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S 16-2023 道路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防控 系统技术要求》_第1页
《T-CTS 16-2023 道路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防控 系统技术要求》_第2页
《T-CTS 16-2023 道路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防控 系统技术要求》_第3页
《T-CTS 16-2023 道路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防控 系统技术要求》_第4页
《T-CTS 16-2023 道路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防控 系统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3.080.30

CCSR87

团体标准

T/CTS16—2023

道路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防控

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onvehicularrunningriskspreventionsystemat

typicalroadsegment

2023-7-12发布2023-7-15实施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发布

T/CTS16—2023

道路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防控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道路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防控系统的组成、子系统设备配置、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道路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防控系统的设计、建设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1488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14887道路交通信号灯

GB15631特种火灾探测器

GB17625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

GB/T18802低压电涌保护器

GB/T19516高速公路有线紧急电话系统

GB/T20609交通信息采集微波交通流检测器

GB/T21296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

GB23826高速公路LED可变限速标志

GB/T23828高速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

GB/T24726交通信息采集视频车辆检测器

GB/T24965交通警示灯

GB/T26942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

GB/T26944隧道环境检测设备

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28789视频交通事件检测器

GB/T33697公路交通气象监测设施技术要求

GB/T37378交通运输信息安全规范

GB/T41780.1物联网边缘计算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T51399云计算基础设施工程技术标准

GA/T1127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JT/T597LED车道控制标志

SJ/T11141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通用规范

SJ/T11546拼接显示墙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

T/CHTS20021三维精光雷达交通事件检测系统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典型路段typicalroadsegment

一般包括长隧道、特大桥、长下坡和急弯道四类路段。

1

T/CTS16—2023

3.2

车辆运行风险vehicularrunningrisks

车辆在道路典型路段运行过程中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的异常交通环境、交通事件或异常交通行为等情

形。主要包括特大桥上出现雨、雾、横风、沙尘等恶劣天气和路面结冰、积水等异常交通环境,长隧道

内出现火灾、交通事故和隧道内车道偏离等交通事件,以及车辆在长下坡路段长时间使用行车制动和在

急弯道车速过高等异常交通行为。

3.3

运行风险防控系统runningriskspreventionsystem

具有实时信息采集、传输和汇聚现场数据,精准研判、预测和存储运行风险种类、等级,并对运行

风险进行主动预警的一种智慧型路侧系统。

3.4

多目标感知软件multi-targetperceptionsoftware

具有探测和识别设定区域内车辆、人员、散落物和动物等目标,并输出目标结构化属性和运动轨迹

的软件。

3.5

运行风险研判软件runningrisksjudgingsoftware

具有评估和分析道路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种类、等级,并可视化显示车辆运行风险的软件。

3.6

运行风险干预软件runningrisksinterveningsoftware

能根据风险种类、等级生成车辆运行风险主动干预策略,并控制交通控制与诱导子系统干预车辆运

行风险的软件。

3.7

风险态势评估软件risksituationevaluatingsoftware

具有可视化表达车辆运行风险特征参数,分析和展示车辆运行风险态势在路网上分布的软件。

3.8

路网级协同管控软件roadnetworkcooperativecontrolsoftware

具有生成路网级最优防控策略,并通过补偿交通控制与诱导子系统输出,实现在连续路段上协同防

控车辆运行风险的软件。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O/VI:一氧化碳/能见度(Carbonmonoxide/visibilityintensity)

UPS: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powersupply)

IP-SAN:网际互联协议的存储区域网络(Internetprotocolstorageareanetwork)

FC-SAN:光纤通道的存储区域网络(Fiberchannelstorageareanetwork)

NVR:网络硬盘录像机(Networkvideorecorder)

DVR:硬盘录像机(Digitalvideorecorder)

ONVIF:开放网络视频接口(Opennetworkvideointerfaceforum)

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

CAN: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areanetwork)

2

T/CTS16—2023

5系统组成

5.1道路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防控系统,由监测子系统、通信子系统、存储子系统、分析子系统、

交通控制与诱导子系统、供电与防护子系统组成,其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说明:图1中监测子系统、交通控制与诱导子系统需加装稳压模块;区域控制主机、交换路由模块、边缘计算单元

需要加装防护模块;云计算平台需要加装UPS+逆变器。

图1道路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防控系统组成示意图

5.2监测子系统通常由目标监测、环境检测、交通检测和人工报警等功能模块组成,其中目标监测功

能模块可由视频监测、微波监测、点云监测、温度监测等子模块组成;环境检测功能模块可由火灾检测、

CO/VI检测、气象检测等子模块组成;交通检测功能模块可由交通参数检测、交通事件检测、超限超载

检测等子模块组成;人工报警模块可由电话报警子模块、按钮报警子模块、位置报警子模块组成。

5.3通信子系统通常由交换路由、网络传输、接口转换和光纤传输功能模块组成。

5.4存储子系统通常由非结构化数据存储与检索模块、结构化数据存储与检索模块组成。

5.5分析子系统通常由分析和显示功能模块组成,其中分析模块可由分析模块硬件、多目标感知软件、

运行风险研判软件、运行风险干预软件、风险态势评估软件、路网级协同管控软件等组成。

5.6交通控制与诱导子系统通常由禁令、告警和提醒功能模块组成,其中禁令功能模块可由通行控制、

限速控制等子模块组成;告警功能模块可由视觉告警、听觉告警等子模块组成;提醒功能模块可由视线

诱导、信息提醒等子模块组成。

5.7供电与防护子系统通常由供电与防护功能模块组成;其中供电功能模块可由供电、稳压等子模块

组成;防护功能模块可由防雷、机箱等子模块组成。

6子系统设备配置

子系统设备配置应满足表1要求。

表1道路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防控子系统设备配置

子系统功能模块功能子模块技术设备及软件配置要求备注

视频监测子模块摄像机应配GA/T1127

监测子目标监测微波监测子模块微波雷达

至少应配一种

系统模块点云监测子模块激光雷达

温度监测子模块轮毂温度检测器长下坡应配

3

T/CTS16—2023

火灾检测子模块火灾检测器长隧道应配GB50116

CO/VI检测子模

环境检测CO/VI检测器长隧道应配GB/T26944

模块块

特大桥应配,长下坡和

气象检测子模块气象检测器GB/T33697

急弯道宜配

交通参数检测子GB/T24726、GB/T206

车辆检测器宜配

模块09、GB/T26942

交通检测交通事件检测子GB/T28789、T/CHTS2

交通事件检测器宜配

模块模块0021

超限超载检测子长下坡、急弯道、特大

超限超载检测器

模块桥应配,长隧道宜配

电话报警子模块紧急电话长隧道应配,其他宜配GB/T19516

人工报警

按钮报警子模块手动报警按钮长隧道应配

模块

位置报警子模块位置共享接入模块宜配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汇聚

交换机

交换路由至少应配一种

/

模块光线路终端、分光器、光

网络单元

通信子

核心交换机宜配

系统

网络传输

/多网聚合路由器宜配

模块

接口转换

/区域控制主机宜配

模块

光纤传输

/光配线架应配

模块

非结构化DVR/NVR/IP-SAN/FC-SAN

数据存储等集中式存储服务器

/至少应配一种

与检索模云存储等分布式存储服

存储子

块务器

系统

结构化数

据存储与/车辆运行风险数据库应配

检索模块

边缘计算单元GB/T41780.1

分析模块硬件至少应配一种

云计算平台GB/T51399

多目标感知软件多目标感知软件应配

运行风险研判软

运行风险研判软件应配

分析模块件

运行风险干预软

分析子运行风险干预软件应配

系统件

风险态势评估软

风险态势评估软件宜配

路网级协同管控

路网级协同管控软件宜配

软件

显示器SJ/T11141

显示模块/至少应配一种

拼接显示屏SJ/T11546

车道控制标志长隧道应配,其他宜配JT/T597

交通控通行控制子模块

制与诱禁令模块交通信号灯长隧道应配,其他宜配GB14886、GB14887

导子系限速控制子模块可变限速标志应配GB23826

4

T/CTS16—2023

统警示灯应配GB/T24965

视觉告警子模块特大桥应配,长下坡、

雾灯GB/T24965

告警模块急弯道宜配

长隧道、长下坡、急弯

听觉告警子模块告警喇叭DINEN12352

道应配,特大桥宜配

特大桥、长隧道应配,

视线诱导子模块可变突起路标

提醒模块其他宜配

信息提醒子模块可变信息标志应配GB/T23828

供电子模块UPS+逆变器宜配

供电模块

供电与稳压子模块稳压模块宜配

防护子

系统防雷子模块防雷保护器应配GB/T18802

防护模块

机箱子模块机箱应配GB14887

7技术要求

7.1一般要求

7.1.1应按照“满足应用、性能稳定、功能综合、保障安全、维护方便、便于管理”的原则进行技术

设备选型和工程建设;技术设备的选型应兼顾统一性、系统性、智能性。

7.1.2宜充分考虑与道路现有支撑结构、供电设备、通信设备的共用,宜充分考虑摄像机、微波雷达、

激光雷达在其他技术设备和软件上的共用。

7.1.3安装在下坡段、弯道段和桥梁段的设备应满足户外使用要求;机箱及箱内元器件安装应牢固可

靠、位置正确、承载平衡。

7.1.4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17625的规定。

7.1.5电子连接器应采用阻燃性线缆连接设备,走线应布局合理,强弱电分开,标志齐全;线缆应捆

扎整齐,并用线槽(管)进行保护。

7.1.6应满足GB/T37378中关于信息安全的规定。通信子系统,其数据上传周期应满足数据采集的需

求,下发周期应满足信息发布的需求,支持802.1q和802.1d协议,可显示工作状态。

7.1.7监测子系统、分析子系统、交通控制与诱导子系统的时间同步误差应不大于0.1s。

7.2功能要求

7.2.1道路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防控系统,应能通过监测子系统中的目标监测模块、环境检测模块

和交通检测模块自动感知道路车辆运行风险的影响要素,并通过人工报警模块获得道路车辆运行风险描

述及位置,经通信子系统传递给存储子系统、分析子系统;分析子系统对道路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进

行实时研判,并依据存储子系统数据生成主动防控策略;防控策略通过通信子系统传递给交通控制与诱

导子系统进行发布,对道路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进行防控。

7.2.2监测子系统

7.2.2.1目标监测模块功能如下:

a)视频监测子模块,应清晰成像并支持图像取证;应支持4K/800W/200W/100W等像素高清视频

图像输出;应支持H.265或H.264或MPEG等主流标准的码流输出功能;应支持GB/T28181、

ONVIF协议;应具备低照度或红外夜视成像能力。

b)微波监测子模块,应能连续输出移动目标相对位置、速度、方位角。

c)点云监测子模块,应清晰成像,并能以鸟瞰图形式展示移动目标的形状、姿态角、位置。

d)温度监测子模块,应具备监测重型车辆轮毂温度的功能。宜具备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取证

输出功能。

7.2.2.2环境检测模块功能如下:

5

T/CTS16—2023

a)火灾检测子模块应能检测隧道火灾事件并报警。

b)CO/VI检测子模块应具备隧道内CO浓度检测和能见度检测功能。

c)气象检测子模块应能检测和采集风速、风向、能见度、降雨量,积水深度/积雪厚度/结冰厚

度、湿滑系数、路面状态,识别降水类型和强度。

7.2.2.3交通检测模块功能如下:

a)交通检测模块,宜采用视频、微波、点云相融合的检测方式。

b)交通参数检测子模块,应能检测监视区域内的车流量、平均车速、车头时距、车头间距、时间

占有率、空间占有率等交通参数。宜具备1000M以太网接口。

c)交通事件检测子模块,应能检测GB/T28789规定的事件,车辆慢行、超速等机动车事件,非

机动车事件,非法占用应急车道、大车占用小车道等违法事件;应具备事件类型结构化数据

和图像非结构化数据输出功能。在照明条件良好时,宜能检测驾驶人打电话、未系安全带等

违法事件;宜能检测追尾、侧翻、隧道内车辆失火、车辆撞隧道壁等交通事故事件。

d)超限超载检测子模块,应能输出运动车辆总重,能统计超载车辆流量。宜能输出运动车辆单

轴载荷;宜采用激光或红外对射等方式检测车辆轮廓尺寸,并识别尺寸超限车辆。

7.2.2.4人工报警模块,应能通过电话和按钮进行人工报警,并共享报警位置。

7.2.3通信子系统

7.2.3.1交换路由模块功能如下:

a)应支持100/1000M以太网;宜具备10G以太网。

b)应具备以太网RJ45接口。

c)宜具备以太网光纤接口,宜具备工业PON光纤接口。

d)宜支持全局网管监控。

7.2.3.2网络传输模块功能如下:

a)应能进行多网智能分发和聚合。

b)应支持TCP/IP协议。

c)宜同时支持主流运营商制式。

7.2.3.3接口转换模块功能如下:

a)应能实现非以太网接口协议和以太网接口协议的双向转换。非以太网接口宜包含RS232/

RS422/RS485复用接口、CAN接口、以太网接口、模拟信号端口和数字信号端口。

b)应能在断网情况下自行启动备用诱导逻辑,控制交通控制与诱导设备,实现基本控制功能。

c)宜能对不同通信速度的设备输出信息按通道属性进行缓冲。

d)宜能自动隔离故障设备并上传有效设备列表。

e)宜具备与监测子系统、交通控制与诱导子系统进行通讯控制的直接接口。

7.2.3.4光纤传输模块功能如下:

a)应具备光纤熔接、光连接器的调节、多余尾纤的存储及光缆保护功能。

b)应至少具备4个光纤熔接盘;应至少具备1根尾纤保护管。

7.2.4存储子系统

7.2.4.1非结构化数据存储与检索模块功能如下:

a)应具备视频录像、视频抓图、视频预览、视频监视、视频回放、视频检索、断网续传、录像

备份、时钟同步的功能。

b)应具备数据迁移、复制和备份功能。

c)应支持GB/T28181、ONVIF协议。

d)宜支持H.265或H.264或MPEG视频格式解码。

e)宜支持分屏预览。

6

T/CTS16—2023

f)宜具备VGA/DVI/HDMI/DP/USBType-C接口。

7.2.4.2结构化数据存储与检索模块功能如下:

a)应具备存储和检索车辆运行风险类型、编码、特征、车辆运行风险历史数据与交通事故历史

数据的功能。

b)宜具备车辆运行风险数据统计分析、特征记录和更新、评估干预措施的功能。

c)宜具备录入新的车辆运行风险类型、新的交通控制与诱导子系统技术设备类型和干预措施的

功能。

d)宜具备交通控制与诱导子系统技术设备类型和干预措施的存储和检索功能。

7.2.5分析子系统

7.2.5.1多目标感知软件功能如下:

a)应具备视频图像、微波信号、激光点云等的融合估计功能;

b)应具备监视设定区域内车辆、人员、散落物和动物四类移动目标和静态目标的能力;应具备

移动目标在相邻监视节点覆盖区域的持续监视;

c)应能关联输出目标类型、车牌、颜色,位置、速度、姿态和行驶轨迹。

d)宜具备7.2.1.3交通参数检测功能。

7.2.5.2运行风险研判软件功能如下:

a)应具备研判与预测运行风险的功能,并输出风险种类、等级。风险种类、等级见附录A。

b)应具备可视化显示车辆运行风险的功能。

c)宜具备7.2.1.3交通事件检测功能。

7.2.5.3运行风险干预软件功能如下:

a)应具备根据风险种类、等级生成防控指令,并通过交通控制与诱导子系统对隧道、桥梁、下

坡和弯道的车辆运行风险进行主动防控的功能。

b)宜具备接受路网级协同管控系统指令对交通控制与诱导子系统进行补偿控制,实现路段多点

位混合式协同防控的功能。

7.2.5.4风险态势评估软件功能如下:

应具备可视化显示监测子系统、交通控制与诱导子系统布局、状态和数据的功能。宜具备路网级运

行风险态势分布分析和在地图上展示的功能。

7.2.5.5路网级协同管控软件功能如下:

a)应具备路段级实时诱导信息,路网级交通管制、诱导信息的协同发布功能。

b)宜具备多设备整体联动协同防控干预运行风险功能,能依据防控效果自适应调整防控措施;

c)宜具备路网级防控优化策略自动生成功能。

7.2.6交通控制与诱导子系统

7.2.6.1禁令模块功能如下:

a)通行控制子模块,应能根据分析子系统输出的指令自动进行车道通行状态控制或信号控制。

b)限速控制子模块,应能根据分析子系统输出的指令自动进行道路限速控制。

7.2.6.2告警模块功能如下:

a)视觉警示子模块,应具备根据分析子系统输出的指令进行不同灯色交替爆闪或者黄色闪烁的

警示功能、或根据分析子系统输出的指令在雨雾天自动照明道路和安全警示的功能。

b)听觉警示子模块,应具备通过语音播报防控指令,实现听觉警示的功能。

7.2.6.3提醒模块功能如下:

7

T/CTS16—2023

a)视线诱导子模块,应能根据分析子系统输出的指令,开启指示“行驶车辆的道路前进方向与

道路轮廓”的提醒功能。

b)信息提醒子模块,应具备图形、图像、文字显示功能;应能根据分析子系统输出的指令发布

运行风险防控信息。

7.2.7供电与防护子系统

7.2.7.1供电模块功能如下:

a)供电子模块,应具备在市电发生故障时向负载提供不间断电力供应的功能。

b)稳压子模块,应具有稳定电压、尖脉冲抑制功能。

c)稳压子模块,宜支持3.3V/5V/12V/24V等直流电压输出。

7.2.7.2防护模块功能如下:

a)防雷子模块,应具备限制瞬态过电压并泄放电涌电流的功能。

b)机箱子模块,应具备防尘/防水/防锈功能。

7.3性能要求

7.3.1监测子系统

7.3.1.1目标监测模块性能如下:

a)视频监测子模块,视频帧率应不小于25fps,视频幅面应不小于25601440。

b)微波监测子模块,探测距离应不小于150m;水平视场角应至少覆盖隧道2车道,其他路段4

车道;移动目标定位误差应不大于0.5m,速度测量范围应覆盖180km/h,测速相对误差应不

大于2%,方位角误差应不大于0.1°;数据输出速度应不低于20Hz。

c)点云监测子模块,探测距离应不小于150m;垂直视场角应不小于30°;水平视场角应不小于

60°;车辆定位误差应不大于0.5m,姿态角误差应不大于0.1°,形状识别准确率应不低于

90%;数据输出速度应不低于10Hz。准确率详见附录B。

d)温度监测子模块,在0m10m无遮挡范围内,轮毂温度检测误差应不大于5℃;温度测量范围

应覆盖0℃550℃;数据输出速度应不低于10Hz。

7.3.1.2环境检测模块性能如下:

a)火灾检测子模块,应满足GB15631规定的火灾探测I级灵敏度;火灾探测应无盲区。

b)CO/VI检测子模块,应满足GB/T26944中关于一氧化碳检测器、能见度检测器的测量范围和

测量误差的要求。

c)气象检测子模块,应满足GB/T33697规定的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和输出频率。

7.3.1.3交通检测模块性能如下:

a)交通参数检测子模块,有效采样频率应不低于10Hz;车流量、平均车速和占有率检测相对误

差应不大于5%;纵向检测有效范围应不低于150m。

b)交通事件检测子模块,应满足GB/T28789规定的性能;车辆纵向检测有效范围应不低于150m;

以下交通事件的检测准确率应大于95%,包括车辆慢行、超速等机动车事件,非机动车事件,

非法占用应急车道、大车占用小车道等违法事件,以及在照明条件良好时的驾驶人打电话、

未系安全带等违法事件;追尾、侧翻、隧道车辆失火、撞隧道壁四类交通事故事件的检测准

确率宜大于80%。

c)超限超载检测子模块,长度测量范围应覆盖1m33m,误差应不大于-0.5m0m;宽度测量范围

应覆盖1m4.5m,误差应不大于-0.1m0m;高度测量范围应覆盖1m5.5m,误差应不大于

-0.05m0m;超限超载车辆识别准确率应不低于95%;最大总重量程应不小于60t;相对误差

应不大于1%。

7.3.2通信子系统

7.3.2.1交换路由模块性能如下:

8

T/CTS16—2023

a)交换容量应不小于20Gbps;

b)包转发能力应不小于15Mpps。

7.3.2.2网络传输模块性能如下:

a)通信带宽应不小于100Mbps;包转发率应不小于3Mpps;交换容量应不小于4Gbps。

b)支持的MAC地址数量应不小于8K。

c)时延应不大于150s。

d)多网汇聚的传输性能应不小于单网传输性能。

7.3.2.3接口转换模块性能如下:

a)平均延误应不高于20ms。

b)断网下各路接口数据缓冲时长宜不低于10min。

7.3.3存储子系统

7.3.3.1非结构化数据存储与检索模块性能如下:

a)录像分辨率应不低于400W。

b)最大存储容量应不低于44TB。

c)应至少支持16路视频同步回放。

7.3.3.2结构化数据存储与检索模块性能如下:

数据应能覆盖公安部统计的交通事故主要特征。

7.3.4分析子系统

7.3.4.1多目标感知软件性能如下:

a)关键帧处理时间应不大于0.1s。

b)在100m范围内车辆定位误差应不大于0.5m,速度测量范围应覆盖0km/h180km/h,测速相对

误差应不大于2%,方向误差应不大于0.1°。

c)交通目标动态识别准确率应不低于95%。

d)最大监视目标数宜不低于100。

e)宜具备7.3.1.3交通参数检测性能。

7.3.4.2运行风险研判软件性能如下:

a)对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种类和等级的辨识应不低于90%的召回率。召回率详见附录B。

b)宜具备7.3.1.3交通事件检测性能。

7.3.4.3运行风险干预软件性能如下:

对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防控有效率应不低于90%。有效率详见附录B。

7.3.5交通控制与诱导子系统

7.3.5.1禁令模块性能如下:

动态视距应不小于210m。

7.3.5.2告警模块性能如下:

a)视觉警示子模块,动态视距应不低于250m。

b)听觉警示子模块,频响应大于118dB;核心声音约束角度应不大于30°。

7.3.5.3提醒模块性能如下:

a)视线诱导子模块,夜间或雨雾天气下,道路轮廓动态视距应不小于250m。

b)信息提醒子模块,动态视距应不小于210m。

9

T/CTS16—2023

7.3.6供电与防护子系统

7.3.6.1供电模块性能如下:

a)供电子模块,在市电中断时应提供至少30分钟的连续电力供应。

b)稳压子模块,其直流电压输出纹波噪声应不大于50mV。

7.3.6.2防护模块性能如下:

a)防雷子模块,支持的最大放电电流应不小于40kA,最大持续运行电压应不低于385Vac。

b)机箱子模块,其防尘和防水等级应不低于GB/T4208规定IP54级。

8检验方法

8.1一般要求

8.1.1核对技术设备的合格证信息及产品技术资料。

8.1.2目测机箱(柜)内设备布局、线缆布设合理性。

8.1.3目测设备安装位置、安全防护的合理性。

8.1.4目测设备外观的完好性。

8.1.5目测和用简单量具测量设备形状与尺寸的形变。

8.1.6客观评定应至少进行三次,取平均值进行结果判定;主观评定,测试人员应不少于三人,测试

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级。

8.2监测子系统

8.2.1目标监测模块

8.2.1.1按照GA/T1127的规定,检验视频监测子模块。

8.2.1.2运行微波监测子模块,在时间同步的条件下,记录微波监测子模块测量结果,与标准测距、

测速、测角设备结果进行比对,进行微波监测子模块的检验。

8.2.1.3运行点云监测子模块,在时间同步的条件下,记录点云监测子模块测量结果,与标准测距、

测速、测角、视频设备结果进行比对,进行点云监测子模块的检验。

8.2.1.4运行温度监测子模块,在时间同步的条件下,记录温度监测子模块输出结果,与标准测温设

备结果进行比对,进行温度监测子模块的检验。

8.2.2环境检测模块

8.2.2.1按照GB50116的规定,检验火灾检测子模块。

8.2.2.2按照GB/T26944的规定,检验CO/VI检测子模块。

8.2.2.3按照GB/T33697的规定,检验气象检测子模块。

8.2.3交通检测模块

8.2.3.1按照GB/T24726或GB/T20609或GB/T26942的规定,检验交通参数检测子模块。

8.2.3.2按照GB/T28789或T/CHTS20021的规定,检验交通事件检测子模块。

8.2.3.3运行设备,记录超限超载检测子模块输出结果,与标准尺寸测量设备结果比对,进行超限超

载检测子模块关于车辆轮廓尺寸的检验;按照GB/T21296的规定,检查超限超载检测子模块关于轴重

和总重的检验。

8.2.4人工报警模块

按照GB/T19516的规定,检验人工报警模块的电话报警设备;通过秒表计时,检验人工报警模块

的按钮报警设备;通过电话确认,检验位置报警设备。

8.3通信子系统

8.3.1交换路由模块

10

T/CTS16—2023

目测接口类型、接口数量是否符合指标要求;运行交换路由模块,通过计算机软件检验其通信带宽。

8.3.2网络传输模块

运行设备,通过计算机软件检验网络传输模块的通信带宽。

8.3.3接口转换模块

8.3.3.1通过CAN、RS232/422/485发出检测信号;将检测信号通过接口转换模块接入以太网交换机,

在计算机端的以太网收发软件上查看信号接收情况,进行接口转换模块发送检验。

8.3.3.2通过计算机端以太网收发软件发送信号;信号接入以太网交换机后传递给接口转换模块,接

口转换模块将信号转化为对应的接口信号,最后利用标准接口仿真器查看信号接收情况,进行接口转换

模块接收检验。

8.3.4光纤传输模块

采用目视法和操作验证法检验光纤传输模块。

8.4存储子系统

8.4.1.1运行设备,检验非结构化数据存储与检索子模块的功能和存储容量;目测非结构化数据存储

与检索子模块的输入和输出接口类型和通道数;按照GB/T28181的规定检验非结构化数据存储与检索

子模块的视频信息传输、交换和控制技术要求。

8.4.1.2通过数据库数据检索和分析,检验结构化数据存储与检索子模块的技术指标。

8.5分析子系统

模拟长隧道火灾、交通事故,特大桥雾、沙尘、雨、积水、结冰、横风,长下坡车辆制动器热衰退,

急弯道侧滑侧翻等道路交通环境。运行软件,参照附录A分析历史视频和历史结构化数据,检验多目标

感知软件、运行风险研判软件、运行风险干预软件、风险态势评估软件、路网级协同管控软件。

8.6交通控制与诱导子系统

8.6.1禁令模块

8.6.1.1按照JT/T597的规定,检验通行控制子模块的车道控制设备;按照GB14887的规定,检验

通行控制子模块的信号控制设备。

8.6.1.2按照GB23826的规定,检验限速控制子模块。

8.6.2告警模块

8.6.2.1按照GB/T24965的规定,检验视觉告警子模块。

8.6.2.2按DINEN12352的规定,检验听觉告警子模块。

8.6.3提醒模块

8.6.3.1通过目测评价,进行视线诱导子模块动态视认距离检验。

8.6.3.2按照GB/T23828的规定,检验信息提醒子模块。

8.7供电与防护子系统

8.7.1供电模块

通过标准万用表测量,检验供电模块的市电电压和直流电压技术要求;市电中断后,通过秒表计时,

检验供电模块可持续供电时间。

8.7.2防护模块

8.7.2.1按照GB/T18802的规定,检验防雷子模块。

8.7.2.2目测机箱子模块内各配件组装后间隙;按照GB/T4208的规定,检验机箱子模块防尘、防水

等级。

11

T/CTS16—2023

A

A

附录A

(资料性)

道路典型路段车辆运行风险种类等级及推荐防控方式

典型

风险种类风险等级推荐防控方式

路段

低风险:无火灾、无交通事故。无防控措施。

1.可变信息标志在隧道外前700m处显示“前方事故,减速慢

行”,在前350m处显示“前方右侧第X1车道封闭”,其中

二级风险:出现交通事故,仅需

X1为封闭的车道编号。

封闭部分车道。

2.车道控制标志在交通事故占用车道显示红色叉号,在可通

火灾、交行车道显示向下绿箭头。

通事故

1.可变信息标志在隧道外前700m处显示“前方X2,减速慢

行”,在前350m处显示“隧道X2,禁止驶入”。

长隧一级风险:出现火灾,或出现需若出现火灾,X2为火灾;若出现事故且没有火灾,X2为事故。

道要封闭隧道的交通事故。

2.车道控制标志显示红色叉号。

3.交通信号灯显示红灯。

无风险:车辆到边墙的距离>

关闭可控突起路标。

125cm。

隧道内车二级风险:75cm<车辆到边墙的

可控突起路标黄色闪烁。

道偏离距离≤125cm。

一级风险:车辆到边墙的距离≤

可控突起路标红色闪烁,且频率加快。

75cm。

低风险:平均风小于5级或阵风

无防控措施。

小于7级。

可变信息标志在桥前1km处显示“X3级横风”,在前500m处

四级风险:13.9m/s<横风风速

显示“横风风速X3米/秒,谨慎驾驶”,在前50m处显示“注

≤20.7m/s。

意横风,谨慎驾驶”,其中X3为横风风速。

可变信息标志在桥前1km处显示“X3级横风”,在前500m处

三级风险:20.8m/s<横风风速

显示“横风风速X3米/秒,减速慢行”,在前50m处显示“注

横风≤28.4m/s。

意横风,减速慢行”。

可变信息标志在桥前1km处显示“X3级横风”,在前500m处

二级风险:28.5m/s<横风风速

显示“横风风速X3米/秒,减速慢行”,在前50m处显示“注

≤32.6m/s。

意横风,减速慢行”。

可变信息标志在桥前1km处显示“X3级横风”,在前500m处

一级风险:横风风速≥32.7m/s。显示“超强横风,禁止通行”,在前50m处显示“超强横风,

禁止通行”。

特大低风险:路面无积水、无结冰。无防控措施。

桥可变信息标志在桥前1km处显示“桥面湿滑,减速慢行”,在

路面积二级风险:路面积水,无结冰前500m处显示“桥面湿滑,减速慢行”,在前50m处显示“桥

水、结冰面湿滑,减速慢行”。

可变信息标志在桥前1km处显示“桥面结冰,减速慢行”,在

一级风险:路面结冰。前500m处显示“桥面结冰,减速慢行”,在前50m处显示“桥

面结冰,减速慢行”。

低风险:能见度≥500m。无防控措施。

1.可变信息标志在桥前1km处显示“前方能见度低”,在前

500m处显示“前方能见度低,请减速慢行”,在前50m处显示

五级风险:200m≤能见度<

雨、雾、“前方能见度200m,请谨慎驾驶”。

500m。

沙尘2.可变限速标志最终限速80km/h,无需进行逐级可变限速。

3.雾灯黄色常亮。

四级风险:100m≤能见度<1.可变信息标志在桥前1km处显示“前方能见度低,请开雾

200m。灯示廓灯”,在前500m处显示“前方能见度低,请减速慢行”,

12

T/CTS16—2023

在前50m处显示“前方能见度100m,请谨慎驾驶”。

2.可变限速标志最终限速60km/h,中间宜增设1个可变限速

标志,显示80km/h,进行逐级可变限速。

3.雾灯黄色闪烁,频率0.5Hz。

1.可变信息标志在桥前1km处显示“前方能见度低,请开雾

灯示廓灯”,在前500m处显示“前方能见度低,请减速慢行”,

在前50m处显示“前方能见度50m,请谨慎驾驶”。

三级风险:50m≤能见度<100m。2.可变限速标志最终限速40km/h,中间宜增设2个可变限速

标志,分别显示80km/h、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