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块检测卷(四)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29/3E/wKhkGWdc6cGAU7M5AAJRPu4SSRk133.jpg)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块检测卷(四)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29/3E/wKhkGWdc6cGAU7M5AAJRPu4SSRk1332.jpg)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块检测卷(四)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29/3E/wKhkGWdc6cGAU7M5AAJRPu4SSRk1333.jpg)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块检测卷(四)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29/3E/wKhkGWdc6cGAU7M5AAJRPu4SSRk1334.jpg)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块检测卷(四)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29/3E/wKhkGWdc6cGAU7M5AAJRPu4SSRk13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模块检测卷(四)
(时间:75分钟分数:100分)
—V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呈“S”形增长是受资源和空间等因素限制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的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其密度的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不会相同
D.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湖泊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捕捞过程中如果使用网眼较
大的渔网,则估算值与实际值相比会偏小
答案C
解析种群呈“S”形增长是因为资源和空间等因素有限,A正确;老鼠的繁殖力强,
但由于空间和资源等有限,其密度越大,种内竞争越激烈,因此,某林场中繁殖
力极强的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其密度制约,B正确;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
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可能会相同,C错误;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湖
泊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捕捞过程中使用网眼较大的渔网,则估算值与实际值
相比会偏小,D正确。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C.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D.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中
答案D
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
构,A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B
错误;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
复力稳定性越弱,C错误;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
这样太阳能就转变为化学能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中,D正确。
3.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1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A.控制人口是使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
B.温室效应改变全球降雨格局,使我国北方干燥地区变湿润
C.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等能够引起水体污染
D.每一种野生生物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库,因此必须维持野生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控制人口是使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A正确;温
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干的地方更干旱,湿的地方更湿润,因此,温
室效应会使我国北方干燥地区变得更干燥,B错误;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和
化学肥料等都能引起水体污染,C正确;每一种野生生物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基
因库,保护生物多样性,就必须维持野生生物的多样性,D正确。
4.调查法是生物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沿河岸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宜采用五点取样法
B.调查某濒临灭绝的大型肉食动物的种群数量时,宜采用标记重捕法
C.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选择尽可能多的患病家系作为样本
D.利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时,处于边线的个体不应统计
在内
答案C
解析沿河岸通常为长方形,因此调查沿河岸的某植物的种群密度适宜采用等距
取样法,A错误;濒临灭绝的动物数量极少,而且是大型肉食动物,适合采用逐
个计数的方法,不适合用标记重捕法,B错误;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
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且为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应选择尽可能多的患病家系作为
样本,C正确;利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时,对处于边线
的个体应按照“计相邻两边及顶角”的原则进行计数,D错误。
5.林窗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干旱、台风、火灾等)导致成
熟阶段优势树种的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如表是某研究小组对某
林窗内不同阶段的物种组成进行调查统计的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2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物种种类(种)
0〜10年11〜20年21〜30年31〜40年
本层4000
灌木层21210
乔木层23292110
A.林窗下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B.0〜10年,灌木层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大于藤本层
C.在如表所示演替期间,林窗的水平结构可能会发生改变
D.0〜40年,林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逐渐下降
答案B
解析林窗下有土壤条件,也有植物繁殖体,因此发生的为次生演替,A正确;
从表中分析,0〜10年灌木层的物种种类数大于藤本层,但是无法判断其种群密
度的大小,B错误;在演替期间,由于乔木上层的树冠越来越大,可能会使林窗
内水平方向上光照、土壤湿度等出现差异,因此水平结构也可能发生改变,C正
确;从表中分析,在发生演替的40年间,林窗内藤本层、灌木层和乔木层物种种
类的总数不断下降,因此物种多样性逐渐下降,D正确。
6.黑鹳是一种大型涉禽,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生性胆小、机警,常在具有隐
蔽条件的湿地及周边地区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加强湿地的
科学管理可促进黑鹳种群数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减少湿地及周边地区环境污染,能降低黑鹳死亡率,使种群数量增加
B.减少湿地及周边的水产养殖活动可为黑鹳提供较多的食物来源
C.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有助于增加黑鹳种群数量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时,若只标记成鸟会导致黑鹳种群数量统计结果偏小
答案D
解析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时,只标记成鸟会导致第二次捕获中带标记
的过少,会导致统计结果偏大,D错误。
7.生态位是指某种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在非洲草原上有斑马、
野牛、牛羚和瞪羚等食草动物,它们迁徙时按一定次序陆续穿过草原,不同种类
的动物取食草被的部位不同,并为下一个到来的物种留有食料。关于上述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3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A.上述现象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B.上述现象导致种间竞争减弱
C.上述食草动物间存在着生态位分化
D.若去除斑马种群,对其他种群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D
解析由题干可知,非洲草原上不同物种间、生物与无机环境间,在长期的自然
选择中相互影响,发生协同进化,A正确;不同种群按一定次序迁徙且取食草被
的部位不同,导致不同种群间的种间竞争减弱,B正确;不同种类的动物取食草
被的部位不同,说明在食物上存在一定的分化;迁徙时按一定次序陆续穿过草原,
说明在栖息空间上存在分化,C正确;若去除斑马种群,则改变了食物的分配,
会对其他种群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D错误。
8.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问题时,生态工程应运而生
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C.生态工程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答案C
解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当人类赖以生存的
生态系统出现严重问题时,旨在解决环境与经济协调问题的生态工程应运而生,
A正确;生态工程的目的就是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
益的协调统一,B、D正确,C错误。
9.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J”形曲线和“S”形曲线可重叠
B.两种增长方式的种群增长速率均随时间逐渐增大
C.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一定空间中某种群的K值不会发生变化
D.图中环境阻力可能来源于天敌、传染病、种内竞争等
4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J”形曲线是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S”形曲线是在有环境阻
力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所以“J”形曲线和“S”形曲线不会重叠,A错误;
“J”形曲线的增长速率逐渐增大,“S”形曲线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
一定空间中,某种群的K值受食物、气候、天敌等的影响,若环境条件变得更适
宜,K值会增大;若环境遭到破坏,K值会减小,C错误;环境阻力可能来源于
天敌、气候、食物、传染病、种内竞争等,D正确。
10.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形成种群,多个种群构成群落
B.土壤的湿度、盐碱度及光照强度均会影响群落中植物的水平结构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的种类会发生变化,但种间关系不会发生变化
D.初生演替过程中,上一阶段出现的物种在下一阶段会因被取代而消失
答案B
解析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集合,群落是同一时间内
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A错误;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
盐碱度的差异,以及光照强度的不同等,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B正
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的种类会发生改变,而生物种类的改变可能会导致
种间关系发生变化,C错误;初生演替过程中,物种的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上
一阶段出现的物种不一定会消失,D错误。
11.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入外来物种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B.温室效应加剧是地球生物对CO2的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
C.规定禁渔区和休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D.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是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生态环境压力问题的重要措施
答案C
解析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A错误;温室效应
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使得大气中CO2浓度升高,B
错误;规定禁渔区和休渔期,适时地、有计划地捕捞成鱼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
护,C正确;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会破坏生态环境,D错误。
5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12.某沿海度假村内经规划分为不同区域:有粉黛乱子草花海、锦鲤池塘、长腿动
物区等,这些区域景色各异、妙趣横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光旅游。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度假村吸引游客前往观光旅游,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施入花海的农家肥中的有机物,需土壤中分解者分解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C.长腿动物区中火烈鸟排出的粪便属于其自身同化能量中“未利用”的部分
D.向锦鲤池塘投入一定的饵料,才能维持该池塘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
答案C
解析该度假村吸引游客前往观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正确;农
家肥中的有机物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需分解者将其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植物
利用,B正确;火烈鸟排出的粪便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而非自身“未利用”
的部分能量,C错误;锦鲤池塘属于人工生态系统,需要投入饵料等输入相应物
质和能量,才能维持该池塘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D正确。
13.右图为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可表示池塘中养殖的某些鱼类种群的增长
B.该种群的数量不断增大,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该种群的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呈“J”形曲线增长
D.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主要受环境阻力的影响
答案C
解析题图中种群数量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保持不变,即种群自然增长率不发生
变化,种群数量会一直增多。池塘中养殖的鱼类的种群数量相对稳定,且出生率
较低,A错误;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呈“J”
形曲线增长,B错误、C正确;若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主要受环境阻力的影响,
则种群数量最终的增长会呈“S”形曲线,D错误。
14.成千上万的飞行蝗虫(成虫)总是集群而来,遮天蔽日,导致植被遭受巨大破
坏。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蝗虫的聚集依赖于一种信息素-4-甲氧基苯
乙烯,4〜5只独居蝗虫聚集之后,便会自发地产生该种信息素,吸引更多蝗虫聚
集过来;随着蝗虫密度的增加,它们释放的信息素含量也会迅速增加,进一步促
进蝗虫的聚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6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A.一只飞行的蝗虫所含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种群的基因库
B.利用4-甲氧基苯乙烯吸引、抓捕并消灭蝗虫属于生物防治
C.蝗虫聚集的过程是一种正反馈调节过程
D.该实例说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答案A
解析一只飞行的蝗虫所含的全部基因不能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A错误;利
用4-甲氧基苯乙烯吸引、抓捕并消灭蝗虫属于生物防治,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
蝗虫聚集之后,它们便会自发地产生信息素,吸引越来越多的蝗虫聚集,该过程
为正反馈调节过程,C正确;该实例说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D正确。
15.夏初,在某河口多地点采样测定水体富营养化情况,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无机
氮浓度相近、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绘制各采样
点对应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图所示。在无机磷浓度高于Pi
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无机磷浓度为Pi的采样点低。下列有关其原因
A.水体溶解氧较高
B.浮游动物的捕食者数量增多
C.浮游动物可取食的浮游植物种类大量减少
D.浮游生物爆发致使水体重金属有毒物质浓度升高
答案A
解析在无机磷浓度高于尸1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在无机磷浓度为
Pi的采样点的密度低,其原因可能是随着无机磷浓度的升高,水体富营养化,浮
游植物数量增多,呼吸作用加强,导致水中的溶氧量下降,浮游动物数量减少,
A错误;浮游动物的密度比在无机磷浓度为Pi的采样点的密度低,有可能是因为
浮游动物的捕食者数量增多,导致浮游动物数量减少,B正确;虽然浮游植物数
量上升,但如果可被浮游动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种类减少,浮游动物会因为缺少食
7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物而数量减少,c正确;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说,如果重金属有毒物质不能被分
解,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浮游生物爆发可能使水体有毒物质浓度升
高,导致浮游动物数量减少,D正确。
16.如图为北美某湿地草原中物种A的种群数量与物种B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DDT(一种农药)处理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8o
珊6o
瞬4o
蠢2o
星O
触3o
瞬2o
於
1O
ft
A.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能是捕食
B.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不可能是互利共生
C.1964年到1969年间物种A的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
D.DDT的喷洒对物种B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大于对物种A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物种A的种群数量与物种B的种群数量是非同步性变化,物种
A的种群数量“先增加先减少”,物种B的种群数量“后增加后减少”,两种生
物间的种间关系可能是捕食,A正确;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种群数量是“同生共
死”的同步性变化,故物种A和物种B的种间关系不是互利共生,B正确;1964
年到1969年间部分时间种群数量减少,若不考虑迁入、迁出等,该时间段内出生
率小于死亡率,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DDT的喷洒使物种B的种群数量与其他
年份相比维持在很低水平,而物种A的种群数量呈波动性变化,整体变化与其他
年份相似,故DDT的喷洒对物种B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更大,D正确。
17.如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饲养草鱼时的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能
量值。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8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草鱼的草鱼的]
饲料中的能量C一二、一二八
摄入t里同化1重
eg用于生
植物同用于生长、草鱼的草鱼的长、发育
化量。一发育和繁一摄入量一同化量〃和繁殖
殖的能量bJ的能量;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
B.草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与其同化量相等
C.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
D.向该生态系统中投放消化酶可能会提高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D
解析图示分析:植物的同化量为草鱼从植物处同化的能量为〃,同时草鱼还
同化了部分饲料中的能量,即g。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
阳能与人工输入的能量之和,A错误;根据“初级消费者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
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能量”分析,草鱼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
从饲料中同化的能量为g,这些同化的能量除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z),
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错误;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是
°,第二营养级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故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
效率为/z/aX100%,C错误;投放消化酶可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量,从而可能会
提高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正确。
18.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链上的能量流动关系图(图中石南是一种植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固定的太阳能2石南b>雪兔」_狰痢
d
分解者
A.石南固定的太阳能a大于b+d
B.d包括石南的枯枝败叶中的能量
C.狰狗的捕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雪兔种群的发展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生物信息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石南固定的太阳能有两个去向,即①用于自身生长、
发育、繁殖等,②自身呼吸消耗,b,d均为①中的部分能量,所以石南固定的太
9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阳能。大于b+d,A正确;d是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石南的枯枝败叶
中的能量,B正确;癌狗的捕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雪兔种群的发展,C正
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D错误。
19.如图曲线I表示某种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n表示在。时间
时引入的M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时间时进行鼠害防治不是最合适的时期
B.QE段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C.田鼠的种群数量维持在C点对应值时有利于草原的发展
D.引入的生物与田鼠的种间关系可能为捕食关系
答案C
解析由图示可知题述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a
时间时,田鼠种群数量已达到K值,防治鼠害时,应在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2之
前进行,且越早越好,因此。时不是进行鼠害防治最合适的时期,A正确;由图
可知,段田鼠种群数量稳定,此段时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B正确;
由A项分析及图示曲线可知,C点在(接近)K/2处,此时田鼠种群数量增长快,
不利于草原的发展,C错误;由图示可知,。时间时引入M生物后,田鼠的种群
数量开始下降,M生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又下降,M生物种
群数量下降后,田鼠的种群数量又增加,可见M生物与田鼠的关系可能是捕食关
系,D正确。
20.我国传统诗词里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有关著名诗句“几处早莺争暖
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几处早莺争暖树”体现了在有限的环境中发生的种内竞争
B.“新燕啄春泥”有利于提高种群的出生率
C.“早莺”和“新燕”可作为消费者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诗人由“暖树”“春泥”产生情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D
10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解析“几处早莺争暖树”体现了在有限的环境中发生的种内竞争,A正确;“新
燕啄春泥”的目的是建造自己的窝,有利于提高种群的出生率,B正确;“早莺”
和“新燕”都是消费者,它们的活动可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诗人
由“暖树”“春泥”产生情感体现了生物能够陶冶情操,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
的体现,D错误。
21.在生态系统中,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的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
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其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另一部分用于植物
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能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如表为4个生态系统的研究实例。
类别玉米地荒地湖泊I湖泊II
太阳能利用率(初级生产量/入射太阳能)1.6%1.2%0.4%0.1%
植物的呼吸消耗率(呼吸消耗/初级生产
23.4%15.1%22.3%21.0%
量)
净初级生产效率(净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
76.6%84.9%77.7%79.0%
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玉米地相比,荒地的太阳能利用率低,净初级生产效率也低
B.若入射太阳能相同,上述4个生态系统中,制造有机物质最多的是玉米地
C.两个湖泊中植物的呼吸消耗率与玉米地的接近,但明显高于荒地的
D.两个湖泊的太阳能利用率低,可能与太阳光穿过水层时损失了部分能量有关
答案A
解析分析表格可知,玉米地的太阳能利用率高于荒地,而玉米地的净初级生产
效率却低于荒地,A错误;若入射太阳能相同,上述4个生态系统中,制造有机
物质最多的是玉米地,因为玉米地的太阳能利用率最高,B正确;由实验数据可
知,两个湖泊中植物的呼吸消耗率与玉米地的接近,但明显高于荒地的,C正确;
两个湖泊中有很多的水生植物,而这些植物接受的太阳能需要穿过水层,据此可
推知两个湖泊的太阳能利用率低,可能与太阳光穿过水层时损失了部分能量有关,
D正确。
22.旅游干扰是指旅游者踩踏、攀折植物,猎杀动物或由于污水与尾气排放等对旅
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行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旅游干扰可能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11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B.旅游干扰会使景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发生倒置
C.旅游干扰可能会改变某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旅游体现了景区的直接价值,但旅游干扰降低了景区的间接价值
答案B
解析人类活动可能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A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所以在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不会倒置,B错误;旅
游干扰会改变生态环境,可能会改变某些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正确;旅游体现
了景区的直接价值,但旅游干扰破坏生态环境,降低了景区的间接价值,D正确。
23.与传统种植农业相比,立体种植(养殖)、桑基鱼塘都有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
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蚕粪养鱼使废物得到很好的利用,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B.要调查鱼塘中某种鱼的密度,可采用标记重捕法和目测估计法
C.根据作物对光需求不同而进行立体种植,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大量引进优良作物,可增加农业生态园的丰富度,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C
解析蚕粪养鱼使废物得到很好的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提高能
量传递效率,A错误;要调查鱼塘中某种鱼的密度,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而目测
估计法是用来调查物种丰富度的,B错误;根据作物对光需求不同而进行立体种
植,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大量引进优良作物,可能导致本地其他物
种生存受到威胁,反而使得农业生杰园的丰富度降低,进而降低其抵抗力稳定性,
D错误。
24.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粮食产业要向绿色优质转型。下列有关农作物增产措施的
叙述错误的是()
A.中耕松土有利于根系生长,但可能成为水土流失的一种诱发因素
B.利用信息素诱捕害虫进行化学防治,可有效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C.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发展立体农业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D.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比喷洒农药更有利于保护环境
答案B
解析中耕松土可以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生长,也可能成为水土流
失的一种诱发因素,A正确;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
12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B错误;立体农业运用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可以
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C正确;防治棉铃虫时,利用赤眼蜂防治属于生物防治,
比喷洒农药(化学防治)更有利于保护环境,D正确。
25.如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表示该生
态系统中消费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乙表示分解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
CO2量,丙表示生产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丁表示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
及化能合成作用消耗的CO2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00T
玄75
r
o50
o25甲乙西
0三口口1I,
生物类型
A.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双向传递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
C.人工生态系统中CO2的消耗量与释放量关系往往不符合该图
D.根据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可能正在上升
答案A
解析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单向传递,
A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用丁表示,B正确;
人工生态系统由于人工调节,物质和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因此往
往与题图不相符,C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各个营养级的呼吸消耗
量,有积累,推测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能正在增加,则其自我调节能力可
能正在上升,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草食动物A、B和肉食动物C,C以A为食。
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勿〜力的后期,A的种群数量增长减慢,最终停止增长,从种内和种间关系
13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的角度分析原因o
(2)人~/2时,B的种群数量上升,原因是A种群的数量下降后可为B种群的生
存腾出更多的o
(3)该生态系统中,A的种群数量增加引起C的种群数量增加,C的种群数量
增加又会抑制A的种群数量增加,这属于生态系统的调节。
(4)以上分析说明,捕食关系的存在能有效调节种群数量和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
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
答案(1)to〜加后期草食动物A种群数量多,种内斗争加剧;同时肉食动物C
数量增多,导致更多的草食动物A被捕食,从而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A的
种群数量增长减慢(2)生存空间和资源(3)(负)反馈(4)稳定性
27.(10分)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该生态系统中存在四个营养级。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
种生物,其同化的能量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600600n20
(1)图1中丁是生态系统的,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
O
(2)图1的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依据图1和图2,写出该生态系
统存在的食物链(网):。
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第
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3)若某种原因使生物C灭绝,而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趋于稳定,是
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4)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
的价值。
答案(1)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将动植物遗
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有机物乙ABDC不能15%(3)
14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自我调节(4)间接
解析(1)图中甲为大气中的CO2库,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2)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
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图1的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由图1、图2可
B
/\
乙fAD
知,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为。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消费者,缺少
分解者,因此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A处于第二营养级,
同化的能量为8000[kJ-(m2-a)B和C处于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
1200[kJ-(m2-a)-1],则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200/8000X100%=15%o(3)若某种原因使生物C灭绝,而其他生物数量发生
较大波动后趋于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4)生态系
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8.(10分)某地经过开垦后,荒山变为果林,洼地成为鱼塘,加快了地方经济的
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荒山变为果林,洼地成为鱼塘”属于次生演替,与初生演替相比,次生演
替所需时间较短,原因是(答出两点即可)。
(2)果农常将人畜粪便、枯枝落叶等,采用堆肥和近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
为有机肥料,再施用到果林中。施用有机肥料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若要使该鱼塘持续保持最大产量,可通过
等措施,保证鱼类的物质和能量供应;从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分析,你对捕捞最
佳时机的建议是。
答案(1)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繁殖体
(2)增加了植物的CO2供应量,提供更多的矿质离子(无机盐),减少了化肥的
使用,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
(3)适时添加饲料(合理即可)在K/2〜K之间进行捕捞(合理即可)
解析(1)与初生演替相比,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原因是原有土壤条件基本
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2)施用有机肥料的优点是增加
了植物的CO2供应量,提供更多的矿质离子(无机盐),减少了化肥的使用,改
15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等。(3)从能量
流动和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若要使该鱼塘持续保持最大产量,应适时添加饲料,
以保证鱼类的物质和能量供应;从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分析,在K/2〜K之间进
行捕捞最佳。
29.(10分)在生态修复工程中,发现退耕还林培植的林木,近年来遭到迁入的某
种山鼠的危害,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地区进行了药物灭鼠,但这种方法对鼠害的
控制很难持久有效。生态修复工程师分析了该生态系统中山鼠与其天敌M的能量
传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量值。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在原来的耕地上发生了演替。
(2)进行药物灭鼠后,山鼠种群数量出现下降,原因可能是药物引起山鼠种群的
死亡率升高,从种群特征角度分析,还可能是
(3)天敌M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图中(填字母)中,M用于生长、发
育及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用图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生态系统中的
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但生态修复工程师分析后发现b/a远低于1/10,请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是。
(4)结合图中存在的种间关系,请提出防治山鼠更持久有效的思路:
答案(1)次生(2)药物导致山鼠种群的出生率降低、迁入率降低以及迁出
率增加(3)cb-f山鼠和天敌M各自所在的营养级还存在其他动物(合理
即可)(4)保护M促进其种群数量增大;适当引入该山鼠的其他天敌(答案
必须为生物防治思路,合理即可)
解析(1)退耕还林过程中由于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或
繁殖体,所以属于次生演替。(2)从种群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直接导致种群数
量下降的因素除了死亡率增加,还可能是出生率降低、迁入率降低和迁出率增加
16
2024年新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等。(3)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
的能量,故M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中。同化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离婚协议格式
- 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管理手册
- 股权质押转让协议书
- 公司食品采购合同
- 政府采购合同示本
- 信息与通信网络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 2025年娄底道路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 2025年三门峡驾驶资格证模拟考试
- 2025年昆明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题库及答案大全
- 电力行业标准合同(2篇)
- 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8-0202
- 2022质检年终工作总结5篇
-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商务营销类(营销方向)技能考试测试题
- 国际商务谈判双语版课件(完整版)
- 物业管理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 (高清正版)T_CAGHP 003—2018抗滑桩治理工程设计规范 (试行)
- 毕业论文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 清洁化施工无土化安装施工方案
- 40万吨年NaCl蒸发工段设计——毕业设计
- 物业小区常规保洁工作程序
- 雍琦版-《法律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共78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