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_第1页
在语文教学中_第2页
在语文教学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中的地理知识在语文教学中,一些古诗词、民谣、谚语、文学常识中的修辞手法都与地理知识有关,说明语文和地理有时是紧密联系的,在学科教学大融合的历史背景下,语文老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为此作了一些搜集和整理,以作资料。比如: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海”是指渤海;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指长江的上游地区;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我国春末夏初的时节,其降雨类型属于锋面雨;4、典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淮北、淮南气候不同;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之一,说明其日温差大;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中的“阴晴圆缺”指的是月相变化规律;7、古诗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一词是指来源于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指的是非季风气候区;8、成语“沧海桑田”,描述海陆的变迁;9、“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绘的是横断山区的自然景观,是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形象写照;10、“风吹草低见牛羊”,“浅草才能没马吃”,“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描绘的是我国西北从东到西的自然景观,反映的是水平自然带的规律:由于从东到西的水份递减,形成了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自然带景观;11、“得陇望蜀”“秦晋之好”说明省份的简称及来历;12、“风和日丽”“四季如春”“暴风骤雨”,描述天气和气候特征。“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月落乌啼霜满天”,等指的都是天气现象;1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地势对气温的影响;1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为什么“九月初三夜”里“月似弓”,诗句本身不能说明,需要用到地理知识。正确的解释是:农历九月初三的月相是新月,似弓形。仲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非常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地面气温降低,近地面空气因为降温而达到过饱状态,空气中多余的水汽析出而凝结成大的露珠。这句诗含有月相知识及露的形成等原理。1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至江陵之间的长江三峡段,处于我国的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界处,地势陡降,河流落差大,故水流特急。由此可以看出,这句诗则从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