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12月学业水平检测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学校开展“舌尖上的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1.小组同学为本次活动写了开场白,请按要求将开场白补充完整。(共4分)河南饮食,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烩面的醇厚汤底承载着黄河儿女的热情豪爽,胡辣汤的麻辣鲜香quán释着豫地百姓的坚韧热烈,灌汤小笼包演yì着古都开封的悠久历史,洛阳水席映照着千年帝都的繁华景象。在这片中原大地上,每一口饮食都是历史与人文的,每一缕香味都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行走河南,美食,感受中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1)结合语境,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A.zǎi诠译B.zài诠绎C.zài全译D.zǎi全绎(2)结合语境,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丰富多样交溶品鉴B.琳琅满目交溶品尝C.丰富多样交融品尝D.琳琅满目交融品鉴2.同学们整理了古诗文中有关饮食的诗句,请在横线上补充合适的古诗文。(8分)文人笔下常写各种宴饮场面。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①,②”用“十千”“万钱”极言宴席的华美与盛大;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临溪而渔,③,④,泉香而酒洌”的宴饮之景,展现了与民同乐的情怀;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⑤,⑥”勾勒出一幅激昂热烈的军营宴饮图;陆游在《游山西村》中“⑦,⑧”借农家宴饮的菜肴展现农村人的淳朴与热情。3.以下是同学整理美食名称时的发现,请将横线处补充完整。(4分)结论1:“烩”“炒”等带“火”字旁,表示用不同的烹饪方式做成的美食。

结论2:③。4.四川的某同学在网上求助,假期要到河南来旅游并品尝特色早餐胡辣汤。请结合下表,为该同学写一些品尝建议。(3分)类别食材/特色口感逍遥镇胡辣汤以牛肉为主料,搭配数十种中药材和香料,色泽红亮。麻辣香醇北舞渡胡辣汤以羊肉为主料,炖煮后加入适量的胡椒和香醋。口感酸辣素胡辣汤以豆制品、菌菇、薯类等为主料,加入适量的辣椒和香料。麻辣鲜香5.胡辣汤咖啡、胡辣汤奶茶等“胡辣汤混搭DIY”在网络上走红,人们对此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请你用“虽然……,但是……”的句式,表达你的观点。(80字以内)(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共16分)记忆中的炒胡豆①去昆明会友,旅途看见胡豆花开,晚上在农家乐吃饭,我竟自作主张点了两盘炒胡豆。这一夸张之举,让友人取笑,说我太迂,实诚得过了头。他们不懂,胡豆能解我心中那份思念之苦。②“火葱炒胡豆,那个香嘞……”③声音在院子里的天井边回荡,扬扬挫挫,悠悠远远,于恬淡的岁月中,响彻了好多年。④说这话的是外婆。⑤外婆没多少文化,一位旧式女子,从封禁的社会走来,阅历浅不说,还不善言辞。可在看似并不灵秀的外表下,外婆却做得一手地道的农家菜。⑥年年逢胡豆花开,听外婆说起火葱炒胡豆,都会令我垂涎欲滴。⑦本来,在说完这句话之后,外婆应该接着形容一下,火葱炒胡豆到底是如何个香法。可她就此打住,再也不肯往下说,固执地沉默着,算是吊足了我的胃口。我猜测,那个香,以外婆平生拥有的用语,恐怕是根本描述不出来。⑧那时,我大概五六岁,被父母寄养在外婆家,清明时节,细雨纷飞,黑白相间的胡豆花蕾掩映在胡豆林里,开始慢慢绽放。那些外出踏青的人们,一路上吵嚷着,为胡豆又叫“蚕豆”“罗汉豆”等什么的到底有多少种叫法,争得面红耳赤。⑨这个时候,也正是阳春,地头的胡豆在疯长。豆荚中的豆粒也一天比一天饱满,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胡豆无疑是孩子们难得的美味。⑩历经几个暖阳的浸润,胡豆在不知不觉中便成熟了。这时,外婆常常要去抢1先,成为全村第一个跨进田野的人。她一大清早推开院门,手里提着一个竹篮,有时还撑一把小雨伞,迈着细碎的脚步,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了烟雨蒙蒙中。⑪在一望无垠的田野,外婆徜徉在胡豆田海里,具体是怎么劳作的,我一次也未亲见。因为每次出门,外婆总是叮嘱再三:小孩子不能下地哦,田块上有黑熊出没哟,要吃人嘞……吓得当时才几岁的我,只好在院子里悄悄找个角落悄悄蜷缩起来。我心里一边担心外婆,一边又感激外婆不顾危险为我摘胡豆。我不敢出声,眼里的泪却禁不住默默流淌……⑫现在想来,外婆是怕我到田里受苦,便用谎话来骗我。⑬外婆回来时,篮子里不但装满了豆荚,而且上边还醒目地搭着一捆带泥的火葱。⑭一些人又把它称作胡葱或香葱,这种葱子茎小叶长,叶脉深绿。阳春时节,长在田埂上,或者院子旁的一块土壤里,嫩绿的茎叶如同少女的手臂。一场三月里的小雨下过之后,一眼望去,楚楚动人。凭这,无须置疑,火葱是炒胡豆的上等佳品。⑮进到院子里,外婆挪过一条小凳,坐在天井边,把豆荚剥开,生嫩的豆粒光鲜迷人,而那豆粒头部的小黑点,更像是胡豆身上长着的眼睛。不大一会儿工夫,豆粒就装了满满一大碗。接着,外婆又用木桶取出清澈的井水,把胡豆和火葱全部淘洗干净,然后就只等着下锅了。⑯外婆把胡豆用井水煮至八成熟,先放置一边,然后,猪油下锅,加热沸腾,接着把胡豆倒下去,只听“嗞”一声,白烟腾起,一股原始的清香立刻在灶间弥漫。稍后再加进食盐等佐料。待胡豆快起锅时,又倒进火葱翻炒。最后菜起锅,那个香,用语言无法形容。⑰在外婆做这一切的过程中,年幼的我除了看着嘴馋,什么忙也帮不上。但就是这道菜,它深植进了我的记忆,在心头飘荡了很多年。⑱一位美食专家说,人对食物的偏好是从童年留给味蕾的记忆开始的。所幸的是,在外婆百年之后,我也学会了做这道菜,并常常让家人觉得色、香、味比外边餐馆还“霸道”。可晚生后辈们又哪里知道,其间藏着的人世酸楚、岁月磨蚀。守望在灶台前,亲历着火葱炒胡豆的诞生,感知外婆生活的不易,我仿佛看见,田野深处,外婆伛偻着背,发鬓处,满是霜雪。⑲外婆去世近十年了,在我家乡,每逢胡豆花徐徐绽放,我思念的泪水,就禁不住默默流淌……(作者:谷与麦。有删改)6.本文以“胡豆”为线索,围绕“我”和外婆之间的感情写了哪些内容?(4分)①“我”五六岁时,外婆不允许“我”下地,她独自去地里摘胡豆。②③

④每逢胡豆花开,“我”就会因思念外婆而流泪。7.请根据提示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1)声音在院子里的天井边回荡,扬扬挫挫,悠悠远远。(叠词运用)(2)只听“磁”一声,白烟腾起,一股原始的清香立刻在灶间弥漫。(多感官运用)8.文中第⑪⑫段是如何写出祖孙之间的温情的?请从“童年的我”和“成年的我”两个叙述视角来分析。(4分)9.有人说,人的味觉是有记忆的,这种记忆无关食物的贵贱与烹饪技艺的高低,只因这种食物曾是情感的寄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二)阅读下列文本,完成10-12题。(共11分)【文本一】《舌尖上的中国》是由陈晓卿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美食类纪录片。该节目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它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是什么让《舌尖上的中国》这么火?首先,这部纪录片独特的视角和瑰丽的影像呈现,将中国的美食文化展现得绚丽多彩。无论是小巷中的街头小吃,还是山野间的野味美味,每一道菜品都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和味蕾,凝聚着人们对食物的热爱和对传统的敬仰。它们通过摄影师的镜头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其次,①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一次美食的探索,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展示。它不仅展现了各地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更揭示了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这种深入的挖掘和展示方式,为中国美食纪录片树立了全新的标杆。再次,纪录片中融入了丰富的人文情怀。每一道美食背后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展现出每个地方独特的风土人情。无论是渔民的辛勤捕捞,还是农民的辛苦耕作,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创造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美食传统。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品味着美食的鲜香,更感受到了人们对食物的敬畏和热情。最后,这部纪录片给予了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通过大自然的美景、古老的乡村和喧嚣的城市,我们仿佛走进了这些美食的故乡,亲身感受到了那份真实和独特2

的魅力。每一位主人公都是自己故事的讲述者,他们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传统,将这份热爱和情感传递给了观众。因此,《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国美食纪录片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通过独特的风格和深入的探索,将美食与文化融合得如此完美,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爱和赞誉。它的成功不仅改变了中国美食纪录片的制作方式,而且再度点燃人们对中国美食和传统文化的热情。【文本二】捋面是面条的“老祖宗”,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水引”。晋代廋阐《恶饼赋》描述“水引”为“细如委綖,白如秋练”。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九《饼法第八十二》记载有“水引”的做法:先用冷肉汤和面,“按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按令薄如韭叶,逐沸煮。”即将面团先揉搓成筷子粗细、一尺长短的长条,放入盘中盛水浸着。锅里水烧开时,用手将浸好的面条在锅边捋成韭菜叶那么薄,下水煮熟。从《恶饼赋》和《齐民要术》对“水引”的描述可知,“水引”是一种水煮的长面条。与后世的面条不同,它不是用刀切的,而是手工捋成的。当时的社会上层人物有嗜食“水引”的,据萧子显《南齐书·何戢传》记载,南齐高帝萧道成十分喜爱吃“水引”。在古都安阳,这种古老的面条就是王家捋面。王家捋面生产技艺2016年入选安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又入选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祖传捋面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王家捋面的第六代传承人规范了捋面的制作流程,他将捋面的制作规范为清水和面、三场三揉、分块擀片、切条饧面、煮制卤汤、手工捋面、单锅煮面、捞面浇卤等8道工序。和面时,还要加入适量的鸡蛋清和少许盐末,以增加面团的韧性,使煮出来的面条更为筋道。和好的面团,场30分钟,再揉一次。如此再三,三饬三揉,达到“三光”标准,即面光、盆光、手光。②将揉饬好的面团,按500克一份,揪剂分块,先在面案上擀成大圆片,再用刀切成2厘米宽的长条。在湿度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场上5分钟左右,然后用手捋面下锅,沸水煮50秒,快速出锅。煮熟的捋面晶莹透亮,犹如凉皮。煮熟的捋面需浇卤食用,捋面的配卤根据食客的口味和时令不同,有鸡蛋西红柿、五花肉白菜、鲜牛羊肉、排骨、茄丝、时令鲜蔬菜等不同类型。制卤时,各种辅助性调料的配比均采用祖传秘方,用量精确。【文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属性。这些风味小吃、地方美食能够进入非遗名录,一方面因为它们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制作技艺有特色,另一方面因为它们至今依然活力四射,能紧跟时代脚步,满足人民生活生产需要。小吃虽小,大有味道,服务百姓“大民生”,连接振兴地方经济“大产业”。时代在变迁,各地应挖掘更多有特色、有内涵的美食,加强

保护、重视传承,让这份独特的“烟火气”长久延续,让人民生活更加有滋有味。透过日常美食,我们看到的是蕴藏在中国文化深处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图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信仰、审美情趣最生动的展现。(以上文本均改编自网络资料)10.对文本的理解要准确严谨。根据文本内容,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3分)A.中国人因地域不同,饮食习惯也不同,但都有着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B.《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美食类纪录片,首次点燃了人们对中国美食和传统文化的热情。C.文本一以议论性语言为主,从四个方面逻辑严密地阐述了《舌尖上的中国》爆火的原因;文本二以记叙和说明性的语言为主,介绍了安阳捋面的悠久历史及具体的制作工序。D.三个文本均围绕美食文化展开,文本三对特定工艺进行了介绍。11.论述性文本中,作者常使用某些词语来推进论证或转换话题;说明性文本中,作者常采用一系列数字来进行说明。请结合文本中画线的句子进行分析。(4分)12.学校拟参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安阳拍摄美食宣传片《传统捋面——舌尖上的非遗》。请结合以上三个文本,从拍摄素材选取方面提两条建议,并阐明理由。(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3-16题。(共11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初,愈①至潮阳②,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皆曰:“郡西湫水有鳄鱼,卵而化,长数丈,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居数日,愈往视之,令判官秦济炮一豚一羊投之湫水咒之。咒之夕,有暴风雷起于湫中。数日,湫水尽涸,徙于旧湫西六十里。自是潮人无鳄患。袁州之俗,男女隶于人者,逾约则没⑧入出钱之家。愈至,设法赎其所没男女,归其父母,仍削其俗法,不许隶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注】①愈:韩愈。②潮阳:在今广东。韩愈因上奏惹怒唐宪宗被贬至此。③没:没收。13.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词语推断法:实事求是(2)以是民贫课内迁移法: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3)自是潮人无鳄患查阅词典法:①忧虑,担忧。②祸害,灾难。③生病,疾病。④毛病,弊病。(摘自《古代汉语词典》)(填序号)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微斯人,吾谁与归?15.乙文画线的句子中有两处需要断开,请用“/”画出需要断开的两处。(2分)令判官秦济炮一豚一羊投之湫水咒之。16.无论自身处境如何,范仲淹都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乙文中的韩愈是否也做到了这一点?请结合乙文简要分析。(4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7-18题。(共5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7.下面诗句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暗含感慨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B.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C.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1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引用典故有何用意?(3分)

四、名著阅读(5分)19.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5分)(1)有学者认为《水浒传》有两个主角。第一主角是宋江,争议不大;另一主角呼声较高的有下面两位。请从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关情节及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谈谈看法。A.鲁智深B.林冲(2)关于《西游记》的主人公是唐僧还是孙悟空这一问题,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是谁?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五、作文(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小鸟会唱歌,小松鼠能变魔术,小鹿的手风琴拉得那么好……就我,什么都学不好!可老师也跟我表扬了你哟,她说,每个人表演时你都很用力地鼓掌,懂得欣赏别人,真了不起!妈妈,这样的表扬好温暖!有些温暖的话,或许有“时差”,可能你暂时没听到,但入耳的瞬间,你会开心地说:“期待这句话很久了。”(1)请以“这样的表扬好温暖”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以上。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上面的材料带给你怎样的联想、触动和思考?请以“欣赏”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以上。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1)B(“载”读音为“zài”;“诠释”的“诠”不能写成“全”;“演绎”的“绎”不能写成“译”)(2)C(“丰富多样”强调种类多,“琳琅满目”侧重美好的事物多,饮食用“丰富多样”合适;“交融”表示融合在一起,“交溶”表述不准确;“品鉴”含品味鉴赏之意,较“品尝”更具文化内涵,用于感受饮食文化魅力的语境更恰当)2.①金樽清酒斗十千;②玉盘珍羞直万钱;③溪深而鱼肥;④酿泉为酒;⑤八百里分麾下炙;⑥五十弦翻塞外声;⑦莫笑农家腊酒浑;⑧丰年留客足鸡豚3.美食名称中常含地名,体现地方特色与饮食文化的紧密联系4.同学你好,若喜麻辣香醇,可尝逍遥镇胡辣汤;若爱口感酸辣,北舞渡胡辣汤是佳选;若偏好素食,素胡辣汤不容错过。各款胡辣汤风味各异,定能满足你的味蕾。5.虽然“胡辣汤混搭DIY”给人新奇之感,为传统美食注入新活力,满足多元口味需求,但应尊重传统饮食文化精髓,避免过度创新致其变味,让创新与传承协同发展。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记忆中的炒胡豆》(共16分)6.②外婆采摘胡豆与火葱后精心制作火葱炒胡豆,“我”在旁观看。③外婆离世后,“我”学会做这道菜,传承美味与记忆,体悟其中人世酸楚与岁月痕迹。7.(1)“扬扬挫挫”“悠悠远远”描绘声音的韵律悠长,凸显外婆话语在岁月里的余韵,如灵动音符,萦绕“我”心间,添亲切怀念之情,强化记忆深度与情感浓度。(2)“嗞”声摹拟胡豆入锅瞬间声响,“白烟腾起”呈视觉景象,“清香弥漫”绘嗅觉体验,多感官描写激活读者感知,使读者如临现场,真切感受炒胡豆之美妙,增文字感染力与表现力。8.童年视角:外婆以田有黑熊为由阻“我”下地,“我”虽因不能同往而泪涌,却懂外婆苦心,担忧感激交织,纯真情感深植心底,温情于懵懂中悄然传递。成年视角:借回忆反思,明了外婆谎言背后的关爱,珍视传承美味与情感,深沉的领悟与感恩彰显祖孙情持久深远,岁月沉淀更添醇厚。9.文中“我”对外婆所制火葱炒胡豆的钟情,无关其食材贵贱、技艺高低。童年时它是外婆疼爱的象征,成年后成思念载体。食物记忆与情感纽带紧密相连,触动味蕾之际,开启记忆阀门,唤醒亲情,温暖灵魂,延续跨越时空的情感羁绊。(二)(共11分)10.B(《舌尖上的中国》非首次点燃人们对中国美食和传统文化的热情,此前已有基础,它进一步激发、推高了这种热情)11.文本一中“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词,逻辑清晰地从不同维度剖析《舌尖上的中国》爆火因由,构建严谨论证框架,使读者易把握要点与层次,助力深入理解影片成功关键。文本二中“8道工序”“30分钟”“500克”“50秒”等数字,精准量化捋面制作流程、时长、用料等,科学准确呈现制作细节与标准,助读者明晰工艺独特性与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