点不错,”尼克说,“我看他这人比沃尔波尔强。”“哦,没错儿,他是强一些。”比尔说。“不过沃尔波尔写文章比他强。”“我不知道,”尼克说,“切斯特顿是个文豪。”“沃尔波尔也是个文豪。”比尔坚持道。他从地板上站起身,伸手去拿那瓶威士忌。尼克将酒杯伸过来。②比尔斟酒时,他两眼直盯着。“我现在就有点醉了。”尼克说。“你没醉。”比尔在杯里斟了半杯威士忌。“还有酒吗?”尼克问。“酒可多的是,可爹只肯让我喝已经启封的。”“那当然。”尼克说。“他说喝新启封的酒会成为酒鬼。”比尔解释说。“一点不错。”尼克说。他听了印象很深。他以前倒从没想到这点。他一向总是认为只有独自喝闷酒才会成为酒鬼呢。他们坐着,一边望着炉火里边。“咱们再喝一杯。”尼克说。“我想柜子里还有一瓶已经启封的。”比尔说。他在墙角柜前跪下,取出一瓶廉价烈酒。“这是苏格兰威士忌。”他说。“我会多兑些水。”尼克说,他又出去,走到厨房里。他用勺子从桶里舀出阴凉的泉水,灌满水壶,回起居室时,走过饭厅里一面镜子,照了照。他的脸看上去真怪。他对着镜中的脸笑笑,镜中的脸也咧嘴回他一笑。他对着那脸眨眨眼睛就往前走了。③这不是他的脸,不过这没多大关系。比尔把杯子斟满。他们在炉火前两张大椅子里坐下。“你非常聪明,威米奇。”比尔说。“你什么意思?”尼克问。“同玛吉那档子事吹了。”比尔说。尼克一言不发,酒意全消。他只知道自己从前有过玛乔丽,又失去了她。她走了,他打发她走的。那是关键。他没准儿再也见不到她了。大概永远不会见到她了。一切全过去了,全完了。“咱们再喝一杯。”尼克说。比尔斟酒,尼克泼了一点水进去。“忽然一下子,一切都结束了,”尼克说,“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我没法子。正像眼下连刮三天大风,把树叶全都刮光一样。”“得了,都结束了。不必多说了。”比尔说。“这是我的错。”尼克说。“是谁的错都没关系。”比尔说。“不,我认为不是这样。”尼克说。玛乔丽走了,大概他永远也不会再见到她了,那才是大事。他跟她谈过他们一起到意大利去,两个人该有多开心。谈过他们一起要去的地方。如今全过去了。“咱们拿枪到岬角那儿找你爹去吧。”尼克说。“好吧。”比尔从墙壁架上取下两支猎枪。他打开子弹匣。尼克穿上厚呢短大衣和鞋子。他的鞋烤得硬邦邦的。④他还醉醺醺的,可是头脑清楚。“你感觉怎么样?”尼克问。“不赖。我只是刚有点儿醉意罢了。”比尔正扣上毛衣的纽扣。“喝醉了也没好处。”“是啊,咱们该上户外去。”他们走出门,正在刮大风。(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比尔怕尼克把炉火前的屏风搁坏了,表明其对尼克不爱惜自己家的财物感到不满,而从尼克的反应可以看出,他并不以为意。B.比尔和尼克都喜欢读书,他们也都有着自己喜欢和支持的作家,尽管意见有分歧,但二人对对方的喜好还是给予一定的理解。C.比尔的父亲担心儿子变成酒鬼,只肯让他喝已经启封的酒,既尊重儿子喝酒的意愿,又加以适当约束,体现一种有节制的自由。D.文中反复提及“全过去了”,这恰恰表明尼克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过不去”,体现他内心的伤痛和想摆脱而不得的心理。(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句子①中“他放眼望去”交代小说从尼克的视角进行叙述,“大风”贯穿始终。B.句子②中“他两眼直盯着”表明尼克此时想要适可而止,不想继续喝太多的酒。C.句子③中“这不是他的脸”暗示尼克深受感情问题的折磨,只是表面云淡风轻。D.句子④中“可是头脑清楚”突出尼克经过与比尔的交谈后,情感已经有所变化。(3)比尔与尼克交谈,直到最后才提及尼克的情感状况,这种谈话方式有什么好处,请根据文本具体分析。(4)环境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小说中承担着多重功能,请分析本文中描写“大风”的作用。【解答】(1)A.“他并不以为意”错误。结合原句,比尔说“你要把屏风搁坏了”,尼克便“把两腿一翘,搁到炉边”,说明尼克并不是不以为意。故选:A。(2)B.“表明尼克此时想要适可而止,不想继续喝太多的酒”错误。结合前句“尼克将酒杯伸过来”,动作描写,写出他看到比尔拿起威士忌,便主动伸出酒杯,可见他是想继续喝,没有想要适可而止。故选:B。(3)结构上,从尼克转往果园的空地,走进小屋与比尔聊天喝酒,始终没有显露一点点情绪低落;当整篇读完,才知道他是因失恋来找朋友的。读完整篇才会明白尼克的失落;作者非常克制地叙述着一个真实平淡的场景,不去碰触那些坏情绪,直到他们喝到七成醉意,比尔才提起,先是对婚姻的诋毁,然后似无意却有意谈论关于尼克的失恋。作者先让尼克不接话,“尼克一言不发,酒意全消”,体现了尼克失恋的情绪隐忍到了极点。整个故事在闲聊中有对一些生活的真实与琐碎细节的描写,如尼克没穿袜子,朋友比尔为他找袜子,让他把鞋烤干,又写到“鞋子在火堆前冒起水汽来了”;两人商量着要喝什么酒,而且要兑“一壶水”;谈论共同感兴趣的关于文学的话题;他“对着镜中的脸笑笑,镜中的脸也咧嘴回他一笑”。这些情节生动真实细腻,其过程会让读者难解其目的,可是依然会吸引人往下读。关于尼克的忧伤,是通篇读完以后,读者才懂得,整篇有忧伤埋藏在里面。所以表面的闲聊蕴藏着很深的内涵,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性。(4)开头一段,“上空的树给风刮得远远倒向一边。今年秋天还是头一遭刮大风呢”,写出风之大,渲染外界环境的恶劣,烘托了尼克情绪的低落。推动情节发展。因“风刮得炉火呼啦啦响”,体现风很大,所以比尔才“关上门”。“忽然一下子,一切都结束了”中“一切”指尼克因失恋带来的不良情绪;接着又说“正像眼下连刮三天大风,把树叶全都刮光一样”意味着大风一定会刮跑一些什么,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这里的风既指来自自然的大风,也指年轻人的爱引发的心灵风暴,象征尼克三天失恋的情绪。自始至终,“风”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结尾部分,“他们走出门,正在刮大风”,结构上呼应开头,暗示主旨。答案:(1)A(2)B(3)①增加故事的内涵和神秘性。从尼克走进小屋与比尔聊天喝酒,始终没有显露一点点情绪低落;当整篇读完,才知道他是因失恋来找朋友排解的。表面的闲聊蕴藏着很深的内涵,增加故事的神秘性。②突出主人公隐忍的情绪。作者非常克制地描述着一个真实平淡的场景,不去碰触那些坏情绪,直到他们喝到七成醉意,比尔才提起,体现了对失恋的情绪隐忍到了极点。③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故事在闲聊中,有大量的生活的真实与琐碎细节的描写,这些细腻的描写吸引读者往下读。(4)①风之大,渲染外界环境的恶劣,烘托了尼克情绪的低落。②推动情节发展。因风很大,所以比尔才“关上门”,引出他们在屋内谈话的情节。③“风”含义丰富,既指来自自然的大风,也指年轻人的爱引发的心灵风暴,象征尼克三天失恋的情绪。④“风”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⑤结尾部分结构上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暗示主旨,大风一定是会刮跑一些什么,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今安在?况复见兮高台。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全身远害亦或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宋•苏轼《屈原庙赋》有删节)材料二:巴陵西江口,沅湘等九水于此会江。春夏间,江流甚雄,九水却避,故汇而成壑,是谓洞庭湖。湖畔见君山,如长眉一抹,隐见雪浪中。《山海经》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焉,出入多飘风暴雨,每每游者多以风恶返棹。故人呼为有缘山。”所云二女者,乃天帝之二女,非尧二女也,淆讹久矣。至如王子年独谓屈原以忠见斥,乃赴清泠之渊,神游天河,精灵时降湘浦,楚人谓之水仙,立祠此山,汉末犹存。则予深感其言。夫当时销金铄骨之夫,化为轻尘,为冷风,甚且为摄山之怪䗗;而屈子佗傺一时,没而宾于帝所,嬉游湘浦,作羽化仙,则忠臣之利亦大矣。今山上祠屈子,而题曰水仙。岁取髫中之田,为之蒸尝,用宋玉、景差等配享,以奖忠魂,而奉千古词人之祖,亦楚中一大典也。当事者何不以闻之?且屈子傲骨冶才远性逸情具见《骚》中当必饶烟云山水之趣者;非此千顷雪涛,及九疑诸山秀色,不堪为之供养。不然,神不歆也。王子年之言,足为忠魂吐气,政①不当幻视之矣。(明•袁中道《珂雪斋集》有删节)注:①政:当政者。当时皇帝重用宦官,阉党肆虐,忠臣多遭迫害。(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且屈子傲骨A冶才B远性D逸情E具见《骚》F中G当必饶烟云H山水之趣者(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强取)置币遗单于(铜钱)今一朝而鬻技百金(卖)浮扁舟以适楚兮(到,往)B.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外貌,模样)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判罪)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求取)峡山高兮崔嵬(高大的样子)C.如惠语以让单于(谦让)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文胜质则史(浮夸)今山上祠屈子(祭祀)D.始以强壮出(介词,凭借)世世以洴澼絖为事(介词,把)以致天下之士(连词,来)每每游者多以风恶返棹(介词,因为)(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苏轼乘船经过楚地屈原的遗居,眺望重山叠嶂,想起当年屈原被放逐南荒,生无归宿,死无墓地,内心涌起无尽的悲哀。B.屈原吟成《怀沙》自伤怀抱,表明自己沉江报国的心意,诗的结尾陡然惨烈之极,说明他决心离开人世,却又沉吟犹豫。C.作者认为《山海经》中“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焉”说的是天帝的“二女”,而王子年所说的屈原事迹都是真实可靠的。D.楚中百姓敬奉屈原为千古词人之祖,他们在山上建祠立庙,并且每年用田间的收获来祭祀屈原,这成为当地的一大盛典。(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②王子年之言,足为忠魂吐气,政不当幻视之矣。(5)材料一中苏轼对屈原的选择进行了理性思考,请简要分析。【解答】(1)“傲骨冶才”“远性逸情”是四字成语,并用为主语,在中间B处断开;“具见《骚》中”做谓语,为突出主语,在E处断开;“当必饶烟云山水之趣者”是独立的判断句,在G处断开。故在BEG三处断句。句子翻译为:况且屈原的傲骨高才,超脱世俗的性情,全都体现在《离骚》中,必当增添烟云山水的妙趣。(2)A.备办了一些财物送给单于。币:财物。C.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备单于。让:责备。D.开始是在壮年时出使。以:介词,在。故选:B。(3)C.“王子年所说的屈原事迹都是真实可靠的”错误,材料二原文“则予深感其言”,是对王子年所说的屈原成仙的感慨,并不是说这种传说“真实可靠”。故选:C。(4)①度:准则;斫:砍,意译为摒弃。句子翻译为:贤良的人忧谗畏讥而改变做人的准则,随世俗之风顺应变化,摒弃方正而崇尚世故圆滑。②吐气:发泄心中怨气;幻:形容词做动词,当做虚幻故事;视:对待。句子翻译为:王子年的说法,足以为忠魂发泄心中怨气,当政者不应当当做虚幻故事来对待。(5)“人固有一死兮”,别人的选择是“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屈原的选择是一死来保全道义。苏轼的思考集中体现在材料一的第三段“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赞美屈原宁愿为国而死也不随从流俗的决心,屈原是一个殉国者,更是一个殉道者。屈原的死,是出于对自身的绝望,他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抗争,但是这种绝望不是彻底的绝望,死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为了唤醒更多麻木的灵魂,改变“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的局势。这就是屈原的希望。答案:(1)BEG(2)B(3)C(4)①贤良的人忧谗畏讥而改变做人的准则,随世俗之风顺应变化,摒弃方正而崇尚世故圆滑。②王子年的说法,足以为忠魂发泄心中怨气,当政者不应当当做虚幻故事来对待。(5)苏轼认为“君子之道”不必苛责求全,对屈原的精神表示肯定和赞赏。苏轼认为屈原虽然言行过于激烈不够适中,但是一位高尚贤良的君子。他是为捍卫信仰、捍卫真理而死,为了唤醒更多麻木的灵魂。参考译文:材料一:小船浮波顺流来到了楚地,经过屈原大夫生活过的遗居。我放眼眺望江上重叠的山峦,这便是你魂牵梦萦的故里。想当年,你再次被放逐南荒之地,曾渡过大江的汹涌巨浪。你离开家园跋涉千里,生无归宿啊死无墓地。悲哀啊!人当然都不免一死,可是决定怎样死却很不容易。你独自在江边徘徊不已,想离开人间又未拿定主意。你俯首千丈峭壁,江中的激流让人心惊胆悸。你吟成《怀沙》自伤怀抱,令人叹息你为什么独抱着自沉的心意。诗的结尾陡然惨烈之极,你决心离开人世却沉吟犹豫。江峡上的山峰巍峨高大,屈原故居荒废使行人悲哀。你的子孙后代都散失在哪里?何况我又见到你故居残败的高台。你离开人世迄今已过千年,世道更加偏狭,人生更加艰难。贤良的人忧谗畏讥而改变做人的准则,随世俗之风顺应变化,摒弃方正而崇尚世故圆滑。人们在乱世中竭力挣扎,却舍不得洁身退隐。有的竟然做了助纣为虐的大臣。你想把一幅色彩脏乱的图画改成美玉般洁白,人们就说你太不明智。啊!君子之道,难道一定要这样苛责求全吗?保全生命,远离祸害,或许也是正确的吧!我叹息你专心一意,独自去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尽管你的言行过于激烈不够适中,但要紧的是,你不愧是一位高尚贤良的君子。那么,我还悲伤什么?屈子啊,愿你的灵魂安息吧!(宋•苏轼《屈原庙赋》,有删节)材料二:巴陵的西江口,沅、湘等九条河在这里汇入长江。春夏之交,江流很是壮阔,九条河后退避开,因此汇合形成深壑,这就是所说的洞庭湖。湖畔望见君山,像一抹长眉,隐约出现在如雪的浪花之中。《山海经》记载:“洞庭湖边的山上,天帝的二个女儿居住在这里,她们出入时多伴着狂风暴雨,常常游客大多因风浪汹涌返航。所以人们称呼它为有缘山。”所说的二个女儿,是天帝的二个女儿,不是尧的二个女儿,是混淆讹传久了导致的谬误。至于有像王子年一家的说法:屈原因忠诚被贬斥,于是跳入清泠的深渊,魂魄游荡于天河,魂灵时而降落在湘水边,楚人称他为水仙,在这座山给他立的祠堂,汉朝末年还在。于是我深深地感慨他的这番说辞。在那个时候,销金铄骨(因毁谤太多,而无以自存)的人,化为轻尘,化为冷风,甚至将化为管山的怪蟒;而屈原失意一时,死后陪伴在天帝周围,嬉游于湘江边,羽化成仙,那么忠臣的好处也很大啊。现在山上祭祀屈原,而命名为水仙。每年取髻中田中所产,为他秋冬祭祀,用宋玉、景差等人来配享,来奖掖忠魂,并奉他为千古词人之祖,也是楚中的一大盛典。当权的人为何不把这向上禀告呢?况且屈原的傲骨高才,超脱世俗的性情,全都体现在《离骚》中,必当增添烟云山水的妙趣;除了这千顷雪涛,及九疑山诸峰的秀色外,不能承受给他的供奉。不这样的话,神仙不来歆享。王子年的说法,足以为忠魂发泄心中怨气,当政者不应当当做虚幻故事来对待。(明•袁中道《珂雪斋集》,有删节)(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昆仑使者①李贺②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③烟树生愁色。金盘玉露④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注】①昆仑使者:指为西王母当信使的青鸟。《山海经》载,西王母居昆仑山,有三只青鸟为她取食传信。传说汉武帝曾向西王母求不死之药。②李贺:生活在唐宪宗年间,当时唐宪宗想学汉武帝一样派遣使臣出使昆仑,广求珍异,期冀长生。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④金盘玉露:汉武帝晚年速信神仙,在长安宫中筑台,上铸一尊金钢仙人,手捧铜盘,用以承接露水。汉武帝希望喝了露水之后,可以长生。(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首联“无消息”与“生愁色”相对,既把诗的背景追溯到神话传说之中,又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汉武帝身上。B.颔联写汉武帝竟然相信可以通过吸取天地之间的“元气”而获得长生这么荒唐的说法,可见其晚年时的昏庸。C.颈联两句说明自然界一切物质都在变化,“裂”“折”写出新事物的发展,反映了李贺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D.全诗意境悲凉,笔势奇崛,情致冷峭,尤其最后写让天下人伤心的不是别处,正是茂陵上空长夜高悬的明月。(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请简要分析。【解答】(1)B.“可见其晚年时的昏庸”错,颔联有言外之意,最可叹的是汉武帝求长生的徒劳。唐人有借汉说唐的习惯,因此,对汉武帝的讽刺实际上是有现实针对性的。故选B。(2)结合首联“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颔联“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可知,西王母的神鸟,还没带回长生的信息,茂陵的烟树却已深染愁色。宫中的金盘仍在承接玉露,但茫茫的元气却收取不得。“无消息”与“生愁色”相对,既把诗的背景追溯到神话传说之中,又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汉武帝刘彻身上。尽管汉武帝生前追求长生不死,喝玉露,吸元气,但结果还是葬身茂陵,与世长辞。言外之意,最可叹的是汉武帝求长生的徒劳。唐人有借汉说唐的习惯,因此,对汉武帝的讽刺实际上是有现实针对性的。结合颈联“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尾联“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可知,自然界一切物质都在变化发展,巨石造成的麒麟天长日久也会崩裂,雕刻在粗大宫柱上的虬龙总有一天会肢体断折。可见那种所谓长生不老的想法是十分荒谬的。末句是说只有这轮光照千古的明月,阅尽人间沧桑,是汉武帝求长生未遂的见证人,也是当今君王执迷此道而荒误国政的见证人,汉武帝虽然有求仙的迷信思想,但毕竟还不失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诗人借古讽今,借写汉武帝求仙的徒劳来嘲讽唐宪宗对长生术的热衷,对古今帝王追求神仙长生的愚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故本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答案:(1)B(2)诗人借古讽今,借写汉武帝求仙的徒劳来嘲讽唐宪宗对长生术的热衷,诗人对古今帝王追求神仙长生的愚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译文:西王母的神鸟,还没带回长生的信息,茂陵的烟树却已深染愁色。宫中的金盘仍在承接玉露,但茫茫的元气却收取不得。墓道上的石兽,背上早生裂纹,石雕虬龙的鳞片多半残缺。让天下人伤心的不是别处,是陵墓上长夜高悬的明月。赏析: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写汉武帝求仙徒劳,来嘲讽唐宪宗服药石以求长生,荒诞误国,对古今帝王追求神仙长生的愚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首联“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起笔徐纡,“无消息”与“生愁色。相对,既把诗的背景追溯到神话传说之中,又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汉武帝刘彻身上。尽管汉武帝生前追求长生不死,喝玉露,吸元气,但结果还是葬身茂陵,与世长辞。这说明人类无法抗拒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颔联“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虽无“愁”字却延续了愁意。“愁”是诗人精心结构的意象。西王母的青鸟没有带回长生的消息是一愁,金盘承露,服食无法长生又是一愁。其愁的延长,那茂陵破败的景象无不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因而,诗人认为最使人感到伤悲的,是茂陵上空高照的明月。言外之意,最可叹的是汉武帝求长生的徒劳。唐人有借汉说唐的习惯,因此,对汉武帝的讽刺实际上是有现实针对性的。“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两句说明自然界一切物质都在变化发展,巨石造成的麒麟天长日久也会崩裂,雕刻在粗大宫柱上的虬龙总有一天会肢体断折。可见那种所谓长生不老的想法是十分荒谬的。这反映了李贺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末句是说只有这轮光照千古的明月,阅尽人间沧桑,是汉武帝求长生未遂的见证人,也是当今君王执迷此道而荒误国政的见证人,汉武帝虽然有求仙的迷信思想,但毕竟还不失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因此,作者在诗中也表现出对他有所惋惜。这首诗从歌颂汉武帝的雄图大略入手,却感叹人之生老病死不可抗拒。这是借汉武帝来讽刺唐宪宗的痴心妄想,意在反对服药石以求长生这类荒诞无稽之事。此诗意境悲凉,笔势奇崛,情致冷峭。(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就有道而正焉”和“见贤思齐焉”都强调环境的作用,与优秀的人为伍,可以匡正自身行为,也可以使自己生出进取之心。(2)《燕歌行》中“校尉羽书飞瀚海”一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胡骑凭凌杂风雨”一句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3)你放眼远眺,水的壮阔激荡人心,联想到这种景象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便脱口而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解答】故答案为:(1)就有道而正焉见贤思齐焉(重点字:焉)(2)校尉羽书飞瀚海胡骑凭凌杂风雨(重点字:瀚)(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重点字:坼)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匾额,是悬挂在传统建筑门屏上,反映建筑物名称、表达义理情感之类的牌匾,集字、印、雕、色为一体。传统私家园林的题名匾额常寄寓着文人归隐、淡泊名利的追求。苏州拙政园的命名出自西晋潘岳的《闲居赋》:“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拙政”象征园主远离政治的归隐意向。因内有一座精巧雅致的扇面亭,取名为“与谁同坐轩”。其名取自苏轼《点绛唇》:“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传达苏轼流连山水,只与明月清风为伍的孤高气质,拨动着游客的心弦。①苏州留园的“曲溪楼”“活泼泼地”“涵碧山房”,②分别从色、形、态等角度命名,③拓展了游人的观赏维度和想象空间,④有限的建筑空间。⑤赋予无限的象征意义。“活泼泼地”是一座水阁,取殷迈《自励》中“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诗意。(),不觉有尽头了。在《红楼梦》中,“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兰风蕙露”“顾恩思义”,一个个匾额或随事命名、或与人物性格相关、或与环境布置相称、或表达“颂圣”思想,不仅为大观园增添了无限诗意,也体现了大观园“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宏伟建构。(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A.此地溪中有鱼跃,林中有飞鸟,水源似从阁下流出,人在阁中仿佛跨溪之上,天机活泼B.此地溪中有鱼跃,林中有飞鸟,天机活泼,人在阁中仿佛跨溪之上,水源似从阁下流出C.此地林中有飞鸟,溪中有鱼跃,天机活泼,水源似从阁下流出,人在阁中仿佛跨溪之上D.此地天机活泼,林中有飞鸟,溪中有鱼跃,人在阁中仿佛跨溪之上,水源似从阁下流出(2)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与大观园“潇湘馆”都是私家园林题名匾额,请分析两者不同的表达效果。(3)文中划横线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写出正确句子,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解答】(1)根据诗句“窗外鸢鱼活泼”可知,“鸢”在“鱼”的前面,所以先说“飞鸟”再说“鱼跃”,排除AB;“活泼”在“鸢鱼”后面,所以“天机活泼”应在“林中有飞鸟,溪中有鱼跃”后面,排除D。故选:C。(2)根据“其名取自苏轼《点绛唇》:‘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传达苏轼流连山水,只与明月清风为伍的孤高气质,拨动着游客的心弦”可知,“与谁同坐轩”传达流连山水,只与明月清风为伍的孤高气质;根据“传统私家园林的题名匾额常寄寓着文人归隐、淡泊名利的追求”可知,寄寓着文人归隐、淡泊名利的追求。根据“一个个匾额或随事命名、或与人物性格相关、或与环境布置相称”可知,潇湘馆是林黛玉在荣国府的住所,与她的性格相关。潇湘馆中以竹子最盛,称为“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竹子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这种特质与林黛玉的性格和才华相契合,她的诗号“潇湘妃子”也暗合了竹子的典故。(3)①成分残缺,此处说的是题名,在“涵碧山房”后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工作计划表格模板
- 语文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语文教师个人教学计划例文
- 有关公司职员个人工作计划例文
- 大班教师个人期末总结一览幼儿园大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2024-2025高二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 浙江省诸暨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入学分班摸底检测试题含解析
- 《施工图的学习方法》课件
- 学期学校财务工作计划范文
- 老高考旧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数学二轮复习送分考点专项练2复数平面向量文
- 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 工艺工法管理实施细则
- (WORD版可修改)JGJ59-202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 通用审计工作底稿模板
- 田英章千字文
- 智慧农业中的智能装备课件
- 烹饪中的营养学和烹饪技法
- 甘肃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新部编本完整通过版
- 【省级公开课课件4】仁爱英语九年级上Unit4 Topic 3 Section C
- 交通信号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